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初,朱元璋改组了监察机构,设立都察院,主要官职从上到下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最后是十二道监察御史,宣德时定制为十三道,明末增加到十五道,十三道时间最长,所以一般称为“十三道监察御史”,代表皇帝拊循各地,监察百官,考核任免,甚至地方赋税的厘定、灾荒的赈恤,监察御史都有建言之责,特别是对各级官员的纠举弹劾,监察御史拿捏死死的,可见职权之广,由于担心监察御史到地方滥用职权,将品级定的很低,仅有正七品,与普通的知县平级,那如果从知县调为监察御史,算升官吗?答案是,当然。

图为明嘉靖时期,监察御史王忬的腰牌。

朱元璋敕修的《诸司职掌》里清楚的规定,监察御史到地方考察官吏,有违法失职的,五品以上的,上报都察院,请皇帝裁决,六品含六品以下的,即可“就便拿问”,什么意思,像什么通判、同知等六品以下的官员可不经请示,直接拿下,更别提仅有七品的知县了,《明史·韩雍传》记载,当年韩雍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一次性就处制了57名官员,太生猛,后来韩雍官至两广提督。

当年的海瑞任淳安知县,因为得罪严嵩的党羽,被严党的巡盐御史袁淳治了罪,降为从七品判官,图为海瑞墓。

《宋史·侯蒙传》有载“侯蒙,知襄邑县,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虽然这里的例子是宋朝的,但品级跟明朝的差不多,而且宋朝的监察御史仅从七品,侯蒙这个人进士及第后,先是任襄邑知县,为官有好名声,升为监察御史,不久进升为正七品殿中侍御史,最后官至户部尚书,宋史有他的传,擢,就是提拔的意思,所以从知县提拔为监察御史,肯定是晋升了。

邢宥,海南人,最早授巡查御史,最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昌市保存有邢宥墓。

《岐山县志》记载“杨武,字宗文,岐山向阳村人,弘治九年进士,出任山东淄川县知县,在任除恶理冤,积粟赈贫,兴办学校,不到一年,治下政绩斐然,被皇帝树为典型,迁河南道监察御史”,杨武是明孝宗时期进士,先是淄川知县,因有政绩迁监察御史,迁,就是调动的意思,可能平调,可能升迁,也可能降职,这里的杨武有政绩,肯定是升迁了,后来杨武做到了左佥都御史,正四品,今天的岐山郑家桥村保存有杨公祠,此村也被称为御史故里。

中国科举院试博物馆,明朝为都察院分司,监察御史巡按扬州地区时,常驻于此,清为学政试院。

《嘉定县志》记载“赵洪范,字元锡,嘉定东城人,天启二年进士,任麻城知县,有惠政,崇祯元年,擢升为监察御史”,这里就再清楚不过了,赵洪范先是麻城知县,也是有政绩,擢升,就是提拔为监察御史,赵洪范后来巡按云南道,恰逢云南土司造反,赵洪范代天巡守,主战,结果明军战败,云南布政使周士昌战死,崇祯追究责任,赵洪范被罢官,清朝时归田不仕,卒于康熙年间。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的知县和御史,大多都是六七品左右的官员。但是,同样是“芝麻官”(其实并不小),这两者之间的优劣却不那么容易说的清,甚至就连御史和御史之间,也是有不一样的呢。

众所周知,知县是地方官,而且在明清时期是最基层的地方首长。从职能上来看,它相当于如今的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法院院长等一整个县常委班子的集合,可谓是非常辛苦了。

但是,县令的油水却也不浅。人人都知道明朝有个清廉的一塌糊涂的海瑞海青天,他在做知县的时候打二斤肉都能成新闻。但这事实上却反映了一个事实——有明一朝,尽管地方官员明面上的俸禄十分微薄,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所获取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却难以估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有且仅有一个的海瑞,才能被几代皇帝树立为廉政楷模。

可是御史就不一样了,作为品级最低的京官,御史老爷没有别的收入来源,最多不过是地方官进京孝敬的那点“冰敬”和“炭敬”。而身为纪检官员(相当于如今监察委的巡视员)的御史们,有的时候对于这些钱还不能要。毕竟,他们的唯一职责,就是纠察官员们的违法乱纪行为。

此外,御史所在的位置,也决定了他说话的分量——永乐以后的明朝实行两京制,但北京的权重毫无疑问要盖过南京。南京尽管也有一整套都察院体系,但他们和隔壁的六部差不多,基本都是养老的差使。如果一个人在南京都察院做御史,那么他的前途和他在北京都察院的同事相比,毫无疑问就要差了一个档次。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御史毕竟是京官,成天在皇帝面前转悠,出彩的机会比三年才接受一次考察的知县要多得多。倘若自身素质过硬又清正廉洁,也许就一举成名,成为皇帝和大佬眼中的红人。比如于谦于少保,就是因为在叱骂造反的朱高煦时表现出色,被宣德帝和杨士奇看中,从而成为一代名臣。

讲到这里,我相信您也会对知县和御史的官阶、调动有了自己的概念。最后,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纯属虚构),请大家自行体会:

1.张三在昆山县当了三年知县,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去南京都察院做了一名御史,并接受海瑞先生的领导;

2.李四在某老少边穷地区当了三年知县,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去北京都察院做了一名御史。

张三和李四在接到调令时,谁会笑,谁会哭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互动。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3

在明代的时候,题主所谓的县令是被称之为知县,而且有一点,在此提醒大家,明代的知县从品级上来说,并不都是七品,所管辖的县份一般分为三等,上等县份知县为从六品官,中等县份知县为正七品官,下等县份知县则为从七品官。

那么,“明代从七品县令调任七品监察御史算是擢升吗?为什么?”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子由且先替题主和大家厘清正七品知县的基本权责范围。

一位明朝的正七品知县,他所主管的是其一个县境内的钱粮、刑狱、官司诉讼、徭役分配、赋税之征收、加之规整县境内的风俗教化。

另外,如果该县境内有朝廷的驻军,那这县令同时就要兼职兵马都监。也就是说,这一县之内的小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这位七品县令统统说了算。

在说清明代正七品知县的职权范围之后,我们再看看明代七品监察御史的职权范围情况;

明代的监察御史,的确是正七品的阶级,他所栖身的系统或者组织叫都察院,简单的概括都察院的任务,那就是随时监察朝廷内外所有官衙之内的弊端和贪墨之处,既可以在朝堂之上,对着直接责任人直接揭露,也可以写下详细的报告上达天听。

中国民间戏曲故事当中,经常有为民做主的八府巡按形象出现在舞台之上,这些青天大老爷与贪墨的赃官污吏斗智斗勇,同时,又手握尚方宝剑,威风凛凛,百姓们对于这些形象喜闻乐见,啧啧称奇。

实际上,这些看着高高在上的八府巡按实际上就是正七品的监察御史。

那么,这些监察御史真的有这样的神奇力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明代的监察御史职责当中就有这个奉赦巡按地方的任务,而且,虽然监察御史官微品低,但却不是人微言轻,他们堂而皇之的代天子巡视地方,仅凭这一点,就是同为正七品的知县所万难企及的。


正七品的知县只不过在自己一个县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当家做主,而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在代天巡狩的旗号之下,其权利范围几乎覆盖朝廷的各个方面。

监察御史可以随时进入朝廷军队之中,清查官军的详细情况。对于朝廷其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情况监察御史均可随时介入调查,对于朝廷重要的关隘、边防,监察御史经常进行视察监督。

在出师的官军队伍当中,监察御史可以直接充当监军,随时记录将领的功过。

所以,在有明一朝,总督、巡抚这些人都属于封疆大吏,品级达到了当朝正二品,可是,面对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依然还是要守规矩,懂礼貌,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明朝的都察院当中,正规的监察御史不过百人左右,正是靠着这一百人,纠察、监督着明朝庞大的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

在明朝,七品知县有很多,甚至有些人老死于所辖之地,终不为朝堂执政者所知,相对于大明朝来说,这些正七品知县们的影响力非常低,不为人知。

而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则不然,他们拥有着极大的特权,这些人被称之为皇帝的耳目,他们一旦盯上某一个官员,可以直接进行调查、处置,乃至惩办。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监察御史并不仅仅只是削除“毒刺”,他也可以“种花”,在办案过程当中,如果发现了人才,监察御史有举荐的权利,而且,在吏部考察官员的过程当中,监察御史也参与其事,甚至能够一言以兴,一言以覆。

综上所述;子由以为,在明代,如果一位普通的七品知县被选拔进入都察院,充任监察御史,这明显的就是被重用,嗣后,其宦途就会通达很多了。

直面历史,放眼未来,子由愿与诸位共勉,如有高见,请关注头条号或留言区评论交流。

4

恭喜题主!明代七品县令调任七品监察御史,当然是擢升。

七品县令管什么

首先县有大小,地有要轻,明县令有正七品和从七品,也有六品的。县令是一县最高长官,单位越小,职责越杂。

一县之刑狱诉讼、民政、财政、治安、徭役、赋税等,包括地方教育、民风教化都要管,甚至可能的军事管理和训练,都在县令管辖范围。

监察御史管什么?

看“监察”二字便知,它不好惹。相当于今天纪检委,监察百官,巡视地方,监管县郡违法乱纪,刑狱错误,甚至礼仪风气等,总之,监察御史认为不合适的,他都管,但远不止这些。

明代设都察院,下设都御史、副都御史和监察御史,全国13道监察御史,监察范围上到总督巡抚,下到地方县官。监察御史甚至有权调查六部重要文档,审核重要命令,可直接上书皇上。

如浙江道监察御史张经,还曾打倭寇,剿地方叛乱,是个厉害角色。

监察御史都是皇帝亲信之人,替皇帝监督大小官员,身负严肃的事,不好对付,二品大员也得给他们面子。他们可以举报劣官,自然也可以对上夸夸有才有德的官员,可见威力之大...

监察御史品阶和知县相当,但权力和地位大多了,他们是京官,皇帝和朝廷大员熟悉,如钦差巡视,话语权更重,实力更强,关系更硬,前途更好。

县令虽是一县老大,也只能管自己一亩三分地,运气不好任职穷乡僻壤,谁还能记得你这个知县大人,捞点油水也不容易。

所以,无论权力、地位、人脉和前途,县令都无法和监察御史相比。

5

县令是一方的父母官,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从品级上也是七品,但是无论从职责还是职权都比知县要高。

明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掌弹劾及建言,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 110 人,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为“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


这样说太概念性,举个实际的例子。

大明宣德年间,有个御史叫谢瑶,他在荐举文书上把被推荐人的名字写错了。奏疏呈给皇帝后自己发现错误,于是又和皇帝自我检讨,要求改正。


宣德皇帝就给吏部做了个批示:“古人奏牍皆存敬慎,石庆书‘马’ 字缺点,惧及死,今荐贤不知其姓,岂能知其才?岂称御史之职?”皇帝认为你一个御史举荐人把姓氏都搞错了,不配干御史了。那怎么处理的呢?

谢瑶贬为交阯大蛮县知县。


从这个处理结果中,很直观的可以知道,御史比知县要重要,所以明代从七品县令调任七品监察御史算是擢升

6

明朝是个皇帝不爱当家的朝代,不管是万历、天启还是崇祯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不爱当家,即便当了家也什么事都要看下面官员的脸色。即使是刚愎自用的崇祯,想跟后金议和,派兵部尚书陈新甲跟敌方接触,后来不慎泄密,崇祯一国之君竟然不敢担责,把陈新甲干掉当了替罪羊。


可以说明朝皇帝的窝囊是无人能比的,究其原因就是言官权力太大,什么事都要指手画脚,连皇帝都惧怕三分,而言官的主要成员,就是御史。

这个职位的官职虽然说只有七品,跟县令平级,但是却可以直达朝廷,职能像是纪检委,又像是巡视组成员。

涉及地方的很多案件,不用上报,他们自己就可以拍板,他们还有一个叫人羡慕和恐惧的职能,那就是弹劾。

尤其是涉及到皇亲国戚、地方大员的要案、大案,他们可以到皇上那里直接弹劾,不算越级。

不管涉案人员官职有多高,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以至于在明代,无论是谁,都会对御史闻之色变。

秦始皇的时候就设立了御史一职,汉代把它发扬光大,到了两宋,御史更加吃香,从监察朝廷大员到监察地方小官,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朱重八当了皇帝后,因为胡惟庸案,对宰相这个职位恨之入骨,公开将其废除,皇帝更加独断。后来实在扛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就设立了内阁。

但内阁的精力也有限,朱皇帝就对御史委以重任,把反腐倡廉的重担放到了御史肩上。

而且朱皇帝们还会三权分立,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者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确保政务和案件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督察院的一把手叫做左都御史,这个官职比较大,是正二品。

左都御史下设有监察御史,职责就是满世界巡视,实行地区包干,一个省由三个或者五个御史负责,全国一共有十二道御史。

监察御史的具体职责是不同的,巡视的内容监管的对象也不一样,下面又做了细化处理。

根据巡视的内容不同,还可以细分,比如专门到基层巡视的叫巡按御史,负责巡查盐务就叫做巡盐御史;专管巡查漕运则是漕运御史。

巡按御史是挑大梁的角色,巡视频率最高。

巡按御史的官职的确微不足道,说白了就是七品芝麻官,跟知县一个级别。

但是巡按御史级别虽低,但职能范围却不小,真可谓秤砣虽然小,放到度量衡上就能压千斤。

关于巡按御史的职能,明史上是这样论述的:

“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当这些巡按御史到基层的时候,县官都要屁颠屁颠举行欢迎仪式,安排到最豪华的宾馆接待,还有美酒佳肴和标准的服务员伺候,说不定还要送名贵纪念品,丝毫不敢怠慢。

万一地方官不小心得罪了御史,极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特别是做了亏心事,害怕鬼叫门的地方官,更要处处小心,如坐针毡。

巡按御史如果不开心,至少可以不上报你的良好政绩;他们如果开心了,还可以把你的劣迹隐瞒不报;报告和不上报,全在他们一念之间。

而且担任巡按御史的官员,很少是老油条,很多是不懂官场潜规则的愣头青,没有资历,但初生牛犊不怕虎。

因此说地方官员看到七品的御史就像老鼠见猫,西门庆见到武松,镇关西见到鲁达,恨得要死,怕得要命。

而且明代皇帝害怕自己御史跟地方官同流合污,蛇鼠一窝,经常轮换,一般只担任一年就换地方了。

这样下来,地方官好不容易腐蚀了一个御史,结果没办几件事又换了一个生面孔,还要重新巴结。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个特别牛的御史叫王仪,此人是个软硬不吃的愣头青。

在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巡按陕西时,发现秦王府是地方一霸,名声很坏,欺男霸女的事没少做。

王仪得知后毫不含糊,要求秦王府痛改前非,还通告朝廷。

王仪来到河南后,听说赵王府辅国将军朱祐椋在当地为非作歹、干尽坏事,比秦王还过分,于是他就到嘉靖皇帝参了朱祐椋一本,惹得龙颜大怒,最后朱祐椋被剥夺爵位,贬为庶民,投入大牢。

从此这个王仪得了个外号“阎王”,江湖闻之色变。

原则上讲,知县、御史只是分工不同,没有级别高低。知县是负责一县行政的,御史是负责纪律检查的,只有监督权,没有领导权。

明朝的县官按照管辖县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把县分为上中下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已并为正七品。”

但不管你是几品,巡按御史来了你就是次品,清正廉洁的县官日子还可以,贪赃枉法了照样把你搞成废品。

所以说,巡按御史实际上比县官厉害。

县官表现好的,可能会被提拔当巡按御史;巡按御史表现好的,不会去当县令。

不过真正有作为的县官,他的人生目标是拜相封侯,区区巡按御史也是不入自己法眼的。

7

表面看起来,明朝从县令(知县)调任监察御史,虽然品级没变,甚至待遇还更差了些。无论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还是道巡按御史,都是搞监察的,都是拿死工资的清水衙门,不像县令虽然官阶小、品级低,但主政一方,实权在握。


但是这性质可不一样了,因为监察御史是明代的进士知县们仕途升擢,从地方到中央的关键“捷径”。

从“县令”到“监察御史”,必须有三个硬指标。

首先,资历必须进士、举人。不是进士、举人,是县令也没用。

其次,必须担任过两任知县及以上,才有资格。

再次,必须迅速地在职内干出成绩,也就是要有成绩。

因为正是因为监察御史权力实在太大,可以监督的部门太多。加上明朝的御史言官可以风闻奏事,所以品级很低。


朱元璋废了御史台后,组建了都察院,还设置了百十来个道巡按督查御史。可以说把中央六部和地方全都“监督”起来了。

至少一开始,监察御史,都是明朝皇帝相对信任的人。明朝县令迁监察御史的官员很多。

比如明朝天顺年间(明英宗复辟后的年号)的刘必贤,进士出身,在浙江诸暨和南城担任过两任县令。因为施政惠民,广受好评,也就是说干出来业绩,才有资格被朝廷征调回京,担任了监察御史一职。因为又干得好,所以没干多久,空降衢州当知府去了。


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进士出生,两任知县,职内成绩,这是迁御史的基础资格。所以“监察御史”很显然比“知县”值钱。

很多知县干了一辈子,光知道柴米油盐,一辈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在任上走到头的也多了去了。但是跨过监察御史这道坎,到中央做官也好,再回到地方也罢。必然有质的飞跃了。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8

引言

明代官僚体系里面县令和御史都是七品官员,县令是行政官员,御史是监察官员,按当今政治发展的趋势来看,行政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在明朝,掌握监察权的御史从事实和制度上都是要高于七品县令。

御史和县令出身不同。

明代的新科进士与唐代不同,唐代的新科进士考中以后还需要参加吏部组织的考试,只有通过这一关才可以正式做官,明代新科进士只要考中,立刻授官。

《明史·职官》记载:“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新科进士根据成绩可以授予以下几等官职,

  • 第一等,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能被授予翰林官(考试成绩最优异)

  • 第二等,中央官职如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考试成绩第二等)

  • 第三等,地方官职推官、知州、知县(考试成绩最差)

从这里我们看到知县一般是成绩比较差的进士,而御史是考试成绩相对好的进士,由此也决定了御史要比县令清贵。

而且明代规定御史必须是进士,而县令可以是进士也可以是举人、监生。进士可以做御史也可以做县令,举人、监生只能做县令,我们知道在明代科举出身考中进士的人最受当时人们的看重,也最容易获得提拔,像举人,监生都是科举的残次品,不合格产品,从御史和县令的出身我们可以看出,御史的出身高于县令。

御史是由考试成绩比较好的人充任,县令是由进士成绩比较差或者根本考不中进士的人充任,所以能当上御史肯定是一种擢升。

御史有监督、考核、举荐地方官员的权力。

县令作为地方官员,御史有监督的权力。都察院依照全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把全国分为13个道,每道设置数名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每五年有一次到外地巡视的机会,这时的御史称为巡按御史。

《明史·职官》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看到巡按御史到了地方相当于钦差大臣,可以监察地方官员,这样就从制度上规定了县令在御史下面,而且明代还规定巡按御史在地方巡查期间,查到五品以上官员有劣迹,写明罪状,由皇帝施以处罚,六品以下官员劣迹明显由巡按御史直接拿问。所以作为一个七品县令很害怕御史。

御史有考核县令的权力。明朝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分为三个等级“ 称职”、“平常”、“不称职”,根据这三个等级会有相应的奖罚:升迁、原地不动、罢官,考核地方官员由吏部和都察院主持,御史参与期间,因此御史有了决定县令升迁、荣辱的权力。

御史对地方官员有举荐权。明末御史侯恂,在京察时发现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是一个人才,于是向天启皇帝上书进言,最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后来袁崇焕被派往辽东,取得了宁锦大捷,成为抗击后金的第一人。知县和御史都是七品,因为御史有为国家举荐人才的权力,因此御史地位高于县令。

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县令是对知府、布政使、吏部负责。

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是御史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权力,且御史的升迁由皇帝来决定。因此御史的前途由皇上来决定。

如洪武二十六年(1392年)凡科道考满,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核……监察御史系风纪之司,任满黜涉,取自上裁”。

而县令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在地方上要受到知府、布政使、巡抚的管理,在中央要受到吏部的管辖。所以御史离皇帝非常近,容易提拔。县令离皇帝非常远,皇帝比较忽视县令。

从本质上看,御史是中央官员,县令是地方官员,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中央严密控制地方,因此御史要比县令重要。

御史升迁比较快。县令升迁比较慢、也比较困难

嘉靖时,七品基层御史胡宗宪在检查浙江抗倭军务时,一下子直接提拔为四品右佥都御史,并巡抚浙江,后来成为东南总督,剿灭倭寇。假如当时胡宗宪是一名县令,不可能一下获得这么快的提拔。因为地方官员要经过三年、六年、九年三次考核。假如第一个三年你称职,最多也就是升为一个地级市的官员。因此你从县令转为御史,说明你就有机会获得更快、更高的提拔。


结语

御史因为出身比较好,而且直接在皇帝领导下工作,容易获得提拔的机会

县令出身不是太好,且考核年限比较长,受到上一级部门的监督,升迁比较困难。

御史对县令有考核,监督、举荐的权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县令对御史的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

因此在明代,假如你由县令转为御史,虽然是评级调动,但是意味着更多、更快的升迁机会,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最高统治者的眼中,很可能在之后的某件事情符合皇帝的心意而得到提拔。

9

眼花看成“从七品县令”了,自从宋代元丰改制后,县令除了极个别赤县(京城属县)外就统一为正七品了,笑,我自己的问题。

明代进士及第一般有三种直接出身:名次高者入翰林为庶吉士,其次为实缺县令,最次者为府州佐杂或直接候补,后两种出身为绝大多数,且基本上都是从正七品起步。不过县令的来源比较庞杂,除了进士还有佐杂官升职、候补补实缺,特殊时期还可能从捐班中挑选(一般不会)。

县令是“亲民官”,是行政长官正职的起点,也是兼理地方行政、财政、刑名和治安一揽子问题的起步,《韩非子.显学》说“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明、清两代省、道、府、州等高中级地方主官,几乎都会从县令起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积累足够的地方行政经验,以及多方面担负任务的复合才能。当然,县令有几千个,能升上去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会一直在县令和省、府佐杂中过旋转门了此一生,但总体上,县令属于明代仕途的“正途”,从县令起家升任封疆大吏的很多(因为明代大学士只有正五品,入阁拜相者县令出身的不如清代多),一个进士能从县令起家,一般会被认为是不错的仕途起点。

监察御史是负责巡视各地,检查地方行政治理情况的,一般一个监察御史一次出差的职责范围,是一个省,但有时也会大于或小于一个省。应该说,监察御史的权利是很大的,但他们的品级却很低,这和在京城内负责监察六部的“六科”情况完全一样,目的是既让他们有权折腾被监察对象,又让他们的品级比监察对象低很多,不至于在外作威作福或尾大不掉,其权利威风全部来自皇帝授权,就不得不拼命巴结皇帝为其出力,以免遭到官僚阶层的报复。监察御史属于御史台体系,别成一路,其权利只有出差办事时才大,而大多数时候就是个品级低下且人缘不好的小京官,因为监察御史是“管官的”,因此多半从赋闲或候补的小京官里提拔,很少用县令转职(因为皇帝不希望监督地方官的人自己也做过地方官),如果县令真被转职为监察御史,大约他本人未必会很高兴,因为御史台体系官员品级普遍比较低,且容易得罪人,一旦在皇帝面前失宠就糟了。

明代七品官中地位最高的,是翰林系统的翰林编修(正七品),明代进士考试,前十名一般都会入翰林,授予庶吉士,庶吉士无品级,享受正八品待遇,是进士出身最低的初始官职,却是起步最容易、入阁概率最大的一条成长路线。庶吉士最多一年无过错,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接下来就是正七品的编修,到了编修就是“老翰林”,随时有机会转入朝官系统,或外放出任较重要的地方官,比如学正,如果不转,接下来会是修撰、主事,到了主事就是正六品翰林,接下来不管出不出翰林院,很大概率都会成为五品学士,去六部转一圈就可能入阁了。即便走外放道路,入阁的概率也是不小的,不入阁提拔起来也很快。

所以同为进士出身的七品官,翰林系强于地方官系,地方官系强于佐杂候补系,至于御史台系,进士出身直接被扔进去的概率很小,毕竟“管官的官”如果是个“应届毕业生”,未免也太嫩了点。

10

这题要看怎么分,从品级上说七品县令与七品监察御史是平级,但是实际情况上不同又有区分。

首先我们要明白明代监察御史和县令各自的职责和权属范围。

县令的职权

在无数古装剧的熏陶下,我们都熟悉这么一句话:“破家知府,灭门县令”。

可见县令手里的权力是很大的,足以让人破家灭门,而在明代县令的正式称呼应该是知县。

七品知县属于是明代中等县的最高长官,军政一把抓,县里事无大小都是由他说了算,所以知县又被称为父母官,他们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

但是,知县是地方官,在地方上足够威风可到了朝廷上就是微末小官了,皇帝可能连他的名字都叫不上,毕竟全国的知县可有上千人。

普通的县令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调入京城的机会,面圣的希望更是渺茫,所以在朝廷上的话语权基本为零。

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听起来就十分威风,比知县有面子多了,但其实他们的品级跟大多数知县是一样的,都是七品。

但是,知县是地方官,而监察御史是在朝廷中枢都察院所属的,明代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总数只有110人左右,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七品知县调任七品监察御史是擢升吗

古装剧中那些八府巡按、巡查御史等等,说的都是监察御史,他们下到地方上就是钦差的身份,见官大一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明代七品知县调任七品监察御史的确属于擢升。

但如果是一心只想做实事的官员那就未必了,毕竟知县是政务官,做实事,能够直接给老百姓改善民生的;

而监察御史是事务官,靠打嘴仗的,所谓风闻奏事,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上本参奏弹劾官员,整顿吏治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