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第一次是1942年,十万国军精锐跨出国门与英国军队联合作战,大败;第二次是1944年滇西反攻作战(缅北反攻1943年提前开始),大胜。提问似乎有些模糊,其实不然,因为第二次入缅是一路高歌的进攻战役,阻击战只能发生在1942年,两场极为重要的阻击日寇战斗,分别是:戴安澜孤军死守同古城、宋希濂千里驰援惠通桥。
(中国远征军副总指挥杜聿明)
同古阻击战。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指挥序列非常复杂,军委会参谋团林蔚、中缅战区司令史迪威都可以指挥远征军,而在远征军总指挥罗卓英尚未到职时,由副总指挥杜聿明代行职权,他又直接对蒋介石汇报工作,造成令出多门。杜聿明指挥第五军(杜兼)、第六军(甘丽初)、第六十六军(张轸)十万大军踏出国门时,驻缅英军主力第17师在仰光以南被歼,英军已放弃缅甸首都狼狈撤退。
为掩护远征军主力到达和展开,第五军之机械化第200师一马当先,由戴安澜少将率领于1942年3月7日抵达缅甸中部重镇同古,随即与日军第55师团先头部队遭遇,“同古阻击战”打响。由于英军一味撤退,而中国远征军主力需要步行到达,第200师万余人马即成孤军奋战,从3月19日起独自抗击日军柳田晃中将第55师团主力的进攻,重挫日寇。3月28日,日军增援部队渡边正夫中将第56师团到达战场,第200师再与近5万日军血战三天后,在新22师邱清泉的接应下于5月30日突出重围后撤。同古保卫战历时十二天,第200师毙伤日军近5000人,海鸥将军扬名域外。
(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史迪威协调中英联军先后策划了曼德勒会战和密支那会战,而英国军队嘴上答应,却一心撤往印度,使两次战役组织全部流产。当英军全部撤离后,实际上形成了中国远征军单挑日军第十五军的局面,日寇四个师团(18、33、55、56)也是十万人,但是彻底掌握着制空权,考虑到1942年中日军队素质的差距,中国远征军只能撤退回国。
结果日军奇袭腊戍和密支那,切断了远征军向东、向东北回到滇西的两条道路,关键时刻,手中掌握四个主力师和军直属部队约6万人的杜聿明没了一战的勇气,下令部队放弃重装备钻进野人山,这是他军事生涯的一大败笔,彼时密支那日军只有两个联队5000余人,他本可以一股作气冲过去。
怒江阻击战。
中国远征军一部(新38师)撤往印度,主力陷进了芒芒野人山,从缅东到滇西的诺大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日军随即挥师扑向云南边境,一旦滇西沦陷,昆明必将不保,大西南则危在旦夕。而重庆军委会能够调动的兵力却少的可怜,随着远征军失败,整个云南只有关麟征第9集团军和宋希濂第11集团军,关麟征所部驻防滇南与越南日军对峙,根本不敢擅离;第11集团军虽下辖两个军,第六十六军编入远征军已经在缅甸被打垮,第七十一军主力还在四川,驻防昆明的仅有一个预备第2师。
千钧一发之际,宋希濂的老部队第七十一军第36师进入云南,蒋介石亲自下令调动昆明地区所有能征集到的共计500辆汽车,运送第36师千里驰援怒江东岸。1942年5月5日,日军便衣队出现在怒江唯一的桥梁“惠通桥”西面桥头,中国守军及时炸毁桥梁。日军随即组织武装强渡,约一个大队的兵力过江建立桥头堡,形势万分危急,值第36师师长李志鹏率部赶到,冒着对岸敌人炮火投入战斗,压缩日军到江边。5月7日,宋希濂将军赶到保山成立指挥部,次日组织全师发起总攻,激战二日,除少量日军逃回对岸外,大部被消灭在怒江东岸,危机稍缓。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
惠通桥战役虽然规模不大,但宋希濂能以不足一师兵力,阻止了乘胜追击的日军锋芒,挽狂澜于既倒,意义却非常重大。数日后,第七十一军主力到达沿江布防,日军再不能越过怒江一步,双方自此对峙长达两年之久。期间由新38师和新22师组成“X部队”在印度受训,怒江东岸的“Y部队”逐渐加强到近20万大军,经过整训并大部换装美械。
1944年5月11日,驻云南的“Y部队”在卫立煌统一指挥下,分七处强渡怒江成功,亮出了第二次入缅作战的复仇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