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武帝刘彻心里一直有一个阴影总也挥之不去,那就是外戚的势力,人到晚年更是忧心忡忡。

汉朝建国就与外戚密不可分,当年吕后专权,到了汉文帝刘恒时,出了个舅舅薄昭,随后又来一个跨越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的窦老太太,对汉武帝影响最深的就是这个窦老太太,在刘彻初登皇位时她可没少干涉朝政,当年刘彻推行新政,一年后窦老太太找借口把新政骨干赵倌、王臧下狱,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新政被废除,汉武帝对窦老太太的专制是最刻骨铭心的。


现在的太子刘据为人忠厚、性格柔弱,而卫氏在朝中的势力过于庞大,太子将来能不能坐稳皇位让刘彻寝食难安。

我们先来看看卫氏集团的势力,核心人物当然是皇后卫子夫,卫青是大将军,娶了平阳公主,卫青虽死但影响力还在,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侯爷,卫青的哥哥卫长君是宫廷侍中,姐夫公孙贺是当朝宰相,其门生故吏无数,且身居要职。

汉武帝生性多疑,到了晚年更是多疑,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外戚干政,甚至于取代刘氏,此番格局让刘彻感到深深不安,但他绝不允许外戚势力过大,在他临走之前坚决要把这些外戚势力打掉。


终于“巫蛊之祸”成为了汉武帝除掉卫氏集团的导火索,引发“巫蛊之祸”的有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朱世安,他是当时著名的“大侠”被朝廷通缉;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贪赃枉法,私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被捕下狱,公孙贺为救儿子,就向汉武帝提出抓捕朱世安来赎儿子的罪,汉武帝也同意了,不久还真的抓住了朱世安,朱世安却笑着说“丞相将要祸及全家了”,果然他在狱中上书举报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并在皇宫驰道埋偶人诅咒汉武帝,结果公孙贺也被捕入狱,经调查属实,公孙贺父子二人死于狱中,并被灭族,同时受牵连的还有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

公孙贺死后,汉武帝任命涿郡太守刘屈髦为丞相,封其为澎侯。


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江充,原本是市井无赖,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得到了重用,因江充与太子及皇后不和,担心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便想利用当时闹出几桩大案的“巫蛊之术”去制造阴谋,而此时的汉武帝因年老性情变得多疑,就由江充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自己去到外面避暑;

江充等人就来到太子宫掘蛊,竟然还真的挖出了桐木做的人偶,太子见江充栽赃陷害自己,就在太子师傅石德的建议下越权行事,拘捕并杀了江充等人,江充的一名部下跑到汉武帝那儿通报说太子已反,不明真相的刘彻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太子纠集数万人与丞相军大战五天,因得不到长安民众的支持,势孤力弱而兵败,逃离长安后自杀而亡。

皇后卫子夫自知难辞其咎,也自杀身亡了,汉武帝担心势力强大的卫家造反报仇,于是诛杀了卫青的家人。


随着卫子夫的自杀,卫氏外戚最后一棵树的倒下,让汉武帝耿耿于怀的“外戚干政”烟消云散了。

最佳贡献者
2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任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知恩图报,这个汉武帝也是身不由己。

然而,好景不长,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很快就对才貌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邂逅绝世美女卫子夫后,立马移情别恋到她身上来。后面的事毫无悬念,陈阿娇很快成了“废后”,取而代之的自然是陈阿娇。

受宠有卫子夫很快为汉武帝生了第一儿子——刘据。面对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龙子,二十九岁的汉武帝很是高兴,对卫子夫更加宠爱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据七岁那年,就被汉武帝封为太子。

俗话说岁月是把杀猪刀,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变迁这,卫子夫也变得年老色衰了。而这时好色的汉武帝又了新宠,先是出了个年轻貌美的王夫人,接着又出现了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一大堆美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盛宠一去不复返。

尽管如此,但汉武帝念及当年自己对卫子夫许下的爱的承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为汉武朝立下不世之功,非但没有废了她的后位,反而依然“尊重”她。

而真正使汉武帝对卫子夫痛下杀手的竟然是太子刘据。

原来当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后,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汉武帝在太子宫中造了一处博望苑,供太子读书学习,派专人对太子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太子刘据在汉武帝眼里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他和自己很“不类己”。

汉武帝认为刘据“不类己”的原因有三:

一是太子无才。汉武帝小时候就能说出“金屋藏娇”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来,从而使得自己在太子争据战中占据了制高点。而刘据每天只知道说“之乎者也”之类读书人的话,没有看出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才华。

二是太子无德。汉武帝高大威武,登基后雄心勃勃的他用武力打得匈奴满地找牙。总之,汉武帝处处显示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而太子刘据仁厚谨慎,性格温柔得如女生。所以,他做中性人绰绰有余,但做堂堂一国之君太文弱了。

三是太子无知。汉武帝执行酷吏严刑,重用张汤等酷吏,很好地打击了那些“贪官污吏”和“罪有应得”之人,但负面作用是牵连的人很多,比如说当年陈阿娇巫毒一事,结果牵扯受罪的人达到浩浩荡荡数千人。头脑不开窍的太子刘据力劝父皇应施以仁政,不要重用酷吏,以免误人子弟。这样的结果是,汉武帝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对太子却“恶之”。

后来卫青死后,黄门苏文、江充等朝中小人不想太子刘据登基,于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巫蛊之祸,结果是把太子刘据逼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汉武帝逼卫子夫自杀身亡,卫氏家族的其它成员也没有逃过这一劫难,成了屠杀的对象。

总之,汉武帝晚年逼死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诛杀卫氏子弟们,完全是“糊涂”所至,后来知道事情真相,幡然醒悟后,建“思子台”便是很好的证明。

3

卫子夫不是被逼死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失败后,自杀的。

我们应该探讨,为什么太子会被逼造反。

我们看看,卫氏集团在汉庭的人脉资源。

卫子夫,皇后。

卫青,大将军。并取了平阳公主,三个儿子都是侯爷。

霍去病,骠骑将军。

兄长卫长君是宫廷侍中,

姐夫公孙贺是宰相。。。还有很多门生故吏,身居要职。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前中期,朝廷第一大势力,就是卫氏集团了。

汉武帝生性多疑,到了晚年,更加多疑。当年吕后专权,一直都是他心病。所以,他看到卫氏集团势力如此强大后,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外戚干政,甚至于取代刘氏。

所以,卫青死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宠后,就开始疏远皇后,并开始逐渐剪除掉卫氏集团势力。

卫青死后,太子刘据就是卫氏集团的代言人。刘据看着自己昔日的帮手,一个个逐渐失去势力,加上汉武帝又开始宠信他的弟弟,以及酷吏江充。日益对刘据表达了一些不满,开始怀疑汉武帝要废掉他了。

刘据已经年近四十了,做太子做了几十年,都还没有上位,也有点不耐烦了。

江充借汉武帝出宫度假的时候,发动巫蛊之祸,栽赃嫁祸到了刘据头上。于是刘据恐惧,因为汉武帝很迷信,最忌巫蛊之术。在考虑再三后,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控制长安城。

此时不明情况的汉武帝,立即发兵攻打长安城,血洗太子府。最终太子兵败逃亡,卫子夫在宫里自杀。最后太子逃亡不久,追兵已至,也在河边自刎。

此案牵涉很多,卫氏集团被一网打尽。太子一脉被杀光,只剩一个婴儿被官员保护了下来,悄悄地藏起来。这个人,就是汉宣帝刘病已。

事后汉武帝明白太子的冤屈后,发现大汉朝最好的皇位继承人没了,又非常后悔,非常愤怒,把当时参与镇压太子的官员,全给杀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武帝心中愧疚,又开始重用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霍氏家族又开始崛起。

4

汉武帝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儿子,按现代人的话讲: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没文化。

啥意思?迷信鬼神呗!当然,我们不能以现代人世界观的标准去要求汉武帝做个无神论者,汉武帝那时候,人们解释不了的未知事物远远多于已知的。

汉武帝晚年诛太子、杀卫皇后都跟封建迷信有关系,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巫蛊门”。

巫蛊门背后的汉朝文化背景

我们都知道汉朝的皇室是楚人出身,汉朝在行政是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在文化上则是全盘接受了荆楚文化。从屈原的《九歌》、《天问》,我们可以知道,楚人自古就有尚巫好鬼的传统,这就使得汉朝的统治者更容易相信蛊术。

汉武帝自己在晚年时就总是求仙拜神,对这一套当然更加深信不疑。因此朝廷上一直很注意防备有人用这类厌胜之术来诅咒皇上,查出来就是灭门的大罪。

再加上汉武帝刘彻是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以至于他不能接受,人到老年时身体就会衰弱,也会多病这个客观规律。所以,他一直疑心身边有人用巫蛊害他。这种可怕的疑心病,在汉武帝晚年造成的灾难极为恐怖,不管是谁,只要被告发参与了巫蛊案,绝对是在劫难逃,并且株连家族和朋友。

如果说汉武帝光是迷信,还到不至于诛杀自己的至亲,虽然卫皇后已经在岁月风霜的摧残下失去了绝世的容颜,但她能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众人的尊敬,得益于她处处小心,以恭谨谦和的处世态度。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是因为卫后小心谨慎,所以汉武帝对她还是很信任的。因此,汉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卫后。

太子刘据虽然不得汉武帝喜爱,但有句老话儿讲,虎毒不食子。如果没有小人在背后挑拨离间,制造误会,汉武帝是绝不会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的。

巫蛊门背后挑拨是非的小人

这些小人中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叫江兖的。他本名叫江齐,是西汉赵国邯郸的一个混混。因为举报赵国天子刘丹乱伦被汉武帝赏识,然后又出使一趟匈奴,回来被汉武帝封为绣衣使者,也就是皇帝的专使,是汉武帝为惩治地方奸猾、办理大案而设置的监察官。

新官上任后,江兖就负责在高速公路上受费。高速公路?您先别大惊小怪,秦汉时期,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修了一些专供官方使用的宽大的马路,叫“驰道”。江兖就是在驰道上专门查处私上驰道的马车,然后进行罚款。你想啊,普通老百姓谁坐得起马车啊,所以,上驰道的都是些为了方便的达官贵人。汉武帝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江兖这门买卖给汉武帝赚了大把的钱,因此备受汉武帝恩宠。

有了汉武帝撑腰,江兖顿时像打了狗血一样,只要你上了驰道,上至皇亲国戚,下到朝中大臣,他见谁咬谁。时间一长,江兖开始觉得咬些虾兵蟹将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他盯上了当朝太子刘据。

刘据虽然是汉武帝与卫后的嫡长子,但是,在卫子夫因年龄原因失宠,霍去病与卫青又双双早逝的情况下,太子的位置已然坐得不稳。朝中废长立幼的谣言不断,刘据最大的威胁是汉武帝与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以及宠妃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

真是因为这样,有恃无恐的江兖开始拿太子刘据开刀,不但扣了太子的车马还向汉武帝打小报告。对待疯狗,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几棒子,下次它就不敢咬人了,刘据也是天生的好脾气,对于江兖“拿鸡毛当令箭”的行为一再忍让,这就给了恶人得寸进尺的机会。

江兖陷害太子

江兖感在太子头上动土,不但没遭到太子的报复,还因为“秉公执法”得到了汉武帝奖赏。这就让江兖的气焰更嚣张了,在他眼里,太子迟早要换人的,所以不能给刘据翻身当皇上的机会。于是,他先是联合皇宫的禁军侍从苏文,向汉武帝打小报告,诬陷太子与卫后宫中宫女私通。于是,汉武帝给太子增调二百宫女。

这下,引起了天子刘据的警觉,经过打听后知道是苏文搞的鬼,于是对苏文小心提防。苏文见没有下手的机会,于是就唆使宦官在汉武帝面前挑拨离间,说太子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话里话外盼着早日登基。汉武帝也不是好糊弄的,二话不说就斩了这名宦官。正在江兖、苏文等人对太子的攻击接二连三的失利时,长安接二连三的发生几件大事,给了他们陷害太子的启发。

我们文章开篇时说过,汉朝继承了荆楚文化,所以民间巫蛊之风盛行。

何为巫蛊?

巫蛊就是使用所谓的巫术和诅咒害人的“法术”,大体上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是虫蛊流派,大体上是将蜘蛛、蝎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中,密封十天,开封后存活下来的那只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蛊的首选。然后经过饲养最终就是蛊,把它的粪便放在水井或粮食里,吃了的人肚子里就会长虫,慢慢身体虚弱而死;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简单的精神战流派了,大体方式是在木偶上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然后靠巫师作法进行诅咒。

相比之下自然是后一种简便易行,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对敌人“报复”的手段,至于灵不灵,那时候没有今天的科普,就看人们从什么角度去解释了。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征北伐,弄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我们知道,战争是最烧钱的,古代的战争不仅烧钱,还烧人烧粮食。汉武帝这些年的征战,不但把文景时期积蓄下来的钱财都花光了,他自己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天下之财,结果钱也花光了好几次,闹得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来造反,连长安城里也有不少人咒骂皇帝。这些怨恨的话有一些慢慢地就传到了武帝耳朵里,他就小心提防着,疑神疑鬼地老觉得有心怀叵测的人来行刺他。

就这样,汉武帝整日处于风声鹤唳的精神状态下,有一天他恍惚间看到一个手持宝剑的黑衣人,就下令在建章宫内大肆搜捕,结果连刺客的影子都没看到,守宫侍卫也说什么都没看见。汉武帝不信,下令杀了一个侍卫,继续就下令关闭长安城门,扩大搜捕范围全城搜捕。

长安城里顿时,就闹得鸡飞狗跳。结果,这次大规模的搜捕没抓到刺客,倒是搜出了大量的小木人,这就成为了“巫蛊门”的导火索。

汉武帝看到这些小人后勃然大怒,马上责令江兖牵头打击巫蛊,江兖摇身一变成为“破巫”特使,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是其帮手。他带领几员得力干将,整天穿梭于各大宫,打着汉武帝整治巫蛊的旗号,想整治谁就整治谁。

这些人看谁不顺眼,就事先把木头人埋到他的家附近,然后再以搜查的名义来查找,抓到人以后,先严刑拷打,一定要让他们认罪。然后让这个人咬出他的同案犯来,被打得无奈了就咬其他人。这样抓一个咬一个,抓一个咬一片。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没过多少日子,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

江兖将皇宫三宫六院搅的人人自危后,最后将打击的目标锁定到太子和皇后。结果可想而知,搜太子宫的木头人不仅数量多,而且咒语十分歹毒,并且,江兖第一时间向汉武帝作了汇报。

太子惨死

这时候,太子刘据真的害怕了。因为之前,汉武帝已经因为巫蛊诛杀了公孙贺、公孙敖两名大臣,连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都皆坐诛连。于是,刘据无奈之下,先发制人拿下江兖,并且将其斩首。

就在刘据感慨自己终于做了一回“铁血真汉子”的时候,苏文和章赣漏网的消息,让他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苏、章二人侥幸得脱后,马上向汉武帝汇报“太子造反”独家小道消息,汉武帝听后第一反应是惊,第二反应是不可置信。对他来说,太子虽然在言行上“叛逆”了些,在做人上“另类”了些,在做事上“迂腐”了些,但人还是诚诚实实、本本分分的。因此他觉得苏文的“造反”两字有点儿言过其实,于是就让内侍去把太子叫来,准备来个当面“质问”。

内侍们眼看江兖都被太子斩了,此刻去太子府不亚于走一遭阎王殿,所以,胆小的内侍在太子府门外溜了一圈,就回去对汉武帝编造谎言称,太子已经造反。汉武帝还是不肯相信,于是又遣丞相刘屈氂去确认。

昌邑王刘髆是刘据的皇位的竞争者,他是李夫人的儿子,李夫人的弟弟是李广利,而丞相刘屈氂和李广利又是亲家。这是对太子刘据落井下石的最好时机,刘屈氂当然要对太子痛下杀手了。于是,他也对汉武帝称太子造反。

当身边所有人都说太子造反的时候,汉武帝真的相信了。于是,汉武帝下诏书,对太子杀无赦。太子无奈逃出长安,来到一个叫泉鸠里的村落隐匿起来,但最终还是因为走漏风声,自己用一尺白绫结束了生命。

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对一场终生的权力博弈。皇帝与皇子之间的关系,即使父子,又是君臣。一旦涉及权力的蛋糕,什么君臣、什么父子,都将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卫皇后之死

在刘据逃离长安后,汉武帝听信小人之言,相信了卫子夫支持儿子刘据谋反。于是,汉武帝派人去取卫皇后的印玺。明面上是取印,实际是留给卫子夫自行了断的权利,已经是非常给卫子夫面子了。

卫子夫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这一天还是来得有点儿突然,快得让她感叹世事无常,她用那双早已变得粗糙的手握着汉武帝当年亲手交给她的白玉大印,若有所思若有所叹,良久,一滴晶莹的泪掉落在印玺上。悲切良久,她推开厢房大门,恭恭敬敬地把印玺递交给刘长和刘敢人。

接到印玺的刘长和刘敢两人并没有马上就走,而是木然地站在那里,良久,从卫子夫的厢房里传来一声凄惨的叫声,血腥之味顿时弥漫开来。刘长和刘敢对视了一眼,知道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生女当生卫子夫”,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书写的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在古代,当个女人已实属不易,做帝王的女人更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个人的命运与家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是荣华富贵还是粉身碎骨,只在那帝王的弹指一挥之间。

5

汉武帝并没有刻意或者有计划的去诛杀卫氏一族,但是在他心里有一个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外戚的势力,让汉武帝到了晚年更是敏感多疑。

卫子夫一直以贤德著称,她深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宠辱不惊的道理。而卫氏一族的势力当然是以皇后为核心,卫青是长平侯,侄子霍去病是骠骑大将军,哥哥卫长君是宫廷侍中,姐夫是大臣公孙贺。在这些卫氏家族里尤其是卫青与霍去病他们俩战功赫赫,为西汉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即便后来卫子夫姿色渐衰,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十七年里卫子夫也依然能够得到汉武帝的礼遇与尊重,笔者认为这与卫氏家族对国家的贡献是息息相关的。

汉武帝生性多疑,早年间因为出现了吕后专权、到他登基后窦太后的干政,对汉武帝的内心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他顾虑太子继位后会有外戚干政,这件事让他时刻感到不安。终于“巫蛊之祸”成为了汉武帝对付卫氏一族的导火索。而引发这场祸端的有两个关键人物——

“大侠”朱安世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仗着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擅自动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之后被捕入狱。正逢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赎儿子的罪过,将朱安世捕获送往朝廷。没想到朱安世竟然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

汉武帝知道以后大为震怒,命令有司深查公孙贺所犯罪过。后来公孙贺父子冤死狱中,被满门抄斩。自此,太子刘据在朝堂上,再也没有外家相护。卫子夫所生的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和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也被牵连入内,接连被杀。

“小人”江充

江充本来是个市井无赖,但是在汉武帝晚年时得到了重用。

自从公孙贺的事件后,汉武帝产生了疑心,有一次,白天汉武帝在小睡,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舒服,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因为江充与太子刘据、卫皇后不和,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于是便设下阴谋陷害太子,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汉武帝听后很害怕,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寻找所谓的“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的嫌疑犯。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江充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 刘据没想到自己的宫中会挖出人偶,心中惊惧,而此时汉武帝却在甘泉宫中养病,不通音信,刘据无法向汉武帝证明自己的清白,便叫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傅石德跟太子刘据说:“不管江充是有意还是无意,现在我们见不到汉武帝,您和皇后派去的属史请安都得不到回复,谁知道汉武帝是生是死,不如先把江充抓捕杀了。”

于是征和二年(91)七月壬午,刘据派人假冒使者去抓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江充部下苏文逃到汉武帝处,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怒极,立刻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刘据带人离去,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刘屈氂率领的军队,跟刘屈氂军队大战五日,因为得不到长安民众的支持,势孤力偌而兵败,逃离长安后自杀而亡。而跟随太子刘据出逃的两个皇孙也一同遇害。皇后卫子夫自知难辞其咎,于是也自杀身亡了。

虽然卫青的长子卫伉受巫蛊牵连而死,但史书上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所以卫氏一族并没有被灭族。

后来经过多番调查,发现当年的“巫蛊事件”多有不实。汉武帝知道了当时刘据只是惶恐不安并无谋反的意图,可怜刘据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以此寄托哀思。

6

第一,卫子夫失宠;第二,为新太子刘弗陵扫除障碍,汉武帝害怕外戚干政;第三,巫蛊之祸成为了导火索。

卫子夫卫青姐弟虽然出身低贱,是奴婢与人私通所生,但随着卫子夫成为皇后,卫氏一族也权势煊赫,卫子夫是皇后,其兄长卫长君是宫廷侍中,姐夫公孙贺是宰相,妹夫是东宫总管,卫青成为大将军后,更是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三个儿子尚在襁褓就被封侯,卫氏一族的权位如日中天。


更有野史传闻,汉武帝与卫青关系匪浅,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深受汉武帝之宠,与当年的武帝男宠韩嫣,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卫子夫失宠、卫青与霍去病死去,但卫氏一族的庞大势力仍旧存在,汉武帝担心外戚干政,当年吕后垂帘,薄太后的娘家人也曾干涉文帝新政,而自己登基后,太皇太后窦氏与自己的生母王太后也都插手政治。

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成为导火索,卫氏一族倒台,然而,同属卫氏一族的霍家崛起,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成为了朝廷新的主宰。

7

历代帝王都梦想江山永固,千秋万代,汉武也不例外,但外戚干政是他一生的梦魇。

自刘邦死后吕后牝鸡司晨,刘氏宗亲惨遭屠戮,差点将刘家天下变姓,薄太后姐弟任人唯亲,汉武帝的亲奶奶窦太后为叫停新政,将赵倌、王臧下狱,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职,直至老太太仙逝,武帝才得以亲政。汉武帝生母为培植母家势力强势安排亲弟为宰相等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外戚干政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晚年更是敏感多疑。

我们先来看一下卫家的权势:

卫君孺:卫青大姐、嫁丞相公孙贺、生子公孙敬声

卫少儿:卫青二姐、霍去病之母

卫子夫:卫青三姐、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 太子刘佶、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之母

卫青:娶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为妻,生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三子卫登均。

卫伉与阳石公主是夫妻。

可见当时卫青家族占据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姑父等等,个个位高权重,卫青与霍去病坚决执行武帝祖对匈奴宣战策,先后发动了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打得匈奴“远遁漠北,漠南无王庭”,一洗大汉民族对匈奴纳贡、和亲等百年屈辱,得以封候拜将,誉满天下。

汉武帝生性多疑,晚年更甚,面对卫氏在朝中如此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担心太子继位后会被外戚干政,甚至取代刘氏,这让他寝食难安, 随着匈奴被平,战事锐减,“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卫家人没有用了。

为了江山,武帝对卫家动手了。

卫青甘泉宫卫青星夜救驾,武帝不但未表其功,反而惩其因为救驾而擅离职守之过。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大将军霍去病突然去世,死因众说纷云,公元前116年至前112年,卫青的三个儿子接连失去爵位。

此时大将军卫青尚健在,只不过他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一直刻意隐藏锋芒、低调处事,并且忠贞勤勉,汉武帝处理他没有借口而已。

我们不能否认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更不能否认是他使西汉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深远,但也得承认他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索取无度的暴奢一面。

太子刘据仁慈宽厚、好推仁政,体恤百姓,与其父汉武帝治国理念多有区别,武帝虽有不满,但矛盾没有恶化。宠妃赵婕妤生下幼子刘弗陵后,汉武帝居然把赵婕妤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尧母门,赵婕妤是“尧母”,那么刘弗陵不就是“尧”吗?一些对太子不满的人象得了暗示一样,蠢蠢欲动了。

公元前91年,公孙贺被灭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伉全部被杀,随之发生“巫蛊之患”,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后来,李广利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想帮助李广利外甥刘鹘上位,导致刘屈髦被腰斩,灭三族,李广利投降匈奴,其族人皆被灭,被牵连其中的权贵和中低级官员,以及长安城的老百姓等,更是数不胜数。

欲治其罪,何患无辞!“巫蛊之患”只不过是一托辞罢了!

史书记载: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所以卫氏一族并没有被灭族。

后来汉武帝认为刘据并无谋反之意,命人修建思子宫,以此寄托哀思,并在罪己诏中有过深刻的悔恨。

但这就是汉武帝的诛心术,达到目的之后,为收买人心,流下几点鳄鱼的眼泪嘴。如“巫蛊”如此有用,他何不命天下人共同巫蛊匈奴,而劳民伤财大肆兴兵呢?

8

这事说来话长,得从头捋捋,卫皇后一步登天的光荣史,已经被炒“概念” ,炒得太多了。

卫青战功赫赫,也摆脱不了“裙带关系”发家的外戚身份。卫青死后,因为巫蛊案祸延,卫太子全家、卫皇后还有卫青的长子卫伉死于非命。这完全是武帝晚年的昏聩和权力斗争的残酷导致。

先从卫青说起吧。

从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10年之间,卫青七次带兵出击匈奴。



卫青七出击胡

  1.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出上谷;
  2.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出雁门;
  3.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出云中;
  4.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出高阙;
  5. 元朔六年二月(公元前123)出定襄;
  6. 元朔六年四月(公元前123)出定襄;
  7.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出定襄击胡。



卫青七次作战功绩

第一,收回河套地区,建立朔方郡,

第二,将匈奴赶出阴山,斩杀敌人五万多。

第三,掳获敌人的牛羊上百万头。



卫青所获得的封赏

第一,加官进爵

从平阳公主的骑兵——建章监——大中大夫——车骑将军,加封长平侯——大将军

第二,封地

(1)按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同年又“益封青三千户”,元朔五年(前124)又“益封青六千户”,共一万二千八百户。

3800+3000+6000=12800户。

第三,封妻

卫青成为大将军之后,取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第四,荫子

汉武帝在给予卫青荣华富贵似乎给不足,还给卫青的三个儿子封侯,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这三个孩子《史记》没记载是不是平阳公主生的。其三子各受封一千三百户。

第五,陪葬茂陵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汉武帝追念他的功绩,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可以说,卫青得到了位极人臣的一切尊荣,但是卫家的末路卫青在世时就已经开始了

(1)三子先后失去爵位。

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大将军霍去病突然去世,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16年,卫青的大儿子卫伉“坐法“失去侯爵。

至于因为什么犯法,据说是假传圣旨。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假传圣旨,历史记载讳莫如深,有人猜测是卫伉矫诏害死霍去病,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持这种推论。

《外戚恩泽侯表》记载:宜春侯伉,五年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元鼎元年坐挢(通“矫”)制不害免,太初元年嗣(长平)侯,五年阑入宫,完为城旦。

那时候,大将军卫青还在,卫子夫虽然已经年老色衰不受宠,但是身为皇后,又有太子倚仗仗,腰杆子还是很硬的。卫青长子卫伉即便犯了法,也只是剥夺爵位,不过小惩戒。

《史记》记载,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卫青的二儿子阴安侯卫不疑及三儿子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汉武帝就已经有点借题发挥了,当然凭卫青的稳妥低调的性格,也可能是为了响应汉武帝削减爵位的需求,带头做的表率,元鼎五年这次宗庙祭祀活动中,有106人“坐酎金”而被削去爵位。但是随着霍去病的去世,卫青的年老,卫子夫失宠,卫家的权势,已经逐渐江河日下,

什么是酎金? 汉代王朝举行宗庙祭祀,国王和列侯皆要献出助祭之金,称酎金。如酎金成色不佳,或者斤两不足,都算献金者犯法。

(2)卫青死后,长子卫伉继承了长平侯爵位,可是不久就因为闯宫,被降罪,罚为城旦。至于出于何种缘由闯宫,不得而知。

但是卫子夫身为皇后,外甥入宫,竟被定罪,这则小事也足可以说明她在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关于卫伉的记载很少,这小子估计挺浑,两次犯法,两次因此失去爵位,最后因卫太子巫蛊案,被连坐杀死。

按《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载卫伉“太初元年嗣侯,五年,入宫,完为城旦”。则万伉犯法当在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坐法,即指“入宫”事。按汉代法律规定,进入宫门,必有符籍,无符籍随便进入则犯法。

巫蛊之祸后,卫子夫上吊自杀,太子一脉仅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孩。卫青长子卫伉受株连被杀。史家典籍没有记载家族被诛,卫家其他人估计是做回了平常人。



历来“秦皇汉武”,若论刻薄寡恩,说实在的汉武帝尤甚。汉武帝的杀戮有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专制的需要,也有自己的暴戾恣睢、任性妄为,对于太子刘据和卫皇后,算是后者。

9

事件的始末:

汉武帝最怕发生外戚干政的事情,吕后干政,窦太后干政,他不想在一这一代也出现。

因巫蛊之祸,汉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伉(卫青长子)均被杀。但卫家其他儿孙未受牵连,无被杀的记录。

在正法了公孙贺父子后,江充去调查事件始末,他平时的恶性,太子刘据看不上,二人素来不和,江充栽赃陷害太子。



太子无奈,起兵诛杀江充。武帝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亲自去镇压太子。卫皇后感觉事情再也没了挽回的余地,自杀身亡。太子流浪在外,后看到追兵到来,也自杀。其实,那是赦免太子无罪的使者。

后来,武帝修建了思子亭,并把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接到宫中亲子抚养调教。

后来,李广利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想帮助李广利外甥上位,又是巫蛊。于是,丞相刘屈髦被腰斩,灭三族。李广利投降匈奴,其族人皆被灭。



其实,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阴差阳错:

阴差阳错一:

公孙贺救儿心切,完成了汉武帝让他捉住罪犯阳陵“大侠朱安世”的任物,本以为自己的儿子有救的公孙贺,没想到这位朱先生给了他们父子致命一击。

阴差阳错二,

小人江充本想借此巫蛊之祸除去太子刘据,结果反自己搭上了性命。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快人心。



阴差阳错三,

武帝没想到害了太子与皇后,最后虽然去赦免儿子,结果反而逼死了儿子。老年丧子,而且是因为自己,其中的痛估计只有他才能深切的体会到。

阴差阳错四,

可悲的是,刘屈髦等没吸取教训,而且还搭上了无数族人的性命。



综合看来:

是武帝自作自受,他让人人自危,失去民心。巫蛊乃封建迷信,如果不去相信,就不会被小人利用。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和一人犯罪,诛灭九族,其实,都没有什么道理的。

10

汉武帝晚年卫子夫和卫青家人的悲剧,当中牵扯关系复杂,大体分成“武帝保障太子刘据安稳即位”和“刘髆集团夺嫡”两个阶段。



汉武帝为保障刘据安稳即位,大肆清除卫青外戚家族集团

汉武帝即位初期,受外戚势力干涉基本没有政治实权,这股势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武帝祖母窦太后为中心的窦氏家族,成员有窦家人、窦太后女儿长公主刘嫖、长公主女儿皇后陈阿娇等人;二是武帝生母王太后和她弟弟田妢。这段经历给了渴望集权的武帝很不愉快的记忆。但外戚用好了也是皇权有效助力,奋击匈奴的卫青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就是武帝北征匈奴最重要的主力输出。凭着讨伐匈奴的赫赫战功,以卫青为中心的家族势力越来越庞大,卫青、霍去病、卫子夫、卫青夫人平阳公主、卫青姐夫公孙贺,以及卫青儿女、立功部将等一同构成了一张强力的关系网。此番格局让武帝感到深深不安,为了让太子刘据即位后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开局,武帝以阳陵大侠朱安世告发公孙贺用巫蛊诅咒汉武帝一案为突破口,大肆牵连除去了卫青外戚集团大部,卫青的儿子卫伉也被处死。

刘髆集团夺嫡,构陷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被逼自尽

霍去病、卫青死后,能力一般的李广利成为武帝最信任的将领。李广利的姐姐就是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死前托武帝关照哥哥李广利和儿子刘髆,武帝由此对他们格外重视。武帝晚年,越发觉得刘据文治理念与自己的酷吏手段两相对立,常常感叹儿子不像父亲。这一切被有野心的李广利看在眼里,于是联合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斗倒刘据让刘髆当太子。机会出在武帝的绣衣使者江充身上,江充出身酷吏,本就与太子的施政理念不合,再加上执法的过程中曾得罪过太子,担心太子即位后报复的江充于是借巫蛊对太子下了黑手,李广利和刘屈氂立马借机推波助澜。被逼无奈的刘据发兵杀死了江充,随即兵围丞相府,但终因兵败而自杀,太子生母卫子夫受此牵连自尽身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