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年龄段对人生的感悟不同。20岁的年轻人热血澎湃,觉得热血战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相机而动,决机于两阵机制。所以对曹操以弱克强而制天下推崇备至。

40岁的人已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关系、圈子、人脉、组织及架构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更强调个人能动性,通过权谋术数改变人生,司马懿的思路为这一年龄段的人带来了启发。

60岁的人对社会更进一步。对人生百态,万物兴衰有了更深层的认识。遍观三国英雄,刘备是唯一一位无根基起家的诸侯。以至于刘备发出感慨:“备若有基本 天下碌碌之辈 诚不足虑也!”纵观刘备一生,所在之处皆得民心。上至官吏、中至豪族、下至百姓皆尊崇刘备,可见刘备做人成功之处。

刘备军事一直以来为人诟病,但刘备军事上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统治基础。刘备发展往往是客军入主,来不及消化原有势力。外部环境有极不稳定,这才是刘备军事前期无所建树的最重要原因。官渡之后,刘备站稳脚跟,发展便开始从容不迫。诸葛亮主要的政绩集中在入蜀之后。而从荆州入蜀并汉中,军事仍由刘备统筹。入蜀之战,关中之战。夏侯渊虎步关中,张郃五子良将,能力不可谓不强。夏侯身死,张郃兵败。道理就在其中。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刘备哭啼的形象。历史中真实的刘备大气磅礴,气度恢弘。以至于他所依附过的势力对他都高度称赞,礼遇有加。袁绍对刘备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陈登对刘备评价:“英雄杰出,有王霸之略者,我最敬重刘玄德”。第三方的评价可以更真实的展现刘备的风姿。

刘备医生虽然颠沛流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种勇气超乎常人。一个人年轻时失败再战已是勇气可嘉。年过50而能屡败屡战,谁能为之?而刘备一生奋斗,从未言败。最后成功。意志坚定不疑的人纵观古今都难得其见。这就是为什么60看刘备觉得刘备厉害。

最佳贡献者
2

正所谓年少读三国喜欢的是武艺高强的,关羽,张飞,赵云,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人到中年;则更喜欢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而后才觉得刘备最了不起!

为什么这么说呢!论武艺,刘备不如关羽、张飞、赵云;论智谋,刘备不如诸葛亮和庞统。但是,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庞统这些武将和谋士都甘愿追随刘备,听从刘备领导。

那时皇族血统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刘备这个卖草鞋的都是皇叔,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刘备有皇族血统,这些文臣武将才追随他。

刘备的起点很低,只是一个手工业者。而曹操、孙权、袁绍、袁术等等这些人都是豪门,家里是豪强地主,起点高,有做一番事业的基础。跟那些人比,算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估计袁绍袁术在吃海参鱼翅汤时,刘备在编草席。

曹操父亲虽然是太监的养子,有不名誉的身世,但他出生时,父亲是费亭侯,官至太尉,小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物。

孙权接手江东时,父亲兄长已经打下一片江山,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文武英杰团结在他的身边。

其他刘表、刘璋、吕布、张绣等,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世袭武士,早就有自己的天地了。

但刘备硬是从中闯出一条路,淘汰了许多比他条件好的多的同学,成为三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之一,不能不说刘同学有两把刷子。

那么,为什么刘备能够将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庞统这些武将谋士团结起来,最终割据一方,形成三足鼎立呢?本人分析有以下(5)个观点。

第(1)有目标。

刘备的目标是匡扶汉室。那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皇家的概念。匡扶汉室,其实就是胸怀天下,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吃吃喝喝,风风光光。所以,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他手下这些人和他一起颠簸流离、千辛万苦,却矢志不移。像吕布、公孙瓒、刘表、张绣、刘璋等诸侯,根本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很多有本事、想干大事的人不会去追随他们。

第(2)会用人。

打仗时,只有关羽、张飞这些人冲在前面,刘备从来不会冲在前面;出谋划策永远是诸葛亮,刘备一直不自做主张,唯一自作主张了一次就是起兵伐吴,最后在白帝城托孤。

领导者不是万能的,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要敢于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刘备这一点做得很好。

第(3)有格局

刘备的大半生是寄人篱下,但是一直保持了组织的独立性。没有大的格局,往往以小击大,早就被曹操、袁绍这些人收拾了。只有在困难的条件下隐忍不发、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才能在时机成熟时迅速做大做强。

第(4)有策略

刘备前半生一直和曹操、吕布这些人征战,屡战屡败,不是刘关张不行,而是曹操和吕布这些人太厉害了。最后,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意见,转变了策略,拿下了西川,继而拿下了汉中,保住了荆州,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如果刘备不改变策略,继续和曹操纠缠不休,早晚会被曹操消灭掉。

第(5)讲团结

刘备手下的武将、谋士都是盖世奇才,但这些人没有互相看不起、互相拆台;刘备取了西川之后,自己的嫡系人马和西川的原班人马也很和谐。而曹操的手下和孙权的手下,都存在窝里斗的问题,这无形中消耗了战斗力。

能够让部下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也说明了刘备这个人很有领导能力,能够驾驭这些牛哄哄的大佬们。

正因为如此,刘备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此人是三国时期最落魄的草根,却差点成为三国最后大赢家。







3

关于三国刘备最厉害的说法比比皆是,但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刘备老谋深算,以示弱手段笼络人心,招贤纳士,然后为其所用。然而,认真分析起来,却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厘清。第一是刘备这个人本身和曹操、司马懿相比,论武功不行,论文才不行,论兵法更不行。曹操本身即是文武全才,足智多谋,加上手下人才荟萃,又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所以刘备本身的资源和实力和他相差太远;司马懿是在曹操死后才扬名天下,论军事才能甚至还在曹操之上,刘备更是没法相比。但刘备的优势却表现在软实力上。第一刘备是汉朝前辈皇族的后裔,曹操挟持的汉献帝还要尊他为“皇叔”,所以在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传统习惯上占据着一种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的一种优势;第二刘备善于示弱,动不动就会痛哭流涕,还谦逊至极,让手下不得不同情,甚至陪着他心酸。在爱民方面,道德方面,他也确实表现得不错,让人确信他就是正义的化身;第三,因为他会示弱,不猖狂,在用人方面又敢放开不怀疑,所以他自从得到诸葛亮之后就一步步逐渐走向胜利;第四,他假借仁义的品德,掌控着当时最著名的五虎上将为他所用。又以最谦卑的态度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为他所用。而诸葛亮则是当时天下最顶尖的军事和政治奇才,这就形成了武有五虎上将,文有诸葛亮替他掌管全局,他只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董事长而悠哉悠哉就可以;第五,也是历史机缘遇到了诸葛亮,而诸葛亮又属于具有君子、忠诚等方面的品格,所以刘备不厉害也不行。

4

人到五十,有三个看透:一是看透了“自己”,知道自己“水有多深”,能干什么,不能够干什么;二是看透了“职场”,知道职场“水有多深”,要么有才华,要么有资源,要么有手段;三是看透了“社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父辈的积累,单凭自己一代人的努力,改变不了什么。


一、人生不同阶段,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见识不一样。

年轻时,躁动和狂妄,认为自己单枪匹马,即可打下一片天下。而人到五十,便只剩下平静和低调,认为自己即便拥有曹操的“文治武功”,也未必能擒拿住孙权和刘备。

中年时,热情和自信,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定可以谋得一席之地。人到五十,便只剩下冷静和自知,认为自己即便拥有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也未必能步步惊心,成为老板。

老年时,淡定和自如,认为自己的先天出身,决定了人生的大约60%;自己的先天禀赋,决定了人生的大约10%;自己的后天努力,决定了人生的大约20%;自己的后天运气,决定了人生的大约10%。

换言之,当我们年轻时,看不起父亲,觉得他没有冲劲,没有魄力,没有本事,活得窝囊;但当我们六十岁时,回头一看,突然发现,嘿,忙活了一辈子,觉得自己还不如父亲“搞得成功”,自己对整个家族几乎没有贡献,没有实现阶层的跃迁,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然后,我们便怀念起自己的父亲来,觉得他们不容易。


人生不同阶段:意气风发——成熟自信——淡定从容


二、人到中年,闭门思过;重读三国,总有偶得:咦?突然发现三国中的那个刘备不简单呀!

你看人家刘备刘皇叔,出身草根,上半辈子,除了“投奔”,就是“跑路”;要么“演戏”,要么“装傻”,除了交了两个好哥们,关羽和张飞,认识一个诸葛亮,其他啥也不是!

可是人家刘备刘玄德,赤壁之战,绝处逢生,到了人生的“下半场”,突然爆发: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平南中,一举实现“三足鼎立”,何其壮观!

那你说,刘备:

先天出身好吗?不好!落魄皇族,织席贩履。

先天禀赋好吗?一般!文才平平,武功尔尔。

后天很努力吗?够很!“脸皮”很厚,“跑路”很快。

后天运气好吗?一般!没有刘璋,何来刘备!

咦?可是人家刘皇叔,就是一点一点地啃,一步一步地碰,竟然来了个“咸鱼翻身、问鼎西蜀”!

服不服?

服了!


刘备:有胸襟,有气度;有雄心,有城府。

三、50-60岁的人,需要学习的正是人家刘皇叔那“无声的绽放”,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起兵举事之间,先有苏双,后有糜竺,商人看好他,愿意“风险投资”;

狼奔豕突之际,陶谦三让,刘表托孤,诸侯信任他,愿意“举州托付”;

受邀入川之后,法正卧底,李严投降,谋士投靠他,愿意“跟随辅佐”。

嘿!真真看不透,人家刘皇叔,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或有什么“吸星大法”,财主、英雄、谋士;关张、赵云、诸葛,都倾心相随,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共创大业?


刘备,能得人心,能用人力


六福雅士评曰:其实,“不识皇叔真面目,只缘未到花甲年”,一旦到了六十岁,会有一种感觉:刘备原来是一个“人精”!

他不显山不露水,怎一个“熬”字了得!

他又失城又丢妻,怎一个“苦”字了得!

他夺西川夺成都,怎一个“狠”字了得!

真可谓:“信义”真诀妙通神,烂局熬过几十春。一出洞来无敌手,得“挠”人处且“挠”人!


刘备:老子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5

我现在29岁就觉得刘备是三国里最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同样是三国鼎立,另外两个都是超级官二代,一个是500强企业继承人,一个是国企的实际控制人,只有刘备,基本上是白手起家,空有皇叔之名,谁难谁易一看便知。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点,人们更喜欢意气风发的曹操,喜欢王贵之气的孙权,刘备,犹如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

6

因为刘备一辈子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屡战屡败仍不改其志,继而屡败屡战。

东汉末年,天下被分成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的割据。

有年少孤身刺董名震天下的曹操曹孟德,而后更是游说天下英雄志士联合反董,这就有了十八路诸侯反董,曹擦是主要策划人。

有袁绍袁术二兄弟,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其名望实力曾一度成为汉末最强诸侯,更是实际上大汉江山的掘墓人。

有少年英雄尽出自东吴的江东,虎父无犬子的孙家父子。孙坚孙文台勇不可挡,孙策其勇不下于其父,而16岁掌权江东到孙仲谋更是被曹操赞叹为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孤身进荆州,少时知名于世,被称为“当世八骏”的刘表刘景升,坐拥四战之地荆州,灭孙坚,抗曹操,若非年老昏庸,后继无人,曹操安敢欺荆州?东吴安敢出江东?

有刘焉刘璋父子坐拥益州,有公孙瓒,有陶谦坐拥徐州等。

这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刘备有什么?

只有一双草鞋,两个兄弟,无一兵一卒,无一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无一声名在外,一介白衣,白手起家。

而后刘备一生屡败屡战,仍然不改其志,他的一辈子所经历的失败真的太多了。

尽管曹操也有濮阳之败,家业几乎尽丧,但相比刘备这一生实不算什么。当一个人获得一定成就再全部失去,那样的心理打击非是一般人所能承受,有人自暴自弃彻底堕落,有人穷困志断,不再某图弘志。

刘备从华北破黄巾,却被张纯贼兵大败,几乎身死。刚得徐州既为吕布所袭。复得徐州为曹操所败。聚旧部于豫州与曹操再战复败,再就是弃新野,走当阳。

新版三国演义里,刘备复得徐州被曹操所败,佩剑都丢了,几乎身死,兄弟三人走散,关羽和其家眷被曹操所擒,而后有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记得最深刻的是于和伟饰演刘备说的那句:

“上天助曹不住刘!”

潸然泪下。

《灌篮高手》中赤木刚宪和三井寿,三井受过一次挫折就已堕落,那么赤木刚宪身具那么高的天赋却不得志呢?

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已经48岁,仍旧寄人篱下,这时候天下大半已落曹操之手。48岁,天下仍旧没有一丁点的根据地,连安身立命都没有办法做到。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只有刘备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纵观历史几千年,如同刘备这般的坚持有几人?

汉中之战,刘备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击败曹操时已59岁。

而且,

你能腆着脸说自己是坐拥一百二十个儿子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吗?一直能忽悠后世一千八百余年。

人刘备能。

你能贵为左将军还三番四次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地去骚扰诸葛亮吗?人诸葛亮都躲着你了,人要脸树要皮,就一般人脾气,第三次去就得冲进草庐把诸葛亮揪出来打一顿。最少最少也得气得拂袖而去,你能气定神闲等着一个比你小二十一岁的倒霉孩子卧龙睡醒还笑脸相迎吗?

人刘备能。

你能身为一个老爷们为了联合孙氏就要迎娶那个大龄剩女孙郡主还要被她一群带着武器的婢女恐吓到常戚戚的境界还无怨无悔还没有发生家暴吗?(保护自己不被孙郡主人身伤害,孙郡主那暴脾气……可以参照孙大虎)

人刘备能。

你能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失败还依旧不改其志,不甘居于人后,屡败屡战吗?你敢宁愿经历失败也要护送百姓吗?吕布投靠明知心怀不轨久居可能反客为主依旧要送她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你敢这么做吗?

人刘备敢。


以曹操那个出身,那个家庭背景,那个受教育度,那些个兄弟哥们……光说八虎骑里多少曹家和夏侯家的血亲?曹家出了多少善战能将?且不说虎步关右夏侯渊和莫名其妙夏侯惇。妥妥矮富帅还是文艺青年官二代+富二代。曹操生下来就坐拥有多少天然资源造就出曹操后来才能和成就。

孙权那边更不用说了,从孙坚打下的江山和人才到了孙策扩展阶段到孙权接手……又是一个富二代+官二代+将二代……

司马懿更别说了,河内司马家在汉朝那也是高端贵族,堂堂的世家子弟,而且司马八达,各个都不简单,官N代出身的贵族子弟。

刘备有什么?

东汉末年的独生子女,家里穷得没法没法织席贩履了靠几个叔叔伯伯接济上的学,好容易认识关羽张飞拉去桃园结拜才成异姓兄弟。那个年代,亲兄弟亲儿子都不靠谱(参考马超)更何况是结拜的?你能保证你结拜兄弟不给你背后捅刀给你献完青春献人生吗?

人刘备能。



人刘备说话算话有没有!

小时候说要当科学家宇航员的,有几个成功的?

人刘备从小就要当皇帝了,临老愣是登基当上了。汉昭烈帝怎么了?

谁能一辈子都对自己说话算话的?

只能说刘备这一辈子,过得真值。

等你六十岁依旧庸碌无为再看刘备的时候难道不觉得他才是最厉害的那个么……


你说,刘备这个人可不可怕,

你说,刘备这个人厉不厉害?


最后:

“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每次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也会慨然流涕


以上。

感谢阅读。

7

就如青少年,女人都觉得霸王超酷,才是英雄。

可自古以来的王霸们,都是尊崇刘邦,在他们看来,项羽不过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匹夫,一个把一手好牌打坏的无能之辈。

刘备在演义里面被糟蹋的可以,可开局就说了,他有高祖之风。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可看看他的地位。曹操待他贵客,自大如袁绍得知他投远行迎接。徐州让给他。到了惨败陌路,去荆州还有新野。文臣糜竺孙乾不离不弃。武将关张赵死心塌地。

在新野已经如此惨败,他也仅是叹息大腿肥肉,不好打仗了。

这就像一个人白手创业,屡次破产。可只要他愿意,随时能在任何大公司当高管,享受富贵人生。可他就是要创业,不肯变成打工仔。然后他的团队不管多困苦,都跟着他。后来还有超级名校出身的顶级人才,愿意投入一穷二白他的手下。

硬生生最后创造了一个最顶级大公司,这种人不是真英雄大豪杰,那什么人是??

8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说明了不同的阅历,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感悟是不一样的。产生这样的结果,很正常。我认为原因如下:

20岁的自己

年轻气盛,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当然也因沉不住气,有点急功近利。而三国里的曹操,事业迅速有成,一下子就成为三国中最强的一方势力的领导,手下强将如云、谋士众多,正是20岁青年所追求和向往的。


40岁的自己

经历了一些事情,明白了很多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要把事情做得好并取得成功,往往需要沉淀和积累好几年,甚至十多年,而有可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所世子孙做谋划。

这个年龄段的人,非常符合司马懿的经历,司马懿就是能够沉得住气,为司马家以后取得天下做了很多努力和准备,而他的计划最终在孙子司马炎身上得到最终实现。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司马懿很有认同感。

60岁的自己

已是迟暮之年,回望岁月,事业还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同时知道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

一方面有遗憾,就像刘备那样,到死都不能统一天下匡扶汉室,心有不甘,最具有代入感。

另一方面,自己奋斗了一辈子,最后事业不过如此,而刘备当初一无所有,还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想当初,曹操统一了北方,率军几十万南下攻打孙权的时候,刘备团队还只是寄居在刘表一座小城的小股势力,起步比曹孙晚了太多,但是不影响他后来得了三分之一天下。所以这个年龄段,看过了人生的多艰,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自然会佩服一开始弱小的刘备。

所以,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对三国有不同的感悟。

9

关于刘备的为人,实质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讨论。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

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不过,不可思议的也正在于此,此时的刘备似乎就已经展现出了某种难以被觉察的魅力。当时,他的同学刘德然和他是同宗,德然的父亲刘元起长期资助刘备,而且标准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刘元起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同时,日后那位喜骑白马,善使长矛,纵横边塞,一度极其风光的公孙瓒此时也和刘备是同学。

刘备的人格魅力是三国时期超强的。而且慧眼识英雄的能力真是首屈一指!!!而且很会利用自己的身份。老祖宗给他没留财宝,可是留个名分就让刘备享用不止。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偶然相逢,因为意志相投,所以拜为异姓兄弟。而后来刘备在关于败走麦城之后,痛苦不已,虽然中了司马仲达的反间计,作出了伐吴的错误举动,但是这表明了刘备是义薄云天的。

但是历史上,刘备也是一个十分奸诈的人:他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自己却一曹操讨伐徐州的名义,带着关羽,张飞来到徐州来救援陶膁。等曹操因为自己的大本营濮阳被袭,自己退兵时,刘备按理来说应速速赶回公孙瓒身旁帮助他对抗袁绍,可是他并没有回去,只是把赵云打发回去后,自己温坐于徐州要塞——小沛,直到陶膁三让徐州后病逝,刘备当上徐州太守。

但是在这时候,公孙瓒几乎被袁绍要消灭掉了。而刘备却也没有只字提到回去救援公孙瓒,而当初就是公孙瓒保荐刘备当上了平原县令,此时刘备已经把这个完全忘记了。

同时刘备爱才不惜才,例如在刘备准备出兵伐吴之时,诸葛亮也劝说过:“当务之急乃北伐曹贼,恢复汉室。情义之事,可以推后”。但刘备不听,坚持要起全国之兵,消灭吴国,以祭关羽在天之灵。于是就出现了火烧连营700里,病死在白帝城的惨剧。

陈寿给刘备的评语是:“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很是切题。

10

用古代的测算,一般人也就活到60岁左右,要不然就没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说,一般来说30岁以前是奋斗的时期,个人意愿和志向的实现在这个时期,有许多人对社会的一些现象看不透,不理解也大多在这个时期。用现代的词叫“愤青”。40岁就达到不惑之年了。50岁就更不应该想了,因为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了。60岁已度过了一甲子,看惯了世间的风雨,没有什么可争的了。司马懿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迷惑了敌人,从而夺取了曹氏天下。刘备的一生是以柔克刚的一生,无论是三英战吕布、取西川都是处于无奈和采用阴柔的办法。而刚强的夷陵之战却让他一败涂地,直至白帝城托孤。所以说人的一生应处处将自己处于一个劣势的位置,直到有利时反戈一击,60岁以上的人看透了这一点,根据自己的阅历,觉得以退为进是最高明的,刘备能审时度势,自然就是最厉害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