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清缅战争,满清确实在很多战斗中被缅甸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缅甸军队对满清军队的骑兵较为畏惧,但对于满清的火力颇为蔑视。
清缅战争前后共有4次。
战争的原因是,缅甸争夺北部同时向中缅称臣的土司,并且直接出兵攻打,甚至进入中国境内。
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命令和缅甸贡榜王朝开战。
前三次,清军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一次,
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收复了被缅甸军队占领的西双版纳,然而追击期间中伏,军队伤亡惨重。
乾隆皇帝闻奏大怒,将刘藻降职湖北巡抚。刘藻惊恐之下,自杀而死。
第二次,
乾隆任命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代替刘藻任职云贵总督,出兵攻入缅甸境内,一度占领缅北曼德勒地区。
当时缅甸军队主力正在暹罗激战,但剩下的部队仍然能够对付清军。
缅甸军队很聪明的坚壁清野,吸引清军主力持久战。随后,缅甸军队派一部主力,包抄满清侧后腾越地区,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和退路。
在此次作战期间,缅甸军队有少量从印度和英国人手中购买的燧发枪,在火力和射程上相对清军有很大优势,给后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清军连战不利,被迫向后退入中国境内,损兵折将。
由于杨应琚长期回报前线大胜,却又不断索要粮饷,让乾隆产生怀疑,派出心腹侍卫福灵安去查清真相。
知道满清溃败以后,乾隆极为恼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让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
此次作战,云贵总督杨应琚上报兵部调兵一万四千,实际共调兵二万二千。战争中,死、伤、病官兵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败退回本国境内。
第三次,
乾隆皇帝派爱将明瑞接任云贵总督,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而此时缅甸军队主力已经攻破暹罗首都,大胜特胜,开始将主力抽调回缅甸。
明瑞是悍将,但也相当轻敌。上任以后,他立即率领2万主力再次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军队故技重施,在600里内坚壁清野,以游击战进行骚扰,主力则以木寨配合火枪防御,消耗清军实力和士气。
明瑞连续猛攻,但粮草很快耗尽,被迫撤退。
缅甸军队立即尾随追击,重创清军。明瑞自己率领的1万多人都被缅甸人团团包围,虽奋力突围成功,但伤亡很大,明瑞自己身负重伤,眼见不能突围,用佩刀自杀身亡。
其实,明瑞如果不自杀,也是死路一条。
得知明瑞惨败后,乾隆恼怒之极,下令将逃回来的大将额尔登额逮捕进京,凌迟处死。
连续3次惨败后,乾隆认为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对付不了一个两线作战的缅甸。
第四次,
乾隆任命赫赫有名的傅恒为主帅,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恒调动数万主力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还是同样方法,采用后退决战方式。
傅恒的主力杀到伊洛瓦底江以后,粮草匮乏,传染病流行,战斗力急剧降低,无力继续作战。
既然大半年,傅恒向乾隆汇报已经无力再战,必须立即撤退“奈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三万一千兵,现在仅存一万三千余”。
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随后病死。
这种情况下,乾隆只得找个台阶下,随后退兵。
清朝方面的记载,停战协议为:
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
二、缅甸释放所有战俘
三、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
然而,缅甸根本没有称臣纳贡,还发了封不够恭敬的文书过来,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难,只得装作没看见。
四次清缅战争,4个主帅全部死亡,可见战争的不顺利。清军以泱泱大国,同两线作战的缅甸打成这样,如果说自己赢了就是没天理了。
此次作战中,虽然缅甸军队只用了少量燧发枪,而且型号不一样,主要是从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手中高价购买的,却给清军带来很多麻烦。
燧发枪的精度和可靠性要大大强于火绳枪,而且较为轻便,容易携带。
然而,满清对此也不在乎,并没有大量仿制装备。
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雅克萨的俄军也用燧发枪狠狠修理了清军,后者一样拒绝接受
为什么?
这倒不是满清就是一群傻蛋,他们只是不希望让汉人大量使用火器。
他们认为,满清能够夺取和控制天下的法宝就是骑兵和弓箭。
如果火器大量发展期间,汉人农民人手一杆火枪,尤其是先进的燧发枪,满清的骑兵和弓箭还有个蛋用,加上他们人数又远远少于汉人,肯定要完。
因为火枪不需要像骑术和射箭那样,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掌握,农民往上一二个月,也可以射的很准。这样一来,满清的所谓军事垄断优势就没了,一旦汉人造反,满清就惨了。
这种情况下,满清刻意控制国内火器发展,不允许老百姓使用火枪,不允许汉人为主的绿营大量装备火枪,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满清的所作所为,简单有效的两个字就可以形容: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