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当初扩张领土,为什么不往南方打,而一直往北方严寒地区扩张呢?是不是当时俄国人不知道南北方气候不一样或者迷路了没有目标的扩张?:13世纪末,欧洲东部
13世纪末,欧洲东部诞生了一个国家:莫斯科大公国。当时在欧洲它还是个不起眼的国家,领土还没有北京市大。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日后那么疯狂成为叫全世界恐惧的国家。
这个小的叫人忽略的国家,就像一个修行了千年的魔怪,得道后法力无边,力大无比,到处杀伐征讨,所向披靡。短短几百年间,它不仅把名字改成了俄罗斯,领土也扩张了1万多倍。
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领土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欧亚两个大陆一半土地都是俄罗斯的。全世界的领土它占了六分之一。
人们都嫉妒俄罗斯家大业大,可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捡来的,那都是人家靠着拳头一路打来的,那些土地一点一滴可都是血染的。
俄罗斯扩张没有什么章法,得到哪里就是哪里。开始是向北方极地扩张,当北冰洋后来,成为自家后院,就改向南扩张。俄罗斯就像草原上的饿狼,牛羊不嫌大,黄鼠狼、老鼠统统都要把它吞下。
起初,俄罗斯很多取得的领土很大一部分来自北欧。北欧虽然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但沙俄也不是吃素的,至少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的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16世纪的时候,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国落入俄罗斯囊中,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黑海的道路。 17世纪中叶,它剑指乌克兰。到了18世纪初,俄罗斯又打败瑞典,夺取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得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沙皇俄国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不到百年的时间,波兰、芬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先后成为它的盘中餐。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工业革命让英、法、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崛起,而俄罗斯被远远地抛在时代后面。
19世纪中叶,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等列强群殴,被揍得半死不活。从此再也不敢向欧洲列强叫板,开始把贪婪的目光转南方,寻找软柿子捏。
到17世纪30年代末,沙俄侵略军扩展到清政府管辖的领土边缘。于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军以勒拿河流域的雅库茨克为据点,先后派出以哈巴罗夫和波雅科夫为首的侵略队伍,侵入黑龙江下游达斡尔人居住地区,那时候大清的脾气不好,武功也非常了得,派兵狠揍俄罗斯,把他们赶了出去。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边界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东部的库页岛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1856和1860年,毛子趁火打劫,趁着 列强入侵中国,大清无暇北顾,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尝到甜头的俄罗斯欲壑难填,又如法炮制,挥舞大棒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中国西境三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和周围地区共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强行划走。
1900年7月,中国爆发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国内局势失控。沙皇俄国一看机会又来了,立刻出动大军挥师南下,一阵猛砍猛杀后,江东64屯如愿成为俄罗斯领土,直接杀入中国东北地区。
沙俄一共占领多少中国领土,看起来是一笔糊涂账,因为起始时间不同,答案也不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满清入关,但溥仪退位,被沙俄强占的领土达一百五十九万平方公里之多,可能这个数字抽象;如果换个直观的说法,15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江苏省、或者4.8万个澳门的面积。
俄罗斯和欧洲列强的最大区别就是,欧洲列强对占领区采取的是殖民统治,向当地移民的同时,不遗余力在当地投资建设。而俄罗斯对殖民这一套不感兴趣,他们每到一地,都先要进行大屠杀,然后把幸存者驱逐出去,不从者斩草除根,不留一个活口。
让我们看看俄罗斯人侵中国战争中两个著名的血案。1900年7月中旬,俄军入侵中国东北海兰泡,俄军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并扣留所有的渡船。俄兵将所有被押的中国人赶进黑龙江,人群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
试图反抗和逃跑的人不是被俄罗斯士兵枪杀,就是被他们活活砍死,连襁褓中的婴儿都被他们撕扯成碎片。
中国官员幸存者描述:中国人\"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这就是当时让美英法列强也出面指责的\"海兰泡惨案\"。
在这场血案中,不完全统计就有5000多中国人被清洗。
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在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的屠杀也在进行着。俄兵\"驱各屯居民聚于一大屋中\"举火焚烧,大部分被活活烧死\"。 俄兵又挨家挨户点燃民房,像打猎一样围捕居民。最后俄军将还有一口气的居民无差别赶到江中,直到沉溺的尸体一度堵塞河道,惨案过去半月了,江面上依旧漂浮着腐臭的尸体,惨不忍睹。
这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又有2000多名中国居民被夺去生命。
由此可见,整个沙俄帝国的扩张史,就是一部弱肉强食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苏维埃成立后,宣布不承认沙俄和大清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并表示逐步归还沙俄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中俄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上一贯采取、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我来回答,欢迎关注!
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普京
俄国做梦都想往南扩张,要不然十次俄土战争是干嘛的?在远东搞的“黄俄罗斯”是干嘛的?16世纪末,西伯利亚汗国被俄国灭掉之后,一路向东,基本没有遇到丝毫抵抗。因为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力量。当初打西伯利亚汗国的时候,就用了几百个哥萨克骑兵。
165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167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乌克兰,引发第一次俄土战争。在此后的200年间,俄土两国进行了10次大规模战争,就是为了争夺克里米亚、亚速海、巴尔干、高加索这些地方,双方各有胜负。
在远东这边遇到的是大清,俄罗斯的胃口大得很,黄河以北它都有觊觎。在东北,不仅有肥沃的土地,还有太平洋方向的出海口,俄罗斯是打算直接占领这个地方的,连名字都起好了,叫“黄俄罗斯”。而对于新疆、蒙古的大部分地区,俄罗斯并不打算直接占领,因为即使它把这些土地全部吃掉,也没有办法有效统治那个地方,它摆不平原本的中亚、蒙古势力的影响,况且还有英国、日本的干预。所以俄罗斯在这边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使其独立出来。
海兰泡惨案
张之洞曾给朝廷建议,要让东北遍地开放,目的就是让列强之间相互制衡,这样才能保住东北。从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到日本在英国的支持下打败了俄国,各国势力聚集在东北,这在保住东北的同时也让东北大大开放,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俄罗斯对土地的贪婪不是基于经济利益,而是宗教情感。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以“第三罗马”自居,认为自己是一个通过承担苦难来救赎人类的弥赛亚帝国。俄罗斯地理上的一马平川带来的不安全感就是与生俱来的苦难,它想承担更多的苦难,就会去侵吞更多的土地。在俄罗斯看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在救赎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这就是俄罗斯一路扩张的底层逻辑。
在我们的印象中,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一直是非常大的,但在俄罗斯还被称为俄国的时候,它的国土面积实际上还要更大。
如今的俄罗斯国土面积还算是缩小了之后的,要知道曾经的俄国国土面积一度达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6。
但是它这样的国土面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而是经过不断的侵略扩张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得到的。
不过关于它的“扩张”方向却一度让人非常疑惑,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感官里俄罗斯的领土都是向北方等地区扩张,而不是向南方扩张。
其实这种感官是错误的,俄罗斯并不只是往北方严寒的地区进行扩张,除了不能扩张的海洋以外,它也往东、西、南边进行过全方位扩张,只不过如今这些地方很多都已经不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让我们后人感觉他们没往这些地方扩张过。
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就崛起的大国俄国,它不可能真的只往北方严寒地区扩张,任何他认为自己有可能吞并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都在他的目标范围之内。
而最为直接证明它往西南扩张的一个就是:曾经的俄国土地只是在亚洲而已,但后来却成为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而且曾在历史上多次侵扰蒙古和东北。
俄罗斯扩张大致遵循先易后难的模式
一、最开始向北(因为最容易,直接打到最北)
俄罗斯是由最初的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的,所以最初为了快速的扩大自己的势力,俄罗斯选择了向北方地区进行扩张。
因为北方严寒地区基本上都属于一片荒漠,人烟稀少,或许只需派遣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军队,就可以把那个地方划归自己所有。
因此,俄国只用了近100年时间,就彻底的把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划分到了自己的手中。
二、接着向西(西没有扩张到底,遇到大阻碍后停止转换目标)
而当时俄国的西边则是欧洲的核心部分,已经向北扩张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之后,他们开始向西打起了主意。
而且西边的土地相对于本国土地来说是非常适合生存的,所以当时俄国想要把相对温暖的高加索周边的一大片地区划为自己的国家。
所以17世纪中期的时候,在俄国与当时的乌克兰合并之后,就发动了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战争,在此后的200多年里,双方总共进行了十次规模相对比较大的战争。
最终俄国付出了比较长的时间和代价,夺得了高加索和黑海等地区,相比于西伯利亚唾手可得的土地来说,这次俄国付出的代价显然大很多。
而且中欧地区的一些国家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奥斯曼帝国等,这些国家都形成了一道非常严密的防线,如果想要再向西扩张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把目标移向其他方向。
三、向东扩张
可是北边根本无法再进行扩张了,因为再往北就进入北极圈了,在当时的条件下,那里根本无法生存,扩张到那里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这个时候的俄国选择向东进行扩张,不过向东扩张的话,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距离太过遥远,加上是西伯利亚地区,依旧是严寒地区,导致其花费的时间比较漫长。
不过他们还是一直打到了美洲,占领了阿拉斯加地区,毕竟当时也依旧是没人争的地区。
四、南方的扩张(主要是对我国)
而这时他们的南方地区显然更符合他们的心意,当时他们从东西伯利亚向南扩张。
这里他们遇到的是当时的清朝军队,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他们比清朝先并没有落后太多,但是由于他们的补给点太过遥远,军队的补给出现了暂时的短缺,而且他们的人数太少,当时清朝的军队是他们的十倍之多。
所以在种种劣势情况之下,他们被迫放弃了向清朝进行扩张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打消了向南扩张的念头。
在清朝末期的时候,我国的国力逐渐衰弱,开始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在北方虎视眈眈的俄国抓住了这个机会。
它在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之下,选择向我国实加压力,并在《瑷珲条约》中夺得了我国北方的大片土地。其实在俄罗斯的原本计划之中,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都是他们的目标,只不过后来也知道不可能立马实现,选择了步步蚕食的方式。
而新疆以及蒙古这一大片地区的,他们也是非常中意的,只不过对于新疆以及蒙古的这一片地区,他们没有办法有效地控制住,加上土地利用率不足东北的原因,他们最终在权衡利弊之下先选择了东北地区。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看中我国东北地区的不仅仅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而已,日本也有这方面的意愿,而清政府又无力相争,所以后来东北又由日俄控制。
一山不容二虎,日俄两国和平相处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在华利益,两国爆发了一场战争。但当时的俄罗斯虽然看似实力强大,但实际上在战争方面的优势真的非常有限,它在制度、武器配置等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日本。所以在日俄战争中它战败了。
处于劣势的俄罗斯被迫停止了向南扩张的步伐,并且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加上受制于本国革命运动,他们始终无法再扩张,原本的一些土地也失去了,但是主体还是保住了,从而成就了现在这个俄罗斯。
总而言之,俄罗斯曾经的扩张之路并不仅仅是面向北方严寒地区的,在它的计划中,四面八方的各个相邻的土地都是可以扩张的对象。
只不过它是先挑容易的下手,而且一举成功了的也只是北方地区而已,如果他们没有像西边进行扩张的话,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一个超级大国。
而它也确实向其他方向扩张过,只是实力逐渐衰弱,出现扩张乏力现象——扩张再向西边进行扩张的时候,遇到了欧洲等列强的阻碍,同样在南方地区又遭到过清廷以及日本的抗衡,而向东由于是阿拉斯加,后来知道留不住,转手卖给了美国。
俄国从来就是一个极其贪婪的国家,对领土有着很大的扩张欲,从彼得一世到前苏联的领导人,都巴不得控制和占领全世界。
俄国从一个几万平方里的小国扩张成一个地跨欧亚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巨无霸国家,可见它的扩张速度是如何之快。
俄国虽大,但国土有效面积并不是很大,主要在欧洲部分,均小于中美两国,绝大部分是极端寒冷,人迹罕至之地。这些地方很不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其实,俄国做梦都想往南方发展,但在历代向南扩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怎奈南方富庶温暖之地横亘着几个大帝国,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远东的清帝国,还有占着诸多殖民地的新兴霸主英帝国,这些帝国无一不阻挡着北极熊南进的步伐。
俄国人虽然有时也占点小便宜,但始终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做着它的霸主梦。
不是不想南进,是不能!也南进不了!
俄罗斯做梦都想往南边扩张,但是俄罗斯向南扩张的机会不多。
俄罗斯崛起以后,能够短时间扩张为一个领土大国,在很大程度上要拜蒙古所赐。当初蒙古帝国崛起的时候,向西扩张灭国无数,将蒙古本部以西的广大地区全都变成了蒙古人的跑马场。
后来,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转而向蒙古人曾经控制的地方展现出了野心。而蒙古人曾经扩张到的地方,由于蒙古人的破坏,在俄罗斯崛起的时候已经无法对抗俄罗斯。这自然就为俄罗斯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俄罗斯正是踏着蒙古人曾经的足迹,一路向东,完成了他的世纪扩张。
不过,俄罗斯扩张的道路上,有两个最大的对手,一个是西方的奥斯曼帝国,一个是东方的清朝。
在西方,俄罗斯如果要往南扩张,就必须要打败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当时虽然已经衰落,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而俄罗斯相比奥斯曼帝国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所以,俄罗斯扩张到奥斯曼帝国边界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后来两百多年的时间,俄罗斯也没有完全跨过这个障碍。
在东方,俄罗斯自17世纪翻过乌拉尔山以后,在西伯利亚的扩张都是很顺利的。但是俄罗斯再往南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南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清朝。而俄罗斯在与清朝的战争中,也没有捞到什么便宜,没办法,俄罗斯又只有再等待了200多年。一直等到清朝末年,俄罗斯终于对清朝有优势了,于是迫不及待地从清朝割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再往南,俄罗斯还是有心无力的。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俄罗斯向南扩张的幻想彻底变成泡影。
总的来说,俄罗斯在北方以及中亚能够顺利地扩张,主要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前面的蒙古帝国已经给他扫平了一切,他只需要跟着蒙古帝国的步伐,就可以完成所谓的扩张。而至于南边的国家,在俄罗斯扩张的那个年代,其实俄罗斯一点也不占优势。
公元9世纪前,在东欧平原上,居住着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到公元9世纪,这些部落以基辅为中心,结成一个大公国,称为“莫斯科公国”,这就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前身。当时它只是一个南自基辅、北到拉多加湖、西从普斯科夫、东到木罗姆的一个东欧内陆小国。
自1480推翻金帐汗国到1520年完成统一俄罗斯开始了它疯狂的扩张之路。首先在1552年10月攻陷喀山城。接着又在1556年灭掉了阿斯塔拉罕汗国和诺该汗国。
而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军事扩张开始于1581年9月,到1584年征服了乌拉尔山以东的蒙古人汗国,随后(1586-1594)在那里建立了秋明、托博尔斯克、别列佐沃、塔拉和苏尔古特等军事城镇。大约半个世纪之后,俄国的势力向东一直延伸到了太平洋海岸。
而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往南打,而是沿西伯利疯狂东扩。这要从俄罗斯的地缘结构和历史背景来看待。
15世纪号称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方历强开启了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而西欧国家往东的陆路被新型崛起的沙俄帝国封死,同理,俄罗斯这个从高纬度森林里走出来的民族也没有水路可选。这也给俄罗斯帝国营造了一个强烈的心结一一它太想要个岀海口了。大西洋去不了,翻过乌拉尔山脉一直往东那里有太平洋。
俄罗斯人清楚记得,他们的祖先就是被乌拉尔山东部的蒙古帝国征服的,而现在的蒙古帝国己分崩离析,广袤的西伯利几乎成为政权真空。而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处于同一纬度,只不过由于隔着乌拉尔山脉越往东越冷寒而己。这对俄罗斯人来说基本不是问题,相反,对于这片冷寒地区土地的觊觎,少了许多竟争对手。相传俄罗斯人800余人的武装,就把成吉思汗没落后裔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征服了,这比葡萄亚人征服印地安人难不到那去。
对外扩张都满含血腥与暴力,而俄罗斯人表现的更野蛮一些,类似于英国的“圈地运动”,马蹄所及都成了俄罗斯人的土地。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俄国已成为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而往南扩张,俄罗斯人做梦都想,但往南隔着蒙古高原是坐拥中原肥美之地的大明王朝,当俄罗斯人完成了对西伯利的控制之后,又碰到了清王朝的强硬碰撞。通过战争和《尼布楚条约》,划分了蒙古高原上的势力范围。即使在中国积贫极弱时,俄罗斯人也十分忌惮这个古老大国的存在,一是消化不了,俄罗斯的大本营在欧洲,亚洲部分是它的战略大后方,这样大的领土面积既是俄罗斯人这样的胃口也己到了极限。二是如果挑起战争,可能它的既得利益也要得到清算,所以即使外蒙古投怀送抱,它也不敢直接收入囊中。只是唆使其独立作为与中国的缓冲带。
俄罗斯的历史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国家,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国家解体成一系列小型公国。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欧洲,罗斯诸公国全被其席卷。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在基辅罗斯分化出来的诸公国中莫斯科大公国逐渐脱颖而出——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国则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摆脱了蒙古的统治,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又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然而这仅仅只是俄罗斯民族扩张史的开始。
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罗斯沙皇”这一头衔的伊凡四世亲率15万大军,携带150门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并了蒙古后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与捷列克河的汇合处设立哥萨克军屯以窥视格鲁吉亚;1595年3月沙皇自行颁布诏书声称哈萨克归属于俄罗斯。1581年哥萨克人叶尔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纠集了840名俄军侵入失必儿汗国,1584年失必儿人一度打败俄军,甚至叶尔马克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落水淹死,然而沙皇俄国还是在1598年征服了这里。至此整个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玛里人、楚瓦什人、乌德摩尔特人、巴什基人、摩尔多瓦人全部臣服于俄国,俄罗斯逐渐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1598年失必儿汗国的被征服,俄国人已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而此时东面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而始终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这一地区扩张的野心:1601年康德拉特、库罗奇金沿着叶尼塞河下游驶往大海,占领了皮亚辛河一带;1633年伊凡·勒布罗夫和伊里亚·彼尔菲列夫沿勒拿河顺流而下到达北冰洋,完成了对西伯利亚北部沿海一带的扩张;1632年沙俄在雅库茨克建立进一步向东扩张的根据地。截至1637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麦混血的海军军官维图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过楚科奇半岛东部的海峡两次前往美洲探险考察,后来这一海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图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线。此后俄国的毛皮商人大规模前往美洲猎杀海獭,他们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皮毛贸易公司。1799年俄国各种经营美洲贸易的公司联合组成俄美公司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1811年11月俄国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罗斯河旁建立了罗斯堡,截至1819年他们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随着美国的兴起,俄国逐渐放弃了自己在美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仅仅只保留了距离自己的远东领土较近的阿拉斯加,然而到了1867年俄国最终还是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地跨欧、亚、美三大洲帝国的历史。
纵观俄罗斯的领土扩张历史:其整体基调是自西向东逐渐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甚至曾一度越过白令海峡占据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事实上在西伯利亚的南方还有着广阔的温暖肥沃土地,对此俄罗斯并非没想法。俄罗斯尽管是一个世界级的领土大国,然而俄罗斯的地缘结构始终存在一大严重的先天缺陷——缺乏良好的出海口,因此俄罗斯极容易被战略对手封锁围堵。表面上看俄罗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然而北方的北冰洋航线由于常年封冻而导致利用价值偏低。与此同时俄罗斯的严寒气候对其工农业生产建设是不利的——1954年到1958年期间在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下政府投入了67亿卢布并动员了数十万志愿者到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开垦了4000万公顷的土地,然而尽管西伯利亚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垦荒所实现的粮食增产不仅极为有限,更糟的是导致了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到60年代初随着垦荒区风沙侵蚀的日益严重使几十万公顷新开垦的土地遭到了破坏。从沙俄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不断寻找南方温暖地带出海口的历史。俄罗斯并非没向南方扩张过,只不过俄罗斯的向南扩张之旅进行得并不像在西伯利亚那样顺利而已。
从俄罗斯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的国土呈长方形分布,而且在叶尼塞河以西的分布着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这这是两块缺乏天然地缘阻隔的开阔平原,即使是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其最高点海拔1895米,这一高度甚至还低于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和恒山,我们不妨试想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华山、恒山就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换句话说即使华山这样的天险在数千年前就能克服,五百年前的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亚洲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样的地形对俄罗斯的扩张而言是极其有利的。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过于高寒,一直以来都没能形成本土的强势民族,而是广泛分布着众多的原始渔猎部落。俄罗斯的人口普查显示:其境内生活着多达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这些民族绝大部分分布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然而每个民族的人口都很少,远远不能和欧洲部分的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日耳曼族等相比。在古代西伯利亚这些人口稀少的原始渔猎部落显然是无力抵抗已从西方引进火绳枪等热兵器的俄罗斯人的对手。相比之下俄罗斯向南扩张所面临的对手可就不是西伯利亚的原始渔猎部落所能比的了,因为位于俄罗斯南方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国、日本等已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可即使如此也并没阻止俄罗斯向南扩张的脚步。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君主穆罕默德二世攻破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随即被重新命名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伊斯坦布尔。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带着拜占庭帝国的国徽辗转来到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俄罗斯。然而这只是俄罗斯单方面的看法,土耳其可不这么看——虽然土耳其主体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但仍在原拜占庭帝国的土地上扶植了东正教牧首,所以土耳其自认为继承了对拜占庭帝国东正教徒的统治权。以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的俄罗斯号称第三罗马,从此收复东正教圣地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俄罗斯维系国内民族团结并争取其他信奉东正教的民族的口号,而实际控制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就成为了俄罗斯的眼中钉肉中刺。俄罗斯民族是属于斯拉夫语族的民族,土耳其则是属于突厥语族的民族,而在历史上俄罗斯和土耳其又分别以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的盟主自居,分别鼓吹泛斯拉夫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偏偏在南俄罗斯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突厥系民族,而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半岛生活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斯拉夫民族,这意味着双方各自鼓吹的泛斯拉夫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其实无异于挖对方的墙角。要想稳固内部统治,又必须确保自家墙角不被对方所挖。在这种犬牙交错的情况之下俄土关系想不紧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恰恰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里是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咽喉要地,俄罗斯一旦得到这里就能自由进出于地中海,这无疑是对梦想获得南方出海口的俄罗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反之如果任由土耳其控扼黑海门户,这就堵住了俄罗斯通向地中海进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实际上等于卡住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航线。
1695年春彼得大帝亲率3万大军远征土耳其,由于缺乏舰队而失败。1696年效法西欧创建新式海军后彼得大帝再次出征土耳其并成功征服了亚速夫地区。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签订和约的形式承认俄国对亚速夫的占领,然而黑海海峡的制海权仍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因此俄罗斯未能完全实现打通黑海出海口的目标。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继彼得大帝后俄罗斯历史上又一位杰出大帝叶卡捷琳娜两度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迫使土耳其签订了《库楚克·开纳吉条约》和《雅西条约》。沙俄通过这两个条约得以占据黑海北岸从布格河到第涅斯特河之间的土地并取得了在黑海海峡自由航行的权利。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还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最后一个源自蒙古金帐汗国的鞑靼人国家被并入俄国版图:1430年在金帐汗国分裂解体的浪潮中成吉思汗十一世孙哈吉·格来脱离金帐汗国,建立了独立的克里米亚汗国。自1478年起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并试图在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重新统一蒙古鞑靼诸汗国。1774年俄罗斯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缔结《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克里米亚汗国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独立,实际上只不过是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藩属变成了俄罗斯帝国的藩属。1783年沙俄正式吞并克里米亚。俄国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进出黑海的重要军港塞瓦斯托波尔。1853年沙俄再次入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然而这次俄国所遭遇到不只是来自土耳其人的反抗——以英、法为首的西欧列强担心任由俄国控制黑海海峡会破坏欧洲的均势格局,于是战争迅速转变为俄国同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等组成的联军的战争——这场战争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损失52.2万余人并耗费了8亿卢布,战争中深受封建农奴制束缚的俄国在这场战争中被已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英法联军重创,战后俄国被迫将卡尔斯归还土耳其,放弃对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等地的领土要求,俄国舰队也不得在黑海自由航行。
俄罗斯向南扩张的矛头并非只指向土耳其,事实上当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逐步向东推进之时西伯利亚南部的外贝加尔、外兴安岭等地也逐渐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一时期正值明清易代,中原王朝对俄罗斯的东扩几乎一无所知,当地的土著部族面对拥有新式火枪的俄罗斯人处于绝对的劣势。1643到1644年间哥萨克人瓦西里·波雅尔科夫沿黑龙江而下进行探险考察并建立了雅克萨城等要塞,沙俄的势力开始渗透到外兴安岭、黑龙江一带。直到1685年清军对俄军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尽管清军战胜了俄军,然而这一时期蒙古准噶尔汗国崛起成为同清帝国和俄罗斯在北亚并立的三大地缘势力之一。1689年8月27日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为避免沙俄和准噶尔结盟还是在贝加尔湖等地对沙俄进行了让步,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中俄东段边界线以外兴安岭为界——岭北属俄国,岭南属中国。南下黑龙江受挫的俄国人继续向东推进,终于到达了亚洲最东段的勘察加和楚科奇两大半岛。雍正在位时期因为与准噶尔汗国战事吃紧,又与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才将整个贝加尔湖的西南部和南部全部划给沙俄并确立了中俄的北部边界。1858年5月28日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11月14日沙俄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4年10月7日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使中国失去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71年俄国侵占中国新疆伊犁,1881年2月12日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归还伊犁,但割让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有时沙俄甚至连不平等条约也不遵守——1884年沙俄就越过本身就是由不平等条约划定的边界线,非法侵占帕米尔地区。即使是根据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而言:作为中俄界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俄两国船只都可以通航的,但实际上沙俄却垄断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通航权,甚至连属于中国内河的松花江也只能通行俄国船只。直到1918年北洋政府趁沙俄政权崩溃后的乱局出兵西伯利亚才恢复了中国船只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的通行权。
1697年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已推进到堪察加半岛,随后开始致力于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1765年沙俄远征队入侵库页岛北部,对当地的赫哲人进行屠杀和驱逐。1789年俄国又入侵了库页岛南部,再次对当地居民展开屠杀和驱逐。在这两次军事行动后俄国人在岛上建立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军营、煤矿等建筑,而对这一切不要说反击了,事实上当时身在北京城中的乾隆皇帝仍醉心于自己所谓的十全武功,对库页岛上发生的一切甚至压根都不知情,由此可见清政府对库页岛管理力度的薄弱。在此之后尽管就法理上而言:库页岛仍是中国领土,但事实上中国在岛上已不存在实际的管辖,然而俄国在向库页岛扩张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另一个对手——日本:早在1635年日本方面就趁中国明末清初的混乱局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阿伊努族居民进行贸易。1785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1790年日本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并在库页岛南端设置市集。1806年10月10日沙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亚庭湾袭击了日本松前藩主设在岛上的税务所,随即宣布库页岛为俄国所有。这次袭击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在此之前日本方面对库页岛南部的实际管辖是由松前藩进行的,袭击事件后德川幕府将松前藩对库页岛的管辖权收归幕府直辖,同时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戍守库页岛等地。1808年初发布了“俄船驱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1814年日本政府从南库页岛撤兵,与此同时德川幕府不再对库页岛进行直辖管理,松前藩重新成为代表日本对库页岛进行管理的主体。1849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派涅维尔斯科伊于6月26日乘“贝加尔”号军事运输船开往库页岛东岸,再次对库页岛进行“考察”。涅维尔斯科伊绕过了库页岛北端,转而向南侵入鞑靼海峡。7月23日涅维尔斯科伊率“贝加尔”号军事运输船又进入黑龙江口进行考察,然后向北返航,开往鄂霍次克海域。1852年初涅维尔斯科伊占据了黑龙江口,随之由设在江口湾北岸的彼罗夫的冬营地派出一支哥萨克军进入库页岛,搜集库页岛的各种情报,为武装占领库页岛做准备工作。1853年4月23日沙俄政府指令俄美公司立即占领库页岛并命令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西两岸各设立一个武装哨所。涅维尔斯科伊于同年8月在库页岛东岸登陆,建立了以穆拉维约夫的名字命名的哨所并公然宣布:库页岛“属俄国所有”。1853年7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沙俄方面为避免英法海军在北太平洋的攻击而从库页岛撤退。1852年5月俄国的“远东政策特别委员会”委派普提雅廷为俄方的全权代表赴日进行谈判。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后日俄双方于1855年2月7日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在库页岛问题上是“不划边界,维持原状”。
日俄在争夺库页岛的同时也围绕邻近的千岛群岛展开着争夺:1711年8月俄国人第一次从勘察加半岛南下,开启了对千岛群岛的殖民活动,到1767年俄国人已经控制了包括如今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在内的大部分千岛群岛。此后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俄国人就成功迫使岛上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然而这一时期日本也在向千岛群岛扩张,双方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801年日本德川幕府开始派军队驱逐千岛群岛上的俄罗斯人。日本人最远到达了位于千岛群岛中部的得抚岛并在得抚岛上树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石碑。1802年日本又在色丹岛上建立哨所。1807年4月25日俄国远征队的船前往择捉岛,在俘获了日本守备人员数人并掠取物资后返回了鄂霍次克。1811年夏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弗宁率“黛安娜号”测量船测量了千岛群岛中的罗处和岛、宇志知岛、计吐夷岛、新知岛、知理保以岛、磨堪留岛、得抚岛西岸、择捉岛东岸和北岸等地。当年7月5日黛安娜号到达国后岛并在此补给粮食和淡水,在此期间黛安娜号官兵同日方守备人员在国后岛发生冲突,戈洛弗宁等数名俄国人被日方扣押,“黛安娜号”副船长里科尔德被迫返回鄂霍次克。次年的1812年8月27日里科尔德又率船队到达国后岛泊港并以俄国所俘获的日本人作为交换,要求日方交还戈洛弗宁等俄人,然而这一目的未能达成。直至1813年5月26日里科尔德第三次前来泊港,在几经交涉后里科尔德才得以将戈洛弗宁等8人领回。1813年俄国驻鄂霍次克地区的长官通过里科尔德致函日本:首次向日本提出希望划定边界以及在边境开展集市贸易之事。然而这一时期正执行锁国政策的日本德川幕府拒绝了通商贸易之事。至于在日俄边界问题方面幕府主张日本达到择捉岛,俄国达到新知岛,择捉与新知之间的岛屿则定为空岛,不准居民居住。然而事后日、俄双方未能随即就划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联系与会谈,日俄之间未能就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达成协议。
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的日本重新与沙俄围绕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展开了争夺,直到1875年5月7日沙俄与日本才达成《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以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此后库页岛完全被沙俄所统治,作为交换日本则获得了包括如今双方争议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日俄战争后日本乘战胜之机又侵吞了库页岛南半部,此后包括双方争议岛屿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以及邻近的库页岛南部就成为了日本领土,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了讨论战后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会后三国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其中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就是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整个千岛群岛必须划归苏联。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零点10分苏联百万大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1845年8月18日2时35分苏联红军的岸炮开始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红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4时30分苏联红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纵深进展。清晨苏联红军主力分两个梯队登陆时遭到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一度相当被动。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苏联红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本军队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日本军队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到傍晚20时苏联红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19日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为岛上日军得知,他们随即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苏联红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好在日军接到投降的命令后已没多少斗志。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夺取占守岛后苏军随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至1945年8月31日22时,苏联红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同时开始进驻南千岛。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联红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军几乎全军覆灭——伤亡1018人,被俘数万人,北方四岛日军全部缴械投降,苏联随即派兵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
俄罗斯向南扩张不仅遭遇了南方国家的反抗,也引起了其他列强的警惕——事实上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两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支持只是列强打压俄国的一个缩影。从1810年起英、俄两大帝国在亚洲腹地展开了持续近百年的地缘政治竞赛:1810年日后的第一任香港总督璞鼎查秘密潜入波斯回见波斯地方王公,试图在波斯扶植一个亲英的政权。仅仅两年后俄军将领彼得·科特利亚列夫斯基突然渡过阿拉斯河袭击了英国所支持的波斯王国军队,在波斯军队中充当顾问的克里斯蒂战死,波斯恺加王朝被迫与沙皇俄国签订《古里斯条约》:放弃对格鲁吉亚、达吉斯坦、明格里等半独立汗国的主权要求。此举使英国明确认定俄国是自己在亚洲腹地的主要竞争对手。1819年俄军上尉尼古拉·穆拉维约夫从巴库出发,在骑着骆驼跋涉1300公里后抵达了咸海南岸的希瓦汗国。他成功取得了当地可汗的信任,使其同意与俄国通商,与此同时沙俄成功在希瓦汗国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为日后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扩张埋下了伏笔。1821年俄国探子的足迹有深入到南方的布哈拉汗国,而作为对手的英国人直到1925年才进入布哈拉汗国。就在英国人到达布哈拉汗国的同时波斯王国趁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时机向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地的俄军发起进攻,然而1826年9月俄军发起反攻,迫使波斯军队撤出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地。1828年2月波斯被迫和俄国签订《土库曼恰依和约》:将阿拉斯河以北包括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北阿塞拜疆等地在内的全部领土割让给俄国,与此同时俄国在波斯全境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贸易特权。英、俄两国围绕波斯展开的第一轮博弈交锋以俄国的胜出告终。英国人为扳回一局于1839年发动了第一次阿富汗战争,试图将阿富汗打造成为遏制俄国进一步向南扩张的桥头堡,然而却在阿富汗遭遇了彻底的失败。相比之下俄国在中亚的扩张却屡屡得手:1865年5月米哈伊尔·切尔尼亚耶夫少将率领1900名俄军携带12门大炮侵入中亚浩罕汗国并占领塔什干,将浩罕和布哈拉两个汗国隔绝开来;1868年5月2日3500名俄军攻克布哈拉重镇撒马尔罕并在几个月后将浩罕和布哈拉两个汗国并入俄国版图;1869年冬一支俄军小分队登上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沃茨克(今土库曼斯坦巴希),在这里俄军建立了窥视希瓦汗国的前哨基地,1873年春俄军集结起1.3万人马分别从塔什干、奥伦堡和克拉斯诺沃茨克三个方向攻入希瓦汗国,当年5月28日俄军攻陷希瓦全境。
俄国在中亚的扩张使英国开始担心阿富汗会落入沙俄之手并对英属印度构成威胁,于是在1878年11月英国派遣3.5万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在战争初期阿富汗方面在倒向俄国后一心指望获得沙俄的援助而故意让英军深入国境以迫使使沙俄兑现出兵援助的承诺。然而这时正忙于在欧洲争霸的沙俄并未兑现援助承诺,当醒悟过来的阿富汗在试图组织抵抗时已来不及了——阿富汗因此沦为英国的附属国。1879年9月8日喀布尔再次爆发反英起义,起义很快向阿富汗全境蔓延,英军很快发现自己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少农村妇女拿着铁锨、斧头、马刀参加抗英作战,各地抗英武装以加兹尼为基地对喀布尔形成包围。1880年7月27日抗英武装2.5万人在坎大哈附近与英军一个旅遭遇,此战中抗英武装在兵力火力上均占优势,于是战斗一开始他们就以优势火力压制英军两翼的炮兵和骑兵,从而掩护步兵前进,尔后步、骑兵紧密配合,乘势发动猛攻。尽管英军援军及时赶到,但阿富汗抗英武装还是乘胜向坎大哈进军,喀布尔的英军也被10万起义军包围。在这样的形式下英国当局不得不同阿富汗统治者达成妥协:阿富汗内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英军全部撤出阿富汗。从此阿富汗成为英属印度与俄属中亚之间的战略缓冲区,俄国继续向南方印度洋方面扩张的计划受到了遏制。1979年12月27日作为当时全球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才再次以入侵阿富汗的方式重启向印度洋方向扩张的计划,然而随后苏联却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泥潭。1988年5月15日苏联和阿富汗发表联合声明:苏军将从当天开始撤离阿富汗,撤军将在9个月内完成。1988年5月25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与此同时苏联在这场战争中耗资200多亿美元,进一步加剧了苏联国内经济的窘态,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随着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的独立使俄罗斯历史上在中亚地区的扩张所得全都付之流水。
纵观俄罗斯的扩张历史:向南方温暖地带扩张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标,然而在黑海、在中亚、在外兴安岭、在黑龙江、在库页岛、在千岛群岛等地俄罗斯的扩张都不同程度遭受到南方国家及其他列强的抵制,这使俄罗斯始终无法像征服西伯利亚的渔猎部落一样一帆风顺地向南推进。俄罗斯自西向东征服1322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的过程只用了四十年左右的时间,然而俄罗斯在此后三百余年的向南扩张进程却始终处于反反复复的状态。
简单点说吧,从伊凡雷帝立国以来,这帮大熊是东南西北的四面扩张来着,只不过东进西伯利亚比较顺利,西进巴尔干比较麻烦。而且他们向北的扩张也不算顺利,在通往北欧大陆的卡累利阿地峡拉锯了很多年。
至于题主说的为啥不往南方打,其实他们打了,只不过最后都没有彻底成功。东线的南侵引发了日俄战争,大鼻子被小鼻子糊了一脸,灰溜溜的撤了回去。而西线的南侵更要命,他们和土耳其脑浆子都快打出来了,俄土战争足足进行了12次,打了2个半世纪。
上古俄土战争:1556年,伊凡雷帝征服了西南方的阿斯特拉罕汗国,并修建了堡垒。奥斯曼帝国磨叽了10年后决定援助突厥兄弟,双方围绕这那个堡垒足足打了2年,最后奥斯曼帝国撤军。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5年左右奥斯曼帝国入侵波兰,占领了大片领土,之后沙俄突然在1676年对其宣战。双方围绕第聂伯河下游地区足足打了5年,最后在1681年签署巴赫奇萨赖和约,第聂伯河左岸尽归俄国。
第二次俄土战争:1695年沙皇彼得一世借着反土耳其的“神圣联盟”两次出兵顿河,又和土耳其足足打了5年。双方在1700年签订《伊斯坦布尔和约》,俄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口——亚述要塞。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年奥斯曼帝国趁着彼得一世打大北方战争开始北伐顿河,并且在1711年击败俄军,重新夺回了亚述要塞。并且成功逼迫俄国拆除了亚述海沿岸所有的防御工事,彼得大帝10年苦功废于一旦。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年沙俄再次卷土重来,为了夺回亚述要塞和克里米亚半岛,他们联合奥地利共同进攻。然而苦战4年之后,他们因为后勤不济和瑞典南征而撤军,又一次扩张失败。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年,双方围绕了欧洲擦脚布波兰的控制权再次大打出手,俄军名将苏沃洛夫与鲁缅采夫这对帝国双璧把土耳其打的失魂落魄。不仅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彻底被俄国控制,还拿到250万卢布的赔款。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年,土耳其再次进军克里米亚,然而在名将苏沃洛夫和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双重打击下很快失败,苏沃洛夫甚至跑伊斯坦布尔城下玩了一次武装游行,把土鸡吓了个半死。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年,双方在拿破仑战争的大背景下又一次大打出手,土耳其十分点背的遇到了绝世名将库图佐夫。战争持续到1811年土耳其还是失败了,这次他们失去了比萨拉比亚,俄罗斯第一次把势力拓展到多瑙河下游。要不是这帮二货自居欧洲宪兵,很可能冲出巴尔干半岛的重围。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年,希腊开始了摆脱土耳其统治的独立战争,俄国再次趁火打劫,他们不止拿走了亚美尼亚的部分领土,还获得大笔赔款。
第九次俄土战争:俄国的强势扩张终于引起了西欧强国的警觉,1853年7月他们再次出兵的时候,英法和土耳其结盟了。两年的战争中俄罗斯伤亡近40万军队,最终战败,西扩的脚步停了下来。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年积蓄好力量的俄罗斯再次西出,这次围绕着大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继续交战,只是虽然他们取得了胜利,但警觉的西欧在谈判中没让俄国获得任何领土,带着2.1亿卢布的巨额赔款,他们回家了。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这次其实只能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役,俄土两国围绕高加索地区再次开战,但对领土没影响。
第十二次俄土战争:这次土耳其只是跟着其他国家对俄国革命进行干涉,战后苏联建立,原俄罗斯不少属国纷纷独立。
俄罗斯怎么可能没有向南扩张?现在俄罗斯南面与它接壤的国家,有哪个在历史上没跟沙俄爆发过战争?
1547年,沙皇伊凡雷帝继位。当时由于沙俄的实力弱,打不赢西面的瑞典和波兰,所以伊凡雷帝的策略便是向东扩张,跨过乌拉尔山,挺进亚洲。因为那边人少,蒙古鞑靼人的实力较弱,比较好侵略。
经过一百多年的向东扩张后,截止至十七世纪中期(明末清初),沙俄基本将零星散落在西伯利亚的蒙古鞑靼部落消灭,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楚科齐半岛和鄂霍次克海域。
此时,沙俄再向东扩张已无意义,于是在沙皇阿列克谢的授意下,俄国探险队和俄军开始向南扩张。
当时,沙俄的南面是几个硬茬子:清朝、准噶尔汗国、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伊朗萨菲王朝、奥斯曼帝国。
1643年,沙俄率先向清朝发难,俄国的探险队侵入黑龙江流域。由于当时正是明清激战正憨之时,清朝没有理会。
1660年,沙俄转而向准噶尔汗国发难。劫掳了不少准噶尔的臣民。
后来,沙皇遣使赴准噶尔,要求准噶尔大汗僧格臣服于自己。僧格大怒,也遣使者赴沙俄交涉,要求沙皇释放被俄军抓获的臣服于准噶尔的吉尔吉斯人。然而,准噶尔的使者被俄国扣押。
僧格忍无可忍,遂于1667年5月派出四千军队包围沙俄在准噶尔边境设立的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城,洗劫了城郊,杀死并且俘虏大量俄国士兵。事后,僧格让俘虏传话给俄军指挥官,如果不把所有的人质交还,我就跟你们没完。
沙俄吃了大亏,便暂停向准噶尔的扩张,把侵略目标转到了西面的乌克兰。
1676年,乌克兰同俄罗斯合并,奥斯曼帝国不想看到俄罗斯强大,便入侵乌克兰,引发了第一次俄土战争。(当时奥斯曼强,沙俄弱,这次是沙俄挨打)
五年后,战争结束,俄土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以第聂伯河为两国的边界。
1683年,战争再起,由于沙俄探险队盘踞在雅克萨等地赖着不走,康熙皇帝遂下令彻底消灭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
六年后,战争结束,清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双方边界。
就在沙俄和清朝在远东开战期间,沙俄在乌克兰又跟奥斯曼帝国打了一场,引发了第二次俄土战争。这场仗打了13年,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小结:截止至十七世纪末,沙俄在南线没少煽风点火,先后跟清朝、准噶尔汗国、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领土之争。
第二次俄土战争期间,俄军吃了大亏,彼得大帝意识到不改革不行了。于是他便在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他本人也化名为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派遣团一通出访西欧。
数年后,彼得大帝回国,发起了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西化改革,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彼得大帝还改革了军事,建立了正规的陆海军。
然后,侵略扩张再度开始。
起先,俄军的扩张目标定在了欧洲,跟瑞典大打一场,抢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随后,俄军的扩张目标转向南面,利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逃亡土耳其之际,挑起第三次俄土战争。不过俄军被土军打得大败,被迫签订《普鲁特和约》,割让了一些土地给奥斯曼帝国。
在奥斯曼帝国身上吃了亏,自然就得在别人身上找回来。彼得大帝环顾四周,发现准噶尔最好欺负,于是俄军便在俄准边境部署重兵。当时准噶尔正在和清朝死掐,无暇顾及沙俄。因而俄军便趁机在额尔齐斯河设置了不少军事要塞,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蚕食准噶尔的领地。
1715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对沙俄的蚕食忍无可忍,遂发动反击,双方在亚梅什地区交战,俄军大败,被歼灭一千多人。
眼看啃不动准噶尔,彼得大帝便把侵略目标锁定在了中亚。1717年,彼得大帝耗资25万卢布,派遣别科维奇·切尔卡斯基公爵为首的6655人的远征队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去征服中亚的希瓦汗国。结果,统帅别科维奇阵亡,俄军几乎全军覆没。
连番的失利,让彼得大帝很烦躁,于是他再次调整目标,于1722~1723年,将南侵目标锁定在了波斯身上,发动侵波战争,夺取了里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区。
自此,除了哈萨克汗国外,沙俄跟它南面几个主要邻居——清朝、准噶尔汗国、奥斯曼帝国、希瓦汗国、萨菲波斯,全部都爆发了边境冲突。
PS:彼得大帝还曾企图率兵侵占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但因力量有限而未能得逞。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其妻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继位,即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一世上台后,即把扩张目标定在了清朝和准噶尔身上,他趁清军和准噶尔大战之际,与清朝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清朝将外蒙古以北,包括贝尔加湖在内的广大区域,全部以条约的形式,送给了沙俄。(这两个条约的实质是清朝与沙俄瓜分鞑靼人的领土)
清俄划分势力范围后,遂即展开与准噶尔的大战。不过当时的准噶尔汗国实力强大,多次打败清军。无奈之下,雍正帝与准噶尔议和,双方以漠北杭爱山为界,以东属清,以西属准噶尔。
游牧帝国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必须有一位强大的首领,随着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的病死,准噶尔走向了衰落。
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死,汗国陷入争权夺位的内乱之中,清朝乾隆帝看到了机会,再次对准噶尔用兵,于1755年活捉准噶尔汗达瓦齐,强盛一时、称霸中亚的准噶尔汗国至此灭亡。
就在准噶尔灭亡之际,俄军再次下手,抢到了不少准噶尔不少地盘。
在此之前,俄军跟奥斯曼帝国又打一场,史称第四次俄土战争。这一战沙俄取胜,奥斯曼帝国被迫割让部分领土。
由于见到奥斯曼帝国好欺负,1768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又挑起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第五次战争。
六年后,战争结束,俄土签订《凯纳甲湖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鞑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
↓叶卡捷琳娜二世
第五次俄土战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将目标锁定在欧洲,联合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并将波兰灭亡。波兰玩完后,沙俄势力延伸到了中欧。
由于中欧是个硬骨头,太难啃,所以俄军就又一次挑柿子捡软的捏,进攻奥斯曼,挑起第六次俄土战争。
这一次,俄军大胜,将其势力延伸入了巴尔干半岛和外高加索地区,吞并了格鲁吉亚和克里米亚汗国。
沙俄吞并格鲁吉亚后,与伊朗开始接壤。此后十几年,沙俄便反复殴打伊朗。
1804年,俄军派出大将入侵阿塞拜疆,试图让它脱离伊朗的控制。这触动了伊朗高层的忍耐底线,伊朗遂发动反击,第一次俄伊战争爆发。
当时,拿破仑崛起,法国为了遏制沙俄,便支持伊朗。英国这个搅屎棍为了给法国拖后腿,便支持沙俄。
于是,俄伊战争便在英法的支持下,打了九年之久。最终,因为两国的社会制度、战斗力等差距悬殊太大,伊朗大败,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割让了12个省。
此后,由于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俄国成为反法同盟的最大赢家。伊朗便在失去了法国支持的情况下,又被揍了一顿,史称第二次俄伊战争。
这一次,伊朗完全丧失了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并且,沙俄逼伊朗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还使伊朗丧失了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海关主权。此时的伊朗王室,已经成为了沙俄保护下的傀儡政权。
沙俄揍完伊朗,转手就揍奥斯曼帝国,接连发动了第七和第八次俄土战争,从奥斯曼帝国手里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并把边界推进到了普鲁特河。
眼看沙俄在南线频频得手,英国急了,为了遏制沙俄,英国于1838年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俄皇尼古拉一世见英国撬自己的后花园,就暗中支持阿富汗,打的英军损失惨重,被迫签订撤军条约。(这一战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同时发生的)
英国在阿富汗吃了亏,非常恼火,对沙俄恨之入骨。再加上法国对沙俄也有仇。于是英国就拉上法国一起,趁沙俄发动第九次俄土战争之际,在克里米亚狠揍了沙俄一顿。
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不敢再惹英法,便把侵略目标转移到中亚和东亚,并抛出了“黄俄罗斯计划”。
东亚方面,沙俄逼清政府签订《中俄瑷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从清政府手里割走了1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亚方面,沙俄先吞并哈萨克汗国,后又吞并浩罕汗国和希瓦汗国,将整个中亚地区全部兼并。
自此,沙俄帝国的领土基本成型。
总结:沙俄怎么可能没有向南扩张?沙俄22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起码有6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从南面的清朝、中亚诸汗国、奥斯曼帝国和伊朗手中夺取来的。占了这么大片的土地,如果都不算是向南扩张,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扩张了。
如果你想问的是沙俄为什么没有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通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抢先一步拿下并整合了印度次大陆。由于英国的干涉,沙俄无法彻底拿下伊朗。所以沙俄也就无法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通道。
俄罗斯在被蒙古人入侵之前,其实他们的性情是非常温顺的,就跟我们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百姓一样,平日里喜欢安定、不喜欢战争。
他们是直到被蒙古人入侵后,在那个时期蒙古人暴虐的性格影响下,才逐渐发生了性情转变,变得侵略成性起来。
说起来也是讽刺,在蒙古人入侵之后,俄罗斯人以最初位于莫斯科地区的莫斯科公国为主,逐渐通过一步步侵略从最初的小国家发展成了现如今这般全世界最庞大的领土。
而蒙古人在被清朝统治之后,却由于清朝统治者有意传播的喇嘛佛教,逐渐退去了原本暴虐的性格,慢慢变得温和起来,直至最终他们的蒙古国只能夹存在我们与俄罗斯中间,仰望我们和俄罗斯的鼻息生存。
他们二者之间的变换之大,确实是让人非常难以预料的。
要说到俄罗斯人的崛起以及领土暴涨,我们还得从金帐汉国灭亡之后开始说起。
在金帐汗国灭亡后,俄罗斯人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来四处征战,在发展到了清朝时期的时候,他们早已经从当年弱小无比的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了庞大无比的沙俄帝国。
在沙俄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他们就如同一头棕熊一般不挑食,只要能吃的猎物,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地把那些猎物杀死、吞到肚子里。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北方以及西伯利亚的大部分领土对于他们来说是如同羚羊一般没有威胁的猎物。
在这些广袤而寒冷的土地上,那些游牧、渔猎部族根本就无法阻挡他们的入侵。
所以在时间的流逝下,沙俄帝国渐渐把那块庞大、寒冷的土地都吞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相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威胁的西伯利亚部族来说,南方之清帝国对于沙俄帝国的威胁就显得庞大了许多,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清帝国壮硕得就如同大象一般,虽然平常对于他们没有太多的威胁性,但是如果无端触怒了这头大象,他们自己必然也很难脱身。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帝国面对清朝就显得克制了很多,如果不是时机特别允许的话,他们是基本不会选择从清朝这头大象身上咬下肉来的。
当然,这种棕熊咬象的时机还是有许多的。
比如在康熙时期,他们就趁着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从清王朝手中夺走了大兴安岭外的大片土地,从那之后,我们丢掉了贝加尔湖。
在英法联军入侵、咸丰皇帝逃亡到热河避难的时候,他们再度趁着清朝自顾不暇的时候从清朝手中夺去了大片土地。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他们不仅在海兰泡、江东64屯残杀了我们的大量同胞,还挥军进入东北烧杀抢掠。
如果不是其他列强不想让他们夺去东北这块大肥肉而从中权衡,那么东北可能在那个时候就落到了他们手中。
在经过列强们的调停之后,沙俄虽然并没有真正把东北给吞到肚子中,但是他们却也一直没有把军队撤出东北,脑子里盘算着的尽是一些通过合适时机吞下整个东北、慢慢把东北黄俄罗斯化的想法。
直到1905年,沙俄帝国带来的威胁才突然地消失。
在1905年的时候,日本人通过日俄战争击败了沙俄帝国的军队,正是因为如此,沙俄的军队才退出了东北、沙俄想把东北黄俄罗斯化的计划才得以真正的终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感谢日本人。
实际上那时候日本人的目的也非常不单纯,他们之所以会打日俄战争,并不是他们要帮助我们,而是他们也对东北这块大肥肉垂涎不已,他们只是不想东北这块自己垂涎已久的肥肉被沙俄抢走,这才和沙俄爆发了战争。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