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都是埋起来,突然都改火葬了,如此突然的转变,或许历史上还真不多见。但不管如何,这种改变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并且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一些好奇心强的宝宝们,很自然地抛出了个问题:
现代火葬会不会影响后人考古?
客观来讲,包括考古学家在内,基本都难以回避这个问题,坦然承认,影响是肯定有影响的,但不至于让考古工作者“失业”。
就所谓的“尸骨”来说,考古学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体质人类学,就是利用考古发现的人类骨骼、牙齿等检测分析,从而可以得出这个标本的年龄、性别、病理甚至人种、进化程度、生活习性等。
我们中学的时候做理化实验都知道,标本越多、标本反映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减小误差、减小偶然性,所得到的结论就越可靠、越有说服力。火化后的骨灰和土葬后自然腐烂形成的骸骨,从量上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并且高温火化对材料本身也是有所伤害,因此仅就尸骨标本来看,影响是不小的。题目中所说的“都没有尸骨可以分析了”就是这个道理。
图:体质人类学复原的古人容貌
但是考古,不只是考“骨”。
以火葬为代表的现代丧葬方式,与传统的土葬相比,差别并不只是对尸体的处理上。
古代墓葬,远了不说,就明清而言。有功名的墓前有一排石像生、供桌、香炉,墓室则由石或砖砌成,还有主室、侧室之分,墓壁绘有壁画,墓内会有反映墓主生平的墓志铭,墓室或者棺椁内会随葬一定的器物,有日用器或者墓主把玩、收藏的珍贵器物。而普通的平民墓,一般都有家族的茔地,或者叫茔林。
上世纪的农村还有这种地方,当然现在有些地方也有,但规模、形制以及讲究上都跟当时比不了。之前家族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制度,哪一支埋在哪个方位,老大在哪,老二在哪,秩序上都比较分明。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埋在自家的田里,或者埋在村里一个公共地方。反倒不如以前讲究多了。城市的公墓更省劲,一排整齐的松树,一排整齐的石碑,有的地方甚至连封土(坟包子)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墓葬所反映的信息就十分有限了。
但是墓葬只是考古的一小部分,尽管我们所知道的重要考古发现兵马俑、海昏侯等都跟墓葬有关,但考古关注的点多了。
比如圆明园这样的建筑遗迹。圆明园里有许多的宫殿、石刻以及树木、池塘。我们可以根据文献记载找到相关遗迹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考古发掘揭露遗迹的归属。比如这地方里有许多淤土,我们就可以推测可能与池塘有关。如果出土树木标本,我们还能拿到实验室去化验树种、年龄以及当时的气候环境,那可推测的东西就多了。所以看到这跟墓葬没有关系,就算清朝都用火葬了,也碍不着圆明园的考古研究。
事实上,对考古造成冲击的不只有火葬。
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能力”也提高了。例如现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为了安全得打地基吧?这必定要深挖土地,这种情况下土里的遗迹也就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另一方面,子孙后代也难以用常规的考古手段去“了解我们”。例如商周时有车马坑,通过考古我们就可以复原当时车的形状。而现在我们并不会因为车辆报废或者其他原因就把车埋在土里,后世人也就无法用我们的考古手段就了解我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