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假设历史,因为没有多大意义,历史绝不会因此而改变。
从历史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恰恰相反,对历史多种可能性的探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乐趣。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去假设、去推论,去演绎各自心中的那段历史。
岳飞如果造反,成功几率大吗?
以岳飞的性格,他造反的可能性很小!
以岳飞的实力,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岳飞可能在什么时间造反。
岳飞和宋高宗之间有过长时间的蜜月期。赵构在十余年间将岳飞从一名普通小校提拔为拥兵一方的“战区司令员”,岳飞也为高宗收复建康、收复襄阳六郡、平定杨幺起义,打下南宋半壁江山。赵构亲笔题写“精忠岳飞”四个大字,以表彰岳飞的忠勇。这一时期,岳飞是无论如何不会造反的。
直到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南宋与金朝订立和议,岳飞上表反对,并以辞职相威胁,君臣之间产生裂痕。紧接着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兵撕毁和议,再次南下,分兵两路向陕西和河南大举进攻,在很快夺回了河南、陕西之后,又率大军向淮南大举进攻。淮南是保卫京城的最后防线,所以宋高宗急忙下诏岳飞从鄂州出击,千里驰援。但是岳飞却想从鄂州北上,直捣开封。宋高宗深恨岳飞不听将令,已经动了除掉岳飞的心思。
绍兴十年(1140年)六、七、八月间,岳飞不顾高宗“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的命令,大举北上,挺进中原,取得一系列胜利,兴复中原,直捣黄龙指日可待。高宗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前线战局,深恐岳飞兵败,一日之间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至极“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这时,岳飞对宋高宗已经彻底失望。如果要造反,极有可能在此时造反。那么岳飞造反能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当时的战略态势看,岳飞占据襄阳六郡,控制长江中游大部分地区。向西可进成都平原,占领四川盆地。这正是当年刘备入川的路线。向东顺流而下,轻舟快马,旬月之间,便至临安、建康。晋灭东吴、东晋王敦造反、隋灭陈,太平天国进军南京,都是走的这条路线,地处东南的政权面对来自长江中游的攻击,无险可守,无一不是瞬间瓦解。金兵经过顺昌、郾城、颍州等战役后,主力损失殆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南下, 岳飞不用担心金兵的从背面攻击自己的大北营鄂州。
从兵力对比来看。南宋初年,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1135),宋廷对各军进行整合,颁布正是番号,
川陕的吴玠军称右护军,是南宋的西线兵团,兵力在6万到7万之间,战力强悍,但在野战能力上与岳家军有较大差距,长期与金兵在关中对峙,守土有余,进攻不足,很难抽出更多的兵力进攻岳飞。
长江中游的岳飞军称后护军,是南宋的中线集团,也是南宋的战略支撑。总兵力在10万人左右。虽然经过第四次北伐,遭受重大伤亡,但主力尚在。郾城大战后第二年,金兵南下淮西,岳飞曾派遣背嵬铁骑八千前往增援,说明岳飞的骑兵部队最起码在万人以上,这在南宋诸军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历次战斗也证明了这只骑兵部队的强大战斗力。同时,岳飞军中还有一只能征善战的水军部队,这支部队在被岳飞收编之前是洞庭湖杨幺起义军,多次打败南宋水军。
长江下游的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军﹐分别称前护军﹑左护军和中护军。这是南宋的东线集团,担负这直接保卫京城的重任。韩世忠的前护军8万人,以淮东楚州(今江苏淮安)为基地; 刘光世的左护军5.2万人,先以池州、庐州为基础,绍兴七年(1137年),刘光世因畏敌避战,被解除兵权,淮西兵变后,左护军名存实亡了; 张俊的中护军8万人,以建康府为基地。除去以上五大主力之外,南宋尚有刘锜的由八字军改编的侍卫马军司,大约2万人;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大约有2万人左右。这两只部队较有战斗力。但因为金兵两次南下,这两支部队在战斗中损失颇大。其中杨沂中部遭受毁灭性打击。刘琦八字军虽屡战屡胜,但人员始终得不到有效补充,估计在万人左右。
可以看出整个东线集团的兵力配置以防守淮南为主,重兵集团都部署在长江以北的淮南地区。江南地区兵力空虚。京城临安没有任何重兵集团保护。其战斗力之低下,在岳家军面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以岳飞的天才指挥能力。如果造反,势必会向川陕方向布置一万到一万五千人的警戒部队,扼守襄阳、三峡一线,保护大本营,防备南宋西线集团可能的进攻。然后集中主力,选得力干将岳云、张宪,率背嵬军、游奕军等先锋骑兵从鄂州(湖北武昌)出发,以十五日为限,突袭临安,控制宋高宗。再以水军混同步军夹江顺流而下直取建康,斩断淮西集团增援临安的道路,占据长江以南半壁江山。旬月之间,江南可定。然后招抚淮西、川陕诸军,许以高官厚禄,以安人心。对内恢复生产、保障民生,三五年间国家元气恢复,则奖率三军,挥师北伐,亲率主力先定山东,斩除金兵羽翼;挥师向西,再定河南、陕西,与川陕、襄阳诸军会于关中、河洛平原。遣一别军西进,收复河西走廊,进军天山南北。大军强渡黄河,定山西、定河北、光复幽云十六州,直捣黄龙府。
想象很美好,历史很残酷。岳飞没有选择成为岳武帝。岳武穆就是岳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