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明朝有一个习惯,叫做一朝天子一朝宦官。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留下来的宦官集团势必要被清理,然后换上自己亲信的人上来。这个是现实也是政治需要。因为在明朝历史上,宦官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政治角色,而非我们所见的,杀一个魏忠贤而已。他们的党羽以及势力非常庞大,是一个国君执政未来的一个绊脚石。


魏忠贤必须死

天启皇帝朱由校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弟弟朱由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1627年8月,天启皇帝死后,信王朱由检正式即位。

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朱由检,但暗中毒害却有可能。所以,崇祯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食物,只吃袖中藏的麦饼。他一面像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宦官和宫女带入宫,以保自身安全。


魏忠贤给崇祯送了四个绝色美女。朱由检不好色,自然对美色毫无兴趣。但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他将魏送来的美女全留下,经仔细搜身,发现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崇祯命4人将药丸除去。

魏忠贤想要巴结新君的计划失败了。面临的就是死路一条。这几乎他也预测到了。

崔呈秀在魏忠贤将门下号称“五虎”之一,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由于是魏忠贤的亲信,崔呈秀的儿子崔铎虽然目不识丁,居然中了进士。除去崔呈秀,等于断了魏忠贤一臂。朱由检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掀开了倒魏序幕。

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于是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官员们攻击魏忠贤的浪潮一波胜过一波。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


钱嘉征列举的罪名事实俱在。于是,朱由检立即召魏忠贤,命太监当他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立即去找他的赌友——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辞去爵位以保富贵。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朱由检允许。

十一月一日,朱由检斥责徐应元,并再次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守墓。魏忠贤过惯了有权有势的生活,出京时竟带着卫队1000人、大车四十余辆,浩浩荡荡,耀武扬威。一个戴罪的宦官竟如此跋扈,严重地刺激了朱由检。他颁旨:命锦衣卫将魏忠贤缉拿回京。


十一月六日,在阜城南关的旅舍中,亲兵散尽的魏忠贤孤零零地呆在客栈中,听着旁边房间里一名书生的《桂枝儿》小曲:“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魏忠贤在客栈中绕房疾走,最后自缢而亡。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清算魏忠贤余党的行动也很快着手进行,他们相继被杀、被捕入监或被流放。

魏忠贤之死的内在逻辑

1.魏忠贤代表着前朝的政治势力,必然会和新君有冲突

别看宦官的权力那么大,但是他们的权力都是来自于皇权,一旦皇权发生更迭,他们的末日就到来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魏忠贤一直在朝堂内,那么必然有一天双方要决战还不如趁早解决。


2.崇祯对于魏忠贤不感冒,他多疑的性格决定,必须除掉魏忠贤

对于崇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要权力,但是不要背锅。无限的皇权让他心满意足,如果有魏忠贤在把持部分的朝政,这是他无法容忍之事。从崇祯后来换了49个阁臣来看,他就是 不愿意将权力和别人分享,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切的权力。这是皇权的顶峰。

结论
崇祯不会留着魏忠贤,因为那是心腹大患。

最佳贡献者
2

崇祯一定会向魏忠贤下手,这是必然的,是历史的必然走向,是不可逆的。

即使接替天启皇帝位置的不是崇祯,而是其他什么人,也都会向魏忠贤动手。

因为,魏忠贤的势力已经太大了,大到让皇帝感到严重威胁了。



古往今来,有那个太监能让全国各地的官员为他立生祠的?魏忠贤出行,百官下跪,山呼九千岁,到最后,公然喊九千九百岁爷爷。

各位,魏忠贤是一个太监,中国历史上,历来的读书人官员武将,都是对阉人嗤之以鼻,鄙视和瞧不起的,不屑与之为伍。但是,到了魏忠贤这里,居然全国献媚,称呼他为九千九百岁,只比皇帝少一百岁。可以想象,魏忠贤的权势已经大过了皇帝在全国影响了。

在外朝魏忠贤只手遮天,在内,魏忠贤的对食客氏把持后宫,挟持皇后。这两人一内一外,完全的掌握了明朝的最高政治权力。

事到这一步,就从皇权的角度上来说,崇祯帝对魏忠贤动手,完全是正确的。

至于后来局势愈加糜烂,那完全是明朝已经烂到根上了,崇祯皇帝也过于多疑,刚愎自用,被官员耍的团团转,最终玩死了大明朝。

3

崇祯崇祯皇帝向魏忠贤动手,当然是个错误的决定了。

崇祯皇帝急不可耐的要打倒魏忠贤,显然是因为崇祯皇帝认为,帝国存在两个政治集团,一个代表邪恶,一个代表正义,只要把代表邪恶的阉党清理出局,只要让代表正义的东林党上台,帝国马上就可以中兴了。

问题是,这是标准的把政治当童话看。



总的来说,阉党也罢、邪党也罢、东林党也罢,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他们表现不同,只是因为他们处的利益害关系不同罢了。

东林党通常是以在野党的身份存在,自然是习惯性的以抨击时政为己任,而且总是一副让我们上位,就能如何如之何的样子。

问题是,真等他们上位后,与传说中的邪党、阉党相比,也就是草驴换了一个叫驴罢了。



总而言之,整个大明帝,阉党执政时,自然是无官不贪、无贪不官;邪党执政时,也是无官不贪、无贪不官,东林党执政时,也是无官不贪、无贪不官。

当然了,无论阉党执政、邪党执政、东林党执政,帝国的财政危机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帝国的边防危机、底层叛乱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只是因为东林党控制着话语权,所以东林党能把一切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总而言之,不论发生多大的事,也与他们无关。

万历皇帝死后的一段时间,那就是传说中的“众正盈朝”(东林党成员占据众多重要职务),结果呢?帝国很快丧失了广阔的辽东、辽西地区。

面对这种惊人的事实,东林党从来都是一副“这事不赖我”我的屌样,总而言之,这全是别人的错!

天启皇帝一看东林党这种屌样,当时就火了。天启皇帝一发火,魏忠贤那种恶人自然应运而生了。



天启皇帝死后的一段时间,也是传说中的“众正盈朝”(东林党成员占据众多重要的职务),结果呢?敌人的军队都打到了帝国都城之下了。

面对这种惊人的事实,东林党依然是一副“这事不赖我”的屌样,总而言之,这全是别人的错!

崇祯皇帝一看东林党这种屌样,当时就火了。崇祯皇帝一发火,对待官僚集团那是越来越残酷。

崇祯因为一直在书斋中长大,17岁时突然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自然会被各种扯淡的大道理所蒙蔽;所以一当皇帝,马上就把魏忠贤一伙打得万劫不复了。而且他也天真的认为,只要把阉党清除了,让最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东林党上台,帝国就会实现中兴。

但是崇祯皇帝终于发现,自己只是把政治当童话看了。



在满清时代,有一句话叫做:和绅跌倒、嘉庆吃饱。

意思是说,乾隆死后,他儿子嘉庆皇帝法办了大贪官和绅,马上就拥有了一大笔银子。

崇祯打倒一个阉党集团,一共抄出多少赃银呢?可以说,少得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知道,崇祯皇帝一上台,官员们在说解决财政危机时,开口闭口就是拿“内帑”解决。从来没有人说过,应该拿阉党的赃银去解决。

从理论上,无论帝国的财政危机始于何时,但在崇祯元年,显然不应该存在这种危机。因为阉党被成批打倒后,仅这些阉党的赃款,就足以暂时缓解帝国的财政危机。问题是,翻遍历史书,阉党的赃银也只是一笔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其实呢,邪党、东林党、阉党都是官僚集团的一部分。所以基于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只是希望皇帝让所谓的阉党成员下台,然后让他们上台;如果皇帝大打出手惩罚阉党成员,他们都会感觉兔死狐悲的。

所以,说起阉党的罪行时,东林党从来都是一副不杀不足平民愤的样子。问题是,崇祯皇帝一心要铲除传说中的阉党时,主持具体事务的东林党成员,却是一心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然了,说起阉党的贪污腐败罪行时,那都是耸人听闻到了极点,但是真的打倒阉党后,却没有一个东林党成员建议用阉党的赃银,暂时缓解帝国的财政危机,因为阉党的赃银,只是一笔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数目。

虽然俗语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是阉党骨干成员,身居高位多年,家里有十万两赃银的,有几个呢?实在屈指可数。把阉党的赃银全罗列出来,能折合百万两白银,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关键是,就是这么一笔银子,流向了哪里,也是莫名其妙的事。

就如崇祯所言,我一上位,各种大工程都停了,生祠也毁了(怎么也能变卖点钱吧),各处内镇也撤了,怎么也会省出一些钱吧。现在的问题,这些钱呢?

在天启年间,为魏忠贤建造生祠,之所以成为一种风气,固然是因为大家想讨好魏忠贤,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也是可以趁机贪污公款。因为建造生祠,这种小者几万两银子、大者十几万两银子的建筑工程,主持工程的相关责任人,能不从中大捞特捞吗?

事实上,建造生祠时的费用,大部分都被经手的官员贪污了。



为魏忠贤建生祠者的人,大都难逃被惩罚的命运,但在此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呢?显然没有人关心的。因为打倒阉党后,大家关心的只是人事问题,经济问题永远没有人管。

阉党被清理出局后,大明帝国的财政危机那是愈演愈烈。

面对此情此景,崇祯皇帝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魏忠贤在的时候,据说年年有大工程,据说全是贪官,但是帝国财政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转;崇祯皇帝上位后,阉党被清除了,所有大工程都叫停了,换上大批忧国忧民的老官员,帝国的财政系统,反而一日不如一日。

阉党被清理出局后。

有一个监察部门的官员出面揭发说,帝国现在依然各种潜规则横行。说白了,就是贪污腐败半公开的存在。

要知道,这一切可是在万恶的阉党被清理出局后的事;要知道,这一切可以发生在东林党众正盈朝的崇祯初年。



最让崇祯皇帝失望的事,大约还在后面,清理阉党之后大约两年时间,敌人就打到了帝国都城之下。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竟然是面对这种事实,官员们你推我,我推你,最后连个具体责任人也找不到,似乎一切都是皇帝的错。

其实到此为止,崇祯皇帝已完全明白,自己清理魏忠贤,无非是因为自己把政治当童话看了。因为下面的官员,你把他们当个人物看,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员,你把他们当王八旦看,全都是官场老油条。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崇祯皇帝对官员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失之于简单粗暴。

总而言之,只要你们把工作干砸了,就千万不要给我找借口。因为找了也是白找。

许多人都认为袁崇焕之死,是因为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其实呢,只要我们把当时的历史简单梳理一下,就知道袁崇焕之死,和所谓的反间计没有半毛钱关系。

刘策(蓟辽总督)、王洽(兵部尚书)与袁崇焕(蓟辽督师)的级别类似,如果说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那刘策、王洽死于什么?如果说刘策、王洽死于失职,那袁崇焕就真的不失职吗?

而且,后来发生类似的重大事件,主管官员通常连活命的幻想都不敢报,所以满清第三次入长城之后,梁廷栋(当时宣大总督)、张凤翼(当时的兵部尚书)连活命的幻想都不敢报了,干脆都自杀了。

梁廷栋(宣大总督)、张凤翼(兵部尚书)与袁崇焕级别类似是而非。如果说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梁廷栋、张凤翼又是死于什么呢?
在这种背景下,崇祯皇帝再度开始全面启用太监。

当然了,崇祯皇帝对官僚集团的这种深深失望、痛恨。在临死前表现的更明显了。因为据说,崇祯在临死前说的话是,文臣个个可杀!

4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不但不是错误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不除掉魏忠贤,崇祯在皇宫里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天天睡觉都不踏实。

明朝的国家办事机构很有意思,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

外廷在内阁大臣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处理国家日常行政事务;而内廷在秉笔太监、掌印太监这些大太监的领导下,负责协助皇帝审批外廷送进来的公文。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外廷和内廷其实是互相制约的。

外廷想办事,内廷可以不批准,内廷想办事,外廷可以不申报,有一方使绊子,事就可能办不成。

但是由于宦官跟在皇帝身边,特别是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基本都是皇帝的心腹,或者是皇太后的心腹,所以往往内廷宦官的实际权力要更大一些,经常压制外廷文官,这就是为什么明朝东林党人总喊着打倒宦官的真实原因,因为东林党人不得宠啊。

魏忠贤,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掌管着东厂和锦衣卫两大要害部门。

很多小伙伴对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不是很了解,这里简单说一下:

东厂,即东缉事厂,是明朝的监察机构,特务机关,主要负责搜集情报,昨天大臣去哪吃饭了,跟谁说什么了,和哪个小妾睡觉了,皇帝第二天门清儿,你说吓人不。

另外东厂可以直接缉拿它认为有问题的臣民,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权力非常大。

锦衣卫则被称为天子亲军,是皇帝的直属军事力量,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同时也从事缉拿、审讯、逮捕等活动,搜集情报(主要是军方情报),有权逮捕任何人,甚至包括皇亲国戚,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

魏忠贤一个人掌管两个这么重要的部门,可谓权势滔天,如果他有任何不臣之心,可以有很多机会干掉崇祯皇帝,而且魏忠贤还不是崇祯皇帝的心腹,如果不除掉魏忠贤,崇祯皇帝心里能踏实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才安心,所以崇祯必须要除掉魏忠贤,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在补充总结一下:

崇祯利用文官的势力,短短三个月干掉魏忠贤,这一波操作是很漂亮的,本以为崇祯皇帝是个有韬略、能干大事的皇帝。

可惜崇祯前脚刚把魏忠贤除掉,后脚就被文官集团给忽悠瘸了,竟然相信这些文官的鬼话,大肆裁撤东厂和锦衣卫。

要知道东厂也好,锦衣卫也好,那就是两个机构,皇帝手中的两把刀,之前被魏忠贤控制,除掉魏忠贤以后,崇祯完全可以自己来控制,用来震慑和监察以内阁为首的这些文官,结果崇祯自废武功,荒废了东厂和锦衣卫,让这些文官没有了束缚,放开手脚大肆贪污腐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裁撤东厂和锦衣卫,这个决定才是极其错误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

5

从本质上来讲,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魏忠贤阉党对于明朝的祸患是十分明显的。崇祯除掉魏忠贤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崇祯除掉魏忠贤完全就是自取灭亡之道呢?那是因为崇祯皇帝贸然的铲除魏忠贤破坏了明朝部分的势力制衡。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历史上崇祯朝面临的难题有三,其一就是农民起义。其二就是后金崛起威胁边疆。其三就是东林党掣肘崇祯施政。而东林党的危害又是重中之重。如果明朝内部可以上下一心团结起来,那么农民起义绝对可以被镇压,后金也不见得可以入关。本身明朝政坛上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属于相互制衡状态,结果崇祯推翻了阉党,自然也让东林党文官集团失去了控制。

天启七年,明帝朱由校驾崩后,信王朱由检继位称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他十分的厌恶阉党乱政,而且崇祯帝也深知魏忠贤的可恶,所以朱由检继位后对于魏忠贤一党十分的戒备。魏忠贤等人也深知崇祯帝对于自己的厌恶,所以魏忠贤也一直在试探崇祯帝。崇祯帝一个刚刚继位的皇帝,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硬杠魏忠贤,所以崇祯帝并没有透露自己的意向,但不久之后,崇祯突然命令锦衣卫逮捕魏忠贤一党,东林党文官集团看到大敌魏忠贤倒台,更是直接帮助崇祯皇帝开始痛打落水狗。

魏忠贤阉党集团被崇祯帝给灭掉之后,崇祯帝本以为这下子就天下太平了,自己也可以放手施为了,但显然崇祯帝太天真了,崇祯只注意到了阉党之乱,但忽视了东林党的危害。东林党起初的目的就是革新朝政,反对堕落无能的腐朽势力。可以说东林党的初衷是好的。但东林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跑偏了,东林党虽然号称“清流”,但显然东林党更擅长于内斗,甚至东林党为了内斗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由东林党引发的党争也是明朝没落的关键因素。原本东林党和魏忠贤阉党相互掣肘,互相之间谁也无法壮大,但崇祯除掉了魏忠贤阉党,却并没有打击甚至扶持一个和东林党对抗的势力,这就导致东林党势大,甚至开始威胁到皇权。

明朝东林党本质上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并借着崇祯帝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明朝所有的赋税都加在了农民身上,如果风调雨顺,百姓丰产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可以说明朝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罪魁祸首就是东林党。

我们假设崇祯没有除掉魏忠贤,而是把魏忠贤收为己用,或者说任由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文臣集团对抗,这样一来虽然明朝依旧会存在隐患,但是起码没人可以影响到崇祯改革,甚至于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文臣集团为了压倒对方,也会尽全力向崇祯皇帝效忠,这样一来崇祯皇帝就可以居中调节,让双方势力达成一个平衡点,为自己所用。这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东林党对抗崇祯皇帝的闹剧了,历史上也正因为东林党无时无刻不掣肘崇祯,时时刻刻想着内斗,才会导致明朝内耗严重,最终灭亡。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6

肯定不是错误的决定

在好多人的嘴里,崇祯除掉魏忠贤似乎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并且认为除掉魏忠贤是崇祯不会用人的表现,这种说法完全扯淡。

崇祯急功多疑,用人确实有问题,但魏忠贤这种把持朝政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已经威胁到皇权的大权阉只要是个明白人当政就肯定会除之而后快。

好多人说阉党可以节制东林党,但不要忘了,当时的阉党权势熏天,全国官员纷纷为魏忠贤修生祠,魏的义子义孙成千上万,又有谁来节制呢?

只要魏忠贤活一天,崇祯就要处处受阉党掣肘,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这种狠人都在阉党的权势下罢官蛰伏,请问崇祯难道要靠阉党的那帮废物来抵御皇太极和平定国内流寇吗?

所以,魏忠贤必须死。

7

崇祯皇帝对魏忠贤出手没错。因为魏忠贤是天启帝培养起来制衡东林党的,已经有很大势力,有压制东林党的趋势,很可能会使朝局失去平衡,又加上名声已臭了,所以对魏忠贤下手一方面崇祯皇帝可以立威,另一方面可以赢得好名声。但是崇祯皇帝对魏忠贤动手后应该再培养一个人继续制衡东林党,才能把权利牢牢抓住自己手里。

8

是绝对错误,崇祯他哥临死的忠贤宜委任,实际就是给了魏忠贤一个合法的托孤大臣的身份!并且没有委任他人,所谓托孤大臣就是带领新皇帝认识操作国家各个职能的钥匙型的人物!

缺乏了这么一个人物,我们就大概理解崇祯整体政策朝令夕改,没有长性的根本原因了,他不能很好的了解各部门里面的牵制和博弈,仅仅从短时间的结果看待整个问题,用人也偏向于夸夸其谈的,因为这些人符合崇祯从书本上对忠臣的认知。最后就是整个明朝的悲剧!

9

崇祯除掉大太监魏忠贤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崇祯没有找到自己的“魏忠贤”。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明朝宦官问题的根源。历史上得国最正的草根皇帝朱元璋,自1353年起兵到1368年称帝,经过15年浴血拼杀,终于完成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建立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朱元璋摸爬滚打几十年,深知这份 基业来之不易,他生怕别人篡夺了朱家的江山,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永保大明江山,为继任者扫除障碍。朱元璋登基后就开始屠戮功臣,并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度,将相权分散到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督各级官员,权利高度集中在皇帝手里。

解除了文臣武将方面的威胁,朱元璋又将目标对准了身边的宦官。朱元璋深知历史上多有宦官作乱,尤其汉唐为甚,以至于宦官的权利大到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这在朱元璋眼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洪武十年,朱元璋在批示公文的时候出现一处错误,身边的一位跟随多年的老太监好心提醒了一下,结果朱元璋不喜反怒,立刻下旨把老太监赶出皇宫,因为他触碰到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为此,朱元璋借着这事儿专门造了一个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已经明确禁止宦官掌握权力了,甚至于在这个时期,宦官连自己的小金库都不能有。

朱元璋目的达到了,看起来非常理想。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他的子孙后代继任者不是哪个都像他一样精力旺盛,他以自身一个“工作狂”的标准来改造的政治环境,终究维持不下去。把所有的政务都堆在皇帝头上,再勤快的皇帝也扛不住,或者能力不足有心无力。碰到平庸懒散的皇帝,就更指望不上。这时候找外援寻帮手就成为必然。

环顾四周,皇帝身边只有三类人,后宫、官吏和太监。历史上后宫作乱虽然也有发生,但整个社会环境不支持后宫涉政,明朝皇帝和官员之间基本上属于相互不信任,至于什么原因,一会儿我们详细再讲。那就只剩下宦官这一群体了,宦官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不能生育,老无所依,最主要的依靠者是皇帝,依靠皇帝的恩宠存活下去,属于依附于皇权的一类特殊人群,基本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和条件,对皇帝来说比较容易掌控。

给宦官涉政开第一个口子的正是我们的永乐皇帝朱棣,在朱棣继位以后,他就把这项禁令给改了,开始赋予宦官一定的权利,把宦官当成自己的幕僚来培养,成为皇帝监督制衡大臣的一条鞭子,专门负责控制朝廷的大臣。内臣不能干政的戒律也就从这个时候被打破了。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位,其中身边的宦官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仅能冲锋陷阵,还能提供宝贵的情报,靠着和皇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才得以成功当上皇帝。一方面为了犒赏有功之人,另一方面也为了拉拢身边的人,避免将来像建文帝一样被宦官出卖,所以违背了父亲的禁令,开始启用身边的宦官。

得到这次来之不易机会的宦官们也都争气,来看看都有哪些出名的大太监。

其中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七下西洋”的郑和及他的副手王景弘;为巩固明朝疆域和安抚少数民族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九巡奴儿干都司的亦失哈;水利专家阮安;镇守甘陕的马靖等人,这些太监都很好的完成了朱棣指派的任务,甚至比专职的大臣完成的更出色。

如果说是朱棣燃起了宦官涉政的火苗,那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另一个添柴的人。可能是觉得太监还不够好用,朱瞻基专门派人在皇宫开设了内书堂,让德高望重们的翰林院学士但他们读书。10岁以下的小太监,都可以去该学堂读书写字,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古文,却也已经够他们受用一生了。这件事反倒是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能够识文断墨的太监就有了掌权的基础,有了批阅奏章的本事。执笔太监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

太监们在良好的环境下,为了获取更高的权利,用充足的时间全力学习。出了学堂大都能舞文弄墨,办起事儿来虽然犀利了许多,耍心眼欺诈起君主更是不含糊。太监们的地位节节攀升,王振、汪直、立地皇帝刘瑾,顾命大臣冯保,九千岁魏忠贤,全都是风骚一时。以至于后来,太监竟成了一个热门职业,民间掀起了一股“自宫潮”,甚至许多有钱人家的儿子传宗接代后也忍痛自宫,希望进宫能大展宏图,光宗耀祖,为此朝廷特地颁发命令,没有官方认可的“自宫”不能入宫。

以上是明朝出现的宦官涉政问题,下面再说一下明朝文人的问题。

明朝的皇帝和士大夫之间一直是属于“同床异梦”,明朝是继宋朝后的另一个汉人王朝,建立初期,天下的文人学子都以为还会像宋朝一样“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朱元璋先是暂停科举十几年,等到朝中无人可用才开始开科取士,然后用通过“南北榜案”进一步打击文人,最后通过“胡惟庸案”直接取消了宰相职务,独揽大权,明确的告诉天下文人: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天下,共治天下想都不要想!

明成祖朱棣呢,当初领兵进南京之前,姚广孝曾告诉朱棣,你谁都可以杀,当绝对不要杀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永乐帝点头应允。结果还是将方孝孺“灭十族”。这就进一步告诉天下读书人,不要只认公理,还要认清谁的拳头硬,谁是真正的主子。

这件事把明朝文人的脊梁骨打断了,从此,忧国忧民抵不过功名利禄,选择靠山比清正廉洁更适合为官之道。

皇帝、太监、文官集团,三者权利相互制衡,达到平衡才不会出乱子。

最后回到崇祯杀魏忠贤这件事上,魏忠贤该杀,且不说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训,“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利过大,已经影响到权利平衡了,单这一点,崇祯杀魏忠贤并没有做错,错的是,你杀了魏忠贤,谁来填补这个权利真空?谁来制约文官集团?

从崇祯提拔上来的另外两名太监曹化淳和王承恩的经历上看,虽然都是忠于崇祯,他们并没能起到制约东林党的效果,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叫了王承恩--没辙了”,说的可能就是王承恩办法不多能力不足的意思。

权利失衡,没有制约,倒下是迟早的事,区别不过是倒在左边还是倒在右边。

10

没错,但是我认为动手动早了,最起码要等天下太平后再动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