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暴制暴的做法,我坚决反对!

不要以为孩子现在还小,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我们做家长的就可以肆意“欺负”他们。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辨别是非的标准,棍棒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武力”是解决事情的唯一途径,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这对孩子将来的性格培养是很不利的。

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等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蒙台梭利

邻居的孩子今年四岁,我们经常会在一起聊一些孩子的事情。在她孩子三岁的时候,有段时间她跟我说,孩子在家里稍有不如意就又哭又叫,满地打滚。妈妈训他时,他有时会扯妈妈头发,还会打妈妈,嘴里说着“我讨厌你”“我打死你”之类的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用牙咬、用手推、用脚踢。她都头疼死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孩子为什么没有一点是非观念?

孩子从几个月的时候就会模仿了,这是孩子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但是,周围环境里好的坏的他们都一起学来了。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不良的行为。孩子在幼儿园咬人、踢人,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类似表现。孩子做错事了,撒谎不承认,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喜欢推卸责任,抱怨指责,比如抱怨爸爸做的家务少,抱怨奶奶管得多,抱怨工作太累等等。动画片上的一些行为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比如“奥特曼打怪兽”,他们生气的时候会把对方当做怪兽去打。三岁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他们只是单纯的维护着自我。

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不良”行为一段时间了,我们该怎么做?上文提到的邻居的孩子对妈妈说“我讨厌你”“我打死你”,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词的真正含义,但说出来会让他们感觉愉快。我们就需要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妈妈会很伤心,妈妈很爱你,我们还是好朋友,好朋友就不能吵架(拥抱孩子),让我们再商量一下刚才的事情怎么样?这时孩子都会平静下来好好说话了。孩子打人怎么办?明确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反抗期的孩子对批评和强硬有明显的抗拒,所以,我们要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技巧,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孩子想做什么,家长不同意的时候,不要生硬强制的说“不行”,弄明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对症下药。可以参照我的另一篇文章《三岁的孩子很倔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吗》。不要让孩子绝对服从,要有耐心和爱心,循序渐进。等孩子慢慢没有“不良”行为了,再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一些规则,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得到了重视,你们之间是平等的。

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自己去辨别是非。

最佳贡献者
2

你好,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岁多的孩子在慢慢的接触社会中,由于认识不足,情绪上会有较大的波动。

3~6岁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语言的调节功能还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宝宝时,情绪就会出现暴发性,易波动,极不稳定。他们的情绪变化会毫无隐藏的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愤怒就打人等表现。

这个时候的父母不妨多教给宝宝一些基本的社会准则,同时可以多给宝宝讲一些培养宝宝好性格的故事,并学会用夸奖来巩固宝宝好的行为,如帮爷爷奶奶倒杯茶,洗苹果,发碗筷等等,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多的鼓励和夸奖,让宝宝体会到自豪感。

还就是給孩子制定可行的家规,如要尊重长辈,更不能打长辈,如有违反就取消孩子一周的零食或者一天不能看动画片,这个主要看家长的执行力,反正我家小孩小时候很管用。

我是@陈老师聊育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3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的孩子看着还小,但实际上已经有自我意识,喜怒表于行,这个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要重视起来。

对于题主的孩子,脾气大,爱打爸妈,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家长的过度宠爱

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孩子提出的要求都会满足,这就很容易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孩子的某个欲望或意愿得不到满足时,会用哭泣甚至打人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及悲伤的情绪,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只要家长看孩子一哭一闹就立刻妥协,孩子就会牢牢记住并熟练运用,每次都会通过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受暴力视频或家庭不和谐的影响

3岁的孩子很喜欢模仿,如果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很可能是受到一些不良影视的影响,或者家里有脾气暴躁者,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因此孩子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这样的行为方式。


面对一个经常哭闹、喜欢打人的孩子,让很多初为父母者头疼,要知道孩子发脾气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但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3岁以后的孩子虽然情绪依旧多变,但是已经能够听懂并逐步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因此,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正面情绪的关键期。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

一、家庭和睦,远离暴力

家长要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家庭中成长,大人之间要和睦友爱,尤其是夫妻双方,遇问题切忌通过暴力手段解决。远离充满暴力的影视作品,同时父母也要心态平和,尽量不发脾气或者少发脾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教会孩子正确表达爱


研究表明,缺乏关爱的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比较弱。明明想对大人表示亲昵,却用咬人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更加脆弱,情绪也更容易产生波动,会变得敏感、易怒、暴躁、焦虑。因此要给他更多的关爱,并教会他正确表达爱,这样他的情绪才能平和、稳定。

三、家长学会拒绝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要善于拒绝,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孩子哭闹要这样或那样时该怎么办?自从她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想更快的得到那一物件,还是想以此来要挟别人不敢不给,都干脆地加以拒绝。”家长在拒绝孩子是态度要坚决,方式要温和。当遭受几次挫折后他才会明白,有些事情是发脾气和哭闹都没有办法解决的。

四、家长理解并转移注意力

家长要在情感上给予理解,在孩子哭闹时及时给予拥抱,言语上安慰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了解并同情他们的感受,这是安抚孩子激烈情绪的好方法。

同时通过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快速忘记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方法比讲道理更快捷有效。事后,还可以通过读绘本、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告诉孩子乱发脾气和蛮不讲理是不对的。


五、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愤怒

孩子采取不正确方式来释放愤怒,家长不能坐视不理,这样不但会伤及他人,也会伤及孩子自身。比如当孩子喜欢打人是,父母除了告诉他这样会引起别人疼痛和不快之外,还可以在孩子身上打一下,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让孩子体会被人打是不舒服的,从而使孩子明白打人来发泄怒气是不对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我是小慕子妈咪,一个90后新手妈妈,喜欢育儿,热心为你解答育儿知识,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育儿知识!喜欢点击加关注!

4

宣扬以暴制暴是不是很不好?三岁半的宝宝。已经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他没有发脾气的时候,建议要经常跟他心平气和的灌输想法打人是不对的。前提大人不要有暴力行为!

在她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制止。怎么个制止法呢?用手打的话。把手拿住拿牢了。用脚踢的话。把脚拿住,拿牢了。哭喊都不要管他。

只跟他说一句话,“不打就放开。”一般对小朋友来说,性格不那么倔强的。快就会认输!性格太倔强的,不愿认输的,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点,给他讲些道理。例如。:小朋友不可以随意打长辈。爸爸妈妈都不会打爷爷奶奶看到了没?用他能理解出来的事情讲道理。

或者说,看他最担心什么。例如一个天生爱美的孩子。跟他说:打人就会长得越来越丑,丑到人家见了都跑了怎么办?例如一个喜欢长大个的小朋友。跟他说:打爸爸妈妈,你的个头就一直是这么矮。长不高了,怎么办?

建议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太随意,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的!

5

建议爸妈做一下改变试试。把原来喜欢的习惯的说活、动作、表情等,都停下来几天试试,只用爱的眼神和抚摸跟孩子交流。

6

脾气大都是惯出来的,惯子如弑子!现在不制止,将来就有可能拔你的氧气管!

敢打第一次,就不会让他敢打第二次,这么小孩子是不懂道理的,讲那些臭氧层子啥用?所以在他第一次打父母时就狠狠打回去教训,他绝对不敢再来第二次,因为他知道打人后果是要被打的,想动手之前也得考虑一下。我绝对不信一个小孩子他自己不怕被打。

现在不好好教训,等到他大了,你们就会被现实教训。最大问题在于你们做父母的。

7

宝宝脾气大,爱打人的原因是很复杂。

要纠正宝宝的坏习惯,首先要知道坏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1.宝宝的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敲打的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的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2.家长在与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3.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互相打闹,并且伴随愉快的表情。
宝宝对表达自己的感情方式并不知晓,他是在不断的观察和模仿中学习,如果此时给予宝宝错误的信息,例如一边拍打一边嬉笑,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

宝宝越小,这种情感的表达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我们不仅仅要教宝宝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这样,以后宝宝才能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学校和社会。
4.给宝宝看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宝宝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
5.家长有不良的习惯(爱打人、动作粗鲁等),或者有家庭暴力的现象。
6.家长很少陪宝宝,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以此来宣泄。

了解了造成宝宝“爱打人”的原因,我们就不能找出方法来预防和纠正宝宝“爱打人”的坏习惯。

那就是忽视宝宝“爱打人”的怀习惯,并且主动帮助和引导宝宝建立正确的、适当的情感表达模式,并不断的强化。
这是每个家长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模式的建立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1.主动传递正确的信息。
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
跟宝宝玩布娃娃,让宝宝拍布娃娃睡觉,给布娃娃盖被、喂布娃娃吃奶等。
经常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习互相游戏,团结协作。
养小金鱼等小动物,种花,培养宝宝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兴趣。



2.要经常跟宝宝互相沟通,陪宝宝一起游戏,不要让宝宝一人独自游戏。
经常逗宝宝笑,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
经常带宝宝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3.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家长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宝宝,既不要表示高兴,也不要严厉批评,更不能粗暴制止。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等宝宝平静以后再跟宝宝讲道理。

4.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宝宝的眼中,父母亲的是永远都是宝宝学习的楷模,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宝宝的行为模式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亲应该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宝宝,不要让不良的行为习惯传给宝宝。

8

引导是没用的

我想提出该问题时,孩子已经这样很多次了,还想着如何引导?这种做法太温和了。教育孩子,不能每次都想着温和手段,偶尔要狠揍。你不教育孩子,将来有别人帮助你教育。孩子有时候也要舍得打,狠揍一次,孩子就乖了。

特事特办,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权威

我坚持觉得父母应该有父母的样子,孩子应该有孩子的样子。父母不能无原则的破坏社会规则,因为当哪天需要孩子遵守社会规则的时候,孩子会不适应。

如果孩子是破坏社会规则,还不听父母劝。父母劝告孩子,引发孩子还打父母,那么对我来说我会找个机会把她揍一顿。

我女儿有过几次这样的情况,一段时间极度的要求所有人按照她的要求行动,一旦超过她的预期就开始大哭大闹。弄得父母超级头疼,后来我就直接把她揍了一顿,并且狠狠的批评她,不能每次必须听她的。

虽然我们不支持打骂教育,但是非常时期非常做法。在实施揍人时家长要有足够理由,并且和孩子说清楚。

9

宝宝一不愿意就爱打爸爸妈妈,而且下手很重,这种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首先,你的反应一定是立马收起笑容,严肃地告诉宝宝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被打的好疼,妈妈觉得好伤心好难过。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打人是让人很疼的,对方是会难过的。为了让他知道别人的感受,你也可以用同样的力度,打他一下,他也就知道这一下有多疼,心里多难过了。千万不要孩子都打你了,你的脸上还笑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样孩子不仅认识不到自己做的是不对的,还误以为你喜欢他这样做。

其次,帮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宝宝是不是生气了?”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感觉是生气了,那么生气了应该怎么办?

告诉宝宝生气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打人。生气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让坏脾气全部跑掉:

大声喊叫,跺跺脚,出门跑步,或者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去冷静一下。让宝宝也参与共同想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赶走坏心情?列举一些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深呼吸,从一数到十,看书,画画,跳沙坑等等,自己列举成一个表。到他生气的时候,把这个表格拿出来让他选择一个方式来帮助自己。

以上是我的意见,希望能帮到你。

10

先来给你说说一段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有个女儿多多现在4岁了。两口子工作非常忙,因此孩子上幼儿园之 前基本都是外婆带。

去年的一个春天,我和朋友相约遛娃,那时候她女儿应该也是在3岁半左右。两个孩子一人拿了一支气球在公园开心的跑着,按理说,气氛还差不错。谁知多多的气球突然炸了,没了气球的多多立马来气了,一把夺过我女儿的气球,扔到地上踩炸了。她的做法让我包括她的妈妈都很吃惊,我朋友很生气问她:“你气球炸了,为什么还要把妹妹的气球弄坏!”多多立马哭了;“我没有气球,那她也不能有。”说这些话的时候孩子居然还是很气愤的说着。多多的妈妈当然也很生气,想要批评她,我拉着我朋友说,你看公园这么多人,不要在这里批评她,有什么话回家说。朋友忍住怒火对孩子说:“走,我们回家。”说完我们就朝公园门口走去,谁知孩子非但没有跟上来,反而哭的更厉害了,她站在原地大喊:“妈妈,不爱我了,我也讨厌你!”朋友回了她一句:“你不走我自己回家了。”这时孩子哭着跑了过来,对着妈妈就是一通乱打,连哭带喊:“妈妈你是坏蛋,我不爱你了!”朋友穿的短袖露在外面的胳膊被孩子打的通红,孩子抽泣着大喊,依旧对着妈妈乱打乱抓,在我看来,这孩子脾气真的不小,好像是失控了。朋友很无奈对我说:“你看看,这都是我妈给惯的,真是反了她了。”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都觉得这孩子被惯的不轻,但是在我看来,真正让孩子变成这样的并不单单是老人的溺爱,更多的是受家庭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的爸爸是个脾气特别不好的人,用我的话来说是有轻度家暴的,朋友经常给我说,每次他们两口子吵架,孩子的爸爸都会大吼大叫,把家里砸的乱七八糟,朋友时不时还会给我看看两口子吵架时手臂上被老公抓出的伤痕。最最关键的是,他们吵架从不避讳孩子,当着孩子的面摔摔砸砸。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之所以脾气大打妈妈,并不单单是老人的溺爱,更重要的是受家庭的影响,爸爸脾气暴躁,会怒吼会打人,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会了吼叫和打人。当然除了受家庭影响,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如果遇到打打杀杀的画面,自然也会模仿。

面对孩子脾气大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呢?

首先,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家庭和睦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的情绪很多时候会影响着孩子,父母的做法也会直接引导着孩子。家长喜欢以暴制暴,自然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平时对待孩子,父母也应该耐心引导,拒绝打骂。

其次,面对孩子的发脾气一定不能让步。换句话说,不要溺爱孩子,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孩子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大人不给,他就会用哭闹、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大人服了软,那么孩子会接二连三的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最后,面对孩子打人,要坚决制止。我最不可以理解的就是那些能够让孩子打自己的爸爸妈妈,现在孩子都敢打自己,那长大以后还了得?虽说现在对孩子提倡正面管教,不打不骂,但是面对孩子打父母的问题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不能打父母,但是如果他不听该怎么样?我的方法是,打他!如果孩子执意打我,我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会打回去,他打我几下,我就要还回去几下,要让他知道,打人别人都是要还的,你打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挨打。

我是一名宝妈,也是一名幼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