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应该是司马懿最忌惮也最想除掉的曹魏名将

张郃原系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他2次献计,特别是建议加强乌巢粮仓的防御力量,袁绍都置若罔闻。袁绍兵败后,张郃遭小人污蔑,说什么他对袁军失利“出言不逊,幸灾乐祸”,张郃只好投奔曹操。

早闻张郃大名的曹操如获至宝,立即拜张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看人一向很准,他把张郃比作韩信,显然是在强调和欣赏张郃的智勇双全。张郃也知恩图报,他或单独带兵作战,或与张辽、夏侯渊等曹魏名将“搭伴”,先后削平袁绍之子袁谭、袁尚的残余势力,因屡功晋升平狄将军。

赤壁之战后,严重受挫的曹操将用兵重点转向西线。公元211年,张郃随曹操进军关中,击败马超、韩遂。公元214年春,张郃仅靠5000步骑兵就再次打败马超。这年10月,张郃又协助夏侯渊消灭了作乱30余载的多股地方叛军,他还率兵渡河深入陇右腹地,逼降河西羌族各部,使关中局势基本稳定下来。

公元215年,曹操西征汉中,派张郃率5000步兵作开路先锋。夺取汉中后,曹操又留下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同年,张郃挥师入川,一直打到距成都只有约200公里的巴西(今四川阆中)

张郃取得的惊人胜利,把正与孙权争地盘的刘备吓出一身冷汗,后者赶紧割让荆州3郡与东吴议和,以腾出手回救益州大本营。后因地形不熟,张郃被蜀汉猛将张飞诱入狭窄山道击败,这也是他平生仅有的几次失利之一。尽管打了败仗,但曹操对张郃仍给予信任,还拜他为荡寇将军,以表彰他只用少量兵力就千里横扫川北的功绩

公元219年,刘备进攻汉中,亲率精兵1万夜袭张郃,后者则带领卫队与蜀军肉搏。刘备打不赢张郃,却意外干掉了夏侯渊。夏侯渊阵亡后,张郃收拢部队,重新扎住阵脚,为曹操率军来援争取到宝贵时间。

公元220年,曹丕当上魏王,对张郃同样信重有加,晋封他为左将军、都乡侯。在完成对西凉胡羌的征伐后,张郃奉命南下荆州,参与进攻东吴江北重镇江陵。他采取夜袭战术,渡江夺取江心洲,彻底切断了江陵与外界的联系

226年,魏明帝曹睿登基。此时,张郃已做到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征西车骑将军。在魏明帝时代,张郃仍然扮演“救火员”的重要角色,在南线、西线辗转奔波。228年至231年,曹魏政权2任大司马曹休、曹真先后病逝,他们死后,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且能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只剩下张郃。

为此,司马懿冥思苦想,一直在寻找除掉张郃的机会。公元231年,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撤退中的蜀军,结果诸葛亮设下伏兵,用弩箭射中张郃大腿(应是伤及动脉),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司马懿“借刀杀人”除去一大潜在对手,为他夺取最高权力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最佳贡献者
2

謝谢邀请!

司马懿没有什么最害怕的曹魏名将,当然他心里有鬼,自然就害怕了,司马懿野心勃勃想独揽大权了,当时还有不少曹魏旧部,司马懿可不放心,特别是骠骑将军张郃他忠于曹魏,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曹家父子对张郃也很信任,张郃不可能听司马懿任意摆布,更不可能是司马的心復,应该说司马懿为自己的谋划排除异己,由于曹丕,曹睿都很利害,司马懿在等待机会。

其实害怕张郃的还有一人,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蜀汉后期除魏延可于张郃匹敌,其它几乎没什么能人了,这个张郃在蜀军中左冲右出勇猛非凡,如入无人之境,看得诸葛亮心惊肉跳,一身冷汗,当时就讲此人不除,北伐无望,在木门之战时设下埋伏,弓弩手侍机而动。

其实张郃善于排兵布阵,久经沙埸岂看不出地形位置,诸葛的埋伏一眼便知,但是司马懿机会来了,他下令张郃追击,在木门一箭射中大腿内侧,血流不止,退兵后抢救无效,结束了他一生戎马生涯。大丈夫战死沙场,一代名将就此消失。

张郃自从袁绍处投靠曹魏,为曹魏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死在两位高人即司马懿,诸葛亮手上,司马懿借刀杀张郃,诸葛亮扫除拦路虎。再见,欢迎留评!

3

司马懿最害怕的曹魏名将非张郃莫属。

咱们先来看看张郃的优异表现,就知道司马懿为什么最害怕张郃了。

弃暗投明,张郃投降曹操

张郃(?—231年),早年是袁绍手下大将,在攻打公孙瓒的时候,张郃立了不少战功,迁升为宁国中郎将。

三国志》:张郃字俊乂,河间人。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张郃位列河北四庭柱之一。颜良、文丑在白马和延津被关羽等人斩杀后,他和高览等众将在官渡之战中亦然可以抗衡曹操。

单打独斗,张郃和张辽不分上下,所以曹操暂时也没法打破官渡之战僵持的局面。

许攸叛变投操,曹操亲率精锐袭击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

张郃建议袁绍火速出兵去救淳于琼把守的乌巢大营。谋士郭图却建议用“围魏救赵”的方式来解救乌巢之围,派重兵攻打曹操的大营,曹操必然回兵,淳于琼的危难自然就解除了。

张郃反驳说,曹操偷袭乌巢,肯定会派大将坚守大营,如果仓促之间攻不破曹操大营,乌巢再失守,粮草被烧,淳于琼被俘的话,那么我们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结果这次袁绍听信的是郭图,没听张郃的劝阻,只是派了少量部队去救乌巢,派张郃、高览等人领着大部队去攻打曹操的大营。

曹操带兵攻打乌巢,留下了曹洪和许攸等人固守大营。张郃和高览屡攻不下。

这时候乌巢已被曹操攻下,淳于琼战死,乌巢粮草被烧。

郭图害怕因为自己的计谋失败受到袁绍的责罚,就恶人先告状,诬陷张郃对此次出兵攻打曹操大营没有尽力,估计还在嘲笑袁绍的失败。

张郃、高览等将听闻,害怕被袁绍追究,就投降了曹洪。

曹操领兵回营,见到张郃来降,高兴的忙拉着张郃的手说,张将军来降就“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拜张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曹操认为张郃是文武双全的大将,他的到来如同韩信归属汉高祖刘邦一样!说张郃的才能不亚于韩信,这样的夸奖让张郃怎么不感激涕零?

后来张郃的表现没有辱没曹操对他的评价。

张郃转战四方,屡立战功

张郃投降曹操后,受到曹操的绝对重用。张郃也成了曹操手下有名的“五子良将”之一。

好多次战斗,曹操都是给张郃部队让他独立作战。

无论是后来的攻打邺城,还是到渤海攻打袁谭,张郃都是独立作战,击溃对手的。

随同曹操征战柳城,白狼山之战,张郃与张辽配合,大破乌桓,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还俘虏了二十多万人,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了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初步统一了北方。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

张郃后来跟随曹操来到渭南,击败了马超和韩遂的部队。张郃、徐晃又跟随夏侯渊继续西进,再次击溃了马超的部队。

张郃随后在征讨汉中张鲁的战斗中,多次立功。被拜为荡寇将军。

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之战初期,张郃屡次挫败刘备的部队,刘备因为兵力不足,给成都的诸葛亮写信让赶紧拨发援兵。

有了援军的刘备趁夜烧掉了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和张郃分兵修复鹿角。夏侯渊看到张郃吃紧,就把自己的兵马分了一半去救助张郃。在法正的建议下,黄忠领重兵进攻兵少的夏侯渊,夏侯渊被杀。

夏侯渊死,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听到夏侯渊被杀的消息,刘备没有露出多少兴奋之色,嘴里还说“要杀就杀张郃,杀个夏侯渊有什么用?”

在刘备心中,张郃要比夏侯渊厉害的多。夏侯渊只不过凭借是曹操的兄弟,虚立了一些战功而已,在袁绍那里待过的刘备,看人很准的他,肯定跟张郃有过交往,刘备认为张郃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不可小觑。

果然,夏侯渊死后,郭淮等人就推举张郃临时挂帅,抵御刘备。不久,曹操又遣使过来授予张郃假节的权力。

张郃指挥士兵,布置营寨,迅速稳定了军心。刘备看到河对岸有准备,没敢过河,只是隔河相距。

后来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撤出汉中。留下张郃屯兵于陈仓驻防。

曹丕和曹叡时期,张郃跟随大军征讨东吴,也立了不少战功。

诸葛亮北伐,张郃成了拦路虎,是诸葛亮最大的心病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顺风顺水,连夺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锋芒毕露,势不可挡。

曹叡加封张郃为右将军,让张郃都督各军,在街亭阻挡马谡。

张郃审时度势,迅速打败了马谡,夺取了街亭。随后又平定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战后曹叡下旨重奖张郃,说张郃披坚执锐,攻无不克,增加其食邑1000户,总计4300户。

诸葛亮第二次北方伐选择的是攻打陈仓。由于陈仓守将郝昭准备充分,诸葛亮久攻不下,又听说张郃统领兵马来救,已到南郑,诸葛亮就知趣的撤退了。有人说是诸葛亮粮草不济主动撤的兵,但是也不排除有惧怕张郃之威名而撤兵的可能性。

张郃班师回京,曹叡又给张郃升官了,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司马懿忌惮、害怕张郃,与诸葛亮合伙做掉了张郃

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因为张郃智勇双全,善于临阵权变,诸葛亮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很是忌惮张郃。

《三国志》: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那个时候,曹魏的五子良将仅存张郃一枚,又得到曹叡信任和重用,司马懿连诸葛亮都打不过,更打不过张郃,他能不忌惮和害怕张郃吗?

司马懿的机会来了。

本来曹叡是安排的张郃统领兵马去迎战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后来不知为何,又改派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迎击诸葛亮。

这次的临阵变将,就和曹叡临终托孤一样,本来没有司马懿什么事,被身边人一忽悠,曹叡又改了主意,把司马懿加了进来。估计跟他身边的孙资、刘放有很大关系,这俩货跟司马懿交好,没少给司马懿说好话。

司马懿与张郃在如何与诸葛亮作战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张郃指责司马懿前进避战的作战方式是坐失民望,贻误良机。大军应该停止前进,然后派出奇兵,绕击诸葛亮的后方才对。司马懿不听,只是一味前进避战,搞得将士们很是不满。

等到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却又下令张郃追击。司马懿看到张郃忠于曹叡,威望太高,像郭淮等人都愿意听从张郃,而且张郃作战能力比他强,这对他们司马家族不利,就动了假借诸葛亮之手杀死张郃的念头。

张郃说道穷寇莫追。司马懿仗着自己是主帅,强令张郃追击。

张郃无奈,只得追击。

诸葛亮在木门谷高处设伏,张郃追来,弓弩乱发,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大概率是射中了张郃的大动脉,失血过多而亡。

张郃亡,被封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郃是一个优秀的大将,文武全才,投降曹操后屡立战功,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

司马懿的计谋不如张郃,不仅嫉妒,也忌惮,更是害怕,所以必先除之而后快。

诸葛亮屡次北伐,张郃就是拦路虎,打也打不过,只能采用设伏计谋,乱箭射杀。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有杀张郃之心,曹叡又临阵换将,让司马懿当了主帅统领张郃,那张郃也只有一死报国的份了。

三国故事,故事三国。

三国精彩故事,尽在京华新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

司马懿初期最具怕郭嘉 故在初期还是在审时度势中韬晦隐藏 郭嘉死后最怕的的谋士数程昱 ,程昱主管外事和军事谋划 在军权和对外官员上有很大的决定权 荀彧是司马懿的推荐人 不会挟制司马懿 而在于诸葛亮的对质中最怕的不是曹真曹休 而是大将张郃和徐晃 后期最怕的是曹爽 因为曹爽是曹氏家族中少有的军事人才 但是曹爽在政治上在司马懿眼里跟小孩子一样

应该说司马懿在跟整个曹氏集团在做斗争 在曹操和曹丕 至曹瑞的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了解曹氏家族的每一代君主长短优劣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磨砺自己的耐性 利用曹氏家族在任人唯亲的过程中拉拢非曹氏将领积累自己的军事将领 当达到一定的时机 一举将曹氏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接近二十多年的蛰伏 登顶为王这个是值得在职场的朋友学习的 不因一时的低谷而满腹惆怅 不因一时功劳而骄纵值得现在人学习的 对强者能谦逊忍让 能放下脸皮学习对方 对初弱者能包容提携 给其一定的过程时机来历练其 这样的胸怀放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个人杰

5

读三国,大家都知道司马懿非常害怕蜀国的诸葛亮。其实在曹魏阵营中,司马懿也有非常害怕的人。

开始,司马懿最害怕的当属曹真。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先后辅佐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他一生战功赫赫,忠心耿耿,最后位极人臣。他对内不邀宠,对外不鄙视贫寒之士,在曹魏朝廷上下拥有非常高的威望。这一点一直是司马懿非常忌惮的。

曹真在世时,一直牵制着司马懿,使他不敢窥觊曹魏政权。司马懿怕曹真不亚于怕诸葛亮。

曹真去世后,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且能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只剩下张郃。这时,张郃就成为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的最大障碍,也是司马懿最为害怕的人。

司马懿一直寻找机会要除掉张郃。公元231年,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撤退中的蜀军,结果中了诸葛亮设下的埋伏,被蜀军用弩箭射死,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司马懿“借刀杀人”除去张郃后,为他最后夺取曹魏政权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6

谢邀,

先说结论,同时代曹真,下一辈曹爽。

能让司马懿害怕的首先得是能阵守一方的都督,以曹魏的军制来说,军权是要严格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外姓基本没有坐镇一方的机会,曹操时期都是夏侯渊、草人连轴转,一直到曹丕时期外姓才出头,但没点背景也没戏。比如张郃,虽然功勋卓著但毕竟没什么根基,他的死纯粹是司马懿交的学费,别觉得司马懿的水平是一成不变的,他要在战争中成长。

那能威胁到司马懿的除了曹氏宗族就是世族名将,想了想世族里钟会、陈泰可称名将,但也是司马懿的后辈,早就被他压在身下了。再看看曹氏与夏侯氏,夏侯渊、曹仁、曹真都是一时之选,但夏侯渊、曹仁早早过世,也就是曹真、曹休和司马懿是同时期的,同为曹丕的辅政大臣,但曹休的石亭之战太丢人了,还是说曹真吧。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年轻时和曹休、曹丕一起被曹操带在身边,对他们言传身教,还加入虎豹骑,曹真也是勇力过人,能一箭射倒老虎。 曹真接下来就常年坐镇西线,先是在汉中和刘备交过手,等到曹丕时期,他就负责雍凉军事,没事打打羌胡,还去围攻了次朱然。再往下就是和诸葛亮的交手了,《三国演义》里把曹真的功绩都安在司马懿头上了。但实际上曹真和诸葛亮也是打得有来有回。

先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派张郃破马谡了,亲自击破赵云,使诸葛亮北伐失败。后又预见诸葛亮攻陈仓,郝昭把诸葛亮耗到了粮尽。比起后来司马懿的“坚壁不出”还要出色些。 曹真的性格也很好,“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顺便提一句他儿子曹爽,带着一众浮华党人,把司马懿逼得装傻。但还是被司马懿翻盘了。

借桓范一句评价,“曹子丹(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

7

首推许褚:曹操手下,被誉为虎侯,曾在马超手下救下了割须弃袍的曹操,其武力不压于当时许多名将,性格粗暴心直口快,当时曹魏基本没有他害怕的人也没有人不知道他,对曹操可谓忠心耿耿对曹氏也绝无二心,当时凡是他知道有辱骂曹操对曹氏不忠的人先斩后奏(曹操没有授权就杀了)就连当时曹操之子也惧他三分,但对于曹操的命令也是执行不误绝无二话,所以他对曹氏的忠也基本无人能比,当然曹操授他的权也相当的大(宁信许褚也不愿信曹氏后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