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公元前479—381年)
墨学中断使中国科学不得发达。
——蔡元培
墨子之道德,非孔老所敢窥视。
——章太炎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公元前479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先哲孔子去世,儒门弟子悲伤欲绝。就在这一年,宋国一户普通人家降生了一个婴儿,他呼吸到人间的第一口空气,就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声,然而却并非为了悼念圣人孔子。这个婴儿就是日后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开创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墨翟也称墨子,他虽然是宋国人,但一生绝大多数时间却是在鲁国度过的。在儒学红极一时的时代,墨子不可避免的学习了儒术,随着对儒家学说的深入了解,他对孔子提倡的繁琐的“礼仪”提出了质疑,于是另立新说,走到了儒学的反面。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势单力薄的墨子不仅没有被其他学派淹没,其学生反而日益增多,学术影响也日益增大。
与很多古代先哲出身于书香门第不同,墨子出身于以木工为生的手工业者家庭,社会地位低下,在很多方面受制于官府,这也是很多人称墨子为“布衣之士”、“贱人”的原因。奇怪的是,墨子对此似乎并不反感,即使在成名之后,他仍自称是“鄙人”,但无疑,他是从下层“鄙人”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对此,墨子也是赞同的,他在位居宋国大夫时曾自诩道:“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也许正是因为出身于平民,墨子的思想也带着浓厚的平民色彩。他最著名的“兼爱、非攻”之论,表达了平等和博爱的主张,认为天下之所以会出现强大、富有的人欺辱贫弱百姓,强大的国家攻伐弱小国家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没有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同时,他对诸侯征战带来的灾难进行了猛烈地批判。
此外,墨子还提出了“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等思想。他认为“人不分长幼贵贱,皆天之臣”,并且坚信鬼神是存在的,世人尤其是贵族和君主,如果违背天意行事,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这种“天赋人权”的思想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在选拔人才方面,墨子认为国君应该用人唯贤,不应用人唯亲,并提出“官无长贵,民无终贱”的主张。墨子对儒家提倡的久丧厚葬深恶痛绝,主张君主贵族过简朴的生活,并且要求墨家弟子身体力行。
墨子除不遗余力的反对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宣扬墨家学说、传道授徒上。墨子仅亲信弟子就达数百人,于是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便成为诸子百家之一。墨家弟子称为“墨者”,领导者则称“巨子”,对于“巨子”的领导,墨者必须无条件服从,甚至“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墨家能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家对立的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且与儒家并列为“显学”,这不能不说是墨子的功劳。然而墨子的成就却不止于此,他的主要思想和成就在流传下来的《墨子》一书中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思想观点自不必说,仅就鲜为人知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就足以使墨子名垂千古。《墨子》内容广博,除记述墨子的政治、军事、哲学思想外,还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如力学中的杠杆平衡原理、光学中的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原理、微分学原理……都在此书中有所体现。就中国古代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来说,《墨子》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珍品。
晚年,墨子隐居在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去世后安葬在这里。对于墨子,诸子百家其他流派的代表人物大多给予了充分肯定,比如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就曾在《孟子?尽心上》中对墨子“士志于道”的精神赞扬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为之。”【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前秦时期记载墨子言论和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所作的记录。墨子出身低下,而《墨子》一书中所提倡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反映的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因此人们又称《墨子》是古代劳力者的哲学。《墨子》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伦理、哲学、逻辑、军事、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尤其是逻辑,堪称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