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 宋朝时期的西夏国不是夏朝后裔,作者这个标题是个伪命题,取名西夏,是因为西夏王朝祖先拓跋思恭因在唐朝末期平定黄巢起义中有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国公,从此以后,这片位于河西之地就成为西夏王朝的根据地。

西夏渊源

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起来的地方性政权,其祖先先居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迁居陕北。其先后臣服唐朝,五代以及北宋,因夏州政权被宋太宗灭亡,夏州首领李继捧族弟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庆此后数年,多次对外击败北宋和辽朝的进攻,从而被北宋,契丹承认。

西夏立国

西夏 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政权,国号是 大夏,又自称 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同时亦有 河西之称,是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 西夏。公元1038年由李元昊称帝建国,此后多次在夏辽,夏宋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形成三足鼎立态势,稳定了其在西北的统治。

总结

西夏政治制度深受唐朝以及当时的北宋的影响,其汉化程度也较高,因而是政体是藩汉政体,后期演化为一元化的汉法制度,西夏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上述作者的标题有其不恰当处。

最佳贡献者
2

李元昊取国名为“大夏”,的确与历史上的夏朝有关。

一、李元昊称帝后给宋朝的上表中,解释了国名

宋宝元元年,李元昊“筑坛受册,即皇帝位”

第二年遣使上表给宋仁宗。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李元昊在表文中说道自己的祖先是出自鲜卑族拓拔氏。

“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其后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

李元昊的祖先在唐代初年归顺唐朝,居住在夏州的那部分称为平夏部。

这与李元昊后来称大夏是有直接关系的

二、大夏与夏朝的关系

李元昊祖先居于夏州,这个夏州名字的由来,就必须提到五胡乱华之际的赫连勃勃(刘勃勃)了。

前秦灭亡后,匈奴人后裔赫连勃勃占据西北,公元407年,他决定建国。

“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

赫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朝的后裔,所以国号大夏,史称胡夏。

后来大夏被北魏消灭,设立夏州进行管理,唐代时这里仍称夏州。

所以《辽史》中直接说道:“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

这里提到了李元昊所占据的地盘就是昔日的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地盘。

所以李元昊的祖先居于夏州,这个夏州名字的由来是与夏朝是有关系的,所以大夏这个名字与夏朝有直接关系。

至于李元昊是否以夏朝后裔自居,从文字记载中没有直接关系,他只说自己是拓拔氏这样的帝胄家族。

3

西夏这个话题,令我想起孩童时代看的一部电影《敦煌》,那时节我曾经对这个诞生于西北地区的政权颇感兴趣,为此关注了不少关于西夏的历史。二十年前,我还写过一部描述李元昊之死的历史小说,呵呵,只不过一直没有公开而已。

那么,让我们回到这个话题本身。李元昊是不是夏朝后裔呢?这你就要搞清楚华夏民族的脉络关系,首先,华夏民族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周朝。当时周人以夏的后裔自居,并由此上溯到炎黄,虽然这个脉络至今还没有得到历史考古的论证,但纯以周的角度而论,周人就是华夏的正宗传人,而他的对手殷商,则已经属于东夷这一支脉。

那么李元昊的党项人,是不是和周人属于同一祖先呢?

关于这个问题,隋朝的观点,党项是古代三苗的后裔。而所谓三苗,就是尧舜禹,即华夏联盟的敌人。他们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当年舜曾将三苗打败,并将其一部分较为骁悍的人,流放到三危山,即今天的西北地区。由此便演绎出后来的党项人。

以这样一个线索来讲,西夏人不但不是夏人的后裔,而且是夏的敌人。在整个华夏体系眼中,商是东边的敌人,所以叫做东夷;三苗的后裔,他们是西方的敌人,因为多数以牧羊为生,所以叫做西羌。党项,只不过是这西羌的一种而已。从三代起,中原的华夏民族就不断地和他们作战。而到了有文字记载的秦汉唐宋,他们继续和中原人厮杀。汉代的名将,很多都有征战西羌的经历,如董卓便是其中之一。

而西夏,确实可以说继承了三苗的传统,不断与中原为敌。他们对自己的称呼,其实并非什么夏,而是“白上国”,音译则是“邦泥定国”,只有面对汉人,才会自称为“白高大夏国”,而这个夏的来源,仅仅是因为李元昊的祖先,在唐末曾获得夏州节度使的官位而已。

4

中国历史上名字跟“夏”有关的国家(确切来说是政权)总共有3个:夏朝、大夏朝以及西夏王朝。

公元前2045年,大禹之子夏启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

夏朝国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老氏族夏族。上古先王颛顼之后,夏氏一族开始兴起,成为华夏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禹、妳启正是夏族的两任首领,夏朝国名由此而来。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叛秦自立,在今陕西榆林建立大夏王朝,为了同后世其他名字中带“夏”政权进行区分,史学家称其为“胡夏”或者“赫连夏”。

赫连勃勃当初建立政权,取国号名为“大夏”,其实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当初夏后氏灭亡之后,一支残部逃亡北方,定居在了草原地区,并成为后世的匈奴一脉,而赫连勃勃则是正儿八经的南匈奴人,政权名为“夏”也就不奇怪了。

后来党项族李元昊占领河西走廊、青海、甘肃南部等大片地区后,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夏”。后世为了对其进行区分,称之为“西夏”。

西夏国号的由来其实和前两个夏朝政权没有任何关联,党项族同夏族以及匈奴也没有任何牵连。西夏王朝统治者定国号为“夏”的初衷,主要是因为“西夏”同曾经的“赫连夏”所占领的地区相差不多,所以沿用旧名。并没有什么本源上的历史原因。

5

在古代晋南、陕北被称为大夏,是因为这里是夏神炎帝的后裔从山东临沂夏州之国来到这里建大夏国的原因,大夏国的都城在晋南陶寺遗址和陕北石峁遗址。所以匈奴人和党项人是炎帝后裔。

6

西夏和夏朝没有一毛钱关系。

西夏的正是国号是大夏、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

西夏只是后世对的称呼,因为西夏政权位于中原地区的西北方,史称西夏。

西夏由党项族所建立。唐朝时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带,是唐朝的羁糜州之一。吐蕃崛起后,压迫党项。唐高宗时期,党项族平夏部首领拓跋赤辞在唐朝帮助下迁移到陕北一带 ,世居于此。

881年,占据宥州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平黄巢之乱有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州(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子村)节度使。后他又协助唐朝收复长安,加封夏国公,赐姓李,领有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夏州等地。

这是西夏创业之始。

五代十国时期,夏州政权(正式称呼是夏州节度使或定难军)是一个割据陕北的藩镇,名义上对中央政权称臣,但其实有相当的独立性。

982年宋太宗招李继捧与其族人迁居开封,吞并夏州政权。但李继捧族弟李继迁不愿投降宋朝,率族人逃往地斤泽(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抗宋。

李继迁屡败屡战,越战越勇,最后完全收复了夏州银州等地。

990年辽朝辽圣宗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他的孙子李元昊即位后,追尊他为夏太祖。

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即位于柩前,嗣夏王位。

宋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封李德明为持节都督夏州诸军事、行夏州刺史、加封“西平王”。

1008年),辽国遣使册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

1038年11月10日(大庆三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称帝,即夏景宗,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所以说西夏和夏朝没有一毛钱关系,之所以叫夏是因为夏州是党项人的根据地,西夏则是中原史官对到“夏”的称呼而已。

7

不是字面这样理解,西夏国也不是夏朝的后裔。

西夏国的先祖

西夏处于宋、辽、金、元时期,被灭之后,由于元朝没有给西夏编修专史,且西夏人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历史,导致国亡之后,记录难以理解,尤其是西夏建国前的史料更少,对西夏国的起源至今是两种说法。

一种是西夏国主李元昊自己说的,自称党项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宋史》记载的李元昊给北宋的上表中云,“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后魏指的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辽史》中也记载,“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不过这种说法,目前认为是李元昊自己攀附、提高身价的做法比较多。

另一种则认为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在发现的唐玄宗时期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党项人称作“党项羌”,是由于族群划分后的一个分支,其中又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从新旧唐书《党项传》看,党项族原本居住在我国西南四川一带,后来因为吐蕃的侵扰才迁徙到了西北地区。

当然不管是鲜卑族、还是西羌族都不是夏朝后裔。

鲜卑族,是由商朝初年到秦朝末年,东北地区的东胡分裂而来,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一部分人会聚在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

东汉末年,乌桓被曹操征伐,从此没落,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鲜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三部,一是东部的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二是中部的拓跋部;三是西部的吐谷浑。后世强大的柔然、契丹、蒙古等,都是鲜卑族的分支。

西羌族,从《后汉书·西羌传》“论曰:羌戎之患,自三代尚矣!”“(西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明确指出羌人与汉人是说不同语言的,与夏商周也不是一个群族。从《诗地理考》“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看,属于三苗这个部落。

西夏国名的由来

对外称“大夏”:

一是由于李元昊的党项拓跋氏发展的根基在夏州,现在的陕西一带,为了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追忆,取“夏”字,而且西夏人对外称自己为“大夏”。

二是可能是李元昊有称帝的想法,在国号上还是喜欢夏这个字,从《尔雅》“夏,大也”注释看,夏的含义包括了大,大夏意思国家很大啊。

对内称“大白上国”:

从学者对西夏的《佛说宝雨经》等一些经文看,西夏人喜欢用大白上国自居,这与他们原居白河上游有关。

宋朝称他们为“夏国”,从《宋史夏国传》可以看出;至于西夏是辽金修史时,认为西夏位于他们版图的西边,所以称西夏。

以上这些跟夏朝后裔一毛线关系也没有。

夏朝的后裔

夏灭亡后,残余人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

中原地区,从《史记·陈杞世家》中关于周代的诸侯国陈国和杞国相关记录看,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意思是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河南一带,延续杞国国祚。杞简公姒春在位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北方迁移。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可能是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即匈奴国家的创建者淳维是夏朝后裔,而匈奴当年把东胡打散的。

南方迁移。从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巢方出(黜),勿途夏”看,商汤流放夏桀到南方淮河流域的巢湖,并命令自今后不许再来到“诸夏”商朝之地,可能有部分后裔随之一起。

所以这一看,西夏拓跋氏、李姓也跟夏朝没有半毛钱关系。

综上,西夏国取国名为西夏,跟夏朝的后裔没有关系;我取名小王,也不是因为我是君王的后裔。

8

西夏是宋朝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的一个由党项人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由于西夏文化被蒙古人灭绝,对于西夏的历史研究存在很多有疑问的地方。但可以确定,西夏自己定的国名是大夏,西夏是后来历史学界为区别其他夏政权取的称呼,历史记载,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在他的《上宋称帝表》中,对外宣布自己的政权“国号大夏”,黑城出土的西夏文书中,也有“大夏”的西夏文记录,在中《宋史》也把它叫做“夏国”。那么,西夏为什么自称夏国,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夏朝是否有关系呢?

西夏的位置

实际上,西夏国最开始国号取夏的原因,就是为了追求正统和正源,加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李元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党项人祖源的正统性,与汉人一样都是炎黄子孙、夏的后裔。

认夏为祖的战略考量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是有野心的人,都有逐鹿中原的意志,而几乎所有王朝的开国君主为了自己创业的顺利,继承天下的合法性,都会给自己冠以高贵的血统,比如刘备以中山靖王为祖,唐朝开国皇帝以老子李耳为祖等,李元昊虽然是西北少数民族,但是经过南北朝以及隋唐以来的民族大融合,经过少数名族对中原王朝皇帝圣人可汗、天可汗的认可,很多少数民族从文化上已经融入了炎黄子孙的大家族,而且,中原王朝称帝建国论血统的那一套早已被少数民族贵族学去了。实际上,李元昊及其家族早已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逐渐像中原文化靠拢,早在唐朝时期,李元昊的远祖拓跋思恭就因为唐僖宗立有战功,被赐姓李,封为西平王,其父、祖都是中原王朝的属臣,在文化上已经学会了以炎黄子孙自居,萌生了称霸西北进一步逐鹿中原的野心,所以在自己的国号命名上,肯定会考虑到这方面的战略考量,就是要强调自己祖源的正统性,并希望与汉民族正统的大宋在法统上平起平坐。西夏立国时期,正面临宋朝的压制,作为一个下属蛮邦,只有在文化血统上。让自己与宋朝平起平坐,才有称帝建国的理由和底气,所以必须赶紧认祖归宗。但是要认祖,自己身为少数民族,如果追认后来的汉人为祖先,实在说不过去,那就干脆追本溯源,自认为大夏后裔,有了这样高贵的血统,自己称帝就有了底气,进一步进取中原也就相对显得名正言顺了。

西夏王陵

认夏为祖的血统合理性

实际上,从血统上,西夏确实可以被认为是夏的后裔,西夏国的主体民族是党项人,党项族是古羌族后裔的一个支系。羌族最初来源于中华大地的三苗部落。据史书记载,羌人发祥于西部古析支之地( 今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包括青、甘、川交界河曲地区) 。《汉书·西羌传》记载: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种也。“三苗”是形成华夏大民族( 中华民族) 的主要成分之一,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而“姜姓”则是炎帝的姓氏。《史记·三皇本纪》认为“炎帝神农氏姓姜,“长于姜水,因以为姓”。《说文》记载: “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羊、从女。” 象征女性管理羊群之意。而羌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亦从羊、从人,形似人跪一足挤羊乳状。姜字,从羊、女,羌 字,从羊、从人,并无本质差别,故姜、羌古为一字之异构。说明炎帝与羌族同宗同源,也就说明炎黄子孙与羌族同源同种。这就从血统上证明了党项族作为华夏子孙的正统性。那么,党项与大禹的夏朝有什么关系呢?《后汉书·逸民列传》中记载: “大禹出西羌。”而党项族也出自于羌族,既然党项人与大禹的夏朝同出一脉,那么,党项人出于建国的需要,以夏为国号,就显得名正言顺了,又有认祖归宗的意味。

认夏为祖的文化支撑

此外,西夏人在内部称自己为“白夏国”,党项人之所以自称白夏,实际上就是把祖源追溯到建立夏朝的大禹( 夏禹) 身上, 建立夏朝 的大禹的父亲是鲧。《山海经·海内经》记载: “黄帝生骆明, 骆明生白马,是为鲧。”就是说鲧这一只以白色为代表, 而建立夏朝的大禹就是鲧的儿子。《土山之歌》中记载大禹说到自己时曾说: “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禹自己说: “这白色,正是我的服色。可见以白为族色是大禹的传统,而李元昊继承王位后,便“始衣白窄衫,氈冠红里”,这是一种回归 祖宗文化传统 的表现。贵白,就是古羌和党项人追念始祖鲧( 白马或白犬) 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另外,西夏国自称“白夏国也与华夏传统的五行方位学说有关,因为按五行学说,“五方”是指东、南、中、西、北,它与“五行”之水、火、木、金、土相配,其中金( 指白银) 代表西方,西夏立国西北,又自认为是夏的继承,所以依据华夏的传统方位文化自称白夏。

总之,李元昊建国号为夏,是出于战略考量的认祖归宗,是基于对炎黄子孙身份认同的政治行为,无论从血统上,还是文化传承上,党项族以夏的后裔自居,都是合理的。

9

黄巢起义时,唐王朝请外军平叛,立功后封王封候赐姓,拓抜思恭率党项骑兵参战,后封为夏国公赐姓李,和几千年前夏朝有毛关系?

10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首先西夏是宋及宋以后的称谓,因为地处中原以西,所以被称为西夏。他们自己可不是这么称呼的,西夏人自称应该是大夏。

其次西夏叫夏与夏朝并无瓜葛,是因为西夏政权的发源地是古时候的夏州(今陕西省的一个地方)。以发源地命名的朝代在历史上并不少,汉高祖刘邦起于汉中,所以建立的朝代叫汉朝。唐高祖李渊最初封唐王,其封地是唐,所以建立朝代叫唐朝。

历史应该辩证的看,不能瞎扯。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d5759189c6841cda0c02e0e448301f3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