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大明王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为大明帝国守把北大门立下赫赫战功。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很早就选定了大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其他众多儿子被封为各大藩王驻守国家的边疆。怎奈老天不随人意,大儿子朱标还未等到接班,就已英年早逝。这件事对朱元璋来说好似一个晴天霹雳,伤心了很久,本着爱屋及乌的想法,于是又把继承人选在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的身上,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



当朱元璋选定孙子作为继承人的时候,多少给众多儿子心中带来不满的情绪。怎奈当时朱元璋具有绝对的实力,儿子们也只是在内心表示不满。表面上还是不敢流露出丝毫的不满情绪。这也为以后朱棣造反埋下伏笔。



随着朱元璋的去世,朱允炆走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个年轻的皇帝上任之初,除了面临众多繁杂的国家大事之外,还要面对那帮守卫边疆,拥兵自重,非常厉害的各位叔叔们。于是在其上任伊始就和朝中重臣商议削藩之事。随着对几个实力较小藩王削藩成功之后,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身上。而此时的朱棣已经闻讯做好了反击。只不过正在做着反击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在北方起兵,一路向南进军。这就是大明王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靖难一直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以朱棣获胜为最终结果。

纵观朱棣造反,其主要原因还是朱允炆皇帝立足未稳,急于削藩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朱元璋皇帝选人不当所造成。

(靖难之役:应该解释为平定或平息战乱的战役。其中靖解释为平定或平息,而难解释为战乱或者灾难等)

最佳贡献者
2

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当时群雄并起,互相征伐,那时的他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朱棣在他17岁的时候,朱元章为了让他具备到外地做藩王的能力,就把他和他的兄弟们送到安徽凤阳体验生活。那段经历,让朱棣体验到百姓的疾苦,对民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平,他算是诸王中势力是强的一个。在抵御蒙古诸部的内扰中,他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初步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朱棣继承了他父亲朱元璋的霸气,也深受父亲朱元璋的欣赏。在明太祖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去世。十六岁的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子。话说有一天,太子和太孙在一起对句,太子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元璋当时就觉得兆头不太好,小小年纪竟然如此低落,当下就不高兴了。这时候,燕王朱棣正好在旁边,就乘机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听后连声叫好,从此,太祖更加器重燕王,并想更换皇储,但基于大臣们的反对,所以也就作罢。

太祖朱元璋死后,朱棣本是想当皇帝的,但他不想造反。因为造反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很容易亏本。一旦失败,他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但随着建文帝逐渐将他的几个兄弟逐渐降为庶民。他觉得自己也终会有这一天。当时年轻的建文皇帝书气十足,温和善良毫无治国经验的他,却一心想着实行理想的仁政。弱君当朝的他,强大的各个藩王势力,使他不安。最后建文帝下了,削燕王籍,的诏书,诏书中明确指出,先皇帝在的时候,朱棣就,包藏祸心,为日已久,现已祷告太庙,将他废为庶人。

其实这时的朱棣,一早就做好了造反的充分准备,随即领兵南下,发起了后来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直到建文四年燕王登位,这场争斗才结束,历时四年之久!??????




3

朱棣起兵造反的根本原因,仍然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所激化而爆发。具体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所导致。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他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所以,洪武年间朱元璋分三次共分了二十五个藩王,其中有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都得到封赐。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起初对安定国家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北部戍边的燕王朱棣,长期指挥数万军队和北元作战。不过,早有人提醒过朱元璋,边患、河患、藩患是大明王朝的三大危胁。不过这藩患毕竟都是朱元璋自己的儿子,在他的心里不会作为优先级来处理。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立下了相当严厉的规矩,藩王无昭不得进京,禁止互相访问,即便进京,一个朝贡完走了,另一个才能来。也就是说这些藩王,自从到自己的地盘上上任之后,从此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亲兄弟间根本没有机会见面。朱元璋认为,定下这样的祖制,皇族之间就可以太平了,没想到他刚死,建文帝就大刀阔斧地,展开了削藩行动,骨肉相残。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一、其实朱棣窥视帝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原本朱元璋法定的接班人是太子朱标,没想到这太子朱标去了一趟西安,可能是这长安城王气大盛,他没压得住,回来就一命呜呼了!你说这也怪了,当年蒋介石到那儿,直接碰上了西安事变,差点把命搁那儿。没在那儿建都的帝王啊,还真不敢随便往那儿去。这朱元璋啊,欲哭无泪,一盘棋全给打乱了。为了稳定皇权为大明的江山着想,朱元璋定下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有那么多儿子,但是老大老二老三相继都不在了,朱棣排行老四。这朱老四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本来在众多皇子中间就是个佼佼者。他一看机会来了,就想尽一切办法来表现自己,没想到的是,老爷子根本没有给他机会,直接立了他这个侄子继承大统。朱棣这心里老不舒服了,他就觉得朱元璋这个决定一定是错的。曾经有一次,燕王朱棣进京,拍着朱允文的肩膀说,“不意儿乃有今日!”,就凭朱老四的智商,这话哪能随便乱说呀!可见当时他已意外到了极点。也该他倒霉,这话当时就被朱元璋听到了,狠狠的把他给收拾了一顿,作为小孩儿的朱允炆,不想得罪这些叔叔们,他一边帮朱棣开脱,一边暗下了决心,宗藩势力不得不削。

二、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大肆打压朝中重臣的势力,制造了如蓝玉案等一系列的冤狱。这时候他就需要得到藩王的支持,故而藩王不但没事,地位还更加稳固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没有哪个藩王敢有异心,等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他就感觉到了这些叔叔们的威胁。

朱允炆登基之后,任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展开了对藩王的行动。齐泰认为: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应该先从他下手,其他的藩王即使有意见,恐怕也没有造反的能力。而黄子澄认为:直接从朱棣下手,太过冒险,应该先从容易的开始,打得朱棣孤军无援,他自然也会服软。建文帝也认为直接针对朱棣,心里没底,于是采用了黄子澄的意见。实际上后来的过程证明了这真是一招臭棋。

建文帝第一个下手是和朱棣关系非常近的同母兄弟周王朱橚,由于周王内部的家庭矛盾,被人揭发有异谋。于是,建文帝以北边战事需要之名出兵到开封,冷不丁抓了周王,把他贬到云南后有抓回来囚禁起来。后来,建文帝又以湘王朱柏破坏印钞制度为由,派兵抓捕。其实,滥印钞票最多的就是建文帝本人,朱柏就因为是建文帝的叔叔,威胁了皇权嘛!但这湘王确实很有骨气的,不愿受侄子的凌辱,直接自焚身亡。齐王朱榑也是被告发谋反,而被召至京城囚禁起来。后来,建文帝又将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贬为庶人。这些进行的倒还顺利,但是,实力和智力都最为强大的朱棣已经被打草惊蛇,天天睡觉都会梦到自己被侄子吊着打。

三、靖难之役

朱老四知道自己这样拖下去没有好结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造反了。1399年,因朱棣装病,诱使朝廷放回质子之后,被人告发,这可是犯有欺君之罪的。朝廷立即密旨抓捕燕王,不想朱棣早有准备,诱杀朝廷官员,起兵攻打北平城。这北平地区本就是燕王的势力范围,周边不少府地主动归服。燕军势力大增,开始打着“靖国难,清君侧”的旗号正式和明朝政府展开了军事对抗。

起初,朱棣打得也没有那么顺利,史书上记载几次都差点儿被围剿了,不知道哪儿刮过来一阵神风给就了。天不亡朱棣,让他打到了南京城。建文帝自焚身亡这事儿估计没那么简单,真抓个活得,朱老四这“清君侧”的旗号还要打下去吗?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燕军杀掉后,再放火烧。干干净净,查都没办法查。从此,大明还是大明,永乐盛世正式开启。

朱棣反建文帝确实是被逼出来的,不过这些祸根确实朱元璋埋下的,如果朱元璋可以提前处理好这些宗藩问题,恐怕朱老四是没有机会的。再者,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汉武帝刘彻的智商,或者他身边要是也有个主父偃,或许就没有靖难之役。

4

一般认为,朱棣造反是建文帝削藩所逼,为求自保,打出“诛齐黄、清君侧”的口号,发动靖难之役。此后,朱棣先后在建文帝所修的《太祖实录》基础上,又两次大规模修改。一则是为“靖难”进行粉饰,其次,变更出身,将自己说成是朱元璋高皇后马氏所出,是嫡出,非庶出。为自己正名。

然而,从其他历史典籍中,似乎透露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从1368年(洪武元年)到1370年(洪武二十五年),明朝一系列人事的变迁,使得朱棣逐渐有了谋反之心。

明朝亲王特权

朱元璋1368年称帝当年,册封朱标为皇太子;同时册封的还有朱棣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别受封为秦王(封地西安;)晋王(封地太原)。朱棣本人的封地是北平。到了1370年,考虑到北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朱元璋以“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的名义,将自己9个儿子,外带唯一的侄孙朱守谦,都授予金册金宝,册封为亲王。享有的特权:

1、食禄米。按照明朝的制度,亲王的食禄米是万石,并不是说每年给一万石大米,是说亲王可以拥有能产万石粮食的土地和人口;

2、护卫。亲王掌握数量不等的护卫,根据《明史·诸王传》记载:“亲王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则至万九千人”,人数少的有3000人,多的达到19000人;

3、人事权。王府官既可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也可兼任都指挥史,掌地方兵权。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朝廷指派,其余官员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4、临时指挥权。相较于分封在腹地的亲王,处于边塞要地,防御北边蒙古的亲王,可以在战时,节制地方镇守官。

朱棣军事地位

朱棣其他兄弟颇为不争气,好一点的诗词歌赋,差一点的沉迷于酒色,再就是干点其他荒唐事。像朱棣的十弟鲁王整天跟方士混在一起,追求长生不老,吃丹药中毒,弄瞎了眼睛,朱元璋给其死后的谥号是“荒”(荒唐的意思)。朱棣的二哥,秦王朱樉也因为多次为非作歹,遭到训斥,甚至朱元璋一度想废掉他,在其死后的谥册说: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憨。“憨”意思是笨,显然是对这个儿子行为的有所不满。

相较之下,朱棣则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为其早早相中了徐达的长女,作为王妃,这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拟的。接到就藩命令,朱棣便到封地北京,至靖难之时,是为19年。朱棣慢慢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成长成智勇双全的统帅。

受封之初,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是年长的秦、晋、燕三王,尽管未掌握大量军队,只有一定的监督节制之权。随后朱元璋开始诛杀勋臣,至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为止,军权才由勋臣手中过度到秦、晋、燕三王,其他藩王受到三王的节制,尤其是晋、燕二王。

《明史》所言:“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

相信晋、燕二王在胆识、策略方面远胜于其他诸王,朱元璋寄予厚望,将重要军事事务的大权交给二人处理,连冯胜、傅友德都受节制。

到1390年,晋、燕二王远征。朱元璋“.....命颍国公傅友德等赴北平训练兵马,听燕王节制……”。此战因晋王为与敌人碰面,而朱棣说服乃儿不花,解决了边界隐患,而声威大震。

《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戊午)敕武定侯郭英曰:以辽东都司并护卫各卫所步军,除守城马军及原留一百存守斥侯,余皆选拣精锐统领,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住提备,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可以看出至朱元璋逝世这年,朱棣在诸王中的军事地位达到了顶峰。

立储顺序

朱元璋正妻马皇后只有两个女儿,朱棣说自己为马皇后所生,完全是洗白,宣扬自己是嫡子继位,表明正统性。据《枣林杂俎》记载,南京孝陵享殿中牌位排列序位,除太祖与马皇后正面坐外,李淑妃等二十余位嫔妃在东面,而碽妃生成祖文皇帝,单独在西面。


朱标由马皇后抚养,是名义上的嫡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基本法,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即便朱标于1392年病逝,朱元璋曾有意立朱棣为太子,但刘三吾以“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为由劝阻,权衡之下立了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哪怕都是庶出,朱棣也跨不过秦、晋二王。相信这时战功卓著的朱棣,心里面是极度不平衡的。但朱元璋仍在,朱棣也不敢造次,上面还有两位哥哥,即便才能不及自己。

靖难之役

回到开头,说到朱棣起兵的原因是建文帝的削藩。基于上述所言,是否可以这么假设,将本末倒置一下。即建文帝的削藩是对朱棣动作的有所察觉。一则朱棣的军事实力,在诸位藩王中最强大;其次太子、秦王和晋王的相继去世。朱棣的夺位之心,随着自己军政地位的逐渐上升与竞争对手的相继死去,二者交织在一起,不断得到加强。诚如朱棣兵临城下,箭头射书,告知兄弟姐妹:

……如朝廷知我忠孝之心,能行成王故事,我当如周公辅佐,以安天下苍生。如其不然,尔众兄弟亲王、众妹妹公主及多亲戚,当速挚眷属移居守孝陵,城破之日,庶免惊恐……

终于说出了,多年来一直“压箱底”的话,无论如何,我要当皇帝。

具备实力又有野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建文帝的削藩,朱棣正好乘这股东风,发动了靖难之役。

后记

朱元璋深知建文帝懦弱,过于仁慈,有失控之势,杀掉了大部分一起打江山的功臣,由自己儿子接管。但他没料到儿子也会有觊觎之心,也更为致命。正如《建文朝野汇编》所言:燕王之变,削亦反,不削亦反。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