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之后东亚历史走向以及政治军事格局影响深远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涉事诸国有不同称谓,明朝称其为“抗倭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
史载,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誉为“ 战国三英杰”之一的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遂于1593年4月发兵20万进攻朝鲜,久经沙场的日军登陆后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应朝鲜政府之邀,明朝大军四万余人自该年7月起陆续开拔,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取得了平壤大捷。不久后,明军因主帅李如松轻敌对情势发生误判,遂被日军击败。之后,双方形成对峙之势,后日军回撤,基本停战,并与明军进行谈判。
公元1597年秋,丰臣秀吉再次派遣水陆大军侵朝,明、朝联军与之激烈鏖战数次 ,并在同年秋击溃倭军,倭军残部被迫退守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狭窄地带。
此后,双方数次交手,互有胜负。1598年秋,丰臣秀吉病死。日本诸大臣决定:秘不发丧、慢慢自朝鲜撤兵。9月,五大老以丰臣秀吉的名义,指示侵朝前线将领“争取最体面的议和,有尊严的撤退”。丰臣秀吉已死的消息最终还是传至朝鲜,倭军顿时士气低落,毫无战斗意志,阵脚大乱。
11月,倭军开始大规模从朝鲜乘船撤退返国,明、朝联军乘势追击,在鸣梁海域与回撤日军血战一场,斩获甚多。明、朝联军取得了万历朝鲜战争的最终胜利。
有史家评论日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然而,400多年后的今日,当我们回望、分析这场战争之时,却发现明朝赢得并不轻松。
当时的大明最高决策层 ,对于是否出兵援朝一直犹豫不决, 朝臣竟分为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弄得最高负责人明神宗不胜其烦,加上他能力确实有限,其判断亦大受影响,乃至于贻误良机,数年无功。整个战争期间,文、武高层频繁更替换人,且朝廷直接干预前线将帅,使赴朝主将无所适从,颇受掣肘,提督、经略们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然统兵在外,却顾忌、偷窥于内,不能因敌而变,进退自如,至数次坐失良机,导致战期延长,牺牲加剧。若不是丰臣秀吉病死,最后战局如何还不一定······总之,这场历时7年的战役虽以明朝、朝鲜胜利而告终,但也暴露出大明许多体制性的积弊和短板。
【原创问答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