李自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最为辉煌的一件事,就是把大明王朝送进坟墓,这也成了李自成农民起义事业的巅峰。
从以往各个朝代看,靠农民起义推翻一个朝代的,并不多见,多数农民起义,他们的结局是被镇压的。
虽然他们的破坏力非常大,且严重削弱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像李自成这样,以农民起义军首领身份,直接打进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自尽,是很少见的。
农民起义的“魔咒”
但李自成依然没有逃脱中国农民起义的规律,那就是有足够的破坏力,却没有足够的创造力,他们往往善于毁掉所有的一切,却懒于创造,像朱元璋这样能够毁灭,也能够创造的农民起义领袖,十分罕见。
农民起义是在老百姓最活不下去的时候起义,因此,起义初期,只要有一些利益,就会响应云集,这种利益,在李自成起义中,就体现在“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政治口号。
同时,农民起义除了口号,还会给响应者一些实际的好处,这些好处其实都是很简单的,比如,分地主家的房屋,土地,甚至可以娶地主家的小妾。
这种利益投入的本钱很少,因为老百姓已经临界死亡边缘,因此,不需要太多丰厚的实际利益,比如李自成,他解决了福王之后,获得了福王的所有家产,这些家产,大部分留给了自己的起义军将士,还有一部分,送给了百姓。
这些送出去的,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足够让老百姓感恩戴德。在唐朝时,魏征和王珪就曾经对打江山容易还是守江山容易,做出了讨论,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但这种容易,并不能改变李自成起义的艰苦,李自成曾经两次被打的全军覆没,最惨一次,手下只有十八个人活着。
但他两次都东山再起,可以说,李自成有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两次东山再起。
和很多农民起义一样,在攻破北京,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李自成的内部迅速腐化,再加上清军的进攻,让李自成迅速失败。
这似乎也成了一个铁律,当农民起义把一个王朝瓦解之后,他们很难创造一个王朝,必然会有一些官僚阶层,摘取果实,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明史》中的李自成
在明史中,没有李自成的单独列传,只有《流寇传》。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编纂最为详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都写了上去,虽然读起来相当繁琐,却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李自成的一生。
从明史中看,李自成以及其他一些农民起义领袖,的确是流寇,虽然是写农民起义,但重要笔墨还是官兵的英勇无畏,崇祯皇帝的短视猜忌,而描写李自成,则比较黑化,比如他喜欢吃人心等等。
就连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李信(也就是李岩),虽然明史中对这个人,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但也写了他不得已的事情。
这是正史对于农民起义的普遍印象,这是立场不同,阶级不同,所以产生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在明史中的一些黑化的内容,也是不足为奇了。
但明史对于李自成的生平描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除了一些阶级性有关的评价以外,其他生平事迹,可以完全显现出李自成的事迹。
中国的史料,浩如烟海,而且,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写的很详细,明史已经是足够详细了,但李自成的传记也不过几千字而已。
这几千字,绝大多数是记事,极少的评价,不会把非常详细的过程写出来。所以,从明史中了解到的李自成,是一种很骨感的李自成。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
在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一个文学家姚雪垠,开始对李自成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艺术创造,这个人写李自成,足足用了十余年,期间,光记录零星资料的便签,卡片,就多达三百万张,更别说查阅的资料了。
成书的《李自成》,字数达到五百万字,差不多是正史的一百倍。这部书详细的描写了明末这场农民起义,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不同的是,历史演义小有不少虚构成分。
但历史小说不一样,他是以小说的写作风格,小说的笔法,描写历史事件,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但又比正史的资料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可读性也很强。
同时,在历史小说中,比正史更注意塑造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并不是一种定势思维。比如流寇就是流寇,英雄就是英雄,他会把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多面性,把人物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
比如,在姚雪垠的《李自成》这部书中,表现出了农民起义的英勇无畏,也描写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既描写了崇祯皇帝的勤政,也体现了明朝官吏的腐朽。
这种多角度的描写,更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可以更真实展现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因此,《明史》中的李自成,真实但不够丰富,而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则真实而丰富,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可容易体现出那段历史以及生活在那段历史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