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有种说法指出,是日本在诺门坎战役中被打怕了,实则不完全是。准确说来,日本通过诺门罕战役,看出了日、苏两国之间的工业水平与综合国力的差距,因此才完全放弃了继续“北上”的念头。而要看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回到诺门坎战役中,看看两军之间的较量到底是怎样的。
在这里,我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何为“北上”:
所谓“北上”,是日本帝国在1938年之后制定的扩张性计划之一,它与“南下”一同被提了出来,分别旨在夺取苏联、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资源,以缓解日本帝国本身受制于中国战场的“困境”,并企图靠侵夺之后的资源继续进行侵略扩张。
不过,在当时日本最高层的讨论中,“北上”与“南下”到底实行哪个一直没有被敲定,直到1939年,哈拉哈河岸边的一声枪响把“北上”计划率先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1939年5月,日军驻伪满洲国的边境守备第23师团得到情报:苏军和外蒙军队在哈拉哈河对岸集结。此前早已妄图拿下外蒙古至贝加尔湖一带的日军,便想以此为契机燃起战端,同时想先于苏军下手,占得先机。于是这便有了后来的诺门坎战役。
此次战役,日军实际上只投入了一个师团(第23师团)的正规战力外加几个联队,而且该师团还不是甲种师团。再加上挑起战役的第23师团属于擅自行动,在行动之前并没有通过最高层的允许,因而在整场战役的过程中,日本军部其实是没有倾尽全力去给第23师团补给的,前线的日军实际上只消耗了2000吨物资,所发射的炮弹才接近1万发。
不过在整个过程,日本最高层也没有怎么制止这个师团的行动,虽然在末期补上了一个有2.5万人编制的“第6军”,大本营也开始从中国战场急调主力部队赶往诺门坎,但在这些增援部队还没赶到战场时,整场战役就被日军最高层叫停了。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当时批准第23师团行动的板垣征四郎,也突然在这个时候被清出最高决策层。
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日本想利用第23师团这个棋子,对苏联进行战略性试探。
而苏联则将第1集团军外加1个空降旅、2个外蒙骑兵师以及其它步兵师、旅级单位,临时整编成一个大的机械化兵团,共计10万人供朱可夫调度,其中就包括近500辆坦克、346辆装甲车和515架飞机。这些都被朱可夫投入了战场。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朱可夫为了打败来犯的日军第23师团,几乎将远东后勤补给能力发挥到了极限。仅仅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后方向远东前线输送了8万吨军火,整场战役下来,消耗的弹药数量几乎接近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的一半。(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苏军正面对抗的德军有80个师,接近100万人)。用如此大规模的火力输出对付一个仅有2万多人的日军师团,可想而知苏联用力过猛。
限于篇幅,战役的过程就不在这里细讲了,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们的头条号里找找,之前我们就做过相应的视频,视频题目是《二战日军真实战斗力到底怎样?看完视频我只想说四个字:抗战不易》(或者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发送【北上】,我们把这个视频的链接发给您)。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战役的结果。
图:日苏两军士兵伤亡数据
此役,苏军伤亡超过25000人,损失装甲车辆超过350辆、飞机250架;而日军伤亡算上失踪人数接近20000人、损失坦克30辆、飞机180架。就从战损比来说,日军与苏军不相上下,甚至在空战还优于苏军。从这些数据的比较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与印象中不一样的真相。
那么,为何日军在援军还未到达战场前就不再继续与苏军过招?问题在于两军背后的工业实力。
诚然,在二战初期,日军的装备水平还能达到当时的领先水准,如:零式战机、97式战机、三八式步枪……但是,随着战线越来越长,时间越来越久,日本的工业生产开始吃不消了。当时日本整个工业体系和所占有的资源,对于东亚和太平洋的战局后勤补给来说,只能勉强满足,更何况遭到了物资禁运,那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到了1941年德军闪击苏联的时候,中国战场正好进入僵持阶段,本是以战养战的日军却深陷中国战场抽身不得。抗日战场极长的战线和纵深,对日军后勤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给其本国的工业生产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又因为后勤保障这一块占据了大部分产能,因而武器研发、生产便逐渐落后了。
举个例子,1942年时,若仅看苏联一个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场,每月就已经能产250~400辆T-34。反观日本全国,就97式战车来说,从1938年到1945年,总共也就装备了1500台。所以对于日军来说,有些装备损失了就真没有了;而对于苏军来说,打没了重新补给一下就好了。
因此,在日本通过诺门坎战役看清了两国差距之后,日军大本营对“北上”战略彻底死心,最终选择了“南下”——偷袭珍珠港。
而我们知道,日本之所以要在1941年底偷袭珍珠港,是旨在打败当地的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之后通过自己的海军封锁海洋,给侵占东南亚争取时间,最后通过东南亚的资源来与美军抗衡,进而继续走完它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而这,也确实符合日本帝国“以战养战”的国家生命线。
只不过,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本原本预想的太平洋舰队需要3年的恢复时间,在美国倾尽国力进行反击之下变成了半年,这使得日本的整个作战部署在1942年8月美国陆军反击前被完全打乱。而当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遭遇惨败时,几乎同时期发生的杜立特空袭以及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开始预示着日本帝国开始走向灭亡。
图:电影《珍珠港》中关于杜立特空袭的情节画面,该事件发生于1941年4月,是由美军B25轰炸机编队执行,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对日本本土进行的战略性轰炸。该次空袭让日本的本土防卫力量空虚暴露无遗,说明日军在美军反击之前已经无法应对如此大规模的战场
自此,日本帝国真真正正地陷入了其自己制造的战争泥潭中,除了一路走到灭亡,已经无从选择。即便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真的需要3年的恢复时间,杜立特空袭所揭露出的事实,也能很清楚地说明:侵占东南亚后的日本帝国就算再有“北上”之心,也已经抽调不出兵力再打一次“诺门坎战役”了。
总的来说,战争永远不只是战场上的交锋,在每一个士兵的背后,都是这个国家指挥体系、决策体系、工业力量等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日军来说,出兵苏联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战术优势,却不能赢得战略上的胜利。当然,就之后决定偷袭珍珠港一事来说,还是看得出日军高层战术人才多,战略人才少。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帮狂妄的战术匪徒,才得以让二战不至于打更久。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日军放弃北上而南下,也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