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考如考状元,是一个英明之举,在未考状之之前,只有富家子弟才有出路,穷人孩子无缘走到皇帝侧面,故考状元也是一行进步。
题主所说的“古代选考”,应该是指“科举制度”吧。
这种制度,严格来说,最早实行于唐代。
至于其“先进还是落后”,想要说清楚,没有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大概不行。
如果“挂一漏万”地评价,大约只能说是“有巨大的积极性,同时也挟带着很大的消极性”了。
还有一个视角——即从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横向比较来看,那么,明代中期以前,“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相对更大一些;明中期以后,则消极作用愈发明显。
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中国,基本上是大一统的统一国家,最高权力中心是皇帝。皇帝之下,构建了阶层复杂的官僚系统。这个系统,控制着历朝历代的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同时,还控制或者干预着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等意识形态活动。
这个官僚体系的人才选拔和人员充实,唐代以后,靠的就是科举制度。
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从没形成过一个统一国家——小国林立、更迭变换,特别是宗教势力强盛。这使欧洲很长时间里,“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贫民”,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在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有巨大的消极作用——科举制度,既促成了古代中国的先进,也注定了近代中国的“掉队”。
二
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第一,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积极作用,就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制度。
这种文官制度,是从汉代的“察举制度”开始的。至唐代,代之以考试为主,这标志着完成了“察举”向“科考”的过渡。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善,表明科举制度的全面完善。
第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从法律层面来说,是超阶级的,在抑制贵族,广揽下层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的“察举制度”,给贵族在推荐人才过程中上下其手留了足够空间,特别是在魏晋时期,氏族门阀几乎完全控制垄断了“察举”这件事。唐代开始,帝王们为了防止贵族官僚窃取权位,一是严格考试程序,二是打击科举作弊,这使最底层的人才,有可能一经科举考取,便可无争议地进入统治阶级队伍。唐以后,出于下层的科举人才,占到了中举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种统治阶级内部人员的不断更新,使社会上下层之间形成了对流,有利于缓和阶级阶层矛盾,保持国家政权的活力。
第三,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从文化层面来说,对文学和史学的影响特别深远。
唐代科考重诗赋,宋代取士重策论。这对于唐诗、宋文的繁荣,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由明初朱右选集且命名,显然他是受了宋代科考的影响。即便明清科考八股盛行,但因为其两两相对的长联,是以早就存在的“对联”为基础,因此,明清时期的对联和长联极其繁荣。对于史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亦功不可没。
除以上三条之外,科考制度,促成了社会上极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文人的风气,利玛窦当年即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凭社会”;科举制度,还促进了官僚体制、官员设置的完善,唐代的中央机构已设立吏、礼、户、刑、工、兵六部,欧洲到近代初期,尚未形成如此明确的政府职能分工。
三
科考制度的消极作用亦十分明显。
第一,科考制度,确立了通行全国、延续逾千年的“官本位”定位。
这种定位,不仅表现在现实中,还渗透到几乎所有人的“骨子里”。《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穷经皓首,只为科考。清代冯桂芬写了《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其曰:“今科虽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之间其人已老。”当官的和有财产的人,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子孙参考,以便辈辈做官和更加有钱;民间的和穷人,也想方设法让子孙应考,为的是改换门庭。这种局面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使社会上几乎所有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完全集中于科考之上。
第二,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封建皇权的极端专制性。
科考,是“命题作文”,最终的“阅卷者”,是皇帝。中举的文人,做的是皇帝的官,所要效忠的也是皇帝。科考制度,限制了氏族门阀势力,但同时,也极大削弱了贵族们对皇权的限制,这是一把“双刃剑”。《世说新语》里的魏晋士族名士,谈吐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唐以后,再也难见到这样的知识分子。唐代“牛李党争”,非科举出身的氏族宰相李德裕,比起科举出身的庶族宰相牛僧孺,敢作敢为不知多少倍。及至清代,几乎所有科举官员立马都丧失了血性,皆变得唯唯诺诺。
第三,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内容科考,不仅极大限制了文职官员的创造性,也使科学的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遏制。
唐代初期,李渊父子为了证明李氏政权的合理性,把老子称为自己的祖先,由此崇奉过一段时间道教。但总体上,科考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核心内容的,即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逼仄偏狭的科考内容,配合以“官本位”的思想和现实,是几乎全国的考生,都一股脑钻入儒学当中。这令学者们的眼界越来越窄,思路越来越偏。特别是在明中期后,世界已经进入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仍然禁锢于故纸堆中,而且把一切新事物和外来事物,解释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这对于中国及时迈入新时代,对于经济、科学和政治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到中国:“许久之前,它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若进一步推测,恐怕在马可波罗客居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经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之极限。”他所说的达到“极限”,应该指的是宋代。
关于科考制度,可以说很多,但限于篇幅,简略归纳如上。
任何一种考试制度,在当时社会都是合理的,存在即是合理。不合理就会随着社会进步,慢慢的淘汰了。
这问题是试图探讨,古代的科举制度的优劣吧?其实任何一种制度的优劣,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客观环境去做评判。
科举制的雏形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在前之前古代王朝一直采取“察举制”或“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北宋建立后,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有何弊端呢?主要是因为难以避免任人唯亲,以及利益输送。但这两种制度也并非从开始时就是落后的,而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地变样走形,成了利益集团结党营私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的危害尤其严重,它导致了官场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主要政治权力皆被世家大族所独揽,而庶族地主及广大的寒门子弟,因为无法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龚断,而很难有出头之日。
这就犹如一潭水,如果没有新鲜的活水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使其得以维系正常的新陈代谢。那么,这潭水很快就会变成死水、臭水!而这对于一个王朝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王朝不能充分吸纳有用的人才,致使权力尽归世家纨绔子弟把持,那么这个王朝很快就将失去活力!
因此,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科举制可以做到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拨人才,让那些寒门子弟也能有出头之日。如果他们果真有真才实学,自然可以“十年寒窗辛苦,一朝金榜题名”。从而获得为国尽忠,为民尽职的机会。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触硑了科举制)
又因为科举制度,可以起到有效稀释世家大族影响力的作用,打破少数几个世家大族对政治权的龚断。因此也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所以经过了隋唐时代的雏形,再到宋朝之后的完善,便成了统治阶级从社会各阶层吸纳人才的有力工具。
然而和太监制度一样,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或者是科举制都是伴随着封建王朝而生,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既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己因为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被淘汰了。那么,曾经很先进的科举制,自然也避免不了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尤其是到了清朝后半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崛起,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挑战!由于科举制束缚人才,致使文人的思想被禁祻于四书五经的故纸堆,产生了诸如盲目自大,因循守旧,排斥新观念新思想的负作用!而这些弊端如果难以克服,必然导致清朝无法走出衰败的泥沼。
还因为科举制是封建专制的卫道士,因此被科举制薰陶出来的文人,很难接受外来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而且出于维系本阶级利益的目的,封建文人们也不会允许晚清作出不利于他们利益的改良!这一点,可以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晚清新政推行之艰难中,窥其一斑!
(清末新政时,慈禧太后废除了科举制)
这充分说明:曾经先进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已经成了阻挠中华进步的绊脚石,而科举制致力于维护的封建专制,也己经成了阻挠中华发展的拦路虎!最后科举制度,终于在清朝覆灭前被彻底废除了!这个结果,既是科举制度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同时也是因其不能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
你好,我是雨霁晚霞hong,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科举制度即有先进性,也有落后性。
先说先进性: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后代王朝都一直沿用和完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出现提高了古代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促进了社会读书的风气,且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最重要的一点,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世家对官场的垄断,给了普通人进仕为官的希望。这是古代封建时期出生贫寒的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通道,在全世界的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只此一家。
科举的落后性:科举制度终究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途径,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而非促进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只能选拔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普通官员,而不能进入统治阶级核心。再有就是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死板僵化,特别到了明清以八股取士导致了文人知识分子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意识。
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科举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打破了官僚家族世袭制,相对而言降低了当官的门槛,平民也有了做官的机会。它在当时是属于世界最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为很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直到现在某些地方都有借鉴的价值,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
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就是比较先进的,原因如下:
第一,给全天下读书人一条政治出路。
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上层统治者主要以士族门第的高低来选拔官员。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虽然也有推荐制,如秀才,孝廉,但这一方面更注重品德的选拨,另一方面指标又极有限。所以广大寒士还是很难走上高级管理岗位。
而科举制,就打破了门第的限制,通过考试公平地求取功名。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出自寒门,但都曾位居高官,多闻天下。
第二,科举制使全天下读书人都静心读书,不再游走生事。
春秋战国时候,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没有官方途经去干禄求仕,只能到处投奔权贵,做权贵的门客,借此来找机会施展抱负。所以春秋各国的公子,几乎人人有门客,这些门客动辄参与夺嫡武装暴动,相互残杀,弑兄弑父,屡见不鲜。战国四公子,每人门下都有几千人,吕不韦也有门客三千,这些庞大的政治力量,往往严重影响政局的稳定。更别说张仪,苏秦了,整个搅动了世界格局。
而科举制的推行,让士子们都安下心来,静坐窗前灯下,苦读经书,孜孜以求,兀兀终年。有人甚至八十岁还在参加科举。五六十年参考的甚多,如孟郊,如归有光,都是花甲之年才中进士。
第三,有力宣扬了主流文化。
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读本,四书五经,读书人天天读,日日诵,其精神思想慢慢浸润到灵魂深处,成为后天基因刻入骨髓,难以改变。考中做官,也是用这样的思想观念来安邦治国。这样,儒家文化就深入人心,遍布乡野。
没有比这个更便捷,更有效的宣传了。
所以科举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这是个好问题,科举制度的先进性要远大于它的落后性。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公权力的分享机制,这种权利分享机制在隋唐以前一直是由门第来决定的,这是从汉末豪族势力膨胀,进而形成门阀,为了巩固和延续家族权利形成的一种权利分享机制,也就是首先看出身,其次再看能力。而科举制度的出现之所以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尾声,在隋唐第二帝国的开始形成的这个阶段,也是因为皇权的逐步回归,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权利分享机制,选拔人才参与国家治理。
科举制度有这几个好处,首先就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数量,提高了稳定。在门阀时代,权利都由门阀分享,他们集中在金字塔最顶端。而科举制度通过一种事先公开的选拔机制,把选拔对象扩大到了几乎所有的文人(识字的人),这和门阀相比,是极大的扩展了可以共享权利的人群的,也就是所谓士人阶层。在这样的前提下,帝国给尽量多的国民都提供了一种上升渠道。
第二是扩大了帝国的人才来源,提高了治理能力和效果。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及时在明清时候的八股文时代,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全部识文断字,大部分通晓事理,顶尖的具备很强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能力。这比看家族门第来的好的多。
最后,就是维护了大一统帝国的稳定。中国统治者历来严厉打击党争,因为党争容易形成利益集团,为了自己利益损害国家(皇权)利益,进而导致国家不稳定。但其实有一点大家可能不注意,就是党争其实就是一种分离势力的初级阶段,不过中国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这种分离势力的做大。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中国找你隋唐时期开始的利益集团,大部分都是以个人为核心,加上同窗同乡或者师生为纽带来组织利益集团。这种方式其实在古代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组织方式,这也是利用科举制度来分享权利的必然结果。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最有延续性,最有排他性,最有凝聚力的血缘纽带权利继承被斩断了。一个个的利益集团只能使用同窗同乡师生这种纽带薄弱,延续性差的组织方式来形成利益集团,经常就随着核心人物的沉浮,集团整个就沉沦了。而这显著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有足够延续性的利益集团。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明朝有三个特别明显的例子来说明科举制度对大一统的影响,正反都有。首先是正面的,就是历代权臣没有能够延续超过两代的,比如《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严嵩严世蕃,严党把持朝政几十年,可谓呼风唤雨,可最后还是一地鸡毛,严党的组织方式就是混杂了血缘(严世蕃)、上下级和师生的一种集团。
(严嵩告诫严世蕃,大明朝的天只有嘉靖皇帝一人,因为没了严党,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等等一系列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高官,皇帝不依赖严党,但是严党却依赖皇帝,这和魏晋南北朝时候的门阀天差地别)
第二个是相对正面的,就是东林党,东林党的组织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认同同一种“文人理念”的师生,在明末政局中东林党延续性要相对长一些,但这两种方式在科举制度的控制和解构之下,都是没发做大的。
(东林先生顾宪成,后来在无锡一带讲学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成为了明末东林党的先声)
第三个反面,则是明朝西南的土司等土皇帝。关注我的应该知道我之前有一篇分享,介绍了历朝历代作战次数的多少(硬核历史1,中国历朝历代作战次数介绍,ttps://m.toutiaocdn.com/item/6821065505080607236/?app=news_article×tamp=1588676120&req_id=202005051855200100180851472B267222&group_id=6821065505080607236)。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明朝是历朝历代作战次数最多,“又强又持久”指数最高的。而明朝之所以作战次数多,是有三场延续百年的战争的(下一篇图文我会详细分享),其中一场就是在西南和各种少数民族的战争,明朝真是从建国打到亡国,对象很多就都是西南地区那些以血缘为纽带进行权利继承的土皇帝,这个问题直到改土归流才逐渐解决。
综上,科举制度是非常具有先进性的,也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华文明独特性的重要表现。
(欢迎关注下路符,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各种历史知识~)
应该辩证的看到这个问题,当这个制度形成确立的时候,它是先进的,因为它解决了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果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更新或者改革,还是一成不变,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它就成为了落后的产物。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古代封建各个时期的选拔制度吧。
秦以前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世代继承官爵
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其中一代当官了,那么就可以世世代代为官。对于当官的当代人来说,他能够在朝为官,肯定是有本事的,凭借能力得来的官位,但是如果世袭,就不能保证每一代都是有能力的官员,这就导致了,庸才、废材继承官位,这对于朝廷的管理就出现了极大的不利。那么就出现了秦朝按军功选拔人才的方式。
秦朝是按军功选拔
秦朝在一统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作为一个军事强国,从商鞅的变法到白起等战将,都是有能者,在秦国统一天下后,就实行了按照军功选拔贤能。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指立了军功,在和平的年代,没有征战就意味着不可能有立军功的机会,这或许也是秦朝连年征战的原因吧,除了皇帝好大喜功外,军民百姓也希望能够上战场,立军功,一朝入士。
再者,轮按照军功选拔,在战争时期有用,毕竟战争需要武将,但是放到和平年代,需要治理天下的时候,这一选拔方式,就会造成武将多文臣少的局面,对于治理天下极为不利。因此,秦朝的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可以已经将能力作为人才选拔的考核指标了,但是由于考核的片面性,以及选拔能力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就导致朝廷武将多文臣少的局面。
汉代是察举制和征召制度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
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 ,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
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汉武帝在完善察举制的同时,还建立了征召制,征召那些有一定才能又不肯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建元征召,有文学家枚乘、儒学大师申培等。此后汉武帝又在元光五年(前130)征召通世务晓习道术者,元狩元年(前122),派遣博士行天下征召君子隐士。征召制、察举制与“公车上书”制相互配合,汉武帝网罗了大批人才。
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唯一缺点就是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确立,经两宋的发展,在明朝进入鼎盛。俗话说,物极必反,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持续1300多年。
因此作为古代重要的选拔制度,当这个制度形成确立的时候,它是先进的,因为它解决了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果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更新或者改革,还是一成不变,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它就成为了落后的产物。就如科举制度,在建立之初,其很好的解决了千余年来对于人才选拔的问题,做到了公正、合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选拔到人才,对于唐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非常大作用,但是到了明代,八股文的出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成为了一种格式,那么对于选拔人才就不一定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了,到了清代,选拔制度的双面标准,思想保守,流弊甚多,最终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就古代而言,这种选才制度在当时社会下显然是先进的,对后世和周边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科举选考的先进性: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读书人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科举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教育遗产,科举制度对于整个世界文明的贡献都是巨大的,甚至有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影响世界巨大进程的第五大发明。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千三百多年的过程中,不仅有许多外国人通过科举制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且这一制度很早便被亚洲诸国引进,在东亚地区,这一制度对朝鲜、日本、越南及琉球等东亚汉文化圈的主导影响持续了千余年。
科举选考在后期出现了很大弊端: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制度已经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近代有志之士竭力要废除科举,废除封建制度,师夷长技以制夷。
所以说古代科举选考一分为二来讲,在当时是先进的,是很好的选才手段,但随着社会发展,渐渐的不再适应社会的现状,变得落后起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所有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