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就是在35岁时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当然是被动的。我现在想创业,打工总是心里不踏实,但创业更不容易。

首先,先说下我离职的原因。我在这家公司呆了四年多,算是次元老级别的,刚去时属于起步阶段吧。这几年我干过不少开荒的事,我所说的开荒就是从无到有的建立,做过网推、行政、美工、人事、投标、资质等等,总之是各种办,总有新奇特的事。期间也感到非常心累,总在加项,当然每年我都会提涨工资,因为我工作量一直在增加。大领导还算理解,但二领导很吝啬,对我很不满意,可能因为涨工资就意味着年底他的分红就少了。最后因为一点小事跟大领导说我工作态度不好,以死相逼,我不走他走,反正只能留一个,二领导是管技术项目方面的,我主管办公室,但当时项目还没有完结,所以,我被大领导劝退了。

在家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这几年工作下来也是损害身体的,曾经失眠,受寒,颈椎,腰间盘,还爆发神经性耳鸣。现在逐渐恢复中,突然明白了命比钱重要,真的。退下来挺好的,至少不生气着急了,趁着还年轻把身体调理好。

前些日子试着找工作,不敢像以前那样风吹雨打都不怕了,但面试下来,能干的都很远,而觉得差不多的复试都没有下文了,有点体会到中年危机了。可能好多企业也不愿意用“老油条”了吧。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前几年上班有存款,所以,能赚的时候一定要多争取,不争取就没有,多存点钱,以后的日子就能少点压力。

目前在考虑创业,孩子上学的接送辅导问题,我个人的精力,我想再上班可能也没什么合适的班可以下午4点走去接孩子。现在在学习网上的商业课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我还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想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不想再打工了,没有能呆一辈子的企业,有那勾心斗角的功夫不如投资在自己身上。我是这么想的。虽然很慢,但我想稳稳的走下去。

最后,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道理谁都懂,但事实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最佳贡献者
2

中年危机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当下焦虑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今年就30岁了,几乎每天都在思考35岁的自己会有怎样的人生,抑或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已经成为了如今职场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别总等到危机来临的那一天,才来后悔为什么自己30岁的时候不想想今天35岁失业的问题呢。
既然题目都已经说明了,在35岁时候一定会离开公司,无论被动或者主动,反正会离开公司,那么咱们的一切讨论就围绕着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问题吧。

一、中年危机是人人逃避不掉的事情,只不过有些人提前做好预防而已。

我们首先通过两个案例来对比看下,做好预防和不做预防的区别。老万和老李是当年同时进入公司的员工,25岁的年纪的确是有着大好青春去挥霍。老万选择了每天定点上下班,上班从来都是卡点,下班从来不加班,回到家就是联系同学玩游戏。虽说如此颓废,但也不至于影响正常工作,日子过的还行。老李选择了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写工作计划,下班后花半小时复盘工作,回到家中仍然继续自己的学习,争取在三年内读个在职研究生。日子就这么过去了,随着各自思维的不同,工作十年的老万仍然奔波在一线工作,而老李已然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老李也曾经想过去拉老万一把,无奈老万承担不了管理岗的重担,选择了继续留在一线工作。十年的到来,意味着老万和老李35岁的到来,公司着手清理一批“中年人”,老万的名字出现在了裁员名单之中。临走之前,老万找老李道别,羡慕老李现在能居高位,而自己则要艰难找工作了。老李说出了多年的心里话,我们同时进公司,很早的时候我就劝你多想着以后,凡事都要做两手打算。你看我今天能做副总,那是因为我刚进公司的就想过,万一公司倒闭或者裁员怎么办。为什么我要努力考研究生,因为考了研究生才能升职,才能往上爬,只有在高处才不会被裁员,甚至还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曾经大家都以为中年危机是说着玩的,那只是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今天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你的身上,其实我也很难过,但这是公司的决定,我个人也无能为力。虽说在高位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比一线员工还是要安全一些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中年危机是人人逃避不掉的事情,咱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好预防。

二、如今副业刚需的年代,你有做好自己一份副业的资格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流行“副业刚需”这个词,大意就是说副业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刚需了,人人都需要做。虽然道理是人人都需要做,可真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好吗?最近我们公司的工作量挺多,中午吃饭的时候听到其他同事抱怨,“最近工作量大,每天都很累,回家就窝在沙发上不想动了,玩手机玩到凌晨。”坐在一旁吃饭的我心想,“这就叫累吗?我除了白天和你们一样的工作量,晚上回家之后还需要码字6-8千或者看几十页的书,我都没有叫累呢!”其实这里并不是吐槽我的同事工作不辛苦,而是针对副业刚需这个事情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好一份副业。很多人都知道,应付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除了家中拆迁,就是做一份副业,为自己留有一份保障。想法都是好的,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就像我的同事一样,认为白天工作就已经很累了,何来精力还做一份副业。但是对于我而言,我是非常有做副业的意愿度,其实也就是把其他人玩手机的时间用来码字赚钱而已。能不能做好一份副业,关键因素在于自己是否有做副业的意愿度,是否有赚钱的意愿度。

三、如何平衡主业与副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时间占比?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属于兼职做副业而已,白天上班,晚上做副业。很多人就开始困惑一个问题,主业和副业如何平衡,很担心顾此失彼。如果精力过多放在副业,担心主业没做好反而被开除了,因小失大。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享三个观点:1、主业没做好的前提下,千万不要碰副业。老王是我一发小,最近也在做自媒体兼职,刚开始起步一个月还可以赚到2000块左右。看着每个月都有2000块的收入,老王希望把副业的收入再提高一些,逐渐把时间和精力偏向于副业了。殊不知,老王是刚进这家公司的,很多业务都在学习中,主管更对他抱以厚望,希望他能打破现有的业务瓶颈,找到一些新的增长点。老王为了进一步提高副业的收入,不得已开始每天兼职做到凌晨以后,白天上班毫无精神可言,甚至白天在公司也偷偷在做兼职。短期之内还不要紧,但一个季度过去了,老王的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主业上,季度述职会被批评的一塌糊涂,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公司开除了。不要觉得这个案例是编的,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而老王最近遇到了年前找工作的困难期,只有依靠微博的自媒体收入过日子。所以,劝告大家在主业还没做稳之前,不要总想着做副业,因小失大。2、副业没成熟之前,不要想着把副业变主业。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做副业人苦恼的问题,很多人在短期内副业的收入已经高过了主业收入,想过放弃主业,开始全职做副业,把副业变成主业。这种念头我也有想过,面对每天繁杂的职场,心身的确很累,尤其是面对职场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的确想过要逃避职场,去转型做自由职业者。但是很快这个年头就被我打住了。主业是自己职业规划中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自己随便找个工作就等于是主业。而牺牲主业,意味着我们做的职业规划前功尽弃了。其次,主业的收入是稳定的,五险一金是稳定的,而副业看似收益高过主业,但并不能保障稳定收入,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别总想着把副业变主业,没到一定程度的收益碾压下,别考虑这个事。3、当副业已经能够稳定给自己带来收益,但提升需要耗费更多精力的时候,可以考虑转型。我们做自媒体有位前辈,原本也是为职场精英,无奈怀孕后间接被公司裁掉了。她并没有放弃,安心在家做全职妈妈,而是利用在家自由的时间开始做自媒体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摸索,也终于能够拿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她还把自己成功的经历总结成写作课,向广大写作爱好者兜售,同时开放做在线教育。甚至在自己做月子期间,仍然在为即将发行的新书做校验。她回家后直接开始了工作,也不在想着出门继续找工作了,因为她的副业已经足够的成熟,并且还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果把副业变成主业,自己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摸索,想必在把收入拉高一个档次是足够的。所以,想把副业变主业,前提是你得保障能给你带来稳定得收入。

四、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年危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前面讲了中年危机是逃避不了的,做好副业的前提,以及主业与副业之间的平衡关系,全部都是为了引出我们应对中年危机的办法。我们一般的上班族,每个月的工资就是唯一的收入,一旦这个收入被砍掉,整个家庭就没有任何收入了,这也是我们惧怕中年危机的原因。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根据我实践的成果和职场经验,就这个问题而言,应对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就是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额度,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学会金融理财。1、如何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我们普通人的收入渠道就是来源于工资,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曾经有人说过,打工是最危险的投资,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的工资是属于我们的主动收入,即我们持续劳动才有报酬,不劳动就没报酬。而我们需要拓展的收入渠道就是增加被动收入的来源。什么是被动收入?简单理解,被动收入就是不必持续劳动就能获得一定的报酬。比如编剧,写作等,只需要完成第一次的成果,出售自己的版权,就可以稳定拿到收入,而且还是可以重复售卖的。哪些工作可以成为被动收入?1、租房/租商铺2、股票基金3、一家小网店4、写作/出书5、......其实应该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利用自己的行业经验或者人脉资源去挖掘。我相信被动收入的渠道并不是只有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但能够拓展被动收入渠道的前提是你有一个赚钱的意愿度,不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而已。2、如何增加自己的收入额度?很多人一定说增加自己的收入额度,立马就想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副业上,换来更多的收益。其实不然,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主动收入的那一部分。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动收入是我们总收入的60%,提高了主动收入就是在大大提供我们总收入的额度。主动收入如何提升,无非就是升职加薪或者多做项目。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一定要讲一个观点“主业没做好的前提下,不要去碰副业!”,很多人恰恰是本末倒置了。在时间管理上,一定要做好适当的调配。我坚守一个原则,在公司上班注意力几乎集中在工作上,就不要想副业的事情,而下班后尽可能拒绝无效社交,早点回家开始自己的副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当下,而不是相互侵占。3、如何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如果你愿意细细算一笔账,随机列出你本月的十项开支,无论金额多少。列出之后,拿起笔,按照最不必要的开支挨个去划,你肯定能够找到哪些开支其实是可以不用花钱的。如今购物的便利性,也带来的消费的便利性,金钱不再是钱包里的纸币,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数字符号,花钱不在深思熟虑,而是动动手指头,几十几百就花出去了。其实很多情况下,我都劝诫身边的人要学会存钱,存钱意味着自由度更高,而砍掉不必要的开支是存钱的第一步。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有记手工帐的习惯,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活习惯,特别适用于家庭女主人。我的太太是一名财务,记账是职业病。每个月的每一笔开支都会留存发票作为凭证,而自己拿一个手工帐本记录家庭每一笔的开支。每当我因发薪日的时候感叹工资不够用的时候,我的太太总能像计算机一样告诉我,我这个月有哪些开支超标了或者没有必要。“采购书籍的预算超标了,预算是100元,实际你花了325元了”“我觉得你花658块买了机械键盘完全没有必要,你现在又不玩游戏,而且你的MacBook自带的键盘打字非常舒服”“你给我偷偷买的施华洛世奇的天鹅项链我很喜欢,但是亲爱的,我更愿意把这些钱用于生活开支或者给你买书哦”.......什么叫如数家珍?这就叫如数家珍,每个月的家庭开支都记得非常清楚,甚至精确到多少元。而我经常懒得记,都是以几百块的价格记忆的。所以我给我太太合计,以后家庭开支她可以适当的砍掉不必要的项目以及严控各项预算。一个月后,我太太告诉我,我们这个月的支出相比上个月已经下降了2648元。我问她,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她说,我们以前经常点外卖,要知道外卖并不便宜而且不健康,所以这个月我都是主动开火做饭,在这一项上节约了628元。我们以前每个月自动续费的健身卡,我上个月取消了,以我们去健身房的频率基本上是浪费钱,在家里运动或户外跑步更适合我们,在这一项上节约了498元。我美容院的VIP卡也退掉了,因为他们使用的护肤品和手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基本上都摸清楚了,而且我觉得效果对我来讲并不明显,在这一项上节约了899元。另外,我把我购物的预算也严格控制起来,相比上月我节约了623元。我惊讶的看着她,一则因为部分支出我压根没往心里去,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二则她自己主动砍掉一些没必要的支出,让我更加钦佩。事实上,大家没必要拿计算器复核我列举的数字,被动收入的5000元和支付节省的2648元,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财富相比以前积累了7648元。一个月7648元,一年约9.2万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一年的收入了。所以,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其实真的可以为你好好存一笔钱的。4、如何学会金融理财?很多人讲,我不懂投资,我不懂理财,我怕风险。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问题,任何人都惧怕风险,包括我在内。但是假如我们一年积累的9.2万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躺在银行卡里,是不是会失去它的价值呢?自古以来,商人都讲究“钱生钱”,永远不会让自己的钱停止流动,所以才有「流动资金」这个说法。事实上,我也不懂股票和期货,我对那些东西天生惧怕,我是一个很怕丢钱的人。所以我就是拿着每年积累的9.2万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只有理财产品,对于我这种金融白痴来讲,是足够的傻瓜式操作,只需要定时存取即可。况且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年利率较低,但风险几乎没有。假设年利率是4%,本金是9.2万,一年后你会获得3680元的利息。有人说,就这么点算个啥?事实上不做金融的人都不知道有「复利」的存在,只知道「单利」计算方法。举个例子,第一年你获得了3680元的利息,如果第二年你把3680元利息合并到9.2万元中一起作为本金,那么第二年后你将获得95680元本金和3827元利息。以此类推,第20年你将获得19.4万元和7753元的利息。有人可能会说,也不多呀。确实不多,但对于这部分的财富增长,似乎并没有耗费你任何精力呀,你觉得值得吗?所以,增加收入渠道和收入额度,砍掉不必要的开支都是为了给我们使用“钱生钱”提供基础资本,等你尝到了复利的好处,就是你逐渐靠拢财务自由的时候。

五、总结

首先中年危机的确是每个人很难避开的问题,即便是国企铁饭碗,多多少少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而我也提供了应对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就是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额度,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学会金融理财。也向大家阐明了主业与副业之间平衡的关系以及何时能够转型,希望大家在35岁到来之前,尽可能地为自己规划一下未来的路。

3

职场上这么不喜欢35岁以上的,是啥原因?

1、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经不起加班。25岁之前熬个通宵,睡一觉后依旧生龙活虎,35岁你再熬个通宵试试,连睡三天都缓不过来,身体已经告别996式的工作了。

2、背负家庭责任,三天两头请假。

35岁,上有老下有小,背负一身责任。老人生病了,孩子感冒了,都是需要请假上医院,经常请假,耽误工作的几率更大,同时还会影响团队士气。

3、性价比不高。

35岁,职场经验十几年了,要价不低,工作能力、效率却没呈相应增长,同样的工资,也许可能请来2位毕业三年的员工,还能干更多活。

4、为了提高招聘效率。

现在很多项目领导、管理层都几乎85、88、90后了,如果还招聘一个79、80的员工,人力这关过了,领导那关也是过不了的。35岁或40岁还要靠投简历去获得工作,通常HR和老板已经开始质疑你的能力了。

35岁危机,如何打破职场尴尬呢?

1、在行业内做精

虽然在行业内成为翘楚,晋升管理层是摆脱35岁中年危机的好办法。但企业的人员结构就像金字塔,管理层也就那么大个地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很难成功进入管理层,怎么办?

2、拓宽技能面

其实在我们身边,靠副业赚钱的人一抓一大把,副业比主业收入更高的人也很多。身在互联网圈子内,运营、开发、设计、文案,哪个职业不是能接大量私活的。还有很多同事直接在工作闲暇时间在公司做私活。

3、转行要尽早,最迟不能超过28岁

过了30岁,也不要一言不合就跳槽。先不说跳槽后因为尴尬的年龄重新找工作难,就说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工作10年,如果哪一天公司要裁你,按照劳动法N+1的赔偿标准,你也可以有几十万的赔偿。这笔钱足够你休养生息,为重入职场做准备了

其实每个人在一家公司呆到3-5年基本就可以判断出来,该行业有没有持续前景,该公司能否支撑自己继续稳定,如果已经有危机感,跳槽还是趁早。

4

这是最典型的中年危机,35或者40岁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职场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到了35岁,大部分人的职场可能都会遭遇瓶颈,这个瓶颈主要体现在薪资职级上以及工作压力上。

一、大部分人止步于总监岗位,再往后晋升无望,每天还可能要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合作,撕逼

35的年龄,混的不差的人一般情况下应该做到总监了,在总监岗位之前,无论工作多么繁重,薪资多么糟心,至少是能够看到晋升希望的。到了总监之后则不一样,再往上就是VP甚至CEO,这样的岗位显然比总监少得多,且对人的能力要求更高,除此之外还需要碰到一些机遇才能上位。

于是大部分人在总监岗上徘徊不前,薪资也自然徘徊不前,刚上任的时候兴许有些动力,时间久了,晋升无望,外加年轻人也到了总监岗,每天需要和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合作、甚至是撕逼,这种感觉确实不好受。

二、总监岗压力巨大,和领导打交道如履薄冰,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分身乏力

做到总监岗应该算是混的不差了,但压力也会非常巨大,有的人可能都会出现神经质,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总是不停的看着手机,生怕错过领导的重要信息,一次两次是真的错过了,三次四次,那就是不上心了,领导肯定不会待见你,弄不好还得要走人。

走人谈何容易,无论在公司中遇到什么样的压力,难处,甚至是不公,想想家里一堆人指望着自己,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坚持的滋味不好受啊。到了35岁的年龄,老人小孩事情可能也非常多,生个病总得要人去照顾吧,很多时候会让人崩溃的。

三、35岁甚至40岁的人还没做到总监,那滋味更加难受

做到总监遇到的是晋升瓶颈,还没做到总监的,基本上就开始自我怀疑了,每天和二十多岁小伙子打交道,甚至撕逼,自己都有点看不起自己。年龄大了,找工作更加困难,哪家公司会要一个大龄人员做基础执行呢,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年轻人听话好使,精力旺盛,没那么多破事,让加班就加班,薪水还低。

四、增加多元化收入,化解职场压力比什么都重要,否则生活会很糟糕

所有的烦恼基本上都是因为钱引起的,所以很多人三十多岁之后会开始做副业,或者做一些投资,多元化自己的收入。一方面能够缓解职场薪资上不去的窘境,另一方面能够给自己更多选择,无需在公司中一直做孙子,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甩手不干。

五、过了35岁要么拼尽全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么尽快打造自己的第二职业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要想解决35岁中年危机的问题,要么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工作来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即使在总监岗位上徘徊不前,但要让自己很抢手,收入上也能够节节攀升,这样能够缓解你大部分的压力。

除此之外,尽快为自己打造一个第二职业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副业。有资本的人,厉害的人基本上就直接创业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直接创业可能会死的很惨,所以在工作期间悄悄的打造自己的第二职业十分有必要,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辛苦这几年,舒服后半生。

5

为什么要35岁或40岁时一定要离开现在的公司呢?这个逻辑有点奇怪!如果是害怕中年危机,那也不一定非要离开现在的公司啊!雷哥想用发散性思维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一些延伸性思考。


【观点一】35岁或40岁时,放弃现有工作,一定是有更好的职位在等着你,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这就需要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准备,这样才能勇敢地在职场中年危机到来之前,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


对于职场人而言,40岁左右其实是职场人生的一个关键时间段,经过了前期的不断打拼和积累,你的职业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能否实现自己事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平台的跃迁,这个阶段非常关键。


一些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厚积薄发,要么在现有职位上实现了较大突破获得晋升,要么就是跳出桎梏,勇敢创业,取得成就。


要想实现这样的“华丽转身”,你就必须要在前期苦练内功,积累能力。而这样的积累都是需要你前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历练来为你背书的。


假如你想走单位内的晋升之路,那就必须要朝着单位内的核心业务岗位转型,这样你的职业才能更好地满足单位内最紧迫的职业需求,也就才能让你可以脱颖而出。


如果你只是得过且过,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对其他的漠不关心也不涉足,那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到了中年之后,逐步被新的人员、新的血液所替换、淘汰、边缘化。


如果你想走的是创业之路,那你就必须要专注打算创业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积累相关的行业技术知识和人脉资源,熟悉市场动态和业务产品,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而不会在创业时陷入迷茫。


所以,能够在40岁之前夯实自己的职业基础,你才能在面对中年危机时,笑傲职场,而不惧怕即将到来的职场老兵的淘汰潮、更换潮、打压潮。


只要你能力出众、准备充分,离开现在的单位也好,不离开现在的单位也好,都能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好的机会,这就是职场人未雨绸缪、预先规划的好处。



【观点二】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更不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职业定位,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无法达到自己期待的职业发展目标!


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人,越来越迷茫,到底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每天看头条,好多朋友都在感慨,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对工作也没有热情,但很想找一个不需要学历、不需要技能、工作很轻松的而且月薪可以上万的工作。


天上没有馅饼掉下来,世界上也不可能有这么奇妙的好事!现实远比我们这些朋友的理想要残酷很多。没有基础,又不肯努力,这么可能会凭空过上舒适生活!靠什么?


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们之中又分两种:


  • 一是安稳型。


这些朋友,工作相对较为稳定,在职场上秉持得过且过的原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主动、不积极、不想劳累,只想轻松,工作上大多都是被动应付。对于自己是专业技能,不在意,不关心;对于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不关心,更不在意。


  • 二是迷茫型。


这些朋友,一方面自己所学不精,也搞不清楚自己能干哪些方面的活,大多随便找一个工作打发了事;另一方面,社会经验非常贫乏,应对职场的准备不足,对于工作、对于未来迷茫无措,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将如何,而且,迷茫之后又失望,失望之后还迷茫,不断陷入恶性循环,身心疲惫,情绪低落。


没有职业发展的前进路径,我们就会陷入只管眼前的陷阱,今天发了钱就去嗨皮一下,明天钱花完了就痛苦一下,没有目标,没有路径,惟有眼前的声色犬马,缺乏长远的安排和谋划。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大多数人就是只能看到眼前,就只能顾到眼前,而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并按照规划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职业积累。


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自己活着身边的同事和朋友,5年之后、10年之后他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他现在为这个目标做了些什么?答案一定会让你吃惊的!


【观点三】虽然,大多数的人都难以达到自己想象的职业发展目标,但总会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但他们都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每一个职场人,其实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有清晰明了地知道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你才能在前进的过程中为自己做好准备。


这就好比你出去自驾旅游,首先必须清楚自己的车子能开什么样的路,是山路还是平路,自己的驾驶的技术是否能够满足长途、短途的需要,开到哪里之后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补给装备,开了多少公里之后必须要加油加水。


对于我们职场人而言,你的每个重要阶段,都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要为实现目标去努力奋斗。


大学毕业之后的3年你是什么定位?工作3-5年之后你是什么定位?30岁之前你要达到什么样的职位、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熟悉什么领域的信息?35岁之前呢?40岁之前呢?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你才能按部就班去做好自己的沉淀和积累,为下一步的职场发展做好准备。


职场上,只有少数人才能真真正正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付诸实践。他们能够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按照职业规划的大路径,去制定整体的职业发展大目标,同时将大目标落实成为一个一个具体行动的小目标,去逐步达成自己的职业梦想。


当然,事情不可能都遂人意,目标定了也不一定能实现,但是有规划、有执行、有目标的人,可以在过程中调整优化,并顺势而为,即使不能完全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但是大体上的职业发展方向不会走偏,哪怕有点差距,差距也不会太大。


有了这些积累和沉淀,但你迎来40岁的中年人生开端时,你才不会因为年龄过大而惧怕改变,也不会因为体力衰减而失去专业领域的优势。


有职业规划、有具体行动的人,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木桶,会把自己的长板做得更长,会把自己短板补齐做得更牢固。这样你的蓄水量才能不断增加,你能够储水的能力,才能让别人更为青睐,你在职场上的位置,才能比那些蓄水量较小的小桶更为突出。


【总结一下】

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职业发展目标,所以,面对现实可能更为实际,同时,总会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但他们都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职场人做好职业规划很重要,做好职业规划之后的实践更重要,千万不要到了40岁的时候才悔不当初!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6

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职场的,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

首先,如果你还年轻,一定要及早的意识到,职场的中年危机。每个人都要具备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你的人生可能会碰到更大的麻烦。

第二,提前做好准备。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做好在某个专业领域长期投入,持续钻研,并最终有高级能力的准备。

第三,做好心态上的保障。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一个职场的常态,每个人都会碰到。要在心态上,坚定坦然的面对。

第四,广结人脉,多进入一些专业的圈子。广结人脉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推荐机会。进入专业的圈子,能够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认证和发挥。

第五,提前在经济上做好储备。在稳定的公司有持续的收入的情况下,不要做月光族。提前做一些经济储备,以应对不确定环境下的经济状况。

第六,打开眼界,扩大自己的格局。加强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快速的吸收新的商业机会和知识,不停的更新迭代自己。

做一个永远不会被社会抛弃的人,跟上时代的步伐。


7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它其实是一种风险预防的意识。我在30岁的时候,职业发展处于积极往上发展的状态,甚至于已经超过我原先的期望,家庭生活上也没有太大经济压力,但在这种处境下,我总是提醒自己: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发展太快,跌下来也会更狠。

之所以这么做,一则就是在发展太顺利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太过于自满;二则就是要让自己时刻有风险预防的意识,做好应对准备。所以,我时常以最坏的结果来想,如果我在35岁以后,创业或投资失败,且失业,我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

一、结合经济需要,明确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可行高、风险低的路线

1、应对家庭经济风险的目标

35岁基本是成家立业的年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会离开现在公司,第一考虑的必定是家庭经济的风险。对此,我们在经济上至少要有两个目标:

  1. 如果我们是失业,存款至少能够足够我们应付半年以上的家庭支出。
  2. 我们的收入至少能保障我们的家庭经济支出,每月最好是足够的剩余,作为家庭存款。

这两点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家庭支出不同而定。比如我给自己定的存蓄目标比较高,希望实现经济自由,也就不必纠结收入的目标。

2、职业发展的方向,选择可行高、风险低的路线

以我为例子,因为在经济上已经有足够的把握,所以我打算以写作或自媒体创作为主要方向,一方面符合我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创作也有一定信心,而最重要的是,写作不需要太多经济投入,对我来说基本没有风险。

因此,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在35岁或40岁时一定会离开公司,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经济实力、能力优势、兴趣追求、专业优势等情况,提前设想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选择可行性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的路线。

比如,你现在是中层管理者,你设想自己在35岁发展到高层,是否可行性,跳槽到其他公司做高层,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自己做一个分析判断。

二、将目标细化,确定当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一步一步积累

确定了方向,我们就要一步步做准备积累。首先先学会将目标给拆分细化,这里举两个例子:

1、经济目标的拆分细化

这里的经济目标有两种,一是存款目标,二是薪酬收入目标。但细化拆分都一样,比如我现在30岁,存款有200万,希望35岁能够存到1000万,那我就会拆为31岁存到300万,32岁450万,33岁600万,34岁800万,35岁1000万。

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计划,当然不只是说靠薪酬收入,还有利用存款的投资收入,利润复利收入等。

薪酬收入目标亦一样,拆解到每年的收入目标提高,然后制定一个相对可行的计划来达成目标,如果正职收入达不到,那么就需要发展副业,或做投资计划,达到我们的薪酬收入目标。

2、职业发展目标的拆分细化

根据我们想要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先给自己找到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比如某对公司的中高层岗位,然后了解对方的岗位要求,将这些岗位要求确定为我们这几年需要达成的目标,再拆分到每一年如何达成。

根据这两项目标的细化,我们就可以确定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准备,然后一步步积累,让我们更好地接近目标的达成。

三、以当前工作为基础,发展个人优势,扩展人脉资源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的所有规划和风险预防都是建立在三个基础上的,它们分别是:

  1. 当前工作的发展。我们的所有规划基础上,当前的职业发展应该是积极往上,只有把当前工作做好,才能后续发展,以及有实力做风险预防。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当前的工作,并且必须有产出、有成绩,让自己具备发展的可能性。
  2. 个人优势的积累和发挥。到了中年的阶段,个人优势越发重要,相比起各方面都很强的人,大家更容易记住在某个领域能做到顶尖的人,这就是职场对个人优势的认可。所以,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让我们的个人优势能够继续发展上去,达到一定的高度。
  3. 扩展人脉资源。到了职业发展的中后期,能站在行业顶端的人,其实专业知识和阅历都差不了多少在,这时候影响发展的更多都是人脉资源。同样地,决定我们在职业中后期发展的,以及抗风险能力的,也是人脉资源。所以,主动走出去,拓展我们的圈子,结交更多的人脉也是我们需要做的准备。

以上供参考

8

我想题主提出这个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看到了工作的瓶颈,这个瓶颈包括晋升方面、也包括薪资方面,更包括个人能力和成就方面。因为只有遇到瓶颈,所以才会觉得自己到某一个阶段一定会离开所在的公司。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正常的问题,没有必要有任何的压力,但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去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一天到来时,真正的做到不慌不忙,且抓住好的机会,而不是如现在一般,充满着担忧和焦虑。

具体的规划,题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分析自己出现这种想法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我上面简单提到了一些出现题主这种想法的原因,比如薪水的瓶颈、晋升的瓶颈等等。但也有很多人是觉得在公司工作始终都是在给别人打工,想要创建自己的事业。

不同的原因,需要做的调整方式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从公司离职创业的时候,我是想明白了自己将来要创办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继续打工。所以,辞职之后我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最终也确定好了自己的方向。

再比如我的学员,觉得自己要离开现在公司的原因是公司管理层扁平化,自己再呆下去毫无意义,所以他的原则就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管理层,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所以,题主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只有分析清楚了才能大概规划出未来的方向。

二、分析自己,找出现在能做的准备有哪些?

有了大概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自己在这个方向上的优势是什么,不足还有哪些等等。

只有清楚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才能针对性的去为将来做准备。比如,我很多的学员想要利用业余时间实现变现,所以他们过来学习我的课程,然后跟着课程一步步去做,也都真正实现了变现。

所以,题主也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想清楚,自己目前能做的准备有哪些,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等等。

三、调整心态,坚持下去

有了方向,也知道了需要做的准备,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很多人不能做成一件事,往往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方向不对,而是没能够坚持。

就比如自媒体写作这件事,很多人在写,但就是有些人赚到了钱,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有些人却什么也没得到。原因就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仅自己找不到写作的感觉,也得不到平台的支持。

所以,想要和题主分享的是,一旦找准了方向,那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去坚持,哪怕中间有各种诱惑或者困难,都要坚持到最后去看结果。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9

能否坚持到40岁,都是一件未知数。对于现在的公司,说不好喜欢,也说不上讨厌。

但是刚开始时候,和直属领导不对脾气,没少被穿小鞋,每天跌跌撞撞被批判。

回想那时候的自己简直很可怜,没有任何的人脉背景,一日三餐都是小饭店,晚上到了自己的出租屋打会游戏,不等到晚上十一点半,根本睡不着。

熬熬的,等到夜深,再去借着困意,休息会。但晚上睡的仍然很不踏实,不知道未来在哪。

如果知道40岁的我会离开公司,那么甭管我怎么想,重要的是我要怎么做。

1、提前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

在一个公司不论他是强或者弱,他都是一家平台,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这种隐形的资源是单打独斗所没有的。

如果提前知道要走,那么及时利用这个平台,尽可能多的多认识一些人,多结交一些人,把他们处成铁刚朋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2、按照自己的优势,快速找好下家

你已经40岁,上有老下有小,说真的会压力非常大。但是40岁也是最好的年纪,这个时候的你有多年的经验,和一定的人脉优势,自己要学会利用这些,及时的找到下家。

3、不必等到40岁,直接跳槽

如果40岁是一个期限,那么我们遇到合适的企业,及时的跳槽。不要傻呼呼的直接等到40岁,那样会让自己感觉非常的被动。

等机会来临,直接走人。

4、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

你尽管已经40岁了,但是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份。因为当你重新入职,也是新员工,那样会无法避免的和许多年轻同事接触。

在自己年龄精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自己要确定自己的竞争力在哪,不摆架子,踏实工作。


我是小凌子

欢迎关注~

10

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对很多80后来说都颇有感触,因为基本上都过了30而立之年的坎了,直奔着35这个职场尴尬年纪而来。再往前走,就是岌岌可危的40而不惑之年了。每想到这里,中年危机的焦虑感就油然而生,仿佛如坐针毡,全省各种的不舒服。不论是杞人忧天的做好现在的自己,还是未雨绸缪的早做职业规划寻找第二副业,以被后患。

职场的年龄招聘条件:35岁以下

面对网络上的招聘信息,我们看到几乎每个职位条件下都会有这个35岁的年龄限制,仿佛如鲠在喉。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这个条件很可笑,因为距离自己似乎很远。而当过了30这个坎后,就越发觉得后脊梁阵阵的寒意,像是死神降临一般。你被嫌弃的不仅仅是残酷的职场,还有世人的眼光。深究这其中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毕业后混沌的在职场过了15年,始终还是一个打工者的命运。只能沦落到被公司选择,要么主动辞退,要么被辞退。

2、既没有做到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没能寻找到自己的第二副业。最终只能逃不过者35岁的噩运符,沦落到再次被社会来选择,与年轻的隔代后辈们去竞争;

3、想创业,没勇气,也没有提前准备。虽心中还尚存一番想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因为身背负房贷、车贷以及子女、养老的重担,不敢喘气。于是被迫营业,选择一条尚未准备好的创业道路,走一步再看一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