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咋办?我是一名医生,一名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科医生,但我想骂人,强烈的想骂人!为什么总是有人用自己不负责任的想当然想法,或者道听途说来的办法去误导一种复杂的,有可能致残的慢性精神障碍疾病呢?我想问一句“你的办法,如果延误甚至加重了病情,你敢负责任吗?”

抑郁症患者能够坚持劳动或锻炼吗?累得爬不起来能好吗?

如果抑郁程度属于轻度,也许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会起到一些明显的放松作用,但如果抑郁症状已经达到了中度、甚至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再去进行所谓的劳动或锻炼,还要达到累得爬不起来的程度,只能会加重本来就已经很难控制的抑郁症状,同时也当然会加重患者感受到的消极、悲观、绝望的感受,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更大的痛苦。

我们说轻度抑郁发作一般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中度抑郁发作会造成明显影响,但尚能克服;而重度抑郁发作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让患者感到坚持日常工作或学习非常辛苦,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或者干脆完全无法完成日常工作和学习。而且抑郁症本身就会有明显的精力减退感觉,极易疲劳。所以说如果让抑郁症患者取劳动或锻炼,累得爬不起来,怎么可能会好转,只能更加严重。

累得爬不起来能不得抑郁症?

我记得有人说农民工就没有得抑郁症的,因为他们每一天都累的没有心思抑郁,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而且错的非常的离谱。

精神专科医院中全国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研究团队曾经对深圳的两家鞋厂的年轻农民工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中国流水线农民工群体抑郁症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制鞋业农民工群体存在明确抑郁症状的几率达到了31.7%;可以说这样的比例高于普通人、高于大学生、高于青少年、高于老年人,同时也高于之前的同类研究中农民工抑郁症状比例。即使这其中有一部分达不到抑郁症的标准,但我觉得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农民工群体并非不得抑郁症,反倒是抑郁的高发人群之一。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够让你起码懂得一味地劳动或锻炼没有任何帮助,去医院吧,问问你的医生,如果医生建议吃药,可以多去一个医院,多问问医生的建议,如果大部分医生都建议药物治疗,那么遵医嘱服药吧,别坑自己。

最佳贡献者
2

纯属瞎说。我患抑郁症每天爬900米高的梧桐山,来回两个小时,非常累。坚持了10年,只是感觉当时轻松一点。第二天早上起来,照常难受。后来还是去康宁医院看病吃药才恢复,现在还在吃药,越拖得久就需要长时间吃药。抑郁症患者切忌相信其它方法,只有去医院精神科看病,坚持吃药才会康复。相信我我什么办法都都用过,不会有效。

3

真是不知道您从哪里听来的“歪理邪说”,您这种看似“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纯属无稽之谈!这样做只会害了患者!抑郁症的患者本身疲乏感就要比普通人强很多,这样只会加重他的症状。

为什么不建议抑郁症的患者被“累趴下”?

抑郁症的患者本身的情感基调就是灰暗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本就疲乏无力感充斥着生活,过度的劳累只能会加重本来就已经很难控制的抑郁症状,同时也会加重患者感受到的消极、悲观、绝望的感受,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更大的痛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可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根据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哈佛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即使在遗传上易患抑郁症的人群中,运动水平高也能显著降低抑郁的几率。

这项新的研究利用了来自Partners Healthcare Biobank近8000名参与者的基因组和电子健康记录数据,研究人员跟踪那些在生物库注册时填写了一份关于他们生活习惯(包括体力活动)的调查的患者。随后,他们在未来两年内分析了数百万个电子健康记录数据点,并确定了接受抑郁症相关诊断的人群。他们还计算了每个参与者的遗传风险分数,将整个基因组的信息合并成一个单一的分数,反映了一个人的遗传抑郁风险。

他们发现,在未来两年内,遗传风险较高的人更有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考虑到遗传风险,体力活动较多的人也不太可能患抑郁症。此外,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对抑郁遗传风险得分最高的人也有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高强度的活动形式,如有氧运动、舞蹈和运动器械,以及低强度的活动形式,包括瑜伽和伸展运动,都与抑郁的几率降低有关。总的来说,每增加一周4小时的活动,个体抑郁发作的几率就会降低17%。平均来说,每天增加大约35分钟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降低风险,预防将来的抑郁症发作。所以,自己的多巴胺自己生产,动起来吧

为了你的情绪,请动起来吧~

4

有人说,得了抑郁症要劳动或锻炼,累得爬不起来,才可能好转?

这种说法我也听到过,绝不是巧合,确实很多人这么认为,而且还自认为真理到处宣传,更为滑稽的是,说这种话的人是在我的睡眠门诊开药的过程中与其他人的谈话。

得了抑郁症要劳动或锻炼,累得爬不起来,才可能好转。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

虽然,我经常鼓励一些焦虑、抑郁的患者运动,但我的初衷是锻炼他们培养爱好,而且注意,我强调适当运动。

运动疗法治疗抑郁症目前比较受欢迎,包括国际上、国内都在研究,其成本低、副作用小,但是:时效长、易于中轻度患者所接受的优势,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一起来看原因:

一,从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来说,抑郁症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不足。这种神经递质可能是五羟色胺,也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还可能是多巴胺,当然还可能是同时缺少其中的几种。当这些递质不足时会导致人的动力不足,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心情高兴不起来,同时还具备“不愿动、不想动、没力气动”。这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病理基础的,这个时候,有人督促他出去劳动,去锻炼,无异于使病情雪上加霜;

二,让人累得爬不起来,病情能好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匹良驹日行千里,本来已疲惫不堪,但你偏要让他超负荷工作,殊不知这样的超负荷恰恰是一种压力。压力,对于精神的摧残,无需我多讲了吧?

三,患病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即使是我们医生,也会根据病人情况做不同治疗方案,有些需要服药治疗,有些必须加强监护、有些则应该及时行电休克治疗,所以,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且屡试不爽的。

总结:运动疗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例抑郁症患者,而且在使用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结合患者的兴趣及身体状况制定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运动方案。这需要结合体育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没有经过相关理论学习或培训,是无法指定有效的方案的。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抑郁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关注归关注,能否正确认识抑郁症才是最主要的。

抑郁症属于破坏性心境障碍,在临床上的表现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且与实际环境严重不符,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没什么用处),对任何事物都挺不起兴趣,包括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事物或爱好,有的可能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动,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头痛,头晕,反胃,腰酸背痛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连续持续两周及两周以上。

以上的临床表现仅以普遍性的纯粹抑郁症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微笑抑郁症焦虑型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有的有共病,即患抑郁症的同时患有其他神经症或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比如患抑郁症的同时有强迫症。

抑郁症要怎么才能好转?普遍的观点是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咨询师联合治疗,一个负责开药,一个负责心理咨询。仅靠靠吃药肯定是不行的,是药三分毒,治疗抑郁症的药含大量激素,吃后会发胖,而且有轻躁狂等副作用。因而,需要同时进行心理咨询。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而言,除了西药,传统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明显效果。

单纯叫抑郁症患者劳动或运动到累得不行就会好,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还会延误或加重病情。

运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抑郁症,但不能作为主要手段。轻度抑郁症患者通过运动和心理咨询是可以治愈的,但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就好比一头累坏了的牛,无力劳作,这个时候你再拉这头牛去犁田,它可能直接就挂了。抑郁症患者由于大脑神经递质不足,五羟色胺、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分泌不足,本身提不起兴趣。我们建议抑郁症患者适量运动,但不建议抑郁症患者过量运动。因为身体锻炼能刺激大脑神经的生长和灵敏度,同时产生积极情绪。比如跳绳,跑步,拳击等等。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单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骨骼,累的爬不起来不但对身心没有帮助,反而可能损害健康。

6

按照现在心理学的定义,抑郁症是一种病(因为超越了一般人的情感范畴,所以从多数人的角度来看,是病;但是站在这些抑郁症体验者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是病,所以是相对的,如果被人诊断为抑郁症者,就不要那么快先入为主),严重者需要终身服药,这是因为抑郁症很少能从内心去化解,只能从外因去找办法解决,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

为什么得了抑郁症的人很难从内心去化解呢?因为我们现有的手段和方法很难与患者同频,没法产生共鸣,所以没法用语言引导。一般的情况是,抑郁症者把心理咨询师搞晕了。因为在生命的感悟层面来说,所谓的抑郁症者,他们一般对生命的探索或感悟(比如生命的意义,人类的来源,宇宙的形成等)往往比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要丰富,或者体验更深。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能从更高维度跟抑郁症者交流,根本上就是对牛弹琴,就好比一个小学生跟一个博士谈什么叫相对论一样,效果可想而知。

除了器质性的损伤外,绝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是心病,所以心病只能用心药,其他治疗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普通的治疗方式有:适当的运动、倾诉、转移意念,吃药、陪伴、医院治疗、每天做一件好事、做志愿者、专注做一个感兴趣的事情(例如书法、抄心经、弹琴等)。

抑郁症的核心原因是对生命的意义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有些抑郁症者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活着很痛苦、没人理解(普通人觉得他们是无病呻吟)、得不到应有的爱,引发悲观、绝望的感受,容易轻生,所以要靠药物来控制,以免发生危险。

根据本人的经验,抑郁症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探索,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既然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理解了人生的意义,所以直接从人生意义入手,大道至简。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唯有知道自己的天命,我们才有目标,才有激情、才有快乐,才有意义。了解自己天命比较有效的方法,一是去领悟经典书籍,比如《道德经》、《庄子》、《黄帝内经》,还有一些佛经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比如《金刚经》《心经》。上面的书籍一般人理解不了,因此,还有一个比较快的工具,就是九型人格,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欲望及恐惧,就容易深入去自我察觉,自我成长。

日常心理咨询师或者抑郁症者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供大家交流、参考:

1.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心里鸡汤,是有深层意义)。

2.了解他人、接受他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了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心情保持愉悦)。

3.要明白人生就像一出戏,自己是主角,周围的人都是配角,没有这些配角(无论在你看来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主角也没法演下去。因此要理解、接纳、感恩。如果有这个思维,就能很好地跟所有人和谐共处。

4.坚持利他。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很多人以为拥有是幸福,实际放下才能获得快乐。但拥有很重要,因为只有拥有了,才能心甘情愿放下,就不再执着,就会产生助人利他的思维。抑郁症者一般追求被爱,追求被认可,因为得不到,就产生诸多情绪障碍。所以抑郁症者如果每天都能坚持做一件好事,哪怕很小的好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不断得到正能量,积少成多,慢慢就能走出自卑,生命无意义的的困境。因为生命的终极使命就是利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每天利他,心情一定很好。这个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是有效果的。心甘情愿学习雷锋精神,学习党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做志愿者都可以治愈很多轻微的精神疾病。

5.懂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是为了体验,任何事情的发生对我们个体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帮助我们觉醒(包括适度的抑郁症,也是一种体验,体验后才会知道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幻觉,痛苦与快乐都是一念之差,只要一转念,瞬间可以解决绝大部分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抱着期待的心情去面对今后的一切,不论是好事还是磨难。只要当下保持积极的心态,一切事情都会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6.传统中医。一般传统中医认为抑郁症是阴气太重、阳气不足,火力不够。所以多吃一些升阳的食材或中药,达到体内阴阳平衡,对治疗抑郁症也是很有帮助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悲极生喜、阴阳互生、否极泰来;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都曾经有过抑郁症的经历,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一旦觉醒(往往是瞬间发生的),就会充满无穷的力量。

7

其实抑郁症患者是没有能力,没有体力,没有心情去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那些能劳动和锻炼的人,患有抑郁症明显少数我,当然不能理解抑郁症是什么状况了。


8

得这种病很麻烦,得有好的环境,人气好的份围会好的快些,我觉得应该放下现在有的生活,到南方大的寺院,比如芦山东林寺,南山广化寺,这些大的寺院去做义工,那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只有相互关怀,时间长了,心情就好了,病也许就好了

9

这种说法相当于对一个刚被车撞了的人说:你要勇敢的自己站起来,跑,跳,你就不疼啦!

或者跟一个得了癌症的人说:你得坚强,你得微笑,癌细胞就被你吓跑啦!

我问问你,让车撞了还能站起来吗?得了癌症你能笑得出来吗?

有些人,鞭子没抽到自己身上,把手一叉腰,上下嘴唇一碰,说的就真是轻松。

把顺序搞清楚,他是得了抑郁症,才没法去劳动或者锻炼的。

不是你说的那么轻松:不就是爬起来锻炼吗?

他没有能力爬起来,明白吗?

你是正常人你才觉得轻松,对他来说难于登天。

你这么能,你飞一个给鸟看看?

能通过运动或者劳动治愈自己的,那不是抑郁症,是抑郁症状!

都搞清楚,别拿不到执照冒充医生,耽误人家治疗。

抑郁症只有一个去处:精神科。

外加亲人关爱。

10

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病,但是在很多人心里觉得抑郁症是自己咎由自取,是自己想的太多。所以有这种心理的人就会觉得,只要能够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把他们的精力耗尽,那么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也就是说抑郁症就会不治而愈。这种想法真的是极其荒谬。

患抑郁症的人对他整个生活里出现的人或发生的事都持有一种非常悲观的态度,她们主要的心理特点就是在于对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人有一种非常绝望的情绪,所以他很难有热情去做一些事,甚至是一些他原本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因此,你要他去做一些劳累的事情他就更加抵触了。

此外,劳累的运动对于治疗抑郁症是毫无用处所言的。这种运动只能给你一时的快感和刺激,在生理上也不过是一时的精力耗尽。其实,在本质上,这个跟你夜里无法入眠,直接给你一棒打晕没什么区别。当天夜里你确实能睡个好觉,第二天不过还是旧态复发,身体愈加难受,心情照旧低落。

抑郁症患者目前相对靠谱的做法还是听医生医嘱好好吃药。虽然这些药物对人体免不得有伤害,但总归把轻度抑郁症生生熬成重度抑郁症要好。家里有亲戚前几年得了抑郁症,吃了一年的药症状有了很大的缓解,整个人看上去也基本没有什么异常。在一群自以为是的亲戚的劝说下,她觉得自己已经痊愈就不用吃药了。结果没过多久就旧态复发,最好还是去看了医生,重新配了药吃。

总之,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去做一些极限运动,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可能对病情产生些无法控制的不利因素,而且在可行性上也是存在很大不足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