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则天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虽然她的女权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给历史发展留下的震撼却是深远的。是非功过,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因残酷冷血镇压政敌、个人生活放荡不羁而臭名昭著,但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有开创精神的一代女皇。



武则天一生之中,曾自创20个字,却几乎全在她死后废除,不能不说是她的被后世讽的所谓“新文化运动”的失败。而人们对此更感兴趣的是,有一个字没有被废除,但是,又从来没人“敢”用这个字,更不用说以之为自己的名字了。这个字,就是“曌”。

这是她造的第一个字,而且是为她自己的新名字所造:武曌(zhao)。 当然,武则天是没有语言文字天赋来创造这个奇特汉字的,这是她的老乡,时任中书侍郎的宗秦客为拍马奉承而创造出来,并献之于武则天的。

他以武则天本名“武照”为基础,将“照”字改为“曌”。 这个字,看似复杂,但意思却又非常简单明了,武则天一看就明白,“曌”字日月合一,阴阳一体,无非就是日月同辉,当空普照大地。也就是说,她武则天既是天空的太阳,又是天空的月亮,无论白天黑夜,无时无刻,都在照耀大地,其实,也就是每日每时,都在统治着国家,赤裸裸暴露出称皇作帝的野心。而且,她集女人男人智慧能量于一身,当然也就能统治天下男男女女,当女皇,是天经地义的。

那么,“曌”字得以流传后世,而且现在电脑也可以打出这个字,但为什么后世的人却从不使用这个字,更没有以此为名呢?

首先这个字,是专为武则天创造的,也就是说,这个字只能作为她的名而存在,别无他途。于是人们也只能在提到她时用到这个字,而在其他语言环境中,这个字什么意义也没有。

既然没有任何实际的语言表达功能,人们不使用这个字用于文字表达也就很正常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敢与不敢的说法。 既然“曌”字就是武则天的同义语,那么人们就更不可能用这个字来作自己的名字。因为很多人认为武则天在历史上名声不好,残忍致极,用这个字作自己的名字,等于自讨其辱。特别是传统说法,武则天当女皇就像“母鸡报晓”,很不吉利,是不祥之兆,更让人取名时避之三舍,无人敢问其津。

其实,不敢“曌”字为名,也非不敢,应该说也缘自中国人的某种对帝王名字的避讳。如当代就没人叫“刘邦”“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甚至连王邦、赵隆基、张匡胤、宋元璋也没人敢叫。为什么?名字太大了,叫了不吉利。特别是小孩子,叫了大太的名字,不容易养得活。

从这个角度说,人们还真是不敢以“曌”等帝王专用或者用过的字为名。有趣的是,武则天创字改名倒形成了一种帝王取名文化,后来还有效仿者,如南汉的刘龑(刘?、刘陟、刘岩、刘纻)、北宋的赵炅(赵匡义、赵光义),都学习她而改名。

当然,武则天造字,也是她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是为她实行专制统治服务的,也是她个人独断专横品性的体现。她一生迷信文字,认为改变人或物的名称就能影响其走向。于是在宫廷斗争中,将王皇后的“王”改为“蟒”,将萧淑妃的“萧”改“枭”,显然出自侮辱仇恨心理。 但是,历史文化传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不会因某个人的喜恶而随心所欲加以改变。

武则天的改字,只是历史的一场闹剧,而这唯一留传下来的“曌”字,与其说是她创字杰作,不如是她破坏文化的证据。

最佳贡献者
2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统一的王朝,太平盛世,国富民强。她首次开创了女性政治的天下,创下了女性政治的范例。在她的执政期间,在科举制的基础上,增设了武举和殿试,首创了科举糊名制。

这位了不起的女皇,还首创了汉字,她一生共造了19个字都被废除了,只留下了一个字,至今还没人敢用。

武则天造字是根据字本身的意识,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它的面貌,用起来都是一样的,意识并没有变化。如武则天造的“国”字,就是将国字改成了口中是八方,八在上方在下,意识明朗,百姓口中的四海八方就是国家。以前国字的解释是百姓口中的一起狩猎,一起防御的那么一个地方,就是国家,古代有狩猎防御的意识。还有一个星字,武则天将其改成了一个圆圈,因为是象形字,星星是圆的,武则天还将地改成了山水土,武则天总共造了

留下的这个字就是“曌”,日月当空照,和现在的照字,意识一样。有记载说,武则天当时造这个字的时候,就是先看到了照字,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不公平,日是阳,指的是男人,照字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是看不起女人,于是就造了这个字,月是阴,指女人:意识是日月同辉,也正好映照了她和唐高宗共治天下。

并且武则天还将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武曌,她的儿子之所以没有废除这个字,是出于对母亲的尊重,也怕后世对自己的非议。


这个字留下来也没人敢用,主要是此字的意识和照一样,并且还很难写,人们就习惯用照字了。再一个意识就是,这个字的下面是一个空字,人们就会想到与佛教有关,所以这个字就成了武则天的专有字了。

3

武则天所造的文字,比较主流的说法是18个,也有17,19,21,23等说法。武则天所造的文字十分复杂难用,武则天死后,自然基本无人使用,今天还为大家比较熟悉的只有一个曌字,但实际使用的也很少。

武则天所造的文字太过于生僻,输入很难,只能用图片表示。武则天所造的18个字如下图,图中新字的那两行就是武则天所造的文字。大家实际看下,就能体会到武则天所造的文字何等生僻蛋疼,难怪后来无人使用。

(武则天文字)

武则天所造的这批文字被称为专门称为则天文字。这批文字最初有12个,后来陆续增加到18个(也有其它数目的说法)。

把这批文字说成是武则天个人生造,只是个通俗说法,造字也需要相当水平,武则天没有那么高的学问。这批文字实际制造者是当时的宰相宗秦客为讨好武则天所造。

宗秦客是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和武则天有点亲戚关系,宗秦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因此这层亲戚关系以及刻意讨好武则天,收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宗秦客有个弟弟宗楚客,和诗仙李白是一家人。宗楚客的孙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宗秦客和两个弟弟做官都做到了很高位置,但下场都比较悲惨。宗秦客本人做到了宰相,弟弟宗楚客后来也成为宰相,弟弟宗晋卿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司农卿。宗秦客本人后来因为唐赃枉法被贬为县尉,死在了被贬的地方。宗楚客和宗晋卿则在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时被杀,两人当时都是韦后党羽。

题目中说到了只留一字无人使用,指的应该是曌字,这个字是被武则天用作自己的名字,寓意日月当空统御天下。在古代,武则天之后自然不会有人用这个字作为女性的名字,其它场合都可以用照字,不会有人用曌字。

在今天,给女孩子起名当然可以用曌字,只是这个字过于生僻,不建议使用。

4

中国远古早期有仓颉造字,但是武则天造字却鲜为人知。

史书记载武则天执政期间不仅在科举制基础上开创增设了武举和殿试、首创了科举糊名制,这位女皇还首创汉字,但是基本上都不为后人所沿用。

历史上的武则天,可谓是中国历史从古至今、迄今为止最为传奇的一位女性。首次开创了女性政治的天下,创下了女性政治的范例,虽然在唐姓基础上建立的武氏政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确实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添上了浓妆谈抹的一笔。

关于大唐的历史,我们大可用“盛世繁唐”这四个字来形容历史上那气势磅礴的唐朝,当然指的是前期的唐朝。说到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贞观遗风”等盛世景象便会首先映入眼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提起唐朝,我们也不禁会想起两个女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祸国殃民杨玉环”,其二人可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但是武则天成为了传奇,建立了武姓天下,开创了“贞观遗风”。独独杨玉环遭受历史讽刺,成为玄宗祸国殃民的由来。

那么女皇武则天究竟派人造了哪几个字呢?根据周武墓碑铭以及后世整理的“则天文字”记录,武则天大概造字十八个。他们分别是“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授、证、圣、国、人”。其中,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载:“天授元年十一月,太后享万象神宫,赦天下……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

由此可知,前十二字是由宗秦客制造,并不是武则天本人所造。为何其余的17字都陆陆续续被淘汰呢?其一,后世的皇帝认为武则天是一代女性,当皇帝本来就不符合历来的规矩。

其二,武则天所创的这些字,基本上都违背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由难到简的规律,所以被后世文人墨客所不容;其三,则天文字中有绝大多数字辨识度低,不符合千百年来中国人识字标准。

另外,历史唯独留下了一个“曌”字,其实并不存在敢用不敢用的说法,因为武则天用“曌”当做自己的别名,所以在当时,这个字也是被禁止使用的。再有,“曌”字由武则天群独创独拥,武则天这个人在当时比较崇信佛法,曌字里边的“空”内含六根皆净、四大皆空的内涵。在当时唐朝后期以及宋、元、明、清都是崇尚儒学,打压佛法的,所以“曌”字也就显得更为陌生可。最后,基本上到了当代,“曌”字相对于我们来说,就异常生僻难识了。

那么武则天为何造字呢?我总结了最为直接的两点政治性目的。

其一,武则天造字是为了公开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威严,向当时或者后人来展示其文识渊博,因为造字这件事以往过去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尝试过,她俨然成为第一位女皇帝,想要彰功显德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其二,武则天造字则是为了暗喻她所开创的武周霸业的繁衍昌盛,意义着武氏政权的永久。

5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十四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中,赐号“武媚”,后世一般称她为“武媚娘”。

在唐太宗时期,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不想,武则天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被送进感业寺为尼,李治继位。

王皇后为了讨好李治,打击萧淑妃,想法让武则天再进宫,不想害人害已,自己反丢了性命。

690年武则天昭告天下,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当上皇帝的武则天有一个特殊的喜好,那就是造字。

她认为只要将人或物的名称改变就能影响其一生的走向。比如说,她将王皇后的“王”字改名为“蟒”,萧淑妃的“萧”字改姓为“枭”,以此来侮辱王皇后和萧淑妃,让她们永世不得翻身。

武则天原名武照,她登基后,把“照”改为“曌”字,阴阳一体,日月当空,代表日月普照大地,阴阳合体也非常符合女人治世的心境,同时武则天是信佛之人,“明空”有佛意在里面。不管这个字是不是她自己所创,反正她觉得这个字很好,从此成为她的专用。

为了彰显“武周”的新气象,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文字还传到日本、韩国,甚至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除了“曌”字外,还有“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

其中“国”字有两种,“月”字有两种,“人”字有两种,从古代借用的,如“天、地、证、国”。

武则天非常喜欢,遍请天下名僧以新字抄制经文。

则天文字复古了3个字,发明了17个字,为何这些字消失了呢?

一是辨识度低,没得到文人的推广

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统一文字,再从古繁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文字的发展有它自然规律,不是谁造一个字都会被流传的。

这20个字之所以没被流传,有书君认为主要是这些字书写复杂,辨识度低,既不好写也不好认,不具有普适性。当时除了经书上使用之外,文人并不使用,得不到推广。不能广为流传的字,其生命力也很短暂。

二是这些字不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全是以繁代简

武则天发明这些文字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她造字的方法也是现有汉字的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明创造。改姓氏和造字都是武则天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是打击政敌与树立权威的法宝!

尽管有些字有一定的寓意,但不符合文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还带有封建迷信思想,传播受限。比如武则天为了让臣子对君主更加忠心,改革“臣”字为上“一”下“忠”,寓意臣子对君主应该忠诚专一。改“君”为“天大吉”三字合体,寓意武则天为人君,从此天下大吉。

“地”字,武则天改为“山水土”,看似非常合理,阐述的大地之上有山、有水、有土。然而书写上面却增加了难度。

三是受封建礼教影响,后世将其废除

这些字的含意已经有更简化更贴切的字存在,它没有实际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随着儒家文化思想占统治地位,后世更多的是对她的批判。因此,对她所造的文字直接被废除。

这些字差不多都消失在历史中,只有“曌”这个字保留了下来。因为正史以“武曌”称呼武则天,所以“曌”这个字得于保留,现在新华字典里还有这个字,中文输入法也能打出这个字来。

最后说说“曌”字为何后人不敢使用。

1.因为尊敬及避讳

在古代,后人不得称父母与祖父母的名讳,以表示尊敬。

比如著名文豪苏东坡的祖父名字是“序”,作为一个名作家,必须写很多序,他只好每次改称为""引""。

在《史记》这部宏伟巨著中,我们找不到一个“谈”字,因为司马迁的父亲名谈。

武则天后面的几个皇帝都是她的子孙,自然不能使用“曌”这个字。

为了显示帝王的无上权威及独一无二,帝王的名讳其他人也不能用,甚至禁写。

如有使用往往也要改名,否则会以大不敬之罪诛三族。

科举考试时,考生的名字之中若有一个字与当朝已驾崩皇帝的名字相同,会被逐出考场,失去前途不说,还有可能丢命。

“曌”作为武则天的名,因为禁忌,后世的人不敢使用它。

2.受封建礼教的制约

自唐以后,儒家学说占上风,认为武则天一个女人当皇帝违背天理,是红颜祸水,人人对她进行口诛笔伐,“曌”字被文人墨客所摒弃。即使有想使用的人,也怕受到跟武则天同样的辱骂和声讨。

3.女子取名习惯

古代女子一般没有名字,有名字的也是一些很普通的名字,比如说是第几个闺女就喊几丫头,后来多是桃花、桂花、翠花这样的名字。说明女子本贱,有轻视的意思。

当然也有好养活的意思,古人认为名字取得也贱也越好养活,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野草般生生不息,自然生长。“曌”字太过霸气,一般人无福消受,用了怕有性命之忧。

同时,受使用习惯的影响,当时文字中本身已有意思相同的“照”字存在。“曌”字复杂,即使要用也有同意思的简体字“照”来代替。“照”字明显没有那股霸气,更适合女孩子。你想想,要是李清照的名字改成“李清曌”,明显失去那份诗情画意、那份清秀的意境。

当然现代人取名没有这么多禁忌,可以用“曌”字来取名。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褒贬不一,争论颇多。不管怎样,虽然造字是出于她的政治目的,但还是可以看出她厉害之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6

一农民在嵩山脚下发现一块金片,上交国家后发现,那块金片竟然是武后自制名片,内含自制十八字,其中有十七个被废除,剩下的一个字无人敢用。

封建社会时期一直是男权为上,女人的地位一直很低下。然而半路却杀出来了武则天,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却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达到这样的位置,也是绞尽脑汁。

至于为什么要创造这18个字,还是为了彰显自己特殊的地位。别人没有做的我来做了,而且还受到了当时人的恭维。发现这18个字,还和嵩山脚下的一个农民有关。

由于嵩山位于登封境内,被誉为天下的正中心。因此很多皇帝登基之后,都喜欢来这里封禅。武则天封禅的时候已经73岁高龄,在经过嵩山封禅之后,才把年号改为了万岁登封元年。

在武则天登基四年之后,又再次来到了嵩山。此次宴请群臣,但是自己却染上了风寒。回去之后一病不起,险些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意外的是没过多久,自己竟然痊愈了。

于是武则天就把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到了嵩山上面,认为它这是暗地里面保佑自己。于是大病初愈的她,立刻组织人员前往嵩山还愿。甚至为此,还特意打造了一片金度牒。开头上书:

大周国主武曌(照),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宫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武则天之所以会打造这块金简,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女性当权,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整天诚心惶惶,生怕上天降劫,惩罚自己。于是就写了上面一通话,来表示自己的忠心。(胡超是小太监)

他本来是想投给天庭,但是没想到在千年之后,却落到了一名农民的手上。该名农民在耕地的时候发现这块金简,随后交给了文物专家。专家鉴定之后,发现上面有很多字并不熟悉,原来这些基本上都是武则天造的。

有关于武则天究竟造了多少字,历来的说法都不一。有人说是18个,有人说20个,还有人说二十几个,但是最主流的还是18个。不过这里并不是说武则天多有文化,而是为了统治的需要。

因为里面很多的文字都是牵强附会,一般认为制造的字简体分别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照字最复杂,放到最后解读,其他的简单分析几个。

臣:本来好好的臣字,被武则天改成了忠心的忠,上面加上一横,意思是告诫属下一定要忠心不二。

年:改成了由千千万万垒起来字样,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大周千千万万年都存在。

证:寓意永主久王,永远的主人,长久的皇帝,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人:他和臣改的比较相似,就是在生的下面加了一个横。如果拆开读就是一生,也就是指代人了。

地:拆开了读就是山水土,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地当然也离不开土,所以下面就加了一个土。

国:改成了圀。本来的想法是:“有言国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也就是中间的玉字换成武,用武则天去镇压。

但是考虑到这样一改,有点把武则天困住的意思,就改成了上八下方的样子。寓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面八方的人,都要受到武则天的管辖。

其他的我就不多介绍了,基本上只要拆开都是一个原字。这些字的原意组织起来,就成为了一个新的字。如果造字这么简单的话,其实我也可以造。

其实造字并不是武则天的专利,当时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欢造字。比如说李隆基他也曾经造过字。当年距离长安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豳州的地方。但是李隆基认为这个字和幽很像,认为很不吉利。

于是决定把豳州改为邠州,倘若后来不是在《诗经》当中发现了豳州七篇,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地方吧。

我们重新回归正题,还是说说那个最重要的字“曌”,也是后世之人不敢使用的字。这个字也是堆砌起来的,拆开了就是日月当空照。

有人说是因为武则天的原名叫武照,后来顺着造字的风。有下面的大臣提出意见,把照字也改了,就成了上面的样子。意思是日月当空,照亮天下所有人。

据说还有一种寓意,是日代表着太阳也就是男人,越代表着月亮也就是女人。武则天作为千古以来第一个女皇帝,希望能和男人的地位一样,可以照耀当空,所以才有了这个字。

考虑到武则天的独特性,这一个和他关系最密切的字,则被后世留了下来,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废除掉的。之所以后人不敢用,是因为犯忌讳。

虽然武则天是以女性称帝,但是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很多人起名字都会有所避讳,如果自己的命够硬,才能够撑得起这个字。

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性皇帝。她的一生传奇无比,14岁时入宫服侍李世民,李世民死后,因为没有诞下子嗣,所以被送往感业寺为尼。在感业寺期间,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珠胎暗结,最终被李治重新带回皇宫,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武则天一生认为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甚至达到了迷信的状态,他认为只要将人或物的名称改变就能影响其一生的走向。因此她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取胜后,选择将王皇后的“王”字改名为“蟒”,将萧淑妃的“萧”字改姓为“枭”。以此来侮辱王皇后和萧淑妃,让她们永世不得翻身。

另外她还将男性化的权力中枢改为女性化的名字,比如修改制定国家政策的中书省名称为“凤阁”,审核政策的门下省为名称为“鸾台”,执行国家政策的尚书省为文昌台等等。



武则天改革下的第一个字为“曌”字,这个字诞生于公元689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前的一年。

武则天称帝之前,因为没有任何女人做皇帝的先例,所以当时很多文人政客攻击武则天为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代替公鸡打鸣,女人祸乱国家政治。武则天当时为了给自己正名,想尽了一切方法。

当时凤阁侍郎宗秦客是武则天的老乡,知道武则天本名“武照”,为了给武则天增加舆论支持,所以改“照”字为“曌”献给武则天。武则天一看“曌”字阴阳一体,日月当空,当是本人代日月普照大地,另外阴阳合体也非常符合女人治世的心境,所以便改名为“武曌”。



武则天登基改元时,为了彰显“武周”的新气象,提倡斯文,宗秦客等人又创制十一个新字献给武则天,连同“曌”字,共计十二个。其中包括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十一个字。这十二个字创制之后,武则天便下令颁行全国,之后遍请天下名僧以新字抄制经文。

后来随着武则天的掌权,又陆续修改了几个文字,包括授、证、圣、国、人,还第二次修改了“月”字。【下图为武则天改革十八字】



这些文字的改革中,很大一部分包涵了愚民政策,而且还违背了汉字的客观发展规律。比如图中武则天为了让臣子对君主更加忠心,改革“臣”字为上“一”下“忠”,寓意臣子对君主应该忠诚专一。改“君”为“天大吉”三字合体,寓意武则天为人君,从此天下大吉。

再说违背汉字发展规律。首先是“地”字,武则天改革为“山水土”,看似非常合理,阐述的大地之上有山、有水、有土。然而书写上面却增加了难度。还有“人”字改为上“一”下“生”,将简化的文字变得更为繁琐。最终武周王朝结束后,这些文字也迅速被抛弃。

另外,武则天改“国”字为“圀”,虽然后来废除,但在日本却曾经延用千年,而且德川家康的孙子就起名“德川光圀”。



最后说说“曌”字为何后人不敢使用。首先古代认为武则天“母鸡报晓”,历来对武则天口诛笔伐,也因此“曌”字在古代文人墨客中被摒弃。至于现代,文字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感情色彩,所以“曌”字并没有题目中所说的无人敢用。

8

唐朝是一个非常神奇而开放的朝代,因为深受胡人文化的影响,在唐朝出现了很多令我们至今都难以接受的事情,比如武则天嫁给了她丈夫李世民的儿子、杨玉环嫁给了她丈夫的父亲杨玄宗等等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都发生在开放至极的唐朝。

除了以上这些事情之后,唐朝的女性也不如其他朝代的女性一般地位低下,和很多游牧民族的女性一般,唐朝的女性差不多是可以拿来当男人用的。

在李渊开辟大唐江山的过程中,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就曾经率领着一支娘子军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建立下了卓著的功勋,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些时代女性的地位。

正是在这种非常开放的文化基础下,武则天这个权柄滔天的女人,才有机会成为了我国历史中的第一个女皇帝,执掌起了整个唐帝国的权柄江山。

武则天走向人生巅峰

武则天在当皇后期间,凭借着李治重病难以处理国事的机会,拿捏起了朝廷大权。

在李治驾崩、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儿子登上皇位后,武则天迟迟不肯给自己的儿子放权,由此进入了一个垂帘听政的年代。

在她垂帘听政的年代,她曾经换过两个皇帝,直到最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权欲之心,她才夺走了她儿子的皇位,以一介女流之身登上了皇帝宝座上。

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首先把唐帝国的国号改为了“周”,她的朝代在后世也被人们称之为武周。

除了这些大方向的改变之外,有一些小方向的改变也是颇引人注目,比如她的造字,就是这些小方向中的一部分。

武则天的造字

关于武则天到底创造了多少字,一直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武则天创造了21个字、有的人说她创造了23个字,不过一般主流的说法认为武则天仅创造了18个字。

之所以会有那些多余出来的字,是因为古人在书写的时候没有一个正规书写习惯,从而导致字形发生了变化。

在以错传错下,就出现了两个原本应该是一个字,但是字形发生了巨大改变的字,使得人们产生了武则天创造20多个字的错觉。

关于武则天创造的字,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张图片里就是武则天时期创造出来的字。

不过大家要清楚的是,虽然这些字是武则天时期凭空创造出来的,但是这些字所包含的意思却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以原本存在的文字为主体创造出来的。

只是字形不相同罢了,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武则天的名字不叫做武则天

而在这里要跟大家澄清一个误解,那就是武则天原本的姓名并不叫做武则天。

武则天只是一个人们对她的习惯叫法,就如同康熙的名字不叫康熙一样,武则天原本的名字叫做武照。

人们之所以会叫她武则天,是因为在她当权的时候,她有一个称号叫做则天大圣,正是在人们这样叫习惯之后,武则天这个外号才流传了下来,反倒使得很多人忘记了武则天原本的名字。

在武则天准备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她手下有一个很会见机行事的大臣向她提出了提议。

提议让她修改名字,把武照的“照”改成以前没有过的“曌”,这个曌的读音跟“照”的读音差不多,意思上也比较相同,是日月当空照射大地的意思。

武则天在看了他的提议之后,也觉得这个新创造出来的字非常霸气,很符合自己这个历史第一女皇的身份,于是她就用这个字替代了自己名字中原本的照字,修改了名字,把名字改成了武曌。

武则天死后那些文字的所去所从

在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则天是皇帝的原因,所以根本没人敢使用这个曌字取名字。

但是在武则天死后就不同了,在武则天死后,人们根本不是不敢用,而是不想用。

在那个儒家思想浓重的年代,大男子倾向非常严重。

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对武则天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如果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字用这个文字的话,可能会让人笑话。

如果给自己女儿取名字时用这个字的话,也可能会让人觉得失礼、有希望自己的女儿走武则天道路的嫌疑,于是在那种封建礼数非常严重的年代,就没有什么人会拿这个文字取名字。

反倒是现在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人们给自己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开始大量采用起了这个字,想必不少人的身边,都有使用这个“曌”字当名字的人。

武则天在去世之后,她创造出的其他大量文字倒不至于完全被废除,她创造的文字仍然在历史中流传了下来。

只不过她想用这些新文字取代原本常用字的想法却随着她的死亡胎死腹中了,原本那些被取代的字,又开始重新出现在了世界上,在历史文化中继续起到了它们的作用。

所以说这个提问的描述是有着一定错误的,现如今一般认为武则天时期创造出的文字有18个,曌字也并不是没有人不敢用。

9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而且她的即位年龄在所有皇帝当中也算是最大的,她于公元690年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这年她已经67岁了。

武则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女儿,十四岁的时候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中,封为五品夫人,并赐号“武媚”,后世一般称为她为“武媚娘”。

在唐太宗时期,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整整十二年的才人,不知道为何现在的影视剧把武则天和唐太宗的生活描绘得波澜壮阔,搞得二人的感情有多深似的。

在唐太宗病重期间,太子李治经常出入李世民的寝宫,武则天在这个时期与李治建立了感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唐太宗驾崩之后,武则天进感业寺为尼,李治则继位,成为唐帝国的新主人。

在宫中的李治思念着武则天,在寺庙里的武则天思念着李治,最后李治在李世民的忌日那天跑到感业寺,与武则天相见,两人久别重逢,一见面就哭了,武则天并向李治诉苦,李治感觉非常对不起武则天,连连安慰武则天。

在他们旁边的王皇后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于是叫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这正中李治下怀,李治当即答应。当然王皇后让武则天进宫,并不是为了让李治和武则天两人相守,皇宫里的女人都是争风吃醋的,王皇后在皇宫中失宠,她让武则天进宫,借此打击萧淑妃。

王皇后没有想到武则天比萧淑妃恐怖上百倍,武则天回宫之后,萧淑妃意味着失宠。之后武则天用自己孩子的生命又除掉了王皇后。王皇后当时肯定连死的心都有了,自己帮她进宫,没想到反而被坑害,萧淑妃虽然争宠,但是没有武则天那么狠的心。

后宫被摆平后,就轮到朝中的老臣了,经过武则天的努力,她与李治平起平坐了,683年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李显只是武则天的一颗棋子,武则天最终的目的是要当皇帝。

690年武则天昭告天下,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更加释放自己了,她喜欢建佛像、修寺庙,任用人才,任用酷吏,也喜欢奶油小生,还喜欢专断、杀人,这个喜好大多数人都有,她作为唯一的一个女皇帝,还有一个特殊的喜欢,那就是造字,要是武则天早生几千年,她有可能会抢了仓颉的“饭碗”。

武则天造的字有多少个,没有一个确定的数,主流的说法是十八个字,也有八个字、十二个字、十四个字、十六个字、十九个字的说法,甚至还有二十一个字、二十三个字的说法。

武则天最初制定的是十二个字,之后慢慢地增加了几个字,主流说法“十八个字”是:国()、星()、照()、地()、日(??)、月(一是卐在〇里面,二是??)、天(??)、人(??)、年(??)、臣(??)、正(??)、圣(??)、证(??)、载(??)、授(??)、君(??)、初(??)。

武则天造这些字的寓意我就不一一阐述了,她的造字法是象形法和会意法,一些字我们一看就懂,比如照就是日月当空,臣是一横下面一个忠,表示做臣子要忠心等等。

她这些字有些是自己造的,有些是古体,其中她最喜欢的字应该是这个“曌”,毕竟是自己的名字,而且寓意也那么深刻,其他版本的字我就不再阐述了。

武则天造的这些字在中原大地流传,通过其他途径也在儒家文化圈内流传,唐文宗继位后将其废除,这些字渐渐就没人使用了,对于“保留一字,无人敢用”应该是题主自己想的吧。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为帝王避讳就是古代的一种特殊文化。大体而言,帝王的名字其他人不能用,用了的要改名,不改名就会以大不敬之罪诛三族!比如唐初名将李绩,本名徐世勣,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就改名为李绩。武则天当了皇帝后给自己起名武曌,这个曌字是她自己发明的,因为正史以武曌称呼她,因此这个字保留下来了,成为武则天专用字。武则天造的其他文字原本就有表达那些字的字,因此被废除不用了。

文字谁都可以造,但是流行的文字必须是国家通用文字!最初的文字是图腾,可以理解成绘画,后来文字越来越抽象,脱离了绘画的范围独立成字。先秦时代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虽然都是从周王室的文字演变而成,但是数百年后各不相同,互不相认,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比如《英雄》里的剑字有十九种写法,显然除了六国的文字外还有其他国家或者部落的文字。秦始皇统一华夏后,强力废除其他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推行一种文字。

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她自然知道文字统一的好处,但是为了显示她的聪明才智跟与众不同,她还是发明了二十个字。武则天发明这些文字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她造字的方法也就是现有汉字的组合,并没有重新发明一种字体出来。比如她发明的臣字就是一字下面一个忠字,她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为人臣子,要一心一意的忠于皇帝,不要有造反的打算,不要有附逆的想法!又比如说她将王氏改为蟒氏,将萧氏改为枭氏,就是她打击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手段!改姓氏与造字都是武则天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是打击政敌与树立权威的法宝!

武则天最终选择了还政李唐皇朝,她的周朝不被历史学家认定为一个朝代,武则天是唐朝的皇帝与皇后!武则天死后,她的很多错误政策都被废止了,包括王氏与萧氏的改姓!武则天造的二十多个字除了曌是她的专用名外,其他的字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都被废除了!曌作为武则天的专用名,后世的人都不使用它,以便为帝王避讳!当然现在有人采用曌字取名,那是因为现在没有帝王避讳制度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