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实是,明清两朝都定都北京,但是面对敌人入侵,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明清截然不同的表现

北京作为大明都成有过数次面临生死存亡,比如北京保卫战和李自成进京。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领兵进攻北京,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了一场保卫大明都城的战争,后世称之为“北京保卫战”。

还有一次就是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

在这两次危急时刻大明天子最终都选择了留下来。

再看清朝时期,两次面对外来侵略,大清统治者的做法。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出逃至承德。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至西安,美其名曰“西狩”。

为什么咸丰和慈禧能够逃跑,而崇祯只能吊死

面对的敌人不同,逼迫咸丰慈禧两次出逃的敌人都是西方列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惩罚清朝,并不是以推翻其统治为目的,所以他们放任了咸丰和慈禧出逃。

而大明两次面临的强敌都是以推翻大明统治为目的,围城力度更强,目的性更明确,不会坐视皇帝逃走。

崇祯不是不想逃,而是错失了时机

李自成进逼北京之时,崇祯也曾召议众臣,商议迁都,其实大明迁都相对比较简单,南京有一整套的国家机器。

崇祯的想法是希望大臣提出迁都的意见,自己力辞,装装样子然后迁都,可是大臣们怕将来被算后账,无人敢提议。迁都一事始终悬而未决,拖到最后,想走都来不及了。

满清可以毫无牵挂的出逃的根本原因

作为外来少数民族的政权,他们对华夏民族的存亡没有责任心。

从满清入关的第一天,战败退回关外都是他们的后路,因为关外是他们的发源地,他们可以“毫无牵挂”的放弃中原的统治。

综合以上原因,咸丰,慈禧可以出逃,大清也可以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延续,对于崇祯来说,吊死煤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留下了“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保留了明朝的气节。

最佳贡献者
2

明与清,同样是定都於北京城,那为何同样面临敌方即将兵临城下。明崇祯走不掉,而清咸丰、慈禧光绪却可以逃得任性洒脱呢(1860年,咸丰避英法联军於承德;1900年,慈禧光绪避八国联军而逃往西安)?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明清有以下几方面不同而决定的。

其一,从民族基因上看,满清属渔猎游牧民族。迁徙乃是其生活常态,而彼时的满清虽已经入关两百多年,放弃了渔猎游牧而选择了城市定居生活。但是,从其文化传统上看,迁徙本来就是其文化基因传统。所以,当敌方即将兵临城下,无力固守而选择逃跑也就自然不是问题。

其二,满清是以华夏征服者而自居,当情况对其不利时,也就不愿意责任担当。二战时期,日军进攻东南亚,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地驻守的英军就或撤退或投降了。其本质上,就是英军并不愿意为殖民地而牺牲。而满清也是一样,满人与汉人泾渭分明,深怕汉化而丧失权力。所以,在政治上,其采取了“联蒙制汉”的策略,杜绝与汉人通婚而与蒙古联姻。满清在其入关后不久,就驱逐辽东汉人到关内,而把东北列为禁地,严禁汉人的闯入。就是怕将来在中原立不住脚,还可以像元末时期蒙古退回大漠那样,退回到东北。既然,满清是以华夏征服者自居,那么也就不愿意为华夏而选择责任担当。

其三,明清两朝的政治制度其实并不同。通常有学者认为明清的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是“清承明制”。然而,其实并非如此,明朝中后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内阁制,皇权受到很大制约。所以,不但崇祯帝想迁都却迁不了,就连万历帝想立自己最疼爱的福王为太子也没能实现。而满清在骨子里是一个奴隶制部落,其入关后又将奴隶制与华夏帝制相糅合。

清朝的政治,在本质上是一种奴隶帝制,皇权藐视一切。所以,明朝时,大臣还可以与皇帝争辩,甚至还有骂皇帝昏庸的。而清朝的为官之道却是“多磕头、少说话”(历经”乾嘉道“三朝的政坛不倒翁曹振镛所总结出的为官之道),这也不能怪曹振镛的无耻,就连曾国藩在慈禧面前,也是奉行这一套官场哲学。

而据曾经服侍溥仪二十余年的末代恭亲王毓嶦所讲:“在溥仪眼中他只是臣子,奴才。溥仪可能认为自己是主宰世界的人,是天下万人之尊,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奴才,甚至连他的皇后也不过如此。” 由此可见,满臣在清帝面前,自称是奴才是很实实在在的。而汉臣的地位更低,连叫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当其主子要逃跑时,会有哪个奴才不识相,而出来阻拦吗?

3

面对强敌,清朝的咸丰、慈禧以及光绪都能逃之夭夭,东山再起,而崇祯皇帝却逃不了,最后落得自杀殉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是血性,从明初以来,明朝一直面临着北方的威胁,明朝之所以选择定都北京,就是为了“天子守国门”,明朝的皇帝虽然大多名声不太好,但却不是软蛋,从来没有因为强敌入侵而跑路,即使在土木堡之变后,面对瓦剌的威胁,明朝也没有迁都,而是积极备战,打退了敌人。当明末,面对清军以及李自成等农民军的进攻,崇祯皇帝还是很有血性的,一直坐镇北京,尽自己作为君王的守土职责。反观清朝的咸丰、慈禧等人没有血性,贪生怕死,一见到形势不对,就很不要脸地扔下百姓,自己跑路了,致使军心大乱,败得一败涂地,最后还去舔着脸找西方列强求和,割地赔款,卖国求荣,以牺牲国家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统治,实则民族败类,贪生怕死之徒。

二是客观条件的影响,明末,崇祯可谓内有外患,北有八旗兵的威胁,南有李自成等农民军的威胁,面对困境,也有大臣们提议南迁,但一直意见不统一,一误再误,最后崇祯没有想到李自成能够这么打到了北京城下,被包了饺子,这时候崇祯想难逃也是插翅难道;而清末,西方列强每次用兵都不多,即使八国联军侵华也只有几万人,慈禧等人见形势不对,想逃跑还是很容易的。

总之,咸丰、慈禧早就被洋人吓破了胆,不行就脚底抹油;而崇祯是自己的选择也罢,被自杀也罢,他也算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君王责任,值得尊敬。各位,你们说呢?

4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被当作明朝皇帝的行为准则,前者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迁都顺天府,后者是崇祯时期即使国事为难,皇帝依然死守,从来没想着逃跑。这一点成为后人津津乐道赞许的优点。



与之相比的是清朝时期,面对京师危急,无论是咸丰还是慈禧,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弃城而逃,所以当时京师两次失陷,都遭遇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来八国联军烧杀劫掠。但是外逃的咸丰、慈禧等在站稳脚跟之后,立即以朝廷的名义集结军队,重新收拾力量,因为皇帝的存在,名义上还在一统之下,随后卷土重来,即使京师陷落,也没有造成其他的连带性灾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意义的。

反过来,崇祯在李自成进兵京师的时候,虽然曾经动过移都的念头,但是在文官的挟持之下,不得不坚守政治正确的界限,死守北京,最终被李自成圆滚滚的豹纹,皇帝、大臣、太子等都无一漏网,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和皇位不搭边的诸多宗室为了正统皇位继续你争我夺。



先后起来的有福王、桂王、唐王、鲁王、靖江王等宗室,和崇祯的血统越来越远,一方面各怀鬼胎,清军南下,被不费吹灰之的击溃。假设当时崇祯南移,那最少皇权还在,朝廷还在,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少,大明还有一股向心力,不会散沙一样四分五裂。

所以,明清两朝,在面对同样难题的时候,一个死守,一个逃跑,两个王朝给人完全两种感觉不同的感觉,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两种选择两种结果,清朝咸丰北狩避难热河,甚至赢来了同光中兴,而崇祯殉难,大明王朝随之崩溃,崇祯死后五年时间,大明河山已经面目全非,屈居于两广、云贵的永历无力回天。这就是墨守成规和灵活运用的区别。



历史上,死节和偷生的例子并不少,唐朝时候,都城长安曾经多次陷落,但是皇帝带着朝臣避走,等集合力量之后在挥师反攻,就以此断断续续的延续一百多年。而宋朝靖康之难,金人南下,钦宗不让徽宗别走集合军队,最后被金人一网打尽,如果不是赵构成为漏网之鱼,那大宋就和明朝一样提前报销。

崇祯事情,南方在应天府还保留一整套的部属机构,三省六部、样样俱全,只需要皇帝南行,甚至假设太子南下都不会有后来乱七八糟的事情。像咸丰一路逃到承德,慈禧也一路逃到西安,甚至都落魄得要饭去了,最终还是保持朝廷核心不变,这样就有一个完整的势力,保持团结一致。



同样的困难,不同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歪史以为,国家大计之前,保存实力,不做一时争斗,来日方长的做法比墨守成规的寻死要好得多,所以清朝相对来说要聪明一些。虽然这样看起来不太光彩,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京师的陷落或许无法避免,可明朝的灭亡不见得是注定的,假如崇祯或者太子任何一个选择南下,局势比当初的赵构要好得多,拥有完整系统的明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历史或许就会改变!最起码会维持南宋的局面。



皇帝出逃不是什么好事,可是皇帝的象征性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皇帝代表朝廷,代表当时的国家,只要他存在平安,那显示这个朝廷、江山还有希望,如果皇帝逞能死节,士气、希望等就一下子没了。尤其古代的法统、道统等长久的宣传维护下,只要皇帝的血脉,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有着无形的号召力、凝聚力,但是前提是活着。

像崇祯一样不仅自己死在北京,还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死了。看起来挺有骨气的做法,可他这么做是对大明是不负责任的。 当时没到真正灭亡的时候,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就等于白白送掉了江山。

5

气节,家教,和汉人的尊严

6

因为崇祯有骨气

7

崇祯被包围了,咸丰没被包围。崇祯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占领区,北京南面和西面是李自成占领,北面是后金占领,根本无处可逃。除非崇祯有翅膀飞到黄河以北,但黄河以北也被四个军阀共同管理,崇祯来了最好的结果是当傀儡。

8

于谦保卫北京明朝天子已经被活捉了!瞎侃什么,至于崇祯是自己耽误了!本来是想去南京的。[抠鼻][抠鼻]大清天子难道要被抓获才好?幼稚可笑。




9

崇祯四面八方全是起义军,统治根基已经不在了,处于无处可逃的状态。晚清最高统治者对国家的实际统治力还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