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19岁因病驾崩,正史记载死于天花,但坊间多有传言称其 死于梅毒。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在他1923年所著的《清代通史》里,也 再三强调了同治帝就是死于梅毒。另外,同治皇帝主治御医李德立的两位曾孙李镇和李志绥分别撰文称,祖上口传秘闻,同治帝死于梅毒。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年),也就是同治皇帝,清穆宗,是清朝入关的第8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最短命的皇帝,因为18岁亲政,19岁就挂了,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坊间有很多说法,有说是死于天花的,有说是死于梅毒。
关于同治皇帝死于天花的记载,主要见于正史以及所有官方找到的所有记载;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传言记载同治皇帝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感染到梅毒,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死于梅毒呢?
翁同龢的日记
翁同龢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为人正直,也有一个爱写日记的习惯,在同治皇帝患病的时候,将同治皇帝的病情记载来看:
十月二十一日:西苑着凉;十月三十日:今日发疹。十一月初二 日:闻传蟒袍补褂,圣躬有天花之喜。
十一月初八日,翁同和见到皇帝,“花极稠密”;十一月初九日,翁 同和再次亲见皇帝,“气色皆盛,头面皆灌浆泡饱满”。
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什为难。”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医云:“腰间溃如碗,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 而现存的同治皇帝脉案记载:十一月二十九日“牙胀面肿”;三十日“面颊肿硬,牙浮口粘”;十二月初一日“面颊硬肿,牙龈黑糜口臭”; 初二日“各处痘痈俱见正脓,唇腮硬肿,牙龈黑糜,舌干口臭,大便黑粘”;初四日“牙龈黑臭,势恐口疳穿腮,毒热内扰”。这一天,御医确 诊为走马牙疳
实际上,根据同治皇帝老师的记载,最后被真知味走马牙疳,也就是牙龈发生病变,最后恶臭难闻;从这一份记录来看,可以判定同治皇帝并非是死于梅毒的,因为现代对于梅毒的研究已经很明白了。
梅毒
梅毒主要是梅毒螺旋体病毒感染的人体导致出现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按照临床分类,又可以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 ;梅毒出现的临床症状有硬下疳和梅毒疹,不同类型的梅毒出现不一样的症状。
一期梅毒
一期梅毒主要是主要表现症状为硬下疳,也就是生长于外生殖器的溃疡,溃疡高出皮面不同不痒,硬下疳在感染梅毒后7~60天出现,一般持续4~6周后可自愈。
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出现的是梅毒疹,这种出现在皮肤表面的为斑疹或者玫瑰疹,玫瑰疹为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有些 像梅花形状,不痛不痒,毒疹出 疹前可有流感头痛、低热、四肢酸困等前驱症状,持续3~5日,皮疹出 后即消退。疹多先发于躯干,渐次延及四肢,可在数日内满布全身,但 颈、面发生少。
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是比较严重的,可以分为梅毒瘤性梅毒、神经性梅毒,以及心血管梅毒。这进展到这种情状态的 时候,患者将会出现各个器官的损害,从而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对比着临床症状来看,同治皇帝肯定不是死于梅毒了。原因如下: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体液传播,后两者传播途径是不大可能的,唯一的性接触传播在民间的说法就是同治皇帝寻花问柳,感染性病,这有没有可能呢?
漫话认为没有这种可能,
其一,主要是同治皇帝的母亲可是慈禧太后,对于自己的儿子管教应该还是比较严格的,并且自己还有后宫佳丽三千,不至于去宫外寻花问柳吧!
其二,据说有同伙,恭亲王的儿子带着同治皇帝出宫,但这小子是个怕他爹的主。任何事情都会跟他爹讲,带皇帝去青楼的事情应该也会如实的跟他爹汇报的,这也是不大可能的;
其三,据史料记载,同治皇帝发病的症状没有一期梅毒出现的任何症状,也就是生殖器上长个溃疡,也会被太医院所知道啊,另外,致死的只有三期梅毒,就算得了梅毒,从一期到三期这个过程,太医院总会有人认得吧,对于梅毒的认识在那个时候并非是太疑难的病症。这种情况来看,同治皇帝死于梅毒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所以,同治皇帝死于天花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翁同龢记载同治皇帝出现的症状是“花极稠密“头面皆灌浆泡饱满”,均是天花的表现,天花会引起严重的高热,并可引起包括脓毒血症在内的多种并发 症。在患者体质极其虚弱而且没有现代消毒措施的情况下,天花引起的 脓疱疹很容易发展成皮肤软组织感染。
同治皇帝“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这是典型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和脓肿形成的表现。感染的范围已经很大,从腰部蔓延到背部。
患者部分脓液虽然经破溃流出,但是由于感染范围巨大,大量坏死组织和脓液积存在组织内,一方面使得感染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毒素被吸收,对患者机体造成持续不断的沉重打击。
同治皇帝死前出现的走马牙疳,其实就是坏疽性口炎,也就是口部组织出现严重的感染。这种感染的播散,说明患者的体质已经极其虚弱。
综上所述,同治皇帝并非死于梅毒,而是死于天花感染从而继发的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脓毒血症。
所谓的同治皇帝死于寻花问柳等说法,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