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题主诚邀,对于这个问题,贰品不敢苟同,在我看来,两千多年来,法家思想从来都没有消失,反而一直都在不断的茁壮成长,直至21世纪的今天,法家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并在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它的巨大贡献!
代表人物有管仲、子产、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而在战国末期,韩非子将他们的思想加以总结并改进,法家思想最终成熟成型!
#商鞅#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大秦帝国崛起的奠基人!
韩非子将法家思想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使其范围囊括了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等领域,几乎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以及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上,法家思想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以法治国,反对礼制治它的核心思想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强调以法治国,反对以礼治国!
拥法制,反礼制。就是法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韩非子也成为法家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的代表作有《商鞅书》、《韩非子》等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文化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建立,后被孟子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所以儒家思想又被称之为“孔孟之道”!
中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推崇礼制,重视人情世故,弘扬人性本善的理论!
在治国安邦上,儒家强调要克己复礼、循规蹈矩、谨守本分,主要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国之根本为万民,而民又以食为天,希望统治者能够轻苛政,以养民!
#孔子#
感叹秦国苛捐杂税之多,至百姓民不聊生,一句“苛政猛于虎也”流传千古!
在社会管理上,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框架,对人修养以及个人交际上加以规范,万事以“和、合”为基准,让社会步入有质有序的良好循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
孔孟之道为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国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打破此前唯有固有阶层才能享受到教育这一现象;大兴私塾教导四方百姓,给不同阶层民众得以受教育的机会!
#私塾#
将个人荣辱得失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那个时代里,提倡“忠君爱国”、“孝亲敬祖”,为华夏文明的“大一统”以及文化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得以发扬光大,孟子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
#孟子#
儒家思想可谓为我华夏文明的大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后在汉代汉武帝时,被董仲舒加以改进,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权威,为统治的合法性上添砖加瓦!
被汉武帝刘彻采纳以后,遂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代表作有《论语》、《诗经》、《尚书》、《仪礼》、《孟子》、《春秋》、《周易》等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人说,说来说去,还不是儒家思想最为深远,所做贡献最大?
有人疑惑法家为什么没有一直传承下来,反而是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也有人说华夏文明自春秋时期至今,影响最深、也是华夏文明之根本的是儒家思想!
#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
那你,是对了,也错了!
为什么如此矛盾,既对又错?对的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确最深,错的是你认为法家思想已经断层并消失!
如果把大秦帝国之后华夏文明的中心思想抽取出来,将它比做是一棵大树的话;法家思想则是这棵大树的根基,而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合后的产物则是这棵大树的树干和枝叶!
#法家思想#为根本,#儒家思想#为树干和枝叶
法家思想自萌芽到发展,最后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手中发扬光大。再到如今的21世纪,法家思想从来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管教四方百姓的根本思想!
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只是这棵大树裸露在外的树干和那无比茂盛的枝叶!
贰品的依据:我们都知道一提起“法家”这两个字,就会想到严酷的“刑罚”二字,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为了推行变法、为了扫清障碍、更是为了树立“以法治国”的威信;商鞅可是把一大批王公贵族的人头、手脚和鼻子或砍掉、或割掉!
#商鞅#变法,秦因商鞅而强,商鞅因秦之强大而亡!
为此商鞅未少得罪人,而且他得罪的都是秦王的至亲至善之人,这也是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初登宝座的秦惠文王,不得不把商鞅车裂的主要原因!
#秦惠王#赢驷
不杀他,统治不稳!不杀他,不以平众怒!
秦因商鞅而强大,商鞅因秦之强大而殉法。商鞅的结局,令后人无不唏嘘不已!
而在商鞅死后的秦国,依然坚定不移的推行着商鞅变法,并使得一个积弱交困的小小秦国迅速壮大起来,最终在秦王嬴政统治的时期之内一举灭掉其余六国,最终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而他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
由此可见,法家思想对于那个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的巨大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为了稳固统治,软化六国百姓的对立情绪,他极力拉拢六国的士子,并对他们表示了足够的尊敬!
他设立了“博士”制度,更是于“泰山封禅”,表示对齐鲁儒家文化的认可,就连秦国皇城大咸阳的设立,也遵循了道家思想里的“法天象地”这一学说!
#秦始皇#泰山封禅
秦始皇表现出对道家文化、儒家文化极大的认可,对六国士子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尊敬!
但是,秦始皇对六国文化的怀柔,以及对他们士子的各种感化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换来的只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讥讽嘲笑与无视!
最终在受尽羞辱、痛定思痛之下做出了“焚书坑儒”,强行推进六国思想文化暴力融合的推进行为!
#秦始皇#焚书坑儒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统一六国思想,实现文化大融合,扫清一切障碍,稳固秦朝统治!
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上,千年一出的拥有文韬武略的雄伟一帝,可是,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
#秦始皇#巡视六国
人,不过是这滚滚历史中的沧海一粟罢了,寿命有其始,自然有其终!
他想做的事情太多,奈何寿命有限、精力更是有限;最终在巡视六国时偶感疾病,最终英年早逝,驾崩于东巡途中!
秦始皇的驾崩,加之过重的苛捐杂税,以及劳民伤财的修长城、修建始皇陵;最终导致秦二世时,秦王朝的迅速瓦解!
#秦始皇#修长城
而在秦后的汉朝以及各个朝代,均发现面对一个偌大的王朝,想要长治久安的话,必须统一思想,推行仁政!
什么思想影响最为深远,什么思想提倡仁政治国?当然是天下士子最为推崇的儒家思想!
于是,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各代王朝统治者一拍即合;自汉武帝时期至清朝的近两千年里,儒家思想成为各大王朝“表面”上的“正统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成为秦后的正统思想
细心的朋友已经注意到,我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用到了“表面”二字,对的,儒家思想只是各个封建王朝统治者、用来统治文人士大夫、以及黎明百姓的思想“武器”而已,他们真正管理百姓、治理天下、维护统治的手段却是隐藏在儒家思想背后的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只不过是各封建王朝用来迷惑天下文人与百姓的烟雾弹罢了,文人喜欢、百姓喜欢、士大夫又都喜欢;为了维护统治、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各代王朝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一举多得?
#儒家思想#深受士大夫们的喜爱!
为何我说儒家思想只是一个烟雾弹?原因很简单,儒家思想推崇礼制,反对法制;强调以“仁、义、礼”治国。
请问,历代封建王朝有几个做到了以礼治国、以义治国、以仁治国?还不是打江山的时候满口的仁义道德,江山坐稳之后鱼肉百姓?
君不见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汉王朝,动辄车裂满门抄斩?
#慈禧太后#
君不见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大明朝,动辄剥皮萱草诛灭九族?
君不见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大清朝,动辄凌迟处死连坐全族?
那个时候,儒家思想的仁、义、礼在何处?封建王朝统治者是用的到儒家思想的时候,把它奉若至宝,高挂帝王庙;用不到它的时候,就把它扔到一边弃若草芥!
他们不但是用法家思想震慑天下苍生,而且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花样百出!
已经完全逾越了法家思想中“以法治国”的根本,却对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讳莫如深!
儒家思想只是一个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罢了!
我为什么说法家思想在数千年后,于今日的新中国得以发扬光大?
&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基石
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必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只有法律才是维护绝大数人权益和利益的根本之所在!
而嘴头上的仁义道德是远远做不到的!一个国家想要不断进步和发展靠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也是做不到的!
因为,它太中庸了,缺乏了进取精神,更是缺乏了改革的勇气!
怎么办?唯有法家思想才能够真正的带来改变,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我们的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答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如何维护法律的威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答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代表着威严,代表着正义!
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法家思想为根本,儒家思想为枝叶树干的原因所在!
在看完我的这篇文章以后,你对法家思想文化以及儒家思想文化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