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北京故宫隆宗门的牌匾上,确实有一个截去了箭杆的箭头插在上面,因为不起眼,所以可能很多游客没注意到,关于这个箭头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说是李自成打下北京以后,高兴之下在隆宗门下朝牌匾上射了一箭,于是就留下了这么一个箭头。不过这个说法显然不对,隆宗门的牌匾是清朝的时候装上去的,上面有满汉两种文字,李自成怎么可能射的到呢,所以这种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种说法,说是清朝天理教起义,攻入紫禁城的时候留下的,嘉庆为了警示后人,特意下令留下这支箭。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一些疑问,天理教攻入紫禁城,靠的是在宫中的内应接应混进去的,偷偷携带一些刀具还有可能,弓箭这种比较大的玩意可带不进去。就算真的天理教或者清军平叛的时候射上去了一支箭,嘉庆如果下令以作警示的话肯定也有相关记录,但是目前尚未查到有文献记载此事。

第三种说法则是说这只是溥仪和其他宗室子弟闹着玩的时候射上去的。辛亥革命以后,溥仪虽然退位,但是还是在紫禁城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他也不能像祖辈那样随便离开紫禁城,无聊之下就在宫里找点乐趣,加上此时规矩也没当初那么大,于是就和一帮宗室子弟在隆宗门这边练习射箭,于是就在牌匾上留下了箭头。按照一些文献记载,在50年代修缮隆宗门时曾经在门上发现不止一个箭头,所以很可能真的是溥仪他们不小心或者干脆是故意射上去的。

大家觉得那种说法更正确,也可以发表下自己的意见。

最佳贡献者
2

说起紫禁城里的隆宗门大多数人都觉得很陌生,去游玩过的人一时半会儿也不见得想得起来,在这里面却隐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在隆宗门的匾额上有一个非常小的黑点,仔细一看竟是一只断箭,显然是有人故意射上去的,在这戒备森严的皇宫重地是不可能有这种状况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代表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500多年的历史里,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生活过。

按理说故宫作为皇家居所,其应该是守卫森严,规矩繁琐,就连王公大臣不被召见擅自闯进去都是死路一条,至于那些想要偷偷溜进去的盗人,更可说是想都别想了。


虽说是如此,但是在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在紫禁城里面还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把嘉庆老头给折腾了一下。

白莲教是中国最为神秘的宗教组织之一,有着相当大的群众基础,“反清复明”是痛骂的毕生追求,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力,天理教为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于京城一带。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头目林清根据之前天上出现的彗星奇相,推算出这是将改朝换代的迹象,恰逢嘉庆皇帝和文武大臣前往承德背部的木兰围场打猎,京城守备空虚。


满族人尚武,从康熙时候起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木兰秋猎,就是借此以训练军队,到了嘉庆时期满清正是从昌盛到衰败的过程,但每年的秋猎照常进行,今年也同样如此,带了大量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前往承德打猎。

10月8日这一天,林清集结了200多天理教徒,想趁此机会攻下紫禁城,过几天皇帝瘾,这样的想法让他冲昏了头脑,他兵分两路,东路攻打东华门,西路攻打西华门,在宫廷太监刘德才、刘金等人的接应下,闯进皇宫,一路烧杀掠夺,很快就来到了隆宗门前。


隆宗门和太和殿仅一墙之隔,是皇帝接待附属国的使者和客人的地方,这个地方除非是有客人邀请,不然这里是进不去的,就算是王公大臣也是不可以进去的,贸然闯入的话,必然会被责罚。

隆宗门是连接宫外与内廷的关键所在,谁掌握着隆宗门就意味着胜利,宫内的守卫自然是不能让他们攻进去的,当林清等人来到隆宗门时,厚重的城门已经关上了,宫内的禁军侍卫正好也赶到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混战,而隆宗门上的那只断箭就是这次战斗中留下来的。


嘉庆皇帝打猎回来后,很是生气,他一边向天下人认错,一边对参与起义的民众进行血腥的屠杀,至于门额上的断箭也被刻意的保留下来,以示警戒,时刻提醒自己,这支历经200余年风吹雨打的断箭得以保留至今。
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这断箭在史料里并无记载,也没法认定这就是嘉庆年间的东西,而这只箭的箭头杆是朝上的,也就是说箭是自上而下射的,天理教徒不可能站在匾额上往下射箭。

再过这些天理教徒使用的都是短刀,平时都是将刀藏在衣服里,他们并没有弓箭。

历史学者吴空先生曾寻访过50年代修缮隆宗门的老师傅,这位老师傅说当年隆宗门上其实有很多箭头,在清理修缮时,把所有的箭头都拔了下来,因为当时这匾额上有拔箭头留下的小坑太显眼不好看,于是就顺手插了一支箭上去,补上了这个小坑。


这些学者认为是清朝宗室练箭的时候留下的,清朝灭亡后仍然有不少皇室子弟居住在紫禁城,比如溥仪就经常带着兄弟在里边玩耍,这些宗室子弟没有了宫规束缚,就自由自在的被匾额当做靶子来练箭,留下些箭头在门上也是完全有可能。
因此说,这只断箭到底来自何时,至今也无定论,还是一个谜,正因为成谜,人们才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它,去解开它。





3

历史学家有人这么讲满清王朝,说是在乾隆以前呢满清还是世界上的一流国家十分的强盛,但是自从乾隆皇帝之后满清王朝就开始可日渐的衰落,北京的故皇宫很多人都去过也都知道,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北京紫禁城的隆宗门的牌匾上插着一根箭到了现在已近二百年,至今没有拔下来这是因何缘由呢?

要问这枝箭为什么没有人拔下来我们还要了解一段当时的历史,当时乾隆皇帝在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以后突然的就驾崩了,做了几年冷板凳皇帝的嘉庆一掌握了实权以后就果断的下令干掉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和珅和中堂,其实和珅当时虽然是贪了一点,不过和珅这个人确实特别的有能力,能够稳定住大清王朝的时局。

嘉庆皇帝匆忙的处置了和珅以后,除了抄没出和珅诸多的家产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性的东西,甚至还导致了朝廷内部大小贪官们的警觉,可以这么讲嘉庆一朝真正和他一条心的官员实际上并不多,就连当时很多皇宫内的太监也是和珅的眼线,和珅一死很多太监们怕最后也落得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所以时时刻刻都想要干掉嘉庆皇帝然后拥立新皇帝,只是苦于一直没有等到机会!

不过嘉庆皇帝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人,按理说刚刚干掉了和珅就应该低调的安分过上几年,好好的把朝廷上下的事情给理把理把没想到他却想要亲自参加皇家举办的木兰秋围,尽管当时很多的大臣们都对嘉庆皇帝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嘉庆皇帝最终还是执意要去,并且这一去就带走了皇宫之内最精锐的大内侍卫一起随行!

看到嘉庆皇帝还有大量的精锐侍卫们离开了皇宫,潜伏了已经很久得太监们认为自己的机会到了,如果不好好利用这次机会的话,恐怕自己的一辈子就只能老死在皇宫之内了,所以这些太监们勾结了一部分值守皇宫的侍卫们,还有当时一支穷苦老百姓组建的教派天理教。

这些太监们和天理教一干人等分工明确,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攻占皇城的机会,也就是在嘉庆皇帝离开皇宫不到一个礼拜的时候,太监们趁着夜色打开了最外边的皇宫大门,让四面八方赶来的天理教教众杀了进来,当时皇宫留守的侍卫们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一时之间死伤一片皇宫的多道拱门被破直逼皇帝的深宫内院,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北京城外的驻防兵及时的赶来救援,在一阵厮杀之后由穷人组成的天理教不是皇帝正规军的对手,纷纷的败下阵来无数的人被当场绞杀,主要的头目全部被抓了起来,而在争斗的过程中一道流箭正好射到了这隆宗门的门匾上。

后来嘉庆皇帝听说了自己的内宫差点被破,盛怒下令杀死了很多的人,甚至把身边的一些皇族大内侍卫换了不少,通过这次动乱把皇帝吓得不轻,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为了它的子孙后代不再犯这种错误就下诏罪已,而那只射在隆宗门的门匾上的箭也并没有取下来,而是留在那里时时刻刻的警醒着嘉庆皇帝以及爱新觉罗的后代们……

时至今日,大清王朝早已灰飞烟灭,而紫禁城也成了人们观赏的地方,紫禁城的管理人员们考虑到这块匾这枝箭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也就保留其原来的样子,让大家永远记住在两百年前的嘉庆皇帝时期还有过这么一件“大事件”。

好了关于隆宗门匾的箭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多多给我留言分享谢谢大家!

4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可谓国家重地,不可能有人敢擅动刀兵。但是在隆宗门的匾额上却有一支断箭。至今还保留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往紫禁城射箭?为什么又没取下来呢?



这事还要从嘉庆皇帝说起,乾隆后期土地兼并依然成风,大量农民破产。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嘉庆年间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一股势力。仅白莲教起义就波及了四川,河南,湖北,陕西五个省,迅速蔓延。从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历时九年才平定白莲教起义。

但是农民起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作为白莲教的一支分支的天理教,在京津一带起事。嘉庆十八年,嘉庆出外游猎,带走了紫禁城的大部分精兵。天理教趁虚而入,但是禁卫军发现以后迅速关闭城门,只有十几个人进入紫禁城。

这十几个人一路狂杀,直奔太和殿。但是禁卫军关闭距离太和殿仅一墙之隔的隆宗门,由于大门实在太过坚固。再加上禁卫军人数众多,攻不下隆宗门,起义军为了泄愤朝着隆宗门乱射。随后清军大部赶到,消灭了起义军。

这样的变故震惊了嘉庆帝,为了警醒自己和紫禁城的士兵,他决定把那支箭保留下来。这就是故宫匾额上的那支断箭。

5

今年夏天,我去北京故宫去游览,当我走到故宫乾清门前广场西侧的隆宗门时,发现门的牌匾上赫然插着一支箭,我很纳闷,为什么这里有只箭呢?

我通过望远镜观察这支箭有年头了,我问导游,他告诉我这支箭是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首领林清领导的起义军射上去的。我问,从嘉庆到现在算算有200多年了,为什么至今没有拔掉呢?



导游告诉我,这是清朝嘉庆皇帝当时不让拔下来,目的就是警示后世子孙,要提高警惕,天天防贼,夜夜防盗。至今作为文物一直保留了下来。随后导游为我讲了这支箭的来历。

话说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了天理教起义(白莲教的分支),随后嘉庆下旨扑灭了天理教起义。但是部分教众潜伏了下来。当时北方分教的领袖叫林清,祖籍浙江,后潜伏到北京大兴县布教。大兴县他居住的地方成了起义军的窝点。

这年的夏天,起义军打听到嘉庆带着老婆孩子和一班文武大臣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去了。嘉庆帝认为天理教被消灭了,这才有心情去旅游观光。林清觉得这是个好时机,皇上和大臣们不在北京故宫里,此时皇宫必定空虚,管理松懈。

林清一面组织人马,一面派人进京打探情况,并令人用金钱收买看城门的士兵,等这几路人马布置完后,万事俱备,林清决定七月十四日兵分四路从四门往里进攻,约定在隆宗门前汇合。



到了起义的日子,起义军每500人为一组,共四组分别攻打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林清带队攻打北门。四门同时发起了进攻,林清的北门推进的很顺利,城内的看守士兵早就被收买了,见他来到,马上打开了城门。林清很快来到了隆宗门。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东门起义军受到了火力压制。原来是嘉庆的儿子旻宁(后来的道光皇帝)用火枪阻止了起义军的行动。当时嘉庆去避暑山庄避暑的时候,嘉庆的第二个儿子旻宁由于身体不舒服没有随行,这时他正在书房看书。

当他听到隐隐约约嘈杂声后,他马上爬到故宫最高点,仔细观察,发现有起义军攻打四门,这时宫中大乱,嫔妃们像没头的苍蝇乱跑乱窜。侍卫也没人管理和组织。

此时旻宁急忙从高处下来,他没有慌乱,而是组织侍卫分别支援四门,他返回书房,拿起挂在墙上的火枪,返身来到高处,瞄准门上翻墙而过的义军,一枪一个进行了点射。义军吓得不敢再翻墙而进了。



▲嘉庆

旻宁用枪射击也是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原来宫内禁止放猎枪,不过现在情况危机,没有时间来请示有关部门。旻宁只好自作主张。

四门的情况是这样的,北门林清已经来到了隆宗门,他带领500名义军想乱箭射击,打算强行进入。旻宁用火枪压制住了东门,西门和南门被侍卫死死把守住。

此时宫中禁卫军得知情况马上组织人马来到了城门前。义军瞬间被包围了,攻破的大门重新关闭。林清被关在了故宫里,成了瓮中之鳖。经过一番激战,林清所带的500人只剩下了十几人,最后林清放下弓箭和长矛束手就擒。

其他三门情况更惨,东门义军被旻宁点射死了许多。西门和南门被禁卫军消灭的一干二净。

这次起义对嘉庆帝震动很大,这是近距离的决斗,起义军都攻进了故宫。嘉庆接到京城消息后,连夜带人赶了回来,嘉庆感到后脊梁直冒冷风,自己的宝座差点被林清抢去,太悬了,要不是旻宁,后果不堪设想。



▲道光

嘉庆叫来了儿子,旻宁以为父亲回来要训斥他,他怯生生站在父亲面前,然而事实正相反,嘉庆心中暗定了旻宁为接班人,同时表扬了儿子一番。旻宁在父亲嘉庆去世后,1820年称帝,他就是历史上的道光皇帝。称帝后,人们说他的皇帝位是用火枪打来的……

嘉庆为了警示后人,不让子孙把隆宗门上林清射上的箭拔掉,意思是警钟长鸣。导游讲完故事后,看了我一眼说,现在你看到的只是留下了一支,实际上面不仅这一支,我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遍,上面确实有箭射的痕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喃喃自语道。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6

可以当成一个有故事性的景点来宣传,增加故宫特色,也可以警醒人们当年曾经连故宫都被侵占的历史

7

去过故宫的人可能都知道,在乾清门前广场的隆宗门匾额上插着一支箭镞,从它被铁锈腐蚀的程度可以看出它有着久远的历史,那么它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戒备森严的紫禁城怎么会容许有箭镞射在匾额上?它又为什么没有被清理掉而是一直保存至今呢?

其实,这支箭镞背后有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清朝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有72名天理教成员使用传统的冷兵器竟然闯入了紫禁城,这支箭镞就是他们与宫廷侍卫战斗之时留下的!

康熙年间由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的天理教又被称为八卦教,它其实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和后来的义和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天理教自从创立之后便开始迅速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传播,由于其主要目的在于天理教头目敛财,所以早在乾隆年间便已遭到全面禁止,天理教的布教活动转入地下。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北京大兴人林清称为新一任的天理教首领。

林清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他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把全国的天理教各个分支统一起来。身为最高教主的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追求,尤其是在黑暗的清朝统治时期。在嘉庆十七年,林清和李文成等人将天理教改编成军教合一的组织,决定暗中起义,并约定在次年九月十五日趁着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游玩之时一同举事,进攻京城。

但是由于天理教的分支太多了,本来属于绝密的行动却走露了风声,身在河南滑县的李文成被捕。情急之下,李文成的妻子率领滑县三千多位教民提前起义并攻破了滑县县城,救出了已经被砍断双足的李文成。

但是李文成的意外事件并不为身在北京的林清所知——李文成本来是要前往北京进行支援的。九月十四日,林清派七十二人混入京城,次日他们又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之下分为两路,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进入紫禁城。其中李文魁率领的一支队伍在隆宗门、中正殿直至养心殿与皇宫禁军展开巷战。

但是这些教民毕竟是第一次进入庞大且森严的紫禁城,他们对皇宫布局一无所知,于是见人便问“金銮殿”到底在哪里。正在这危急的情况下,皇宫侍卫调动火器营与这些手执冷兵器的平民百姓继续战斗,而后来的道光皇帝甚至还用鸟枪击毙了两名教徒。最终,这七十二人全部被杀或者被捕。

十六日凌晨,未亲自参加战斗的林清在家中被捕,起义彻底失败了。这就是著名的“癸酉之变”,事后,嘉庆皇帝下《遇变罪己诏》,说这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并将参与谋划或者行动的教民全部处死。

而隆宗门上的箭镞,正是李文魁等人攻入紫禁城之时所留下的,它之所以没有被清理掉,就是因为嘉庆皇帝特意下令保留,以示警戒。但可惜的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个代表着腐败清朝政府统治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的巨大矛盾的箭镞,并没有让后世皇帝振作起来,最终还是被内忧外患所推翻。

8

这个说法可不是民间流传,这可是真实存在的。据《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十八年九月,从幸秋狝木兰,上先还京师,而教匪林清党犯阙之变作。是月,戊寅,贼入内右门,至养心殿南,欲北窜。上御枪毙二贼,馀贼溃散,乱始平。”

而这支箭的箭头如今都插在故宫隆宗门的牌匾上,去故宫参观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支箭是在公元1813年,嘉庆年间被乱党射上去的,如今已经存在了206年,嘉庆皇帝当初没有拔掉这支箭的原因很直接,那就是为了让后人永世铭记这次反乱带来的阴影,也是为了警示后人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防不备,更好地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关于隆宗门牌匾上的这支“谜箭”的来历,我们来说一下:

公元1813年六月,嘉庆皇帝带领文武大臣并且携带宫中女眷共同前往避暑山庄去游览风景、躲避暑气。本来嘉庆帝的兴致很高,但是一场无人知晓的地下势力正在悄悄蚕噬着清政权。这股势力就是白莲教的分支——天理教。而此次企图攻占紫禁城的领导者就是白莲教当初覆没时候侥幸逃出来的林清和李文成。由林清所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军,在经过仔细商量密谋后,很快便攻进了紫禁城内,但是却没有攻占。

当时,起义军分为东、南、西、北四路,而景运门、隆宗门此二门则是进入皇宫内廷的前两道禁门,因此是需要严加防卫,禁卫军重点守护的。虽说戒备虽如此森严,但是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竟有一支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农民起义军在头领陈壤、陈文魁率领下,由内应太监刘金、阎进喜带领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打到了景运门、隆宗门的门前。

起义军前期进展几乎没有任何伤亡,势如破竹。进入西华门的一支起义军居然直捣皇帝起居的养心殿。隆宗门外,则是由林清亲自带领的起义军,本来进展势如破竹、甚是顺利。但是无奈却碰巧让当时尚未登基的道光帝察觉到了,道光帝情急之下召唤禁卫军,禁卫军一时之间将东、西、南三门的起义军尽数解决。

林清领导的北门起义军也与清军展开了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并且武器装备大大落后于清军,在受到清军火枪队的镇压下而以失败告终。在激战中,农民军将一利箭射在了隆宗门的匾额之上。至今犹存。

历史记载,当时闻讯赶回的嘉庆皇帝在了解此事之后,特地还下发颁布了一道“罪己诏”的诏书,大概意思就是说,乱军攻入皇宫这等乱事,自唐、宋、元三朝还未出现过如此之事。而嘉庆帝专门留下叛军射在牌匾上的箭头,则是更好更清晰地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警惕。

不论怎么说,这支箭头也是当时清朝一定时间的见证,“存活”至今,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9

这个故事发生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

这年的夏天,天理教徒听说嘉庆皇帝带着老婆孩子和一班文武大臣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去了。天理教的头目林清,召集起没有被清军彻底镇压剿灭的潜伏教徒,准备偷袭北京城,一举占领北京,高举义旗,推翻大清统治。这个理想确实有点太过浪漫主义了,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林清一面组织人马,一面派人进京打探情况,并令人用金钱收买看城门的士兵,等这几路人马布置完后,万事俱备,林清决定七月十四日兵分四路从四门往里进攻,约定在隆宗门前汇合。

到了偷袭的日子,起义军以500人为一组,分四组同时攻打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林清带队攻打北门。四门同时发起了进攻,林清的北门推进得很顺利,城内的看守士兵早就被收买了,见他来到,马上打开了城门,林清很快杀到了隆宗门。

然而攻打东门的起义军就没有那么顺利,受到了嘉庆的儿子旻宁指挥军队用火枪进行了火力压制。

当旻宁发现起义军攻打北京城的乱局时,不慌不乱,组织侍卫分别支援四门,他返回书房,拿起挂在墙上的火枪,返身来到高处,瞄准门上翻墙而过的义军,一枪一个进行了点射,义军吓得不敢再翻墙而进了。

旻宁用火枪压制住了东门,西门和南门被侍卫死死把守住。至此攻打四门的起义军只有北门的林清已经来到了隆宗门,他带领500名义军乱箭射击,打算强行攻入。

此时宫中禁卫军得知情况马上组织人马来到了城门前,义军瞬间被包围了,攻破的大门重新关闭。林清被关在了故宫里,成了瓮中之鳖。经过一番激战,林清所带的500人只剩下了十几人,最后林清放下弓箭和长矛束手就擒。

其他三门情况更惨,东门义军被旻宁点射死了许多,西门和南门被禁卫军消灭的一干二净。

虽然这次起义并没有成势,但是对嘉庆帝的震动还是很大,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倘若城池被以军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嘉庆下令,射在隆庆门上的断箭永世不得取下,以警示后世子孙,凡事不可大意,大意就会丢江山。当然,建国后,为了保持文物原貌和曾经沧桑的历史往事,也就没有清理,让他一直保存了下来。

10

隆宗门是故宫乾清门旁边的一道门,隆宗门外侧是慈宁宫,内侧是雍正帝在位时下令设立的军机处所在之处,因此,隆宗门在清朝中后期是非常重要的皇宫内部通道,一般情况下,王公贵戚没有皇帝的旨意也不得随意通过。今天,大家游览故宫,在经过隆宗门时,如果抬头留意隆宗门的牌匾,就会发现上面有一支箭头插在上面,时间久远都已生锈,这支箭大有来头,已经插在上面超过200年,至今没有被拔掉。这样做大有深意。

大清帝国在历经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特别是在乾隆皇帝晚期之后,乾隆皇帝开始故步自封,贪图享乐,对帝国内部的贪腐行为不但像之前那样严加惩处,反而姑息养奸,甚至还采纳和珅的建议设立“议罪银”,仅对犯有过失或贪腐的官员罚银了事。再加上民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人口剧增,民间对朝廷的怨恨和不满情绪在不断增加。一些宗教开始借机渗入,各种宗教组织盛行,轻则敛财以自富,重则将矛头直指清政府以求建立新政权。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从单纯的宗教组织演变为反清的秘密组织,并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前后持续长达九年才被清政府镇压下去。

但白莲教并没有彻底瓦解,主要传播于京畿、直隶、河北、山东一带的天理教是白莲教的分支之一,天理教的势力仍在不断壮大,其领导人林清于是就有了更大的野心,打算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并积极开展准备工作。在继续传教的同时,秘密发展重点在京城附近发展新的信徒,吸收一些皇宫中的地位低微的太监为将来的起义做内应;同时选拔青壮年武装起来,秘密打造武器装备。

在自认为准备妥当之后,林清开始等待时机发动起义。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嘉庆皇帝按照惯例前往木兰狩猎,林清决定趁机进攻皇宫,并派遣信众前往河北山东同时发动起义相互呼应,再三路出击袭击嘉庆皇帝回程銮驾,一举消灭清朝皇室。不幸的是,由于策划不周事泄,河北山东的起义被迫提前进行,引发朝廷围剿,而林清对此不知情,继续按照原计划进攻皇宫。

九月十五日,在林清的带领下,两百余名天理教教徒手持武器,佩戴天理教的特定标识,冲向紫禁城。天理教信徒们分成两路从东华门和西华门杀入紫禁城,一贯养尊处优的侍卫们措手不及,被起义军轻而易举地攻入了紫禁城内。因担心清军增援赶到,起义军随即关闭了西华门和东华门。在宫内加入天理教的太监接应下,起义军一路向皇宫内冲杀,从西华门冲入的起义军在太监杨进忠带领下一路冲到隆宗门。皇宫的侍卫关闭了隆宗门,与起义军展开激战。混战之中,起义军用弓箭射中了隆宗门的牌匾,并通过梯子翻越了院墙进逼养心殿。

此时,皇二子旻宁正在上书房读书,听到喊杀声音震天,就手持火枪带领侍卫查看,发现了附近的天理教徒,随即开枪击毙两名教徒,稳定住了局势,由于攻入皇宫的天理教徒人数太少,最终被赶来增援的清军围攻全军覆灭,林清也被生擒斩首。

据《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十八年九月,从幸秋狝木兰,上先还京师,而教匪林清党犯阙之变作。是月,戊寅,贼入内右门,至养心殿南,欲北窜。上御枪毙二贼,馀贼溃散,乱始平。”

嘉庆皇帝听到皇宫被围攻的消息,迅速回到北京,途经隆宗门的时候,看到隆宗门匾额上的箭簇感慨不已,当即下令要不得拔下箭簇,要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居安思危,引以为戒。

第二天,嘉庆皇帝颁布了《罪己诏》:“自川、楚教匪平后,方期与吾民共享承平之福,乃昨九月十五日,大内突有非常之事。汉、唐、宋、明之所未有,朕实恧焉。然变起一朝,祸积有素。当今大患,惟在因循怠玩。虽经再三诰诫,舌敝笔秃,终不足以动诸臣之听,朕惟返躬修省耳。”

一支仅有两百多人的队伍居然可以攻破紫禁城,险些危及宗室成员的人身安全,说明了清朝到了嘉庆年间各级官员已经麻木不仁,堕落腐化之极,也预示着大清国运堪忧。这场小规模起义最大的受益者是嘉庆皇帝的儿子旻宁,因为临危不乱,指挥镇定,深得嘉庆皇帝赏识,被封为智亲王,并被秘密立储,最终成为道光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