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故事是被曲解,误读了,“吕布被农民李进打了一顿”——这简直是搞笑了。
这故事原文出自《三国志·武帝纪》,原文就是一句话:
(吕)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
读书不会融汇贯通的历史小白,一看,就high了!
握草!县人=农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吕布被农民打了一顿。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把这段话的前因后果分析一下,显然故事不是这么简单。
前因
吕布夺曹操兖州后,占据濮阳,曹操回军与吕布在濮阳周围决战百日,最终,双方因为粮尽而罢兵。
曹操退兵返回东阿,解散新兵,勉强度日。后来得到袁绍支援,才继续讨伐吕布。
吕布则是放弃濮阳,抵达乘氏县。下文为本人拙作《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节选。
经过
吕布在濮阳的日子也不好过,也断粮了,吕布与众人商议,干脆放弃濮阳,南下乘氏县。曹操得知情报,便派部将李乾(籍贯为钜野县人,但族人均聚集于乘氏县)前往乘氏县坐镇。
吕布派出别驾从事薛兰、治中从事李封前去招安李乾,李乾不从,惨遭杀害。
此薛兰可能与山阳名士薛兰(名列山阳党人“八骏”之一)为同一人。李封身份无考,或为钜野县人,与李乾同族。
陈志《李典传》:吕布之乱,太祖遣(李)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此举惹怒了乘氏县的李氏族人,众人在李进的带领下击败吕布军。吕布不得已又南下山阳郡东缗县(原山阳郡太守袁遗应该离职,袁绍表其领扬州刺史与袁术争战),这才暂时安顿下来。
陈志《武帝纪》:(吕)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太平御览》引《英雄记》提到一件事,说李氏族人首领是李叔节与李进先兄弟二人,吕布率军抵达乘氏县城下时,哥哥李叔节出城为吕布劳军。
《太平御览·卷860》引《英雄记》:李叔节与弟进先共在乘氏城中,吕布诣乘氏城下。叔节从城中出诣布,进先不肯出。为叔节杀数头肥牛,提数十石酒,作万枚胡饼,先持劳客。
我推测,“李叔节”就是“李乾”,而“李进先”就是《武帝纪》中的“李进”。
可以脑补一下剧情经过:李乾出城劳军,在宴会上,吕布让薛兰、李封劝降李乾,李乾拒绝后惨遭杀害;于是弟弟李进先闭城拒守,吕布无法攻克,只得撤军。
后话
大家看明白没有?《武帝纪》原文其实是说:
吕布在乘氏说服李乾(字叔节)未遂,将其杀害,然后攻打李进(或李进先)据守的乘氏县城,无法破城,然后撤军,重新改撤山阳郡。
“(吕)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就是吕布军在缺少粮食补给的情况下,攻城不克,很正常的一件事,看看被各位曲解成什么样子!
补更1
不是我瞧不起某些人读书太少,真的是读书太少的缘故吧。
在已知陈寿行文简略的前提下,就能用个“破”字就能解读成:(在公平、正面的战场上)李进打败吕布?
综合其他史料互相印证,事情前因涉及“吕布军缺粮,李进有粮”当作没看到?“李进守城,吕布攻城”当作不存在?
我在这里说点史实真相,就成了吕布吹?不好意思,本人一直标榜不吹不黑,从不双标。
假设,李进出城作战,也是以逸待劳,有粮食吃的兵痛揍了一群吃不饱的兵,好大的光荣?吹成标题这样的,甚至试图证明李进武力>吕布,有意思?
补更2
是个读书人,自然明白史书上行文规则,“防守反击也可以破”,没毛病。
评论区不读书的人还是那么多,连“破”在文言文中的释义都不清楚,还能脑补出什么正面、主动进攻,排兵布阵,的情形,一个个莫名自信。麻烦先去翻下字典,再来质疑,可以吗?
《三国志·王基传》:城中食尽,昼夜攻垒,(王)基辄拒击,破之。王基在诸葛诞之乱时坚守堡垒,“拒击”而得胜,结果陈寿也是用了“破”。李进的事迹以《英雄记》的详细记载来看,也是守城胜利,怎么就不能“破”吕布了呢?
某些人放着《英雄记》的详细记载不看,非要从行文简略的陈寿原文一句概述里扣字眼来发挥出正面排兵布阵交战。我看,还是读书太少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