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前一世纪建国,到公
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前一世纪建国,到公元七世纪被唐所灭,前后存在将近700年之久。
高句丽的人种构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等。高句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流域,西北到辽河两岸,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PS:后来的高丽和本篇文章说的高句丽,不是一码事。
老人家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隋唐一定要前仆后继灭亡高句丽,得从最早说起。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句丽从建立伊始,就不是一个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内乱,高句丽就要发兵侵略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高句丽乘机联合乌桓侵扰辽东郡、乐浪郡,两郡百姓水生火热,中央无力顾及,地方长官颟顸无能,根本无法遏制高句丽、乌桓的趁火打劫。最后出了一个能人公孙度才将其摆平,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
西晋初年,高句丽充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复生气并且变得更强大。
等到五胡乱华,中原丧乱的时候,高句丽本性难移,再次内侵,不仅借机吞并了朝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时期,高句丽反复联合靺鞨、突厥南下,给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扰。
当隋朝建立时,拥军60万的高句丽,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后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时,无论是从边境安宁还是长治久安来看,消灭高句丽都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高句丽对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陈以前,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无疑是自己,早就积极备武,积粮近达百年,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扩张,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消除边境上的安全隐患。
秦汉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扩张性强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丽、准格尔蒙古,四夷八荒,无论多么强大,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最后都只能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为什么?
跟你丫死磕!
至于两晋,宋明以后,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内乱,或者重文轻武自废武功,视开边为生事,边境上的蛮夷部落,就有机可趁,前者是“五胡乱华”,后者是辽金元清相继入主中原,恶果就是生民披发左衽,文明文化,经济社会严重倒退。
隋灭陈完成统一以后,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警告说: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仅仅过了十年,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隋文帝大怒,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同时发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不过天公不给力,陆路进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无力作战;水路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最终,水陆两路被迫撤军,军队丧失大半。不过高丽王慑于隋朝军威,赶紧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谦卑得称自己为“粪土”了,天子还能跟粪土一般见识吗?
于是,罢兵。
我们知道,隋朝仅仅两代就灭亡,关于隋朝的历史都是由唐人所写。为了显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确性,唐人在记录隋炀帝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客气。
隋炀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灭亡高句丽上,却是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即诏书所言“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是因为,高句丽同时具有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的双层特性(就像后来的建州鞑奴),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非常致命。
否则如果征伐高句丽没有必要的话,为什么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父子两代,也要坚持继续隋朝的政策?
尽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丽,虽然达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称臣的目的,但也耗费了自己的实力,引发了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两代而亡。
不过,高句丽的威胁明摆在那里,所以到了唐朝,尽管代价巨大,依然坚持攻打,直到最终将其消灭。
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主动接连遣使朝朝贡,唐高祖李渊也借坡骑驴,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朝虏获的高句丽人。
对此,高句丽也放还俘虏的汉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
在这期间,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双方使者来往频繁,似乎和平可期。不过双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终不免一战。
高句丽方面,不惜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沿边境修筑了高句丽长城,自夫余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总长度达千余里,前后历时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许高句丽卧榻在侧,因为如果唐朝不采取果断措施,任由高句丽一统辽东,那高句丽将继续吞并靺鞨、百济、新罗这些周边国家,最终联合北方的东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届时,唐朝面临这个强大的敌人,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十多年后,国力逐渐恢复,决心出征,于是下诏痛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并昭告天下\"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
最后,历经父子两代,终于在唐高宗手里完成了中原王朝几百年来的一个心愿:灭亡高句丽。
公元668年,薛仁贵灭高句丽。唐朝分置9个都督府 42 州100县,总隶于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驻屯平壤。
不久,由于高句丽遗民常发生叛乱,就高句丽数10万户内迁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陇右诸州的空旷之地,余下的小部分高句丽族众或奔突厥和渤海国,或向南奔新罗。
高句丽作为一个政权,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也与其他民族融合,从此销声匿迹荡然无存。
PS:如果隋唐没有坚持消灭高句丽的话,恐怕辽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时间表就要提前了。
只要把高句丽看作是后来的契丹、女真、满清政权,就能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一定要灭它的原因了。
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就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几块面积不大,但也绝对不算小的平原,可以自给自足,孕育出一个独立政权;二是地理上相对离中原比较偏远,而且又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与中原相连,进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自成气候。
因而,东北地区自古就具备搅乱中原的战争,甚至有资格逐鹿中原。
中原的统治者不笨,知道东北原生民族若成气候,肯定会对关内造成巨大隐患。所以自古以来,中原的皇帝若是有实力,必然会扑灭东北地区的土著政权。
远的如汉武帝、司马懿,在卫满朝鲜和辽东公孙氏还未成气候时就将其剿灭,用一战换百年太平。司马懿之后,毌丘俭又再伐高句丽,他也是以一战定乾坤,保了大魏、西晋在东北方向几十年的和平。
后来中原大乱,五胡进入中原,长达三百年的乱华时代开始。在这期间,高句丽趁中原大乱之时,通过积蓄实力,逐步蚕食,发展到北周后期时,已经变成了一个雄据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拥有相当先进文明和69万户人口的大国了。
很多人对69万户这个数字没概念,我拿南陈做个对比。南陈灭亡时,官方统计的人口也就50万户,200万口。当然南朝有很严重的人口隐匿问题,南陈的实际人口肯定高于200万。但是高句丽作为半农耕民族,其民众战斗力和动员能力肯定是要强于南人的。后来隋朝征高句丽时,高句丽的总动员兵力竟然高达5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完全可以与后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相比拟了。远超同时代南陈的动员能力。
并且,高句丽当时还有一个让中原皇帝无法忍受的“缺点”——当时的高句丽已经在东北亚地区自成体系,建立了一个包含百济、日本在内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由高句丽为主导的小圈子内,根本不拿中原王朝当宗主国,它们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以农耕为主业,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可说是在东北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这就跟南陈一样,在江南自成体系,建立了一套以自己为中心的江南势力圈。
中原王朝对四方敌国的态度自古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惩,代我者死”。高句丽跟南陈一样,与隋朝打对台戏,具备了取代隋朝的潜力。隋朝征讨它,就是必然的。
公元598年,高句丽军万余人,试探性进攻隋朝辽西地区,被隋军挫败。隋文帝杨坚当即下令发兵三十万,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实施反击。这是隋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
不过,由于隋军陆路出山海关后,军中突然爆发了疫病;海路攻向平壤时,又遭遇了狂风大浪,船多覆没。因而隋军尚未与高句丽开战,这次远征就失败了。
这次远征失败后,隋朝由于与漠北强敌突厥全面开打,无暇顾及东北,因而当高句丽国王主动请和后,隋朝就没打高句丽了。
当然,休战只是暂时的,高句丽的小圈子不打掉,东北不臣服于中原,隋朝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隋军打服了突厥,隋炀帝继位后,就又开始远征高句丽,以完成隋文帝杨坚的未竟之志,彻底解除隋帝国在东北方向的隐患。
不过,我们知道,隋炀帝志得意满,决策荒唐可笑,而且他又十分虚荣,总是给高句丽钻漏子,使得隋军的三次远征,最后都失败了。而隋炀帝本人也因为暴力统治,最终被臣子所推翻。
后来,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击平四方群雄,尤其是打垮突厥后,高句丽问题就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对于李世民来说,高句丽是一定要灭的,否则后患无穷。
于是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亲率十万大军突入辽东,立求一战解决问题。
不过唐军当时虽然骁勇善战,在野战中连连以少胜多,斩杀高句丽军。但随着高句丽的坚壁清野,天气转冷,无法再战,唐太宗的这次远征最后也失利了。
唐太宗撤兵回国后,认真总结教训,他认为灭高句丽不能只靠陆路,还得走海路。于是唐朝自此开始,认真发展海军,力图水陆并进,消灭高句丽。
时间来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唐军的海军练成了,朝鲜半岛方向也出现内讧,灭亡高句丽的时机来临。于是唐军名将薛仁贵、苏定方等大将出击,在连续大败高句丽军,多次取得斩俘逾万的大胜后。最终于公元668年,由年过古稀的开国老将军李勣挂帅,历时两年,一举将高句丽犁庭扫穴,完成了隋唐三代皇帝的未竟之志。
值得一提的是,唐将苏定方攻灭百济时,日本为了救百济,曾派兵支援,但被唐将刘仁轨全歼于黄海。日本惧怕唐军渡海登陆,仓皇遣使请降,向唐朝臣服。昔日的“高句丽小圈子”至此终结,东北亚地区再次臣服于中原王朝的脚下。
高句丽灭亡后,其民众被唐朝内迁,后来与汉人同化。当然,唐朝不可能把高句丽人全部迁入中原,所以一部分高句丽人就与原本臣服于他们的粟末靺鞨人合流。这群人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建立了渤海国,并重新占据了原属高句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从这就可以看出,东北原生民族其实和草原民族一样,都是生命力很顽强,有一丝机会就能浴火重生的战斗民族。如果中原王朝对他们的发展壮大置之不理,其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
唐朝之后,辽国的崛起,金国的崛起,满清的崛起,事实上都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原生政权不在意,默认其发展壮大,种下的恶果。
最后说一点:高句丽和高丽没关系。高句丽灭亡时,极少一小部分高句丽人南迁,与朝鲜半岛的土著三韩人融合。新罗灭亡后,由三韩民族出身的王氏一族建立的王氏高丽政权虽然国号与高句丽极近相似,但从民族构成来说,二者完全没有关系。
在中国古代,占据中原的王朝虽然屡屡改名换姓,但对于周边民族进行压制,则基本上是薪火相传的传统。至于高句丽为啥死得最透,那是自找的。
对于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对抗,最早的广为熟知的事件应当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族干掉、西周灭亡,这一事件对华夏族造成了相当大的震撼。后来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各诸侯间虽屡有纷争,但对外的态度是相当一致。
战国时期,虽然各大佬间打得头破血流,但对外继续毫不客气。秦国往西,赵国往北,既打压了外族,又发展了自身。燕、赵面临灭国之际,好像也没谁提出过勾结北方游牧民族自救的主意,当然,也可能由于当时的外族比较弱小的原因。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外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蒙恬痛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修建秦直道,提高面对游牧民族的优势;
秦末起义、楚汉相争之际,匈奴统一了北方,实力空前,号称“控弦40万”。识时务者为俊杰,西汉不得不度过了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起,汉朝与匈奴开展了持续百年的拉锯战。到东汉时,窦宪封燕然山,代表着匈奴政权对中原的威胁已基本消除。
三国时期,曹魏虽然在南边要面对孙刘,但对北方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也从未掉以轻心。可惜在西晋时,由于八王之乱导致的国力削弱,原本依附于中原的氐、羌、鲜卑、匈奴、羯族纷纷建立政权,中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战乱。
在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北方后,全盘汉化,以中原正统自居,对于接手北方草原的柔然人深恶痛绝,将其蔑称为“蠕蠕”。整个北魏国存在期间,都在持续对其进行打击。我们熟知的花木兰从军,就是为了揍这个北方游牧民族。
在南北朝期间,北方再度分裂,东西两个政权势同水火。而原本为柔然人打铁的突厥人干掉主人、咸鱼翻身,占据了西、北的庞大地区。西魏/北周、东魏/北齐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纷纷对其进行拉拢。
但在隋朝建立后,曾经嚣张的突厥人也告别了幸福的日子。在杨坚的以夷制夷、分化打击下,突厥人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实力大为虚弱,并尊称杨坚为圣人可汗。最强的突厥老实了,其他小国自然更风俯首称臣,但只有东北边的高句丽非常不老实,而且还挺有实力。
这就成功的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注意。
高句丽称得上一个古国。它发源于东北的扶余族,在西汉时就见诸史书中的记录,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王莽篡权时,曾经征集高句丽出兵夹攻匈奴人;在遭到婉拒后,他直接把高句丽王叫到长安砍头,引起了高句丽人的反叛。
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高句丽再度派人前来称臣。其后,这个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一直坐山观虎斗,甚至屡次想趁着中原战乱占占便宜,但经常被揍得很惨。最悲剧的一次,是被鲜卑慕容氏刨了祖坟。
隋王朝再度统一中原后,突厥被治老实了,其他小国当然见风使舵、进京朝贡叫大哥,高句丽也不甘人后。但是连续两任高句丽王高汤、高元都有些两面三刀,他们既称臣,又时不时在背后搞些小动作,甚至还敢纠集靺鞨(女真前身)进攻辽西。
对此杨坚自然不能忍,在公元598年派兵出征,但由于瘟疫、后勤、台风问题,还没开打隋军就遭受巨大损失,不得不撤回。而高元也迫于兵威上表谢罪。
但高句丽仍旧贼心不死,继续恶心隋王朝,暴脾气杨广上位后自然不会忍,连续三次远征,但巨大的消耗,构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里就能看出来高句丽为啥要挨打了:
首先,面对中原王朝不老实,如果不能收拾这个刺儿头,持续千百年的朝贡体系岂不会被破坏?
第二,连续两个强大的王朝接力才能将其灭国,由此可见高句丽挺有能耐。但很遗憾,能耐小的,还能被分而治之;能耐大的,就越必须被消灭。这样才能一劳永逸,避免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
高句丽的能耐体现在哪些方面?简单总结如下:
一、地理优越,易守难攻。高句丽地处辽东,国土广阔,远离中原统治中心。《隋书》称,“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此外,高句丽人常依山建城,易守难攻。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高句丽不是软柿子。距离远,导致隋唐军队运输困难,物资补给掣肘了实力的发挥,杨广第一次远征、李世民亲征都是由于后勤不继而不得不退兵。
城堡易守难攻,战争不容易很快结束,反过来又会对进攻方的后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说,中原远征高句丽的最大问题,就是后勤。隋唐军队的野战能力,面对高句丽都是碾压,但是顶不住对方龟缩防守,把战争变成消耗战。(没错,你看到的高句丽与唐军在野外大战而且还挺牛的场景,都是某国瞎编的)
二、照搬中原制度的农耕政权
高句丽作为中原王朝的数百年小弟,各项制度基本照抄,比如建立在平壤的宫城名字也叫长安城(无耻~),各种兵器也与中原王朝类似,也就是说,技术上并不比中原落后。
高句丽境内多山川河流,适合耕种。旧唐书称,高句丽“种田养蚕,略同中国”,并且民间热爱看书,当然是中原的书,最受欢迎的包括《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等等。
这就是说,高句丽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完全抄袭了中原技术、文化,有组织、有体系的成熟政权。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一定实力。这就罢了,关键它还很好斗。
三、侵略性强,破坏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
高句丽人喜欢看书,但没学会文雅。好斗的民风,从史书记录可见一斑:
高句丽朝廷最高级的官员叫做大对卢,每三年一换。换届的时候,遇到不服气的,直接各自带兵一决高下,胜者接位。以武力定官位,决定了政府的风格不会很斯文。
高句丽用法严峻,而且鼓励血性,比如其法律规定:守城降敌、临阵败北、杀人行劫者斩,颇有商鞅变法的风采。史书称高句丽路不拾遗,也就是秩序非常好。而纪律,就代表着战斗力。
对于中原王朝,高句丽一直屡次挑衅。不仅在隋朝时骚扰辽西,在唐朝建立后,更是经常殴打听命于中原的新罗、百济,让后者无法顺利入朝进贡。
总而言之,对周边民族进行削弱,避免中原王朝直接面对威胁,这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共识。而高句丽在力量上已经崭露头角,偏偏又桀骜不驯,那就必被灭,没别的出路。所以,隋唐两朝四帝,虽然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对高句丽上出奇的一致。
只可惜,在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破坏了这一规矩,开创了首次把战略要地送给游牧民族的先例,中原从此不得安宁。
另,高句丽被灭后,百姓也被移民到中原(最有名的是高仙芝),部分流入契丹、靺鞨。后来的高丽王朝,民族主体其实是新罗,开国的王建为了扯虎皮做大旗,自称高句丽后代,这一风格跟如今的某一宇宙大国何其相似,果然是祖宗。
隋唐是中国帝制时代的第二个鼎盛期,它们都曾数次兴兵辽东,征伐高句丽,直到唐高宗总章元年才艰难的将其灭国。高句丽作为一个偏居东北一隅的小国,为什么被强大的隋唐视作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其实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高句丽之所以有底气和强大的中央王朝抗衡,不是他自身有多强,而是借助了草原汗国的威势,用来以小博大。除此以外,辽东所在的位置也得天独厚,进可威胁中原王朝的河北之地,退则能依托茫茫大山进行防守。
隋朝消灭南陈,统一江南以后,偏居东北的高句丽就已经很有危机感了,其君臣上下都很清楚,强大的隋军马上就会剑指辽东。
在这段时期,高句丽的处境开始变得尴尬,由于地区小强国的身份,一直遭到辽东各部族忌惮。如当时还不是很强大的契丹,始终频繁接触突厥和隋朝,试图摆脱高句丽的控制。
所以,突厥对待高句丽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一面削弱,一面又拉拢。当隋朝有意联合突厥共同打击高句丽时,突厥往往很愿意出兵。但是,一旦隋朝要打灭国之战,突厥就会消极抵制,甚至在背后捅刀。
开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便遭遇了突厥人大规模的袭扰犯境。与高句丽开战以后,隋朝不得不同时在东北、漠北、西北三处分别作战。
当隋军遭遇挫折时,隋文帝对形势做了清醒的判断,果断选择撤军。为了报复突厥的背后插刀,隋文帝在开皇十九年大举进攻突厥,此战突厥汗国大乱,自此以后分裂为东西两汗国。
表面上隋朝已经控制住局面,但突厥并不甘心臣服于隋朝,于是又搞起了外交战略。从西北的吐谷浑到东北的契丹、高句丽都成了它拉拢的对象。
直到隋炀帝继位以后,突厥的外交战略已经基本实现,隋朝周边大大小小的部族均已被拉拢过去,由西北到东北对隋朝形成了包围和夹击的态势。
而高句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这个包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业三年,隋炀帝征发五十万众北巡,当他发现突厥牙帐中竟然聚集着奚、室韦、吐谷浑、高昌以及高句丽等数十部落的酋长时,不免心生警惕。
为了打破突厥的外交包围,隋炀帝在大业五年征讨吐谷浑,扫平来自西北的威胁,大业六年又谋划分裂西突厥,到大业八年,基本达成目标。
当解决了来自西北方的威胁以后,隋炀帝在大业八年正式下诏,亲征高句丽。只要灭了高句丽,就会彻底打破突厥谋划的包围战略。
这也是隋炀帝执意攻打高句丽的直接肇因。
而唐朝灭高句丽,其原因固然是解除来自东北方的军事威胁,但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
由于有了隋朝三征高句丽而亡国的前车之鉴,唐朝在对待高句丽时就谨慎了许多,即便这个东北小强国带来的威胁一点也不比隋朝时代小。出于现实局势考量,从唐高祖到唐太宗执政早期,与高句丽始终都维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
这种情况直到唐军生擒颉利可汗才有了改变,草原上的突厥汗国轰然倒塌,围绕在唐朝周边的敌对部族基本都被消灭,孤零零的高句丽失去了可堪借力的支点,再无法博弈于大国之间而得利。
即便形势一片大好,唐太宗也没有急于兴兵征讨高句丽,而是安稳的消化突厥内附以后众多的部众。
所以,这一时期,唐朝征讨高句丽,主要目的已经从消除威胁转为收复故土。唐太宗曾不止一次提过:
“高句丽所居本四郡。”
这明确表示了,攻打高句丽乃是恢复汉家四郡之地。高句丽窃据于此,唐朝出兵讨伐,为了收复故土,是正义之师。
收复故土,看起来只是迟早的问题。
可惜好景不长,突厥内附以后,薛延陀部填补了草原上的权力空间,建立薛延陀汗国,很快就成为唐朝最强劲的对手。
想必高句丽君臣上下肯定长长松一口气,他们又可以玩博弈于两强之间的把戏了。
贞观十七年,高句丽打算吞并新罗,为了阻挠唐朝的干涉,遣使往薛延陀,挑拨他们与唐朝之间的关系。
高句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唐太宗在进行了一年的准备以后,于贞观十九年御驾亲征。此战虽然未能全功,但仍旧大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使之距离亡国只剩下一步之遥。
唐太宗尚在辽东战场时,薛延陀汗国可汗夷男病死。短短一两年间,这个曾经敢于叫板唐朝的草原汗国分崩离析。
高句丽再次失去了可堪利用的支点,这一次,再没有奇迹出现,草原上也没有出现取代薛延陀的强大汗国。
在薛延陀汗国瓦解以后,唐朝边境的军事压力变得相对宽松,针对高句丽的战争便不再追求速战速决,而是打成了持久战,步步蚕食。
直到总章元年,九月,唐军攻入平壤城,高句丽灭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四郡故土尽归唐朝。
高句丽作为区域强国,对中央王朝一直怀有深深的敌视。而中央王朝出于自汉朝以来的政治传统,对周边部族小国均采取羁縻朝贡政策。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藩属,叛服不定,对中央王朝的宗藩体制带来了严重冲击,为各藩国做了极不好的示范。
如果中央王朝不能对此予以适当的惩罚,身为宗主将威信尽失。
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尚能遣使来朝,但随着双方关系恶化,高句丽便断绝了与隋朝的一切往来。
直到隋朝灭南陈以后,双方关系在短暂的缓和以后再度恶化,其整体外交策略也是亲突厥而远隋朝。尤其是隋朝频频要求高句丽国王亲自来朝的情况下,高句丽出于不信任,几次三番的明确表示拒绝。
从开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开始,直至隋亡,高句丽始终以强硬之态对抗隋王朝。就算隋炀帝第三次亲征时,高句丽曾短暂称臣,也仅仅是权宜之计的表面敷衍。更何况,隋炀帝返回国内以后,其君臣仍旧不奉命,甚至连隋朝俘虏都不肯放归。
所谓称臣,就是高句丽对隋朝彻头彻尾的欺骗。隋军前脚刚走,它马上就变脸不认账。
当然,隋炀帝已经没有能力惩罚这种欺骗行为。回去以后,他被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折腾的焦头烂额,心灰意冷,社稷尚且难保,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继续征讨东北一隅的高句丽?
唐朝立国以后,高句丽虽然与之保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但在某种程度上,双方之间更像盟友,而并非宗主与藩属。
高句丽始终试图让自身与唐朝保持相对一致的地位。其中缘由,除了隋炀帝以送人头方式带给他们的自信以外,更多则出自于对中原王朝怀有深深的敌意和蔑视。
这种看似与实力不匹配的自信并非无中生有,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三次都损失惨重。高句丽将斩杀的隋军将士尸骨堆成一座座“京观”,一者炫耀武功,二者用以警告来犯者。这些京观在辽东十数年,至太宗贞观年间,才为唐军所捣毁,隋军将士遗骨得以运回安葬。
如此强悍的高句丽又怎么可能甘心情愿认中央王朝做宗主呢?当唐军生擒颉利可汗以后,高句丽的态度才有所改变,遣使入唐,进献封域图,以示臣服。
但这种所谓的臣服也仅仅是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态度,让唐朝承认它对辽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权治。
在这个桀骜不驯的藩属面前,无论隋朝或唐朝,都会脸面无光。他们所能做的,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兴兵讨伐,维护宗主权威。
隋唐都是强盛的朝代,当然只能选择出兵。然而,更多时候,所谓维护宗主权威,不过是维护政治利益的借口而已。
如前文所述,无论解决军事威胁、收复固有领土抑或宗藩体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为了维护政治利益。
高句丽不但不肯放弃辽东,还要对辽西有所染指,更将朝鲜半岛南端视作自家后院。这是隋朝和唐朝绝对无法容忍的。
所以,隋唐若要保住自身利益,就势必要灭高句丽而后快。收复故土或宗藩体制就成了发动战争,维护利益的绝佳借口。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简单说没有恩怨,完全是东亚政策使然。从公元598年到公元668年,隋唐两朝对高句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特别是隋朝的四征高句丽可谓是倾举国之力。据统计,在这70年的时间里,两个王朝共出动大军十余次,致使曾经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精疲力竭、油尽灯枯,如一颗枯萎的大树,告别了不再属于自己的春天。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当时高句丽已经与百济、新罗并列于朝鲜半岛。百济首先向隋朝派出使节以示祝贺,高句丽紧随其后,新罗则无动于衷。十三年(594年)后,新罗姗姗而致。然而半个世纪之后,高句丽与百济消声灭迹,动作迟缓的新罗却成了半岛的主人。
论三国实力,高句丽最强,疆域最广,因此也得到了隋文帝的另眼相待。就在高句丽第一次到隋朝朝贡时,隋文帝册封高句丽王高阳为“高丽王”,承认其领土及国家的独立。同时,隋文帝还授予高丽王“大将军”、“辽东郡公”。前者为正三品散官,后者为爵位。
而对百济王扶余昌则授“百济王、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对于节奏慢了数拍的新罗王金真平也没有吝啬,同样赐王封爵为“新罗王、上开府仪同三司,乐浪郡公”。注意,“大将军”与“上开府仪同三司”,同为散官,但前者为正三品,后者为从三品。可见隋朝有意将高句丽扶上主导位置。如此一来,高句丽应该“知恩报恩”,一直与隋朝保持良好关系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
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仅与隋朝维持了四年和睦关系的高句丽向岌岌可危的南陈抛去了媚眼儿,得到朝贡的陈叔宝眉开眼笑。好景不长,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覆巢之下无完卵,高句如同大石头下翻出的蚂蚁一样急匆匆、四处乱窜。
两年后,高句丽主动与隋朝修好。富有大国情怀的隋文帝不计前嫌,以礼相待,双方关系看似趋于稳定。然而,开皇十八年初(公元598年),高句丽率靺鞨部毫无征兆的袭击了辽水以西的隋境。隋文帝大为光火,马上派五子汉王杨谅率3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当然,既无作战经验的主帅与轻敌大意的隋军乘兴而去败兴而归,30万大军损失十之八九。隋朝遭遇惨败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成为隋唐连续远征高句丽的开端。
纵观历史,每一个统一王朝从建立到强大必然经历一个向外护张的过程。因此,隋朝建立不久,雄心勃勃的隋文帝就从关中本位路线转变为东亚扩张路线。但是隋朝的后院不稳,因为盘踞着强大的突厥。正当隋文帝忧心忡忡的时候,突厥自行分裂为东西两部。于是,隋文帝抓住机会将安义公主下嫁东突厥其中的小可汗突利可汗,表面上又支持突利统一突厥各部,实际上以此离间东突厥内部关系,层层弱化突厥的整体实力。
隋朝一石二鸟,如果威胁减除,那么就有可能将手伸向辽东,打压日益壮大的高句丽,或是突厥也会伺机东扩,吞并高句丽。所以高句丽先知先觉,故意搅乱这一局面的形成,不可否认,高句丽同样怀揣着蠢蠢欲动的大国梦。但是高句丽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对抗隋朝,因此用唇亡齿寒的故事将近邻靺鞨部忽悠上战船。
所谓靺鞨,就是通古斯系统的女真人祖先。隋朝时候靺鞨分化为粟末、伯咄、安车骨、白山、黑水、佛涅、号室等七部。与高句丽一起挑战隋朝的就是粟末靺鞨与白山靺鞨。隋朝当然清楚高句丽的意图,于是迅速做出反应,结局就是从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远征失败,致使隋朝国力丧尽,榨干百姓油脂,淹没于轰轰烈烈的起义洪流。隋朝意图成为东亚盟主的愿望化为泡影,也让唐朝前车可鉴。因此,唐朝不会重蹈隋朝覆辙
高句丽拖垮了隋朝,如法炮制唐朝,积极未雨绸缪。从公元631年起,高句丽历时16年,筑起一条从扶余城到渤海沿岸,横贯西北边境,总长千余里的城墙,号称“千里长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句丽大将泉盖苏文联合百济入侵新罗,扩张野心呼之欲出。唐朝出于对新罗的保护,派出使者调停战争,而此时的高句丽已经如打足了气的皮球一蹦好几米高,仿佛将一切都俯视在脚下。所以,高句丽不仅对唐使傲慢无礼,而且还将其拘禁。于是,心高气傲的唐太宗被激怒,在有生之年连续发动了大小三次针对高句丽的攻击,但结局差强人意,称不上光鲜。
唐太宗戎马一生、纵横天下,而高句丽之战却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灰色。也许,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唐太宗之后,资质平平,以懦弱著称的唐高宗却出奇制胜,利用远交近攻游戏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联合新罗灭掉百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泉盖苏文去世,其三个儿子如当年袁绍几个儿子一样因争夺继承权而内讧不止,结果两年后被唐朝趁机攻灭。公元668年9月,唐朝大将李勣率军控制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为唐朝与高句丽的长期抗争画上句号。
结语:安东都护府的设立,是唐朝表明对待辽东的态度,同时也是隋朝意图的延续,那就是实现对该地区的羁縻统治,维护帝国的整体安定。而这个过程必需通过消灭同样雄心勃勃的高句丽来实现。其实隋唐王朝的美丽梦想并不会完全实现,事实证明,一直奉行亲唐路线的新罗并不安于唐朝的羁縻统治而小动作不断,因此逼迫唐朝于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再次远征新罗。新罗随即服软,唐朝撤军,但是安东都护府却在当地民众的骚扰下不断西迁,至到废置。
唐朝并不能从整体上控制这一片辽阔区域的势力,以致于渤海国应运而生。不过,总体上渤海国及新罗都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维持了这一区域的相对稳定。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还有不少新罗系统的居民移居山东地区,双方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一直持续到唐末。特别是在新罗时期,汉字传入新罗,中国姓氏也在当地形成。
通过消灭高句丽、瓦解百济,扶持新罗,唐朝终于确立起了稳定的东亚政策。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这个问题说起来并不复杂,隋唐两代孜孜不倦的不灭高句丽不罢休是因为威胁实在太了。这不是边患性质的小威胁,而是极有可能毁掉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那时候的高句丽完全占据辽东半岛,甚至将势力拓展的到现代的辽西地区。让古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外敌的长城出现了一个缺口(那时候还没有山海关),这个缺口又直指中原腹地,随时可能酿成灭国大祸。换句话说,隋唐不灭高句丽,就很可能被东北方来的强敌灭掉,即使不是高句丽,也可能是契丹、靺鞨或者其他民族。
上面的地图其实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实际上地图东北角淡绿色契丹部分以下都不是隋朝的有效控制范围。隋朝开皇三年修建的渝关是在现在山海关的西南方向,位于河北抚宁东榆关镇,并且没有与渤海连接。那条狭长的红色通道,反过来就是高句丽进取中原的路线。而且实际的高句丽也比地图上显示的强大很多,因为更东北的靺鞨根本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由几十个部落组成,一盘散沙。契丹也原没有后来那么强悍,都没有形成政权。突厥东部的室韦更不是被成吉思汗合并后的蒙古帝国。面对高句丽,他们几乎没什么抵抗的能力,也没有抵抗的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就是必取之地,必须把半岛上的政权压回半岛里,然后让长城一直修到渤海边,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中原之地。甚至都不能让他们渡过鸭绿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隋唐的皇帝们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才前赴后继的不停征讨。历经近百年才算把高句丽彻底灭国,取代的新罗政权被迫让出辽东,以大同江为国界。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可以想想,以隋唐这种超级帝国都要近百年才能消灭的国家,会是个菜鸡吗?而且唐朝甚至需要一直等到盖苏文死掉,高句丽发生内乱才彻底将其灭国。以唐朝的军事实力灭突厥,灭吐谷浑、灭高昌,那次打的这么费劲过?这样的对手多存在一天都会让中原王朝寝食难安,必除之而后快,只是隋炀帝选择泰山压顶,唐朝两代皇帝都选择了钝刀割肉,方法不同,目的其实一样。
所以老朽的拙见是,隋唐对高句丽的执着不是好大喜功或者矢志复仇,是那个国家已经实实在在的威胁到了帝国的根基。这个威胁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了现在的山海关和连接到丹东的虎山长城,才算把缺口彻底堵上。可即使这样,明太祖还是毫不客气的跟半岛政权明确,鸭绿江就是国界,不能越过雷池一步,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战争。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可以说已经是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对中原地带的威胁与影响随处可见,为了防止国家被侵犯,自然隋唐皇帝要多次征讨高句丽。关于具体的事情经过,不妨让我为你细细分说。
高句丽原本只是中原的一个诸侯国,在公元前37年(汉元帝时期),他们的诸侯是朱蒙,后来随着中原的战乱以及衰弱,对诸侯国管理失控,最终导致高句丽不断发展强大,以至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实力雄厚,独立成国。
自从高句丽成为一个国家之后,可以说跟中原的战争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曹操东征高句丽,还是北魏时期与高句丽的战争,都打得轰轰烈烈,让人惊心动魄。
可是这个国家人民就是好战,不管怎么打,他们还是闲不住。在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原以后,高句丽的邻居兄弟新罗都已经向隋朝低头,就是高句丽还在阳奉阴违,专门搞破坏。
也就是隋唐时期,高句丽发展状况达到顶峰,他不仅国内整个运行系统健全完整,而且国家地势易守难攻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让这个国家过上富裕生活。一旦国家富裕了,野心也就会变大,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可谓是老大,还有小弟新罗总被欺负,不让新罗到中原进贡。
除了新罗之外,百济可是高句丽的铁杆粉丝,高句丽去哪里他去哪里,还有日本,三个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不管哪个国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国家,另外两个都会鼎力支持。
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不仅土地广袤,还人口众多,并且全民皆兵,军队人数高达六十万,要知道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十个节度使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六十万,足以见得高句丽的战斗力有多让人恐惧。
(高句丽)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隋书》
本来自身实力雄厚,再加上还有两个铁杆粉丝支持,高句丽在隋唐时期简直迷失自我,一不注意就偷偷偷袭中原。比如最开始在隋朝时期,高句丽就悄悄进攻辽西重镇,让隋文帝杨坚十分火大。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本来打算去跟他们好好沟通和平相处,结果高句丽高姿态对唐太宗李世民爱搭不理,气得李世民只想灭他国家。
公元598年,由于高句丽突袭辽西地带,让隋文帝杨坚很是火大,就集中三十万军队去亲征高句丽,想要一举把高句丽灭掉。
可是隋文帝还是太小看这个国家,经过长途跋涉,隋文帝的军队很多士兵得了疾病,无法作战,还有高句丽特殊的地势条件,易守难攻,再加上高句丽军队还有点猛,这场战争最后匆匆结束,隋文帝也担心自己军力消耗过大,就带兵回家。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杨广更是暴脾气,必须铲除高句丽,曾经三次叫军队去攻打高句丽,但是还是同他父亲隋文帝一样的结果。毕竟这个国家还是有点厉害,哪有那么容易灭掉。
不仅没有把高句丽灭掉,隋炀帝杨广还把自己国家搞的支离破碎,最终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将其杀死,从此隋朝江山易主。直到李渊以及李世民等人最后再次统一,建立唐朝,中原局势才稳定下来。
在唐高祖李渊时期,为了国家内部稳定,当然是没有精力去攻打高句丽的,正是这些时间,高句丽继续悄悄在中原的一些地带进行揩油,最后李世民登基,不得不对这个国家引起重视。
公元645年,李世民觉得唐朝如此强大,想去跟高句丽谈谈,双方和平相处,谁知道高句丽并不买账,残忍拒绝李世民,让李世民一气之下再次带兵亲征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虽然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灭掉高句丽,高句丽更加猖獗。后来李世民去世,把灭高句丽的任务交给唐高宗李治。李治派手下大将薛仁贵、徐茂公等纷纷前往高句丽征战,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但是依旧没有灭掉高句丽,综合分析原因就是高句丽的两个铁杆粉丝日本和百济总派兵支援高句丽。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于是唐朝军队于663年将百济灭掉,又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支持高句丽。
基本战局胜利局势已经形成,666年,高句丽又给了唐朝一个助攻,他们的名将渊盖苏文去世,其儿子开始争夺政权,搞得内部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唐朝军队在徐茂公(李勣、徐世勣为同一人)的带领下趁虚而入,两年后(668年)一举拿下高句丽,完成了隋唐两个朝代四个皇帝持续七十年的大业。
关于为何攻打这个问题,通过以上战事的再现,我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前边已经说过,在隋朝时期,高句丽不仅打压新罗,不让他们到中原进贡,还时不时就对辽西重镇进行突袭,搞得隋朝国内一片恐慌。唐朝时期高句丽也是和百济、日本拉帮结派,对中原地带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情况下,隋唐君王当然会引起足够重视。刚刚经过数次战争取得国家统一的君主隋文帝与唐太宗,对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土完整看得十分重,并且坚决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犯自己领土。
刚好高句丽触犯了两个君主的底线,当然隋唐就要派重兵好好收拾高句丽。
高句丽除了人口众多地域广之外,还与百济、日本搞联盟,这在中原隋唐的眼中,明显他们就是想对中原有行动。只要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领导,都能很清楚明白这种形势,要是我方不主动剿灭对方,最后换来的结果必然是被对方剿灭我方,所谓先下手为强,于是隋唐纷纷攻打高句丽。
以上两个原因都是从利益关系分析的,现在我们从实力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的中原地带实力雄厚,不管是隋文帝杨坚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个人本来就是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对自己综合实力很自信。
不仅仅是自信,实际上当时实力也很强大,唐朝在李世民时期把周围国家打得服服帖帖,没人敢惹,还有隋文帝也是很不错,要是换一个时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估计就是高句丽打中原,而不是中原打高句丽。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要是隋唐时期综合实力不足,怎么可能与高句丽对抗,更加不可能主动出击,去灭掉高句丽。
这场经过七十年的灭高句丽之战,不仅最后取得胜利,还是一场对中原地带后期稳定奠定基础的战争。它充分让周围国家看到隋唐的实力,从而再也不敢侵犯领土,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记入史册的大事呢?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隋唐讨伐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帝国的外部威胁东渐的一个缩影。因为威胁足够大,因此隋唐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做。
关于隋唐为何要讨伐高句丽,子彧从两件大家熟悉的事说起。
第一件事,隋炀帝在大业二年到大业六年开通了一条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的前身。这条v字型的运河,东起杭州,西到长安,光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条运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意义,然而很多人忽略掉一点,这条运河的北端是哪里?今天北京附近的涿州,为什么是涿州?
第二件事,从大业七年到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倾全国之兵进攻一个小国,高句丽,其中第一次进攻所动员的兵力达100多万人。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很好的解释了第一件事。但这件事如果和另外一件事联系在一起,或许会显得不平凡。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被突厥困在雁门郡长达一个月。那么,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几百年前,汉帝国在蒙古高原上匈奴帝国的压迫下,艰难的发展。当汉帝国积累了足够的实力以后,花了数百年的时间把匈奴打趴下,匈奴的衰败几乎伴随了整个两汉。两汉过后,又是来自蒙古高原上的鲜卑为主,在中原帝国的北部叱咤风云。
几百年来,中原帝国的头号敌人,都是蒙古高原上的草原帝国,而继汉帝国兴起的下一个中原帝国,就是隋帝国,而此时蒙古高原上的部落就是突厥。
在隋帝国的开头二十年,也确实把主要精力放在突厥方面的。隋文帝花了大力气将突厥一分为二,这才减缓了突厥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突厥的威胁消失了,隋炀帝的这次被围就说明这个问题。
而现在,隋炀帝竟然放着帝国的头号敌人突厥不管,征全国军队讨伐高句丽?
如此来看,是不是显得很不寻常?万一突厥趁中原空虚进攻关中怎么办?难道隋炀帝昏聩了?
历史上的隋炀帝,虽然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亡国之君标准形象,但经过近现代的分析,证明他至少不是一个昏君,甚至还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改革家。另外一件事也说明隋炀帝的这个决定并不昏聩:隋文帝期间,曾派汉王杨谅领衔,发动大军30万征伐高句丽。
那么,隋炀帝父子为何要做这样不合常理的行动呢?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高句丽对帝国的威胁足够大,大到要先解决它,或者是它与突厥问题有所关联,要解决突厥问题就要先解决它的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一个问题,高句丽在隋帝国的敌人序列中是排上了号的。后来的唐帝国两代人也多次讨伐高句丽,更加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原帝国潜在的外部威胁,是隋唐要讨伐高句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并不能充分说明隋唐为何打了一百多年都还要对高句丽狂追猛打。
在隋唐之前,这块地是很好征服的。汉武帝时期,只用了一次兵就将这块地变成了汉帝国半岛的乐浪等四郡。这块地方人烟稀少,也并不富裕,在汉武帝的征服史上,一点也不出名。
那么此时的高句丽,拥有什么样的实力呢?
隋唐时期高句丽最强盛的时候,拥有今辽东半岛、吉林和黑龙江的一部分,朝鲜半岛大半,占据了辽河流域、汉江流域,原搂邑故地、乐浪郡等地。
在帝国东北的这块地方,也算是大佬级国家了,高句丽这些成果是经历了数百年的积累而成的。
高句丽早在东汉时就已经成立了,而中原帝国,在东汉灭亡后进入了长达400年的乱世,正是这400年,成就了高句丽。
高句丽的发展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原乱、高句丽扩张,中原稳、高句丽猥琐称臣。
公元2-3世纪,高句丽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向辽东辽西地区发展,却正遇到了曹魏和辽东公孙家。于是高句丽和曹魏联盟,进攻公孙家,然后向曹操称臣。然而,耐不住性子的高句丽屡屡骚扰曹魏边疆,曹魏轻松的将初级阶段的高句丽打服,却因为高句丽地处偏远,没有彻底将高句丽灭掉。
不过当时弱小的高句丽还是沉默了很长时间,多长时间呢?70年。
数十年后,高句丽卷土重来,这一次,高句丽学聪明了,而中原帝国已经不存在了,换而存在的是混乱的五胡乱华时期。它开始有了战略规划,首先,它占据了辽东的西安平和乐浪(今鸭绿江流域),阻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通道。第二步,高句丽趁中原帝国没空理他的时候,逐渐占据了辽河流域和汉江流域,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疆域。
这些事,大约是在北魏到东西魏的时期发生的。
然而,朝鲜半岛并没有被高句丽全部统一,还存在着两个小国,新罗和百济。他们之间的关系与中原的三国时期有些像,但高句丽的实力比曹魏强,新罗和百济大部分时间都是高句丽的附庸。
公元5-6世纪,在中原的东北角,高句丽是一等一的霸主。而高句丽也十分适应这个身份。
而在他们眼里,或许已经忘记了中原的强大,因此,与我们想象的不同,是他们主动招惹的隋帝国,这才招致了上文隋文帝对高句丽的讨伐。
自以为强大而不安分,是隋唐要讨伐高句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之所以从隋打到唐,从隋文帝到唐高宗,都要灭了高句丽,是因为如果不征服,帝国的东北说不定就不属于中原帝国了。
高句丽并不是完全的自大,能与隋唐帝国扛这么久,高句丽也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而之所以唐帝国要铁定要灭了它而不是臣服它,跟高句丽和当时局势都有很大关系。
第一,反复无常,并不真心臣服。隋炀帝第二次和第三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眼看有亡国之危,立马服了软,但却只是嘴上服了软,并不真心臣服。隋炀帝征召高丽王入朝,高丽王拒绝了。这给了唐帝国长了经验和教训,后来铁了心要灭了它,并不给它臣服的机会。加上百济和新罗在唐帝国面前煽风点火,唐帝国先后多次出军也要灭了高句丽。
第二,汉人故土,有征服的必要和条件。高句丽对东北一带的统治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而这一片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势力范围。如果帝国强大时不行征服,那么这块土地或许以后都不能为中原帝国所有了。而此地与中原风俗等差别也不大,征服之后可以很好的统治,因此唐帝国决心征服并设立郡县。
第三,高句丽与东北少数民族的关系。高句丽并不是孤立的,当时的东北方向还存在着靺鞨和契丹等少数民族,他们与突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高句丽也与这些少数民族部落有很紧密的联系。高句丽第一次侵隋就是与靺鞨一起的。因此,对于中原帝国来说,突厥、靺鞨、契丹、高句丽互为表里,在帝国的北部筑起了一道防御线。这是为什么隋炀帝要倾全国之力征伐高句丽的原因。
唐太宗在征伐一次高句丽没有获得太大胜果之后,采取了骚扰的策略,这是为何发生那么久的战争的原因。但从侧面说明当时的高句丽还是比较强大的。终于在高宗时期,经过三次战争彻底征服了高句丽。从此,高句丽在历史上彻底消失。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开辟了“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个郡,其中的“玄菟”是四郡之首,而“乐浪郡”所管辖的是朝鲜半岛。
到了汉高宗孝元皇帝在位期间,“夫余”王室成员朱蒙,因为王室内部的争权夺利失败,于是便带领着自己的部族跑到了“玄菟郡”,投靠了西汉。
(玄菟郡高句丽县)
为了安抚朱蒙,孝元皇帝同意他带领着部族,在“玄菟郡”内讨生活,还封了朱蒙一个“主薄”类似的官职,并且还允许朱蒙建国。
建昭二年,即公元前37年,朱蒙在玄菟郡内的“高句丽县”建国,“高句丽”政权,就是因此而得名。
王莽执政期间,高句丽被王莽封为侯国,并改名为“下句丽”,而高句丽也趁着这个机会不断向外扩张,等到王莽篡位被平定下来之后,汉光武帝刘秀继位。八年,高句丽上表朝贡,自称王爵。
见于《三国志》:王莽初,发高句丽兵以伐胡,欲不行,强迫遣之……莽大悦,布告天下,更名高句丽为下句丽。当此时为侯国,汉光武帝八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始见称王。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高句丽政权,割据的是中国故土,并且是在“中华册封”的这个体系之内的。
(东汉末年高句丽版图)
唐初宰相魏征曾经说过“弱则卑伏,强则寇盗”,这一句话用在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不过分的。
想当年匈奴年年寇边,等到汉武帝北击匈奴之后,他们这才“乖了”下来,而南匈奴也投靠了汉朝。但在公元308年这一年,趁着西晋王朝疲弱不堪的时机,南匈奴人刘渊在山西建立了“前赵”政权,自号为帝,便从此拉开了五胡乱中原的序幕。
而高句丽政权,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利用一切机会步步坐大。特别是北魏刘宋期间,高句丽趁着中原王朝分裂的机会,南征百济、北讨契丹、夫余,并且占领了“玄菟、乐浪”两郡,将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中。
(404年高句丽版图)
公元427年,高句丽虽然遭到了前燕慕容政权毁灭性的打击,迁都平壤。但之后,高句丽仍然念念不忘吞并辽西诸郡的志向,并且在北魏、北周、隋时代,屡屡有兵寇辽西的劣绩。
因此,隋文帝灭陈,是南北朝结束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当中原王朝再次统一之时,高句丽问题,立即就自然而然地被摆上了桌面。
隋朝当然不会允许高句丽长期割据地方,因此,“开皇之末,国家殷盛,朝野皆以辽东为意”。
(隋朝时高句丽版图)
开皇十八年初,高句丽国王高元,又再次率领万余骑兵攻打辽西。隋文帝大怒,于当年二月,诏令汉王杨谅率三十万大军东征;同年六月,又下诏贬黜高元的官爵。
史料记载:元率棘韬之众万余骑寇辽西 ,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高祖闻而大怒。命汉王谅为元帅,总水陆讨之。
“寇辽西”,只是隋朝东征的一个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高句丽人习战斗,好寇钞”、“数遣马骑,杀害边人”,其实就是后来辽国、金国对宋朝经常干的“打草谷”。
隋文帝期间,国家兵强马壮。但这一次东征并不顺利,因为辽东地区大雨连绵,最后隋文帝被迫撤军。因此,到了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又是“三征高丽”,但高句丽并不好打。后来唐太宗、唐高宗两代人,用了25年的时间才彻底地平定高句丽。
(隋炀帝剧照)
因此,隋炀帝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引发了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又重新进入了分裂的局面。为了继续安抚高句丽,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又重新封高元为“上柱国、辽东郡公、高句丽国王”。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坐上了皇位。等到国家富足之后,这位马上治军、马下治民的强大帝王,又不得不和以前的帝王一样,重新面对“高句丽问题”。
“高句丽, 本四郡地耳”、“今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历次东征高句丽)
唐太宗的这两句原话,已经定性了——这是一次中原王朝中央政权与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一之战。自秦始皇创立“大一统”以来,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骨髓之中。对于像隋唐这样的大一统王朝来说,“边疆之患”和“地方政权割据”,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都是东亚霸主国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他们为何都想要灭了高句丽的原因。
文——千古
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末期,建国人是朱高蒙,出生于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从朱高蒙的出身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鲜半岛原来大都是汉朝的领土。公元前8年,朱高蒙被为高句丽侯,并未建立国家。高句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迅速发展,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自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时期,先后70年对高句丽进行攻伐,最终于668年被灭亡。为何隋唐一定要消灭高句丽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西汉时期高句丽所属地区归中原王朝管理,并且有州郡的设置,如下图:
所谓的“三韩”只在朝鲜半岛的南端,汉朝在朝鲜半岛设置了真番郡、临屯郡、乐浪郡、玄菟郡,高句丽建立后,汉朝时期的四郡基本都归了高句丽,并且向北扩张,占领了辽东的一部分地区。高句丽的初期的都城在吉林省境内,后迁都到朝鲜半岛。
曹魏时期,辽东的公孙渊占据辽东后打压了高句丽的发展,曹魏攻打辽东时高句丽积极协助曹军,当时的统帅是司马懿。消灭公孙瓒后,高句丽和曹魏决裂,企图占据辽辽西地区。244年,曹魏军队攻破高句丽首都丸都城(现在吉林通化境内),以为消灭的高句丽,70年后高句丽重新在此建都。此时中原地区处于混乱的西晋王朝末期,中原王朝无力攻击高句丽,高句丽得以发展壮大。
隋唐是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帝王们为了解除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对已经壮大的西北、正北、东北的未臣服地区进行军事进攻,解除王朝的外部隐患,居于东北方向的高句丽首当其冲。隋唐的帝王们也想恢复拓展原来中原王朝的疆域。
根据边疆史和高句丽历史研究专家估计,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有军队60万,当时高句丽为了对抗隋唐中原王朝的进攻,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战略。
隋文帝时期,高句丽联合靺鞨人派军攻打辽西地区,企图驱逐中原王朝所占领的地区,瓜分占领地区,联合对抗中原王朝。假如成功的话,中原王朝将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联合进攻,这是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愿意看到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图)
高句丽王朝奉行对外侵略政策,对百济和新罗实施打压,并且出兵东北地区,任期发展壮大对中原王朝的渤海湾地区、东北地区都形成军事威胁,不得不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惨败而回,唐朝的李世民、李治父子对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也不敢小觑,不消灭高句丽始终是王朝稳定的一根刺。
中原王朝的兴亡,导致北方民族和国家的兴亡。中原王朝混乱,北方民族兴起,中原王朝统一,必然对北方民族的部落和国家打击,以期获得稳定的北方边疆。
隋唐都是大统一的王朝,对待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政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心结。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王朝桀骜不驯,不断扩张领土,对中原的隋唐王朝时而归顺,时而反叛,自认为手中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对抗。况且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派军征讨大都归于失败,更加助长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隋唐皇帝对藩属国有这样的考量,第一,要真心归顺中原王朝的统治;第二,藩属国之间不能太融洽,这样不容易制衡;第三,藩属国的军事力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综合以上三点,高句丽都不符合,而且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对外进行扩张,影响了中原王朝周边的稳定。
隋唐时期的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新罗臣服于中原王朝,而百济同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称臣,高句丽和日本互相勾结、进行贸易。唐高宗频繁征讨高句丽,百济和日本派军增援。
唐高宗认为,必须剪除高句丽的羽翼,联合新罗攻打百济,663年,灭亡了百济政权。
同年,唐朝将领刘仁轨率军在白江口打败日本的舰队,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至此,高句丽的外援彻底断绝,迫于唐朝的军事压力,高句丽太子作为质子到唐朝长安侍奉唐王室宗祠,缓和高句丽与大唐的对峙局面。(白江口之战图,唐军和新罗军队联合,日本版)
666年,高句丽的权臣名将渊盖苏文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争夺权力而大打出手,唐朝趁机出兵,历经2年,最终灭亡了高句丽。
日本白江口之战惨败,高句丽灭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新罗一直与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宗属关系,有唐一朝,来自于朝鲜半岛、日本的军事威胁几乎没有,赢得了几百年的边疆稳定。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