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何理解目前国内的车联网?

如何理解目前国内的车联网?

2020-10-30 00:45阅读(60)

如何理解目前国内的车联网?: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车联网?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我们再来看看车联网的过程,首先要:-

1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车联网?

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

我们再来看看车联网的过程,

首先要通过GPS、传感器、RFID、摄像头等装置完成环境和状态的信息采集,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这些信息上传到中央处理器,最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每辆车上传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计算出每辆车辆的最佳路线,同时合理安排信号灯周期以及汇报路况。

所以车联网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只有车联网技术得到足够的保证,无人驾驶汽车才会变成可能。笔者对次的态度并不是乐观,我认为在几十年内甚至是上百年都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以下有几原因:

首先路上行驶的汽车要上千万辆,这些车每辆都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并进行实时计算对目前最快的计算机也是不可能的,注意这里的计算是实时计算,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一秒的延迟就会导致几十米路程差。

其次,车联网不仅要面对的是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状况,还有比这数量更庞大的突发状况,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这些未知而又灵活易变的环境因素会导致车联网更大的困难,例如路口闯红灯的行人,就可能导致车辆的严重拥堵。

第三,如果有车辆的车联网出现故障或是车辆硬件出现故障,导致信息无法上传,这会导致非常大的影响,假设一辆车的信息突然消失了,这辆车会被视为道路上的危险因素被其他车辆上报,这样整条线上的汽车路线信息以及信号灯信息都会发生变化,这样一辆车带来的蝴蝶效应可能殃及大片区域。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算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人路人素质的提高,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还是有极大可能的。

2

搜了一下才知道,国内车联网的概念已经更换了,就在去年,车联网还是指人、车、路互联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现在是指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

该车联网的定义是由物联网校企联盟制定的,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是物联网联盟来定义车联网?其实车联网的概念最初是从物联网引申出来的,物联网包含了车联网,知道了这个原由,再来看物联网联盟定义车联网的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对车联网的定义,彰显出了中国对车联网行业的理解和自信,背后是国内车联网正在以蓬勃的速度发展,我们在车联网领域从规则的承受者变成了规则的制定者。

我们来看一下国内车联网的硬件方面

目前国内的车联网主要是通过GPS、RFID、传感器、车载摄像头等终端来实现的。

GPS大家可能是非常熟悉了,车辆上安装GPS定位器可以防盗,GPS定位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变成车辆上的导航。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的产品,讲概念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你去超市或者店里买衣服,那边衣服上面有一个半圆球形的塑料装置,当你带着衣服出门的时候,门禁就会监测到有衣服没人带出来了,这就是RFID技术;RFID目前在车联网主要装在货车上,用来监测货物,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货物在不对的时间被卸载的时候,RFID技术可以第一时间感知到,从而起到最大程度减少贵重货物丢失无证可查的问题。


传感器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方面,一般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搭载有4-8个传感器,或者更多,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把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可能会有人问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有什么关系? 告诉你,自动驾驶是车联网的高级形态,也可以说车联网的“终极目标”是自动驾驶,我这边也不是自己在这吹牛,这个概念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指南》中提出来的。
车载摄像头通过接在车联网设备上,是车联网的外接设备,国内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带人脸识别、车道保持系统,人脸识别一般装在货车的A柱上,可以检测到司机打电话、吸烟、闭眼、打哈欠等影响正常驾驶的行为,这些信息通过车上的车联网主机传输到监控监管平台上,从而让二客一危车辆得到有效的监管。
以上车联网硬件在国内应用广泛且技术比较成熟。这些车联网终端设备都会有电脑或手机端的监控平台,硬件把数据传输给平台,平台则是把数据变成具体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特定的平台管理公司或企业需要的。

现在车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了,从四面八方涌现不同的商业模式

随着汽车行业150年的发展,传统汽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汽车厂商开始发展自己的车联网平台,他们把中控显示屏打造成车联网平台,叫做前装车联网,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车联网硬件属于后装车联网。

前装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引来无数公司进入,希望分一杯羹,百度车联网结合系统研发、地图、大数据等优势发力;阿里巴巴结合地图、You OS等发力;腾讯车联网结合地图、海量用户数据与流量发力,不同的企业以自己的优势点进入到车联网。我们目前能看到非常多的企业提出了自己的车联网方案,但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车联网产品其中一条管道。

3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车联网?通俗点讲,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

其次,说几个时间节点:

2010年10月28日,百度“车联网”关键词第一次被搜索。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亚运会期间,80多台安装着G-BOS设备的苏州金龙智慧客车投入服务,这是亚运历史上首次出现“3G”客车。

2011年12月18日,杭州鸿泉数字设备有限公司与陕汽联合研发的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正式发布。

2013年4月11日上午,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在重庆科技研究院揭牌。

再者,从大方向上来看,国家大力发展车联网背后有着更深一层的用意。从工信部发出的文件上可以看出车联网是当今社会新兴产物,提前布局可以说是未雨绸缪,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类似于华为公司这些年的做法,一方面为了给客户最好体验用高通处理器,另一方面自我研发一款麒麟处理器,以备不时之需。从这次的中兴事件来看,这种做法,高,实在是高!中国的国务院同世界各国一样,也有自己的智库团,唯一不同的是,以中国的人口密度来看,我国的智库挑选范围可谓百万里挑一。正是这群人中龙凤制定出来的车联网计划,现在正在网络上遭受一群喷子的无脑喷,例如车联网无用论等。这让我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其长子朱标的教育方式:我所做的一切你可以不理解,但不能反驳,因为这都是为了你。喷子犹如朱标的低配版,不理解加大力反驳,其实父亲做的都是有利于你的事。可能有人会说明朝最终接朱元璋班的是明成祖朱棣,那是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如果晚死几年可能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国家正在做的就是有利于你们的事情,互联网时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民族车企提供最好的软件服务,也是种曲线救国策略。

好,笼统的话我概括完了,说点实际的,小方向的,毕竟要以理服人。

车联网按应用层面来分的话大概可以分为

1无人驾驶

2卫星导航

3智联互通

4电信通讯

无人驾驶就不用多说了,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向往的,我国目前已经试运行了几次,鉴于安全因素还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

卫星导航,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因为每一台车里手机里都有基于美国gps为核心的应用,例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我国的车联网技术所应用的导航则是基于北斗卫星服务系统的应用,这就相当于把一把长期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它拿走了,两个字,舒心!另一层面车联网应用的导航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下的导航,它涵盖了语音系统、云计算、开放式平台。试想一下,未来每一台车里都有语音控制,每一处危险都能提前预警,每一个公司都能及时调度自己的车辆信息,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危险及时预警属于未来车联网技术中的重中之重,属于划时代的产品,此前宝马公司有一款车载导航有类似功能,不过那更像是远程红外控制系统,造价昂贵,实用性不高)

智联互通,它包括了特殊车辆行驶规划、外传感器、车流车况路况及时信息、司机驾驶行为记录。特殊车辆行驶规划,如今城市道路交通极其复杂,很多路限号、限高、限行。工程车辆车,机器两部分分别运行,如何得知机器运行状态例如搅拌车罐子转动没有,正转还是反转。外传感器,类似于停车辅助。车流车况路况信息汇总,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省的所有车辆信息利用云计算汇集到一处,全社会交通效率提高几倍。司机驾驶行为记录,休息不是人在记,而是电脑在记,上传到云端,全国司机统一管理不再是梦。

电信通讯,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而是指远距离车与车之间的及时通讯,不再依靠外物。

综上所述,就是车联网的全面解读。期待着未来车联网覆盖率百分之百,期待着民族车企崛起,期待着我国继续引导潮流。

结尾,借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4

上图为上海路面上的无人驾驶清扫车

目前车联网大体上可分为自动驾驶和让车联网。

在自动驾驶方向上,有整车厂也有科技公司,还有一些解决方案公司。

国内的自动驾驶与国外相比起步要晚一些,不过落后的不远。比较有名的是百度,李彦宏就曾经坐着百度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去参加展会,并用手机做了直播,像京东,长城以及其他一些整车厂也在搞,不过投入普遍不太大。

12月14日,武汉开发区龙灵山公园内,一辆无人驾驶电动巴士搭乘首批6名乘客,以10公里至15公里的时速在2.4公里园区封闭道路上行驶。没有方向盘但配有安全员限制在景区内行驶。


另外层面,让车联网这个事,参与的企业就特别多了,从角色上分,有整车厂,Tier1,TSP,方案商,内容服务,通信运营商,地图商,语音方案商,云服务商,出行企业,车载硬件制造商等等。

从车载硬件出货渠道上分,又分为前装和后装,前装通俗点理解就是汽车出厂就搭载的车载硬件就叫前装,出厂后装上去的就算后装,另外在出厂后4S店之前装到车上的又叫准前装

从安装位置上分,又有中控车机,云后视镜,HUD等等

下图为某品牌云后视镜

目前绝大多数后装厂家都在深圳,前装带有车联网功能的车机多为车载中控大屏,以WIFI车机为主,4G联网车机比例还很小,不过19年应该会有大比例提升。另外制约4G车机发展的最大瓶颈在18年被打破,那就是流量瓶颈,运营商取消了全国漫游流量,并且4G模组价格和流量价格在18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会在19年体现出来。当流量瓶颈不在了,车联网会催发出更多的使用场景。

车联网标杆的企业非特斯拉莫属,特斯拉以其超大的车载屏幕,以及全车的高度电子化网络化征服了很多人。另外一家标杆企业是斑马,斑马是阿里和上汽的合资公司,打造出自己的车联网操作系统,并成功的部署在荣威RX5上,一炮而红,卖疯了,这也让所有的整车厂眼红,并且纷纷开始布局车联网,应该说这两家企业对促进中国的车联网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是老李,资深的车联网从业者,欢迎留言关注点赞私信和我互动,我头条号会免费给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行业报告,关注我的动态吧!

5

2020 C-V2X “新四跨”活动成功举办

2020 年 10 月 27 日,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IMT-2020 (5G) 推进组 C-V2X 工作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 2020 智能网联汽车 C-V2X “新四跨”暨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东软集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强势亮相。




从 2018 年的“三跨”到 2020 年的“新四跨”,该活动面向 C-V2X 的产业化开展创新技术、标准的验证,为单车智能+网联化跨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绝好的测试验证平台,并已形成了很强的行业影响力。

今年的活动通过跨产业、大规模的测试示范,进一步促进 C-V2X 产业相关整车、模组、终端、安全、地图、定位等企业的协同和跨界融合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针对高精度地图和定位应用、规模化运行、CA 平台、云控平台、信息安全等技术的探索与验证,加快推动 C-V2X 技术完善,加速规模化商用步伐;采用包含接入层、网络层、消息层、安全层全系中国 C-V2X 标准协议,进一步推动标准的完善;促进了车联网产业的国际合作,展现中国 C-V2X 发展理念与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径,推动全球形成产业共识;通过向普通消费者开放体验,提高汽车网联化的用户接受度和认可度,促进商业化推广。



东软集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主笔本次演示活动的技术规范 《2020 C-V2X “新四跨”暨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PC5空口安全 profile 》 、 《2020 C-V2X “新四跨”暨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车载交互系统应用层 profile 推荐方案》。与国汽智联合作,创新性的推出了“ C-V2X 异常行为管理系统”,并参与“新四跨”活动测试示范,其中东软的测试系统 VeTest ,支持信通院开展 “互联互通和一致性测试”、“ CA 系统标准符合性验证测试”。在安全方面,东软 VeTalk 在演示路线上部署了搭载 V2X 异常行为攻击 OBU、巡查 OBU、攻击 RSU、检查 RSU 的 V2X 异常行为监管平台,对 V2X 通信中各种异常行为进行监测、汇总、分析和响应。并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共同支持 13 个组队,适配 7 家硬件平台,完成偏转加密,与其他家 RSU 和 OBU 终端配合演示所有四跨应用场景。

作为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近 30 年服务全球汽车品牌经验的厂商,东软在 V2X 领域的布局较早,覆盖了从 V2X 软件协议栈到上层定制应用、软件集成、再到硬件设计、硬件生产的全链条。其中,东软自主研发的东软 VeTalk 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全面支持中国、美国、欧洲等 V2X 标准,目前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产品著作权,同时还参与了 ISO 相关国标标准的起草工作 14 项。



东软还将继续在 5G-V2X 上持续发力,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为用户带来多彩的出行服务。


来源:东软平台产品 https://platform.neusoft.com/

6

中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总况分析

一、车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1、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截至2017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2017年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3352万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813万辆,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17亿辆,与2016年相比,全年增加2304万辆,增长11.85%。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持续提高,近五年占比从54.93%提高至70.17%,已成为机动车构成主体。从车辆类型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1.85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70亿辆,占载客汽车的91.89%;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341万辆,新注册登记310万辆,为历史最高水平。

从分布情况看,全国有53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24个城市超200万辆,7个城市超300万辆,分别是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深圳和郑州。

与此同时,2017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0.7%。从新注册登记情况看,2017年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65万辆,与2016年相比,增加15.6万辆,增长24.02%。全国已有107个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达6436万辆,汽车增速高于其他地区。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15544万辆、9006万辆、6436万辆,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50.17%、29.06%、20.77%。其中,西部地区近五年汽车保有量增加1963万辆,年均增幅19.33%,高于东部、中部地区14.61%、16.65%的增幅。

此外,数据显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也呈同步大幅增长趋势,近五年年均增量达2467万人。2017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85亿人,汽车驾驶人超3.42亿人。从驾驶人性别看,男性驾驶人2.60亿人,占71.21%;女性驾驶人1.11亿人,占28.79%,比2016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从驾驶人驾龄看,驾龄不满一年(新领证)的驾驶人3054万人,占驾驶人总数的7.94%。

2、车联网用户规模分析

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从制造业角度而言,产业链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应商、通信设备提供商、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车厂商,包括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此外车联网产业链中还包括大量服务业角色,如地图等软件与数据提供商、通信服务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2017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780万户。

图表:2015-2017年车联网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5-3亿辆,按照15%的渗透率,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将达到4000万辆左右。以每辆车1000元的硬件产品价格来估算,单是硬件市场就有400亿元规模。而随着产品功能的丰富,单辆车的硬件产值也会翻倍提高,加之互联网服务,车联网市场的空间可以在5-10年内达到千亿甚至万亿规模。

二、车联网行业前装市场分析

从整个市场发展看,汽车制造商仍然是车联网最大的销售渠道,车联网产业的终端制造商以及零配件商和顶尖汽车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汽车制造商在整个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前装市场才是车联网的主要市场。

在服务内容方面,安全与保障服务预计将在整个预测期内占市场最大的收入份额,这部分服务内容可能会占全球车联网服务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包括娱乐、导航和信息在内的其他几个服务领域,车联网的整合正在不断增加。

在产品方面,嵌入式的终端设备呈现了强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该细分市场目前占整个市场规模近一半的份额,占有最大的份额。这个细分市场的增长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和汽车制造厂商对车联网设备的日益普及。

此外,车联网控制单元(TCU)处理能力的提高保证了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内的使用,而用户对先进的技术亲睐也促使车联网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持续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交通的日新月异,激活了消费者对交通和路线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如实时交通信息等,用户需求也推动信息娱乐和导航等嵌入式终端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

从车型看,乘用车部分目前占一半以上的车联网市场份额,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车辆中高效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半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逐步在车辆中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3D导航服务,此外,大部分新乘用车都提供车联网服务免费试用,这些因素助推了车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地区市场,全球车联网市场分为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预计欧洲地区依然保持在全球车联网市场的领跑地位,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有很多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汽车公司。与此同时,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APEJ)的市场预计在预测期内全年复合率增长最高。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车联网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