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曹操一手打下来的,打下来的才叫江山,消灭了包括西城的很多股势力。才松出手来对付孙,刘这两股大对手。从刚起兵的曹阿满到魏王,兵力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扩大才统领西北广大地区。
唐朝安史之乱一爆发,西域连带着河西走廊都没了,为什么丢,因为唐朝周边有个强大的国家吐蕃。
所以,曹操能保住西域,他最应该感谢被他囚禁的汉献帝的先祖们。
翻开史书咱们可以发现,西域这片区域从来没有自成一国独立存在过。要不是一盘散沙,要不就是被周边的各大势力控制。三国时期曹魏虽然只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地区,但是已经是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力量了。
北方的匈奴被两汉轮翻蹂躏,西边的羌人也被东汉打得龟缩一隅。曹操掌握北方时,草原是分裂的,无论是乌桓还是匈奴,都只有给曹操打工的份,没有资本和曹操去争夺西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两汉四百年汉人对周边各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打击和碾压,纵然东汉末年国内大乱,但是周边民族连和一方军阀较量的能力都没有,公孙瓒凭借一个幽州就能把匈奴、鲜卑、乌桓收拾的死去活来,董卓用一个凉州的人力物力就能把羌人打得喘不过气来,就更别说曹操占据整个北方之后了。
既没人抢,又打不过,西域只能是曹操的。
有人问西域土著就不会趁机作乱自立吗?
这更是笑话,在古代,西域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完整的国家,整个西域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民族是你争我夺,民心不齐,单凭一己之力是绝对没办法和曹魏对抗的。其次,两汉余威尚在,班定远的名声还在西域上空回响,他们哪里来的胆子作乱呢?
谢友邀,熟知三国的都知道,操,盖世奷雄,有逐鹿天下的雄心,而西域正是他的后顾之忧,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怎么能让自己腹背受敌,所以四域必要安稳。
当然有控制西域,曹丕称帝后,派镇西将军曹真出兵讨伐叛羌,斩首五万余级,打通了河西走廊,再度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各国逐渐向魏国进贡称臣。考古家已在罗布泊发现曹芳、曹奂时期的木简,时间段沿至西晋年间,楼兰汉文木简、残纸文书先后有五批出土,历时一个世纪,也被称为魏晋木简。
《三国志文帝纪》引注《魏书》: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帝初闻胡决水灌显美,谓左右诸将曰:“昔隗嚣灌略阳,而光武因其疲弊,进兵灭之。今胡决水灌显美,其事正相似,破胡事今至不久。”旬日,破胡告檄到,上大笑曰:“吾策之於帷幕之内,诸将奋击於万里之外,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未有如此也。”
当时曹丕还闹了一个大笑话,他人为世界上没有火烧不着的布(指火浣布),直到魏明帝曹叡即位为帝,有西域使者贡献火浣布袈裟入朝,曹叡下令刊灭否定火浣布的文字,天下之人仍旧取笑曹丕。
干宝《搜神记》亦云:“汉世,西域旧献此布(指火浣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酷裂,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
魏国虽然不能皆尽控制西域,恢复到两汉对西域掌控的鼎盛时代,但支配力度大致和汉时相若。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以下谭其骧编辑的中国历史地图,三国西域部分。西晋对西域的统治是就曹魏的延续,形式并没有太大改变。中原与西域的往来更为密切,晋惠帝时,道士王浮与沙门帛远争邪正,王浮作《老子化胡经》,捏造故事,贬低佛教,埋下了南北朝激烈的佛道之争的伏笔。
东晋时期,张轨建立前凉割据政权,奉东晋为正统帝国。前凉以盟主的形势跟西域各国形成联合地方政府,在晋朝和西北张氏地方政府框架下,张氏政权开始统治西域,勉强维持着中国对西域的支配。
打开手中的各种历史地图册,我们会发现从两汉到曹魏西晋时期,西域都处在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然而,战乱频仍的曹魏与西晋真的与汉朝一样实际控制了西域么? 图/张骞出使西域
汉末风云起
实际上,东汉时期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统治就几经波折。“孤胆英雄”班超执掌西域23年之后回归中原,而他前脚刚走,西域诸国立马就开始不安分起来。永初元年(107年),西域再次叛离东汉,东汉西域驻军不得以撤回敦煌,此后的东汉十余年间无法统辖玉门关以西之地。公元123年,班超之子班勇率领五百甲士再返西域。所谓虎父无犬子,班家真可谓代代将才,不到4年时间,班勇竟然重建了班超的伟业,重新统一天山南北。不过此时班超的职务已经不是西域都护,而是西域长史,之后汉家王朝在西域的机构也变成了西域长史府。然而,汉朝的统治在班勇之后亦没有持续太久。元嘉二年(151),东汉西域长史正敬为于阗所杀。两年之后,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自此之后,东汉的军事力量基本上已经撤出来西域。三国乱世,曹操早年基本忙于征伐中原之地,无暇西顾。公元213年凉州之战后,曹操打通了通往西域,为魏国在西域建制提供了基础。魏晋时期的西域曹魏在公元221年在吐鲁番设立了戊己校尉,并在227年重建了西域长史府,接受西域各国的朝贡。从楼兰古城发现的魏晋简牍文书来看,最早的年号是三国时魏少帝曹芳嘉平四年的,即公元252年。这说明魏国对于西域的影响力其实较为薄弱,在建国早期基本对西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统辖。
西晋时期,司马氏在凉州刺史下继续设立戊己校尉统辖西域,同时授予天山南北的各小国首领爵位和封号,这使得汉文化的影响力在西晋初年得到了显著提升。不过,司马氏的羁縻政策同样是一种保全统治的策略,并没有如两汉一般的进取心态。西域各国对于晋朝的热度甚至持续到了西晋灭亡之后,新疆的吐鲁番地区还发现过建兴三十六年和建兴四十八年的柩铭和木简(建兴是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邺的年号,仅有313-316的四年)。这说明西晋在西域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图/楼兰魏晋木简魏晋时期的西域仍然属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但是相较于武力强盛的汉王朝,司马氏与曹氏对于西域各国的羁縻统治性更大。对于这两家而言,西域更像是用来装点盛世的门面而非进取远方的通路。
参考文献:1. 田卫疆著,新疆历史,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
2.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1988年
曹操时破南匈奴,灭乌恒,败鲜卑,无不得胜而归,至曹丕时,于河西击破羌胡联军,接着遣使,复通西域。
终曹魏一朝,军事实力对诸外蛮夷绝对强势,西域诸国皆连年进贡不绝,一如西汉故事。
曹魏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南有蜀汉和东吴,北有外族匈奴,乌桓。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曹魏还能把西域牢牢抓在手里,原因如下:
从汉宣帝平定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到东汉末期,在这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西域地区都是在汉朝的管控之下。经过这么多年的文化熏陶,西域人民一直习惯了汉朝的庇护。因此,曹操平定西域是人心所向。
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后,成为了东汉末期最大的军事割据武装力量,几乎无人能与之抗衡。曹魏对西域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曹魏派去了得力干将皇甫隆治理西域地区。皇甫隆上任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铲除了当地的豪强势力,将土地分给广大的民众,为当地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当地民众因此对曹魏心悦诚服。
魏国并没有统一西域,只是延续了汉代的西域长史府,但魏国对西域的控制力远远弱于两汉甚至是后来的西晋王朝。
汉朝是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匈奴,才把西域纳入版图的。
西域就是新疆的古称,最早是西汉时期纳入中原王朝的领土。汉宣帝刘询神爵2年(公元前60年),汉朝首次把新疆纳入版图。
不过,古代没有铁路与公路运输线,只能依靠人力、畜力和士兵屯田的方式,皇帝在长安城“遥控”新疆。
一旦中原王朝内乱、河西走廊(甘肃)会被切断,那么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也会断绝。等到中原王朝重新强盛起来,打通河西走廊、恢复西域,那么繁华的丝绸之路又得以重现。
从汉朝到唐朝,中原对西域的治理都是这样断断续续的。
三国时期的魏国地处北方,也继承了东汉的西域长史府。当年,西汉王朝为了控制西域(新疆),在那里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各国;到了东汉时期,恢复了新莽年间丢失的西域,并改为西域长史府。
东汉末年,统一的汉王朝分裂为三国。
《三国志》对魏国西域长史府的记载非常零碎,而且没有魏国大规模出兵讨伐西域各国的记载,因此可以推断魏国当时忙于应付吴国、蜀国,没有像汉朝那样大规模出兵西域。
不过,《三国志?西戎传》记载了魏国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戍己校尉的事,实行羁縻统治(名义统治)的成份更大。
当时,西域各小国林立,有龟兹、鄯善、乌孙、楼兰、焉耆等等。有些小国借助西域长史府,曾不远万里向魏国皇帝进贡礼物。魏国虽然在名义上管理西域,但实际上无法干涉西域各国的纷争。
楼兰古城曾出土了三国时期的木简,最早的年号是魏少帝曹芳嘉平4年的,最晚的是魏元帝咸熙五年。可见,西域地区仍然奉魏国皇帝的年号,以魏国为正统。不过,魏元帝曹奂是魏国的末代皇帝,他的咸熙年号只使用了两年就停止了。
当时没有电话也没有公路,西域各国不知道中原已经改朝换代了,有些国家仍然以咸熙作为年号,使用到了咸熙5年左右。这个时候,来自中原的使者才带去消息,告诉西域人改朝换代的事。
早在公元265年,也就是魏元帝咸熙2年,权臣司马炎篡位,废除了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改年号为泰始元年,所以根本没有咸熙5年。西晋王朝曾派人到西域去通知各国,由于路途遥远、战乱等原因,有些西域小国西域很晚才开始使用晋朝皇帝的年号。
更有意思的是,西晋灭亡时也出现了这样类似的情况。在公元316年,匈奴人攻破长安,俘虏了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此时是西晋建兴4年的事。在西晋灭亡后,建兴这个年号就匈奴人废除了。
可是从西域楼兰古城中出土的木简上,却记载着西晋建兴18年(公元330年)。也就是说,由于道路不通,西域并不知道中原已经改朝换代了,仍然供奉着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可是建兴作为年号实际上只使用了4年时间。
由此可见,三国时期的魏国与后来的西晋王朝虽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但由于路途遥远、战乱等原因,并没有很好地管理西域地区。
公元189年,曹操眼看汉室垂危,董卓乱政,于是离开洛阳,回到陈留老家,散净家财,开始招兵买马。当时加入的有于禁,李典,夏侯兄弟以及曹家的氏族子弟兵!曹操的军事班子初具成型。
众人推举袁绍领军,共同讨伐董卓!董卓慌乱,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曹操提议追击,但诸侯之间各怀鬼胎,都不肯出力,最后为了争夺对方地盘,开始了混战,联盟瓦解。
公元192年,青州黄巾旧部斩杀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迎接曹操入兖州,任兖州牧!曹操用计打败黄巾军,俘获军甲30万,人口100万!这里属于曹操的事业上升期。他开始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公元194年,曹操在艰难的兖州争夺战中获胜,赶走吕布,2年后,曹操迎回汉献帝!献帝封其为司隶校尉,百官听之。这一年属于曹操的分水岭,在政治较量中他已经获得了极其有利的因素,这是其他诸侯所不及的!
公元197--199年,曹操分别灭掉了张绣,袁术,吕布等人,他的势力开始向黄河以北渗透!
公元200年,官服大战开始,曹操在实力相差悬殊之下以少胜多。将袁绍大部队打残,只剩下袁谭,袁尚逃亡北方。这一战曹操消灭了自己最大的对手,此时的北方已经没有他的对手了,后公元202--207年,曹操灭掉袁家残留力量,三郡乌恒,并州。北方基本统一!
为什么诸侯混战,曹操能胜出!除去他本身优秀的军事能力和临场指挥,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着决定因素,单单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让他少走了多少的弯路!!
因为曹操有优势:
西凉军在董卓等地战败后,收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战力大大下降,想要进一步夺取中原是不可能。赤壁之大战后,曹操打败了西凉韩遂及马超,开始收复西北政权
【言莘寸观点】
西域初为匈奴所制,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双方联系逐渐紧密,击破匈奴之后,设西域都护府已辖西域三十六国;西汉末年,西域乱,至东汉时班超投笔从戎,复平定西域;
‘国皆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曹操时破南匈奴,灭乌恒,败鲜卑,无不得胜而归,至曹丕时,于河西击破羌胡联军,接着遣使复通西域;
自曹操始,终曹魏一朝,军事实力对诸外蛮夷绝对强势,虽然因国力力有未逮,对于西域控制不如汉时严密,但西域大国皆连年进贡不绝,一如西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