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清缅战争,满清确实在很多战斗中被缅甸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缅甸军队对满清军队的骑兵较为畏惧,但对于满清的火力颇为蔑视。

清缅战争前后共有4次。

战争的原因是,缅甸争夺北部同时向中缅称臣的土司,并且直接出兵攻打,甚至进入中国境内。

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命令和缅甸贡榜王朝开战。

前三次,清军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一次,

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收复了被缅甸军队占领的西双版纳,然而追击期间中伏,军队伤亡惨重。

乾隆皇帝闻奏大怒,将刘藻降职湖北巡抚。刘藻惊恐之下,自杀而死。


第二次,

乾隆任命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代替刘藻任职云贵总督,出兵攻入缅甸境内,一度占领缅北曼德勒地区。

当时缅甸军队主力正在暹罗激战,但剩下的部队仍然能够对付清军。

缅甸军队很聪明的坚壁清野,吸引清军主力持久战。随后,缅甸军队派一部主力,包抄满清侧后腾越地区,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和退路。

在此次作战期间,缅甸军队有少量从印度和英国人手中购买的燧发枪,在火力和射程上相对清军有很大优势,给后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清军连战不利,被迫向后退入中国境内,损兵折将。

由于杨应琚长期回报前线大胜,却又不断索要粮饷,让乾隆产生怀疑,派出心腹侍卫福灵安去查清真相。

知道满清溃败以后,乾隆极为恼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让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

此次作战,云贵总督杨应琚上报兵部调兵一万四千,实际共调兵二万二千。战争中,死、伤、病官兵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败退回本国境内。

第三次,

乾隆皇帝派爱将明瑞接任云贵总督,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而此时缅甸军队主力已经攻破暹罗首都,大胜特胜,开始将主力抽调回缅甸。

明瑞是悍将,但也相当轻敌。上任以后,他立即率领2万主力再次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军队故技重施,在600里内坚壁清野,以游击战进行骚扰,主力则以木寨配合火枪防御,消耗清军实力和士气。

明瑞连续猛攻,但粮草很快耗尽,被迫撤退。

缅甸军队立即尾随追击,重创清军。明瑞自己率领的1万多人都被缅甸人团团包围,虽奋力突围成功,但伤亡很大,明瑞自己身负重伤,眼见不能突围,用佩刀自杀身亡。

其实,明瑞如果不自杀,也是死路一条。

得知明瑞惨败后,乾隆恼怒之极,下令将逃回来的大将额尔登额逮捕进京,凌迟处死。


连续3次惨败后,乾隆认为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对付不了一个两线作战的缅甸。

第四次,

乾隆任命赫赫有名的傅恒为主帅,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恒调动数万主力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还是同样方法,采用后退决战方式。

傅恒的主力杀到伊洛瓦底江以后,粮草匮乏,传染病流行,战斗力急剧降低,无力继续作战。

既然大半年,傅恒向乾隆汇报已经无力再战,必须立即撤退“奈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三万一千兵,现在仅存一万三千余”。

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随后病死。

这种情况下,乾隆只得找个台阶下,随后退兵。

清朝方面的记载,停战协议为:

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

二、缅甸释放所有战俘

三、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

然而,缅甸根本没有称臣纳贡,还发了封不够恭敬的文书过来,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难,只得装作没看见。


四次清缅战争,4个主帅全部死亡,可见战争的不顺利。清军以泱泱大国,同两线作战的缅甸打成这样,如果说自己赢了就是没天理了。

此次作战中,虽然缅甸军队只用了少量燧发枪,而且型号不一样,主要是从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手中高价购买的,却给清军带来很多麻烦。

燧发枪的精度和可靠性要大大强于火绳枪,而且较为轻便,容易携带。

然而,满清对此也不在乎,并没有大量仿制装备。

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雅克萨的俄军也用燧发枪狠狠修理了清军,后者一样拒绝接受

为什么?

这倒不是满清就是一群傻蛋,他们只是不希望让汉人大量使用火器。

他们认为,满清能够夺取和控制天下的法宝就是骑兵和弓箭。

如果火器大量发展期间,汉人农民人手一杆火枪,尤其是先进的燧发枪,满清的骑兵和弓箭还有个蛋用,加上他们人数又远远少于汉人,肯定要完。

因为火枪不需要像骑术和射箭那样,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掌握,农民往上一二个月,也可以射的很准。这样一来,满清的所谓军事垄断优势就没了,一旦汉人造反,满清就惨了。

这种情况下,满清刻意控制国内火器发展,不允许老百姓使用火枪,不允许汉人为主的绿营大量装备火枪,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满清的所作所为,简单有效的两个字就可以形容:傻鸟!

最佳贡献者
2

别搞笑了,清缅战争清军三次深入缅甸,兵锋直指缅甸首都阿瓦,缅甸被打的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只敢搞丛林游击战,所以请问哪个位面缅甸把清军打的落花流水?缅甸人告诉你的?

战争中清军大部分减员都是非战斗减员,因为清军大多数是北方人,在东南亚作战往往水土不服,因为水土不服染病死亡的数字占到了减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甚至主将都能染病。同时,缅甸被清军打的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只好打丛林游击战偷袭清军小股部队兵袭扰清军的补给线,导致清军后勤压力巨大,而且缅甸坚壁清野清军搜集不到粮食,每次只能带着大量的伤病员撤退,导致远征功亏一篑。

但是问题在于,清帝国的国力不是缅甸能比得上的,清帝国随时可以组织一支大军远征缅甸,而缅甸则不见得每次都能顶住清帝国的攻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就指出,如果缅甸没有及时求和,很可能会崩溃,因为当时的缅甸并非一个整体,境内很多被征服的民族并不服气,所以缅甸必须要警惕内部问题。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贡榜王朝也被清帝国打的元气大伤,泰华郑信也借机复国。如果缅甸不及时求和,贡榜王朝即便能顶住清帝国的军事打击也会失去对被征服民族的控制,最终分裂,贡榜王朝也可能会不复存在。

而且清缅战争清帝国还将部分明朝时期被缅甸占领的地区夺了回来,明确了中缅边界走向。只不过这次战争清帝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外,清军在火力上远强于缅军,否则缅甸也不至于被打的不敢和清军野战,真不知道题目是如何脑补的,搞笑。

全文完

3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是因为按照他的算法,他执政期间曾发动过10次平定边疆叛乱的战争,在《十全记》称为“十全武功”。

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赫然在列。

不说别的战争,单独以清缅战争来说,也是乾隆武功中争议最大的一场,即使是乾隆晚年回想起清缅战争,也不得不说“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以清朝的体量面对一个中南半岛的小国,按理来说,不吊打都不算胜利,可是从1762年到1769年七年时间里,清缅先后发生四次战事,对清廷来说每一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战事规模不大,清军绿营不过三千,缅方人数可能更少,由于没有实现乾隆预想的“穷力追擒,捣其巢穴”目标,云贵总督刘藻被降职后,随后自杀而亡。

第二次战事维持在云贵层面,乾隆任命八旗出身的边疆大学士杨应琚由陕甘总督移任云贵总督,主持对缅甸战事,这一次,进展异常顺利,成功将缅军驱逐出云南(也可能是撤退)。

杨应琚精神为之一震,调集一万四千余人的队伍主动入缅作战,打算彻底击垮缅甸,让缅甸彻底臣服,想的是挺好,打的很糟糕,最终杨应琚因为谎报军情,被乾隆召回京城赐死。

在前两次的作战失误后,清廷已经意识到,依靠云贵一省的军队难以解决对缅甸的战争,第三次战事,调任外戚亲贵明瑞为云贵总督,并且总外围调集两万五千人,两路进攻缅甸,结果立功心切,孤军深入,却被缅军包围,以极大的牺牲才得以突围,但是明瑞却战死缅甸。

第四次战事中,乾隆彻底意识到缅甸实力之强,但是以乾隆较为叛逆的性格来看,越有挑战的事情似乎越有动力,当时缅甸已经求和,但是乾隆非要硬碰一下,不然以后写《十全记》的时候,真的不好写!

如果说第一次战事局限于清缅边境,第二次是云贵对缅甸,第三次是西南对缅甸,第四次绝对是放到了大清国对战缅甸的高度,这一次,似乎不击败缅甸誓不罢休。

在三军主帅方面,乾隆安排了最信任傅恒,并且在太和殿亲授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尽管傅恒率领的清军在正面战场上不属于缅甸,但是也陷入僵持局面,傅恒也因为染病去世。

清军四次对缅作战,四位统帅全部因此而亡,实在是让人唏嘘,最终勉强达成和解,正式停战。

以保卫边疆的角度来说,清缅战争还算成功,但是以一场两个国家的战役,清朝未能彻底击败缅甸,其实是很丢人的。

之所以清军屡屡不能得手,主要原因不是清军不敌缅军,而是缅甸境内热带雨林环境特殊,清军主力大多北方人,无法适应这种气候,缅甸采取的是坚壁清野,以游击作战的风格,采取诱敌深入,骚扰作战,切断补给的方式。

使得清军在热带雨林的气候中,大规模爆发瘟疫,造成大规模非战斗减员,损兵折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清缅战争结束后,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曾向乾隆表示缅军的火器优于清军,因此建议乾隆向西方购买这种枪支,但是乾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对缅甸战争失去兴趣,因此未予以重视。

当时清军采用的火枪全是火绳枪,这种枪比直接燃烧火药的传统火器有着很大的优势,直接通过引线就能点着。

火绳枪在明清战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但是在清缅战争中落入下风,主要原因是,热带雨林太潮了,火绳枪的引线绳受潮后无法点燃,大大影响了发射率。

这就好比在雨天放鞭炮,一旦引线潮湿,炮就不响了。

清缅战争中,清军吃亏在应用火绳枪,而缅军却大规模从英国购买了燧发枪,燧发枪也是利用火星引燃火药,但是在引火方式上,告别引线点燃,而是采取火石打火机的方式,利用扳机使得火石摩擦起火,从而引燃火药。

相对于火绳枪,燧发枪的优势是,操作简单,在潮湿的环境下内部引火的发射原理使得发射率更高。

如果清军也能够装备燧发枪,虽然说对整体战事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也会影响战事的发展。

说到底,还是乾隆的战略思维不行,清朝对于缅甸的战争不应该着手于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应该放宽战争的期限,采取拖延战术,拖垮缅甸经济,最后在一举击败缅甸。

这就好比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派遣大军五十万,规模不可谓不大,结局却是差点全军覆没,而唐太宗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就采取坚壁清野,骚扰作战的方式,派遣精锐骑兵到高句丽的后方去破坏经济,挫败高句丽的经济,最终再一举击败高句丽。

好大喜功的乾隆自然希望能够彰显国威,率领大军踏平缅甸,然而他自己却从未踏上缅甸战场,根本不了解缅甸的地形,如果像唐太宗一样,采取精锐部队,深入骚扰作战,受苦不堪的就是缅甸了。

在面对火器优势方面,乾隆也不喜欢采取新兴的技术,依然抱着老祖宗的东西,认为火器的发展会导致清兵战斗力更加下降,始终未能给予重视。

这种置若罔闻的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第三次清缅战争阶段,本来可以与暹罗协同作战,但是乾隆却认为自己是宗主国,请求藩属国作战,没面子,而拒绝联络暹罗。

其实,对于战争来说,只有战胜才有面子,一旦战败,还有什么面子!

4

中国鸦片战争开始后的近代史,一部屈辱史,是一部血淋淋的挨打史;但清朝的腐败无能,早在百年前就开始显现了。

清廷的腐败无能,在18世纪后期的清缅战争中就暴露无遗。

缅甸是个小国,在明朝的时候,还是中国的属国。

但是从1762年开始,缅甸的贡榜王朝就不把大清放在眼里,多次侵入云南,骚扰劫掠边民。

一向贪图享乐的乾隆对缅甸行为视而不见,没有任何反应,主要还是因为路途遥远,不想劳师动众,不想做赔钱买卖。

后来边关多次告急,文武大臣也数次劝乾隆皇帝出兵,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说缅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这才硬着头皮决定对缅甸动武。

起初乾隆非常狂傲,觉得收拾缅甸是小菜一碟,大清雄狮一到,缅甸乌合之众肯定会不堪一击,望风而逃;或者把武器一扔,跪地求饶。

谁知交手之后,才知道村长就是干部,豆包也是干粮。

缅甸军队战斗力出乎意料,云南总督刘藻带领雄赳赳气昂昂的数万大清绿营兵迎战缅军,竟然被几千缅军打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大为震怒,决心要跟缅甸决一雌雄,狠狠教训一下他们。

可是这场自卫反击战打了整整七年,乾隆四次进行总动员,四次更换主帅,其中三个身亡一个撤职,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丢尽了大清的脸。

满清军队战斗力早期爆棚,八旗骑兵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满清入关后,十几倍于自己的汉兵都像鸡蛋壳一样被无情碾碎,扬州三日、嘉定十屠,清兵何其威猛,让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为什么时间仅仅过去一个多世纪,大清军队就成了草包、纸老虎,连蕞尔小国缅甸也不可战胜了?

究其原因,除了大清统治者进京后只知道花天酒地、鱼肉百姓,放松了军队管理,让恶狼退化成了绵羊外,大清军队武器装备没有与时俱进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当时缅甸军队的装备的火器比清朝先进,他们已经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燧发枪,所以大清军队不是人家的对手。

什么是燧发枪?

燧发枪是浪漫的法国人发明的。

1547年,一个名叫马汉的法国小伙,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为什么叫燧发枪,是因为该枪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取掉了发条钢轮,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这样在射击时,只要扣引扳机,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把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迸发火花,引燃火药击发子弹进行射击。

燧发枪的诞生,改变了发火方式,不仅将射击过程加速,也提高了发火率,还提高了射击精度,可以说是火枪的一场技术革命。

燧发枪一经问世,立刻备受欧洲各国追捧,对燧发枪趋之若鹜,在很短的时间内,欧洲军队就全部“鸟枪换炮”装备了燧发枪,燧发枪在欧洲风行长达两个世纪经久不衰,直到新武器问世之后才光荣退休。

缅甸军队因为已经拥有了这种先进武器,他们经常埋伏在树林中用火枪伏击清军,把清军打得晕头转向,没有了脾气。

而大清的火绳枪射击之前要点着火绳引发火药,速度慢了几拍,也容易发潮点不着,成为缅甸军人的笑话。

中缅之战,历时数年,耗费白银900多万两,大清军队也没有能让缅甸屈服,最终以大清的妥协而告终。

此战结束后,吃够了燧发枪苦头的大清将领们意识到武器的落后,他们纷纷向乾隆上书,要求朝廷采取措施,淘汰落后的火绳枪,引进先进的燧发枪。

但英明、伟大的乾隆皇帝对此置之不理,把将士的奏折束之高阁;以至于大清在后来跟西方列强的较量中依旧束手无策,被列强胖揍,不得不忍受屈辱、割地赔款。

乾隆为什么会这样愚蠢,没有抓住历史机遇呢?

一、狂妄自大 、抱残守缺

乾隆也看来,八旗骑兵是世界上的威武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向小小的缅甸学习,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二、 鼠目寸光、贪图享受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爱搞浮夸,整日把精力都用在打造盛世上面,陶醉在世界第一强国的梦里不愿意醒来。

中缅之战明明是大清遭受重创,却发动宣传机器拼命吹嘘大清军队,欺骗全国人民说大清赢得了战争,让大家欣喜若狂,不能自拔。

如果这时候把大清军队的武器更换了,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谣生事,让大清打败缅甸的谎言不攻自破。

三、人海战术、 漠视生命

大清当时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所以大清有的是人。

当时军备还没有进入高科技时代,燧发枪再厉害,经不起人海战术,大不了多死几个人。反正大清人多,最不缺的就是人。

一个清兵倒下去,千百个清兵站起来、冲上去,前仆后继,就不信赢不了;即使赢不了,也能顶得住,保住权力就行。

四、维护稳定,权大于天

众所周知,大清的权力是靠暴力夺取的,最怕的就是被暴力夺去。

因此国土不重要,丢失多少也不是个事,只要不危及自己统治。

八旗是靠骑兵起家的,骑兵强悍无比,对付危及政权的汉人绰绰有余。因为满族和自己的盟友蒙古族都是游牧民族,骑术精湛,汉族是农耕民族,骑术是他们的短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练就。

可是军队一旦装备了燧发枪,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军人两天工夫全学会了,这就让八旗骑兵失去了对汉人的优势。

汉人一旦造反,人数不占优的八旗兵就会低挡不住,大清统治就会土崩瓦解,这对乾隆来说才是要命的。所以宁可武器落后,将来挨打割地,也不能装备燧发枪被汉人钻了空子、丢了江山。

5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清缅战争不是一个燧发枪打败火绳枪的故事。燧发枪虽然在当时比起火绳枪有着射程远、火力猛的优势,但是射击精度彼此彼此。在燧发枪发明后的两百余年间里,战争的队形和火绳枪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

而就当时而言,清朝的重炮和弓马仍然对燧发枪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乾隆完全有理由拒绝发展燧发枪。

因为在他眼里,燧发枪只会增加个体性的不安全因素。而对提高八旗的整体作战效率,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这玩意一旦在民间流行起来,将是巨大祸害。

那么既然清朝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落后于缅甸。为什么四次清缅战争,最终都落到士兵损失过半有余,主将全部死掉的命运呢?

第一次云贵总督刘藻收复西双版纳,追击时中伏兵,兵败畏罪自杀;第二次两万多清军死了一大半,云贵总督杨应琚逮捕入京赐死;第三次2万多清军入缅,被杀1万,剩1万被围,云贵总督明瑞兵败被围,自杀身亡,大将额尔登额逃回后,被逮入京,凌迟处死;第四次大清战神傅恒入缅后,31000兵,仅存13000余。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最终也因染病而死。

清缅战争开创了乾隆朝前所未有的惨烈败绩,但却是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此刻的乾隆已经无法正视失败,在天朝迷梦中无法醒来。

乾隆即位之后,由于家底厚实,他的“十全武功”在中后期,表演性质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即便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天文数字,大小金川之战耗银6000万两。也就相当于如今打一个村子,费钱几万亿的概念,投入和产出永远无法成正比。

四次清缅战争,后三次缅甸取胜的法宝在于“坚壁清野”以及“游击战袭扰”、自然牵制、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后“最终决战”。

清朝大军深入缅境,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现代战争条件下,速战速决,都是取胜根本。但是很可惜,既然找不到主力决战,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开始蚕食着不适迎环境的清军,生病而死是清军减员的重要因素;而所谓一旦被“战争泥潭”的“游击战”牵制住后,清军的斗志就被彻底消弭;当进退不能,背负着重重心理压力(要么被耗死,要么逃回去被砍头),拖瘦了累垮了的清军,迎来缅军的撅着式进攻,焉能不败?即便大清战神傅恒也无力回天。

所以清缅战争,不值得耻辱。历史上无数军事强国都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里折戟沉沙。法国、英国、日本、美国,无论哪一个战斗条件都曾经优于拿着火绳枪的清军。

这不只是武器上的差距导致的失败,而是乾隆朝长期以来,一种不重视军事改革,一切乾隆说了算,有锅主帅背,有奖乾隆领的默契导致的失败。

其实从刘藻、杨应琚到明瑞,再到傅恒。清军还是那个体制,手里拿的还是火绳枪,拿去的作战方案也一致,只不过主帅从“外人”一层层地地换到乾隆最里层的亲信。

刘藻兵败后立刻自杀谢罪了,没有商量的余地。而杨应琚则玩了个老套路,一面报喜,一面追加要兵要钱。主将打仗真实输赢无所谓,花钱花到乾隆预期规模了,自然也就“凯旋收兵”了。但这次打脸了,钱和兵都要到了,可是“胜利”却无法收场了,因为缅人动真格了。

第三次失败后,乾隆才意识到问题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心腹明瑞自杀身亡后,乾隆终于起用了“国器”傅恒,那可是富察皇后的亲弟弟,平定过准噶尔、大小金川的主,是乾隆亲信中的亲信。然而傅恒最终也染病卧床后,乾隆大为吃惊。在缅王的台阶之下,立刻同意议和息战。

如果乾隆年轻20岁,或许他会正视这次失败,找出失败原因,励精图治,重新整顿清军,改良军制,革新武器配备。但是乾隆已经迟暮,他在总结人生,不愿在晚年背上失败,使得自己的“十全武功”留下瑕疵。

而清军距离上一次的武器改良,已经相隔37年,那个时候雍正也算迟暮,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清军武器的大改革,大清神器“抬枪”就是雍正50岁那年装备清军的。

6

主要是乾隆皇帝自以为满清的骑兵“威力无比”。这些满清统治者思想太过于禁锢,实属极端的顽固派分子。

乾隆皇帝时期,由于清政府对缅甸采取的绥靖政策,缅甸的贡榜王朝逐渐强大,于是缅甸方面开始强迫中缅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上缴税赋,如有不从,则侵袭劫掠。缅甸的这种行为逐渐引起以盛世自居的乾隆皇帝之不满。

在平定西北部的准葛尔叛乱后,乾隆皇帝决定出兵缅甸,以惩治他们的恶行,彻底解决西南边患,史称“清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分为4次,清军所用兵马逐渐增多,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因为缅甸军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燧发枪,使得缅甸军在火力方面占据了优势,导致强大的清军损兵折将。

燧发枪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设有一支击砧,射击时,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击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从而引燃火药而射发。燧发枪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一个熟练的枪手可以一分钟射击两次,甚至可以进行逐队齐射 。而清军拥有的火绳枪,操作起来要超过两分钟才一发,而且射程也不如燧发枪。

见识过燧发枪威力的清军将领们多次上奏乾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然而,乾隆皇帝坚定地继承着“骑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训,认为大量发展先进火器会导致满清骑兵骑射本领的衰退,甚至荒废,所以没有采纳。

其次,清朝金属的冶炼工艺不是很过关,所以无法自行生产,只能进口。再说,在以前的战争中,比如:与明朝军队的战争;与沙俄发生的雅克萨之战;平定准葛尔之战,清军在这些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不也靠的是满清八旗部队的骑射威力,甚至使用的是长矛、腰刀吗?不也是没有使用燧发枪吗?

总之,由于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打的是国力和军事体系,当时清军野战的战术是步兵、炮兵居中射击,骑兵两翼迂回。所以虽然缅甸装备了燧发枪,最后也无法和清军正面硬,抗,而且最终也主动改善了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其实,这些都迷糊了乾隆皇帝对火器改革的看法。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7

让乾隆第一次领略到燧发枪的威力,大约是在18世纪末,清廷与缅甸进行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拉锯战。

原因是缅甸人使用东印度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武器——燧发枪。它的射击原理:在于通过摩擦打火石点燃火药。而手持火绳枪的清军,无论走到哪,都需要带着一根点燃的火绳,在湿热多雨的缅甸丛林,让它不熄火,简直比登天还难!

最后因为战争消耗巨大,终于两国代表坐到一起,签下“和平协议”。而参与这次“清缅战争”的将领们纷纷向乾隆反映,说我们武器不行,要求向西方引进燧发枪。

此时的乾隆已是垂垂老人,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作为一个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想做的就是保持现状,至于引进燧发枪,对部队装备进行大换血。还是留给后辈做吧,于是这位“十全老人”以“骑射为本”的祖训拒绝大臣们的建议。

当时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贡榜王朝当政,贡榜王朝强大到跟英国争霸印北地区,由于跟英属印度接壤,常年接触西方人,对西方战法相当了解,而且军队的西方火器普及率相当高,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相当强。客观的说满清军队这个时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乾隆也是个很强硬的君主,可惜vs缅甸还是败了,不然今天我们在印度洋也有出海口了。

8

不是枪的事!

弘历一贯傻逼,打仗废柴的很!

他们爷儿仨,一对儿半都是吹牛装逼的货色!看看雅克萨就知道满清胡虏吹嘘的大捷不过就是个笑话!

格尔丹也是严寒加瘟疫,还有严重的内乱自己瓦解了,根本不是满清打赢的!回过头来再看打输的这些根本不能看了就[捂脸]

9

说到底火绳枪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据说在1355年,一个名叫焦玉的匠人向朱元璋展示了一款神秘武器,当时称它为“火龙枪”。它造型大致相当于:一根长木杆前头套着一个金属筒,主要用来发射弹丸。

其实早在12世纪末,我国就已出土一门“西夏铜火炮”,可见在火绳枪领域,我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大约在1300年前后,火器第一次登上欧洲的战场,这武器的持有人是阿拉伯人,当时人们称它为“马达发”。作为火龙枪的后辈,马达发无论是造型还是发射原理都脱胎于火龙枪,导致两者相似度极高。

但无论是火龙枪还是马达发,都无法进行进精准狙击。因为说白了,它们都是一根棍子,你想射击时,要一手控制杆子的方向,一手去点杆子前端的“金属帽”。

后来,人们发现直接将引火线作长,通过控制它来完成前端点火;若是把杆子做弯,有利人手握,将利于瞄准。

上图为清军将领在使用火绳枪

可惜这些改进,跟中国无关。在1450-1500年期间,中国的火绳枪还保留朱元璋时期那副老面孔。

等到了乾隆朝时期,因为先有康熙朝外国传教士的铺垫,那些老旧的火绳枪便自动更新,和西方流行的火绳枪一个样。

让乾隆第一次领略到燧发枪的威力,大约是在18世纪末,清廷与缅甸进行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拉锯战。素来被当作“蛮夷”的缅甸人,在这次战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原因是缅甸人使用东印度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武器——燧发枪。它的射击原理:在于通过摩擦打火石点燃火药。而手持火绳枪的清军,无论走到哪,都需要带着一根点燃的火绳,在湿热多雨的缅甸丛林,让它不熄火,简直比登天还难!

上图是缅军使用的燧发枪

于是人多势众的清军则龟缩不前,只能靠人海战术,来保存大清最后一点颜面。

最后因为战争消耗巨大,终于两国代表坐到一起,签下“和平协议”。而参与这次“清缅战争”的将领们纷纷向乾隆爷反映,说我们武器不行,要求向西方引进燧发枪。

此时的乾隆已是垂垂老人,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作为一个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想做的就是保持现状,至于引进燧发枪,对部队装备进行大换血。还是留给后辈做吧,于是这位“十全老人”以“骑射为本”的祖训拒绝大臣们的建议。

上图是清军士兵在练习射箭

没想到这一拒绝,让清廷被西方列强痛打了一个世纪!

10

满清从多尔衮捡漏入驻中原起,就没见有啥子了不起的鸟,说这个盛世哪个霸主天下的,都是马屁精添油加醋撰写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