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有人提问:糖化血红蛋白换算成血糖是多少?答案是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是糖尿病是重要指标,但二者不能换算,有一个推测值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可以发生不可逆的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指被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3个月,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

目前,临床上评估和监测糖尿病的指标有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何差别呢?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可以饮水)、早餐前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指的是进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水平。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瞬间血糖”,容易受进食及糖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数值不稳定,不能反映整体的血糖水平。比如说,某人的血糖平时不太高,但检测前几天饮食控制不好,可能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较高;同样,某人的血糖平时较高,但检测前严格的控制了饮食,可能空腹和餐后血糖都不太高。前者误认为病情较重,而后者往往低估了病情。

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另外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初期每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后,应每6~8周测1次,直到受孕。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三、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稳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临床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3、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检查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

4、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能很好地反映较长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

5、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四、尽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但二者的数值无法换算。不过,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平均血糖的变化间有一个推测值,糖化每升高1%,推测血糖升高1.6mmol/L,但仅供参考。

最佳贡献者
2

健康管理师小糖来回答这个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宏观控制指标,是评价血糖水平的“金标准”,在过去20多年中已成为评价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可靠指标和糖尿病管理的基石。目前,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和疗效评价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用什么方法反映血糖变化,最后都要以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作为最终评价一种药物或一个治疗方案在血糖控制上是否有效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水平,所以糖友需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查一次,血糖达标的糖友可以半年检查一次。

血糖反应当时的血液葡萄糖水平,具有即时性,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取决于血糖水平,几十年来,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证明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在2007年EASD第43届年会上,报告了哈弗大学医学院David Nanthan领导的国际多中心合作的糖化血红蛋白推导平均血糖的初步结果:平均血糖=1.59×糖化血红蛋白值-2.59。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性别、种族及吸烟等因素影响。不过换算后的血糖值,只反映平均血糖,既不能代替空腹血糖,也不能代替餐后血糖,更不能用来反映低血糖或高血糖时的即时血糖水平。

糖友在日常的病情监测中,除了遵照医嘱监测指尖血糖,还应根据血糖达标情况定期去医院门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来判断近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是否有效。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3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

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受贫血、血红蛋白疾病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没有直接换算方法,糖化血红蛋白并不代表平均血糖数值,只是反映平均血糖的一个指标,只能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大概估算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估算方法为糖化血红蛋白乘以2减去6,但是不能反映具体的空腹血糖升高,还是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判断血糖控制程度,应当综合考虑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样就更准确。

4

二者不能简单换算。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用来确诊糖尿病的,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用来衡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

在糖尿病刚开始时,70%的人空腹血糖不一定高,但餐后血糖高,而且餐后血糖不容易控制。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糖尿病,但其实已经掉进了糖尿病的“陷阱”。餐后血糖是指餐后两个小时测量的血糖,如何界定餐后两小时?是从我们开始进食的第一口来计算。

为什么一定要两小时后再测血糖呢?这是因为非糖尿病患者吃完饭,血糖也会慢慢升高,只不过不像糖尿病患者升得很高而已。但是健康人进餐2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而糖尿病患者无法恢复到正常血糖,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作为界定糖尿病的两个标准。

血糖高时,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它随着红细胞一起凋亡。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着最近120天总体血糖水平,它不随血糖的波动而波动,所以被誉为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5

1、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的金指标,经大量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测试不仅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也可以经过换算反应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比较适合糖友监测和数据比较。

2、糖化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糖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通过一个公式将糖化血红蛋白值转换为估算的平均血糖值:  

平均血糖(mmol/l) = 1.91 × 糖化 - 4.36

如:糖化是6,平均血糖值就是:1.91 × 6 - 4.36=7.1

糖化是7,平均血糖值就是:1.91 × 7 - 4.36=8.95

3、提醒:糖化监测不能替代日常血糖监测,平时也要定期检测指尖血糖;将糖化、平均血糖、指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几种血糖数据综合比较分析是最科学、准确的数值了。

6

糖化血红蛋白是你三个月血糖的平均值,也是检验血糖管控好坏的重要指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6.1以内,说明近三个月你的血糖控制得不错。

7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不仅要监测血糖水平,还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许多人不明白为何要看糖化血红蛋白。首先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没有对应的数值关系,但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可以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坏。

糖化血红蛋白其实就是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与血糖结合形成的一种物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血糖越多,也就说明血液中整体的葡萄糖含量越高,说明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

但是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就只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需要1-2次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对于更换降糖方案的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更多次的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以此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存在肥胖、家族性糖尿病史等人群,虽然平时测的血糖水平正常,也是建议每年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化较高,说明整体的血糖水平也是较高的,就要提前预防糖尿病,从生活方式上要注意。

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正常值是4%-5.9%,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一定要控制在这个范围,目前来说,控制在7%以下就比较好,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必须控制在7%以下,糖化的控制要根据个体因素、如年龄、并发症等综合考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