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强,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该怎么办?搞得父母现在也不敢说他,真是让人难过。:孩子说不得,这可不是题主所讲自尊心太强那么简单,
孩子说不得,这可不是题主所讲自尊心太强那么简单,而是孩子太过于自我而导致的不接受别人的话。过于自我的孩子会凡事都认为自己做的没错,别人哪怕稍有不同意见,就会下意识认为在批评他(她),马上就开始伤心、流泪、生闷气。
一般来说,有类似情形的孩子大都集中于6、7、8、9岁这几年。这恰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心理发展的层面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家长不能合理应对,反而容易过于迁就孩子,不敢大胆批评或惩罚,结果更助长孩子过于自我的认知和分辨上的偏差。那么怎样去应对和解决呢,下面我给家长几点建议。
第一,针对具体的事要较较真。有时孩子难免会犯错,可是孩子又不愿意接受批评,你把话稍微说重一点,孩子就会委屈、流泪、生闷气。其实是孩子在逃避被批评这一结果,你越是不较真,孩子反而得了理。因此,家长必须要放下谨慎,大胆针对孩子做错的事去较真。较真也要讲究方法,你不能严厉地批评,那是不起作用的,孩子会用以往的方法试图让你迁就他(她)。最简单的方式:1、就是和孩子一起回顾整件事的过程,要么你说,要么孩子说,如果你说不对,孩子可能会马上插嘴纠正,这正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回忆和描述事件上来;2、把一件事从前到后分段进行分析,让孩子判断对与错,这实际上认知和分辨力的培养,从孩子的话中家长能掌握孩子到底知道对与错否;3、安慰和鼓励孩子,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安慰与鼓励,只要你做说,爸爸妈妈以前没教过你这样做,你做错了是不会怪你的,你用不着难过。现在爸爸妈妈教你正确的做法,你学会了就不会再犯错了,我们相信你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第二,家长要重视家庭规则的建设。孩子以往特别容易陷入自我,其实是拿自己尚且不成熟的想法和观点来看待一件事。为了避免孩子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必须要针对具体的事给孩子立规矩,建立做事的标准或依据,孩子才能知道怎样做是好孩子,才是爸爸妈妈所允许的,不被批评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忽略家庭规则的重要作用,更不要说构建家庭规则了。你自己如果都没有规则意识,自然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强了,而这种随意性恰是无法让孩子信服的关键。结果就导致不管你怎么说,孩子都会一律认为你对他(她)不满,反而会闹情绪了。
第三,家长要有明确的态度,有主见有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是家长不应该忽略的重点,如果你看到孩子一说就委屈、掉泪和生闷气,就不敢表明你的态度,你这不是在纵容孩子过于自我了吗?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种过于自我的意识会让孩子更加逆反,只要家长一张嘴,孩子就会烦躁,甚至告诉你不说了。那时你恐怕连正常交流的渠道都阻断了,又何谈教育呢。针对与对错的问题,还要结合上述所讲的家庭规则,重点把奖惩措施平时约定好。对了就要表扬与肯定,错了就要接受批评,明知故犯要受到严肃的惩罚。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建立起威信,让孩子面对家庭规则时不敢越雷池一步。
以上三点,请家长反思深入思考,看看你平时都哪做错了,或者做的不合理,结果导致孩子过于自我。韩老师相信你可以做一个明辨是非,有原则的家长,因为你想让孩子成为大家都欣赏和喜爱的好孩子。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丽霞(头条号 王丽霞):
王丽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懋德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及行政管理组组长。
谈到“怎么办”的问题时,比较难,真的要看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来具体确定。所以,下面只谈一些基础理念。
1、当孩子的自尊心强到“说不得”时,可能代表着他的自尊需求从未被满足。
我们的家长来自于过去的年代,属于粗放型经济下的产物,从没有被精致地对待过。而现在的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属于需要被精致对待的孩子。这种差异使得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造成孩子的需求难以被满足的结果。
要知道,这一代的孩子,物质上的精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精神上的精致必须同步抵达。
所以,家长要谨慎对待此事,一个自尊心从未被满足的孩子,会携带着耻辱感度过其一生。
2、当孩子“伤心、流泪、生闷气”时,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不代表孩子有了什么大的问题。
如果在孩子伤心、流泪、生闷气时,家长能够保持安静、安宁的状态,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不去打扰他,允许孩子彻底痛快地流完他的眼泪,孩子的内在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调整。这种被允许的情形经历几次之后,孩子会自然地从这个状态中出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迅速地自发完成调整)。
非常容易造成后续问题的是:家长看到孩子哭时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有时甚至想方设法阻止孩子哭泣、难过、生闷气,这会影响孩子情绪的疏解。
家长的束手无策、焦虑不安会促使孩子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来控制家长。 而阻止会使孩子体内被激发的情绪能量阻塞在内,长期得不到疏导,会导致身体的疾病。
3、孩子情绪得到自由疏导之后,有一步是家长必须要做的。
要把孩子抱在怀里,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爱你”。然后,静静地搂着他,抚摸他的后背与后脑,让他能够在你这里感受到安全与接纳。(这是对小孩子而言的,大孩子的话,要视情形而定)
4、在孩子与家长的信任建立起来之后,进行深一步的交流。
告诉孩子:“如果我们说错了,你可以打断我们、为自己辩解”、“如果你不想听我们说话,你可以告诉我们‘我不想听,我想自己安静一会儿’”、…… 教给孩子用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样,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形,就不再需要借助哭泣、难过、生闷气这些无力的方式了。
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课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老师一批评就哭了,退步一个名次就非常难过和自责,甚至上课不提问她,这节课的听课效果都影响,还有的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总是捋头发,整理衣服。那么在家里呢,父母也反馈,我家孩子脸皮薄,说不得,对自己要求特别严,做不好就一遍遍做。
一个孩子自尊自爱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过于事事都要争取完美,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强迫性行为,强迫性思维,严重者可能会得强迫症,产生心理问题。
那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做调整呢?
1、首先我们发现这类孩子的背后大多都有一位做事情追求完美的家长,而同时她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
我要给我的孩子请最好的老师,用的东西要尽量有品质,我的孩子要尽可能的在各个方面优秀,每次看到好的成绩和奖项就非常高兴,有一点退步就大变脸。那如果你是这样的妈妈或者爸爸,可能首先您自己要做一下心灵成长了。这样的父母您只要闭上眼睛问问自己,努力了大半生是不是多半时候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大智慧大幸福,还是只有在评上职称,换了大房子,升职加薪的那瞬间高兴,然后就又回到原来的心境,接着再追逐另一个目标。而智慧的人生并不是为了某一天而活,而是幸福的活在每一天。如果家长能领悟到这一点,那么这样性格的孩子就不难调整了。
2、当你看到孩子因为结果和他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而情绪低落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搂她在怀,轻轻的说出你了解到的事情经过。
“你那么想当小组长,结果老师却选了别人,你觉得你其实能比他做得更好。”然后你重新问问孩子要达成目的的原因。这一步你就能发觉孩子内心有没有不合理的观点,有没有需要调整的认知。也是进一步帮助孩子回到事情本身,而不是附带的利益。
“你还记得自己为什么想参选小组长吗?”
“有面子,能管别人”
“为同学做事情”等等
“你觉得不当小组长能不能为同学做事情呢?”
“我们觉得你敢于参与又愿意为他人做事,这样的行为非常好。”
面对自尊心过强的孩子,每次的失落,你都协助他关注事情的过程关注失败中的优势资源,那么孩子也会从一次次的沟通中调整出自己的性格。
最后要记得当孩子努力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多问问她身在其中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学到东西了,还是让自己很愉快,还是把愉快带给了他人呢,而不是一上来就问孩子结果是什么,当家长的关注点做调整后,孩子也会慢慢从不可控的结果调整到可控的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了。那么这个一向做事情认真的孩子,将在未来不仅仅是成功的,还是幸福的。
1.当看到孩子自尊心过强的时候需要引导他关注做事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2.轻轻的说出你了解到的事情经过
3.重新询问孩子做此事的原因
4.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转移
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说,孩子伤心、流泪,生气就是说的不得,自尊心太强。而是要分析原因,不同的情形不同的解决方式。我也是个妈妈,从我和孩子相处的日常来看,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情形,一般有3个方面的原因,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和孩子的很多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引起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就看你怎么说,可以把人说的笑起来,也能把人说的跳起来。这说明说话方式的重要性。同时,说什么也很重要。
如果我们总是责怪孩子,批评孩子,总是指出他的不足,如果我们总是拿他和其他孩子去比较,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如果我们总是声音很大,态度很差;如果我们很少听取孩子的意见,都是由我们做决定,如果我们说孩子不分场合,当众说教……,这些都是很伤自尊,也伤心的。孩子的哭,生气就是对我们的反抗。
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那就得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不仅要注意怎么说,也要注意说什么。沟通,需要技巧。有效的沟通技能达成我们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孩子乐意接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面临来自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有些是善意的批评,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做的更好。而有些有可能是是对方的嘲笑,刻薄等不善意。也会遇到许许多多并不如意的事情。这些不能避免。那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如何积极的去面对。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开始,给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在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家每周五会有一个吃吃喝喝家庭会。干什么呢,就是弄点好吃的放在桌上,一家三口围坐在桌面,一起聊聊天。分享自己的一些趣事儿,或者共同讨论家里需要决策事情,提出自己的建议,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说说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地方还可做的更好,提提意见或建议。同样我们也会说一说孩子近期的进步,表现好的具体的行为,鼓励他继续坚持。还有哪些地方我们觉得他可以做的比现在更好。同时,大家都会自我反省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慢慢的,孩子就会觉得,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很正常,别人指出来了,我们就去调整。不会觉得这是批评,或者是不爱。因为,他说我们时,我们的态度就在教会他。
还有在日常抓住机会,教会他同样的事情,我们看待他的角度不一样,我们的心情也会不一样。让他明白,能影响自己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爸爸违反家庭规则的次数比较多,我们及惩罚他替家人收一周鞋子。爸爸笑着说,我终于又得到一个为家庭贡献价值的机会了。开心的接受了这件事儿。儿子就很生气的问我,为什么我爸爸收鞋子就是给家庭贡献价值,我收鞋子就是惩罚。我就说,是啊,为什么呢?如果你当时心里也想着这是为大家贡献价值,你会不会不开心。他说不会。是啊,同样一件事儿,如果你觉得是惩罚,那你就会不开心,生气。如果你觉得是贡献价值,你就不会不开心。同样一件事儿,你自己心里的想法变了,你的心情也变了。能影响你心情的不是事情,而是你自己的想法。我就是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做示范,做沟通,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别人,面对事情。
教会孩子敢于自嘲。敢于自嘲的人都是很自信的人,也是自尊不容易受到伤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敢于自嘲,敢于自我批评。孩子也会像我们学习。敢于自嘲,内心也会因此而强大。
我觉得这也没什么,而且很正常。大人不开心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哭啊,只是偷偷的一个人哭。哭完了,还是该干嘛干嘛。并没有影响什么。有时候哭不是脆弱,不是自尊心强,不是坏事,就是想发泄一下情绪。哭完了,反而觉得舒服了。
所以啊,您的办法不应该是不敢去说孩子了,而是分析原因。如果是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那就改变自己。同时,不管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有问题,都要帮助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敢于自嘲的能力。这些必须从家庭开始,把家庭当做练习场,父母就是教练。当孩子拥有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他面对未来各种困境和不如意的铠甲。
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父母苦于孩子的“说不得”,从三五岁大的学龄前儿童到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年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问题。
那么,是什么使得孩子越来越“说不得“了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与孩子的自尊心有关。孩子之所以“说不得”,是因为他感到在被说的过程中,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但在这里,这种伤害可能以两种方式发生,一种情况是父母的言语行为刺伤了孩子。比如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开口就是否定、嫌弃、责备、控制,孩子一下子就感觉自己的自尊与价值被整个否定,自然难以接受。
另一种情况里,父母的言语行为并不过分,但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价值观:如果我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被他人指了出来,那么我就是不好的,没价值的,丢脸的,是要无地自容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会强烈地拒斥被“说”。
因此,父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先弄清楚,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因为哪种原因而不愿被说。
如果经过反省,父母发现自己确实在批评孩子时言语行为不当,那么就要真正做出改变,而不是要求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计较父母的态度”。谁都不喜欢刺伤自己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该施加在对父母缺乏反抗力的孩子身上。
而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说不得”的原因是后一种,那么就需要花相对较长的时间,怀着耐心与爱心陪伴、引导孩子认识到,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并不是定义他的唯一方式,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方式,他有很多很有价值的特质,他应该看到自己的这些闪光点。
在父母的陪伴和言传身教下,孩子就会慢慢会转变自己的心态和做法。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经常有家长跟我咨询,说孩子太敏感了,有时候一句话说重了就接受不了,赌气不吃饭,甚至默默在房间里哭,不知道如何是好。
很多人称这样的孩子为“玻璃心”:自尊心过强,容易受到打击,心理承受力过分脆弱。
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争强好胜,嫉妒心强。典型特征有三点:听不得批评;听不得表扬别人比自己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用气球对儿童的自尊心作了形象的比喻:“一个没有气的气球毫无价值,然而气充得太满会容易胀破;只有气充得不多也不少,才会兼具观赏性与安全性。”
自尊心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与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财富,但自尊心过强并不是什么好事。适度的自尊心才是自信的基石。
自尊心太强的原因:
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对孩子百依百顺,以及过度的夸奖和肯定,都会助长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听不得逆耳话,遇到挫折会畏缩逃避,不敢面对。
面对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家长应该这样做:
1. 做出示范,收起自己过强的自尊心
很多孩子的自尊心是因为比较而逐渐提升的,如“你比你同学都强多了”这样简单的比较与表扬容易将孩子的自尊心变成一种虚荣心。
父母首先思考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有失偏颇,不要随便拿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不在孩子面前做出争强好胜的示范,专注孩子自身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
多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优秀的地方各不相同”等理念来引导孩子,教孩子正确看待失败,放平心态。
2. 正确夸奖和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力所能及又微不足道的日常事务,家长无需刻意表扬。过分表扬会让孩子容易放弃努力、害怕面对失败与挑战。
夸奖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夸“聪明”,或是空泛的“你真棒”,当孩子表现好时,终点夸奖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批评孩子时,由于孩子自尊心很强,家长要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式,不随意贬损孩子,对事不对人,主要是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健康良好地发展。
3. 帮助孩子认识和处理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沮丧低落的时候,不要盲目指责和逼迫孩子,自尊心强的孩子承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弱。
家长最重要的是陪在孩子身边,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如“跟妈妈说说,是不是因为被老师批评了所以很难过?”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情绪和感受,陪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孩子会渐渐明白,其实挫折也没那么可怕,只要自己愿意想办法解决,事情总是会朝积极地方向发展。
孩子只有能接纳、认识自己的情绪,才有想要处理情绪,解决问题的勇气,从而将自尊心回归到正常状态,逐渐形成积极地思维模式。
4. 父母适当放手,多让孩子经历体验
很多自尊心过强的孩子是因为父母的保护和干预过多,没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手,相信孩子内在的潜能,鼓励孩子尝试一些富有挑战的事情。
通过更多的经历和体验,他会更加明白不会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失败在所难免;认识到自己有长处有短处,不必事事争第一。
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心态更加平和、宽容。
看似这样的孩子存在自尊心太强,但是问题背后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孩子在父母面前真的就说不得了,而这样不改变教育方式,未来社会其他人会这样保护你的孩子吗?所以问题还是在过程中及时反思做出调整。
首先,这类哈子一般都是很依赖父母的爱,因为父母可以不讲什么要求的爱他,甚至可以允许他放错的任性。所以家长在这样的问题面前要学会把握原则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爱孩子,这样只会助长他的不合理的自尊心要求,那么调节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在一些原则性比较强的问题要和孩子讲好,不能允许任性。
其次是孩子的倾听需求。很多父母要不简单粗暴的爱,要不毫无依据严格。让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心理敏感容易发生情绪不稳定。一般我们生活中不要遇到了问题才去关注孩子,要学会慢慢与孩子沟通,特别是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或许一开始不和你说,那是因为你以前没有和他交流,我们要培养与孩子交流的习惯,特别是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样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去教育他。
再次孩子家庭氛围,一般家庭不强的家庭容易发生这些问题,虽然说我们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像军队一样规矩。但是家庭的氛围和孩子原则也是需要规矩,不然孩子没有意识,也不会认识到问题,从无论怎么任性都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父母怎样安慰和教育,下次还是不断反复,而就是因为你的规矩和原则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综合来说,任何问题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问题环境下和教育方式下滋生,学会调整学习,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前两天坐公交发生的一幕,女孩儿大约4岁左右,跟着外婆一起外出,在公车上,两人面对面分别坐着一个位置,在某一站,上来一对怀抱着的母女,女儿的外婆要女孩儿起身给这位妈妈让座,外婆刚一开口,女孩儿就哇哇的哭起来不让不让,随后旁边的一个人让了座,然后外婆大概就给小女孩儿讲道理,但是完全听不进去,越说哭的越厉害,索性外婆也停止了。过了没两站,又上来一对母子,依旧是重复这一幕,然后就招来了站着的乘客的眼光,外婆也是没招,一说就哭,不说感觉头都要抬不起来了。在外婆和小女孩儿的对话过程中,我听到了小女孩儿说的几句反驳的话,大致意思就是,自己不占着位置,就永远没有自己的位置了,做别人腿上被抱着不舒服不好玩。虽然我当然觉得小女孩儿略显不礼貌了些,终归也是可以理解她的心里行为的。
一点儿说不得,说了就哭,说了就不乐意,也许是她想表达自己的主见,也许是他对抗耍赖的一种常见招式,不论哪一种,我认为处理这些的情况之前应先做到如下这件事:
首先,每个家长都应该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种气质类型:
常见的四种类型:
胆汁质类型: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迅速,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向,但缺乏自制力和耐心
多血质类型:活泼好动,敏感迅速 ,喜欢与人交往,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但情绪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
粘液质类型:平静,善于忍让克制,生活有规律,态度持重,有耐力,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
抑郁质类型: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当然可能面对这四种区分你会说,我们家孩子每个都沾一点边啊,怎么办?那就是你观察你的孩子还不够耐心和清醒。
了解完孩子的气质类型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安抚这一类型的孩子:
胆汁质类型:要培养勇于讲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多血质类型:要培养执着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粘液质类型:要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抑郁质类型:要培养机制、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如果有以上的认知,相信孩子的情绪会平和地多。
那么如果出现了一说就哭就闹的情况怎么办: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绝对的前提,但也不是说无理取闹就这么任由发展下去。承认孩子的哭,是表示你懂他为何哭,并且向他叙述,知道他为什么哭,为什么不乐意。
2、如果能够安抚情绪,最好给予孩子肢体的接触,比如拥抱,比如按住他的肩膀
3、家长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游戏力本能,将事件化解为有意思的游戏,通过和孩子互动达到让孩子发泄情绪,表达情绪的目的
3、如果是因为环境导致的孩子哭闹,应考虑暂时带孩子离开这个环境
4、当情绪得到安抚平静之后,可以重复事件已启发孩子的行为和后果,依然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给刚刚发生的事件一个完整的有意思的结果。
一定不是整齐划一地处理孩子发脾气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是耐心和清醒的家长,当你关注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的时候,才能处理的游刃有余。
我是暖心理的签约心理咨询师陈旭龙,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题主你好,你没有交待孩子的年龄多大?一般来说,你所说的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普遍,我就以青春期的孩子为主要对象来回答这个问题。
心理咨询中常有一句话是,孩子的问题大多数都归根于父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也存在。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年、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中国式父母大多是会以约束、要求、限制等方式管理孩子,主要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犯错误。孩子在这个阶段还处于自我同一性(心理学用词,即明白自己是谁,能干什么)的形成期。对父母的要求绝大多数会遵从。父母感到孩子听他们的话,很乖,也有一定的成就感。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自我同一性逐步形成。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世界慢慢地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行为。而父母的人格相当稳定,和几年前没有什么不同,管理孩子的没有改变,各种各样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题主所谓的说孩子几句他们就伤心、流泪、生闷气,就是你们之间产生一个具体矛盾,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你们的管理。我的女儿也处在青春期,马上满13岁。我们在沟通中也出现过同样了问题,后来我改变了方法,获得一些效果。分享一下这些方法:一是把约束、要求、限制等方式管理孩子的方法改变为尊重、建议式的帮助孩子。二是增强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试着让他们决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给他们试错的机会。三是耐下性子,做了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不是一个评判者。多了解孩子,尽量不要对孩子想法、作法说三道四。四是无条件接纳孩子,不仅接纳优点、也要接纳不足。他们已逐渐成人,就会有成人的各种起起落落、情绪也会不稳定。这个时候,我的经验是什么也不问,也不说,如果她需要帮助,她会告诉我。不需要的话,人家就自己搞定。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陈旭龙 自我介绍:国二咨询师, 陕西省心理师协会会员。认知-行为取向。从业4年,个案时长1500小时以上,督导时长300小时以上。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看了很多回答,感觉好像都有点意思,但是感觉又都没抓住重点。
这个问题不是孩子自尊心太强,而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难道自尊心太强就不接受失败吗?这个逻辑有问题。
无论哪种问题,一般都是分为内因和外因,这个问题也不例外。
内因:
1.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段,孩子开始意识的觉醒,开始学会控制事物,所以他们希望成功来证明自己是可以的,是正确的,以便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所以这时候他们本能的就排斥失败。这是正常的。
2.年龄限制,孩子不能正确的评价对错是非。
为什么常说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就是因为孩子确实因为年龄色原因,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区分对错。
外因
1.家长对待错误的态度
家长过于在乎结果,过于强调成功胜利,而不认可失败。传递给孩子的观念就是正确成功就是好的,失败错误就是不好的,是不应该的。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孩子本能的就害怕失败,排斥失败,所以不愿意承认失败。
2.家长的过度表扬
现在家庭大都流行快乐教育,表扬教育。动不动就表扬孩子“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真厉害”,过度表扬的结果固然强化了孩子的自信心,但是过度的结果导致孩子的自负。孩子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最厉害的。既然最棒最聪明最厉害,当然就不可能犯错误,不可能失败。所以孩子肯定不能轻易承认自己的失败。
1.正确评估孩子
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评估孩子的能力。适当的不承认失败是有益的,适当迁就孩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千万注意把握尺度。
2.家长正确对待失败,不要只在意结果,多关注过程
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加美丽。即使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过程中学到了经验,下一次就更加靠近成功。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努力不认真不拼搏的过程。
3.多鼓励少表扬
现在家庭普遍表扬过度,孩子在家里天下第一,说啥就是啥,所有人都迁就孩子,让着孩子。让孩子错误的评价自己的能力。结果一到外面,这不行那不行,孩子肯定不能接受。
4.适当的挫折教育
现在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的家庭很少,毕竟都是一两个孩子,都宝贝的不得了。孩子没经历过任何挫折,结果一遇到办不了的事就容易情绪失控,会大哭大闹。家长很有必要让孩子经历适当的挫折,学会控制自己单位情绪。
5.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可以让孩子,但是不能没有是非对错观念。很多家庭明明孩子错了或失败了,但是一哭闹就说“好吧,你对,你厉害”,这样来哄孩子。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念,更滋长了孩子的“我都对”的错误思想。我们可以故意输,让孩子赢,但是我们不能混淆是非,对错不分。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