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制下,皇帝和作为储君的太子正是天敌,这是他们父子间关系再好,也不可避免的,同样不以任何人意志、道德、感情为转移。甚至可以算一种“囚徒困境”。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皇帝都并不可能单凭一个名号,便掌握整个国家政权,而必须要有自己相应的心腹集团,来作为执行权力的工具。正如盲目愚忠于皇权的古人,只存留在某些人的想象。
虽然历史上确实有如诸葛亮、如岳飞这样品德高尚的圣贤,但是对绝大多数贵族和官僚而言,他们当忠臣只不过是因为背叛的代价太高、亦或是做忠臣可以给自己与家族带来更多的好处罢了。 ——就比如司马懿如果死在魏明帝曹睿之前,也肯定是个履历非常好看的“大魏忠臣”。
因此,从每个皇帝的角度,为了自己死后,太子接班时能顺利压制朝堂上的贵族、官僚而掌握大权,不被他人篡夺,必须要在自己在位时,就竭力培养他的威信,为他扶植相应的心腹集团;但是拥有强有力心腹集团的太子,同时又必然会成为整个国家的第二权力中心,因此反过来就变成皇帝自身的心腹大患。
而大多数皇帝对此两难问题的的常规解决办法,通常都是另外扶植一个或几个儿子,示之亲近,宠以名位,给予超过寻常皇子的大权,有意无意挑动让他与太子相争,让他们来彼此制衡,互相争斗,这样就不能对皇帝自身造成威胁了。
就以清朝著名的“九龙夺嫡”为例,康熙帝玄烨先扶植了皇太子胤礽的势力作为“太子党”,作为自己死后、将来接班之用,又担心太子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才会相继扶植大皇子胤禔的”大爷党“,八阿哥胤禩的“八爷党”,对胤礽长期进行牵制。
等到胤礽发动政变未遂被废,胤禔也被囚禁,为了牵制此时势大的胤禩一党,康熙又扶植了四皇子胤禛的“四爷党”和十四皇子胤禵的“十四爷党”,以皇位为诱饵,让他们三方相争,最终胤禛胜出,在康熙帝死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事实上,历史类似“九龙夺嫡”这样控制在一定程度内的夺储争斗,都是那些皇帝有意放纵才会产生的,如大皇子胤禔、十四皇子胤禵这样,被皇帝有意扶持,和太子争竞制衡的皇子们,在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如后赵石虎之子石宣、石韬;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宋徽宗之子郓王赵楷;明成祖之子汉王朱高煦等等。
这些被皇帝有意扶持,和太子争斗的皇子们,就是因“家天下”制度而必然产生的磨刀石和牺牲品,并不是皇帝当真对这些不是太子的皇子有多疼爱,才给予超乎常规的厚待。谁都知道,他们在老皇帝真正中意的储君接班后,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理想状态下,太子们也正是在与其兄弟的竞争中,一步步磨练成为合格的帝国接班人。
只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掌握好分寸,也并不一定如始作俑者之意,太多时候磨刀石太硬,往往把要磨的刀给折了。甚至刀子厌恶这种被磨淬的状况,而反过来直接去伤主人。 所以历史上的石虎、唐太宗、康熙帝,都遭遇了太子谋逆的悲剧。而如汉武帝太子刘据、唐太宗太子李承乾,还有康熙帝太子胤礽等,都是如此成了历史上可怜的悲剧人物。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数百年的列朝各国,更是几乎每一次皇权更迭都伴随着刀光剑影,失败者万劫不复,并被加以各种污名。之所以各种奇葩禽兽行为的帝王往往出于这几朝,便是因为史书上的他们,不过是胜利者想让后人看到的形象罢了。
一直到河阴之变与侯景之乱,“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和“宇宙大将军”侯景这两个杂胡,一北一南把贵族集团大清洗了一番后,那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形象才变得好看了些;
一直到北宋时,彻底确定了儒家文官士大夫在朝堂的主导地位,只要拥有正当名位,即使没有雄厚自家班底的太子也可以顺利登基与施政,皇帝不再需要把过强的势力留给太子来制衡贵族集团了,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才变得和缓了些。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皇帝、太子、亲王们并非是各个人品败坏为争皇位利欲熏心;宋代明代的皇帝、太子、亲王们也并非是各个注重亲情遵礼寡欲;一切皆是制度与形势使然。
而到清朝康熙年间,之所以会重现规模甚大的皇子夺嫡之争,和满清政权的八旗体制,等同于复古了一个贵族集团,干系甚大。
真正能让皇帝和太子父慈子孝,立储争储过程温情脉脉,太子与其他皇子兄友弟恭的顺利接班,确实历朝各代也找不出几例。如果皇帝本身还是明君雄主,有足够胸怀与魄力去栽培储君,那就更少了。
历史上的有作为皇帝,顺利传位给成年太子,而过程中不起风波的,也没有对王朝造成危害的,大约也只有汉文帝传汉景帝,汉宣帝传汉元帝,汉明帝传汉章帝,魏文帝传魏明帝,齐高帝传齐武帝,周太祖传周世宗,宋太宗传宋真宗,清世宗传清高宗,清高宗传清仁宗这些例子,
而汉景帝传汉武帝,汉光武帝传汉明帝,唐太宗传唐高宗、清圣祖传清世宗,从结果上说算是不错,但也都经过替换太子的大风波。
——由此可见:为君难,为太子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