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蒙古自身的原因,蒙古人的组织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它对不同民族的凝聚,堪称一种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但,关键是东亚这个地方没把蒙古人制住,东亚无帝国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凡是东亚称雄的草原民族,要是往西打,基本就是所向披靡。匈奴人被汉朝给干废了,但流落到西亚和欧洲的一支,却能吊打东西罗马。

突厥人在草原的东突厥被大唐彻底干废了,而中亚的西突厥也不能在当地立足,大唐追着打。于是,也只能跑到西亚和欧洲,在这些地方不说称雄但立足是没问题的。



所以,蒙古人称雄与否,关键是看东亚。只要横扫了东亚,那么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就只能盼着这伙人别来,因为路途足够远。而这伙人但凡要过去,那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蒙古人自身的组织能力真的很强。

首先是千户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蒙古人能够长期称雄的先决条件。

草原民族都是部落形态,草原帝国都是部落联盟。所以,部落就是草原的社会基础,草原帝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但成吉思汗实行了千户制,将全蒙古部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这就从根子上改变了部落的社会形态。可能草原社会还是部落散居,但千户制却能实现一种权力的基层凝聚。而有了千户这个单元,蒙古人征兵、征粮、征钱的效率,就远不是其他草原帝国能比的。



其次是色目人、契丹人以及中原人的加入,决定了钱从哪来的问题。

这伙人不仅给蒙古带来了文字,关键是建立了初级的法律和官员组织。特别是色目人,或者说中亚和西亚的穆斯林群体,利用自己的商业能力解决了蒙古人的财政问题。关键是有钱,没钱真心干不了大战争。蒙古骑兵可以不吃饭、可以猛抢劫,但抢劫的成本太高。而且,万里征伐的大战线,必须要解决资源调配的问题,在需要资源的地方就得集中资源。而这件事就交给了穆斯林商人。

第三是占领大金后,蒙古人又实现了一次升级,不是草原西征而是东亚要西征。

成吉思汗率蒙古人东征花拉子模,为什么?就是为了钱,因为花拉子模干死了蒙古商队。当时还没有入主中原,蒙古人的商队就已经是几百人的规模了。可见,蒙古人并非只是一群草原土匪,他们非常重视商业收入。而且,后来的大元帝国,主要的税基就是工商业,而根源就是游牧骑兵与色目商人的因缘际会。



第一次东征过程中,蒙古人实现了东西技术交流,比如回回炮。而占领大金后,中原王朝的技术和工匠又被蒙古人利用了起来。所以,蒙古草原把中亚绿洲和东亚平原全给整合在了一起。关键是这些人不造反,还能都听蒙古人的,跟着蒙古军队一起四处征伐。于是,蒙古人就形成了草原的武力、西亚的商业和中原的财富全面融合。而这时候,再搞二次西征,收拾西亚和欧洲人,那还不是怎么打、怎么赢。

蒙古人强悍上百年,但蒙古人是怎么衰落的。首先是蒙哥大汗的死,直接导致西线受阻,西征不能再继续了。但蒙哥大汗是被南宋给干死的,所以问题是出在了东亚。然后就是元末经济危机和农民大起义,在东亚农耕区就彻底站不住脚了,于是大元变北元。即便是北元,蒙古人在中亚、西亚和欧洲边缘还疯狂了好多年。但东亚一旦搞不定,蒙古人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以后就只能越来越弱。

从这个结果反推,就能知道:蒙古人之所以强悍崛起,就是在东亚没被收拾服。在东亚,蒙古人为什么能称雄呢?

成吉思汗以后几代雄主,算是一个原因。但关键是在蒙古人崛起的时候,东亚周边无强国。或者可以直接认为中原没有统一。



唐末以及五代十国之后,先是北宋和大辽二虎相争,再是北宋、大辽、西夏三国演义,接着又是南宋、大金和西夏更大范围内的三国演义。

东亚无敌手,蒙古人想不崛起都难。

然后呢?入主中原的大金,一方面要全力进攻南宋,但南宋这时候也不弱了,能跟大金打个平手;另一方面遭遇了北宋的尴尬,就是无法通西域,因为西夏这个拦路虎。所以,大金虽然实现了草原骑兵与中原财富的融合,但与汉唐相比就差远了。甚至,大金都不如入主中原的北魏以及后来统一北方的北周,因为你通不了河西走廊。就在女真大金时期,蒙古人崛起了。如果类比的话,蒙古人就相当于汉朝的匈奴,但匈奴面对的是统一的大汉帝国;也相当于南北朝的柔然,但柔然面对的是两个中原强手北齐和北周;还相当于隋唐时期的突厥,但突厥就更不用说了,只能被隋唐帝国吊打。



但是,蒙古人呢?一个是死命干南宋的大金,一个是拦路虎西夏。这个历史机会就一定要把成吉思汗送上东亚霸主的位置上了。于是,草原骑兵横扫栖居在贺兰山的西夏,完虐已经放弃草原的大金。蒙古人简直就是东亚无敌手,到了孤独求败的境界。

然后,就是西征。西征首先面对的就是中亚和新疆的绿洲小国,这些国家很富裕但实力一点儿都不强,原因就是形不成统一的帝国。草原帝国打城邦国家,那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西亚此时也没有波斯帝国了,阿拉伯帝国也在走下坡路,蒙古人来了之后还是完虐。然后,就面对一众欧洲王国,比西周的封建诸侯国还弱,那还怎么玩?



所以,这又是一个欧亚大陆的大机遇。欧陆无霸主,蒙古人必须是上帝之鞭。

蒙古人输出暴力的同时,也在输出秩序。只输出暴力就是彻底的耍流氓,没文化的流氓只能当街头霸王,当不了一世的霸主。而蒙古人的四大汗国以及在东亚的行省制,都堪称一种制度创新。这些政治设施有效地保障了蒙古人能把暴力转化为统治,实现粗放型的秩序输出。所以,大蒙古国也就实现了一定时间的称雄称霸。

所以,蒙古军队的因素不重要,重要的是蒙古人内部的组织能力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跃升,比如千户制度、比如多民族融合以及对中原财富的利用。但更关键的应该是东亚无敌手这个因素。但凡东亚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即便只是中国北方统一,蒙古军队要打遍欧亚也是不可能的。

最佳贡献者
2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下面由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简单来讲,五大因素——蒙古骑兵,蒙古马,蒙古弓,蒙古刀,黑科技。

下面分门别类来看一下,如下

(一)蒙古骑兵

蒙古人的骑兵分成重骑兵和轻骑兵,两者的比例大概是2:3。不过蒙古人的骑兵不管配比如何,都是从战术角度来考虑的,并不是随意为之。蒙古轻骑兵类似于中国历史宋金战争中的“拐子马”,它的存在是为重骑兵的冲锋打前站,主攻侧翼;蒙古重骑兵类似于当年的“铁浮屠”,主打正面。重骑兵的全军出击,一定是以轻骑兵已经对敌人造成大规模杀伤为前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搞两败俱伤的重骑兵对冲。这样的战术纪律性,对上欧洲骑士们游兵散勇式的临时召集,双方不知差了多少个段位。

(二)蒙古马

蒙古军用马匹品种是蒙古马,这种马看上去四肢短小,个头也比欧洲马矮了不少,但蒙古马的耐力却冠绝全球。此外,蒙古马的生存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长途行军中蒙古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食物补给,而不用专门携带大量草料。在讲究血统出身的欧洲人眼中,提纯名犬与培育良马的技术大同小异,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今天的进口纯种犬与中华田园犬。依靠近亲快速繁殖出来的所谓名犬,比如哈士奇,萨摩耶,金毛猎犬,虽然身形高大,但经常有各种遗传疾病,饲养起来也极为娇贵,反而是我们口中所称的土狗非常好养活,能够适应各种食物和各种气候环境的变化。很显然,平日悠哉游哉地玩“盛装舞步”,跟跑到战场上玩命完全是两个概念。那么如果用战争中的极端条件来衡量,欧洲良马未必比蒙古马更能够适应作战需要。

与此同时,蒙古人对于马匹的使用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截然不同,蒙古军用马匹几乎全部选用了母马,而且是在哺乳期的母马。这样一来,蒙古士兵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获取马奶作为新鲜饮料,再辅以能够长时间存储的牛肉干等食物,这样的蒙古骑兵,才真正地实现了全地形全天候作战需要。不仅如此,在远距离长途奔袭中,马匹很容易疲劳,蒙古骑兵则使用了两到四匹战马作为备份。退一步讲的话,如果实在是缺少食物了,可以先杀备用马匹吃肉,而不会因为饥饿造成非战斗减员。

(三)蒙古弓

蒙古人能够仰仗的长距离进攻武器,叫做“蒙古弓”(Mongol bow)。蒙古弓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反曲弓”,具备中国历朝历代名弓的优秀基因。

复合反曲弓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复合”,一个是“反曲”。

我们看当时的欧洲,不管是反曲弓或者直拉弓,都没有大规模应用,反而是一种叫做“十字弓”的武器被大规模应用。而这种所谓的“十字弓”,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弩”。弩的有效攻击范围大概在百米左右,实际上依然算是近战武器,特别是作为攻城战中的作战利器。那么我们看蒙古弓,平射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两百米左右,其中在150米之内,可以做到精确射杀。而在400米范围内,则可以做到箭雨式无差别射杀敌阵的需求。

大规模装备蒙古弓的蒙古轻骑兵,又被称为“弓骑兵”。弓骑兵机动性能超群,且擅长行进中与败退中的速射,再辅以穿透力惊人的蒙古箭,堪称欧洲人的噩梦。

(四)蒙古刀和狼牙棒

表面上看起来,中世纪欧洲重装骑兵的作战特点,决定了欧洲人在短兵相接时必然是优势尽显。尤其是身大力不亏的欧洲人,配上威风凛凛的欧洲纯种马,再辅以全身披挂的重装铠甲,这铁塔一般的架势单是想一想,就已经令人不寒而栗了。不过这只是沙盘推演,并没有考虑实际作战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实际上,蒙古人在阿拉伯人的影响之下,早早就改良了自己以宋朝朴刀为蓝本的蒙古刀(Mongol sword)。

改良版本的蒙古刀大约有一米长,其中的四分之三为刀身,四分之一为刀柄,通体呈现出明显的阿拉伯式圆月弯刀的形状。蒙古刀的正确打开方式,多为骑兵马战冲锋用。蒙古马的速度所带来的动能,弥补了蒙古人在身材上的劣势。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在马背上单手或者双手持刀,刀刃带着巨大的惯性砍向对手,而士兵本人只需要瞄准敌人重要部位即可。刀身所呈现出的弧度,使得蒙古刀在砍杀之后很容易拔出,迅速投入下一个回合的冲刺。欧洲骑士们的长矛和宝剑看起来十分拉风,然而对比真正在旷野作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蒙古刀,实战作用则大打折扣。

当然,面对防御功能做到了极致的中世纪锁子甲或者板甲,蒙古刀也未必就能够砍瓜切菜一般好用。那么这个时候,蒙古人的近身备用武器,狼牙棒等钝器,则就派上了用场。狼牙棒这种武器,类似于中国传统兵器谱上的鞭、锏、锤,是具备破甲功能的称手钝器。这种兵器在欧洲战场,可谓是物尽其用。

(五)黑科技

在东方战场上,蒙古人真正学习并发扬光大的黑科技,一个是抛石机,一个是火器。抛石机多用于围城战消耗战,在蒙古人征服基辅罗斯的过程中大显身手。基辅罗斯之后,蒙古人继续西征,火器实打实地被用在了欧洲之战,让基辅罗斯以西的老欧洲们大开眼界。欧洲人被火器的巨大威力所震慑,他们迅速意识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重要价值,并在随后集中精力投入火器研究,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大规模列装欧洲军队。

总而言之,蒙古骑兵,蒙古马,蒙古弓,蒙古刀,黑科技,决定了蒙古人在当时的崛起。

3

大家好,如果想了解历史真相,请跟我来。

看看古代金国就知道蒙古的战斗力了。

金国在护步达冈之战,2万金国铁骑追着70万辽国大军杀。才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当然这是因为金国有人马具装重骑兵铁浮屠的作用。那是跟欧洲十字军一样的重骑兵。

《宋史·刘琦传》:“ 兀术 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

“ 吴侍郎 《朱副戎庙碑》系骈体文,其后段云:‘……铁浮屠林立於重关,铜面具风生於百战。’

同时期我国古代甘肃,宁夏地区政权西夏,也有人马具装重骑兵铁鹞子。

铁鹞子为了对付蒙古骑兵特有的套马索战术。将人跟马用铁链固定在一起,就怕被蒙古骑兵用套马索套上,直接给拖下马。

蒙古族一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直到今天内蒙古学校是这个样子的。

而蒙古兵源是这个样子的。也可以看看the hu wolf totem音乐视频MV。

国外文献记载,蒙古骑兵不光有轻甲骑兵,还有重骑兵,这是国外文献中蒙古骑兵装备,人马具甲,2套马索,2水壶,飞斧,盾牌,重锤,装耳朵,人头计算战功布袋。

自蒙哥死后,蒙古分裂成4个汗国,加上元朝。常年互相争夺汗位,厮杀多年崩溃了。

元朝后期更是各部落军阀混战。元朝灭亡,只是退出中原被称做北元。继续分裂成瓦剌跟鞑靼,继续混战。

4

在13世纪的时候,确实存在许多强悍的民族,但是却没有几支强大的军队,也没有几个能和成吉思汗媲美的指挥官。蒙古人之所以能在十三世纪征服亚欧大陆,靠的是蒙古贵族和将领们优秀的指挥能力,蒙古骑兵的忠诚和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当时亚欧大陆诸国的衰落。

当时对蒙古人抵抗最顽强的国家都在东方,一个是金朝,抵抗了蒙古人二十多年,另一个则是南宋,抵抗了蒙古人四十六年。而这两个国家之所有能够抵抗蒙古人这么长时间,除了两国将士的浴血奋战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朝和南宋都拥有许多大城市,尤其是南宋,有着许多拥有完善城防工事的城市,而攻城战则一直是蒙古人的弱项。

而中亚的花剌子模王国,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被灭亡,当时的花剌子模看起来非常强大,领土从中亚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原,其王摩诃末苏丹号称拥有四十万大军,并且自称为世界征服者。可是这个国家抵挡蒙古骑兵仅仅五年后就宣告灭亡,蒙古骑兵抵达中亚后不到一年,花剌子模的国都撒马尔罕就被蒙古人攻陷。

当时的花剌子模是一个典型的外强中干的国家,其国土虽然辽阔,但是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中亚河中地区的几座城市,军队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却不能统一指挥,摩诃末和其母秃儿罕太后各自为政,军队中的内斗也十分严重。而且当蒙古人向中亚进军后,摩诃末苏丹也未能集结军队和蒙古人进行决战,结果被蒙古人各个击破,花剌子模的灭亡摩诃末苏丹要负主要责任。

而从当时的史书中也能看出来,花剌子模的突厥和波斯士兵的勇气和善战能力不在蒙古人之下,一旦他们拥有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就可以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可是花剌子模的军队并没有拥有一位像成吉思汗这样的指挥官,其王子扎兰丁虽然勇猛过人,但是在智慧上还是比不上成吉思汗。

而蒙古第二次西征,则有术赤之子和老将速不台牵头,兵锋直指东欧的土地,这场战争持续了七年左右,欧洲的军队几乎没有对蒙古西征军造成太大的打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当时东欧都是一些小公国,而且内部矛盾还很多,根本无法团结在一起抵抗蒙古人。

除此之外,当时的东欧几乎没有什么大城市,甚至许多城镇连城墙都没有,这也导致欧洲的骑士们被迫和蒙古人在野外作战,而野战一直是蒙古人的强项,其结果可想而知。而蒙古第三次西征,则灭亡了西亚的阿拔斯王朝,当时的阿拔斯王朝早已衰落,能够统治的土地只有巴格达以及周边的一些城市,根本无法阻挡强大的蒙古骑兵。

当时的蒙古西征军的求胜欲望非常强,他们可以为了得到胜利而不择手段,哪怕是背信弃义,他们也要击败敌人。比如蒙古在西征花剌子模的时候,就经常许诺投降的居民可免遭伤害,但是当城门打开后,仍然有许多人会遭到屠杀。

而且蒙古将领们还懂得分化敌人,当哲别远征阿兰人和钦察人的时候,为了分化阿兰人和钦察人的联盟,便以只打钦察人不打阿兰人的名义让阿兰人停止帮助钦察人,然后以和钦察人同为游牧民族的名义来拉拢钦察人。结果这两个民族的联盟便瓦解了,钦察人和阿兰人最后都被蒙古人征服。

5

“在蒙古铁骑面前,所有的敌人都是渣”。


蒙古军队在世界范围内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除了蒙古军队自身的超强实力之外,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各大文明和王国,本身战斗实力也确实很渣。

金国

自从石敬瑭这个汉奸将幽云十六州奉献给了异族之后,中国的北方格局就完全和之前不一样啦。

契丹,这个当时东亚的第一强国,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国家实力上,都远超后来的北宋,所以,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那个时代的正朔朝廷应该是辽,而不是北宋。


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再完全逐水草而生,因此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百多年的统治,将契丹民族带入文明,却也渐渐地磨灭了他们的斗志。

后来女真人灭掉大辽,建立金国,依然重蹈了辽国的覆辙。

当蒙古崛起,向宿仇女真人复仇的时候,当时的金国早已没有了完颜阿骨打时代的锐气,和对面的南宋没有太大的区别。


南宋

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文人的天堂。

国家富庶,制度上崇文抑武,面对战争,宁愿选择用金钱摆平一切,也不愿让武人带着兵去斩杀。

宋朝的军队,原本应该最精锐的北方边军,却因为和辽国承平日久,早就形同虚设。


只有与骚动的党项人(西夏)一直死磕的西北边军,还算有一定的战力。

但是战争一直都是边境上的事,帝国内部承平日久,即使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依然选择苟且偷生,加上后来金国也渐渐疲弱,南宋便安于现状。


欧洲

欧洲骑士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一直认为,冷兵器时代,东方的战力远比西方要高很多。


汉代,匈奴人被汉军打的屁股尿流,不得已逃离赖以生存的草原,向西逃遁。

本来是丧家之犬的匈奴人,遇上了土生土长的斯拉夫人,结果打的斯拉夫人落荒而逃。

当时的欧洲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匈奴人的驱使下,一个民族挤压一民族,最终,匈奴人一直驱赶着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来到了罗马帝国,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罗马人求和了。


蒙古入侵欧洲时,欧洲依然非常疲弱,中世纪的欧洲既黑暗又穷困,那是一群等待上帝救赎的绵羊,技术也很弱后。

欧洲的重装骑兵,对付欧洲的木讷大兵还可以,在蒙古的灵活游骑面前,那就是活靶子,何况蒙古游骑下马之后,手拿斧子砍欧洲人也像切菜一样。

蒙古人还带着从东方带来的工匠,大型火炮让欧洲人傻眼。

即使蒙古人走了,黑死病依然杀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因为当时的欧洲卫生条件太差,说他们是蛮子真的不过分。


蒙古人崛起于这样的世界,当时的世界是属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的,时势造英雄,蒙古人抓住了,他们将整个世界踩在脚下。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6

十三世纪这个时期,正好是蒙古高原气候最好的季节,不论雨雪季,都给这片高地注入新的绿色生机,加上气候的适宜,更使给蒙古崛起增添了新的条件。在蒙古之外的亚洲民族群中,围绕的周围邻邦已没有年轻时生机盎然的气氛,原因他们已步入中晚年,时间持续到1206年,也就是蒙古兴起后,这个时候,金朝已在1115年开始灭辽灭宋中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已从东北阿城南下的完颜女真人不再有披坚执锐的军威,开始过渡中原王朝。

而西夏党项人呢?在为抵抗宋辽金百年战争中,始终屹立不倒,可都挺了过来,已从唐末以定难节度使存在走过346年算起。而宋朝呢?和金朝一样,虽然延续北宋政体,可却如新生王朝,原因它是南宋政权,而不是北宋,但仍注满北伐的血液,经历岳飞,隆兴,开禧三大北伐,可惜由于金朝处在鼎盛时期,北伐受挫,反而烧自己眉毛。但是纵观三国局势来看,自金宋联盟以来,不再有大的战争,金宋夏处在僵局,仍在死气沉沉的你斗我斗中。所以这个时候也为蒙古崛起创造了好的机会,新生力量兴起肯定会遭受旧力量的压迫,金国曾一度来草原减丁,故意打乱草原格局,目的就是压制住新生力量,让他们不要像过去一样出了一个合不勒可汗对抗自己,可是这样武断压迫也成就了成吉思汗崛起。

除了中原圈子以外,被金朝赶到西域的西辽也立国有半个世纪,早已没有像耶律大石一样继续西进的势头。而恰恰这个时候,中亚崛起了花剌子模,和蒙古一样是新兴的,但是却由于基础不稳,刚拼凑的政权,家族内斗激烈,皇太后徒儿汗和沙王不断对着干,也从而出现新旧派实力,抓分这这个帝国,以至于后来酿成了灭顶之灾,把蒙古引了进来,花剌子模的弱点毕露,被成吉思汗乘虚而入,各个击破。欧洲钦察和罗斯诸国也受牵连,他们各怀一己,不团结 ,也让蒙古军有机可乘,在面对先进的东方火药,根本就抵挡不住。欧洲陷入黑暗宗教斗争中,只想靠厚厚的铠甲抵挡蒙古铁蹄,可对方却是装备优良的轻骑,弓箭射得好。除了欧洲西亚也一样,阿拔斯王朝走在下坡路,阿拉伯帝国早已没有了唐朝时期那样雄踞欧亚非威风,地中海沿岸仍在时刻堤防十字军东征,所以欧亚大陆各王国几乎处在衰落期,而相比成吉思汗蒙古却生机盎然。

7

为什么曾经很多彪悍的民族,都打不过蒙古军队了?

其实,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战斗力爆表的蒙古铁骑,的确很厉害

  1. 蒙古人拥有优良的战马。在古代,骑兵是战斗力最强悍的兵种,而骑兵的战马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骑兵部队的战斗力。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马,身材并不是特别高大,但却有着更强的耐力,这对蒙古铁骑的长途奔袭和连续作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蒙古铁骑的强悍离不开优良的蒙古马。
  2. 游牧民族善骑射的特性。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之一,有着游牧民族的特长,那就是擅长骑射。蒙古男子从小时候就骑马和射箭,骑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日常活动,不需要专门的训练,这就为蒙古的征服大军征服大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而在蒙古统一之前,蒙古草原几乎常年战乱,这就为蒙古人打造了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军队。
  3. 一代天骄的出现。蒙古人的特征和先天优势,注定是一个善战的民族,如果这时出现一个有能力、有志向、有扩张野心的领导,这对于其他政权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一支善战的军队,加上一个会战的领导,蒙古人经过上百年混战,终于统一。统一后的蒙古,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开始走上争霸欧亚大陆的征程。
  4. 善于改进武器。蒙古人在征战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和改良武器。比如,在征讨金国过程中,蒙古人掳掠了很多工匠技术人才,让他们打造云梯、火器等先进的攻城武器,这为蒙古人后来的征服提供了装备支持。蒙古人野蛮嗜杀,但很少杀有才艺的技术人员,而是让他们为自己服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还不忘学习进步,这样的军队是可怕的。

这是蒙古人自身的因素,也是蒙古铁骑战斗力强悍的根本原因。

第二,曾经彪悍的民族,正好处在不彪悍的阶段

在蒙古人扩张的时候,周边也有不少曾经强悍的民族,他们为什么打不过后起的蒙古人呢?

因为他们正在走下坡路,正在堕落的他们遇上了正在上升期的蒙古人。

比如,东方的金国,经过上百年的繁华和享受,曾经叱咤风云的女真铁骑早已经失去当年的英勇。

他们的皇帝昏庸了,大臣奸佞了,将领怕死了,士兵懒散了,钢刀“卷刃”了。

早已经习惯马下生活的他们,再次拿起战刀迎战蒙古人时,才发现蒙古人厉害的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女真人败了,一败再败,稀里哗啦的败。

比如,西方的花剌子模,当时的花剌子模苏丹,远不如他的父亲,就是个活脱脱的胆小鬼。

面对蒙古西征大军,一味地后撤,撤到哪里,就把恐慌带到哪里,最后在一个湖心岛上度过了残生。

再比如,南方的南宋,当蒙古人开始征讨南宋时,正是南宋奸臣贾似道当政,很多抗蒙将领没有被蒙古人打败,却被奸臣贾似道迫害。

南宋奸臣当道,皇帝无能,政府机构不能有效运转,怎么能抵挡得住蒙古人的一次次进攻呢?

从这一点来看,蒙古人是幸运的,他们崛起的时候,周边民族正处在下降的趋势中,一升一降,拉开的是两倍差距。

如果蒙古铁骑遇到的金国,正处在灭辽亡宋的巅峰时期,如果西征的蒙古大军碰到的是花剌子模正在崛起的老国王时期,蒙古人是否能成为世界征服者,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13世纪蒙古人东征西讨的胜利,除了自身强大外,还离不开幸运的成份。

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8

蒙古军队的实力,已经在13世纪的旷世大战中一次次证明了


要说古代哪个帝国领土最大?恐怕连沙俄都比不过当初的蒙古帝国。曾几何时,蒙古人只是草原上的绵羊,在辽国和金人的淫威下数百年不曾翻身,后来成吉思汗横空出世并很快一统蒙古各部,建立强大统一的蒙古帝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蒙古帝国先后灭亡大金,花剌子模,西夏,大理,南宋,兵锋直指东欧,东北亚,印度以及东南亚,若不是后来的内乱,说不定连非洲都成了蒙古帝国的版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军队这么强大呢?

除了政治上的清明,蒙古还有一个优势,因为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生活环境的艰苦性决定了他们从一出生就必须英勇的战斗,每一个人都是兵士,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擅长骑马和射箭。蒙古出产战马,再加上优秀的士兵,因而蒙古具有十分优秀的马队部队。在热武器不发达的年代,蒙古对付以步兵和重骑兵为主的欧洲国家、金、西夏、南宋王朝时,马队可以迅速突击,进退得宜,当然占据了很大便宜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导言

在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还要有精良的装备以及灵活的战术,因而,蒙古强大是有很多原因的。

严明的纪律是军队取胜的保障

蒙古军队常年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只有服从统一安排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形成严明的纪律,而这种纪律是许多民族的军队达不到的。

虽然元朝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一直为人诟病。事实上许多打了败仗的民族没办法相信自己能被这样一支看起来十分野蛮的游牧民族所征服,而且似乎他们靠的是铁骑和数量,并不是战术。这就导致大家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蒙古军队是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但是却没什么文化传统,也就是所谓的野蛮人。

人数往往不是取胜的关键

但是蒙古军队绝不是所谓的乌合之众,我们都知道打仗靠的不是数量而是战术。真正的蒙古民族才有多少人呢?难道会比其他民族加起来还要多吗?事实上成吉思汗组建的军队人数是很少的,即便是在征服波斯的时候,带领的兵也不过20多万。而在远征欧洲地区时候,军队也只有15万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呢?蒙古军队虽然人数上偏少,但是有着严格的训练以及严明的纪律。而这也是取胜的先决条件。

蒙古骑兵武器装备精良

马匹

冷兵器时代靠的就是面对面的拼杀。蒙古骑兵最突出的特点是机动性极其优良,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边打仗边行军,这就意味着蒙古军队的推进速度是很快的。当然可能蒙古的领导者在决策上是有问题的,比如在打胜之后没有妥善安排善后处理,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在征战期间这种推进速度是令人惊叹的。

当然推进速度之所以这么快也是有原因的,我们都知道,相对来说欧洲的马种比较高大,而蒙古的马种比较矮小。但是蒙古常年生活在高寒地区,这就意味着蒙古军队的马匹能够适应严寒的环境,所以蒙古军队敢于一次次的在冬季发起战争。既然蒙古军队的马能够耐受严寒,那么它在其他方面一定是很优秀的,这就是所谓的耐力。

武器

蒙古军队的配比很好,我们都知道蒙古军队肯定是以骑兵为主的,而重骑兵占了4/10,这就意味着在打仗的时候,有足够的人员在前面冲锋,而让后面的轻骑兵有开阔的视野以及优越的条件来进行输出。

在阵地前方的重骑兵使用的主要是弯刀,全身披甲,紧随其后的轻骑兵使用的是长矛,一般只戴头盔,后面还有着骑马的弓手所用的武器是蒙古弓,射速比十字弩快的很多。更重要的是蒙古的轻骑兵使用的弓箭有两种,一种可以用来远处射击,其威力巨大,是因为其本身重量就比较重,对臂力要求比较高,突出特色是能够射穿敌人的锁子甲;另一种弓箭本身宽大,可以对近处的敌人进行重创。

当然,前面所述的只是一些常用配备,事实上,蒙古军队的装备齐全,除了主用武器,还有狼牙棒,小刀,绳子,马套等等,换句话说,蒙古将士精通许多武器,因而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对战中反复切换武器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而弓箭也几乎是每个士兵必备技能。只是由于在战术安排时候,重骑兵和轻骑兵分工不同罢了。

当时的欧洲民族战术思想存在问题

我们只说一个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欧洲个人英雄主义泛滥,即便在今天,在许多电影电视中我们也能看出这种延续多年的思想风格来。当然,我们并不是批评这种思想,每一种文化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对于当时的欧洲军队来说,强大的蒙古军队进退自如,协同一体,让他们难以招架。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统帅的问题,而是欧洲骑士普遍存在的问题。

举个例子,个人英雄主义,讲求的是光明正大,这种方式导致其战术往往会被一眼看穿,没什么实际的战略价值。而反观善于学习且常年征战的蒙古军队,日积月累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不论怎样,蒙古军队的军事思想对现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但不可否认蒙古军队好战且残暴,终将会被历史淘汰。

10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游牧民族视为“低等,愚昧,野蛮,落后”的文明分支,他们生活在高寒之地,与牲畜和野兽为伍,没有庄稼,没有蚕桑,没有文字记载,就连衣物和盐也要向周边农耕民族贸易。

然而,当考古学界在漠北发现多处冶金工坊和城建遗址后,宣称游牧民族绝不是寄生于农耕文明而存在的。游牧与农耕是文明平行发展的两个方向,归其根本,都是为了顺应不同的自然条件而相继产生的。抛去成见,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你会发现他们的进步一点也不小。

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文明的要素很多,而新兴民族不见得就是不文明的。说蒙古人凶残嗜杀,而我们的民族在建立之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屠城灭族一样也没少干啊。

说到战争:

匈奴人口只有汉朝的1/40,而汉朝“十室九空”才得以暂时压倒匈奴。

回纥人口不及唐朝1/200,而肃宗还要向回纥可汗乞求出兵才能平定国内叛乱。

半游牧半渔猎的建州女真人口甚至不及明朝1/1200,然而五次南下接连创下39连胜,56连胜,57连胜战果。

蒙古人留居漠北,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没有固定的住所,需要随气候的改变随时迁移。他们主食肉类,摄入高蛋白,身体强健,但畜牧作业不足以养育更多的人口。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他们的粮草可以随征战需求而随时迁移,每一个牧民在必要时都可以成为战士。

百科上形容蒙古骑兵“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这似乎是烂大街的词汇了,而蒙古人却是真的将以上几点发挥到了极致。

“安息射术”,意为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这种战术看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诈败”是一个兵法中常见的字眼了,但“诈败”要演得真,演得像,是非常考验军队纪律和指挥官素质的,演的不像敌人不会追击,如果动作太大,组织涣散,则会弄巧成拙,一败千里。历史上不乏有此先例,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诈败玩脱手的前车之鉴。

而蒙古人把“诈败”这招玩的是“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不但演技一流,而且具有严密的组织性,要做到相互配合,不但指挥官要部署周详,战友之间也要有绝对的信任,这点至关重要(历史上许多“诈败”失败的案例,往往都是不信任队友,认为其他人会真逃,所以都撒丫子跑,最后把后面的阵形也冲乱了)。

除此之外,他们行军速度极快,可以日行80公里,而且蒙古马种忍耐力强,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低,无论草原,沙漠,高原,山地都能够适应。除此之外,马肉和新鲜的马奶也省去了粮草供给的负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