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八旗制度的来历。

1584年,努尔哈赤在建州起兵,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并以黑旗为旗帜,遂被称为黑旗军,而这就是八旗最初的雏形。1589年,努尔哈赤经过长达的5年的战争,他统一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这建州三卫,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他又建立一支以红旗为旗帜的军队,名曰红旗军,努尔哈赤亲率红旗军,而黑骑军则有他的弟弟舒尔哈齐指挥。

1601年努尔哈赤利用17年的时间大概统一了三分之二的女真部落,而此时的红黑两军已经不能满足努尔哈赤及其部落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这一年他对治下的子民和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采用了女真人所流行的猛安谋克制,即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他以300人为一牛录,而这些牛录又分别划归黄、白、红、蓝四旗统领。

在1615年,努尔哈赤基本已经吞并了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此时的努尔哈赤的军队已不下有五六万人,之后他并再次对其治下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先是废除黄、红和蓝三旗,之后将红白黑三旗分为八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和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和镶蓝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正红、镶红和镶蓝八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龙首朝前,同时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自此清朝的八旗制度遂成型。

当然此时的八旗的颜色并不固定,在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刚登上汗位的皇太极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先是在当年将多铎和阿济格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后又将自己亲领的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之后又将杜度的镶白旗改为镶黄旗。1635年又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和皇太极的正黄旗混编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后又将豪格统领的镶黄旗重新改成了正蓝旗。

清顺治时期,豪格因被多尔衮所害,其统领的正蓝旗就被多尔衮所得,而多尔衮则将其与自己的正白旗混编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之后又将多铎统领的原镶白旗改色为正蓝旗,而到了此时之后的清朝满八旗就再也没有变换过颜色。

清朝的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

1615年在八旗满洲成立之后,在1635年皇太极征服察哈尔蒙古后,遂将归顺于后金的蒙古人依据满八旗的制度,将其改编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和镶蓝八旗,是为八旗蒙古。八旗蒙古地位低于八旗满洲,但高于八旗汉军。

1631年皇太极登基之后,为了降低满人与投降过来的汉人的冲突,遂废除了努尔哈赤将汉人作为八旗满洲的奴隶的政策,并决定将这些汉人独立编制成一旗,由汉人自己管理,而这就是八旗汉军最初的来及。而在1642年随着后金实力和土地的急剧扩张,投降过来和俘获的汉人也越来越多,遂皇太极决定将其扩编为八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和镶蓝八旗,是为八旗汉军。自此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成为了清朝赖以生存的三大主力部队,并帮助满清夺的了明朝的整个天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实都是在八旗组织下的,只不过是看这个牛录组成的部分是什么民族,比如说正黄旗第十三佐领是蒙古人组成的牛录,那么他就是蒙古正黄旗的人,再不如第十三佐领是汉人组成的牛录,那么他就是汉军正黄旗的人,其实本质上他们都是八旗下正黄旗的人,而之所以会有满蒙汉八旗之分只不过是满清为了区分满蒙汉而特意设立的罢了。

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

八旗满洲的地位虽高于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但是他们的内部也是有上下之别的。在清朝皇太极之后,满洲的八旗有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这三旗是有皇帝亲领的,当然在满清有没有入关之前,只有镶黄旗是真正有皇帝亲自统领,其余的两旗都是有宗室王公代为统领,但是到了满清入关后,顺治帝为了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权力,就将正黄旗与正白旗这两旗彻底的纳入到了皇帝的掌控中,自此之后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并成为皇帝的“家旗”,而其余五旗就有那些宗室王公们所掌控,自此并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从此之后上三旗的旗人就是皇帝的奴才,而下五旗的旗人就是宗室王公的奴才,且再顺治之后,皇宫中的侍卫就只能是上三旗的人才能担任,由他们负责皇帝的安全,而下五旗的人则驻守京师及各地。

那么可想而知作为皇帝的奴才上三旗的人肯定要比作为王爷的奴才的下五旗的人地位要尊贵的多。而这也形成了清朝后期的一个惯例,那就是一个皇子或者王爷登基为帝后,他都会将自己的亲信抬入到上三旗中,而在后宫中,皇后或者说是皇帝所宠爱的妃子们,如果她们原本是下五旗的人,皇帝就会将他们抬入到上三旗中,而这就是清朝独有的“抬旗”制度。

八旗的编制。

清朝八旗每300人为一牛录,由佐领统领;每5牛录为1甲喇,由参领统领;每5甲喇为1固山,由都统或旗主统领。历代八旗的编制并不固定,所以无法详细说明,但是据宣统末年的记载,自宣统而终,满清八旗共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和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牛录。当然需要注意这个牛录只是单纯的是指士兵的数量,而非人口数。

其中正黄旗占有92个牛录和2个半的牛录,共约15万人;镶黄旗共有84个牛录和2个半的牛录,共约13万人;正白旗共有86个牛录,共约13万人;镶白旗共有84个牛录,共约13万人;正红旗共有74个牛录,共约11.5万人;镶红旗共有86个牛录,共约13万人;正蓝旗共有83个牛录和11分之5的牛录,共约13万人;镶蓝旗共有87个牛录和1个半的牛录,共约13.5万。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简答:满清八旗,又称八旗制度。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建立,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黄、白、红、蓝为标志的四旗(后称正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四旗)。

每旗设都统(大清立国后,被封为旗主王爷),辖五甲。甲设参领,辖五牛录,牛录设佐领。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从军。八旗官员,平时管理民政,战时充当将领。八旗子弟都有当兵义务,到了年龄就入兵营,故称八旗子弟为八旗兵。

因满清人数有限,战事扩大,地盘增多,到清太宗皇太极时,又先后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汉八旗等级最低,满八旗地位最高。满清八旗中,一般情况下,正旗高于镶旗。八旗中因正、镶两黄旗一般为皇帝亲自掌握。故又高于其他旗。到清世宗顺治(福临)时,因两黄旗和正白旗(原属于多尔衮,实力雄厚)被福临接管,故又称满清上三旗。八旗中等级难分高低,主要靠旗主王爷的地位和权势大小。回答至此,谢谢!

3

满清八旗有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那就是“黄红白蓝,四正四镶”。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原来满洲的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始建四旗,是为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和镶红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是在黄、蓝、白色旗帜(和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颜色图案基本一样)上面镶红边,镶红旗是在红色旗帜上面镶白边。

八旗在制度上定300人为一牛录(最初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狩猎时各出一支箭,每10人中立1个总领,总领称牛录额真,此处牛录是大箭的意思,额真是首领的意思,后来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成为一级官名,牛录成为最基层的组织,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了八旗制度),5牛录为1甲喇,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后汉语译为“参领”,5个甲喇为一个固山,首领叫固山额真,后汉语译为“都统”(但需要指出的是后来都统和旗主逐渐不是一个概念,都统是管理旗务的行政官员,旗内成员对其不像对旗主那样具有主奴之分需要尽相关义务)。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见上),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一个固山即为一旗。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

随着满清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扩张,又出现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满清入关以后,八旗主要驻防京城和各战略要地,以京城而论,第一层是京城内八旗(参见上图),第二层包括顺义、昌平、三河、良乡、宝坻、固安、采育,在这些靠近北京的地区,八旗驻防与京城内八旗所居方位相对应,每一旗分驻一处,作为京师禁卫部队的外围和延伸;第三层包括霸州、玉田、滦州、雄县,每处两旗合驻,与更远的保定、沧州、太原、德州互为表里,声势联通,形成北京八旗驻防体系的最外一个环节。

其他战略要地,清朝有一个逐渐驻防的过程,最早固定的三个八旗驻防城市是江宁(今江苏南京)、西安和杭州,这三个地方都是历史上曾经的都城,可以看出清朝的用意在于用八旗重兵镇守可能成为反清中心和基地的地方。

之后,又在京口(即江苏镇江)设立第四个固定的八旗驻防点,这是为了防备郑成功等对江南的冲击。

全国性的八旗驻防制度是在三藩之乱平定之后才推广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西北、中南、东南以及东北、内外蒙古、天山南北和西南,都逐渐布局完善。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全国共有将军级八旗驻防单位13个,分别是:西安、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绥远城、宁夏、成都、伊犁、盛京、吉林和黑龙江,此外,察哈尔都统也是和驻防将军平级的八旗军事机构。

清朝为解决八旗军队人数较少而国土面积广袤的矛盾,采取居重驭轻的策略,以重点驻防和集中机动作为八旗驻防的原则,首先看重东北、直隶,次一步才重视西北和东南沿海。同时把日常的守护衙门、仓库和以及缉查等军务工作从八旗军队身上剥离,使得八旗有一种“弹压地方,其势隐然而重”(清世宗即雍正帝朱批语)的作用,数量较少,起到的效用却较大。

需要补充的一个花絮是皇帝本人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属于正黄旗,而是属于镶黄旗,如果其要按照一般满族人的习惯说法介绍自己,或许应该是镶黄旗某某佐领上弘历,虽然他不需要这样介绍自己。

4

旗人,即隶属于八旗的人,俗称八旗子弟。雍正帝一再说:"八旗为本朝根本,国家莫有要于此者。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八旗兵丁,乃国家之根本。"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使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女真人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做导引而避免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随着建州三卫的统一,努尔哈赤统治的人丁也不断增多。因而随后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他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努尔哈赤麾下的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势力壮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蒙古人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后金天命九年(1624),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八旗满洲。清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当时称为左右二营。清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左右二营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将其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确立。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八旗满洲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努尔哈赤又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而是将汉人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清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汉军被单独编为一旗。清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皇太极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两年后又分二旗官兵为四旗。清皇太极崇德七年(1642),汉军被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一致。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此后皇太极与福临两朝因权力斗争而更改八旗颜色与旗主,不过到了顺治五年后又趋于稳定。清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满洲(女真)与清初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清政府赋予八旗子弟种种特权,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将其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在清朝中后期及末期,八旗几乎毫无战斗力,朝廷不得不依靠绿营军以及汉族地方军队。而旗人也成为了把持特权、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代名词。

5

作者:金满楼

清朝历史上的所谓“八旗”,指的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八旗。

八旗首创于清太祖努尔哈赤,但最初并非“八旗”而只有四旗,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创建的“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

14年后(1615年),因兵力扩张,努尔哈赤在原四旗的基础上增设“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所用旗帜在前四旗军旗上加镶边),合为一般意义上的“八旗”。

“八旗制”很难说是一种创新,因为“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一向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如蒙古人的“百夫长、万夫长”、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等。

如果说创新,努尔哈赤主要在中间层做得更扎实,那就是以女真人的牛录制为基础,每300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

从兵力配置上说,一旗即相当于一军,而作为最基本作战单位的牛录相当于一个骑兵营,一个旗由25个牛录组成,中间由甲喇作为联接。

最初的八旗,主要靠兼并其他满洲部落而来,其中也加入了少量归附的蒙古人及汉人。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随着其领土的日益扩张,被征服而归顺的人口越来越多,至清太宗天聪九年正式建立蒙古八旗,后来又将俘获或归顺的汉人依例建立汉军八旗。

由此,八旗实际上是由满、蒙、汉三个民族组成,而所谓“八旗”,实际上应为“二十四旗”。

八旗中,满、蒙、汉的数量比例并不相等,以入关后的京师八旗为例:满洲八旗占53%,汉军八旗占32%,蒙古八旗占15%,如果算上京师之外的八旗,满洲八旗则占到60%以上。

除满人、汉人、蒙古人之外,八旗中还有其他民族,如朝鲜人及东北的“新满洲人”。

“新满洲人”指的是生活在大兴安岭两侧的通古斯语族,如赫哲人、库雅喇人,还有混合了蒙古与通古斯语的部落,如索伦、锡伯、鄂伦春、达斡尔人。

这些游牧或渔猎部落在归顺清廷后也相继被“满化”,如乾隆年间被调派到新疆戍守的锡伯族人,他们是目前唯一使用满语作为日常语言的少数民族

除此之外,八旗中还有俄罗斯人(雅克萨之战后)、回人(平回乱后),清中期时一度还有藏人归入。

从脉络上看,八旗的扩张主要与征战相关,但在清廷建立稳固统治之后,八旗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扩充,因而满、蒙、汉才可以称得上是八旗的主体成员。

6

清朝八旗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8旗。其中,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为最早设立。八旗制度是满清特有的一种高效军事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得满洲军队具备了极强的战斗力。

后来,随着满清(后金)势力得扩张和政权的发展,八旗由从原来的满八旗基础上,分别增设蒙八旗和汉八旗。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八旗;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在之前的汉军旗基础上,完成汉八旗的编制。至此,清朝八旗制度才算最终形成,新建成的八旗,统率满八旗八旗和八旗,因此后来入关的清军,才有满汉蒙三军之称。

而在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皇帝直接统领,其余6旗分别由皇帝子侄统领。后来,到顺治八年(1651年),随着多尔衮离世,顺治帝亲政。顺治将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也收归自己统领。最终形成了我们后来常提到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也就是说,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于是皇帝直接统辖,因此地位较其余5期要高,权力也自然要大一些。

7

八旗建立与完善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

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

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上三旗下五旗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但入关之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

清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为加强对八旗掌控,亲自统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走向没落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贵,族上层已颓风难挽。清代末期,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失去起码的战斗能力。民国成立之后旗人特权被废除,失去经济来源又不会生产劳动的旗人多穷困潦倒。

8

感谢邀请。

八旗制度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清朝成也八旗败也八旗。当然我不是在埋汰八旗子弟,我觉得八旗子弟是被抹黑最严重的群体,相反我认为八旗制度的成败在于是否适用于社会需求。

八旗按照旗分可以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大类,按照编制可以分为镶黄、正黄、正白、镶白、正弘、镶红、正蓝、镶兰。目前根据我的研究,满洲和汉军上层勋贵的待遇存在差距,而三大旗分的底层旗民待遇差距并不大。不过也有汉军勋贵待遇高于满洲勋贵的案例,比如说范文程家族,范文程一生兢兢业业,但是后世子孙多不争气,尸位素餐者不少,但是基本都被清室包庇并委以重任,理由很简单,范文程子孙无大僚,嘉庆年其后代还有以汉军补满缺的,也是让当时人称异。
在清初,主要是在清朝还未入关的时候,八旗制度体现出了其优势,那就是行政效率高于明朝。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八旗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汗、皇帝——固山——甲喇——牛录这四级结构,管理层级简单,避免了像明朝那样庞大的官僚机构带来的冗官、冗兵、冗费以及行政效率低的问题,因而能集中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战争当中。

更为优越的是,此时八旗子弟耕战一体,轮流披甲。这样的好处是,随时可以保障前线、后方有足够的兵源作战以及足够的劳动力从事经济生产,尽可能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从而保障了清朝在军事上的优势。由于每个男丁都有上战场的机会,因而每个男丁都可以通过军功获得财富、奴隶以及社会地位,这也是八旗制度的激励作用。同时这也保证了八旗子弟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财力给自己准备精良的武器和盔甲。
防护精良的满洲盔甲

但是入关之后,八旗制度就已经出现颓势,尤其是从康熙时期开始就已经暴露出八旗制度的缺点。清朝入关后,除了黑龙江、吉林的驻防八旗尚能维持耕战一体之外,关内的八旗子弟逐渐从经济生产方面剥离,但是因为阶级的不同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对于八旗勋贵来说,八旗制度变成了政治上的利益团体,因为打天下坐天下的理念,八旗勋贵获得了很多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对于底层旗民来说,由于经济生产从八旗当中剥离,八旗制度演化为军事制度,曾经的轮流披甲变成了常备军,这也为日后八旗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在清初,由于八旗人口稀少,壮丁仅八、九万人,根据丁口人口一比五的比例估算,此时八旗应该只有五十万左右的人口,所以这使得八旗男丁几乎每个人都有差事,此时问题还不明显。可是到了康熙中后期,由于人口的增加,八旗生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为兵额以及军费都有定额,越来越多的底层旗人无法补缺获得工作,使得大量的旗人成为闲散旗人,当然也有不少心术不正者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

但是由于清朝在军事上的成功以及八旗子弟尚武的血性,这些问题还不是特别明显。乾隆年间频繁的征调八旗子弟参战,我觉得这也是为了通过战争消耗八旗人口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同时也转移八旗内部矛盾,通过战争来强化旗人的认同,并要求旗人忠君爱国,转移底层旗人的注意力。
另外,由于旗人往往集中居住,没有批准不得离开驻防地三十里,否则即是逃旗,而且清朝没有对八旗子弟的从业限制,这就造成了旗人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即雇主有限,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八旗子弟要打工,只能通过压低报酬的方式获得工作机会。以我老家为例,辽南旗屯里的旗人过的基本都是苦日子,咱们汉人日常能就着咸鱼咸菜吃苞米面饼子,过年过节还能吃上大米白面和肉,而旗人家别说过年过节,平常日子连苞米面粥都吃不上。我们家族曾经聘请过旗人当西席先生,他们几乎都是一个共同点,就是报酬特别低甚至不要报酬,只要些粮食够一家老小的吃食就满足了。好在中国人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我家又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每逢年节还能给先生送些米面肉食。按照中国传统,妇女是不能抛头露面的,但是八旗妇女却少不了抛头露面,因为要和男人一样出去干活养家糊口,替人做一些针线活或者是洗衣服。老舍先生在怀念他母亲的时候就说过。

所以,我经常为八旗子弟的遭遇不胜唏嘘。这是在辽南的情况,关内汉官对旗人遭遇的描述我有时都看不下去,形同乞丐是最多的评价,而汉官们面对这些底层旗人往往见之鼻酸。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满族简史》当中是如何描述旗人穷困的:因粮饷缺乏,已将所有物件变卖糊口。现在无可折变,衣敝履穿,形同乞丐。

还有一首清朝旗人当中流传的歌谣:今晚月儿怎么那么高’骑白马,跨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袄,皮袄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贼,光着脚丫上八旗,没马褂干着急,当了裤子买炕席,豆汁饭就萝卜安儿,看你着急不着急。

既然八旗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清朝统治者注意到了没有,我想是注意到了,但是没有实质的解决办法,全是治标不治本的。

第一、清朝八旗实质上是爱新觉罗家的家奴。清朝官方档案中,经常称呼八旗子弟为八旗世仆、国之世仆,这说明清朝统治者是把旗人当做家奴使唤,毕竟八旗官员在给皇帝的请安折当中称呼皇帝为ejen(主子),自称aha(奴才)。既然是家奴,就要替主子分忧,所以八旗勋贵成为了平衡汉族文官的重要政治力量。虽然历史大势是满汉逐渐趋同甚至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合流,但是清朝皇帝们依然强调满洲或者八旗认同,以平衡汉官。

第二、八旗是清朝的兵源之一。根据清朝的军事制度,八旗兵额约在二十万左右,绿营在六十万左右,而且八旗由于是皇帝的家奴,因而在装备上、待遇上优越得多,但是前提是八旗子弟每逢战事必须要奋勇作战。

这对旗人影响很大,以前看过瓜尔佳氏一支的族谱,里面有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我们瓜尔佳氏的子弟,只有攻入敌阵获得战功,或者是被封为巴图鲁,死后才有资进祖坟。这是因为清朝一直在激励八旗子弟尚武立战功,为此还有满不点元的潜规则。所以,清朝两百多年来八旗子弟的战斗意志一直是最高的,尤其北方、西北是戍边的任务基本上都交给了八旗子弟来负责。

但是说实话,其实清朝入关后,八旗制度就应该废除了,因为八旗制度对旗人来说是对人身自由的禁锢。即便是保留八旗的军事职能,也应该废除《逃旗法》这类禁锢旗人人身自由的玩意。这样旗人可以自由选择雇主,以劳动创造价值而非一味的追求当兵。

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八旗制度的劣势被清朝无限放大,底层旗人也愈加穷困,实际上清末搞新政旗人也是支持的,只要没了八旗制度的限制,旗人的生活会更自由。所以清朝灭亡对于底层旗人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全文完

9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先是于公元1601年将其部众划为四旗,用“黄、白、蓝、红”四色加以区分。后又于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合称为八旗。

八旗,集军事、行政、生产为一体。战时为军出佂打仗,战罢为民从事生产,便于集中力量对抗强敌。

随着后金的实力愈来愈强,以后又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添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从而形成了一股呼啸辽东,令中原王朝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推翻了崇祯皇帝。但却因其在安抚和延揽人心策略上出现了失误,导致其无法立足京师。

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又因李自成没有善待吴家,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甚至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致使吴三桂转而投靠关外清军,引导八旗军打进山海关赶走了李自成。

此后,人数本不占优势的清军八旗,在吴三桂等前明降官降将的帮助下,陆续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偏安一隅幻想与清朝划江而治的南明弘光政权,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清廷将八旗划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黄、镶黄、正白号称“内府三旗”,是由皇帝亲自掌握的禁卫军。

而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原本是由旗主王爷掌握的。

后来雍正皇帝,从那些旗主王爷手中收回了实权。

从顺治时代开始,八旗军便一直享受着朝廷优厚的福利待遇。

然而此后不久,这些“从龙入关”的八旗军便腐朽坠落了。

因为清朝统治集团太过优待自己人,为八旗子弟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待遇,使他们拥有了“铁杆庄稼”,过起了不劳而获的优渥生活。

久而久之,这些曾经的虎贲将士便无可避免的蜕化了。

因此,当平西王吴三桂带头发动“三藩之变”时,清廷已经不能仅靠八旗军平定战乱,汉军“绿营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后来,爆发“太平天国大起义”时,不仅八旗军早已衰朽不堪,就连绿营兵也烂掉了。因此,清廷便不得不依靠各省士绅,组建乡勇团练镇压太平天国。

最终,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八旗、绿营、练军、淮军、武卫军,都逐一被时代淘汰了。

1900年之后,清廷被迫开始组建西式“新军”。那曾经辅佐清帝入主中原的“八旗军”,则被彻底的边缘化了。

八旗军入关之前的勇猛善战,大概是因为,若不如此则不足以对抗大敌,正所谓百死而得一生。

而其入关之后,则凭其“从龙之功”而享尽优厚待遇,其战斗力必然会因此而急剧衰落。

既然什么都不做,都可以过上不劳而获“铁杆庄稼”的优渥生活,那么还有谁愿意顶盔贯甲浴血冲杀呢?谁还能有杀伐血战的勇气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见八旗军由辉煌走向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10

清朝八旗是指: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正白旗、镶黄旗、镶红旗、镶蓝旗和镶白旗。

八旗的起源: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八旗制度的建立: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八旗扩充:

努尔哈赤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八旗的历史作用:

入关以后八旗制度的改组和扩大,提供了足够的兵源,建立起分布全国的八旗军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这支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八旗兵丁在征剿“三藩”、用兵新疆、西藏的战争中,对制止分裂、削平内乱、促进祖国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八旗劲旅痛击沙俄殖民军,收复雅克萨城,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数万名八旗兵士携带家眷,在盛京、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驻防,戍卫屯垦,巩固了国家的边防,参加了开发东北、西北地区的劳动。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