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养育孩子,不打,不骂,不罚,好孩子能夸出来吗?

养育孩子,不打,不骂,不罚,好孩子能夸出来吗?

2020-11-02 10:34阅读(62)

养育孩子,不打,不骂,不罚,好孩子能夸出来吗?:我儿子今年十岁,读五年级。我很少打孩子,但是很少不代表不打。我认为"打"的本质不是为了让他疼,是为了让

1

我儿子今年十岁,读五年级。我很少打孩子,但是很少不代表不打。我认为"打"的本质不是为了让他疼,是为了让他感觉到"痛",这个"痛"泛指的是痛苦。包括知道犯错后要接受惩罚的揣揣不安,接受惩罚时的羞愧。通常我的做法是裤子扒下,总尺子打屁股三下,一下不多一下不少,必须是重重的三下,得有红印子。但是在打的过程中,我是冷静的,不会失去理智。孩子犯错,父母肯定是着急愤怒伤心无奈等等情绪都有,但是不教而诛纯粹的惩罚,我认为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把错误的本质和造成的后果分析给孩子听,这个分析的过程我的语气是很严厉的,但是我不会带侮辱性质的谩骂,骂了一大堆,自己的愤怒是发泄了,孩子除了屈辱并不会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平时孩子做的确实很好的地方或者是得到什么荣誉,我会第一时间给予表扬和鼓励,更多的是对于他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孩子犯错时也会把以前肯定他的事例拿出来作对比,你看,作为父母我并没有无理取闹,你做的对的地方我肯定你,做的错的地方我惩罚你,你能不能约束好自己,尽量的少受惩罚?但是大肆夸张的夸奖貌似还是幼儿时期做过,上幼儿园以后没有了,表扬时也会说明为什么表扬你,表扬的也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针对某些习惯和品质,我不希望他太过分的在意荣誉本身,而是更注重好习惯和高品质的养成。我觉得没有哪个孩子可以天生就明事理懂是非的,家长在传递各种正确信息时,惩罚是必不可少一种手段,做任何事都要明白后果是什么,将来走上社会,错误的行为也会受到不同形式的惩罚,这个可不是家长能控制的了,毕竟,所谓优秀的孩子更多的只是家长自己的认为,要被其他人接受就需要孩子有能被人接受的资本,而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必须得到纠正和完善的。过度的放大孩子优点,只能养成孩子自以为是。自信和自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2

本人快六十了,从没见过夸出来的好孩子,只见过娇生惯养的打娘骂爹的坏孩子都走进了牢房,最后由国家法律来矫正。要知道,再乖的孩子也有淘气和犯错不改的时候,如果不适当打骂和惩罚,坏毛病是难改正过来的。所谓好孩子能夸出来的观点纯粹是扯蛋。实行计划生育之前孩子生的多家长没有惯孩子的毛病,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只生一个或二个,家长就把孩子看成了小皇帝,逆来顺受,娇生惯养,最后孩子惯坏了后悔也来不及了。过去有宗族的传统倡导家风家教,以遵纪守法,博学善思为荣,而如今对家风家教似乎已经淡忘了,把偷奸耍滑,会钻空子,会贪便宜作为一种聪明才干进行夸张,以致社会风气有所变坏,甚至有些人为了名利不顾一切手段突破道德底线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

不打不骂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大人打时要有分寸,都宠着他夸他等到他长大了就有可能害了他,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你看看现在有多少老人宠孩子都宠上天了。视频不是有好多吗,小小年纪就打母亲。反正就是做错了就得成认,大错就得罚。

4

不打不骂怎么惩罚孩子?聪明父母用这10个技巧代替!让其受益一生

之前一直对家长们说,不能责罚孩子,相信很多家长都犯了难:孩子犯了错,难道就不管了吗?孩子有错不但要指出来,惩罚也不可少,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

只不过,惩罚不等于打骂,万一没注意,打伤了孩子,自己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而且还可能给孩子留下阴影。其实在家庭教育中,有十个方法既科学又智慧,更可以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让他们长大以后更加懂得如何冷静思考。今天学榜就跟大家说说,孩子犯错家长应该怎么做。

这些惩罚方式,个个很科学

1、规劝

比如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就请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注意千万不要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不要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打架、乱丢东西……

可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如果孩子吵闹不休、吵架……

应该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另外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如果孩子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请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自己清理并养成整洁的习惯。

但是请注意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做家务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孩子有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恶习的话。

应该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惩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孩子总是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我们应当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如果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等不好的恶习,就一定要帮助改正。

这时应该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倘若不能马上放下工作,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的话,可先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先放下手边的活儿,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这个方法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首先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孩子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可先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惩罚有多种方式,而我们要说的当然是科学的惩罚,下次孩子做错事,妈妈们可以根据不同情景选择运用,可千万别只会大吼大叫哦。

除了方法,原则也很重要

方法是一方面,想要取得好的效果,这些原则不可少:

意见统一

最忌讳的就是今天一个标准,明天又一个标准,这样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最常见的是,爸爸跟妈妈意见不一致。

对孩子的要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致,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耍小聪明来逃避惩罚。

不重复数落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就把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不仅会让孩子反感,还会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而且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最终当再次出现相同刺激时,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甚至消失。

不贴标签

孩子犯了错误,可以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千万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产生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怎么都做不好的想法。

比如说你对孩子说:

“你个爱哭鬼,动不动就哭!”孩子是不是哭的更厉害了?

“你就是太懒了,每次都收拾不好”孩子就心安理得的懒下去。

因为你随口一说的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破罐子破摔。

惩罚不是目的,无论什么原因,在惩罚孩子前,都该先自己学会冷静,处理好心情。其实有时候,父母选择以什么方式惩罚孩子,往后他就会将这种方式施加在别人身上。父母责骂,吼叫的对待他,他也会养成诸如此类的暴躁性格。但父母用理智、宽容的方式对待他,他也将成长为一个理智宽容的人。责罚孩子时选择正确的方式,往往能让他受益终生。

5

这要看对待什么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哪些情况不能打骂?什么行为不一定打骂但要严格制止?

对于孩子愿意去尝试、探索的新事物,如果做错了,甚至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都不能打骂、不能罚;而如果是一些挑战父母底线的无理取闹,则一定要严惩,而且惩罚得孩子一次长记性,以后绝对不敢再犯,如果不能达到一次长记性的效果,两次、三次,如果还不长记性,那就要改变方式,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一次犯错叫不知道,第二次可以原谅,如果一个同样的错误可以犯三次而不改,那就是故意,或者没人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孩子不知道正确的标准,那么孩子就会一直犯同样的错误,挑战家长的底线。

比如,学洗碗把碗打碎了,就不能打骂,而是告诉孩子下次如何在洗碗的时候注意不打碎;如果是拿着碗,拿着不该当玩具的物品当玩具故意摔着玩,如同很多孩子会以家里很多不该当玩具的东西当玩具玩是一个道理,家长应该严厉制止,关键是很多家长自己都认为那没有什么而放任孩子无底线尝试。有了这样的习惯,在公共场所就不会随便玩耍不该当玩具的设备或器物,也会少了很多诸如电梯、门缝之类的儿童伤害公众安全事件。

第二,适当的打骂与惩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时也是需要的

如果反复打骂都不起作用,最终的结果会很严重,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对教育孩子同样有效。

家长要搞清楚,打骂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还是想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因此,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教育好孩子,其实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果真的是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在孩子面前其实家长有时是很无知的,孩子的小技巧也有很高明的。长大后的我们都有一些小时候如何骗家长的经历。因此,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这种教量过程中,只要能守住健康安全底线,适当的打骂与惩罚有时也是需要的。

第三,如何不打不骂改正孩子的错误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所做所为,孩子自己没有判断标准,而是根据家长的态度与眼色来行事的,有时做某件事并非其本意,孩子可能只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发现做某些事情可以引起家长注意,又没有令他认为很严重的结果,因此,对于家长的训斥、责备甚至打骂,都基本是无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正是他的目的,这也是孩子会因家长的打骂而屡屡重犯的原因。因此,让孩子理解家长明确的价值观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家孩子在2岁左右很喜欢自己跑出去玩,大人一不留神她自己就跑到大街上去了。当然其原因是在1岁左右家里的请的老家的阿姨带着孩子去大街上等班车的地方等妈妈回家,导致阿姨走后她自己有时也会在我不在家的时候路到那个路口去找妈妈,有一次就这样到了大路口而被一个卖豆腐的阿姨领下了,家人找到后孩子并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后果,连续又出现过两次类似事件后,我就想,这件事情可不是个小事情,再这样下去,如果她自己不知道这样有多危险,等危险真的出现时,就来不及了。因此,有一天,针对这个事件,我对女儿进行了一番这样的教育:小孩子自己跑出去的危险很大,可能会被坏人卖了换好吃的,妈妈如果上班时不和家里人打个招呼,该回家的时候不回家,不告诉家里人自己去哪儿了,你是不是很着急?如果你找不到爸爸妈妈了,想想看,是一个什么感觉?这样教育了一次,以后她再也没有这样自己就跑出去了,记得有一次带着女儿陪老公住院,医院的医生给她开玩笑,说你爸爸没钱看病了,要把你卖了换医药费,女儿哭得好厉害啊!那年她三岁!想想又好笑,也很庆幸,这一招改了孩子的一个毛病,而且一直到长大了以后在这个方面都很有规矩。

6

百度搜下一家三清华看看不打行不行,净扯那个没用的,古人圣贤都挨揍你比哪个厉害,孙犯错还得三下戒尺,你比他猛多少,白景琦怒打孩儿一条腿你比她强多少,别废话犯了错就得揍,你跟他讲道理他懂个屁,他都懂了还用长大个屁!

7

关注王老师公众号::eeqq599 专注于解决孩子叛逆,早恋,网瘾,厌学等教育上的问题,老师还会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去分析总结然后整理成文章,去帮助更多的孩子找回自我。

80后的孩子,那个没有挨过打。拎起来打屁股是正常的。用皮带绑起来抽,拿着擀面杖轮,甚至直接扇耳光,也都有听说过。

现在我们之间做了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却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

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精心专心,没有有效陪伴,没有教养内涵,没有经济能力去买几百万的学区房,没有挣得赢家人生,你看人家王思聪。

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可是怎么听,怎么心酸,我想去墙角哭一会再来。

孩子们都是天使,惩罚天使的必然是魔鬼。你是不是想下地狱?

我朋友的儿子三岁时,喜欢拿家里厕所刷,当作一柄剑迎风挥舞。为了增加效果,自己还会去马桶坑里沾点水,甩的客厅里一地水点。

给他买塑料剑,木头剑,甚至干净没用过的马桶刷,爸爸妈妈陪着舞,都没有用。因为儿子知道,只要他一挥马桶刷,所有的大人都会朝他靠拢。五千年前,周幽王烽火戏诸,也就这么个效果,不过结果更惨烈,丢了了整个帝国。

有阵子,他们把马桶刷藏起来呀。问题是,去朋友家玩,儿子会把别人的马桶刷拿出来,在别人家的客厅里舞,你能想象到一群人脸上的尴尬表情吗?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专家们对此有什么办法?不是分析原因,不是提出看法,而是有什么有效意见,可以改变这个客厅地板上横着一个滴水的马桶刷的问题?

后来我朋友有一次,把儿子提起来,裤子拽下来,朝着屁股啪啪啪一顿。儿子白白的屁股上,全是红色的巴掌印。

从此儿子知道,玩马桶刷会屁股疼。在自己长得比爸爸高之前,这个家里还是老爸的地盘。偶然还会偷偷再玩一下,阿姨警告:“再玩,我就去告诉你爸爸。”儿子一脸不满,摸摸屁股,也就放弃了。

现在儿子已经十岁了,问他为什么那么爱玩马桶刷。已经长到一米五的半大小子一脸迷茫地摇头,“怎么可能?你们在污蔑我?”

而三岁左右,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一个转型。孩子们需要不停的挑衅父母的极限,从中证实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探索自身能力,吸引注意力,扩张自己的根据地。

在育儿的问题上,如果只是一味的快乐教育,不让孩子经受一点挫折,孩子不懂一点规矩,你能想象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惩罚也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被淡化的话题。惩罚是一个锋利的宝剑,可以切肉,也可以切手指头,但是就因为怕切到手指头而锁到抽屉里面,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如果说,规矩是垒起来的墙,惩罚就是孩子们失控后,撞到墙上的蘑菇包,撞得越狠,记得越牢。孩子都是一个个的小人精,这次在这里撞到了,知道了疼,下次绝对尽早拐弯,只留个优美背影。

世上没有天生的好孩子,七分赞扬,三分惩罚,十分守规矩。

父母和孩子,双方协定,共同认可,在一起制定规矩。言必信,行必果,对于父母也对于子女。

8

为人父母,你是否常有内疚感,对待孩子要么控制太多(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要么过于娇纵(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甚至有时拿捏不住态度,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摇摆。

无论是控制型还是娇纵型的家长,通常都是被动回应,往往只有当孩子的问题发生时才做出反应。而和善而坚定型的父母却能提前一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先观察和思考,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不断的说\"可以\"和\"不可以\"。

控制型的家长希望掌控父母的绝对权力,总是以一种过来人的态度对孩子发号施令(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当孩子犯错时,他们总是会很生气(你看,我早跟你说过...),并习惯用惩罚的方式追究孩子的责任和过失。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不自信,害怕失败,没有主见。

娇纵型的家长习惯从自身找原因,当他们的孩子犯错时,他们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他们包容孩子的一切缺点,不愿意孩子去冒险或为错误负责。这些在父母保护下的孩子没有独立能力,容易太过自我不利社交。

和善而坚定的家长希望孩子从错误中寻求解决方案,他们允许失败,甚至拥抱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吸取教训并成长的一次好机会。可以培养孩子\"我能行\"的信念。

当你运用正面管教的工具时,你会成为一个和善而坚定的人。你会尊重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成长。你会发现改变孩子首先是改变自己,哪怕再小的一个改变,你的行为也会深深的影响你的孩子。

我是佳育观大鹏,分享育儿干货,探讨学习心得。希望和大家共同成长。为人父母,拒绝无证上岗。

9

首先个人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教育孩子肯定最好不要用经常去打骂的方式,这样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也不利于亲子关系。夸奖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然是好的,但是夸奖也要讲究方法,譬如说有些父母喜欢用“你真聪明”“你真棒”来赞美自己的孩子,时间久了孩子真的以为自己很棒,当他经历到挫折的时候心理上就承受不了了,所以家长们夸奖孩子的时候请实事求是的把他做得事情陈述出来,孩子会自己穿衣服了,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夸他“宝贝你真棒”,不如告诉他“宝贝,你会自己穿衣服了,妈妈真为你高兴”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如何让孩子自信而不骄傲,是我们家长应该去探讨的。

10

不现实,小孩从小到大不只是家庭这个真空的环竞里生存。要去幼儿园,要上学,直到工作。有大部分时间在接处不同的社会。家里再不打不骂,其它人可不一定了。最好的方法,理教。敎TA怎样,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