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能够显示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有多大劣势,或许他们所具备的性格优势是哪些父母天天在身边的孩子多年之后才能形成的。

有利有弊,但不会伴随终生!

他们的性格劣势更多的表现在他们儿童时期,但他们的性格优势却是在正常环境家庭中的孩子较难培养的。


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同学,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他年幼丧母,父亲也很快又给他找了一个后妈并孕有一女。

他尚小学3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和后妈一起去厦门打工,过年都不怎么回来。

他跟他妹妹从小就是他奶奶在带,他的外公外婆舅舅什么的虽然还健在,但因为他父亲很早就找了另一位,对他便没有什么照顾。

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他7岁那年(九几年)一个人坐火车从湖北到厦门最后见到了他的爸爸。

更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是,一直到他结婚,他的女朋友都不知道他童年的遭遇,甚至以为他现在的妈妈是他亲妈,知道这件事情的就我们兄弟几个。

或许是因为我跟他有类似的遭遇,都算是单亲家庭,也是从小寄宿在学校,父母也不在身边,我们高中同班的时候,很快就玩在了一起,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几乎没有人能发现我们与其他孩子的不同。

他父亲在厦门奋斗多年,在那边买房,他自己现在也有自己的公司在经营,效益还不错。


作为“留守儿童”的我们的心理状态

如果说我们作为“留守儿童”就一定有的心理状态,那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当然这只存在于我们年幼的那些年。

说的更具体一些,我们或许更期盼过节的时候,父母回家能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而非那几天的陪伴,虽然我们也希望父母在身边,但我们知道那不现实,一方面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理解父母的苦衷。

非要说我们就这么性格不同,什么“孤僻、内向”,或许有一部分人是这样子的,但在我们自己身上却是找不到痕迹的。

我们俩有着共同的爱好,热爱阅读,我们共享了非常多的励志书籍,这些书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让我们更加积极乐观,也更能很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在我的几个高中老师的评价中,我们的心智是超过绝大多数同学的,这一点是老师亲口所说,我们自己当时也并没有意识到并且以此为傲。


理性看待这件事情,父母寻找出路不能被“鄙视”

我们跟正常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许是有那么一点差距,但这里只对比哪些家庭条件不好但父母仍然守在家里陪伴孩子的家庭。

任何人面对任何事,都不要想当然,站着说一些不腰疼的话,说什么尽量不要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带。

试问,条件已经很差了,父母不去奋斗,“矫情”地守在孩子身边,能有改变的希望吗?

这样的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让孩子看到“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父母,对他们实际上是很坏的影响。

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有理论依据的,无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要拿自己的“优越感”来加以指点。

请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人总得找出路,有时候父母看似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是极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留守儿童”天生就能接受现实,也天生就具有某些“抗性”。

总结起来,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许童年不那么完美,也有更大的可能性形成不好的性格,但这些性格并不会影响到孩子一生。

而在“留守儿童”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他们犹豫正常成长环境中孩子的性格优势,比如:更早的自立自理、更加的坚强、不矫情、不依赖、懂得感恩、更加上进等。

如果他们能在人生的关键年龄,遇到“贵人”,就比如我遇到了我如师如父的恩师;能读到基本对其有利的书籍,比如高一时候读的《穷爸爸富爸爸》;能交到几个能够伴随终生的益友,比如我这位同学等等。

我们的人生一样精彩,我们的父母不能被“鄙视”,更应该受到尊重。


最后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会随着年岁的增加慢慢缩小,只是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有些东西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超越的,我们也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关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最佳贡献者
2

本人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成长环境的改变对我产生了一生难以弥补的影响!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和大家聊一下吧。
我小时候是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一直都上小学父母才把我接到他们身边,说实话,在外公家得到了溺爱,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就感觉是陌生的客人一样,对父母的感觉就是很陌生,很害怕,那种害怕就像一种冷,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寒冷一样,总想找个角落躲起来,从那时候开始就养成了孤立,不自信的性格!家庭环境的变化就感觉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性格的改变,不自信,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父亲又是暴脾气,考试结果出来就是一顿揍,虽然母亲会劝说父亲,可是内心里的散发弥漫的恐惧怎么也克服不了,只能晚上睡觉时躲在被窝里哭泣,想念外公外婆那虽然贫寒但是温暖的家!
成绩的不好,导致人会变得自卑心理,总觉得低人一等,怕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讽刺,变得很孤立封闭,下课了,别的同学快乐的玩耍,自己只能找个角落偷偷的观看!这里面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外公外婆家是农村,村里的孩子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玩耍的时候没有一点隔阂!到了城市,小伙伴的交往方式和农村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己很难融入其中!
亲情的隔断,环境的变化导致性格和心理都会发生缺陷,不自信,孤立,封闭,不善言辞,沟通和交际能力很差!虽然长大以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可是只能是尽力改善而无法改变了!
所以想把刚断奶而无记忆力的孩子(尤其是城乡差别很大的地方)送给老家由老人抚养的父母一定要三思而行!

3

这个问题11年前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自己是远嫁的关系,父母没有在身边。老人想照顾孙子,但不愿意来我家这里长住,表明态度是只要把孩子送回来就愿意照顾孩子。

考虑了很久,再加上自己又有了身孕实在是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最后决定把孩子送回家让父母照顾。终于在那一年的夏天把孩子送到外公外婆的家。看到外孙女的到来,老两口很开心,在离别的时候让我放心,他们会好好照顾孩子的。

很快我就回到了工作的地方,还记得当时是H1N7开始流行的时候,孩子开始发烧了。父母为了不让我担心,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当时让马上打点滴。由于那时生病的孩子很多,都没有床位。我的父母只能每天一大早就赶去医院,外婆抱着孩子坐在沙发挂点滴。就这样一直到两个星期后儿科才有了床位,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输液了。

情况慢慢好起来,一直到四个星期后才恢复正常。我们悬着的心也开始慢慢放下了。父母亲把孩子照顾到很好,我们也很放心。因为那时孩子很小,有父母的帮忙真的很感激。

随着小女儿的到来,妈妈让我先照顾好小的,说如果这个时候把大的接回去的话一定手忙脚乱的。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等小女儿大一点再接大的回家。

终于在一年后,我们把女儿接了回来。回到家的前2、3个月真的好辛苦。女儿在外公外婆家照顾的时候,只有她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是她一个人的,得不到的时候只要哭就会有,有些胆小,又很好胜。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人跟她争了。现在要开始学会分享,好吃的东西要一人一块,好玩的要大家一起玩。可是这样的情况是她一下子不能接受的,她得不到的时候会大声的哭,我们越是想哄她,她哭得更厉害,之后我们会让她哭,先不去搭理她。久而久之,她知道哭没有用了,就不再用哭来表达不满了。

再不久,我就送她去幼儿园了。在学校接触了很多的小朋友,有老师的教导,她的这种状况改变了好多,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大家都感到高兴!

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的孩子很辛福,要老人不宠爱孩子真的很难。只能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自己要有一定的立场,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4

首先确定是在什么地方,是农村还是1 2线城市,看家庭境况,条件好点的还好的,不好的,可能会吃点苦,但大了也会觉得这段经历很宝贵,另外看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另外,孩子的遗传也很重要。所以你的命题有点大,回答起来有很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