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节。
可能各地传说多有差距,各抒己见还请见谅。但我听到“一个折子”确实是端午节杀鞑子,是小时听父亲讲的,曾问过他:“真的吗”?
父亲答“也是听古,应该是逃出来的鞑子代代传下来的口实”!
我们东北端午节有个规矩,早晨去大河洗把脸,吃粽子,“顶鸡蛋”,然后割捆艾蒿,回家后插在房檐下。
说起这民俗,这杀鞑子的典故就应运而生了。
传说一:南宋建立以后,与北方的金朝(1115年-1234年)对峙达百年之久。期间金兵屡次犯境,百姓深受其害。当时金朝是游牧民族,与北游牧民族蒙古人“长相”基本一样,由于本身都自称鞑虏、鞑靼(塔塔儿人、鞑靼人),南宋汉人叫不准,分不清,恨之入骨下干脆都叫成了鞑子,就好比三十年代我们把日本人和“朝鲜人”叫成鬼子是一个道理(满洲国时期,日本从朝鲜征来大批人员当治安警,也就是二鬼子,东北人分不清)。
公元114年(南宋.天庆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立国“大金”。1130年,抗金名将岳飞死后,南宋皇帝赵构(宋高宗)向金国称臣,南宋成为金朝附属国。
1234年,北方蒙古对金对后一战。赵构借势发难。在南北夹击下,金国覆亡于蔡州(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蔡州之战,金国举全国之主力却尽失)。
据说,金国蔡州之败时正值五月初四。从那天开始,宋、蒙联军对“失势”的金人大肆捕杀。战区各洲郡都贴有告示明细,只要是鞑子,人人得而诛之。但金人贼得狠,化妆成汉人躲避灾祸,一时间鱼龙混杂,很难辨出真伪。无奈之下,据说韩世忠的孙子想出了一条主意:
“暂停,明天端午节,凡是屋檐下不插蒿子人家就抓来”。
兵士不解。
他说:“金人不过端午节,不插蒿子”
并放出风:金人已肃清。
藏下来的金人听说后暗自庆幸。
可第二天坏菜了,大搜捕开始。凡是屋檐下没插蒿子的人家哀嚎遍地。一时间人头滚滚,尸堆如山(据说韩世忠孙子见此血腥有些不忍,下令只杀藏匿金兵,其余驱逐)。
有幸逃脱的金人恍然大悟,第一时间明白了其中的猫腻,趁宋军未到及的地方赶紧插嵩子,这招瞒天过海使很多金人幸存下来。后来重新登记造册,便成了大宋子民(常年战乱,人口流失,户口混乱)。有些人辗转反侧回到老家后还是惊恐不已,来年一到这个节日,便把蒿子掛起来,以至于一代代传承下来。最后,东北民间有了一句戏言:“不掛蒿子,小心被当成鞑子杀了”!
传说二:常玉春杀鞑子。
明初,朱元璋攻下北平(北京)后,欲建为都。为了肃清元朝余部,明军大肆搜捕。但北京是元朝多年经营的都城,根深蒂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谁是谁不是,短时间很难一击奏效,为此,朱元璋大发脾气。
一日清晨,常玉春在驻地操练军士,见一群百姓在割蒿子,细问之下才明白,过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常玉春忽然联想到,这鞑子不过这个节日,肯定不会插嵩子,这不一逮一个准儿吗!
随后,他下令,明天过节,凡是屋檐下没蒿子的人家皆为元人,不论老少,全抓起来杀掉。
第二天,官兵沿街沿村逐一排查,这一举措果然奏效,杀了一批又一批。有些官兵为了完成“指标”,不问青红皂白,就算你忘插了,也杀。
刘伯温看不下去了,因为之前不少元朝达官贵族与其有私交,为了这些人免遭毒手。情急之下,他派出一小股人马乔装打扮,赶紧通知一些至交插蒿子。由于他的作用,这些人方才幸免于难。
后来,五月节杀鞑子在民间传开,百姓谈“节”色变,生怕被误杀,家家早早就都把蒿子插在屋檐下。
朱元璋正式在南京定都后,这项政令才被废除。
当然了,八月十五也不是空穴来风……
据说……
元统治期间,暴政横虐,更不把汉人当人看。到了未年,全国各地汉人忍无可忍,暗中谋划杀死统治本地的鞑子,各洲郡、县村暗中串联,计划在五月五日端阳节清晨,全国只要是汉人就同时响应,一起动手。并郑重声明,以蒿子为准,没插的人家就是元人。
但是由于计划不周,又没统一行动,动手有早有晚,以至于知道信儿后的鞑子大部分都逃了。回过头来,举事的汉人们遭受了残酷屠杀,并施行连坐。十户中只要有一户杀了鞑子,或有动机,十家无论妇儒满门抄斩。半年内杀得是村村戴孝,处处尸堆成山。
几年后,刘福通的红巾军势如破竹,席卷元朝半壁江山。汉人们借势又开始窜联,以八十五为举事日,在月饼里互相传递“八月十五杀鞑子”,暗指这一天,汉人须齐力十户杀一户,以报端午之仇(有相关史料,这里不详叙)。
这回,由于计划周密,元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被杀得一头雾水,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刘福通更促成了这一壮举,全国各地反元势力就此纷纷而起。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八月十五定为“杀鞑日”!
朱元璋灭了大元后,以治人其道还治其人之身。为了让那些端午起事的亡灵在天上看着,集中在这一天大开杀戒,以此来慰籍那些个在天之灵。
朱元璋之所以不选八月十五,是与刘福通之间的恩怨(见史料明细)。
又是一个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