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话题,两位军师庞统和诸葛亮说这话时,虽站在不同角度上说的,各有道理,说不上高低优劣之分,但从荆州后来影响蜀国的命运来说,庞统倒是有先见之明,明显棋高一筹。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之一:他们加入刘备集团时间:
1. 诸葛亮见刘备是在公元207年,时年27岁,还未出仕,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在《隆中对》中说到:荆州是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从公元207到公元223刘备病逝,诸葛亮跟了刘备16年。
2.庞统见刘备是在公元210 年,时年32岁,己是一名地方官员,说:荆州荒残,难以据此形成定鼎足之势。
庞统(公元179年一214年 ),周瑜为南郡太守时,为南郡功曹,公元210年周瑜死,鲁肃接替。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成为刘备下属。这番话就是刚归顺刘备时说的。从公元210年到公元214年,庞统跟了刘备4年,在进攻雒城战斗中落凤坡中流矢而死,年仅36岁。
之二,他们说此话时荆州状况。
1、诸葛亮当时在在襄阳隆中,还是一介布衣,虽胸怀天下,满腹谋略,但毕竞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
公元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在当地豪族的拥戴下,掌控了荆州七郡。当时天下形势大乱,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北方发生了激战。由于刘表没参加讨伐董卓之战,而得到了董卓控制的朝廷的认可。而这时的荆州相对安全,很多民众和民士前来避难,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
从公元196年开始,北部与张济的穰城之战,张济死后其侄张绣与刘表联合,驻宛城北拒曹操。
公元197-198年,在北部与张绣联合出兵抗曹,后兵败。
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逆刘表被战败。刘表平定叛乱,收回三郡。
公元199-203年,交州牧张津对刘表连连用兵,后兵败。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张绣降曹,刘备游移于曹操与袁绍之间,保持中立之势。
公元201年,刘备自袁绍处投奔刘表,刘表厚相接待,却不重用,派刘备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
公元207年,曹操远征柳城,刘备劝其突袭许都,扩大地盘,刘表不纳其言,错失良机。
在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跟随刘备时,刘表据守的荆州虽有战斗,但都发生北方及其它交界处,战火没有在荆州腹地发生。加上刘表儒雅多疑,爱民养士,好于坐谈,保持中立,立意自守。使得荆州成为天下乱世中的一方安稳之处,富庶之地。
诸葛亮是跟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隐居隆中。根据他在荆州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全国形势的分析,写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指出荆州是统一天下的关键。
2.公元208年,刘表病死。当其病危时,曾想把荆州让给刘备,而刘备不想介入其两个儿子的立位之争,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坚辞不受。所以也才有刘备从东吴手中借荆州一事。
公元207年,曹操进攻刘表,公元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刘备逃跑,曹操追击,发生了当阳长坂坡之战,刘备大败。另一方面,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之战,也是在荆州地界上战斗。
赤壁之战后,刘备从东吴手中借得荆州南郡以及江南四郡,江夏被东吴占领,北部的南阳为曹操所有。
经过两次大战后的荆州,残破不堪,加上三方肢解,己是疲敝之地。荆州己不是诸葛亮《隆中对》分析的状况。
而庞统亲历见证了荆州这一时期的变化,所以说荆州是鸡肋是累赘。
其三,诸葛亮和庞统都不谋而同的建议夺取刘璋统治的益州,刘备也听从了两位军师的意见。进占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只不过庞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假如庞统不死,协助关羽一文一武统治荆州,也许不会有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擒杀之事,也就不会有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战败后白帝城托孤病亡一事。当然,历史己发生,是不会改写的。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诸葛亮巜隆中对》分析所说是正确的。庞统归刘所说也是正确的。只不过时间点不一样,事物在发展变化中。
但到了庞统到刘备阵营时,诸葛亮也是赞同庞统意见的,只不过荆州己在手,顺势而为攻取益州成为立国之本。
假如庞统不死,即使不协助关羽守荆州,也许会预见到荆州的隐患,会给刘备出主意消除这一隐患。
反观之诸葛亮,坐阵成都时忽略和轻视了荆州问题,导致了荆州悲剧的发生。作为一国之丞相,实为不应该。从这点来说,不如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