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客观方面。历史书上对人物的介绍一般是人物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不可能全面介绍。而人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历史课本上介绍的人物都是主要方面。比如霍去病这个人物。历史课本上只会说他是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讲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主义。这本身也是没错的。但霍去病也有缺点,比如他是私生子,他曾为了个人恩怨射杀名将李敢等。学习历史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这些,对他产生了一个完美的印象。以后慢慢的了解了更多情况之后,心中完美的形象被打破,便产生了三观被毁的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教育中体现出的以升学率和高考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分不开的。假如在学了霍去病的相关内容之外,去读读史记的《卫将军骠骑列传》和《后妃传卫子夫》就可以对霍去病产生更全面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多课本中的内容一般不会冲突。在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之下,大多数人不会去做这无用功。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些人专门搜积历史文化名人的负面财料,以揭秘的名义曝料。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识,这些所曝之料有的是事实,也有无中生有的捏造和以訛传讹。这些材料会对人原有的价值判断产生强烈的冲击。比如前两年《炎黄春秋》,侮辱狼牙山五壮士的事件。如果不是一些有正义有良心的人出面抗争,五壮士的形象真的会被抹黑掉。

以上所说是客观方面。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成长和调整,这样就会产生对一些人和事物价值到断的改变与调整。

我们以父子关系的情感变化为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小的时候,一般都会觉得父亲很伟大,是无所不能的神一样的存在。等到上学之后,特别是青春期之后,就会发现原来父亲没有那么伟大。当有一天你发现父亲在社会上也会遇到为难的事,也会无能为力时,你就会觉得原来父亲是个平凡的有些窝囊的人,等到你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后,你才会真正的理的父亲,你才会明白那个厉害的、神圣的、平凡的、窝囊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人。

你的父亲,就是你历史书上的人物,上面虽然写的是一个英雄。但每个英雄都是凡人,不能因为有了凡人的一面,英雄就不是英雄了。

孔子说: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岁的时候,三观基本上就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出现大的改变了。对事物的评价也就不会轻易出现反转了。

最佳贡献者
2

这些年关于历史课本的讨论非常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中学之后不会再接触历史,所以历史课本起着普及一般历史知识的意义。而不管什么历史著作,只要是人编的就有立场,而历史课本代表的就是官方立场。

但是我们接触多了一些历史资料,就会发现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定论,不过只是一家之言而已。比如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五段论,就是照搬苏联理论学说,近些年学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很可能不适合我国历史情况的;再比如,夏朝是否存在,虽然官方认为存在,但目前还没有考古印证,存疑是比较谨慎的说法;还比如,民族英雄郑成功,虽然收复了台湾,但更多是为自己而不是大明,私心是很重的。但是官方为了表现对台湾的态度,只会歌颂郑成功好的一面;还比如,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在哪里其实也没定论,但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就说他们到达台湾了。

当然,还有所谓的“反转”其实是自媒体在搞大新闻,并不是那么准确。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还是必须要有文献出处才可信。不能偏听偏信。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3

历史课本篇幅

其实你都说了是历史课本啦,历史课本就是给价值观还没有完善的学生学习的,历史课本更多不是让我们学习历史事件,而是向我们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必定需要一定的论据来论证,于是就断章取义的把一些历史人物写到了书上,

历史课本不可能把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写的那么详细(因为历史课本毕竟不是人物传记),所以只能选取历史人物的一段经历或者是一生的简述,这样就会使历史人物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很可能成为一个符号,代表好的或者坏的,英雄或者汉奸,可是我们要知道那是一个活生生存在的人,怎么可能就只用一个符号或者词语来形容呢?

当我们接触到更全面,更多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英雄很可能不在是英雄,而汉奸也不在是汉奸

比如,历史教材不会告诉你,汪精卫年轻时因为革命,去刺杀袁世凯(很有曹操刺杀董卓的味道),后来被捕入狱差点被斩首,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诗

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比起夏明翰那个简直了(我只是从文学方面说啊)

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至于为什么后来和日本合作,我这里不在赘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国家不同

出于某些政治方面的需要,可能会“因地制宜”的叙述某些历史事件,也可能省略(ying man)某些历史事件

比如中国和日本关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上的叙述,很可能不一样,毕竟两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所差别,

我们的三观在变

我们每个人的三观其实是在不断变化,完善的,所以但我们在很年轻,价值观不完善的时候看的历史人物,可能等我们到了中年回过头来再看,就会感觉颠覆三观,人到了四十岁基本上价值观就会稳定下来,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正所谓四十不惑,对于世界上很多东西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怎么办才能够更全面客观的去看待历史人物,不至于出现忽然某天三观颠覆的事呢?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给你灌输他的价值观,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 而只会让你变的更蠢,就好像我现在做的这样。

所以我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价值观的

首先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全面的获得信息,而不是仅仅依靠所谓的历史课本,

其次我们要学会自己去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拿别人的思想,那怕别人的思想有多么的好,所以我能可以更多看一些史料,比如(史记,后汉书),而不是别人写的评论文章,

我这是第二次审核了,第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过,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后,一起讨论

4

因为现在很多文人为了吸引眼球,不负责任的胡说乱写。特别是一些有知名度的所谓公知,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拿着五元钱,就敢昧着良心的诋毁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很了得!譬如说那个爱迪生说的经典名言,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有人就跳出来说,爱迪生说过最重要的还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甚至还被人民日报的编辑采用过,然而负责任的人重新查阅了资料以后,回看了爱迪生原话,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爱迪生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样一来,可谓是一个笑话。

当然,其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由于当时候知识落后,信息传播不通畅的情况。还有一些是国外的报纸杂志误报道,随着知识面的逐渐增多,人们视野的广阔,得到的信息也就更接近于真实,教材当中出现错误也会有,这也是存在的。比如说以前说的西点军校挂着雷锋的照片,后来证明是误传,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误会还是比较少的。

总体来说吧,现在知识比较泛滥。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性,很多人就会套用名人名言。然后把自己的话说上去,说某某名人曾经这样说过。流传的广了,说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会误认为是真的说过这么一句话。

比如说网络上动不动就是李白的诗,预言了多少千年以后什么什么样的结果!

总的来说,自己要明辨是非吧。太多的快餐文化让我们目不暇接,甚至辨不清真假。总的来说就是鲁迅说——要想一想,他真的会说这样的话吗?

鲁迅说——这话我说过。??????

5

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有一个动态的评价。但请你相信,历史是由人民来书写的。

我知道你的问题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中学生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删减。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教科书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以对待历史教科书的变动一定要慎重病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情绪。每个人心里都有民族情结,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比如卫青,霍去病。

我们看到的历史教科书因为篇幅的局限,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非常的粗略和简练。这就非常的考验编纂者的文字功底和政治水平了,因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是儿戏,他们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历史观。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生,要想通过几十个上百个文字展现出来,编纂者一定要斟酌后下结论。

历史会不会重演我不知道。但是历史的编纂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教科书。但最起码的标准必须是第一要可观,不能带个人主观情绪。第二,要实事求是,不能臆想瞎编乱造。

有条件有经济能力了,还是多读读历史上的原著吧,包括各种版本。千万不能被自己的知识局限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得失。

6

试着回答下。历史课本带有一定的道德导向作用,学生还在处于一个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历史教材除了教予学生一定的史实之外,还会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比如讲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更多的是宣杨一种反抗精神;讲康有为,是让学生看到他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如果非要深究,就会发现农民起义弊远大于利,李自成之流也是草菅人命的人渣,面对外族入侵却如土鸡瓦狗。康有为更是骗吃骗喝,风流成性,至于是换睾丸而死还是被毒死便不得而知了。但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不可避免的,学生当看到其必然性。康有为维新变法亦要看到进步性。若将他们的反面甚至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过于全方位的展示出来,看到霍去病的裙带关系,看到胡适的风流成性,看到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对峙,看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可能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只有当人们对历史也好,现实也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在去深入的了解这些历史,固然感叹人无完人,但也不易于轻易动摇自己的认知,从而对整个历史感到迷茫,失望。

7

我认为,中国历史课本是人民写的,受当时政治意识、历史知识水平所限,是会出现一些瑕疵的。

但是,一些基本的中国历史知识,是不容某些人怀疑和推翻的。历史就是历史,冷冰冰的摆在那里,教育学生,启示后人。某些人天真的以为,他们在互联网上鼓噪,颠倒人们的历史认知,就可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要知道,上网不仅有毛头小伙,也有久经风霜的中年人,具有光荣爱国主义的中国人民,是某些人无法腐蚀的。

比如说袁世凯这样的大卖国贼,也有人为其鸣冤叫屈,好像二十一条不是亡我中华的卖国条约。比如说蒋介石统治集团,也有人洗白,拿人数极少的八路军、新四军跟装备精良的强大国军相比,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无能,抗日不力,蒋公领导的国军万岁的怪论,他们忘记了南京大屠杀,忘记了人民对国军的巨大支持,等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时候,中国人民饥寒交迫,却要交苛捐杂税,货币贬值,一斤钞票买不到一斤大米,人民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时候,不得不丢掉幻想,投身到推翻蒋介石反动集团,打败国民革命军的洪流中去。

8

其实并不叫反转,也不是全然都毁三观。小编一直以来在从事历史教育科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或者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在开明,尤其以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看待历史就更加要多元化去看待。

建国后,我国史书编写和评价多以革命史观去看待,多以阶级斗争和强调战争,各个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往往会让人一棍子就打死,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很多人物,尤其是以近代史中的很多人。

而现在的历史教学和历史评价中,更多的是采用多种史观评价,例如采用近代史观,看待推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或者采用文明史观看待各个国家和民族横向和纵向中的作用。抑或是采用整体史观,从全球和整体的视觉上来看待文明之间在整个世界中的作用,这样就使得评价方式会产生细微的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评价鸦片战争和李鸿章的时候,如果采用阶级史观和革命史观,肯定大多数采取否定的态度,因为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造成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和落后挨打的先河,李鸿章则是地主阶级,手上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但是从近代史观上来看,鸦片战争和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则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政治也向着民主化和法治化发展,但是要分清主次。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对洪秀全的评价,近代史观则是否定居多,还有义和团运动等。

如果要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可以读一读几大国学史学大师的作品,比如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的作品。或者西方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9

但凡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事件和人物,都是被历史和时间贴了基本属性的标签的,它们塑造了很几代人甚至整个民族的三观,那也就说明历史和时间给的属性标签是合适的、合理的、正确的。

而现在那些反转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人,说明他的三观已毁。而你的三观跟着被毁了,说明你的三观立场不稳,原则不强。

其实,我想说,历史和时间会给你一个公道,真的假不了,好的坏不了,正的歪不了,恶的好不了。人心向善,只要你有原则有立场,你的三观不会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