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客观方面。历史书上对人物的介绍一般是人物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不可能全面介绍。而人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历史课本上介绍的人物都是主要方面。比如霍去病这个人物。历史课本上只会说他是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讲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主义。这本身也是没错的。但霍去病也有缺点,比如他是私生子,他曾为了个人恩怨射杀名将李敢等。学习历史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这些,对他产生了一个完美的印象。以后慢慢的了解了更多情况之后,心中完美的形象被打破,便产生了三观被毁的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教育中体现出的以升学率和高考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分不开的。假如在学了霍去病的相关内容之外,去读读史记的《卫将军骠骑列传》和《后妃传卫子夫》就可以对霍去病产生更全面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多课本中的内容一般不会冲突。在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之下,大多数人不会去做这无用功。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些人专门搜积历史文化名人的负面财料,以揭秘的名义曝料。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识,这些所曝之料有的是事实,也有无中生有的捏造和以訛传讹。这些材料会对人原有的价值判断产生强烈的冲击。比如前两年《炎黄春秋》,侮辱狼牙山五壮士的事件。如果不是一些有正义有良心的人出面抗争,五壮士的形象真的会被抹黑掉。
以上所说是客观方面。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成长和调整,这样就会产生对一些人和事物价值到断的改变与调整。
我们以父子关系的情感变化为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小的时候,一般都会觉得父亲很伟大,是无所不能的神一样的存在。等到上学之后,特别是青春期之后,就会发现原来父亲没有那么伟大。当有一天你发现父亲在社会上也会遇到为难的事,也会无能为力时,你就会觉得原来父亲是个平凡的有些窝囊的人,等到你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后,你才会真正的理的父亲,你才会明白那个厉害的、神圣的、平凡的、窝囊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人。
你的父亲,就是你历史书上的人物,上面虽然写的是一个英雄。但每个英雄都是凡人,不能因为有了凡人的一面,英雄就不是英雄了。
孔子说: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岁的时候,三观基本上就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出现大的改变了。对事物的评价也就不会轻易出现反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