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前88年即后元元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驾崩的前夕。他已经认识到人不可能长生不老,开始一步一步准备后事。他命人绘制一副图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特意命人交给时任奉车都尉霍光。

数月后,后元二年二月。处于弥留之际的汉武帝悉数将霍光、驸马都尉金日磾、太仆上官桀、搜粟都尉桑弘羊招致面前,嘱咐身后事。

汉武帝筛选出来的四人,可谓是各有千秋,各具本领。

桑弘羊

桑弘羊,贾人出身,十三岁便成为宫中侍卫。汉武帝期间,以搜粟都尉之职代领大农令,主管全国财政。卫青和霍去病奔赴数千里外,来往杀敌立功受赏,人吃马喂,所耗费的钱财粮草,全由桑弘羊统辖的大农官署支出。仅仅卫青一次性获得的赏赐便有二十万斤金。

为了维持帝国如此庞大开销,桑弘羊不惜代价逆流而上,将官民视为个人巨额财富来源的酒曲以及盐铁售卖的权限,上奏汉武帝刘彻请求收归国有,为此得罪官员及百姓,一时间哀怨四起。

汉武帝洞悉其忠心及才能,在临终前将其拔升为御史大夫,主管全国风纪。但遗留的官营盐铁以及酒曲专卖问题越演越烈,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辩论,即《盐铁论》,使得桑弘羊处于千夫所指的窘境,却依然保证了帝国在不加赋的境况下府库充盈。

上官桀

上官桀,出身于羽林期门郎,负责引领官员至各殿门。上官桀之所以被汉武帝看重,全得自于上官桀突降的一场批评意外获得的。

汉武帝大病初愈,静极思动去看望豢养的马匹,看到的结果是,马竟然都是面黄肌瘦,无精打采。汉武帝大怒,准备重责负责人。而负责此事的正是上官桀,上官桀见到汉武帝之后,并不是百般抵赖,而是立刻涕泪横流,哭诉道,“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忠,由是亲近,为侍中。

如果仅是靠口舌之利获得信任,没有其他的才能,时间一长只能是被遗忘在角落之中。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奉命远征大宛,时任搜粟都尉的上官桀也随军出战。因郁成国攻杀千余名汉军将士,李广利命上官桀率军征讨。上官桀一战攻破郁成国,郁成国国主脱逃,进入康居国。上官桀马不停蹄的追击过去,康居国惧怕重蹈郁成国的覆辙,便将郁成国主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遂立大功。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侍中仆射莽河罗与弟重合侯通谋反,上官桀以骑都尉的身份率军讨伐,因功提升。一年后,上官桀已经升任为太仆,汉武帝临终前下诏迁为左将军辅佐朝政。

金日磾

金日磾,原本匈奴休屠王太子,霍去病受命接收休屠王与昆邪王归降时,一并投归汉朝。十四岁时以奴隶的身份在宫中养马,因马养的好,人长的壮实,性格淳朴获得汉武帝的青睐,拜为马监。汉武帝驾崩前,拜为车骑将军。

霍光

霍光,霍去病在承认霍仲孺的父亲身份之后,将霍光带入长安,推荐与汉武帝,先是被任命为郎,后升任为奉车都尉,陪伴汉武帝二十多年,做事谨慎,获得信任。汉武帝遗诏封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刘弗陵。

其实在这四位之前,还有一人也临危受命。

那就是有着“车丞相”之称的田千秋。

他入职丞相的时间是在巫蛊之祸的仅仅数个月之后,凭借一章奏疏便由一名守陵小官跃升为丞相。相对来说,比上面四位资格更老一些。可事实上,他甚至哭求过霍光饶过自己的子嗣,却遭到了断然拒绝。他自然十分恼恨,田千秋的丞相之位保持了十二年,相继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海昏侯刘贺(曾当二十七天皇帝,被霍光废除)、汉宣帝刘询,却也无法奈何霍光,仅能自保而已。

这样算来的话,前后共有五人辅政。

然而,上官桀等四人依然无法阻挡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权势。其中金日磾虽然早死,剩余三人因为各种原因联合起来群起攻之,外带加上一个藩王和一个公主也没有将霍光击倒,反而一个个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就连子孙以及家族也受到牵连。

那么究竟事情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霍光又如何应对的,从而走上权力巅峰的呢?

前文已说三人斗不过霍光,并不是三人蠢笨,汉武帝精心挑选的人,差也不会差到哪去。虽然霍光在辅政之初,起点高于他人,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军政一齐抓,威震天下。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事事不拉的进行处置。这就形成了在霍光无法料理应对之外,他的亲家上官桀会及时补上出面解决。对于上官桀做出的决定,霍光基本也不会推翻重新审阅判定。至于其他更为琐碎的如钱财的征缴支出,则更需要专业的人才,霍光即便想插手也只能从大方向进行施压,细枝末节也是无法触及。

期间,如果出现偏差或不足,便会遭到御使大夫桑弘羊的质询和弹劾,乃至于威信扫地,直至罢官问罪,锒铛入狱。

那么,霍光此时自然离不开汉昭帝及朝臣的支持。可是,年幼的汉昭帝与朝臣为何独独支持霍光呢?

第一、提拔人才,不拘一格

提拔人才。如霍光提拔刘氏宗室。“推恩令”已经实施多年,宗室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庞大起来,地盘和财产也随着人数的增多而不断被分化,一些宗室成员只能是苦挨度日,霍光接受他人的意见提拔宗室之中有才能的人进入朝政,对于宗室来说这不仅是示好,更多的是解了燃眉之急,获得的回报以众人之口汇聚成汹涌之势。

还有就是霍光提拔了一位日后显赫于汉宣帝刘询时期的张安世。

张安世的身份是当时有很大争议的酷吏张汤之子即罪人之子。汉武帝刘彻是极为痛惜张汤自杀的,遂将张安世提升为郎官,并将张安世一连十数年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却是因为以往张汤办案时株连极广,张汤的后人没有了立足之地,即使张安世却如同霍光一般小心谨慎,汉武帝也没有借口将其提升。

霍光却一再上表,恳求汉昭帝,提升张安世为右将军、后继为金日磾死后空缺下来的车骑将军。

张安世遂成为霍光的左膀右臂,先迎后废海昏侯刘贺、推选汉宣帝刘询,事前事后都要与之商议。

第二、恩威并施

当然,能够轻易的将这一政策推而广之,还在于霍光在最初得到辅政之首为前提。但是如何运用却是个人能力的问题。

新官上任三把火。

霍光的第一把火就烧在最为紧要也是最为有争议的地方。

众所周知,一道诏书是否有无效力,关键是有无符印加盖。换句话说,玉玺就是权力的象征。

玉玺有如此大的作用,自然有专门的人员看护,官名符玺郎。虽然只是一介芝麻小官,可是责任重大。

霍光上任之初,因宫内频发闹鬼事件,人心惶惶,霍光便在此时出人意料的招来符玺郎,直接开口索要玉玺。符玺郎断然拒绝,作为一个小官,如此在众目睽睽之下,蓄意顶撞,无不为其暗捏一把汗。然而,符玺郎下个举动,更是令众人吃惊异常,符玺郎竟将佩刀抽离刀鞘,虽然未漏出刀尖,也未直指霍光,其中的含义一眼便知。霍光并未就此招来侍卫予以处置,反而大加赞赏该官员。可是,他并未当场就此奖赏或提拔此人,而是隔了一天之后,才以汉昭帝的名义提升了该人的爵位等级。

这个举动浓缩了霍光多年的政治智慧。1、开诚公布。奖励有功人员,而并不以个人喜好为标准。2、专权而不擅权。3、对待官员虽粗暴狠辣,但留有余地。

第三、惯于拒绝,得罪高官,获得声名

多次拒绝有关人员的请托,铁面无私。

上文提过田丞相哀求霍光,霍光就曾当面拒绝。

而他的亲家上官桀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利,想以孙女入宫获取皇后之位,提高政治地位,以此来稳固和提升整个家族的权利和地位。而为了使这件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他选择了让霍光难以拒绝的一个人选,那就是霍光的女儿与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即霍光的亲外孙女。得到的结果不出意外,依然是反对。

上官桀不同于田千秋,他出身于行伍,脾气秉性更为执拗。霍光的反对,激起了上官桀的斗志,兜了一个圈子,找到了入宫抚育看护汉昭帝的鄂邑盖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许以封侯。丁外人遂说动长公主将上官安的女儿纳入宫中,数月后,便封为了皇后。

霍光与上官桀的矛盾由此日益加深,声望却是与日俱增。

而在这期间,御使大夫桑弘羊因在经济上建立了大功劳,遂生出就此蒙荫后世子弟的打算,一经提出,霍光也是没有给其任何情面。

仇恨就在霍光的公正廉明之下树立,而以丁外人封侯的承诺迟迟得不到兑现,又将长公主牵连在内。事后又因上官桀岳父犯法,长公主出面都无法改变霍光的决议,使得长公主也觉得势单力薄,转而将燕王刘旦拉拢过来,遂成为一个以杀霍光废汉昭帝立刘旦为帝的谋反集团。最终促成汉昭帝与霍光两人绑在了一起,遂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族灭。

他的声名就此如日中天,在朝中树立极高的声威,他的权利达到顶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霍光在独自辅政之后,做下了种种弊端,将霍氏子弟一一安排在要害部门,几乎掌控了整个汉朝。耗费了汉宣帝十数年的时间,在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的帮助下,最终平定。

可见,霍光只是一个在晚年有私心的权臣,而不是一个也不敢肆意犯上作乱逆臣贼子。

汉宣帝依然将其列位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仅以霍氏替代其名姓,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赞拜“不名”。

最佳贡献者
2

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江充诬陷太子在宫中行巫蛊,诅咒武帝。太子刘据遭到诬陷,无处辩白,冲动之下起兵被杀。后来,汉武帝又选中了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做太子。由于此时刘弗陵年仅八岁,武帝临终时,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管桀、桑弘羊等人。而霍光是首席托孤大臣。

四位托孤大臣,性格各有特点,霍光谨慎,金日磾笃慎忠厚、上官桀乖巧、桑弘羊理财能力出众。其中,金日磾在辅政一年多后,就生病去世了。剩下的霍光和上官桀是儿女亲家,霍光的大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夫妻两人还为霍光生了个外孙女。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想让这个女儿嫁给皇帝刘弗陵,但这事要首席顾命大臣霍光同意才行。而霍光认为孩子年幼没有答应,于是他们又找了汉武帝长女盖长公主,因为汉昭帝刘弗陵年幼,盖长公主在宫中照顾她。他们通过盖长公主的面首丁外人,说服公主,将孩子立为皇后。由此,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的自信心得到极度膨胀,特别是上官桀想到在武帝时自己已经是九卿之一,而霍光只是武帝的侍从,但现在位在自己之上。同时,他们因为感激丁外人,想要给丁外人弄个官做,谁知霍光还是不同意。这时,霍光不仅得罪了上官父子,还得罪了盖长公主。桑弘羊是数学天才,在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国家严格管理工商业等政策,为武帝反击匈奴提供了强大经济支持。但是后来,武帝下《轮台诏》,检讨战争中的错误,提出调整政策,但桑弘羊依然主张严格管控。霍光掌权之后,不希望国家对于工商业管理过严,于是两人政见发生了分歧,同时,桑弘羊自认为功高,想给自己的子弟求官,又被霍光所据。这样,桑弘羊也对霍光发生了不满。这样,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桑弘羊就相互勾结在了一起,他们还联系了武帝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旦,共同谋划企图除掉霍光。


燕王刘旦派人上书诬告霍光谋反,说霍光在检阅部队的时候,想要谋反。这时,年仅十四岁的汉昭帝,对霍光十分信任,并说,这是不可能的,大将军检阅部队的时候,离现在才几天,这消息怎么能这么快传到燕王耳朵里,然后又派人到长安告状,这一来一回多少天。然后命令追查告密者。但是上官桀等人不甘心失败,他让盖长公主设宴招待霍光,企图在霍光赴宴的时候,趁机杀死霍光。但是计划最终却泄露了,于是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自杀,上官桀父子、桑弘羊、还有丁外人都被霍光族诛。这样,武帝时的托孤大臣就只剩下霍光一人。

汉昭帝二十岁就去世了。霍光和大臣们选中了昌邑王刘贺。但刘贺继位后荒淫无道、胡作非为,这样霍光又废掉刘贺,立了汉武帝孙子刘病已为帝,就是汉宣帝。虽然霍光一生谨小慎微,为了汉王朝,兢兢业业,但是同时,霍光又贪慕权势,治家不严,当时霍光的儿子、霍光的侄子、霍光的女婿都是身居要职,掌握禁军。特别是霍光妻子为了想让自己女儿当上皇后,竟然毒害皇后。而霍光知道后利用权势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后来,霍光病逝,汉宣帝下诏以皇帝的规格安葬霍光,但是却在两年后,将霍家灭族。


3

汉武帝雄才大略,给幼子选辅政大臣自是经过一番周密考虑的。他选的四位辅臣自非等闲。司马光对于汉武帝所选辅臣,评为“顾托得人”。

这四位辅臣分别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自幼以心算出名,13岁入侍宫中。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要职,先生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并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守边,使得武帝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可以说,桑弘羊是武帝倚重的财政大臣。

上官桀,武帝时任太仆(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后又升迁至左将军。受遗诏为辅政大臣后,与霍光交好,其子上官安娶霍光女。又将上官安女儿(霍光外孙女)通过鄂邑盖长公主(抚育昭帝)许配给昭帝为皇后。

金日磾,是归降汉廷的匈奴休屠王之子。十四岁时,金日磾沦为一名为汉廷养马的奴仆。一日,汉武帝率后宫佳丽来看马,众马仆被美人所吸引,只有金日磾不为所动,这让汉武帝起了好奇心,召他近前询问,得知其身世后,赐他御马总监职。金日磾此后青云直上,官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等。

霍光,霍去病异母弟,因其兄提携,先任郎官,迁任各曹官、侍中等。霍去病去世后,霍光侍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被汉武帝赏识,指定他为辅政大臣之一。


四大臣的恩怨

四位辅政大臣起先相处良好。

上官家族首先与霍光决裂。上官安让女儿成为皇后,得力于盖长公主,为回报长公主,上官家族欲将公主情人丁外人封为光禄大夫,霍光不允。且在此之前,多次驳回上官家族其他亲戚的封官申请,两亲家就此结怨。

桑弘羊成为反霍联盟一员。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及桑弘羊结成反霍联盟。假托刘旦的名义上书汉昭帝,称霍光有不臣之心,准备趁霍光休沐,一举擒杀之。

然而汉昭帝识破了反霍联盟的阴谋,未曾听取,反安抚霍光,并追查上书人的来历。

反霍联盟见无法从昭帝处下手,决定发动政变,废黜昭帝以立燕王。但行事不密,为霍光得知,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桑弘羊。长公主与刘旦自杀。

金日磾j早逝未卷入政争。始元元年(前86年)九月初一日,辅佐霍光一年多的金日磾病情严重,大将军霍光奏明汉昭帝后封其为侯。九月初二日,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汉昭帝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他送葬,军队排列直到茂陵,赐谥号为敬侯。同为霍光亲家,金日磾体面逝去。

霍光一家独大

四辅臣已去其三,霍光一家独大。

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独揽大权。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归政于帝。汉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汉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霍光本人功高震主,为后来的全家族灭埋下了祸根。

4

“蛊惑之祸”给了汉武帝很大的打击,之后,他身体越来越弱,后元二年二月乙丑日(前87年3月27日),汉武帝在他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第二日,汉武帝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加封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加封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加封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让这四位大臣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少主刘弗陵。从此接受遗诏辅政。丁卯日(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丁卯日(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戊辰日(前87年3月30日),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了新朝的辅政大臣。

霍光画像

那么,后来,在这四位托孤四位大臣,为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首先,在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即位,在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位辅政大臣中,霍光一开始就排在四位辅政大臣中的第一位,而且,在四位辅政大臣中,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显然其官位和权力在其他三位大臣之上,属于是领班大臣。新朝一开始,霍光便占据了很有利的位置,这让他主持朝政,这在掌控权力方面就占了上风。

其次,霍光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汉武帝对霍光的同父异母哥哥霍去病很痛爱、很信任,并为霍去病的英年早逝感到很痛心,这也有助于让汉武帝更信任和喜欢霍光。二是霍光长得很帅气,他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还有俊美的胡子,而且,他忠诚勤奋,做事很细致。在汉武帝的关照下,霍光升迁很快,他初期因门荫,被选为郎官,后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汉武帝临终时又升为大司马、大将军。汉武帝对霍光的重视对汉昭帝是有影响的,这使霍光在新朝能得到了刘弗陵的信任。

霍光(剧照)

再次,汉昭帝从即位开始,霍光就得到了汉昭帝的全面信任,这有些部分原因是因为刘弗陵才八岁,刚刚登基,他年少,没有政治经验,必须依靠以霍光为首的辅政大臣的全力辅佐,所以,对霍光特别尊重、信任和依仗;还有部分原因是霍光能力强,办事仔细,在朝中也有相当的威望,而且在昭帝登基之初是很忠诚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让汉昭帝非常信任霍光,那就是,在刘弗陵被立为太子之前一阵子,当武帝有意传位于刘弗陵时,便命内廷画师绘制“周公辅成王”图画,赐给奉车都尉霍光,向暗示群臣武帝欲立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武帝对霍光的这种信任当然在年轻的刘弗陵心里留下了对霍光是可以信赖的忠臣的深刻印象,所以,霍光一直受汉昭帝的信任,这让霍光有机会独揽朝中大权。

此外,从始元六年(前81年)开始,上官桀、桑弘羊这两位辅政大臣因为与霍光的政见不同,且有个人恩怨,加上朝中的权力之争,便与燕王刘旦联手,筹谋政变,他们联手刘弗陵的姐姐长公主,以霍光放回被匈奴扣留十九年之久苏武为理由,污蔑霍光欲借取匈奴兵力掌兵权,想在临朝时先把霍光拿下,再废了昭帝刘弗陵,改立燕王刘旦为帝。当此计被年轻的刘弗陵识破之后,上官桀、桑弘羊与刘旦等准备武力政变,但其政变阴谋被长公主的一个下属官员觉察了,向昭帝报告,致使政变失败。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大臣全被逮捕,家族被诛灭,而长公主、燕王刘旦先后自杀身亡。如此一来,霍光不但清除了朝中的竞争对手,而且也使汉昭帝对他更信任,从而使他能牢牢地掌控朝政大权。

还有,元平元年四月十七癸未日(前74年6月5日),刘弗陵因病崩于长安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岁。六月初七壬申日(前74年7月24日),葬于平陵,谥号为孝昭皇帝。汉昭帝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可是,在刘贺继位二十七日之后,因为刘贺淫乱无道、违反汉制、擅用皇权等,霍光报请上官太后,将刘贺废除了。之后,霍光与群臣商议,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为帝,是为汉宣帝。霍光在汉宣帝即位初,曾表示要归政于汉宣帝,但刘询没有接受,于是,朝廷对于大事的决策,皆先报霍光审核,而后再禀报皇帝。后来,霍光的女儿霍成君被立为皇。

汉宣帝(剧照)

汉昭帝的早逝,使霍光成了朝中的显赫权臣,使他有机会成为秦统一以来第一个废了皇帝的权臣,他立了刘贺为帝,之后又废了他,令立刘病已为帝,这又是立帝又是废帝,之后再立帝的政治举动,使霍光权倾朝野,登上了权力的高峰。

最后,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几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霍光把持朝权,生杀予夺。霍氏一族在朝中掌控着重要的位置,比如,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此外,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分别担任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职,都有资格参加朝会。霍氏家族堂亲外戚连成一体,盘据着朝廷,形成了一张权力之网。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霍光当然登上了权力高峰。

可是,在霍光去世才三年,汉宣帝便清除了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确立了其绝对统治地位,霍氏一族被诛灭了。这或许就是霍光专权擅政为他的家族带来的祸害,或许是汉宣帝对霍氏一族专权擅政的报复。

5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一代天骄汉武帝在长安五祚宫驾崩。临终前,汉武帝把刚立为皇太子的刘弗陵托付给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位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

一,霍光的地位是这样突出的。

汉武帝死后不久,金日?也死了。余下三位重要大臣,其中以霍光为首辅。由于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所以,桑弘羊落单了,排在了辅佐大臣的末尾。

1,三位大臣里面,有儿女亲家的霍光与上官桀在合作处理政府机关的工作中,霍光的出色才能释放出来了,上官桀毕竟只是一个马车夫出身,与霍光结为儿女亲家后,长让汉武帝爱屋及乌地把上官桀提拔上来。但是,上官大人就是要争权。因为这时,上官桀的儿子的女儿已经成了上官皇后。他就觉得他应该在首位辅佐孙女婿汉昭帝。于是,上官桀与霍光争权。

2,桑弘羊于霍光又是怎么回事闹翻的呢?

大家知道汉昭帝朝赫赫有名的“盐铁专卖会议”。以霍光为一方的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展开了激烈的论证。主要集中在:

a,民众疾苦的原因;

b,对匈奴的政策;

c,施国方针和治国思想。

由于霍光的影响,霍光偏袒了贤良文学一方。作为平衡,霍光也没有立即废除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法。但是,桑弘羊在仕途上受到了挫折。他与霍光对立起来了。

这两个人就合在一起找霍光的麻烦,要把霍光扳倒。但是,他们觉得力气不够。他们又找了对霍光不满的燕王刘旦 ,与霍光有过节的大长公主——汉昭帝的姐姐——她是霍光让她进宫照顾弟弟汉昭帝的生活的。

他们团结了许多人,甚至把在匈奴牧过十几年羊的苏武也拉了过来,为苏武叫屈,以此攻击霍光不善待帝国大功臣。

二,这么多人,应该把霍光整垮的,但是,他们把自己整垮了。

上官桀的孙女,也就是上官安的女儿,成了上官皇后。当初霍光认为外孙女的年龄太小。还不能配太子为妃。上官桀父子找到大长公主 说如果事情成了,必然要在皇帝面前替她养的男宠丁外人活动到封爵,让丁外人名正言顺地出入宫禁。大长公主把事情办了 ,现在就等上官桀父子兑现承诺。上官桀在霍光面前提过几次,霍光以为不合汉朝的礼制,拒绝了亲家的无礼要求。于是,两亲家的矛盾激化了。

燕王刘旦,品行不端,汉武帝早就申饬过他,把他派到长安来的使者斩首在长安东大门。警告刘旦不得胡作非为,没有朝廷诏书 不准回长安。小弟弟刘弗陵继位,燕王心头窝火,到处散布谣言说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儿子,是大将军霍光的儿子,气得汉武帝摔坏了许多案板。刘旦在汉武帝死后,用重金送给大长公主和上官桀父子,企图推翻汉昭帝,由燕王当皇帝。于是,这一伙人——桑弘羊,上官桀父子利用霍光外出的检阅御林军的机会陷害霍光。汉昭帝识破了他们的计划。坚持要让御史大夫去查给明白,上官桀们就慌了。事情到了这时,就刻不容缓了。他们准备搞政变。

三,桑弘羊等等人的计划,在半路上出岔子了,结果失败,霍光成了独自一个人辅佐汉昭帝

大长公主门下有一个官吏,他把上官桀等人的计划告诉了——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杨敞又告诉了杜延年,杜延年马上告诉了汉昭帝。皇帝马上派丞相田千秋发兵,逮捕了桑弘羊和上官桀,把他们的家人族人也一起关入监狱。

大长公主和燕王自知不免,就先后自杀了。唯有九岁的上官皇后年幼,更没有参与计划,所以留了下来。十五岁那年 ,汉昭帝死后,这个小姐姐就成了上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官皇太后。

事情已经如此,汉武帝托付的四个辅佐大臣,病死一个,叛乱处死两个,剩下一个 那就是霍光。西汉汉昭帝朝廷的权利全部集中在霍光手里,霍光走向了权利的最高峰,长达二十年。

6

汉武帝去世之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为帝,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四人受命辅政。汉武帝之所以留下四位辅政大臣,为的就是防止有人独断专权,从而使四人相互牵制。那么,霍光又是如何走上权力巅峰的呢?

辅政大臣矛盾爆发,反霍光联盟逐渐形成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弥留之际,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以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政。两天之后,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位为帝。

在四位辅政大臣之中,金日磾实际上是最没有威胁,且没有参与到日后权力斗争之中的,原因便是他在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的第二年,即前86年便因病去世了。再加上丞相田千秋不任事,朝政大权实际上就掌握在霍、桑、上官三人手中(以霍光为首),且三人还是儿女亲家,金日磾的次子金赏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分别娶了霍光的两个女儿,然而这三人很快便起了矛盾。

首先是上官桀,在汉昭帝即位之后,他便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培植亲信,虽说霍光也干了此事,却并不像上官桀那样明目张胆,只要是姓上官的找到他,他都会去为其讨官。后来,霍光实在无法忍受,便拒绝了多次。这使得双方矛盾开始出现。

再后来,上官桀又想将上官安与霍光女儿的女儿,年仅六岁的上官氏送入宫中为皇后。在他看来,上官氏固然是自己的孙女,可毕竟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他总该同意吧。却没想到霍光却以上官氏太过年幼为由,再度予以拒绝。虽然上官桀最终通过盖长公主还是将上官氏送入宫中为后,但此事却使得霍光与上官桀彻底决裂。

再说桑弘羊,桑弘羊在汉武帝时期是主管财政的,在他看来,汉武帝所成就的伟业离不开自己的辅佐,再加上在资历、功劳等方面优于霍光,便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因而与霍光开始争权,再加上为子弟谋官屡屡被霍光拒绝,以及双方政见上的矛盾,导致双方矛盾也逐渐激化。

△鄂邑盖长公主

此外,盖长公主有个情人丁外人,她曾为其求取侯爵,但被霍光所拒;后来又为丁外人求取光禄大夫之职,却仍被霍光拒绝,因而对霍光非常怨恨。再加上野心勃勃的燕王刘旦,反霍光联盟就此形成。

多次弹劾霍光均被汉昭帝所拒,反霍光联盟发动政变失败被诛

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对霍光极为忌恨的盖长公主等人,曾多次欲致霍光于死地,却因汉昭帝对霍光信任有加而失败,于是便打算发动政变除掉霍光并废掉汉昭帝,却没想到计划败露,最终惨被诛杀。

△上官桀

始元六年(前81年),趁着霍光外出休假,上官桀授意燕王刘旦和桑弘羊等人上书弹劾霍光,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汉昭帝对于上官桀等人此前的异动早有警觉,竟然一举识破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因而果断地站在了霍光一边,对弹劾之事不予理睬。

始元七年(前80年),不死心的上官桀等人再度上书弹劾霍光,不仅说霍光独断专权,且表示霍光有联合匈奴谋反的迹象,且燕王刘旦表示为了防止奸臣叛乱,要求皇帝同意自己入朝宿卫。结果,汉昭帝再度识破了上官桀等人阴谋,再度予以拒绝。

同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眼看通过正常手段已经无法推翻霍光,且汉昭帝对他们已经有所防备。于是,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和燕王刘旦等人通过商议,决议发动兵变。他们计划由盖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然后以埋伏的士兵将霍光杀死,并废除汉昭帝,拥立燕王刘旦继位。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发动之时,盖长公主门下的稻田使者燕仓却将此事先后向大司农杨敞和谏大夫杜延年告发,杜延年立即上奏检举。于是,汉昭帝和霍光在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政变计划后,迅速先发制人,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并诛灭了他们的家族,盖长公主和燕王刘旦则自杀身亡。

随着政治对手的消亡,再加上汉昭帝的信任,霍光至此登上权力之巅,开始独掌朝政大权,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得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国力得到一定恢复,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合称昭宣中兴。

7

汉武帝刘彻临终前给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汉武帝的目的应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权力平衡——让辅臣之间相互制衡以维护儿子汉昭帝的皇权不受侵害。可是,为何只有霍光走向了权力巅峰?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四人之中,金日磾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他既是客卿、又死得太早,还没得空参与到权力斗争之中去便去世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值得一提,金日磾的儿子金赏最终成为了霍氏家族的掘墓人!霍光死后,他的姑爷、金日磾的儿子金赏向汉宣帝刘询告发霍氏子弟企图谋逆,汉宣帝趁势夷灭了霍氏三族,曾经烜赫一时的霍氏家族瞬间土崩瓦解……

三位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

在汉武帝临终前设计的权力格局中,霍光是首席辅政大臣,虽然没有单独决策权,但是有一票否决权!而三位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就是源于这个一票否决权……

权臣培植私人势力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这老三位也同样未能免俗。虽然霍光自己也在培植私人势力,但是没有另外一位那么明目张胆,他就是霍光的另一位亲家上官桀!上官桀结党几乎是完全公开的,只要是他上官氏家族的人,他都不遗余力地向各个部门安插,而且是“多多益善”……起初霍光碍于同僚和儿女亲家的关系,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后来霍光感觉不太对劲了,让你这么一弄,我这个首席辅政大臣岂不是要被你架空了?于是,开始使用手中的一票否决权,频频否决上官桀的人事安排,搞得上官桀颇为不爽。但是,双方表面上基本还维持了一个和平状态,并没有彻底撕破脸。

接下来的事情让这对儿女亲家彻底走向了分道扬镳……上官桀出于家族利益考量,想把自己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送进宫中给汉昭帝刘弗陵为后。上官桀想:“我的孙女也是你老霍的外孙女,这事儿对我们两家都有利,你老霍总不会再反对了吧?”可结果却出乎上官桀的意料,霍光以外孙女年纪尚幼为由,再次否决了上官桀的建议!

见走亲家的路子行不通,上官桀便找到了汉昭帝的姐姐兼“养母”鄂邑长公主(生母钩弋夫人被杀、汉昭帝又年幼,她的姐姐鄂邑长公主临时充当了“养母”的角色,入宫抚养幼弟)并说通了这位长公主,硬是将孙女上官氏送进了宫中。因为此事,上官桀与霍光彻底撕破了脸,鄂邑长公主也和霍光结下了梁子。

后来,鄂邑长公主想给自己的情人丁外人请封列侯,上官桀投桃报李、对此事也是全力支持。结果可想而知,又被霍光给一票否决了!之后,鄂邑长公主见封侯不成又想退而求其次,让丁外人出任光禄大夫,可霍光还是给一票否决了!鄂邑长公主也因此记恨上了霍光。

与此同时,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也因为给自家人谋差事被霍光否决跟霍光结下了梁子。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鄂邑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三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顺带着还拉上了汉昭帝因为没能继承皇位而心中颇为不满的哥哥燕剌王刘旦。四人一拍即合,一场搞掉霍光、把汉昭帝拉下马的阴谋进入了酝酿期……

汉昭帝与霍光联手

不久之后,刘旦上书汉昭帝告发霍光谋逆。汉昭帝虽然年纪不大,却颇得父亲汉武帝刘彻的遗传,头脑非常聪明,很快便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就算霍光真的谋逆,自己身居长安都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事情居然那么快就传到远在燕地的哥哥耳朵里,这显然太不正常了!汉昭帝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于是,一面极力为霍光开脱,一面命人彻查此事。这个时候,上官桀的反应再一次点醒了汉昭帝,事关辅臣谋逆,上官桀居然百般借口阻止汉昭帝彻查此事。到这个时候,汉昭帝大概也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彻底倒向了霍光,但凡有说霍光坏话的,汉昭帝通通予以驳斥!

见事情即将败露,上官桀选择了铤而走险,与桑弘羊、鄂邑长公主密谋,打算除掉霍光,用燕剌王刘旦取代汉昭帝!汉昭帝虽然对霍光弄权也有所不满,但是为了皇位,他也只能暂时依靠霍光,别无选择!最终,汉昭帝与霍光联手,一举拿下并诛杀了上官桀、桑弘羊。随后,鄂邑长公主和燕剌王刘旦也畏罪自尽了……

微妙的权力平衡形成

在上官桀、桑弘羊倒台之后,霍光成了彼时唯一的辅政大臣。因为彼时还处于“盛世的尾巴”、人心向汉,而且在辅政大臣相互争斗期间汉昭帝也发展了一部分私人势力。霍光虽然权力日盛,但还是有所顾忌的,汉昭帝拿不下霍光、霍光也搞不掉汉昭帝……于是,一个新的、微妙的权力平衡形成了。

有人说,霍光在汉昭帝时期已经彻底架空汉昭帝了,此语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了。史籍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宫中发生变故,霍光为安全起见,让人将玉玺交给自己保管。但是,负责看守玉玺的郎官拒绝了,他给霍光的答复是——要我的脑袋可以,要玉玺不行!一个郎官尚且敢对霍光如此,可见彼时的霍光恐怕还没有能力彻底架空汉昭帝,象征最高权力的玉玺还牢牢掌握在汉昭帝手中!换言之,彼时的霍光虽然很大程度上掣肘可汉昭帝的皇权,却始终无法完全绕开汉昭帝。所以说,这种权力平衡非常微妙,微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让天平彻底失衡!

汉昭帝到底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玩弄权术的本事是天生的。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硬是让权力的天平一直保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直到自己去世!如果汉昭帝没有英年早逝,假以时日他未必就不会像后来的汉宣帝刘询那样“扮猪吃老虎”、熬死霍光并灭掉霍氏家族!平心而论,汉昭帝彼时的处境可比后来的汉宣帝好太多太多了,不是吗?

霍光权倾朝野

随着汉昭帝的英年早逝,霍光也失去了唯一的制约,真正进入了权倾朝野的巅峰时期!因为自己所立的新皇帝刘贺急于抢班夺权,霍光索性以自己孙女上官太后的名义废掉了刘贺。公然废立皇帝,可见霍光的权势到了何等地步!

在废掉刘贺之后,霍光选择了最缺乏根基的刘病已(汉宣帝)。他是汉武帝废太子刘据(戾太子)的孙子,巫蛊之乱后刘据一脉已经彻底失势,甚至一度沦为了阶下之囚。在拥立汉宣帝之后,霍光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生活,俨然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了!

不过,汉武帝的这些儿孙们都不是盖的,颇得汉武帝的遗传。汉宣帝玩起“扮猪吃老虎”来比他叔祖父汉昭帝更加得心应手,一面处处向霍光示弱,一面利用恩亲等理由偷偷培植私人势力。甚至示弱到连霍光都觉得过意不去了,霍光的夫人霍显为了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居然买通御医毒起了汉宣帝的原配皇后许平君。可汉宣帝居然咽下了这口气,而且高高兴兴把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立为了继后,搞得霍光心中都觉得非常过意不去。

渐渐地,霍光也慢慢对汉宣帝放松了警惕,不涉及大政方针的问题,甚至包括一些人事任免汉宣帝都可以自己做主。而这,也给了汉宣帝继续培植私人势力的绝佳机会。如果没有这一切,后来汉昭帝铲除霍氏家族根本无从谈起……

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给予了他帝王般的风光大葬!黄肠题凑、金缕玉衣……这些都是帝王等级的待遇,但是身为列侯的霍光同样享受了,但这一切只是汉宣帝在麻痹霍氏子弟而已。不久之后,汉宣帝又故伎重演,通过加官进爵的形式,剥夺了霍光的儿子霍禹手中的兵权并将位居重要部门的霍氏子弟纷纷外调。

等霍氏子弟回过味儿来的时候,汉宣帝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请君入瓮”了!不久之后,霍光的姑爷、金日磾的儿子金赏向连襟汉宣帝告发霍氏子弟企图谋逆。汉昭帝终于等来了“理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一举拿下了整个霍氏家族。霍光的女儿继后霍成君被废、儿子霍禹被腰斩,霍氏家族被夷灭三族。除了“二五仔”金赏家之外,几乎无一幸免……

8

汉武帝由于晚年错误的发动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刎而亡,晚年丧子的汉武帝痛定思痛,建思子宫,造思子台来追忆太子。但是,作为国家统治者的汉武帝同样需要为手中的大汉王朝再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后,汉武帝选择了小儿子刘弗陵做继承人,但是,此时的刘弗陵还是个孩子,无法撑起庞大的帝国。所以,汉武帝安排辅政大臣来帮助年幼的儿子,这才有了“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的美谈。

(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

但是,实际上,汉武帝弥留之际是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但是,为什么四巨头最终却只有霍光笑到了最后呢?

一.英年早逝金日磾

金日磾是四位辅政大臣里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他是匈奴休屠王的王子,后来休屠王与浑邪王收到匈奴大单于猜忌,被迫投降汉朝。但是临阵倒戈之际休屠王后悔了,浑邪王杀死了休屠王,身为休屠王的儿子,金日磾也从贵族跌落为奴隶,成为汉朝宫廷的马奴。

(金日磾剧照)

后来,汉武帝在围猎时注意到了金日磾,于是把他留在了身边做侍中,成为武帝末年最宠幸的大臣之一。但是,武帝去世不久,金日磾也病危,不久去世。辅政四大臣也就变成了三巨头。

二.野心家上官桀

在这四个人里,上官桀的野心是最大的。原本,他和霍光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在霍光休息时也都是上官桀处理事情,两家的关系一直不错。但是,一场选后风波让上官桀走向了霍光的对立面。

(上官桀剧照)

原来,在昭帝稍稍长大后,朝中大臣便开始为选后之事忙活,上官安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但是鄂邑长公主也为昭帝挑了一个女孩,为了让自己女儿顺利成为皇后,上官安去求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在丁外人的帮助下,长公主最终成全了上官安。而上官安为了报答丁外人,替他向岳父霍光求官,却遭到霍光的断然拒绝,两家因此结怨。

三.政见不合桑弘羊

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专家,正是他出色的理财能力,让汉武帝有足够的本钱去持续对匈奴用兵,因此桑弘羊得到武帝宠幸,成为四巨头之一。

(桑弘羊画像)

而桑弘羊的理财手段最出名的就是“盐铁专营”。把最关乎民生的两项物资把控在朝廷手中,从而为政府谋取了大批的金钱。但是,由于政府定价相对较高,很多底层百姓因此苦不堪言,用不起铁制农具选择用骨制或石制,吃不起盐选择吃淡食。同时,桑弘羊也是武帝好大喜功政策的狂热支持者,他的这些政见已经与武帝末年的与民休息政策背道而驰,因此,霍光在昭帝即位后安排了一场宫廷辩论,却没能改变桑弘羊的政策,由于政见不合,最终,桑弘羊倒向上官桀一方。

四.鞠躬尽瘁霍将军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在霍去病得胜归来时路过家乡把霍光也带回长安,在宫中任职,因此,霍光过早的见识到了宫廷的险恶,也养成了谨慎小心,兢兢业业的性格。在武帝身边任职几十年来没有任何过失,每天上朝回家,走的路线和步数数十年如一日,由于霍光的能力和忠诚,深得武帝信任,因而霍光也成为武帝委托的辅政大臣之首。

(霍光剧照)

在武帝感觉身体快要不行的时候,他找来霍光,送给他一幅画,那是古时候周公背成王的故事,霍光佯装不懂,武帝告诉他:“这是打算让小儿子刘弗陵做继承人,你做周公啊!”而霍光也没有辜负武帝的重托,在武帝去世后,兢兢业业的辅佐刘弗陵,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霍光过大的权力最终让同为辅政大臣的桑弘羊和上官桀对他出手了!

五.权力斗争的结局

为了扳倒霍光,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鄂邑长公主等人结成了一个团伙,他们利用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仿造刘旦的笔记,诬告霍光私自调动御林军,图谋造反,却被年幼的汉昭帝识破。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想邀请燕王来长安,利用燕王之手杀掉霍光,然后废除汉昭帝,拥立上官桀做皇帝。但是他们的想法还没有实施就已经泄露,霍光提前做了准备,最终,上官桀父子,桑弘羊,鄂邑长公主,丁外人等皆被满门抄斩。

没有人不贪慕权力的,但是,在权力的面前,有些人却丧失了理智,这也是桑弘羊与上官桀悲剧的原因。

而霍光,这个忠心耿耿匡扶汉室的忠臣,在权力面前最终也经不住诱惑。为了权力,他强行废除了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刘贺,为了权力,他包庇了杀害宣帝皇后许平君的凶手,而他的霍氏家族,也在他去世不久灰飞烟灭,真是成也权力,败也权力啊!

9

汉武帝临终之时,给他的儿子汉昭帝选了四个辅政大臣——2个“车夫”,1个“马官”,1个“财政部长”。这里面既没有所谓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影子,也没有一个是被证明过有出色治政才能之人。甚至,有人认为所谓的武帝托孤实际上是一场四个人导演的政变,而接下来在几个人之间也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结果是只有霍光一人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武帝的托孤标准

公元前87年二月十二乙丑日,病重中的汉武帝将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立为皇太子。次日,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驸马都尉金日磾[jin mì dī]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诏命四人共同辅佐幼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的这四个辅政大臣原本的官职都不高,霍光和金日磾主要负责的是汉武帝的銮驾,霍光负责正车,金日磾负责副车。上官桀还好一点,位列九卿,官拜太仆,负责皇帝的舆马和马政,而他擅长的也刚好是养马。四个人里面能力最突出的是桑弘羊,汉武帝后期的很多经济政策都是出自于他手,只不过他犯过几次错,所以官职没升上去,到托孤之时只不过是个搜栗都尉,但是干的却是大司农的活,算是汉武帝手下的财政部长。

所以,很显然,在汉武帝选择辅政大臣的标准里,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毕竟此时的刘弗陵年仅8岁,一切的权力都将掌握在辅政大臣手里。为谨慎起见,汉武帝最看重的只能是——信任。

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两个人看起来天差地别,但是在汉武帝这里却非常类似。他们都在宫中服侍武帝数十年之久,而且每每武帝所安排的事,他们都能做得妥妥当当,从未犯过大的错误,对于汉武帝这样一个比较挑剔的人来说,二人所作所为殊为难得,所以,他们是汉武帝最信任的人,只不过因为金日磾匈奴人的身份,才让他屈居霍光之下。

桑弘羊早在武帝当太子的时候,就是他身边的伴读书童,可以说是武帝看着他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而上官桀则是凭借精湛的演技取得了武帝信任,比如武帝出游,风大他把车盖拿下来给武帝挡风,下雨他给武帝挡雨,马瘦了他说因为武帝身体不好、无心养马等等。

虽然说武帝对他们四个都非常信任,但是他们是不是都值得信任呢?我们还要再看一看他们接下来都做了什么。

二、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根源

我们再来看一下武帝给这四个辅政大臣封的官职:

1、霍光: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2、金日磾:车骑将军

3、上官桀:左将军

4、桑弘羊:御史大夫

可以看得出来,尽管说四个人都是辅政大臣,但是相比之下,霍光的权力却要比三个人加起来还要大,他可以说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甚至行使着代皇帝批阅奏折、审理上书的权力,而其他三个人与其比起来,则要逊色得多。换句话说,其他三个人如果有什么政治诉求的话,首先是要经过霍光批准的,一旦霍光无法满足他们,政治裂痕的产生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政治裂痕的产生

由于金日磾在汉武帝死后一年便去世了,所以也避免了参与这场政治斗争,问题主要集中在上官桀、桑弘羊以及另外两个皇戚的身上。


他们都有些什么政治诉求霍光没有满足呢?我们来一一聊聊看:

1、上官桀

公元前83年,汉昭帝刘弗陵十二岁,他的姐姐鄂邑盖长公主(汉武帝之女,受武帝之命在宫中照顾年幼的昭帝)开始为他选后。这时,上官桀便动起了脑筋,他和霍光本就是亲家,他的儿子跟霍光的女儿生了一个女儿上官氏,此时年仅5岁,而上官桀却希望这个女孩能够进宫当皇后。结果,被霍光以孩子太小为由一口回绝了。

2、鄂邑盖长公主

盖长公主的夫君盖侯王充耳死了以后,她就养了一个面首叫丁外人。

上官桀在霍光那里碰了钉子以后,就想起了他的儿子上官安跟丁外人关系不错,于是就通过丁外人的关系联系上了长公主,成功将上官氏送进了官,而条件就是帮助长公主,为丁外人打开封侯之路。(按照西汉惯例,公主一般是配列侯的,丁外人如果能够封侯自然身份也就转正了)

然而,不但丁外人封侯的诉求也被霍光给否了,连当个官的要求也没能得到满足。

3、桑弘羊

从资历、功劳、能力等几方面来讲,桑弘羊自认都是在霍光之上的,所以他一向对霍光爬到自己头上不太服气。看着霍光时不时地提拔人上去,桑弘羊也想让自己同族子弟沾沾光,结果,每次他提出要求,霍光都给搁置了,两人的嫌隙自然也就越来越深了。

4、燕王刘旦

确切来说,燕王刘旦(汉武帝三子)并不是对霍光不满,而是对父亲汉武帝和弟弟汉昭帝。明明他才是武帝尚在的最年长的儿子,却没能当上继承人,所以他一直认为是父亲偏心,对弟弟的仇恨更是越来越大。


虽然刘旦与上面三个人恨的人略微有些不同,但是追求权力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很自然的四个人便走到一起成为战略盟友,奔向他们的战略目标——”除掉霍光,推燕王称帝“。

四、”反霍光联盟“的失败

”反霍光联盟“最初的想法还是很简单的,只要忽悠一下小皇帝刘弗陵,就可以轻松把霍光拿下了。于是,由上官桀等人准备霍光的”反面材料“,再借燕王刘旦的名义,趁着霍光不在的机会,找汉昭帝弹劾霍光。

计划看起来确实挺顺利,他们很轻松就把奏折送到了汉昭帝刘弗陵的手上,可问题是他们实在是太低估这个小皇帝了。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刘弗陵直接在朝堂之上,表明”霍光是忠臣,奏书是假的“,不但保全了霍光,还给燕王刘旦等人留了面子,简直一举两得。

不过,”反霍光联盟“显然并不打算善罢甘休,既然小皇帝这里无法打开突破口,那就直接找霍光下手吧。

于是,他们便计划由一直躲在暗处的鄂邑盖长公主出面邀请霍光到府上饮宴,并在宴席之上将霍光杀死,再进宫控制小皇帝,迎燕王刘旦入京称帝。可是,计划最终还是败露了,不但霍光没被杀,反而上官桀、桑弘羊被灭族,燕王和长公主畏罪自杀。

至此,当初武帝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仅仅剩下了霍光一人,他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权倾朝野的那个人。

水言水语

复盘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之所以霍光会成为站在权力巅峰那个男人,一方面是因为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犯错误给了他机会,另一方面也跟武帝当初的安排不无关系。

正因为武帝赋予霍光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才保证了霍光可以更加自如地应对。当然,也正因为武帝的这一安排,才保证汉室江山没有走上歪路。依照上官桀的计划,他是打算在燕王进京之后除掉他,自己当皇帝的。反观霍光,虽然此后独揽大权十余载,废立过皇帝,却并未有过代刘称帝的迹象。汉武帝终究没有看错霍光,后来的孝宣中兴,其中也有霍光不小的功劳。

10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共有五位:光禄大夫霍光、治粟都尉桑弘羊、侍中上官桀、光禄大夫金日磾、刚任丞相不久的田千秋。他们都是汉武帝后期政坛上的后起之秀,在特别是霍光在汉武帝时代并未有过什么像样的建树,但是武帝一直很器重他,所以在汉武帝拖孤之时将霍光列为五大辅臣之首,并擢升为大将军、大司马,从而位列三公。另外四位:桑弘羊任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左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田千秋为丞相。

至于为什么后来只剩下了霍光一人,这当然是他们内部政治倾轧的结果了。

受遗诏辅政之后不久,车骑将军金日磾就因年老体衰而死,原来的五个辅政大臣就剩下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四位,但是田千秋资历不高,又胆小怕事,所以多在政治斗争中明哲保身,于是中央的权力就集中在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三人的手中。这三人在最开始的辅政生活中也可以说是亲力亲为,互相谦让,相辅相成。特别是上官桀还和霍光是儿女亲家,但是随着霍光的势力越来越大,霍光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多,这样大的权力让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和桑弘羊产生了不满,加之政见不和,因此上官桀和桑弘羊就凑到了一起,密谋诛杀霍光、废掉年幼的昭帝然后立燕王刘旦为帝。要么说姜还是老的辣,上官桀和桑弘羊虽然计划已定,但是这两个人显然没有老谋深算的霍光会算计,他们本打算邀请霍光赴鸿门宴,但是却被霍光先发制人,公元前80年,霍光调兵以谋反罪诛杀了上官桀和桑弘羊全家,至此原来的五人辅政格局由于金日磾病死、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杀、田千秋被压制就变成了霍光一人辅政,独掌大权,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天下了,这从后来霍光自行废立之事,迎立宣帝刘病己就可以看出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