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看这个故事时感觉刘邦很绝情,但看到题主这个问题,为何刘邦要将儿女踹下车时,却认为这是值得品味的一个桥段。

《史记·七十列传·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记载了这个故事的过程。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於丰。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平定了三秦,然后率军攻击项羽的军队,到达彭城,占据了项羽的都城。此时,项羽正在与齐国作战,为了避免腹背受敌,项羽命令将领留在齐国,自己率领三万精骑迅速回援彭城。

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断的指挥,半日之内就击溃了刘邦五十六万联军,歼灭刘邦主力十余万人。刘邦率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

项羽军队把刘邦及其残部包围了三层,就在聚歼之际,忽然西北大风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天昏地暗,项羽军营混乱。刘邦趁此机会,仅带领十余骑兵突围逃走。刘邦的父亲、妻子吕雉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没。

刘邦在逃亡的过程中,在半路上遇到了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为刘邦驾车的夏侯婴就把他们收上车来。

马匹已经跑得十分疲惫,楚军在后面紧追不止,刘邦特别着急,有好几次用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去,想把他们扔掉了事。但夏侯婴每次都下车把他们再收上车来,一直把他们载在车上。

开始夏侯婴赶着车子,慢慢行走,直到两个吓坏了的孩子紧紧抱住了他的脖子后,才驾车奔驰。

为此,刘邦非常生气,有十多次想要杀了夏侯婴。幸运的是,刘邦他们最终逃出了险境。之后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安然无恙的送回了丰邑。

在这里,豹眼不想对一个政治家的行为做过多的评价,仅仅说明几点:

第一,此时的确是情况非常危急,马匹疲惫已经跑的很慢,如果再增加负重,被楚军俘获的可能更大。

第二,刘邦的目标很大,楚军要俘获斩杀的是刘邦。两个儿子被抓住直接被杀的可能并不大,刘太公、吕后被俘获后并没有被项羽直接杀死。不管刘邦当时啥想法,但的确存在两个孩子离开刘邦,生存的机会更大一些的可能。

第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刘邦死啦,如果项羽想赶尽杀绝的话,他的孩子是不会幸存下来的;如果项羽只想杀刘邦,抓不住刘邦,项羽会以刘邦的家眷威胁他,暂时会给他们一线生路。史实的结局,就是如此。

在这里,豹眼无意去为刘邦解脱,仅仅是就事论事,是非曲直,友友们自己去品味、评判吧。

最佳贡献者
2

等饭的时候再回答一个吧,写问答真的很累的说。。。

古代的车是畜力车,负重过多跑不快,最好的办法是减重,从而跑的更快些。刘邦怕车跑不快,所以把儿女扔下去。

你要问了,为什么不扔大人,第一,大人好扔吗?抱得动吗?第二,扔下去他又爬上来怎么办?第三,没爬上来,他因记恨出卖你怎么办?所以,扔小孩,好扔,而且战乱年代,死亡率很高,孩子没了,大不了再生么,说不定还可以借着生孩子之名再娶几个小老婆。

这的确叫大智慧,看你怎么理解了。历史上能成事的人都有能耐,和平常人不一样,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鸡鸣狗盗用到地方上,也是很厉害的。

刘邦是小人,但小人赢了。这就是现实,你再有气节,能怎么样?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留下千古佳话,但他们就是饿死了,国灭了,再也不会卷土重来。

项羽的失败,意味着贵族精神的覆灭。刘邦是一种流氓文化,或者说好听点,代表实用主义,这种理念在当今仍然很盛行,只要能活命,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成功,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只要能赚钱,良心是狗屁狗屎。活命成功赚钱,谁不想?不想的人是傻逼,所以被称为智慧。

推荐你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致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吧。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能成王成圣的,都是些狠角色。慈不掌兵,义不掌财。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在封建社会,脑袋是最重要的,领袖绝不能死,他是凝聚力,是核心,是他们这个组织的信仰。所以刘邦的自保,是很重要的,见过断手断脚能活的,但没了脑袋铁定一命呜呼。所以,这也是智慧,是两军作战最注重的,保护脑袋,任何人都要做好为领袖挡子弹的准备。

----------------丸--------------

文:祁门小谢

我的头像是虞姬哦,手动滑稽?

3

为了更有把握的活命,将儿女扔下車;刘邦深知项羽的为人,不会伤害(无辜)自己的儿女。


4

彭城之战可以说是楚汉相争的一段插曲,然而也因此战出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即刘邦马车上丢儿女。

当年,项羽正与齐国交战,刘邦偷袭了他的老巢彭城,本以为楚齐两国鹬蚌相争,自己又坐拥大军五十多万,现已占领彭城,项羽必会腹背受敌,渔翁之利非自己莫属。

然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正当刘邦大军举杯欢庆时,项羽听说此事,立马来了个回头枪,令大部队继续与齐作战,自己则率领三万人马夺回彭城。毫无防备的刘邦五十万兵马被打的溃不成军,最终与马夫夏侯婴还有几十位兵将逃离出来。途中,刘邦偶遇自己走散的一双儿女,遂将俩孩子抱上马车,行进时,他越想越觉得不妥,自己是在跑路,后有追兵追杀,带着孩子纯属累赘,一旦被抓,都难逃一死,于是将他俩推下车,驾车的夏侯婴见状,将他们抱上车,可刘邦又把他们推出去,来回数次,最终选择妥协。

由此可见,刘邦将儿女推下马车看似狠心,无情无义,实则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深陷险境,不拖累儿女。在那种情况下,想必是作为父亲的刘邦对儿女的一种最无私的爱吧。





5

谢邀;这正是刘邦英明之处。当时情况危急,如车稍慢,刘邦父子三人必被捉,那么项羽定会斩草除根!。而项羽所忌惮者,唯刘邦也,一旦刘邦冲出重圍,项羽则不会杀害刘邦儿女。所以,刘邦果断踹子女下车,他则轻车突圍而去。

6

在逃跑过程中,刘邦九死一生,先是靠天气摆脱楚军的追击,渡过一险,然后靠自己的口才说服楚将丁公,再逃一劫,得已逃入深山老林中,结果刘邦在借宿村民家中时,遇到了绝世美女戚姬,戚父对汉王刘邦很是敬重,主动提出结儿女亲家,刘邦于是以一根金腰带成功搞定戚姬。

第二天,刘邦继续在楚军境内逃亡,结果刘邦在人群中遇到了吕雉为自己生的一双儿女,于是,刘邦带着他们一起逃窜。随后,他们又遭到了楚军的追击。尽管驾马车的夏侯婴技术一流,但因为马车上有3人,速度自然大打折扣,眼看楚军越来越近,刘邦心一横,直接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推下了马车。

刘邦之所弃亲生儿女于不顾,原因很简单:减轻马车重量,以便自己出逃。深层的原因是: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为了保存,什么都可以抛弃。刘邦的厚黑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刘邦推儿女下马车时,驾车的夏侯婴看不下去了,跳下马车捡起两个孩子继续赶路。然而,刘邦似乎铁了心,随及又把儿女推下车,夏侯婴再次捡起来,如此三番两次,刘邦终于良心发现,不敢再折腾,不敢再推儿女下车。而此时,楚军虽然越来越近,但关键时刻老天又帮了他的忙,天渐黑了。追刘邦的楚军见状不敢再冒险追击,于是,最终让刘邦化险为夷!

总之,刘邦在逃跑中将儿女扔下车,是他厚黑的本质及特殊的环境造成的,是有不得己的苦衷的。

7

公元前204年,刘邦趁虚而入,率领60万大军向项羽的老快巢彭城发起了进攻。当时楚霸王项羽正率兵在齐国浴血奋战,无法脱身及时回援,所以项羽的重要谋士、楚国的丞相范增放弃了彭城。刘邦对项羽一直心存畏惧,他认为来到彭城会有一场恶仗。却出乎意料,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了,他喜出望外,和手下接连狂欢狂饮了几天。

项羽得知刘邦这个小痞子攻占了彭城后怒不可遏,立即带3万精锐杀了回来。刘邦没有一点准备,弄得措手不及。结果,60万大军被项羽的3万士兵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刘邦立即带着数十人逃命。

刘邦兵败的消息传回沛县后,刘邦的妻子吕雉也带着儿女和刘太公逃亡。逃亡途中刘邦的一双儿女和吕雉走散了。而刘邦在逃跑的过程中正好遇到了走散的儿女,他的车夫夏侯婴就将这姐弟俩拉上了马车。车的负荷增加,车速变慢,楚军很快就追了上来。刘邦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踹下了马车。赶车的夏侯婴于心不忍,又将他两拉了上来,刘邦又将两个孩子推了下去。夏侯婴又将两个孩子救了上来,如此反复了好多次。

刘邦大怒,意欲一剑杀了夏侯婴,夏侯婴拼死说不想让汉王做后悔之事,这才唤醒了刘邦的意志,也保住了汉室命脉。

历经千辛万苦,刘邦才逃回栎阳,得到萧何的军援和粮草,又得到了韩信收编的汉军新旅。刘邦重整旗鼓,又向中原出发。为争夺荥阳和彭城这两个军家重地,楚汉双方一直拉锯不前,打了很多仗,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对峙的局面开始形成。这是后话!

刘邦逃跑时为何狠心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有二种说法:

1.刘邦老奸巨滑。他了项解项羽,尽管项羽性格暴躁,却心存妇人之仁。项羽虽然痛恨他刘邦,但是不会为难他刘邦的家人的。而且两个孩子在马车上随时都可能身被流矢,危险性大。如果两个孩子初项羽俘虏了,以项羽的性格,反而不会伤害他们,他两就安全了。

2.第二种是传统的说法,刘邦把两个孩子踢下车是为了减少马车的负载,使马车速度男加快,甩开楚军,丢卒保帅,自己逃命。

我同意第二种说法,刘邦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敢于牺牲一切,这包括亲人的生命。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抗时,隔着鸿沟,项羽架起一口大锅,要把刘邦的父亲烹了,以此逼迫刘邦屈服。刘邦却漠不关心,还轻描淡写地说:“我跟你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你要煮了他,记得分我一杯羹的!”,说完掉头就走。

在逃亡途中扔下儿女与面对项羽煮自己父亲的时转头就走,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刘邦心目中,帝王之业比亲情重要得多!

8

谢邀!

刘邦被叫做“流氓皇帝”可不是空穴来风,实在是他做了太多的荒唐事儿,除了抛弃儿女,他还曾言要将自己的亲爹剁了煮汤喝,还让大家都分一杯羹,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得出来,他的流氓绝不浪得虚名。

刘邦纠结诸侯几十万军队攻破彭城,在他们正开心轻敌的时候,项羽带着三万铁骑将其重创,夏侯婴驾车拉着刘邦仓皇逃窜。


被项羽追杀一路,刘邦真是九死一生,七魂吓走好几魄,凭借自己的口才和自然因素,他倒是逃过了几劫。逃到楚君境内的时候,偶然遇到了自己的夫人吕雉正在带着两个孩子逃命,于是就带着他们一起逃。没逃多远,一家子人又遭到了楚军的追击,由于车上人多,马车跑不快,危机时刻刘邦居然将自己的一对儿女推下了车。车上的吕雉当然不愿意了,刘邦推下去,吕雉让夏侯婴再拉上来,一路上刘邦扔了孩子三次。

人们都说刘邦杀父煲汤,不配做儿子,危急抛子,不配做父亲。在伦理道德上,刘邦绝不配为一个正常的人,更别说君王,但是在杀伐和流氓无理上,也是少有人能匹敌。刘邦扔掉儿女是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流氓策略,在他看来,儿女虽重要但是重不过这个国家,只要保全了自己,夺得了天下,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儿女后代更是不用愁,所以在危急时刻,刘邦果断的抛弃自己的子女。

另外从客观上来说,孩子离开刘邦也不失为一条活路,因为追击他们的人目标就是刘邦,跟在刘邦的身边是最危险的,不幸被追上了,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虏来威胁刘邦,以刘邦的性格到时候还是会放弃孩子。而如果是被扔下马车,两个孩子随便跑到一个地方,都很难被发现,因为年龄小也没人认识,说不定会活的更好。

谁也不知道刘邦当时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他抛弃孩子不管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孩子着想,无非是为了顾全大局。但也就是他这种敢于抛弃的流氓性情,才让他最后击败项羽,夺得了天下。

9

楚汉之战、刘项之争,最后的结果是刘邦毫无悬念地赢了,赢得彻彻底底、稳稳扎扎。这样一场规模巨大、持续四年之久的战争,在旗鼓相当的背景之下,所谓输者,肯定有输的原因,赢者,当然也有赢的妙处。

项羽为什么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性格,归根结底是骨子里的东西与当时的形势相背,不能与时俱进,仍固守着落伍的东西。比如,鸿门宴的前后,那是消灭刘邦汉军的最佳时机,当时项羽领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在这种绝对优势之下,战胜刘邦,一念之间即可。然而,项羽却本着“君子不打笑脸人”,要当君子,在刘邦赶到鸿门赔礼道歉后,不但让刘邦扬长而去,而且戒备全松,把刘邦还当亲密战友。这里,体现出项羽的贵族精神,可以真刀真枪,绝不背后放冷箭。

反观刘邦,在这一点上就大相径庭了。刘邦草根出身,玩阴谋耍手段最在行,他本着“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观点,在与项羽楚军对峙的四年间,用宣传声势搞臭项羽,用小伎俩离间项羽部下,用计策收买项羽大将,阴谋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弄得项羽成了孤家寡人,顾首不能顾尾,气数尽失。

而刘邦之所以被项羽追杀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扔下车,就是这种秉性下的违反人伦的选择。刘邦只要自己的成败,在影响到成败的抉择上,哪怕是最亲的人,也可以作为牺牲的筹码。所以,刘邦彭城大败后,在西逃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先是拉上车,一起逃,楚兵紧追不舍,刘邦嫌车载过重,逃得不快,便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了车,而且“如是者三”!这种行为,也只有刘邦能做出来。

后来,楚汉对峙广武,项羽将之前抓获的刘太公绑在案板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却一副流氓样子淡淡地说:“我和你曾相约结为兄弟,我老子也是你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老子,希望分我一杯羹汤。”在这件事上,刘邦把“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作派发挥到了极致,与他当年丢儿弃女时的选择,在心理和道德层面上是一脉相承的。

成功的人最后终于成功了,“成者王侯败者寇”,所以,有人说刘邦是“成大事者不拘细节”,故成,项羽“优柔寡断”,故败。其实,这码事并非如此。项羽败于什么?败于春秋时期贵族精神的没落。刘邦成于什么?成于流氓精神的崛起。当流氓哲学大行其道,精神的高地便陷落了。所以,没有道德和精神秉持的,可以不管道德、不管人伦,牵绊自然少,自然无往而不胜。

10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刘邦集团。刘邦被项羽追杀,怆惶逃命中将一双儿女(后来的惠帝和鲁元公主)扔下了车,夏侯婴急忙下车将其抱上车,又被刘邦踢下,如此反复几次,他的目的是想马车载重减轻跑得更快,自己逃命更快。虽然后人为此作出过各种解释为其开脱,但都很苍白。真正原因只有一种,就是刘邦的极度自私,除此再无别的解释了。

那么只扔下两个小孩为什么不扔下大人,减重岂不更多?因为已无法再减了,车上坐的成年人估计除了他,再就是赶车的夏侯婴了。如让夏侯婴下车,万一被抓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去向,再者刘邦少不了让他赶车,自己也能有个帮手。万一遇到敌人,夏侯婴可下车迎敌,自己驾车逃跑。所以妨碍自己逃跑的只有一双儿女了,于是将他们扔下车。这就是刘邦的特性,一个十足的流氓本性。

这次战役让刘邦大伤元气,他老婆吕雉和他老爹都成了项羽的俘虏。但在后来的交战中,刘邦一心只要打败项羽,早已将老爹和老婆抛置脑后。

终于,后来刘邦分化了项羽的势力,将项羽逼入了两难境地。楚汉两军对峙中,项羽命人推出刘老爹,传口信刘邦说,如不投降就把他老爹烹了。刘邦毫无悲戚之色,直接回答:“我与项羽你受命怀王,结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要烹了他,请分我一杯羹。”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能说出。他想要的是这次战斗的胜利,老爹生死对他已不重要了。

试想,老爹只有一个,儿女则可再生,一个宁可让老爹遭烹煮也要保全自己利益的人,怎会怜惜自己的儿女。他豁出去了,没有什么忠孝仁爱,更没有什么儿女情长。所以在乱世中,他能完成从流氓地痞到皇帝的逆袭,也与他的流氓手段有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