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张非常有名的照片,上面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3月16日,惨烈的硫磺岛战役后,一名美军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发现了一个濒死的日本兵。因为害怕日本兵会引爆手雷,美军士兵不敢轻举妄动,最终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给他点了一根烟。日本兵没抽几口就死了,虽然二战中的日本根本不值得同情,但这张照片多少还是展现出了人性的一面。



众所周知,二战中时的美国人跟日本是有仇的。原本经历了一战,美国国内的厌战情绪就非常高昂,怕的就是年轻人走上战场付出更大的牺牲。但日军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强行将美国拉入战争,可以说,二战时把“日本鬼子”这个词喊得最响、最咬牙切齿的,除了咱们中国,就要数美国了。不过,恨是一码事,虽然二战时美国也没少虐待日军战俘,但总体来说,美军对待日俘还是说得过去的。相比之下,反而是日本人对待自己战友的手段和态度,让人看完后觉得异常恐怖。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塞班岛战役时,日军一支小部队与美军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这支部队的大多数人最终全身而退,留下了几个伤兵。这几个伤兵仍在原地负隅顽抗,此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美军害怕有埋伏,便有意识地做了休整。此时,对于日军来说,这是个救回受伤队友的绝好机会,但指挥官却只派了两个人回到伤兵所在地,让他们完成一项工作。



这两名士兵先是问了问伤兵的情况,然后给对方点了根烟,接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双方聊得很融洽,然而,当美军的炮火再次出现时,被派来的士兵立刻抽出枪,将几名受伤的战友全都“就地处决”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几乎在日军所有的战役中都存在。二战中日军处理战俘的手段差不多也就这几种:第一,丢下伤兵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这部分人最终要么拉手雷跟打扫战场的敌人同归于尽,要么就做了战俘。第二,专门组织人回去杀光伤员。起初,伤员还能“享受”枪决(痛苦比较小),后来为了省子弹,日军干脆用刀结束他们的生命。讽刺的是,为了防止伤兵反抗,旁边还会专门安排荷枪实弹的人负责监督。

战后据日军士兵回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就两个:首先是为了减少救治伤兵的战争物资消耗;其次,日军高层认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敌军从伤员口中套出军事机密。

当然,日军也不是一看到士兵受伤就抛弃不管,有些受伤看上去比较轻的士兵会被救回。不过,这些人里的一部分命运也非常悲惨。二战时的日军是配备军医的,不过,这些军医救死扶伤的事没做多少,倒是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比如人体试验等。因此,他们有的是杀人手段。在一些战役吃紧,或是注定失败时,就算已经得到救助的伤员此时也会再次成为“累赘”。而军医则负责结束这些人的生命,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打空气针。



有朋友可能不了解“空气针”为什么能杀人,这是因为当大量空气进入血管时,由于心脏搏动,空气和心腔内的血液混合形成大量血沫。当心脏收缩时,这些血沫无法被排出,阻塞肺动脉,导致心率变低,最终可导致猝死。因此,空气针是一种残酷的杀人手段。

有一个词叫“战友情”,从战火中磨练出来的这种情感是非常珍贵、真挚的。有时,为了救助一名伤员,一支部队可能会重返战场,这对战友来说都是理所应当的。然而,二战中的日军仅仅是为了节约资源,或是担心情报泄露而“杀人灭口”,这样的事实简直是匪夷所思,让人不得不感叹日本这个国家的变态

最佳贡献者
2

二战时,日本对待负伤确认不能走路的士兵,一开始还是能够善待的,也能尽最大可能将他们送至后方军医院,由专门的军医负责诊治,实在不行的送回国内治疗。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和战场情况的变化,对待负伤不能行走的伤兵往往有三种解决方法,

一种是直接将他们扔在战场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大多数受伤的士兵要么会引爆手榴弹自杀,要么会等待清理现场的敌人与之同归于尽,也有一部分来不及向“天皇”效忠的便成了俘虏:

第二种情况是会直接而又毫不犹豫的给他们来一枪,以了结其生命,并不会给这些伤兵以安慰或治疗。一开始杀死伤兵采取的是枪杀,让伤兵“享受”到没有痛苦的死去,可后来随着战争的胶着和吃紧,日本军人选择用刀杀死伤员,据称是不想浪费子弹。第三种情况是由健全的士兵用枪指着负伤的士兵,逼其用刀剖腹自杀,如果伤兵自杀未死不想自杀,便再用刺刀补杀,直到确认死亡为止!

日本如此对待负伤的士兵,其实与日军的残暴无关,主要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在战场上负伤的战友,会成为日本军队最大的负担。这其中既包括托运伤员运输成本、救治伤员的医药成本、照看伤员的人力成本,甚至还有粮食消耗的成本等诸多方面的付出。如此简单粗暴的““一枪毙“或”一刀斩”或“刀枪并用双杀”,不仅解决了上述诸多问题,还避免了伤兵因被俘而泄露军队番号、规模、人数,作战方法、逃犯方向等军事机密情况的发生,要知道二战时期日本人非常注重情报的保密性,他们始终认为,伤兵多一人活,整个部队就多一份危险!

当然,对于那些一开始负轻伤而能继续战斗的军人,日本人不会用上述手段待之,在军医简单处理后还要投入战斗,直到成为不能走的负伤者为止,同样走了上不归路!在一些战役吃紧并注定失败时,既使已经得到救助的伤员,也会再次成为“累赘”。军医则会负责结束这些人的生命,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打空气针,让伤兵猝死,那种死是最残酷的!【大冰哥】

3

日本二战时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多是采取就地枪杀的手段,来解决后续救治医疗的麻烦和不足,以减少照看救治伤兵的物资及人员,是最没有人性的种族之一,没有第二,所以有些国人不应好了伤疤忘了痛,应该警惕日本鬼子二次进村,谢谢友友邀请。

4

在一些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当中,我可以看出日本的血腥和残忍。当然,虽然电视剧是被改编的,但是一些战争的事实还是还原了,对于南京大屠杀,日军这一种侵略行为让我感到很震撼,因为他们竟然将中国人的人命视为边路的小草,竟然会用人命来游戏,这让我为他们感到无比羞愧,觉得这应该不是人干出来的事情,可当我看见这个问题时,我心中的答案已经很确定。

一方面,日军的残忍让人无可比拟,日军在战争中以精锐著称,以拼死为辅。当时日军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勤和补给,但我却认为是对人生命的蔑视。之前,我看抗日战争电视剧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日军高官派遣员小兵上前探雷或者是探是否有埋伏,导致许多无辜生命丧失,这是对人性的泯灭。当时日军补给不足,那么就会抢,抢百姓的粮食,而且抢到的粮食也不可能会让每个人都吃饱,这是日本人对负伤不能走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一般都是扔下他们置之不理,任由它们自生自灭更有残忍的时候,长官为了他们不让被敌方俘虏,会下令把他们全部处死。也就是他们死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客观因素,对于主观因素来看,日本人在上站之前应该是经过长期的洗脑,会让向军国主义献身为最大价值的追求,当时负伤或不能走路的士兵一般会选择自杀来向他们所谓的日本天皇致敬,这一行为让我觉得很是愚昧至及。

另一方面,负伤或不能走路的士兵会选择死有四个理由,一是减少痛苦,大多负伤或不能走路,一般是中弹或者是炸伤,而自杀可以了却一切痛苦。二是减少补给的使用,少一个人少一张嘴吃饭,补给自然也就多了,为活着的人提供了活下去的希望。三是有名分,死后士兵会受到褒奖以及会获得烈士称号,这对他们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最后是不连累战别看日军心狠手辣,但却也有兄弟情,所以人性的未泯使他们选择死亡。

以上是我对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士兵,所做出的看法,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5

二战日军受武士道熏陶,轻视生命,奉行武士教条;是武士就要战斗拼搏,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战死是为天皇光荣献身,投降、被俘苟活是耻辱。

受伤会成为部队的累赘,影响战友们毫无牵挂战斗,被俘又是莫大的人生耻辱;自杀,成了唯一不二的选择;他们被战友枪杀刺杀,是成全,不会有怨恨,甚至还有感激。

在二战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在转移时,常把手榴弹留给负伤倒地的官兵,他们会毫不犹豫拉响自杀。日本军人即使身体完好,因没有武器弹药失去战斗力时,也会选择死,他们会在嚎叫声中,赤身裸体抄起刀棒发起自杀冲锋;对于受伤不能战斗的同伴,杀死又何妨?

在硫磺岛战役中,日本军医对伤兵是有动作的,这就是给他们打毒针致死,这样,相比被美军的火焰喷射器烧死,要体面几许。

6

二战时期日本实行的是义务兵制,数百万日本士兵原本是出身农村的淳朴的孩子,但在战争中却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一位老兵回忆:“我们上学的时候课间都用军号,分两组,一队扮演日军一队扮演敌军,两组对打,充斥着对周边国家的蔑视。”

日军服兵役后,会发现他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中国人、美国人,而是日本人,是他们上一级的军官,在军队里体罚是常有的事,异常残忍。

新兵要经过残酷的训练才能成为随意扇别人耳光的老兵,在刺杀课程上他们直接拿中国的老百姓练习,有的新兵不忍心,就会被扇耳光,扇到他能下手为止。

一位老兵说:“直到现在我还被耳鸣折磨着”,因为他入伍时经常被长官抽耳光。

新兵要在冰天雪地里进行高强度的行军,往往一天有三十公里的耐力练习,为锻炼他们夜间作战能力即使连梦游都在行军。

在这样的制度下,足以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冷冰冰的战斗机器,这就不难解释日军对伤兵的做法。

在美国战争片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一个士兵受伤,队员不会抛弃他离开,这个士兵一再说:“不要管我”,队员还是执意要背着他一起走,拿怕敌军在不断空投炸弹。

美国奉行的价值观跟日本不同,美国哪怕是尸首,也会背回国安葬,这体现了战争的人道主义精神。

日本就不是这样,在战争初期或许日本人会送医院治疗,不会粗暴对待伤兵,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兵变成了疯狂的杀人机器,他们已经丧失了人性。

在几个比较著名的战役中,日本都会派人回来查看伤兵情况,然后一枪解决了他们。

后来为了节约子弹,干脆用刺刀解决他们,而这些伤兵在负伤后知道自己活不成,也有引爆手榴弹自尽的,也有让队员帮他剖腹自杀,死前还要喊一句“天皇万岁”!

日本的军医不会治病,只会干两件事,一件是细菌实验,一件是打“空气针”。伤员如果去医院更惨,还不如让队友帮自己解决了。

日本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节约战争资源:日本是个小国,资源有限,而美国后期又对日本进行封锁,日本的每一颗子弹都要节约用,更不要说粮食了,伤员不能走路,还要消耗人力、物力资本,所以必须解决掉。

第二,日本人认为伤员会成俘虏,一旦被抓,恐怕泄密,这样做万无一失。

日本的人性是自私和残暴的,但不是生来如此,而是这个变态的国家,嗜血的天皇以及恐怖的军部将日本的每一个人变成冷酷的杀人魔王。

日本老兵说:“赌博会上瘾,吸毒会上瘾,可你们知道杀人也会上瘾吗?当杀人成了瘾症,见人就想杀,脑子完全没有思考,只沉浸在杀人的痛快里。”

日本人性在战争中已经近乎疯狂和变态,对于这种无法自控的人,其实已经是废人了,在精神学中这也属于一种精神疾病。

7

我姥爷亲眼所见:失去作战能力的伤兵,为天皇孝忠,为缓解极度困乏的战争物资,自杀或让其它人帮助死亡,把几十具尸体,用堆积的木材火化,周围的日本兵还唱日本歌。在杀死伤兵的时候,失去作战能力的军官,也和士兵同样。我姥爷亲眼看到日本军官家属哭着用骨灰盒为火化的丈夫收骨灰。这是事实

8

二战时期的日本对待伤员的态度是,他们在遇到一起行动的队友负伤,且确认丧失行动能力时,不是安慰或者医治,而是会亳不犹豫的给伤员来一刀了结其生命(之所以选择用刀不用枪,理由居然是不浪费子弹)。有的日本伤兵将在被砍死时,为防止反抗,旁边还站着个日兵用枪对着受伤士兵。二战时,日本配备的军医,这些军医救死扶伤的士兵没做多少,而是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如搞人体试验等,还有的怕这些伤员成为"累赘″,而军医则负责结束这些人的生命,最常用的办法是打空气针。(因把大量空气注入血管时,由于心脏搏动,空气和心腔内的血液混合形成大量血沫,当心脏收缩时,这些血沫无法排出,阻塞肺动脉,导致心率变低,最后导致猝死)。在日本军医里对日军伤兵打空气针是一种残酷的杀人手段。为了杀一个自己"战友情"的伤员,可以杀人灭口,一支部队的日军可以重返到战场把"战友″杀掉,是为了节约资源或者是担心情报泄露而杀人灭口,这样的事实在日军中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9

日军有杀害伤兵的传统,本来战场上有士兵负伤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战斗中产生大量伤员,会引起多人救护,影响战场战力,日军战场没有配置专门的救护队,安慰妇是从事非战场救护工作,因此,有了重伤员,要麻伤员自行了断,要麻由军官掏枪打死。八路军林彪指挥115师在山西平行关设伏歼灭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千多人,战后林彪到战场视察,满山遍野的日军尸体竞没有一个活口,很多日军伤员都被打死了。林彪才认识到日军是战力非凡的军队。前些时间世面上放映的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二战太平洋战争的血战钢锯嶺,里面有一个情节是日军阻击手专门射杀美军医护兵,医护兵打死了,就会有更多的美军士兵参与战场伤员救护,影响军队战力,更多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护而死亡。

10

战场上,把负伤的日军转移到后方医院,这样的好事少之又少,1是此人是轻伤,2是战争前期。一般来说,不能走路的士兵只有一条路:死在战场。


日军以精锐拼死著称,但他们入侵别国领土中,客观原因造成他们最大的缺陷是后勤和补给。

“抢”是就地取材解决粮食问题的特色,医院作为后勤保障服务部门,在战争兵力紧张时就砍掉了。兵源紧张,兵力与日俱减是他们侵略他国的另一短板。这两大原因致使占地医院不能保证。

其后果就是负伤、得病的士兵不能得到基本的治疗,一旦有病负伤,不能发挥战士作用,他们就得死。

(美军俘虏的鬼子)


这是客观原因。

从主观心理来说,病伤的日军并不想活——这也是军国主义的日本人的洗脑了,漠视生命,一切以向军国主义献身为最大的价值追求。

在日本老兵的回忆录中,在《菊与刀》的分析中,都有关于战场上受伤士兵的回忆和描述。具体人物时间不再详考,其大概意思是:

如果一个士兵病得不能随军行军了,伤得必须其他人来帮忙了,那么他就会请求同伴把自己杀死。

(日本自杀式神风特工队)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这个受伤的人确实是出自真心的,要求把自己痛快地杀掉,其原因为:

1.减少自己的痛苦

(配图)

2.给自己一个烈士的名份,成全自己为天皇牺牲的愿望。如果不这样,可能自己会被当做俘虏抓起来,到时候想死想消除被俘的耻辱,就不由己了。

(日本二战军中敕俞,强调忠节、礼仪、武勇、信义和素质)

3.不因自己连累战友。

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在太平洋战场某岛上,不少鬼子是被饿死的,有一个鬼子在死前对自己的战友指指自己的屁股,说一会儿自己死后“吃掉它”。

(史料参考《菊与刀》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