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说古代战争,我国各朝各代都曾创下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甚至于不战自败的各种神话,但是这些战争中哪些又是因为将领的神指挥、神操作力挽狂澜的呢?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京师保卫战。当时正是正统十四年间,而明朝军队的精英主力在土木堡大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所俘虏,瓦剌首领也先大将军亲自率领大军,想着一举攻占北京。当时的局势已经是非常紧张了,一边是皇帝在敌人手里,另一边全军精锐尽数战死,慌忙中大臣们都建议南迁,北京城守备兵力不足,百姓也都人心惶惶。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决定反击一战。

当时皇帝被抓以后朱祁钰代理皇位,于谦升兵部尚书后主管全国军务,全权负责北京城的防务。于是他极力劝新皇帝主战,从全国调集士兵,以权势威恃南迁的大臣,以威信给北京城的百姓以信心。告诉大家,有我于谦在,帝国不亡。

同年十月份,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原先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被悬挂在德胜门欲在必要时威胁明军。战争一触即发,此时大明王朝的国柱于谦身披铠甲,跃马出城,瞬间战场上的士兵们明白了,眼前这位大人要与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知道这位大人上任以来北京城的种种变化。所以大家相信,只要有于谦在,北京城就不会灭亡,身后无数的百姓就会安全。于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将也先的统兵大将及先锋精锐部队设伏击杀。也先自己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被于谦的炮击大的仓皇落败。(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最佳贡献者
2

我认为,明朝战争史上力挽狂澜的战争应该是北京保卫战。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串腾下攻打瓦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瓦剌以英宗为诱饵攻打北京,北京危在旦夕,建国不足百年的明朝遭遇灭国危险,在民族英雄于谦的带领下,北京军民发起了北京保卫战。

有人说,于谦挽救了大明,没有他可能百年不到的帝国就灭亡了。

于谦剧照

不过,于谦绝对能称得上影响历史的人物。

1449年,建国81年的大明帝国遭遇危机。瓦剌也先以被俘的皇帝朱祁镇为诱饵,率大军围困北京城。

皇宫内太后和皇后只知道痛哭,大臣们惊慌失措,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逃跑,只有少数人说抵抗,不过也被哭声逃跑的声音淹没了。

这时候管什么皇帝,保命要紧。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一声怒吼让议论的人都停了下来。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势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于谦注定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

景泰帝朱祁钰任命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为总指挥,全面负责北京保卫。

仰望天空,此时的于谦有点欲哭无泪,我不想当英雄啊!精兵强将都被朱祁镇带走给霍霍完了,城内留了一些老马,像样的好马没有几匹,士兵老弱病残加起来也就不到十万,于谦鸭梨山大!

于谦一面鼓舞士气,同时调集粮草,赶制兵器,并且调河南、山东、江苏备倭军迅速进京,组织了22万士兵誓死保卫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一日,狼来了。也先绑着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来了,北京我来了!

迎接他的刺刀,是大炮!

彰义门告捷,歼敌数百人,抢回民众千人。

也先眼看明军有于谦等将领指挥,硬攻不能取胜,便变换手法,以送还英宗为名,准备诱杀于谦等人,但被于谦识破了。

于谦不在正面与敌人拼杀,他派骑兵佯攻,把敌军引入伏击圈,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在炮火中丧生。

惊慌失措的也先怕归路被明军切断,向良乡后撤。于谦指挥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逃回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大明帝国的警报解除!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英雄于谦的自我写照。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用自己实际行动,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振臂一呼,震醒了迷茫的帝国。他指挥若定,调兵遣将鼓舞士气,与将士一起顶住了侵略,力挽狂澜保住了大明帝国!趣聊历史,读书明志,我是@书海里游泳的鱼 ,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历史!

3

正所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自古以来都是少数人才的专属称号

而明朝战争史上,能够配得上这一评价的人着实不算多,毕竟能使用这一称号的条件要求颇多,还得是危急存亡之秋,命悬一线的时候才能使用该技能

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一战封神的人就此诞生


京城保卫战——难度系数5.0,可复制系数4.0

这是一场惊天战役,惊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说是典型的以弱胜强,属于一个人拯救一个国家的典型代表,而主角儿就是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那位)

恰逢土木堡之变刚刚发生,明朝精锐部队毁于一旦、文臣武将一扫而空、就连皇帝也给人俘虏了当摇钱树,就这么个局面,愣是在于谦一个人的努力下,给扳回一城。毕竟宋朝靖康之变的前车之鉴尚在,明朝面临同样的绝境

朝中大臣纷纷倾向南迁以避也先锋芒,而后宫首领太后同志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当所有人都打包好行李随时准备跑路的时候,于谦站了出来。他怒斥主张南迁的徐珵(也就是徐有贞)等人,以民族大义、国家荣辱阐述了自己守卫京城的观点

随后,他召集所剩无几的部队(老弱病残)、并号召百姓一同守卫京城。战争过程我们不多描述,只讲结果。也先数十万精锐骑兵携朱祁镇一路杀奔至京城,可最后却是惨败而去,于谦一没人、二没将,就这么硬生生的守住了京城,守住了大明江山!

此役,奠定了于谦的历史地位,是为明朝第一名臣;也为后来明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重蹈北宋的覆辙!以力挽狂澜评价这场战争,没毛病!

宁王之乱——难度系数4.0,可复制系数5.0

要说这宁王,已经不再是那个骁勇善战的朱权了,可朱宸濠也不是吃素的!毕竟苦心经营多年,手里有兵、朝中有人、而且摊上一个“荒淫无耻”的皇帝,所以这造反的成功概率还是有的

习惯对着全国地图手握拳头做义愤填膺状的朱宸濠,终于下定决心搞事情。他以李士实二人为军事,凌十三、闵二十四等地痞流氓为先锋,开始轰轰烈烈的造反事业。由于事先保密工作整的比较到位,一时间还真有点席卷半壁江山的意思,只可惜他遇到了王守仁(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也是文武全才)

无兵、无将的守仁同志,先以地方薄弱的武装力量为依托组织起一支杂牌军,然后又以舆论为导向迷惑朱宸濠,最终手握两万杂牌军的王守仁,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便搞定了宁王的十万叛军!

期间他先后使用反间计、围魏救赵、火攻等手段,将宁王玩弄于鼓掌之间,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这次平叛的胜利。虽然按照朱宸濠的智商和智囊团的水平,不足以掀起什么风浪,但如果没有王守仁,他将快速夺取南京城并建立起防御体系,如此一来半壁江山尽在其掌控之中,那么生灵涂炭是在所难免

此一战,让圣人王阳明的头上又多了一个军事天才的头衔,也避免了明朝内乱所导致的内耗,虽然力挽狂澜的程度不足以和于谦的京城保卫战相比,但可复制性却是绝无仅有的!毕竟人于谦还是正儿八经的统帅,而王先生只是号召者而已!

鄱阳湖大战——难度系数5.0,可复制系数5.0

如果说,京城保卫战的胜利,跟对手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也先的动摇);而宁王之乱的平叛,和王守仁的智商碾压密不可分(朱宸濠水平实在太差);那么鄱阳湖大战,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尖对麦芒、势均力敌!

这场战争的结果,直接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谓是一锤定音的存在。与此同时,也为陈友谅的历史地位,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惊叹号。作为元末最有实力、最腹黑、堪称霸王转生的存在,陈友谅一败涂地,而老朱则飞一飞冲天

简单来说,陈友谅倾其全国兵力,试图一役灭老朱,而老朱也是掏干净了家底儿,跟陈友谅决一死战。单纯从海军硬实力来说,朱元璋净是些小板船,而陈友谅光巨舰就几十艘,撞也能给老朱撞残了;至于兵力上更不是一个档次,20万VS60万!

最后的结果是陈友谅兵败被杀,老朱一跃成为农民起义军中最强大的存在。在这场旷世战争中,老朱将火攻发挥的淋漓尽致,为罗贯中写赤壁之战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号称楚霸王转世的大汉皇帝陈友谅,未能继续自己的霸主之路,而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则一步步成为真龙天子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战争,是朱元璋一生中最耀眼的光芒,也是他侄子朱文正一生中最骄傲的篇章,当然也是陈友谅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和“污点”

其实,跃跃欲试的朱棣一直在场外等候,随时准备上台领奖,只可惜名额有限他未能成功入围前三甲,但不代表他没有力挽狂澜的实力。毕竟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以数十万之兵打败几十万大军,最终实现造反的终极目标,成为明朝历史上藩王造反唯一的成功者。当然,这跟朱允炆的水平实在有限、脑子实在秀逗有必然的关系

虽然朱棣愤愤不平,但之所以上述三人为能入选“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前三甲,历史是给予了公正的评价滴

毕竟,于少保忠贞千古、王守仁光耀千古、朱元璋名留千古啊!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4

这种时候,怎么能少了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呢?

话说当年,在经历过放牛娃、和尚、乞丐、反贼等等职业之后,朱元璋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小地主。

当时他的地盘大概有南京、常州、镇江、安庆、池州、安吉等地,地盘不算大,但是经营了6年。兵精粮足、人才济济,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西边的陈友谅、东边的张士诚,看到朱元璋这个钉子户就恶心。就因为这个人,导致二人迟迟不能拥抱。

陈友谅决定,除掉这个要饭的朱元璋。

1360年,陈友谅在杀掉顶头上司徐寿辉之后,自称大汉皇帝。

这时的陈友谅,拥有江西、湖北、湖南的地盘,统帅60万大军。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天下的主人,而西边的邻居朱元璋,则是他第一个绊脚石。

朱元璋布下的防线,在陈友谅看来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所以他没费什么力气就来到了南京城附近。他写信给自己的老乡康茂才,并许诺:

“只要你给我当内应,以后豪宅、美女、财富,要什么有什么。”

没想到康茂才转头就把这封信交给了主公朱元璋,他们决定“请君入瓮”。

康茂才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跟陈友谅约好:“江东桥是一座木桥,咱们的约会就定在那。”

陈友谅大喜,只要过了江东桥,就能直抵南京城下。朱元璋,你完了。

第二天,陈友谅准时赴约。当他乘船抵达江东桥的时候,等候他的不是香车美女,更不是康茂才,而是一座冷冰冰的石板桥。

他喊出了无数人说过的一句话:“中计了。”可是,幻想中的火把四举、伏兵四处,并没有出现。

他看了一眼地图,石板桥肯定是过不去了,只有一处地方可以上岸:龙湾。

一般人都不愿意赶夜路,可陈友谅没有办法,不上岸就只能在水里泡着。

按照他的计划,他将带着部队去龙湾吃早餐,然后去南京城吃午餐,晚上再开Party。可当他准备在龙湾玩抢滩登陆的时候,朱元璋露出了獠牙。

朱元璋明白:自己实力弱下,靠硬拼肯定打不过这个大块头,只能智取。

通过康茂才这个双面间谍,他成功把陈友谅骗到了这里。如果不能成功取胜,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地盘没了、性命丢了、老婆还得被别人睡。

拼吧。这是安徽人和湖北人的战争。

其实也不用想太多:朱元璋吃饱睡足、陈友谅疲劳驾驶,只要敢拼命,胜利只会属于朱元璋。

这一战陈友谅丧失战舰数百艘,只能乘小船逃跑。

痛打落水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冯胜率领五路大军继续追击,再败陈友谅于采石,安庆。

这一战,朱元璋靠着勇气、智慧,赢得干净漂亮。

后世有人写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朱元璋没有认真拜读过,但是他懂其中的道理。

1363年,回家吃了大白馒头的陈友谅满血复活。他率领60万大军、数百艘巨舰攻击南昌,他要从这里开始逆袭,走向王者之路。

守护南昌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人人都说这是个花花公子,但在这个时候,朱文正爆发出惊天的勇气。他召开军事会议:“一支部队守一个城门,如果能活着,我们以富贵相见。”

勇气,创造了明军的一个军事奇迹。

朱文正带着一支2流部队,硬生生的在南昌抗了3个月。

朱元璋在解决好手中的麻烦后,带领20万大军来解救南昌。而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也放弃围攻南昌,到了鄱阳湖等候朱元璋。

一个是西方霸主,看着麾下的大军:“这是我的全部,将来的天下也是我的。”

一个是东方新秀,正在进入宿命中的战场:“我一个乞丐,能有今天不容易,决不能输。”

陈友谅肯定没看过《三国演义》,他居然把所有的船都用铁索捆在一起,成为航空母舰。

可不巧的是,朱元璋有老天相助——当天挂起了东北风。那还说什么,赤壁之战这么打,咱们照着做就是了:放火。

陈友谅在鄱阳湖输掉了所有的本钱,部队、大船、地盘,都被朱元璋接收。从此,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格局已定,并且在几年后轻松灭掉东边的张士诚,北伐蒙古,重新恢复汉人的江山。

一场火,烧毁了陈友谅的全部希望,也点燃了大明帝国的火种。

5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要说明朝力挽狂澜的战争神作,于谦的京师保卫战算一个,但是最令守仁君印象深刻的,还是平宁王叛乱之战。 这一战是由王阳明创作的战争神话。

且听守仁君慢慢道来。

宁王朱宸濠的祖宗是朱权,朱权本来在北境当藩王当的好好的,手下精兵数万,猛将如云。结果他哥朱棣造反,抢了他的兵权,还硬生生把朱权绑到他的战车上,说什么等打下天下,咱兄弟俩一人一半。等靖难成功,朱棣登上皇帝后宝座就后悔了。反手就把宁王转封到了南昌,南昌在明朝时可不是什么好去处,宁王这一支也就在南昌扎下根来。

直到明武宗朱厚照当了皇帝,关于明武宗守仁君在这里不便多说,总之他特别爱玩,总喜欢干一些不是皇帝干的事,比如偷摸逛青楼呀,偷跑去北方边境和蒙古人打一仗呀,虽然明武宗人不昏,但总是不务正业。但是当皇帝的要是不务正业那可就是大罪过了。

宁王这一脉本来对自己先祖的待遇就愤愤不平,现在好不容易换了个不着调皇帝,朱宸濠又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小心思自然就活泛了。

从正德二年开始,宁王贿赂太监刘瑾钱宁等人,恢复他裁撤的护卫,并且在南昌蓄养亡命之徒,一时间,宁王手下军队多达十万,一支非常强有力的力量。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先把江西地界的军政大员干掉,随后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始自己的造反征程,宁王军队先下九江,取南康,攻安庆,直取南京。

小算盘打得不错,但是他碰上了一下猛人,王阳明。王阳明在心学上有非常大的造诣,但是他带兵打仗也是一流水平。

当时王阳明刚刚平定江西匪乱,朝廷收其兵权。但是王阳明还有汀赣巡抚的官位,在回京述职的途中听说宁王叛乱了,王阳明当机立断,召集平匪患时的旧部伍文定,戴德孺等人,带着民兵和各州兵丁。凑吧凑吧两三万人,对宁王发动进攻。王阳明是何等人物,他料定宁王和他手下优柔寡断,带着两万杂牌军直扑宁王老巢南昌,宁王果然不辜负王明明的期望,听说老巢被抄了,也不管南京比南昌好多少倍,掉头直扑南昌。

随后。王阳明所率领的杂牌军和宁王叛军在鄱阳湖相遇,双方陆战水战打了半天,在王阳明完美的调度下,两万人打十万也就打了个不分胜负。两天后,王阳明借风势火攻宁王大军,也不知道宁王看没看过《三国演义》。十万人被一把火烧的分崩离析,被烧死的,淹死的有三万多人。宁王趁乱想跑,结果被王明明当场活捉。

声势滔天的十万叛军,被王阳明用四十天就给灭了,而且王阳明手里甚至没有一支正规明军,都是跟着他剿匪的民兵和临时凑起来的几个州军兵丁。宁王确实在战略上有重大失误,但是王阳明此举不可不称为神迹。

说个有意思的,当初听说宁王叛乱后,明武宗开心的不得了,给自己封了个“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带兵亲征宁王,几万人敲敲打打了一个月还没到地方,半路明武宗贪玩还掉水里了。等到了南昌,得。王阳明已经把宁王抓捕归案了。

武宗这下不开心了。我费这么大的劲从北京跑到这平叛,结果人还没到叛乱就平了。宁王你也太不行了。

(星爷电影里的明武宗形象)

于是他下令把宁王放了,不,捆结实了放在马上,周围重兵包围,然后武宗一人一骑冲进万军丛中将宁王打于马下。完成了他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梦想,当然了,万军是自己的军,敌将是捆好的敌将。

6

靖难之役,朱棣打败朱允炆,入主中央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在朝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谋划下,开始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削夺了周、岷、湘、代、齐五王。并且将目光对准在北平的朱棣朱棣,但与此同时,朱棣也在谋士僧道衍姚广孝的谋划下,召募勇士,选将练兵,积极应对。


最后,建文帝采纳齐泰的建议,任命张曷为北平左布政使,谢贵为都指挥使,负责

监察朱棣的动静。军事上则以备边为名,抽调朱棣的精锐部队。朱棣为了脱险,麻痹于是假装得了疯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张员、谢贵以探病为名前去察看。当时正值大热天,朱棣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

张、谢二人于是信以为真。但是,建文君臣还是想要弄死朱棣。建文元年(1399年), 建文帝下诏削夺了朱棣爵位,命谢贵、张员率军包围朱棣王府,索取要逮拿的王府官员。又是姚广孝定计,在王府四下埋伏军士,派人拿着被逮官员名单,邀请谢、张二人。谢、张不知是计,来到王府,随从卫士都被挡在门中外,只让他二人人内。


朱棣摆宴行酒,席间,上瓜果,朱棣取刀,一边切瓜,一边骂道:“如今,老百姓尚且知道照顾、体恤兄弟宗族,身为天子的亲属,却旦夕间不保性命,天下还有什么事不可为!”说完,掷瓜于地,立刻伏兵四起,将谢、张二人斩首。包围王府的士兵听说谢、张被擒杀,纷纷溃散。朱棣乘机攻占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的局势。

为了师出有名,朱棣朱棣引《祖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则亲王训兵待命,为天子讨平之”,他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称自己的军队为“靖难军”,迅速攻占了居庸关、怀来、密云、遵化等地。此时的建文帝却为无将领可派而大伤脑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元功宿将,早在胡、蓝两狱中被诛杀几尽,得以幸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其中长兴侯耿炳文已年逾六十。


建文帝没有合适人选,便以耿炳文为大将,率兵征讨。耿炳文率十三万军队进到滹沱河,与靖难军交接,结果一战前锋覆没,再战主力大败。黄子澄推荐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然而,李景隆更不争气,被靖难军打得损兵折将,自己则落荒而逃。建文帝只得再以盛庸代之。建文二年(1400年) 十二月,盛庸联合各路兵马,在山东东昌列阵迎战士气正旺的靖难军,他们背水一战,大败靖难军。

靖难军死伤无数,连大将张玉也死于阵中,朱棣在部将的护卫下突围而出,逃回北平。次年二月,朱棣朱棣重整旗鼓,再次出兵,这次大败盛庸于夹河(今河北武邑南),并烧毁了他的粮草漕船。建文帝闻讯大惊,这时再也无人可派,不得已只好请求议和,此时靖难军不理睬。


战争打了三年,靖难军虽屡屡取胜,但所得城池仅永平、大宁、保定等地。由于兵力不足,有些地区得而复失,朱棣为此也颇感忧虑。这时,南京宫中的太监派人前来联络,说南京城内兵力空虚,可以攻取。朱棣感到时机来了,遂率兵大举南下,锋芒直指京城。很快渡过淮水,攻陷扬州等地。这时,南京城中已慌作一团。 建文帝见情况紧急,忙派人以割地为条件,与朱棣议和。

朱棣识破这是缓兵之计,怎肯就此罢休!建文四年(1402年) 六月,朱棣誓师渡江。南岸朝廷的军队全线崩溃,纷纷投降。建文帝再次派人议和,朱棣对来人不加理会,继续乘胜前进。终于,靖难军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负责守卫城门,他登高望见大军前来,马上开城门迎降。朱棣进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这时,宫中忽然起火,朱棣入宫,查问建文帝下落,不知所终。于是,朱棣受群臣拥戴称帝,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明成祖。这场明朝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前后打了四年,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入宫之后,查问建文帝下落,太监们说建文帝与后妃们已自焚宫中,说着,抬出几具尸体。这些尸体都已焦烂不堪,难辨男女。朱棣见状,不禁为之垂泪,说:“痴儿痴儿,何必弄成这样!”几天后,接受大臣的建议,以礼下葬,但具体的落葬地点却

不见任何记载。

朱棣即位称帝后,宣布革除建文年号,仍用洪武纪年,取消建文朝更改过的政令.官制,沿用洪武朝制度。建文帝即位时,曾追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这时也被取消,仍称懿文太子。朱棣这一系列举动,目的在于说明自己继承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同时抹去有关建文帝的历史记载。

7

京师保卫战

明朝明英宗时期,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唆使下,带领明朝主力军队加上大批勋贵出征,雄兵五十万,结果这太监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认为打仗非常简单,结果胡乱指挥,先锋军队在大同被围困歼灭,之后后勤补给跟不上,加上王振所作所为惹怒了明朝军队,结果被也先围困,加上粮草不足,疫病等的影响,明朝军队连同开国剩下的维持统治的勋贵集团主要人员基本被歼灭,明英宗被俘虏,也先乘势进攻中原。

这个时候,朝廷内部人心惶惶,自古以来首次出现皇帝出征被敌国俘虏,在于谦等一干文臣坚持下,朱祁钰登基代替朱祁镇,让也先手中送皇帝打猎回宫失去了名义。之后从各地抽调兵马入京城防守,当时山东各地为防备倭寇以及作为常备兵马有不少预备役部队,命他们迅速进京勤王。同时宣告在北京城募集粮食,加固城墙,同时抽调火枪队入京防守。

所以说很多时候读书人真的能够力挽狂澜,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明朝军民团结一致,抵抗住了也先大军的进攻,也先孤军深入,本来就有些害怕,看到北京久攻不下,而且各地勤王大军纷纷抵达,心有退意,就撤军了。

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当时,人心惶惶,也先乘大胜之势,雄兵南下,当时明朝精锐边军损失殆尽,朝内人心惶惶,很多人主张迁都,是于谦站了出来,扶持新的皇帝登基,颁发皇帝诏书,同时迅速安定民心,有条不紊的安排城防工作,调集新式火枪兵入城,同时向各地预备役军队发命令,让他们入京勤王。在一部分勤王军队抵达北京后,大大助长了于谦的信心,同时北京城作为首都,确实城墙防御能力很好,援兵不日即到,未必不能一战。

这时候的朱祁镇万念俱灰,被也先裹挟着向北京进攻,在北京城下,得知朱祁钰登基的消息,也先明白必须速战速决,明朝那些书生能干什么,他显然低估了于谦等人的能力。在之后的京师保卫战中,无论是统筹各方,还是进行有效的反击,于谦都不失为一个儒将。这也是明朝军事战争中对少数民族少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一战之后明朝国力下降,再也没有对草原发动过战争,勋贵被也先一网打尽,也是成为了文官统治的时代。只能说,宦官误国。

8

要说最力挽狂澜的操作明朝应该是朱棣最牛逼了,一个燕王,一座城,八百亲卫,和建文帝整个朝廷打,结果还就赢了,没人看好的永乐皇帝结果就创造了永乐盛世。军事上亲征北地打残鞑靼和瓦刺,经济上开海禁怎么赚钱怎么来,虽然人说与民夺利,可是说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绝对不可信的,无非拿了士绅阶级利益,文化上,一个永乐大典完全足够说明一切。政治上,万国来朝,一些小国家国王宁愿死在中国,所以说永乐皇帝完全算上明朝厉害的了。

9

北京保卫战啊。

明朝京师周围的主力是三大营,英宗皇帝朱祁镇带着三大营和禁军以及边军部队御驾亲征,瓦剌的也先一战功成,明朝不单单精锐尽失,皇帝都被人生擒了!史称土木堡之变。

于谦身为兵部尚书,力排众议拒绝南迁死守北京,面对也先派的使者态度强硬,为了绝了也先的心思,求得皇太后支持,于谦与众臣直接把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祁钰抬上皇位。

于谦让南京武库火速将军备送入京师,将北京城的兵力派出,一边四处侦查敌情,一边收拢土木堡之变中的溃军和武器。

也先大军逼近,于谦让京师宵禁,命各地兵马火速进京驰援,斩杀出言求和、投降、南迁者,又释放并重用石亨等土木堡败军。

京城内兵力尽出于九门而战,于谦亲临前线督军,退后者斩,城内身着甲胄而不出城作战者斩

历朝历代,名臣名将无数,能为王朝开疆者多,能为王朝续命者少——如唐之郭子仪、明之于谦张居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0

北京保卫战是其中代表,明英宗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也被瓦剌俘虏,明朝朝中大乱,大部分大臣都主张南迁,最终于谦力挽狂澜,极力反对南迁,一方面拥立明代宗朱祁钰,稳定朝中人心,另一方面积极整军备战,最终在北京保卫战中大败瓦剌军队,为明朝续命二百多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