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电影立意是好的,但制作时间太短了,内容和情节比较潦草,重复桥段太多,影响了观赏性。不过,这部电影的道具十分考究,战斗场面也比较真实。这里就说一个小细节。

《金刚川》电影放映以来,引起了全网热议,影片中的志愿军,军服非常奇怪,一律没有佩戴任何标志,没有帽徽和领章,甚至连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也没有,这细节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中,志愿军基本上就是《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著名电影里的形象,胸前都佩戴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胸章。

志愿军胸章的样式与解放军从1946年起配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胸章很相似,是一个长方形的白布条,正面印有红色边框,上书黑色繁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的背面印有黑色的表格,最左边一栏填写姓名,右边分别是所属部队、职务和编号。

至于为何《金刚川》电影里所有志愿军人员都不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其实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真的不佩戴胸章。这要从志愿军军服的演变讲起。

1950年7月,由于半岛局势紧张(此时半岛人民军正向南方进攻,将美韩军压缩在靠近海岸的狭小区域,仁川登陆尚未开始),我国成立了东北边防军,随后就开始准备入朝作战。首批入朝的志愿军第13兵团,主要部队均来自东北边防军,包括38、39、40、42、66、50、20、27、26军,共9个军30个师,全是头等主力,其中第50军还是国民党起义部队。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38军军长梁兴初,副军长姜拥辉,政委刘西元

当时正值1950年9月,部队还穿着50式军服,当入朝命令下达时,为了隐蔽出击,部分部队的军官开始换装朝人民军的军服,其中师以上干部穿朝军的将官服,团营干部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当时朝方的军服非常高级,佩戴朝式高直筒军帽,立领的黄呢上衣、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军官都有黄呢大衣。只是志愿军的着装没有任何帽徽、军衔和肩章。

不过,除了一部分身穿人民军冬季野战服(其实就是苏联二战时期的那种套头条纹状棉服),绝大多数先头入朝的战士还穿着50式军服冬装,只是去掉了解放军的帽徽与胸章。

由于长期驻扎东北,先期入朝的部队保暖工作做的比较好,棉衣棉被齐全。由于还没有入冬,所以首批入朝部队并没有产生冻害伤亡。

由于是志愿军,要求所有部队都不佩带任何标志,50式军服都摘掉“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标。所有人须将帽徽、胸标等一切具有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连印信,文件,官兵证件都一律上缴。

为准备志愿军出国作战,早在1950年7月,总后勤部就安排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军区,赶制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帽、绒裤、棉背心、棉大衣各40万件,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但因入朝部队增加,且形势紧迫,第二批入朝部队来不及配齐冬服。尤其是第九兵团,很多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薄棉衣,头戴无帽耳的布质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走上了战场。

志愿军在战争实践中发现,原有的仿苏式的套头式单衣透气性很差,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防空袭防炮击,棉靴腰矮,容易灌雪……

图片:志愿军的步兵很少佩戴钢盔,但在炮兵和高炮兵部队有配发了钢盔,多以缴获的日式钢盔为主。为炮兵和高炮兵配备钢盔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步兵,炮兵和高炮兵更容易受到敌方炮弹、炸弹或火箭弹的火力打击,所以更需要佩戴钢盔来防止破片杀伤。

从1951年6月开始,志愿军改进了军服,其中棉衣改为立领对开襟式,电木扣,前怀有加厚护胸可以抵御风寒,两肩缝制有加厚的护肩,使扛枪时的军服耐磨,袖口有拌扣能束紧防灌风。棉裤为裆部宽松的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改进了高腰棉毛皮鞋,更加耐寒。

大家看到的大部分抗美援朝战争影视作品里的志愿军形象,都是1951年改进版的军服,电影《金刚川》里面就是这套军服。

这套军服一直穿到了停战以后的1956年,这一年,驻朝志愿军开始授予军衔,更换55式军服,只是帽徽中间没有“八一”字样。

回到开头的问题,关于志愿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个胸章最早是在1951年设计的,但后来并没有实际配发,只有少数谈判代表和对外联络人员才有配备。直到1953年停战以后,才开始普遍配备胸章,时间大约是1953年10月以后。

例如这张钢铁战士胡修道的照片,身穿志愿军冬季棉服,就佩戴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很显然拍摄于1953年冬季,因为胡修道胸前的那些勋章,都是在1953年夏季获得的。

所以,现实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绝大多数志愿军官兵都没有胸标。著名影视作品例如《上甘岭》《英雄儿女》里志愿军的胸标,其实只是艺术化的表现,并不符合史实。所以,电影《金刚川》里面的志愿军不佩戴胸标,是符合史实的。要知道,连彭总在19537月赴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他的军装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是导演管虎这个人没有理解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对新中国的意义,其次,没有对志愿军的尊重(其向志愿军纪念碑鞠躬时背着手就可以看出),当初志愿军用着最差的装备打的武装到牙齿的美帝鬼哭狼嚎,当然我们有牺牲但敌人呢?志愿军守桥建桥是为前线送人送物资,怎么不拍过桥的志愿军取得的歼敌胜利?是害怕把他美爹拍惨了心里不好受吧(不是我骂他,他在参加该片宣传时还戴着美国陆战队的帽子)最后他这种没当过兵又不找老军人座谈的人,是把握不住那场战役的精髓。

3

多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几乎逢美必颂。电影院、电视屏幕抗日神剧连篇累牍,却看不到那场伟大的立国之战和最可爱的人任何表现。

统一祖国迫在眉睫,不需要再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终于要对一个强敌亮剑,《金刚川》应运而生。

一部好作品

作为主旋律文艺作品,《金刚川》算是一部优秀作品。

导演、演员阵容强大,场景火爆,故事颠荡起伏,高潮迭起。从敌我两方面表现了那场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作为一部二个月制作完成的电影,苛求让所有人满意几乎是天方夜谭。

即便是《甲方乙方》《非诚勿扰》这样应景应时的娱乐片,让大多数看电影的观众能开心一笑,也就算是达到目的。评分高居榜首也只是片方一厢情愿的期望罢了。

观众要求高

和当年《上甘岭》好评如潮万人空巷历久弥新不一样的是,现在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有褒有贬。

网络的发达,各种信息都可以透明化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人都能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

一部文艺作品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

参加文艺作品的主创人员也就限定了一定的历史、军事、人文、情感资源。

而一部文艺作品引起广泛关注,带来的品鉴和质疑甚至批评,这个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换句话说,几个国内知名的主创人员,一段时间的劳动成果,制作出一部文艺作品,要经得起国内外各个方面的专家推敲,各个方面的专家都挑不出毛病,那得多优秀?多成功?

以军事和历史方面为例,《金刚川》一上映,马上就有很多军迷引经据典指出来不少错误。这些错误,涉及战役产生发展、敌我军事装备、战略战术等方方面面。细致真实之处,完全是历史真相大揭秘。

也有的联系《南征北战》等那些五六十年代的战争片,表扬当年老艺术家们忠于历史,批评现在制片的不严谨。

这样的观众,谁还敢觍着脸说:“这拨观众没文化”?

这实在是中国电影之幸,中国文化之幸。

豆瓣评分

网络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传统的观影模式。

疫情给了电影界沉重的打击,也许除了聪明的徐峥,绝大多数电影人都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寒冬。

豆瓣评分也成了评价电影的重要标志。

然而,和社会各阶层各自站在不同角度的评价相似的是,豆瓣的评分也只代表某些方面,肯定代表不了某部作品全部。

网络现在有个突出的现象。

不是特别优秀的才让人广泛关注,很多时候,各方面认识不一,争论不休的作品反而得分更高。

评分中等,有很多原因,除了部分专家指出的一些不符合历史、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观众觉得影片制作粗糙,没有表达出志愿军保家卫国英雄无畏誓死奉献精神所在。

这也说明,观众中爱国者多了,拥护志愿军的多了,对主旋律作品期望值更高了。

当然,还有一些看见类似题材嗤之以鼻,恶意差评,这和以前把志愿军的牺牲说成“单面烧烤”“蛋炒饭”的那些人一样,非我同类,其心可诛,必须诛心诛身,彻底清除。

4

胡编乱拍,建议演职人员(特别是导演)认真去了解一下抗美援朝的历史,认真观看抗美援朝的纪录影片及过去的抗战影片,现在技术先进了怎影片的制作水平越来越差了,一个字太“假”了。

5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以前看战争题材电影结尾都会打出特别鸣谢某某军事顾问,现在呢?几个导演拍脑门儿就打板“咔嚓“拍摄这样题材的影片,显然是不够的。仓促上马,一蹴而就是对艺术的不敬,对历史的戏弄,换来的,只能是来自广大观众的吐槽。

6

【战争片对编辑剧要求非常高:一定要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搞成嘻哈剧,抖音剧】战争片,从编剧上应该以尊重事实根据情况下进行创作,切记胡编乱造,不然砸锅。,导演可以看看美国描写朝鲜战争绝不后退,就知道。战争片一般是在尊重事实情况下创作。美国的血战钢锯岭,等。都值得参考。越是尊重事实,才会显得战争残酷和革命英雄主义。

胡编乱造,去糊弄小孩子差不多。

7

一个蹭热点的电影,唯一的亮点却是“喀秋莎”

借着“抗美援朝70周年”的热点,《金刚川》上映了,整体看下来,没有太多的感慨,也没有留一滴泪。说是战争片吧?却只有方圆1公里不到的场景,说残酷吧?除了血淋淋的断胳膊、断腿,说是艺术片吧,却没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完全被美帝的炸弹抢了镜头。

一个正常的军人,被炸弹炸得没了下半身,还能坚持说一分钟的话:“去护桥、去护桥”。高射炮的军人没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还能坚持自己包扎,拄着一根木棍,走上几百米,然后一个人操作着6个人才能操作的高射炮。与一个较真的美帝飞行员默契的较量着,那个美帝飞行员能在瞬间击中11名炮手,但就是打不中这名军人,最后硬生生被击落。立意是好的,但是太生硬,过于刻意。中国电影“主角”生命力就是顽强,总是能完成最终的心愿和任务,“样板戏”的影子一直挥之不去,硬生生的想营造出悲愤的情节,却低估了观影者的智商。

影片的主题表现的是英勇坚强的志愿军护桥的几个小时,偏偏非要分几个重复的片段去表达,有“过桥主力”视角、有“美帝飞行员”视角、有“高射炮军人”视角,却偏偏在“护桥”视角上简要的一笔带过。除了最后的“人桥”有点震撼之外,让观影者一遍遍看着重复的镜头,2个小时确实很累。

我就纳闷了,这么多主力部队要过江,就只安排2个高射炮进行防御,抗美援朝时期,除了军人的生活供给差点,但是火箭炮、高射炮还是很充足的。导演为了突出守桥军人的不易,只安排2门高射炮进行防御,违背了史实,却有着生搬硬套的嫌疑。影片中唯一的亮点就是“喀秋莎”车载火箭炮,在夜空中格外抢眼,几波下去,美帝的榴弹炮阵地瞬间就被摧毁,这么富余的攻击,才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真实情况。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有点失败,刻意的情节,却没表达出真实意图,而且蹭着热点,商业做法过于明显。我座位旁边好几个老年人,电影未放完都气冲冲的走了,因为他们想看的是志愿军怎么打败美帝联军,影片至少要连贯,情节要有波澜,要真实反映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军魂,但这部电影的硬伤太多,糟蹋了这么优质的题材。

8

23号就看了,说实话这电影真不咋滴,如果不是抗美援朝题材,估计连这评分都达不到,这种爱国题材的电影,给个超低分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9

战争体裁的大制作还是八一厂才行!几位爷用个把月排的只能是商业片!没啥内涵!看一遍再不想看!比如林海雪原!活生生的把部经典搞成娱乐神片!

10

黑的还是挺多的,不过一万个观众就有一万个金刚川,有人喜欢看,也有人不喜欢看,这个都很正常,有人感觉拍成神剧才精彩,有人感觉应该把美国飞行员拍的邪恶点,有人感觉敌人应该蠢一点,也有人觉得场面不够大,应该拍成《拯救大兵瑞恩》,但是却没有人说要拍成中国的战争电影。

中国确实没有好的战争电影。

《八佰》就很烂,我承认。

《红海行动》剧情本来就很神怎么没人说啊,还不是因为战斗场面太帅了。

还有,《百团大战》也没人发表意见啊,静悄悄的。

当抗德神剧《狂怒》狂怒上映的时候,怎么没人说呢,当《兄弟连》上映的时候,为什么还有人说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居然那么艰苦呢?(我是没看出来艰苦),当我心中的NO. 1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最后守桥的桥段也很神啊,怎么也没人挑刺呢。

为啥《无耻混蛋》出来的时候好多人就可以容忍它是荒诞电影,也没人挑刺呢,里面的剧情都神到天上去啦。

没办法,原罪就是国产。

国产电影的脸谱化现在非常的严重,主旋律体裁的电影基本上没人说,但是换成商业电影,呵呵,影评家们都出来了。

有人说看看《敦刻尔克》的多视角是怎么拍的,诺兰的电影拍的确实不错,但是我真没觉得敦刻尔克拍的有多好,难道它有太多的下午茶风格所以显得很有逼格?可能我是急性子吧,剧情太拖沓以及莫名其妙的就死了一个孩子导致我的鉴赏水平太差了吧。

还有人拿《1917》来比,算了吧,这个时间根本不允许啊,《1917》拍出来的目的性就很明显拿奖去的,饶了《金刚川》吧,《金刚川》能把中国影迷弄服帖就不错了,就别让他蹦高了再折磨奥斯卡的评委了。

《八佰》挨骂是应该的,屁股歪了不说,还歪曲历史,得罪了两拨人,恰恰这两拨人都喜欢较真,所以艾玛正常。

《金刚川》拍的还算中规中矩吧,但是把看电影的技术党和神剧党得罪了,所以也挨骂。

争议,美国飞行员

其中最有争议的一段肯定是美国飞行员了,把美国飞行员拍的像个英雄,我就在想,这么拍很正常啊,这一章的名字就是以敌人视角拍的啊,难道敌人视角会觉得自己是个白痴或者是神剧里的S.B么?日本人已经在剧里够傻了,就不要把美国人拉下水了,不然会觉得上个世纪中叶我们一直在和弱智打仗。人家肯定也得把自己当英雄啊,人家工资是美国海军给的,又不是你搬砖给的,凭啥要按照你的想法来。

当然了,这段里面肯定有管虎的私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很多人说要拍出他的邪恶一面,反动的一面,这个,扪心自问一下,有几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这事可能争议和管虎有关,因为管虎戴错帽子了,所以他把美国人拍成这样,也是对的,姑且我也这么认为吧。

金刚川我看完还是觉得挺硬核的,可能我的关注点不在那几个镜头的衔接上,因为我不是电影技术党,所以我给忽略了。

我的重心在那那几个演员演的兵上面。

有人说为什么老关死的时候张飞不哭。

应该哭才对啊,这一点有人黑。

我想起来《士兵突击》里连长高城说的一句话: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里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不全的尸体,当别的连队在喊万岁,七连没有!他们只是默默地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后跟自己说我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而张飞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布包好战友的尸体碎片埋入土中,用炮弹壳做了一个墓碑,然后准备做下一次战斗准备。下一次,他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

不就是这么回事么,那个年代,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只是时间问题,都是老战士了,事都见多了,再哭一场,煽情过了吧。

我举个不恰当的感情例子,德国迷你剧《我们的父辈》中老兵对于新兵的自我介绍根本不屑一顾,因为知道他们迟早是个死,所以没必要了解他们,对他们动感情。

感情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没有波澜,试想一下,如果两个人的死亡只是前后不长的时间问题,也许,就是等于你先坐一班列车走了,我,随后就到。

电影要点在于突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金刚川》整个的电影不就是张飞的放大么,美军持续轰炸不能影响志愿军修桥的进度,于是美军在电影的最后关头投下了燃烧弹。

热浪突然袭来,屏幕似乎也发出了灼热的光。

随后电影并没有给出志愿军浮桥阵地一片火海的场景,只是给出了一片废墟。

工兵连连长被烧死在桥上,帮助修桥的步兵连战士也被烧死在桥上,高炮排长被烧死在炮位上。

炸毁的桥梁,烧焦的尸体,飘飞的灰烬,电影中的主角全部被烧死在桥边,隔着屏幕都能闻见一股焦糊味。

似乎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

也没有。

没有牺牲的工兵连以及步兵连战士从树林里奔腾而出,他们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工夫打扫战场,而是迅速用身体扛住摇摇欲坠的浮桥,好让主力部队快速通过金刚川。

他的主旋律是在体现出这个吧,这一点我感觉拍的挺真实的,一面是幼年基建狂魔的体现,一面是我军大无畏的精神,挺和谐的,不知道你们get到没有。

怎么说呢,《金刚川》作为商业片还是不错的,剧本单薄一些,导演呢,应该向奥斯卡看齐。

前面我说了,这部电影的原罪就是国产,在现在的电影工业下,我国确实没有拿的出来的战争电影,所以,在不对国产战争电影抱太高希望的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这些年战争大片连10部都没有,摒弃像《八佰》这么离谱的,其他的就别和外国那么对比了,我们还做不到。在国内,它还是挺合格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