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去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和后代们不是被逼站到司马懿一边,就是不在权力中心,最主要司马懿保持合法性,没有举起反叛的旗号。
一、二代核心
高平陵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正月,距离曹操死去已经过去了29年,中间经历了曹丕、曹叡两代,老一辈的能臣大将大部分不在世了。
比如第一代核心夏侯惇、曹仁、曹洪在曹叡在位期间就去世了;五子良将里除了徐晃、张郃死于曹叡期间外,其余也死的早;猛将许褚病逝在曹叡期间。
二代核心曹真、曹休死于曹叡期间,夏侯尚死于曹丕期间;夏侯楙没什么才能,除了与清河公主不和被诬陷、后调回朝廷外,再也没有其他记载,小王估计正常死亡,他和曹丕属于玩伴,如果249年还没死,应该在70岁左右。
五大谋士贾诩死在曹丕期间、程昱死在曹叡期间;还有华歆、王朗、陈群、刘晔、钟繇、贾逵、董昭等等也都病死在曹叡期间。
由于隔得时间不短,老一辈基本病逝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蒋济、高柔,王凌,王观这些人了。
权臣后代
既然老一辈都已去世,他们的后辈自然就登上舞台了,在高平陵事变阶段,我们可以捋捋还有哪些有权势的人物。
曹氏宗亲:曹丕期间,对地方宗亲诸侯王进行了打压,没什么实权;曹叡病逝前,在孙资刘放的离间下免去了曹宇、曹肇、秦朗的官位,其他更没什么出众的人物。
夏侯家族:夏侯献本来有机会当辅政大臣,同样在孙资刘放的离间下被曹叡免职;夏侯玄、夏侯霸在事变后被征召回朝廷,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后来因为李丰等人密谋以他代替司马师的计谋泄露被夷三族;夏侯霸则与郭淮不和,跑到了蜀国。
外姓将军:两虎卫、五子良将、朱灵、庞德等等外姓将军的后代,基本不在权利中心了,没太多记载,有记载的如许褚的儿子许仪,伐蜀时被钟会因马蹄陷坑的原因给斩了,也是悲催。
文臣谋士:贾诩的儿子贾穆记载不多,只是曹芳期间出任河东太守;程昱的没什么实权,继承爵位,有个孙子程晓在曹芳期间出任汝南太守。
华歆儿子华表曾因为惧怕曹氏和司马氏争斗引发灾祸,频繁称疾辞官;王朗的儿子王肃做了司马昭岳父,看不惯何晏等人。
钟繇的儿子钟毓钟会是司马昭的铁杆属臣,还帮助平定淮南叛乱;贾逵的儿子贾充也是司马氏的铁杆,在他的撺掇下,成济一枪刺死了曹髦;陈群的儿子陈泰站在司马氏这边,在高平陵之变时和许允一起去说降曹爽。
孙资刘放两人虽然在曹叡期间任机要职位,但曹芳即位后,也就是高平陵事变的前几年,均已年迈请辞,事变后没多久去逝。这两人跟曹氏宗亲不是一伙,因专权被敌视,所以曹叡病逝前,力荐曹爽和司马懿辅政。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基本记载不多。
曹爽的专权
曹爽专权后,为人跋扈,任用了如何晏、毕轨、丁谧、邓飏等人,这些人原本就因为浮华案被曹叡禁止参政。
曹爽重用这些人后,也着实一团糟。何晏任人唯亲,与之有旧的,多被提拔;邓飏贪财好色,臧艾为了官职把父亲的小妾送给他;丁谧经常弹劾和驳斥其他官员和政令,这些人轻易更改法度,因此得罪了一帮健在的老臣和权臣的后代,所以当时有“何、邓、丁乱京城”、“台中有三狗”等话流传。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并未打动叛乱的旗号,蒋济、高柔、王观等老臣都站在司马懿这边。而且他们还找皇太后请了懿旨,尽量保持政变的合法性,因为司马懿还是怕曹爽挟持皇帝号令天下。
如果当初曹爽听桓范的建议流亡许昌,天子诏令一出,司马懿的懿旨就成了无用之物,政变就成了反叛,地方军政大臣中有多少听司马懿号令的犹未可知,一般人不知道实情,必定听皇帝号令。不少人按兵不动,就是因为没有明确接到皇帝的指令,而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司马懿也知道皇帝的重要性,于是派陈泰等人劝降,目的就是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曹爽也是智商令人捉急,桓范的话不听,却相信司马懿罢官不要命的鬼话,最终被夷三族。
像后来的淮南叛乱中,可能毌丘俭才算的上是忠于曹魏,不过他也不反对司马懿的政变,只是在司马师废掉曹芳后才起兵,并提出司马师应该像司马懿一样忠贞辅政。像王凌另立曹彪,小王觉得更符合权臣争斗的路数,而不仅仅是忠于曹魏。所以,高平陵事变后,曹操的老部下早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老臣和后代不是被曹爽专权逼到司马懿这边,就是远离权力中心没有能力,最主要是司马懿并没有举起反叛的旗号,反而保证合法性,所以没多少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