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坊间一直流传:“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前面还有一句,“志才不死,郭嘉不出”。这并非能力论(戏志才>郭嘉>诸葛亮),只是时机的偶然衔接,历史就是这样,充满巧合与趣味,戏志才、郭嘉、诸葛亮都是当时之大才,他们都在等待雄主,等待一个时机。诸葛亮选择刘备,而没有选择孙权和曹操,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生秉承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当时寄人篱下,正处于创业初期,需要择一谋臣来辅佐,而曹孙二人身边人才济济,诸葛亮自然没必要去凑热闹;加之水镜先生和徐庶的引荐;种种因缘际会,促成了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今天,咱们就具体聊一聊,诸葛亮选择的原因。
一、诸葛亮出山不是因为郭嘉去世,这是历史的选择
后人常说: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实则并非因为郭嘉死亡,诸葛亮才出山,诸葛亮的出山是因为他等到了,属于他心中认可的那个明主,即:刘备。
1.戏志才是何许人?
陈寿的《三国志郭嘉传》记载说,曹操创业初期,身边有一筹画士,是颍川戏志才,此人谋略过人,曹操“甚器之”。但是这个戏志才却天生短命,很早便去世了。戏志才去世后,曹操对荀彧说,志才走了,没人能与之商议大事,听说颍川多奇士,还有没有能力跟戏志才一样的奇才啊?于是荀彧就举荐了郭嘉。
关于戏志才和郭嘉的才能,在《三国志荀彧别传》有记载:“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皆以智策举之。”
2.郭嘉的入仕之路?
郭嘉在投奔曹操之前,曾去过袁绍那,但郭嘉慧眼识人,一看便知袁绍并非雄主,难成大业,于是就离开了。他离开以后,没有随便投奔各路诸侯,而是在家赋闲,与诸葛亮躬耕陇亩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郭嘉和诸葛亮在出仕之前,情况都是一样的:等待雄主。不过最后的结果稍有不同,诸葛亮是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而郭嘉等来的是荀彧的力荐。不幸的是,郭嘉在公元207年,因病死于征伐乌桓的途中,天妒英才。
3.诸葛亮出山?
刘备创业初期,没有根基,手下只有关张二人,三兄弟一直疲于奔波,寄人篱下。先是在曹操麾下,但是,刘备又不甘心寄人篱下,又对曹操"挟天子而令诸候"的行为极为不满,因而参与了反曹密谋。于是刘备找借口离开曹操,回到徐州举兵反曹。这时,曹操已经是中原地区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首领之一(另一个是袁绍),刘备远远不能与之匹敌。因而在曹刘交锋中,刘备大败亏输,妻子被俘,连猛将关羽也为曹操所虏。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刘备只好投奔袁绍,但不久袁绍也被曹操打败,刘备只得投奔刘表。刘表对刘备很尊重,出城迎接,待以上宾之礼,使居河南新野。刘备反思桃园结义以后的经历,总结出身边缺少一个辅佐自己的谋臣。
小结1:
诸葛亮一直在等一个雄才大略,匡扶汉室的明主,加之三顾茅庐之诚恳,也深深打动诸葛亮。对于诸葛亮,他也正在等刘备这样一个主公。而选择诸葛亮也是刘备的创业之路的必然需求和必然选择。
二、徐庶和水镜先生等人的引荐
《隆中对》记载: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诸葛亮实为大才。适逢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1.有徐庶和水镜先生等人向刘备引荐诸葛亮。那么,换个角度想:以他们和诸葛亮的关系,徐庶等人也会向诸葛亮引荐刘备。有熟人的相互引荐,自然水到
渠成。
2.刘备三顾茅庐,某有一点主公架子,也奠定了诸葛亮在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的政治地位。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委以重任的决心,温暖和感动了诸葛亮。
小结2:
1.熟人引荐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也是比较常用的招式,对诸葛亮和刘备一样也适用。
2.刘备的对待诸葛亮的态度,肯于放权用人的气度,感动了诸葛亮。
三、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诸葛亮的三观
诸葛亮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对诸葛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颇为深远。在诸葛亮的眼中,刘备至少还算是刘氏宗亲,身上流淌着刘家的血脉。而曹操和孙权,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一个是割据一方的东吴霸主,并非刘氏正统。
小结3:东汉末年,汉室倾颓,诸葛亮总不能去辅佐汉献帝吧;他也不会去选择曹操和孙权这些非正统的主公。而且刘备素以仁德闻名天下,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加之属于刘氏宗亲,出师有名。因此,在三人中,选择刘备符合他的三观。
四、曹操和孙权身边人才济济,谋臣多如牛毛
1.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以后,基本确定了北方的主导地位,达到了人生的一个高峰。其手下能人志士辈出:武有张辽、张郃、夏侯渊、徐晃、曹仁等一流将领,文的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英年早逝)、刘晔等一流谋士。
2.孙权仓促继承父兄的事业,但也不失为少年英主。江东属于家族企业,父兄遗留下来的文臣武将,对其忠心耿耿,外有周瑜、黄盖、韩当、周泰,内有张昭、鲁肃等名仕。
小结4:
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他要干一番事业,自然不会选择曹操和孙权,曹孙二人的事业稳固,谋臣岗位拥挤,即便到了他们那里,也不会把诸葛亮摆在重要位置,没有话语权。可是选择刘备则不然,刘备手下没有核心谋臣,诸葛亮去了既有发挥的空间,又有施展的舞台,诸葛亮和刘备是天作之选!
写在最后:
三国时代,是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最终曹孙刘三家落幕,终归司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尽管诸葛亮一世英才,最后也是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但其择主出仕的选择,仍然值得后人深思;其智谋和伟略,值得我们学习;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敬仰。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诸葛亮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人事通,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等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