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为何论功行赏时却排名至六十二位?

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为何论功行赏时却排名至六十二位?

2020-11-04 17:31阅读(63)

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为何论功行赏时却排名至六十二位?:张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刘邦也说过自己夺天下靠的就是萧何、韩信、张良三人。这三个人里,韩

1

张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刘邦也说过自己夺天下靠的就是萧何、韩信、张良三人。

这三个人里,韩信是王爵,自不必多说,萧何被评为功臣第一,也是实至名归。唯独张良却位列功臣榜第六十二位,陈平、周勃、樊哙甚至连外戚张敖在犯了刺杀皇帝的大罪被夺掉王爵后,他的排名还在张良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还是张良自己不愿意,刘邦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刘邦不是不想抬张良,当年封侯的时候刘邦对张良说:“自择齐地三万户”。齐国是当时汉朝除中央外最富庶的地方,而且以汉初的人口水平,三万户基本上就等于一个小国家了。这一句话引来台下无数的羡慕和嫉妒,可见刘邦对张良那是没话说。

但是张良明白,功高震主,荣高妒人。张良要真答应了,以后不仅要面对刘邦的猜忌,还得时刻提防其他大臣的陷害。刘邦就算再信任张良,可是三人成虎这句话也不是没道理。

不仅如此,国家安定之后需要的是治世能臣,张良是个谋主,和平之后的事情他就插不上手了,没有人比萧何更合适了,别看后来曹参、周勃、陈平等人都当过宰相,但是他们所执行的其实都是萧何定下的制度,萧何开创的政治局面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打破。张良深知以后自己的作用将远远不如萧何,甚至连叔孙通都比不上,所以选择主动引退。

最后一点,张良就不想当官,张良平生所愿其实只有复韩,他多次离开刘邦就是为了恢复韩国,但是项羽毁了他这个梦想,所以张良又以灭项为志愿,刘邦帮他达成了愿望,张良当然也不愿意再和这帮人勾心斗角了,纵情山水岂不快哉!

2

张良是汉初三杰,也是刘邦重要的智囊。可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张良排名却仅仅在开国功臣中排第62位,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离不开张良,但是却给了这么低的排名,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公平。不过刘邦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原因,让樊哙、周勃这些排在张良前面,自然是有道理的。


一、张良长期吃两家聘礼,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投奔了刘邦。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他的爷爷和父亲连续在韩国做了五代君主的相国,这是什么概念?如果韩国依旧存在的话,那么张良铁定也要继承祖业,成为韩国的相国。

因此在秦始皇灭了韩国以后,张良一直想着要复国。他曾经带着一个大力士,前去刺杀秦始皇,结果计划失败了,只好浪迹天涯。

  1. 在下邳,张良认识了项梁和项羽,等到项梁将楚怀王熊心扶上王位恢复楚国的时候,张良也提议将韩王成扶上王位,恢复韩国。
  2. 此后韩王成称王后,张良便成为了韩国的相国,实现了他继承祖业的愿望。但问题来了,要想复国,不仅要有国王,还得要夺回曾经的土地。
  3. 张良和韩王成努力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成功,这个时候张良遇到了刘邦。刘邦的军队为韩王成解决了眼前的矛盾,因此张良和刘邦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鸿门宴上,张良也想了不少办法保住刘邦,如果不是他韩国丞相的身份,还真不能说这种偏心话。此后项羽分封天下,刘邦被分到了蜀中。


张良让项伯给刘邦求情,最终项羽将汉中之地也给了刘邦。但是张良并没有跟着刘邦入蜀,他转而就投奔了韩王成。而且他在没有想出出蜀计谋前,就让刘邦将栈道烧了。

说实话,如果后来韩信想不出暗度陈仓的计谋,那大军还真的出不了蜀。因此张良只是为了让刘邦保住自己的实力,并没有计划后续的事情。

一直等到项羽在彭城将韩王成给杀了,心灰意冷无所去处的张良,这才彻底投靠了刘邦。而当时刘邦已经有了韩信作为大将军,有了陈平、郦食其等人作为重要谋士。

张良来了可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张良并不是真心愿意跟着刘邦混的,他是没地方去了,才会选择刘邦。

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史记,留侯世家》

尽管两人都是互相欣赏对方,可是不到关键时刻,两个人就是不能聚在一起。刘邦也深知这一点,所以给张良这个排名,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他长期吃两家聘礼,有些不厚道。


二、张良在刘邦强大以后才来投奔,给太高名位,手下人不服气。

刘邦身边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很多都是从一而终的。比如说著名的大汉丞相萧何,他就是从刘邦沛县起义的时候就跟着刘邦的。

还有什么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等等,全都是从刘邦刚起兵的时候,就已经把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刘邦身上。

这就好比是一场豪赌,孤注一掷之下,要么满盘皆输,要么就是可以赢个大满贯。人家属于原始股股东,创业的时候又那么卖力,凭什么要比你张良低?为什么阿里最早的前台,都要比后来的著名工程师更有地位?一样的道理。

张良属于半路出家,虽然智谋过人,可是一直处于游走的状态,又想着帮助韩王成,又想着给刘邦出两个主意,这种人很难在职场上走红,因为忠诚度是有问题的。


而且当时刘邦凭借韩信的帮助,从蜀中走出来,相继征服了各路诸侯,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张良这个时候才出现,这相当于已经错过了长征阶段,直接进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阶段了,你还能捞得着什么呢?

那些跟随刘邦出生入死,进入蜀中的将帅们,哪一个不比张良要更加值得珍惜的呢?因此就算刘邦想要给张良更高的名分,那些手下人也都不会服气。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一没有为刘邦卖命,二入伙时间太晚。凭什么让他排名靠前呢?你可以说他有多么多么重要,给足他面子,可是真正到了谈里子的时候,那可没有相让的余地了。


三、张良自己也不愿意排名太靠前,他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张良当年也是有机会排名靠前的,刘邦甚至想要给他一块封地,让他自己做当地的国王,而且是非常富饶的一块地盘,可是张良给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张良知道,这都是面子工程。就算他值得被封为王,可是他也不敢接受。因为于情于理他都不能接受。

再说了,张良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很不希望看到自己也有那一天。与其享受着这种提心吊胆的荣华富贵,倒不如学习范蠡,浪迹江湖好了。

毕竟闻仲的例子摆在那里,而范蠡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张良放弃靠前的排名,一来是不想惹众怒,二来是不愿功高盖主。

因此张良只做了个留侯,这个留地,也是他和刘邦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为了让刘邦记住他们之间的交情,别痛下杀手。


总结:想通了也就释然了。

这天底下有什么是无法放下的呢?名声与利益?其实百年以后,所有人都是一抔黄土。因此如果你是为了名声和利益去奋斗,可能方向首先就搞错了。

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真正想要奋斗的人,是享受那个奋斗的过程而已。在这个过程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已经很让人满足了。当然不是每个阶段的人都能想得通。

张良正是这样的人,前期他还执念于给韩国复国,自己做韩国丞相的事情。可是后期他就释然了,一切都想通了以后,也就不会去追名逐利了。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

3

刘邦当皇帝后,论功行赏张良的名次排到确实是不高的,甚至是在很多人的后面,仅仅是排了62位。

为何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建立汉朝三个人最为关键,他们就是韩信、萧何和张良。正是刘邦说他们是汉初三杰的,没有他们三个也就没有刘邦的大汉天下的。

可是,在分封的时候,为何他们三个没有按照一、二、三的名次来呢?

我们看看刘邦当皇帝的时候,是怎么给他们分封的?

第一个权利最大的肯定是韩信,因为韩信是被封王的。

张良和萧何都是侯爵,他们是没有办法给王比的。

不过韩信这个王是他给刘邦讨要的,当时刘邦正在和项羽打仗,若是刘邦不封韩信为齐王,他就不出兵。

不出兵刘邦就打不过项羽,为了彻底打败项羽,刘邦就给韩信封了齐王。

齐国有七十二座城池,非常的富庶,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让韩信去当楚王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韩信的身份依然比萧何和张良高的。

所以说张良、韩信、萧何三个当中,韩信的地盘最大,权利也是最高的一个,毕竟他是一方诸侯王,拥有调兵打仗的权利。

除了韩信之外,刘邦最为器重的人就是张良。

一开始刘邦给张良的分封,是让他在齐国自选三万户,当作自己的食邑。

这个三万户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分一万户的侯就是了不得的了,我们所说的万户侯就是一万户,刘邦给张良三万户,还是最富裕的齐国。

可见,刘邦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刘邦第一次给萧何的分封也就是8000户,最后给他涨了2000户,才达到万户侯。

对比张良,萧何的侯简直就是太小了。

但是,张良没有接受。

因为张良太了解刘邦了,若是想要保命还是不要那么贪婪。张良假如真的在齐国选三万户,刘邦恐怕就睡不着觉了吧。

但是,最终刘邦还是要封他呀。

张良自告奋勇在比较贫困的留县要了一万户,他也被称为留侯。

刘邦对他的选择很满意。

分封完之后,刘邦又要让张良到朝中当官,但是,张良拒绝了刘邦,他要归隐山林,说白了江湖上的事情,他不想管了。

这个时候刘邦只能退而求其次,来重用萧何了。以后就是治理天下的时候了,萧何治理国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要如何调动萧何的积极性呢?

给他分封排名第一,让其它人给予萧何应该有的尊重。我们都知道宰相就被萧何给当了,萧何的第一就是这么来的,事实上萧何的食邑不但比张良低,也比曹参和周勃低。

他只是口号上排名第一,帮助刘邦管理天下大事而已!

我们在说回张良!

张良连最实质的土地都不要,虚名他肯定就更不要了,这个名次刘邦看着给他排就可以了。最后,张良来了一个62名。

所以说这个名次排的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在当时是有很多现实情况造成的。

事实上给张良一个不好的名次,倒是他很喜欢的,因为这样不至于让他锋芒毕露,也不至于引起其它人的猜疑和惦记。

所以62名对于张良来说,是在好不过的了。

4

此问有误,张良是汉初二十九侯中第二批第三位,第一批封侯具有一定的宣传导向作用,是为刘邦封赏功臣定基调的,第二批才真正是大腕云集。张良在第二批位列第三,排在其前面的是仅仅是吕氏兄弟两人,而萧何、周勃、樊哙、灌婴等大碗都在其后。所以说张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且人家是万户侯,汉初万户侯只有三位!他们是曹参、张良与萧何,其中萧何初封八千户,刘邦走后门给这老伙计加了两千户,这才跻身万户侯,而刘邦令张良在齐地任意挑选三万户,张良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因而自降至万户,是实打实的万户侯!

汉初首封十侯

西汉开国后,七年时间内共封了一百四十三位功侯,奠定阶级基础和统治架构的当属初期分封的二十九侯。即从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首封的平阳侯曹参开始,到汉六年正月戊午日的东武侯郭蒙结束(秦汉以十月为岁首,这里不是时间错误)。此阶段完成后,由于“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直到该年三月,刘邦与张良商议后,才继续分封,可以说二十九侯之后的分封,很大程度上还参考了张良意见。

先说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分封的十侯,从前到后分别是平阳侯曹参、信武侯靳歙、清阳侯王吸、汝阴侯夏侯婴、阳陵侯傅宽、广严侯召欧、博阳侯陈濞、曲逆侯陈平、堂邑侯陈婴。这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的分封顺序,此顺序并不代表功劳大小,但绝对代表着刘邦平衡各派系的意志,我们来一一解析:

首批十侯中,第一位曹参、第四位夏侯婴属于从龙最早的沛县嫡系;靳歙、召欧、陈濞属于外县将领,但跟随刘邦时间长,我们暂称外县嫡系;这里陈平比较特殊,他是刘邦还定三秦的时候才归顺的,此后在出关的统一战争中担任“地下工作者”,他的代表性不在于时间,而在于工作性质。王吸、薛欧属于刘邦老家丰县子弟,刘邦起事后,从家乡投奔刘邦,这帮人代表刘邦的老乡;傅宽是韩信手下得力干将,陈婴则是西楚投降过来的代表人物。这十个人的分封,为之后的分封奠定了基调,后来基本上是按照这个体系分别照顾各派势力的,势力照顾到后,分封的标准就是功劳大小。

所以这十人的分封可以看成刘邦要传达给各功臣的信号,起到宣传导向作用:

曹参是沛县子弟中战功最高的,这个是可以量化的, 如《史记》记载的“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所以首封曹参意味着沛县从龙者,应该属于首先考虑的封赏对象,这是给刘邦起事儿时候的老伙计一个交代,别着急,慢慢来,以后封侯首先还是咱们沛县的难兄难弟!而且第一批分封中还以战功列席了夏侯婴,十人之中沛县老伙计入列两人,而且曹参万户侯,夏侯婴六千九百户,二人封赏位居前两名,代表沛县子弟不仅封赏比重大,且得到的“好处”最丰厚!其实对刘邦而言,稳住了沛县子弟,就相当于是稳住了汉庭的根基,因为此时他们很多人手握重兵。

靳歙是第二位封赏的,他虽来自外县,但属于早起跟随刘邦起事的中流砥柱,相比较沛县老伙计的亲近关系,这帮人差点意思,但相比较丰县老乡,这帮人又更接近嫡系。他们随着刘邦南征北战中立下战功,忠诚度值得信赖,又属于汉军主力,所以靳歙排在第二,同时封赏了召欧、陈濞,代表着中流砥柱的重要性,这些人基数较大,所以有三人入列,表示刘邦不会忘记半路跟随自己的功臣。

王吸位列第三,则代表丰县老乡的地位,刘邦将老乡排在第三,我觉得还是受到当年丰县兵变之事的影响,否则较亲疏远近来说,这部分人的待遇应该比半路投奔的强。但这场危机被化解之后,刘邦宽容的接纳了这批人,在日后的征战中,丰县子弟也踏踏实实的跟随刘邦,并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刘邦还是将丰县老乡加入了核心团队,并放在第三的位置。王吸、薛欧二人则代表丰县子弟所占比重。

傅宽是位列第五,按派系划分,则属于第四梯队要考虑的,即大将军韩信一派。楚汉争霸期间,这些人立下战功自不必说,但他们是韩信的嫡系,而非刘邦的嫡系。韩信索要“假齐王”一事对刘邦还是有影响的,这批人很有可能成为韩信“造反”的主力军。若不分封则会激起更大的反对意见,所以刘邦分封傅宽意在维稳,此时的傅宽已经是齐相,封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可是傅宽只获两千六百户的封赏,在首批封赏里倒数第三,这与战功其实不符,或许也有敲打之意。

陈平属于“地下工作者”,投靠刘邦后几乎干的都是特务工作,离间、行贿、打探情报这些工作无法用战功衡量,但作用又很大,且由于工作性质的隐秘性,在核心集团里不显山不露水,所以刘邦特意照顾了这个群体,让他们名垂青史。陈平的五千户不算低了,这也是给幕后工作者一个交代,表示刘邦不会抹杀这些人的功劳,一定会有重赏。

陈婴是首批最后一位列侯,且是食邑最少的一位,他是西楚降汉的代表人物,他随箱梁、项羽多年,直到项羽死后才归顺汉军,但由于此人政治立场有值得“争取”的地方(较拥护楚怀王、楚元王),所以刘邦给奠定了基调,对投降者,政治立场比较“正义”的,还是会封的,只不过这些人跟错了人,所以封赏不会太高。

汉初第二批封侯

如果说首批封侯是定基调的,那么第二批封侯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表彰!但在第一批封侯时很可能是漏掉了吕氏家族,所以在汉六年正月丙戌日加封了吕后的两位兄弟,即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之,随后才开始按照基调封侯。所以可以说张良是第二批第三位,也可以说是第三批第一位。在补充分封吕氏兄弟之后,刘邦于汉六年正月丙午日分封了十六位列侯,其中便是以张良为第一席。

此批封侯顺序:留侯张良、射阳侯项缠、酂侯萧何、曲周侯郦商、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颖阴侯灌婴、汾阴侯周昌、梁邹侯武虎、成侯董渫、蓼侯孔聚、费侯陈贺、阳夏侯陈豨、隆虑侯周灶、阳都侯丁复、新阳侯吕清、东武侯郭蒙。

  • 按照首批十侯的派系划分来对号入座:

周勃、樊哙属于第一梯队,是沛县嫡系武将;郦商、灌婴、周灶属于第二梯队,是外县投奔的武将,亦视为嫡系;第三梯队的丰县老乡在这一批未得分封;孔聚、陈贺、陈豨都是大将军韩信体系下的重要人物,属于第四梯队;武虎、董渫跟陈平的性质相当,属于第五梯队的幕后功臣;项缠(项伯)、吕清皆是第六梯队的西楚降将;丁复、郭蒙则是吕泽从属,也就是汉六年正月丙戌日补充分封的吕氏派系。

以上人员分封与首批封侯的原则是吻合的,且每个人都能量化军功,如周勃“入汉,定陇西,击项羽,守峣关,定泗水、东海。侯,八千一百户”。再如灌婴“入汉,定三秦,以车骑将军属淮阴,定齐、淮南及下邑,杀项籍,侯,五千户”。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灌婴是刘邦派往北线辅助韩信的将领,并不是大将军体系下的将军,他是从刘邦亲兵成长起来的将领,隶属关系当是刘邦嫡系。这些量化的军功都能转化成对应的封赏,而有些功劳是无法量化的,比如项伯这种,刘邦只能特意点出他在鸿门宴上助其脱身的功劳。

除了上述人员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萧何、周昌、张良这三人,他们是刘邦的核心智囊,而功劳也不可能向军功一样量化。张良的封赏被记载为“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没有具体的功劳描述,但“常计谋平天下”这句话的上限足够高,万户之赏也压过了周勃这类将领。萧何的封赏被记载为“佐上定诸侯,为法令,立宗庙,侯,八千户”,也是一个上限很高,很笼统的概括,但八千户之封赏仅比周勃少了千户,比樊哙的五千户还多了三千。

周昌的提拔源于其哥哥周苛,刘邦做泗水亭长时,这二人都是泗水卒吏,也算沛县嫡系,只不过二人都是搞文职工作的,荥阳之围时,周苛宁死不降,被项羽煮了,所以周昌接替哥哥当了御史大夫。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汉政权的领导班子了,刘邦立为汉王后,他的辅政体系就是丞相萧何、太尉卢绾和御史大夫周昌。待韩信加盟后,大将军进入核心体系,在军事上与卢绾“分庭抗礼”,相互制衡。张良在刘邦集团内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重要谋士,却游离于几大势力之外,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张良在汉王处的任职,所以张良在第三批第一位封万户侯,是刘邦给予的特殊嘉奖,不牵扯派系的照顾。

张良排名六十二的说法

由上文可见,张良在汉初分封时食邑万户,封侯顺序位列第三批第一位(或者说第二批第三位),初封食邑仅次于曹参。既然武将是以军功定食邑,那么文臣当然以功劳比战功,所以汉初给文臣封侯时会说“功比某某”,张良能得万户,也就是以文臣之首来对比曹参的。不过这里有可能是刻意压低萧何,抬升张良,毕竟萧何是丞相,张良无实职,而实际上二人的功劳难分伯仲。那么这个第六十二的排名打哪来的呢?

“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欧十五,周昌十六,丁复十 七,蛊逢十八。 ”——《史记索隐》

刘邦白马之盟时确实做过十八侯的排名,《汉书》载为“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但《索隐》中的排位是否为白马之盟时的排名呢?《汉书》只是提了这个事儿,并没有实际名录,所以这个排名可能是后人伪造的。吕后时期,也令陈平“尽差列侯之功”,这个时期的排名政治意义就很大了,毕竟吕后封了异姓王,比如刘邦封的周吕侯吕泽,被吕后追封成悼武王,其长子吕台封吕王,建吕国。所以吕后时期的功臣排名定会偏向吕氏家族,比如“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

“以綴續前記,究其本末,并序位次,盡于孝文,以昭元功之候籍。”——《汉书》

到了文帝时期,刘氏重新掌握权力,也开始了对诸吕的清算,所以这个排位必然会改动,诸吕在这次改动中一个席位都没有了,亲吕的大臣如张买、冯无择也一并被除名。那么张良的席位被推后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当年他帮助吕后保太子位,对吕后临朝称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这次改动的主观性太强,若按照汉初刘邦分封来看,列侯食邑前十位分别是曹参、张良、周勃、萧何、丁复、夏侯婴、陈平、樊哙、王陵、灌婴。

综上所述,张良在刘邦时期已经得到应有的褒奖,所谓的功臣排名只不过是后人政治博弈的结果。而且由汉初封侯顺序、食邑来看,张良的分量超过了那些沛县老伙计和丰县老乡(除封王的以外)。不过“汉初三杰”中,韩信虽封了王,却难以保全;萧何虽为丞相,却陷入迫害功臣的政治斗争中;唯有张良领了万户全身而退,结局是最完美的。

5

很多人对这个排名是有误解的,以为这个排名是刘邦搞出来的,实际上,这是刘邦死后很多年,在吕后时期才出现的。

刘邦在世时只有“十八侯”的说法,也就是说虽然受封侯的有143人,但是真正有排名的只有18人,也就是后来这个排名中的前十八位,而刘邦排这十八人的时候也已经到了他统治的末期(公元前195年),也就是把异姓诸侯王清除个七七八八之后。所以,张敖可以排在第三位。

至于说后来韩信排第21,陈平排47,张良排62这个排名是吕后称制时期(公元前186年),才由陈平弄出来的。

之所以张良会排那么靠后,主要是这个排名主要还是看军功的,像张良这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牛,功劳是很难量化的。所以,刘邦虽然没把张良列到“十八侯”里面,但是却给了张良“自择齐三万户”的权力。

“三万户”是什么概念?

汉初的人口照比战国混战时期的人口都是大大不如的,按照《汉书》的说法,当时的户数与人口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了,逃难和死于战争的人比比皆是。汉初的“万户侯”经过汉初几十年的发展,都发展成为“三四万户侯”了。如果按这个比例来算,如果张良在汉初有三万户,那他的后人如果不犯错,就将是拥有十万户的超级大侯国了。

只不过,张良自知何时该收敛光芒,所以才只要了个留侯的爵位,适时的低调才是生存的根本,张良深谙此道。


所以,永远不要拿那个排名来评价韩信、张良这种大牛,政治很多时候是没法进行排名的。

6

张良是个有眼光的人在刘邦功成名就之后,他一直是在以退为进。所谓的“退”,就是远离权利中心,因为这时一切都安全了,只有来自于权利之争带来的危险,但是,张良是知道如何化解的,那就是“退”,离开大家都喜欢的权利和利益。所谓的“进”,就是要保住自己身家性命。

刘邦安排的功臣,按张良的说法是沛县集团的亲信。所以,他们在洛阳南面的沙滩上要“信聚造饭”,张良说,皇帝,他们这是要造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他们没有封到土地,也没有官职。你封的都是一些你最亲近的人。他们以为你忘了他们,刘邦才安排让雍齿先当什邡侯,才把问题压下去了。

看看,刘邦会满意吗?他一定会窝火。萧何,曹参因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闹得一塌糊涂。这分明是战将们与文官派之间的尖锐斗争。谁都看得出,刘邦朝廷的帮派斗争已经暴露出来了。

张良最先封的是天下无双的齐国的三万户。战争过后的齐国究竟有多少户?这分明是刘邦把齐国封给张良,虽然不是王,也算是无冕之王了。他自然比萧何曹参等等要排在前面。

但是,张良坚决不要。他推辞的理由就是从自己和刘邦的初信识。他说,留县是我们君臣认识的地方,我张良很怀念那个地方,陛下要封就封留县好了。齐地三万户不敢当。刘邦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本来,刘邦把韩信调整到楚地当楚王之后,齐国空了一些时间。田肯对刘邦说的话,要陛下你最亲近的兄弟儿子去齐地当王,那个地方肥沃不说,地位非常地重要。有东西秦国之称……当时张良等等大臣都在场,张良听话听音,明白了刘邦是不会把齐国给别人的。所以,张良明白了,天下但凡有点重要的地方,一般的大臣都没有分了。

所以张良坚持只要留县,给刘邦的分封撑个面子,一点不要不合人情,刘邦会有意见的。

这样一排下来,张良就远远地落到了后面。而实际上,张良的功劳在汉朝是头一份的。

张良本来是贵族出身,一出道,起点就高,他所干的都是大事。所经过供职的老板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张良对于财物的态度,应该给回来干大事的人提供了榜样。刘邦受他的影响,在战争期间,用金钱的办法逢凶化吉。相反,项羽就差远了。吝啬,没有人愿意跟着他,都跑到刘邦这方面来了。这就说明,张良不图收获,不贪图享乐地位,封地……那么,也就没有人恶意的对对他了。他不要大量的三万户,只要贫穷偏远地区的留县,地位自然无法与其他人相比了。

看看刘邦的功臣列表,靠前的非故即亲。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呀,张良硬要往前凑,不是找不自在吗?

7

刘邦建立汉朝,论功行赏张良排第六十二位,其实已经很好了。

汉初封侯的一百多人,张良好歹也算是个中上了,还是全国范围内的选出来的第六十二位,这样一想,是不是就特别厉害。

但是,张良是刘邦钦点的汉初三杰之一,这个身份再配上第六十二位,就感觉有点过于低估张良了?

实际上不是的!张良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压根没有进入刘邦集团的核心圈,所以有这样的封赏排名也不奇怪。

秦末大乱至汉朝建立,张良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复韩,二是帮汉!

张良最初跟随刘邦,觉得自己这位老大听劝还听谏,有明君风范,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

刘邦前期也大多采纳张良的计谋,要是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张良咋看都是刘邦绝对的核心成员之一。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张良的心可不在刘邦身边。

张良原本是韩国人,而且家中父辈当了韩国五代丞相,深受韩国王室恩情,所以张良也一直想帮助韩国复国。

项梁同意重立韩王,给了张良希望,而张良也成了韩国司徒。也就是说,在项梁立韩王之后,张良已经不再是刘邦的手下,而是韩国司徒。

虽然之后,刘邦进关、鸿门宴,张良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张良救了刘邦性命,功劳非常大!

但是很可惜,无论是帮助刘邦进关中,还是鸿门宴事情,张良和刘邦都是合作关系。张良是代表韩成王,与刘邦进行合作的,说是帮助刘邦,实际上张良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以韩王成(或者说韩国)为中心。

并不是效忠刘邦的,这也是为何说张良并不是刘邦的核心圈子成员。张良帮助刘邦强大,刘邦成为韩成王的靠山,张良就是韩王成的使者,两人更像是互惠互利(相互利用)。

秦朝覆灭,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刘邦带人去往蜀中。这时候的张良又离开了刘邦,前去寻找韩王成。

只是最后韩王成被项羽杀死,张良失去了“复韩”的希望,无奈投靠刘邦,这时候的张良才是真正的跟随刘邦。

楚汉之争时,张良效忠的对象才是刘邦。而之后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一次次的化解危机,这才算是真正进入刘邦的核心圈子。

但是,无论后面张良的功劳再大,覆灭秦朝的时候张良毕竟不算刘邦的亲信,相比较一直跟随刘邦的众多将领,张良就只能往后排了。

虽然最后张良挣了个汉初三杰的名头,坐实了张良的能力(功劳),然而真正封赏只是六十二位。

而且张良虽然献策良多,但是下命令的毕竟是刘邦。

8

这世间,所有人,生而在世,最珍贵的是自由,其次是生命,然后才是功名利禄这些事。

排名是排名,恩赏是恩赏。

这两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也!

排名靠前的也许只是排名靠前,恩赏却差了很多。

有时候,“名次单”可能是杀人利刃也说不定。类比“二桃杀三士”。

从帝王术来说,如果想要一个人灭亡的了,把他排名靠前,让所有人都去嫉妒他,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群起而攻之,再好不过了。

比如把某人指定为接班人......。

把韩信封为韩王,而和他并列的萧何和张良只是侯,也大体是这个套路。

好,照着这个思路,我们来撸一下汉初功臣群谁收获的恩裳最大。

刘邦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说的很明白,子房也就是张良第一名,萧何第二名,韩信第三名。

但是!

天下事就怕但是,凡听人说话,一定要听清楚但是后面人家说的什么,那才是重点。

刘邦说,但是,这三个人固然一时人杰,可还是都不如我刘邦厉害,因为我刘邦会用他们啊。

所以说,要论功行赏,我刘邦才是天下第一名。我要收获最大的自由,最多的生命,最厚的利益。

下面才轮到张子房张良,刘邦遵从张良的意愿,把天下间最珍贵的东西给了他——自由!

好,既然先生想去山水之间,不再参与天下之事,那就去好了,张良去了,刘邦再没有去打扰他。

此为恩赏第一。

下面就是萧何了。

汉初的权力结构 ,还不是皇权专制,而是皇权与相权共和。

丞相的权力很大,天下第二大。

汉初丞相之位的含金量,所有的异姓王加起来也比不上,丞相执掌着全天下钱粮、户口以及全部中下级文武官员爵位的。

所以说,萧何虽然没有被封异姓王,其实他在论功行赏中是排在第三位的,仅次于刘邦和张子房张良。

在体育比赛中,决出冠军、亚军、季军也就结束了。权力场也是。

“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也就那么回事了。

韩信首先是没自由,封他做齐王也罢,楚王也罢,他必须生活在长安城里。后来更失去了性命,其他异姓王也是失去了生命。

你以为这些异姓王不想学张良“悠哉山水间”吗?

他们想!他们不够格。



至于排功劳簿这种事,从来也不仅仅是对既往功劳的总结和认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更便于开展。

你张良已经得到了人生最宝贵的自由,自此以后再也不参与实际工作了,是一个逃兵了,还能给个第62名,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要什么自行车呢!

自行车还是给人家正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去骑吧!

这是是人之常情,事物之理,无可厚非。

9

刘邦张良之间的君臣际遇,几乎可以说是后世君臣追求的典范。刘邦任用贤良,提三尺剑,以有天下,张良忠心耿耿,勇于任事,却又淡泊名利,急流勇退,“汉初三杰”唯有张良从未受过刘邦敲打。后世君王对臣子的最高嘉奖就是“此吾之子房”。曹操就曾经对这样评价荀彧,好像司马昭,朱元璋也都说过类似的话,细节小编记不清了。


可见,排名并不代表知名度,排名六十二并没降低张良对后世的影响,后世以张良为目标奋斗的知识分子有的是,所以,没必要为这个名次为张良叫屈。

汉高祖行事一向是快意恩仇,特别是当了皇帝之后,更是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一度导致,一部分非嫡系将领担心得不到封赏,要策划谋反,后来还是听从了张良的计策,封了汉高祖最讨厌的雍齿为侯,才安定了人心。张良在刘邦面前就是这样一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一旦发言永远在硍结上。


刘邦分封列侯的时候,张良一直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你不给,我不要,给多了,我还主动退。”反而是,萧何、曹参这对当年从造反就在一起的老兄弟,为了争这个排名第一斗得不可开交。后来,刘邦一锤定音,萧何名列列侯之首,曹参第二,两人所封的食邑都在万户左右,是实实在在的万户侯,了不起的成就。可是,刘邦封张良,直接就是三万户,而且封地还让张良在齐地自己挑,齐地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今天的长三角,珠三角,那是富得流油的地方。曹参,萧何斗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得利最大的反而是张良,当然张良推脱了,选了留地做食邑,户口也在万户以上,张良虽然不争,实在的好处却是一点都没拉下。

张良干的都是统战,秘密工作,功劳只有刘邦最清楚,刘邦死后,张良功劳不显,这是张良排名不高的重要原因。

张良在跟随刘邦之前曾经跟过好几个老大,为了光复韩国,奔走努力。但是这些老大,能力有限,张良得不到施展的舞台,直到遇到了刘邦。张良的高深谋划,刘邦不仅能听的懂,还能办的明白。所以张良激动地说:“这是上天让我辅佐沛公,我的才华就是为沛公准备的。”直接把刘邦和天命联系在了一起,这句话在刘邦听起来,得有多舒服啊。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说的明明白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也就是,张良虽然为大汉事业,呕心沥血,但是主要限于密室政治,属于高度机密,外人知道的并不多,大都是道听途说,小道消息。张良又不愿意居功,总是把“沛公殆天授”挂在嘴边,所以在外人看来功劳并不显。

这点武将很占便宜,比如说,曹参,樊哙,夏侯婴这类功臣,打过多少仗,杀过多少人,夺过多少城,都记得清清楚楚,在论资排辈这种事上不容易吃亏。所谓的功臣大排名应该是在刘邦吕后死后,汉文帝时期搞的,张良排名不高就很正常了。

张良退休的太早,留侯国二世而废,张良后继无人,在排名时无人奔走。

张良在大汉建立之后就进入半退休的状态,只在关键问题上给刘邦出谋划策。而曹参,萧何等功臣,一直在随汉高祖继续征伐,消灭异姓王,北击匈奴,汉高祖直到死前一年还在亲征淮南王英布,因此张良的功劳积累逐渐落后,这点就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自然是耗得时间越长,级别升的越快。


而张良由于自刘邦晚年的立储之争中,明显支持吕后,张家也被打上了吕后一党的烙印。到了汉文帝上位,打击吕后一党,张良长子张不疑,也就是二代留侯,被废除爵位,张家从此在汉初政坛上销声匿迹。

10

西汉

张良对西汉立国有很大的功劳,他不重功名,只重生命,在刘邦论功赐赏的時侯,张良早已不告而别归阴修道,不知去响了。六十二位太后,封他一百位也无所谓,智者为君子,愚者为死鬼。

。助王改朝换代是天意,能否同甘共苦是人为,立国英雄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