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里?

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里?

2020-11-01 08:01阅读(63)

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里?:谢谢邀请,在天井山1. 整个崂山大大小小的山峰成百上千,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相比而言那些带有“天”或“仙”字的山峰,:-

1

谢谢邀请,在天井山

1. 整个崂山大大小小的山峰成百上千,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相比而言那些带有“天”或“仙”字的山峰,更是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今天要去的就是传说中“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崂山北麓余脉的“天井山”,这已经是即墨的地界了。

早上乘坐公交116路车来到终点站下车后,沿“金院路”一路向北步行来到山脚下。举目打量,小山不高,四周全被围墙围挡了起来,山坡上耸立一尊高约10余米的三头六臂菩萨石像,山头顶端青色砖瓦的龙王庙被包围在青松翠柏之中,几面龙旗在它周围上空迎风招展。大门内一条水泥路弯弯的通到山顶庙门口的小广场,大门旁边就是售票处,门票5元。守门的老者很健谈,对这座山的历史也很清楚,交谈中,我对这里的一些疑惑,也都在他这里找到了答案。

对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在的年轻人好像知道的不多,我在小时候就听邻居家的老人对我们讲述过。这个被山东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秃尾巴老李”的传闻故事,在我上一代以前的人们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事情。相传北宋年间,龙山脚下的“大村”有一李姓的人家,夫妻善良勤劳。这一年妻子生了个孩子,浑身黝黑,粗壮有力,但是屁股上有一条尾巴。李父见是个怪胎,就偷偷的把他扔到村外野地里。李母知道后于心不忍,就把其抱了回来好生喂养。一日李父干完活下坡回家,进门看到妻子晕倒在地,怀中一条“黑蛇”在吃奶,尾巴还在晃来晃去。李父知道是儿子变的,心里异常气愤,便用手中的铁锨一下子把尾巴铲了下来,只听轰隆一声人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滩血和一条斩断的尾巴。村民们得知此事,知道他不是凡人,便不再称呼它的名字,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

再说“秃尾巴老李”被斩断尾巴,痛得他忍不住了,就把旁边的山头使劲的抓了一把,这一把就把山颠抓出了一口深井,从此龙山也就叫“天井山”了。抓出来的石头他想送到大海中,可是却从手指缝中漏出了几块掉在地上,这就是“天井山”东南面大约三里地远的“龙抓石”遗迹。据说大个的石头有二十几吨重。

“秃尾巴老李”走后,几年不见音讯。李母思儿心切,整天愁眉苦脸,茶饭不思,骨瘦如柴,没过几年便染病而逝。出殡时电闪雷鸣,雨中来了一条没尾巴的“大黑蛇”爬在坟上大哭,人们知道是“秃尾巴老李”来了,烧纸的烧纸,劝慰的劝慰,“黑蛇”恢复人形后告诉乡亲,自己在深山里修炼,本想成龙后再接母亲去享福,母亲竟然早逝。说完便放声大哭,声如雷鸣。李母下葬后,一阵黑风把坟墓移到现今的海阳境内。

成龙后的“秃尾巴老李”来到了东北的白龙江,那里有条白龙整天兴风做浪,残害沿江的百姓。“秃尾巴老李”就托梦给江边的老百姓,他想在人们的帮助下驱逐那条白龙。在他与白龙交战时,人们看到江面冒黑水,就往江中扔馒头。江面冒白水,就把用布包裹着石灰扔下去。就这样黑龙吃了馒头越战越勇,白龙吃了石灰,体力越来越差,又身负重伤。无奈之下只有远远的逃遁,再也不敢回来了。从此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了。“秃尾巴老李”极为看重乡情,只要黑龙江上有山东人来往,他都会让江面风平浪静。因此黑龙江的船老大开船前都要问“船上有山东人吗?”就是没有山东人,船上的人也会答应说“有”。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民国。据说大串联时,有山东人到这江边乘船,还听到船老大的这种呼唤。

龙王庙传说始建于南宋,屡毁于战火。现在的庙宇是1993年重修的。进庙的台阶中间是长长的龙的浮雕石刻,进门迎面的斗拱飞檐的大牌坊式的照壁,中间刻有两条飞舞的金龙。东南的角楼是钟楼,西南的角楼是鼓楼。院子的中间就是用花岗岩栏杆围起来的“天井”,北面三座殿堂一字排开,正中高大的就是龙王殿。龙王殿门口的正中上方悬挂着慈禧太后亲书的“泽周壮武”的牌匾,殿里正中就是黑脸的李龙王塑像。李龙王头顶上方,悬挂着一个“九江王”的匾额,据说是光绪皇帝给予的封浩。两条蟠龙分别盘立于李龙王的两侧,东西两边分别塑着风伯、雨师、雷神、电母的神像,神态各异,翔翔如生。龙王殿的东面是财神殿,西面是观音殿,正好迎合了现在民间求财、求子的需求。我感到奇怪的是财神殿里的关羽神像不放在正面供奉着,却放在东墙边,看来是在这里的级别不够啊。所有殿宇东西两边墙壁上都是精美的壁画,壁画里的人物惟妙惟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来想看看“天井山”的行雨龙牌,守门人告诉我修庙时从“天井”里捞出的龙牌,有61块存放在即墨博物馆里,有四块被重新放入“天井”里,现在是看不到的。他解释说那么多龙牌都是各地把龙牌请回去求雨,感到灵验后,按规矩再复制一块一起送回,所以才有这许多龙牌。当然也有好多地方觉得龙牌灵验,就常年在本地供奉不送回来了。

传说明清时代,全山东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的众多龙王庙,求雨灵验的只有七座,天井山的龙王庙就是其一。而有行雨龙牌的,全国独此一家。

相传光绪十年,京城地区大旱,永定河断流,北海湖断流,不用说百姓,就连皇宫都感到吃水困难。巨大的灾荒来临,朝廷上下到处求神都不管用,急得团团转。慈禧太后也急召大臣商讨,有工部大臣禀告;山东即墨县天井山的龙井内有龙牌,求雨最灵。陕西曾到那里取过龙牌,结果是路经之地连降大雨,五谷丰登。敬神喜佛的慈禧一听此事,马上命吏部大臣去天井山取龙牌。龙牌取了回来,奇怪的是刚走到北京近郊,天空就阴了下来,正在准备设坛供奉龙牌求雨的慈禧闻听大喜,亲自坐轿出城十里迎接龙牌。没料到的是刚见到龙牌,顷刻之间风雷大作,大雨倾盆而下,一夜没停。到了次日雨过天晴,眼前到处河满沟平。这一来朝廷上下皆大欢喜,纷纷赞扬天井山的龙牌灵验。光绪皇帝龙颜大悦,因为天井山的“秃尾巴老李”行雨有功,特封为“九江王”。慈禧太后也亲笔书写“泽周壮武”钦颁大字金匾,并赐花皮灯笼一对,一路上旗罗伞扇,鼓乐喧天,吹吹打打的把龙牌送回。这一来天井山的香火更加旺盛,前来求雨的遍及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

还有一件灵异的事情是关于慈禧赐予的那对花皮灯笼,这事在周志元编的“崂山志”里也有记载。那是1897年,德国借“曹州教案”占领山东修筑铁路,第二年驻青岛的德军军官听说天井山龙王庙里有慈禧赐予的灯笼,精致异常,便来到庙中打翻老道抢走灯笼。数日后想乘舰回国带走这对灯笼,可没等出胶州湾,雷雨大作,连排的巨浪像小山一样的压了过来,船上的人个个昏晕呕吐,船被浪击得团团转,眼看就要沉没。有翻译告诉这个德国人,这是招怒了天井山的龙神,赶紧祷告,把灯送回可保无事。德国军官本来对东方的神灵不屑一顾,可到了此时别无它法,只得依言诚心祷告,刚祷告完,大海马上安静了。这一下德国军官感到震惊,彻底信服了,马上回去派人把灯送回庙中原处。

龙王庙院子中间的天井是个长方形,井口南北方向长,约5米左右。东西较短,估计有3米左右。井壁四面陡峭。为了安全在井口的四周,用花岗岩的石栏杆围了起来。只有在北面靠大殿的地方才能见到井底的水面,其他三面都被栏杆挡住,看不到井底。这里的龙王庙会是农历六月十三,据说是“秃尾巴老李”的生日。周志元在“崂山志”中记载的民俗歌谣就有;结伴进香小龙山,会期六月一十三。按小龙山就是天井山。会当盛暑而游人如云。妇女虽汗透罗衣,而兴复不减。更传说每当生日这天,老李都会赶回家乡来看看,并隐身在天井中度过一天生日。而这一天,天空总会洒下几颗雨滴。看到了一些资料中说到天井山的高度是海拔83米,可我在天井旁的院子中看到手中的GPS显示海拔77米,相差了6米。

从我进庙一直没见有别人在,当我准备出庙时,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妇女,看来是一家人。她们带了贡品和香、纸等准备求神保佑她家的买卖发财,并问我有没有火?我告诉庙里的油灯上还烧有火,并问她们这里的神仙灵验吗?回答是;“很灵,她们村的人家来这里求的事情,后来都办成了”。这一下让我这无神论的人彻底无语了。

下山时在路上问了两个路人关于附近“大村”的事,回答是全村的人家几乎都姓李。

2

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山东省文登,

3

有好多地方,最有名的是:山东省枣庄滕州市东戈镆虺城店村。至今其母亲坟墓还在村东。每年夏季,秃尾巴老李回家时,风雨交加,唯独其母坟上不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