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春封妃是贾府的大事,贾府因为很久没有建立功勋被嘉奖了,所以当宫里的旨意传出来时,众人都是惊慌失措,甚至贾母都不能够稳住,直到赖大将封妃的好消息传回来时,众人才欢喜起来。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可是贾政除了对皇上谢恩之外,他又去了东宫,他到底去感谢谁了呢?当着皇上的面能够去的地方不多,所以这个一定不会是太子亦或太上皇、皇太后,最有可能的人就是太妃。

第一,不是会是太子,皇上不可能容忍

能够住在宫里的人不多,除了年幼的皇子,当值的太医,之外很少人能够住在宫里。太子成年自然有自己的府邸,贾政不可能刚刚感谢完皇上,立马就去太子宫中感谢。这不仅会招致皇上的猜疑,也会给贾府带来无穷的祸患。

如果东宫真的是太子,那么太子如何会对选妃之事多有参与。身为太子担负监国之职,但是没代表父亲的家事都敢参与,那他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所以对于选妃之事,太子插不上手,也不便参与。所以贾政去感谢的人也不可能是太子。

第二,也不是太上皇,贾政不会这么没眼色

此时宫里还有太上皇,但是贾政去感谢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是他。太上皇既然已经主动退位,把国家的政权都交给了现在的皇上,那么他就不会公然参与朝政或者是和大臣结交,这是给皇帝脸面,也是保护自己的平安。身在皇权之上,没有人能够抵挡权利的诱惑,权利会让众人不像自己,所以太上皇既然已然放权,就不会再参与朝中的任何事。

所以即便元春封妃和皇太后有关,但是贾政也不敢公然前去感谢,因为作为朝臣,所占的立场很重要。太上皇和皇太后固然要尊敬,但是现行的主子不可能放在一边,所以贾政不可能去感谢他们,况且还不是,如果是的话也不敢去。

第三,是太妃,贾府宫里的照应人

能够在皇上面前说上话,对元春的封妃给与帮助,但是却又不会引起皇帝忌惮之心的人,便只有宫里的老太妃,因为她们都是皇上的庶母,而且已经久居深宫不会再有什么能耐可以影响朝堂的势力,所以皇帝会忌惮皇太后,却会对太妃放心。

元春入宫多年,如今才一朝封妃,而且又并非因为贾府的功劳而封妃,所以元春能够封妃最大的可能就是宫斗站对了队,或者被举荐,那么这个人也只能是太妃。所以贾政在宫里能够光明正大去感谢人,也只有太妃了。宫里的太妃薨逝,贾府全员出动去参与,想必也有这方面的缘故在里边。太妃就是一直在宫中照应贾府的人。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最佳贡献者
2

在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回,元春被封妃,贾政去宫里领旨谢恩,贾家的仆人赖大回来告诉焦急等消息的贾家人宫里的情况,书里有一段这样的话: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那么贾政为什么要去东宫谢恩呢,贾家和东宫又是什么关系呢?

东宫这个词很扎眼,是个指代,在很多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东宫基本都是指太子。东宫是古代宫殿的称谓,因方位得名,后来就是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有时候也说故“储宫”。但是西汉的时候,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那么贾政去谢恩的东宫到底是指太子还是皇太后呢?

我们看红楼梦的写作手法,很多时候都写得很隐晦,连名字都埋伏着玄机,对于朝政就更是不敢明着写了,书里说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全都失落无考。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写实的书,作者记录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兴亡史,而自己家族的盛衰又和当时的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样隐晦的写实其实就是想避开不必要的灾难。连皇帝都是假的,这个东宫就更不可能有所指了,就算想指也不会指的这么明显,直接说贾家另外感谢的是太子或者皇太后。因此这个东宫另指他人。我们看红楼梦,贾家是国公府,而且是几代的爵位,自然也是有一些皇宫里的势力。元春被加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贾家势力又上升的一个标志。因此在接到圣旨以后,贾政首先去向自己阵营的最高领导人报喜和道谢,还让全家都去感谢。这一处也可以说明,这个东宫就是贾家在皇宫里的靠山,有重大的事,贾家会第一时间去告诉这个东宫。

很多人说元春是贾家的靠山,我认为并不完全对。在元春没有加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史的时候,贾家就已经很猖獗了。贾家没有一个正经做官的人,但是那些做官的都要靠着贾家做护官符,这也充分说明贾家的势力很强大。这时候元春起的作用并不大,即便在她晋升之后,贾家也没有靠她有过更进一层的改善。因此贾家的势力一开始就是存在的,敢这么无法无天靠的就是宫里有人,这个人不是元春,就是这个“东宫”。

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宫里的一个老太妃薨逝了,贾家所有人都去宫里吊丧了,只留了尤氏一个人管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老太妃死了以后,贾家就开始乱套了。

不仅贾家内部开始乱套了,贾家在官场也出了问题。贾琏说以前有人告他们谋反都不怕,但是现在开始被人抓小辫子了。忠顺王府死死的盯着贾家,没事还要找点事,更不要说和以前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了。连皇宫里的太监都开始对贾家蛮横无理,来贾家要钱,答应的慢了都不行。可见这时候的贾家已经开始不行了,似乎要开始倾倒了。这些都发生在这个老太妃死了以后,贾家很明显的就开始不行了,外忧内乱,一切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也可以看成贾家的靠山倒了,贾家慌乱之中不知道怎么办,家里也乱套,在外面也出乱子。而此时元春还在,外面的人都以为有元春在,贾家怎样都没事。过年的时候,进贡年货的邬进孝也是这样认为,这时候贾珍和贾蓉就嘲讽着说,元春其实没多大作用,根本帮不了家里什么忙,甚至省亲还让家里赔了很多钱。原文如下:

贾珍笑向贾蓉等道:“你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哪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她心里纵有这心,她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那么这样看来,对贾家起作用的就是这个老太妃了,她才是贾家真正的靠山,而这个“东宫”很可能就是指她。

3

贾元春封妃,贾政叩谢过圣恩之后又往东宫去了,是谁在东宫住着呢?当然是太上皇。



一提东宫,许多人都想到是太子。但在这里,却东宫里住着的却绝对不会是太子。

因为皇帝封妃,太子做为皇子,按伦理礼法,太子儿子是没有资格去干预皇帝老爹的房中大事的。就算是贾元春封妃,太子或太子妃为贾元春说过好话,贾政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去向太子谢恩,更不可能在刚接到女儿封妃后,便明目张胆地去向太子谢恩的。

当然也不会是太后或太妃或皇后。



因为太后和太妃虽然都是皇帝长辈,也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皇后做为皇帝的正妻,母仪天下,也有替皇帝分忧的资格,但她们都是女性,她们可以会接见外命妇,却轻易不会接见朝中臣子。

若是她们真对贾元春有什么恩典,贾府真的要表示感谢的话,也不是贾政出面,而应是贾母、王夫人出面。正如贾政让管家赖大转述的那样,让贾母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三,为什么说是太上皇呢?



首先太上皇是皇上的爹,对皇上有一定的影响。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太上皇都是禅位于当朝皇上的,太上皇自然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太上皇提出让宫妃回家省亲,让宫妃的娘家人可是在一定日子里去宫里探望宫妃等,皇上就会欣然同意。贾元春省亲就是乘着这股东风回过一次贾府,而贾府为此还动用了藏在甄家的备用银子。因而,如果太上皇提出什么建议,皇上一般不会打回去。

贾元春封妃很突然,就连贾政等事先都没有得到信息,说明不是贾府图谋来的,这就有可能会是太上皇为了向百官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建议皇上给一些世家大族些恩典,你笼络人心等,因此才有贾元春的突然封妃。



其次,皇上提倡孝道,许多事情只要不超底线,皇上都会给太上皇面子。

历代皇帝都是提倡孝道的,这不仅是为了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也是为了大局的稳定。当朝能够利用禅位方式,让朝廷平稳过渡,都说明不管太上皇,还是皇上,都是理智而聪慧的。因而,不管太上皇禅位是主动提出,还是被动禅让,皇上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给太上皇面子。特别是在封妃这种无关大碍的问题上。

要知道,贾元春封妃之后,贾府是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的,就连贾政的官职都不曾往上提上一级,反而为盖大观园赔上了不少银子,贾珍曾说贾元春在省亲一两次,荣国府就变得精穷了。贾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她心里纵有这心,她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贾珍也笑着补充道:

“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可见,贾元春被封贵妃,实在不是皇帝心甘情愿的,贾府面子有了,内里哪有什么实惠?若真不是皇帝想给人面子,怎么会突然给元春封妃。而能够左右皇帝封妃,而贾政又能够去表示感谢的人,除了太上皇没有二人。



另外,就算什么原因都没有。,作为朝中大臣,为了尊重皇上,去感谢一下皇上的爹,也算是情理之中。

贾元春封妃之后,贾政曾让赖大传话,让贾母带领太太们去谢恩。贾母她们去谢谁的恩典呢?自然是皇后,太后和太妃她们的恩典,不管太后太妃,皇后等人是不是真的对贾元春封妃有过恩典,从礼法上,贾母等人都应该去谢恩典的。

同样,贾元春封妃,无论太上皇有没有恩典,按照规矩,贾政都要去太上皇那里走一趟的。

不仅是贾政,其他官员升官加爵,其他宫妃晋升宫位,为了礼貌,为了法度,都会到太上皇那里走一趟以表示感谢的。所以贾政在谢过皇帝之后的第二站,就是去找太上皇谢恩去了。所以东宫里住着的是太上皇。



当然,对此,皇帝是不会怀疑贾政会有什么图谋的,毕竟太上皇都把皇位禅让出去了,又怎会有其他想法呢!

4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贾政进宫听完皇帝恩旨后,又往东宫去了。他去见谁?可以肯定不是太子。具体是谁,下面简单聊聊。?

?(第十六回)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赖大说听完皇帝的恩旨贾政就去了东宫。“东宫”第一印象是太子的住所。其实历史上,东宫不止太子居所一个解释。??

一,指太子。《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二,指汉代皇太后。因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称“东宫”。

《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居也。”??

《汉书·贡禹传》:“莽乃车驾至东宫,亲以其书白太后。”??

三,指嫔妃。《公羊传·僖公二十年》:“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

四,指唐代太上皇。唐朝大明宫前身是专为太上皇李渊修建。住过李渊、李旦、李隆基等几代太上皇,当初又称“东内”。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出场,他在“东内”伺候,“东内”是太上皇住所无疑。??

《红楼梦》中还有太上皇。证明皇帝继位不久,算有太子年纪也不大。皇帝晋升嫔妃,与太子无关。贾政为臣子也不能与储君如此接触。东宫显然不是指太子。根据史料对“东宫”的解释,贾政去“东宫”能见的就只有几个人:老太妃,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和贾元春。??

赖大说“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王夫人也要去东宫谢恩。她们去见的对象有四人:老太妃、皇太后、皇后和贾元春。??

之所以老太妃排前面,是种种迹象都表明,老太妃是宁荣二公一个时代人,她是太上皇长辈。她出身金陵甄家,贾元春晋升,就是因为进宫数年,一直侍奉老太妃。贤德二字也是褒奖她崇孝的德行。??

贾元春孝顺老太妃,等于替太上皇和皇帝尽孝。老太妃不插手皇帝后宫事,太上皇和皇太后却可以向皇后提议皇帝晋升元春。如此,贾政去东宫拜见之人就只剩太上皇。??

贾家两拨人进宫,贾母等诰命夫人,势必向老太妃,太后和皇后谢恩,还要见一下贾元春。贾政去见的只能是太上皇。??

《红楼梦》京城和皇宫借鉴了唐朝。都中名长安,皇宫有大明宫。太上皇退位后,大明宫本就叫“东内”,也在东宫范围。贾政作为太上皇老臣,当年他执掌敕造荣国府,获赐工部主事,都是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下旨。这次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又是太上皇恩典,贾政见过皇帝再拜谢太上皇是必然。??

贾政去东宫见太上皇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不久太上皇就下旨妃嫔可以回家省亲。此事自愿并非强制。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都退位了,贾家还对他言听计从,很容易遭到皇帝猜忌和排斥。贾家再愚蠢这个道理必须懂。他们一意孤行操办贾元春省亲,只有贾元春晋升贤德妃是太上皇旨意,对太上皇感恩,才会投桃报李不得不积极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贵妃省亲。??

《红楼梦》很多线索,曹雪芹写得很隐晦。需要结合前后文理解。贾元春进宫多年没有消息,分明不得宠。她依傍侍奉老太妃有功,才会让太上皇太后提议晋升她贤德妃。老太妃辈分太高,不太会插手皇帝妃嫔之事,后宫内外有别,除非老太妃召见,贾政外臣不能见老太妃。既然是太上皇的主意晋升贾元春,贾政自然需要去向太上皇谢恩。??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

5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政正在家里摆生日宴,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来传口谕,让贾政见驾。

因为不知道是福是祸,贾家的人惶惶不安,直到赖大将封妃的好消息传回来时,众人才欢喜起来。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贾政对皇上谢恩后,又去了东宫。他到东宫去见谁呢?东宫里住的是谁呢?

我认为东宫里最有可能住的是皇后。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皇上之下是皇后,贾政在临敬殿向皇上谢恩后,再去向皇后去谢恩。

皇上接见大臣的地方是临敬殿。贾政觐见皇上先到了临敬殿,领受女儿加封贤德妃的旨意。皇上一番教导后,贾政应该再去拜见皇后谢恩,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贾政去了东宫,应该是去拜见皇后。

二,皇后是后宫之主,嫔妃晋升的宝碟需得加盖皇后的凤印,嫔妃需得接受皇后的教诲,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

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虽然是皇上加封,但仪式应该是皇后主持,内宫之事还是由皇后出面。

女儿晋升,贾政必须要向皇后谢恩。

三,贾政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是去拜见皇后谢恩。

赖大说“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是紧接着“老爷又往东宫去了”说的,意思是让老太太领着太太们也去东宫谢恩。

皇上不可能接见女眷,老太太和王夫人拜见的只能是皇后。皇后接见大臣女眷是她的职责。那么东宫住的就是皇后了。

四,在传统故事中,东宫娘娘指代的是皇后,西宫娘娘指代的是嫔妃。

在传统话本故事和戏曲故事中,经常有“东宫娘娘”和“西宫娘娘”的说法。

东为上,东宫娘娘指代皇后,西宫娘娘指代嫔妃。

何林注《公羊传》中说到:“西宫者,小寝内室,楚女所居也。”后宫嫔妃所居住的地方为西宫。

《红楼梦》的作者应该也是借用了传统故事的用法,以东宫隐喻皇后。

由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东宫里住的是皇后。

6

元春封妃后,贾政去了东宫谢恩。这个东宫是指的谁呢?

东宫一般指太子居住的宫殿。那么当朝太子有没有干涉皇帝封妃的能力呢?

《红楼梦》皇帝的爹妈都健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还有干预朝政的能力,这说明太上皇年龄不太大。

皇上应该正值壮年,东宫太子应该是青少年。这个年纪的孩子,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是贾府的靠山,更不会左右他老爹纳谁为妃。

谁能左右皇帝封妃呢?

能左右皇帝封妃的人,一个是皇帝本人,一个是太上皇和皇太后,还有一个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或者是皇帝的宠妃。

太上皇,皇太后能左右皇帝封妃,但是他们不住在东宫。

书里虽然总说当今以孝治天下。但是,这对父子很有意思。皇帝没有任何自主权,就是开恩让妃嫔的母亲进宫探亲,也要启禀太上皇。

儿子刚刚“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太上皇、皇太后又下旨意,“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太上皇的旨意一下,妃嫔家眷果然开始省亲。这说明太上皇能左右皇帝的决定。

太上皇和皇太后不住在东宫。乾隆皇帝当太上皇住在乾清宫养心殿。乾清宫位于故宫中路。养心殿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不叫东宫。

能左右皇帝决定的还有皇帝的生母或者皇帝的宠妃。

东宫还有可能是东宫皇后。不过皇后与贾府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元春封妃不会是她促成的。贾赦与贾政不会向皇后谢恩。

政和贾赦去拜见应该是居住在东宫的太上皇宠妃。这个宠妃也可能是皇帝的生母。无论是谁,这位宠妃应该居住在东宫。

宫里有位老太妃,这位老太妃应该住在东宫。

皇太极当皇帝期间,她有一位正宫皇后,或者叫中宫皇后哲哲。有一位东宫宸妃海兰珠。海兰珠住在东宫,深得盛宠。

宫里有一位老太妃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太妃病重,妃嫔不再省亲。老太妃死了,贾府与北静王等人给老太妃守灵时,贾府住在东边,北静王住在西边。因此老太妃是贾府在宫里的靠山。元春封妃是老太妃一手促成的。

皇帝向贾赦,贾政宣布元春封妃的旨意后,就令他们去东宫,向老太妃谢恩了。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7

在人们的意识里,东宫向来就是太子的居所。

太子也就是当时的储君、未来的皇上。

这个规则或习惯,早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已经存在,齐太子便曾位居东宫,且有明确记载。汉代的时候,不仅是太子,还有太后,甚至妃嫔也住在那里。后来到了唐代,东宫专属太子这种模式便被固定下来,延轶至没有太子为止。

后世只要提到东宫,基本认知那就是太子的所在。

所以,从字面上理解,赖大说贾政往东宫去了,那就是到太子那里去了。

这个并不令人费解。

但曹雪芹的春秋笔法却往往令人捉摸不定,他经常采用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的手法描述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给正常解读带来无线困扰。

比如开篇他就给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叫甄士隐,一个叫贾雨村。而他的释辞却颇耐人寻味: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看看,这多可怕,还没怎么着呢,先把你绕晕了,使得后续的故事延展,都不知道到底哪里是真哪里是假。

这也恰恰就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所以,曹雪芹说去了东宫,是不是我们要反着听呢?

这个我们可以怀疑,也可以确信,姑且存疑吧。那我们不妨来看看贾政去东宫要干嘛──

贾政的目的何在

贾政急匆匆跑去东宫,是在女儿晋封贤德妃之后,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去感激,去道谢,去叩恩,去千恩万谢那个把女儿提拔上位的人。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加深和对方的感情基础。

按说呢,偌大的宫闱禁地,是不会允许一个员外郎随意乱窜的,更是犯了大内禁忌的,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而贾政在没有宣召的情况下直接大喇喇去了东宫,就说明他心里清楚:人家不会治罪于他,更不会杀他,心里有底。也就看出来贾家和东宫的关系绝非一般,甚至莫逆。

或也可以肯定地推断出:东宫就是贾家最大的靠山。

东宫住的到底是谁呢

表面看,贾元春就是贾家最大的靠山,有她在朝里撑着,贾府的一应事宜就不会有舛错,更不会动辄得咎,她能给家里带来无限风光和即时好运。

话说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虎落平阳,威势犹在。以他贾家几朝几代的煊赫,这么葳蕤冲天的气势,单凭一个荣国公和贾元春是远远不能撑住的,一定有培植他们的力量。他贾政乃一介宿儒,饱读诗书,烂熟了经典故事,不会不知道狡兔三窟的道理,自然也不会指望在元春一棵树上吊死,发展庞大的亲善力量也就势在必行,情理之中。

而且,荣国公老哥俩早已为后人铺平了世代交好的路径。贾政也只是在续交而已。

还有,这贾妃能获封上位,要是没有提携拔擢的力量,也不可能。

这也就是说,一定是上面有人支持她,待见她,所以才让她从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

而这个能提携她的,一定是比她位高权重的人,甚至是在朝中说一不二的人。

那这个人是不是皇上呢?

很有可能。且能证明当今天子皇恩浩荡,遍洒雨露,不枉了圣明烛照。

但请注意:皇上不会住在东宫,也就和皇上扯不上关系。

再者,即便是皇上直接诏封了她,贾政也不敢冒冒失失的直接进去叩恩,还没熟到那个份上,自然不敢越雷池半步,况且也不合规矩;即便真的是皇上的话,提拔了以后又抄家,瞬息三变脸,这也于理不通啊,皇上怎么会轻易反噬自己的金口玉言呢?

所以说,东宫就是皇上的说法不靠谱,东宫也绝非皇上。

莫非真的是太子殿下?

文中并没有交代太子的情况。只是这太子殿下,是不是能影响甚至左右得了皇上,也值得商榷。

而且,就一般情况而言,太子年幼少冲,是不敢在父皇面前如此点名道姓的要加封元春的。即便是敢,他一个少年,对于父皇的宫闱之事,也不会很感兴趣,奖掖拔擢也就无从谈起。

诏封一个进宫近二十年的老宫娥,于他来说,还不如拔擢一些青年才俊更和逻辑呢!

还有谁呢?太皇太后?亦或是太上皇?

很有可能。

前面说了,汉时的东宫,就曾居住过太皇太后。看来,曹雪芹给我们设的迷障,是要另眼相看了──真对假,小对大,少对老,这也说得过去,或许作者的意图也正在于此。

问题扒到这里,貌似比较容易了,也好解决了。

你想,皇上也是父精母血的感情动物,也不会绝情绝义到六亲不认的地步,更何况是传位于他的父皇,还有生他养他的太后呢!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太上皇余威犹在,传出话来,皇上不敢不办,哪怕是太皇太后一个白头蹀躞的老太太,那也是他的老娘,夫天朝以孝义治天下,那就不能有违母命。

其三,太皇太后或者太上皇,和贾家那是父一辈子一辈的感情,荣国公有救驾之功,太上皇有知遇之恩。人越老越念旧,拔擢一些功臣后代也就自然而然。

其四,贾家树大根深,百年的根基荣耀,可以说根深蒂固,能维系着一直不倒,也说明朝里确实有大树可以乘凉,而这颗大树,很有可能就是太上皇,或者太皇太后。

结论来了:东宫表面是太子,实则就是太上皇、太皇太后,一直在培植他们贾家,宠幸他们贾家,贾家也隆恩优渥。元春进位,离不开他们的从中调停,贾政忙不迭的跑去东宫,就是磕头谢恩去了。

但这也埋下了一个伏笔:太上皇或者太皇太后逾位擅令,令皇上深恶痛绝心内记恨,又不便当场发作,终于在老人崩逝以后,找个茬子勒死了贾元春,开了贾家的罪,抄了他们的家。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思路,兴之所至就聊到了这儿,也欢迎不同意见者踊跃拍砖??????

(图片来自网络)

8

东宫当然是住着太子。东宫在殷周时便由太子居住,东宫的指太子,也由那时定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至于太子住哪,一般是住东宫,当然也有些朝代不是,比如:战国时应是嫔妃的住处,西汉是太后的住处。隋朝时隋文帝建东宫由太子杨勇居住,唐初太子李建成也居住东宫,后因太子杨勇、李建成都被弟弟所杀,故被认为居东宫不吉利,曾有一段时间太子随皇帝住。《红楼梦》所写的时代背景虽不明确,但基本确定是明清时期,明清朝太子都居紫禁城东华门内的端本宫。因此往东宫去了,应是去见太子了,而且根据红学家刘心武先生的研究认为,贾府应是归太子一派,如今元春封妃,贾政应是首先去见太子,表明立场。

9

贾政又往东宫去了,谁在东宫住着?

贾元春采选凤藻宫是贾府一件大喜事,贾元春也成了薛宝钗的人生目标,薛宝钗说那个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可见薛宝钗对权力十分崇拜和向往。

薛宝钗当时选秀只能参加:“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就是说薛宝钗是不能直接聘选妃嫔。

贾元春一开始选的是“女史”,也不是妃嫔,而宫中传来消息,贾元春得宠,加封贤德妃,说明贾元春当贵妃是意外之喜。(贾府并没有计划元春能够当贵妃,被皇帝宠幸!)

既然是意外,那就一定是有人暗中帮忙,所以在贾政过生日的那天,一听说宫里面来人,大家都十分紧张。

原文: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关键是太监也没有拿诏书,就是口头带话,原文: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贾政走后,全家十分担心,原文: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

就好比元春本来是去皇宫当女经理的,却忽然成了老板(皇帝)的小老婆,绝对的意外,贾府都想不到自己的女儿如此能干。

然后就是皆大欢喜。

随机贾政也没有回家,马上就去东宫谢恩。

可以知道元春能够选贵妃,是有贵人提拔,贾政要去谢恩的。

且此人住在东宫。

皇帝选谁家的女孩当贵妃,能够影响皇帝决策的人必定是地位身份比皇帝高的人。

在秦可卿的葬礼出现过一批神秘且权势极大的人物,他们就是四王八公十二侯。

贾府和这个集团是什么关系呢?

贾府的荣国公,宁国公就是”八公“中的两个。

贾母的娘家史候就是“十二侯”中的一个。

也就是说贾府身后的利益集团就是这个庞大的“四王八公十二侯”!

当然这个集团的人是不可能左右皇帝选妃的,但是这个集团有一个“老太妃”。

贾元春选妃成功主要是老太妃的幕后操作,所以贾政要去谢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老太妃“薨逝”后,元春的风光就开始衰退,在贾母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夏太监就找贾琏“借钱”。

这个夏太监就是当初报喜的那个太监,那一年夏太监一共借了贾府一千多两银子,都没还,贾琏躲在后面,王熙凤无奈又借给三百多两。

所以说幕后的“老太妃”死后,元春就不再得宠,小太监也时常去贾府敲竹杠。

之后更是皇帝赐死元春,贾府接着被抄,繁华不再。

期间一共也就是五六的时间,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如过眼云烟。



10

东宫住的当然是太子,这是《红楼梦》联系历史现实的重要证据之一。严格来说,满清十三朝只一个王朝是皇帝执政期间正式册封了太子,就是康熙册封的太子胤礽。《红楼梦》写的便是这一时间的事。贾妃是康熙惠妃纳兰氏,惠妃的叔叔兼养父纳兰明珠,就是《红楼梦》里的贾政。贾珠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宝玉是明珠次子纳兰揆叙,和太子胤礽同龄。贾环是老三纳兰揆方。薛宝钗是揆叙的妻子耿氏,林黛玉是揆叙青梅竹马的恋人长白香玉,十六岁而逝,揆叙婚后和耿氏不同房,当了二十九年的在家和尚。《红楼梦》他的血泪回忆录,记述他和长白香玉的爱情,怎样被有皇家后台的耿氏摧毁的。至于癞头和尚,是太子胤礽的爷爷,康熙皇帝的生父,鼎鼎大名的出家皇帝顺治,因为得过天花,落了满头疮疤,所以得癞头和尚之称呼。癞头顺治和尚之所以帮耿氏配成金玉良姻,因为耿氏是他的外孙女。而这一切的终极原因,是耿氏迷上了玉树临风的有才有貌的纳兰家的二少爷,犯了花痴,作者嘲之为下焦湿热那种病。而她比那个少年大了三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