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明朝有一个习惯,叫做一朝天子一朝宦官。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留下来的宦官集团势必要被清理,然后换上自己亲信的人上来。这个是现实也是政治需要。因为在明朝历史上,宦官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政治角色,而非我们所见的,杀一个魏忠贤而已。他们的党羽以及势力非常庞大,是一个国君执政未来的一个绊脚石。
魏忠贤必须死
天启皇帝朱由校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弟弟朱由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1627年8月,天启皇帝死后,信王朱由检正式即位。
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朱由检,但暗中毒害却有可能。所以,崇祯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食物,只吃袖中藏的麦饼。他一面像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宦官和宫女带入宫,以保自身安全。
魏忠贤给崇祯送了四个绝色美女。朱由检不好色,自然对美色毫无兴趣。但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他将魏送来的美女全留下,经仔细搜身,发现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崇祯命4人将药丸除去。
魏忠贤想要巴结新君的计划失败了。面临的就是死路一条。这几乎他也预测到了。
崔呈秀在魏忠贤将门下号称“五虎”之一,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由于是魏忠贤的亲信,崔呈秀的儿子崔铎虽然目不识丁,居然中了进士。除去崔呈秀,等于断了魏忠贤一臂。朱由检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掀开了倒魏序幕。
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于是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官员们攻击魏忠贤的浪潮一波胜过一波。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
钱嘉征列举的罪名事实俱在。于是,朱由检立即召魏忠贤,命太监当他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立即去找他的赌友——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辞去爵位以保富贵。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朱由检允许。
十一月一日,朱由检斥责徐应元,并再次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守墓。魏忠贤过惯了有权有势的生活,出京时竟带着卫队1000人、大车四十余辆,浩浩荡荡,耀武扬威。一个戴罪的宦官竟如此跋扈,严重地刺激了朱由检。他颁旨:命锦衣卫将魏忠贤缉拿回京。
十一月六日,在阜城南关的旅舍中,亲兵散尽的魏忠贤孤零零地呆在客栈中,听着旁边房间里一名书生的《桂枝儿》小曲:“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魏忠贤在客栈中绕房疾走,最后自缢而亡。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清算魏忠贤余党的行动也很快着手进行,他们相继被杀、被捕入监或被流放。
魏忠贤之死的内在逻辑
1.魏忠贤代表着前朝的政治势力,必然会和新君有冲突
别看宦官的权力那么大,但是他们的权力都是来自于皇权,一旦皇权发生更迭,他们的末日就到来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魏忠贤一直在朝堂内,那么必然有一天双方要决战还不如趁早解决。
2.崇祯对于魏忠贤不感冒,他多疑的性格决定,必须除掉魏忠贤
对于崇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要权力,但是不要背锅。无限的皇权让他心满意足,如果有魏忠贤在把持部分的朝政,这是他无法容忍之事。从崇祯后来换了49个阁臣来看,他就是 不愿意将权力和别人分享,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切的权力。这是皇权的顶峰。
结论
崇祯不会留着魏忠贤,因为那是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