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表面上看宋朝亡于“三冗”问题,明亡于宦官专权和吏治黑暗,但究其根本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造成的。


宋太祖赵匡胤执掌后周禁军,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可是他当上皇帝后,依然寝食难安,因为他担心他的部下像他一样,拥兵自重,有朝一日也有样学样,“皇袍加身”,将自己取而代之。所以他整了一出“杯酒释兵权”,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高级将领主动交出兵权,还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一系措施,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


而之后的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三冗问题,还导致民怨沸腾、新旧党争,使一些北宋的忠良正直之士遭到贬黜,宋亡实始于此。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在于“理财”,其出发点是好的,可由于措施过于急进,加上用人不当,很多措施导致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加重了人民负担,被指国家与百姓“争利”。

比如青苗法,规定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在随夏秋两税收取时一并归还。从表面看,这既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又可以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但实际情况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制农民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年利率高达40%至60%,加上官吏为了邀功和中饱私囊,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使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青苗法就变质成官府强迫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不仅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反而使农民即使在丰收之年也因为还不起债而被迫逃亡。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这样记载:

变法前的国家年税收,景德年间,一年仅为682万9700石,而变法后的熙宁十年猛增到5210万1029石,增长了8倍,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

王安石变法确实是起到了“富国”的作用,然而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呢?且看苏轼给朝廷的奏折: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熙宁中,饥疫人死大半。”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宁之灾伤..……本路死者五十余万人。”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熙宁八年,两浙饥馑……卒死五十万人。”

《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民间有钱,尚因无米饿死四十万人。”

《乞将上供封桩斛斗应副浙西诸郡接续粜米札子》:“熙宁中,杭州死者五十余万,苏州三十余万。”

《奏准南闭粜状二首》:“熙宁中,张靓、沈起首行此事,至浙中饿死百余万人。”

难怪苏轼说王安石变法是“与民争利”。

王安石一介书生,外号“拗相公”,虽有一腔富国强兵的变法热情,却缺乏政治经验,把变法变成了近似于宗教信仰的狂热,不允许任何人否定变法。加上宋神宗急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力挺王安石变法,听不进任何真实的谏言,一批贤良正直之士遭到贬黜。

比如苏轼,因直言痛陈变法弊病,被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诬陷,在“乌台诗案”中被贬,最后一次贬到了海南岛。

又如司马光,对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陕西,后来退居洛阳,闭口不谈政治,历时15年完成《资治通鉴》。即便如此,后来新党上台执政,司马光还差点遭到掘墓鞭尸的命运。

后来宋徽宗继位,蔡京拜相,为了打击政敌,将司马光、苏轼等309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元佑党人碑。元佑党人碑见证了北宋神宗以来,历经神、哲、徽、钦、高宗五朝,持续时间近百年,卷入多达500多人的朋党之争,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党争。在这次党争之中,一大批纯儒贤臣遭到迫害、打击,很多在贬谪中谢世。

所以北宋的衰落,是从宋神宗重用、偏信王安石,进行变法开始。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人治”的必然结果就是,一旦君主被蒙蔽,偏听偏信必然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和决策失误。

明朝亦是如此。

朱元璋起身草莽,立国之初就借胡惟庸案加强君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他规定“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

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权,可是也导致丛杂的政务集于一身。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到明成祖朱棣时,便设立内阁作为没有实权的辅政机构,内阁成员起先由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为了牵制内阁,又起用宦官,这就导致了明末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真可谓是摁下葫芦起了瓢。

所以,不管是宋朝的“三冗”和为解决“三冗”导致的延续五朝的朋党之争,还是明朝朱元璋为加强君权,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内阁辅政,以及内阁权力膨胀后以宦官牵制内阁,导致宦官专权,其实都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加强君权导致的结果。

最佳贡献者
2

明王朝的灭亡,常让人连呼可惜。

在许多明末清初士人的笔下,那个在多灾多难里灭亡的大明王朝,有着另一面的繁华:东南沿海经济高度发达,晚明的文化也空前繁荣,诗词戏曲乃至科学成果层出不穷。

清初许多明朝遗民们,也是以极致的笔墨,生动回忆着明朝末年的'繁华'生活。似乎,悲情落幕的明王朝,亡的是那么让人痛惜。

那么事实,果然如此?

如果细看明末清初时,很多关于明代'繁华'的记录,却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其中大部分的记录,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关于明末生活的'繁华'记载,也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士人阶层。

整个的明朝社会,乃至明朝各个阶层的生活,在明末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又究竟是什么样?


如果全面来看的话,却更让人一声叹息:在明末各种'繁华'的记录下,分明可以看到另一个明王朝——一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危机四伏的时代。

明末的社会矛盾有多严重?

首先说一条常被忽视的,以今天的话说,就是'地区差异'

说起明末的'繁华',后人常津津乐道的,是富庶热闹的江南,或是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蒸蒸日上的福建广东等地。但是常被很多'精英'无视的,却是北方的民生。

以山西陕西等西北省份来说,这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原本就不发达,推行'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本身风险极大。加上张居正病故后,明朝官场越发人浮于事,好经也终于念歪。

▲明末时期民不聊生

于是,单是万历二十二年,以明末顾炎武《肇域志》里的统计,陕西一省百姓的负担,竟然因为'计亩征银'暴涨了三倍。百姓生活到了'民用困倍'的地步,但这毕竟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发展到崇祯元年时,西北一场大旱,正常年景都举步维艰的民生,那更是瞬间陷入困顿。

以崇祯元年户部官员南居益的叹息说,当时绥宁固等西北边镇,本身就缺粮长达三十六个月,大灾骤然到来,自然就'穷极思乱,大盗蜂起'。

所以,为什么一场西北灾害,就催生出了要了明王朝命的李自成农民军?所谓'裁撤驿站'只是表象,真实的原因,却正是从万历年间起,西北大地日甚一日的极度贫困。

而比起这严重不平衡的民生来,明末社会矛盾的另一催化剂,就是政风。

说起明末的官场,后人常习惯哀叹'明末政治腐败',但是放在明代,与腐败一样严重的问题是懒政。

拜万历皇帝多年如一日歇班怠政所赐,明朝官场上行下效,别看党争的时候精神抖擞,日常政务却纷纷甩手。

▲明末政风懒散

万历三十八年,即1610年时,明朝内阁大学士叶向高,就犀利说中了明朝官场两大毛病,一是'上下隔绝',二是'士大夫好胜喜争'。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折腾,就不好好工作。

于是,在这种风气下,早在万历皇帝在位的中晚期时,明朝官场的怪事,也是一拨接一拨:万历三十二年时,就有男子单枪匹马持刀闯入周王府,大咧咧抢掠一番后离开。

为什么能抢的这么轻松?因为当地的巡抚和知府,都已经缺了三年,根本就没有主管官员,因此也就没人管。

藩王都这个遭遇,普通老百姓自然可以想:比如当时的北京周围,就是盗贼横行。

万历中叶时的'惯贼'左文俊,一度在北京周边聚集数千人,打劫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气的万历皇帝连连颁下严旨,但各级官员置若罔闻,一个赛一个混日子,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承平年间尚且如此,一旦国家出现大乱,后果也可以想。

明朝学者吴应箕记载,天启七年的河南,明明风调雨顺,但他在河南真阳走了一路,竟发现大片的农田荒芜。脚下走过的道路,还能看到以往耕作的痕迹,却分明已经荒了好久。

为什么都不种地?

因为苛捐杂税再多,越辛勤劳作越交不起,为躲苛捐杂税只能逃跑。然后就恶性循环,很多村庄农民跑光,地都已经没人种。

▲明末时期哀鸿遍野

而以《西乡县志》记载,在万历年间的陕西西乡,那更是'富民置产,多弃贫民'。

越有钱的富人,越能轻松逃过赋税,把自己的赋税甩锅给穷人。

这样一来,'田连阡陌者赋止勺圭','地无立锥者输且关石'。越穷越交税,越富越逃税。

所以,早在万历中晚期起,明朝的徐州南京等地,就相继出现过大规模的暴乱。待到明末天灾人祸,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自然也成了开闸洪水。

所谓明朝灭亡是'可惜'?是'意外'?其实只不过应了一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参考资料:顾城《明末农民战争史》、商传《走进晚明》、《明史》《明实录》《五杂俎》

3

明朝的根本问题是缺钱,换句话说是日益庞大的帝国开支和不再增加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

而明朝缺钱的根子,却是在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就奠定了的。

朱元璋的税收政策

朱元璋底层出生,幼年时感受到了元朝底层官僚横征暴敛对底层民生的压榨。

所以朱元璋本质上是一个想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好皇帝。回到了中国儒家传统重农的老路上。在明朝开国初年就通过清查土地和人口。确定了明朝的因纳税数额。

而且朱元璋既不给工商业从业者社会地位。也瞧不上工商业者的税收。规定工商业的税额低到几乎没有。

朱元璋希望建立一个以农为本,社会变动小,鸡犬相闻的小农社会。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是成功的。

社会发展导致财政收入坚持不下去

一般来说,开国初年的官员人数较少。而且相对清廉,朱元璋的规定的财政收入尚能满足需要。

而帝国越到后面,官员数量肯定会越多(官僚会膨胀)。而且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

明朝善待读书人。秀才以后就由国家提供待遇了。举人以上可以免徭役和赋税。越到后期土地会越来越集中。很多土地慢慢在豪门的运作下不需要缴纳赋税。导致国家能收上来的土地税越来越少。

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话语权又重。万历皇帝顶住压力开征矿税等工商业税。快要被士大夫喷到生活不能自理。但至少保住了万历年间三大征有钱。

而到了被儒家士大夫忽悠瘸了的崇祯年间。内部剿灭农民军和外部对付满清都要钱,大臣天天要求皇帝发內帑(皇帝私房钱)。崇祯连银器都拿去卖钱了。

结果要求达官贵人捐点钱,个个哭穷。要开征工商税,达官贵人也是马上帽子就扣上来了:横征暴敛,与民争利(事实上是与这帮达官贵人争利)。

然后只能不断加辽饷、剿饷等在底层已经活不下去的底层农民身上。导致农民不断的揭竿而起。

然后崇祯就上吊了。以为不过换一个老板的达官贵人们在刘宗敏的皮鞭下拿出了7000万两白银。

4

每个朝代的覆灭,皆可以从“人”和“财”两方面找到原因,而明朝在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

“人”的问题,表现在党争不断。明朝的党争最早可追溯至明太祖时期的浙东、淮右集团之间的仇视与斗争,不过朱元璋在此时制定了一系列铁腕管理,清洗官场,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加上其本人的勤政,使得帝国最早的党争不得而终。到明朝中后期,这一情况愈演愈烈。嘉靖时期,由于其中后期多年不问朝政,但大权在握,于是采取了分化之术来稳固统治,平衡了时局。嘉靖时期,严嵩虽权倾天下,皇帝却依然可以将其生杀大权置于股掌。而到了万历时,情况则不好控制了。万历初,辅佐年幼皇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边防和赋役改革,令大明王朝气象一新。可惜的是张居正新政大大触犯了大部分官僚集团、皇室贵族、与地方豪绅地主的利益,在他逝世之后,他被反对者群起而攻之,最终落得抄家的下场,甚至嫌遭鞭尸。万历三十三年(1605),吏部郎中顾宪成被罢官回乡无锡后﹐与高攀龙等讲学于东林书院﹐讽议时政﹐要求改良政治﹐以缓和统治危机﹐得到在野及部分在朝士大夫的呼应﹐形成了一种颇有影响的政治势力﹐被称为东林党。在顾宪成罢官同年﹐浙江人沈一贯入阁成为大学士﹐几年后任首辅﹐他纠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被称作“浙党”。此外﹐朝中官僚组成的东林党的反对派还有“齐党”、“楚党”以及“宣党”﹑“昆党”等﹐都是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它们联合攻击东林党,故合称“齐楚浙党”。双方在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上争议不休,导致许多优秀的政策未能被实行,也造成了官场严重的腐败,人才不能被重用。后来双方因为立储的问题展开了长达15年之久的“国本之争”。至于熹宗天启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愈演愈烈。起初东林党人叶向高、邹元标、杨涟、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反对东林党的各党派一度遭受排挤。为时不久,以魏忠贤为首的权阉与其追随者和浙、齐、楚、宣、昆各党中的一大部分人结成政治同盟,被东林党称为“阉党”,异军突起。党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由内而外打击了明王朝的统治,使朝政紊乱,鲜有官员们再为国事操劳,而为自身或者集团利益争斗不断,官僚组织不堪管制,朝政腐败到了极点,贪污成风,一个内斗、内耗到了极点的国家,没有不亡的。

“财”的问题,表现税收制度的错误。魏忠贤当权时期,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但他没有给农民加赋。然而东林党的构成大部分是江南乡绅巨贾子弟或者跟其具有裙带关系,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认为魏忠贤此举大大使己方利益受损,而且缺乏对底层社会的认识。魏忠贤倒台后,重新掌权的东林党,立刻再次或废除或降低切身利益相关的工商税、海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赋税,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更依赖于普通的农民。政府税收体制僵化,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严重不平衡,权贵集团掌握巨大财富却很少纳税,农民税负和劳役沉重得无法生存。加之当时恰恰遇上了百年罕见天灾人祸,对农民的生存更是举步维艰。农民更加不堪重负,揭竿而起,最终要了明朝的命。

5

北宋的三冗问题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事业编扩大一样,最终吃财政饭的人压垮了一个帝国。而明朝主要是越来越庞大的皇族势力。

有明一朝,建国之初朱重八定下了皇族不事生产的制度,各地的王爷,要靠吃财政饭养活,起初,这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皇族成员还少,举国之力供养几个王爷,国家还是有余力的。

但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明代皇族人口越来越多,虽然国家经济也在发展,但供养上百万的皇族明显吃力了。你可以想想,几百万的人,什么活也不干,就等着吃财政饭,国家的负担可想而知。另外,皇族是特权阶层,即得利益群体,他们光吃财政饭还放在其次,关键他们也私下赚钱,垄断商业,把控矿山,国家的经济命脉全掌握在这些人手中,政府还不敢动,结果导致政府财政一直紧张,抗倭援朝平叛,已将国家财政掏空了,而皇族有钱却没有给国家一分,有明一朝的经济活力越来越低,产出越来越少,经济决定政治,最终导致边关少数民族分裂,国内农民大起义。这样的朝代,它不灭亡谁灭亡呢。

6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且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受到国人的钦佩,明成祖朱棣自己也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确实国势强盛,一时无二。那时候欧洲人被帖木儿帝国打服了,但是谁知帖木儿帝国只是大明的藩属国,欧洲人无法想象大明之强盛。而且大明是击败蒙古人而得的天下,蒙古人是横扫欧亚大陆的。

那么盛极一时的大明王朝,究竟是因何而亡呢?究其根本原因有三,其一:统治集团虎头蛇尾。从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一系列前期帝王来说,除了朱允炆以外,其他几位都是非常出色的,到宣宗朱瞻基统治时期,更是到达了极盛时期,是为仁宣之治,是汉人王朝最后一个太平盛世。后面当然大家都知道了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败光了大明50万全部精锐野战部队后,虽然又重建了京师三大营的“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但是战斗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也就此失去了对蒙古各部的威压态势,再也没有能力解决边患问题。除了孝宗朱佑樘短暂励精图治的中兴以外,基本上是一路下滑止不住了,再到嘉靖、万历爷孙俩几十年不上朝,内阁逐渐失去对文官阶层的控制力,虽然有万历年间短暂的张居正力挽狂澜,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到最后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已经积重难返。统治集团素质和能力的虎头蛇尾是历史上任何朝代都难以比拟的,明朝昏君之多,弊政之多,统治之黑暗,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其二:藩王政策的毒害。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取得天下以后,最用心的问题就是怎么确保朱家的天下能万世流传下去,不被取代,就像你从一无所有,一下子中了500万,你肯定不舍得花一毛钱。怎么样才能永保朱家的天下呢?朱重八想了3个办法,一个是特务机构,监视百官和百姓,这样一来就可以防微杜渐了,有点苗头的都及时扼杀掉。一个是把有能力的开国元勋全部屠戮干净,只要君强臣弱,不就可以保证不被取代了吗,那就把有威望有能力的,功高震主的全部杀光,剪除干净,不就可以了吗。最后就是这个毒害最大的藩王政策了,老朱想的挺美,如果有人把皇帝取代了,那其他朱家的藩王就可以起兵夺回皇位了,不至于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被一锅端了。但是理想虽好,现实却不是那样,因为这个制度设计有2个明显的漏洞,一是毕竟和平时期,皇位稳定时期是主流,权臣当道和兵连祸结是少数,而外姓想要谋朝篡位,这个难度是极大的,成本极高,难度也极高,相反,都是皇族出身的藩王造反则要容易得多,明朝发生过多次藩王造反的事件,刀能伤人,也能伤己啊;二是对这种给皇位上保险似的政策,你当然可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这个养兵千日的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到明朝后期,有2万多位藩王,加起来的皇族有30多万人,每年养活这些大爷们就要花去大明财政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穷省份,连养活这些藩王皇族都已经负担不起了。活活把大明王朝吃垮了。

其三:王朝后期尤其体现出来的,是白银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白银短缺的国家,所以才会最早产生了纸币,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明朝后期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贸易和资本的流通,当然需要有价值的货币,就像现在,全世界用美元,没问题,可以,但是背后实际上是二战后美国主动用美元与黄金挂钩,换句话说,只要你拿着美元,就可以以恒定价格换黄金,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这就是以背后的黄金来支撑纸币的价值,要不然谁需要一张废纸,又换不成黄金,所以也称美金。我们现在也是,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撑的,外汇储备又是以本国的等值货币作为支撑的。到明朝末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白银作为国家货币来支撑整个帝国庞大的体系运转,你可以发行纸币,可以发行货币,但是如果不能换成黄金白银,那就是一张废纸,流通量少的时候,你还可以支撑,一旦流通量庞大,黄金白银储备枯竭,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钱对每个人很重要,是因为钱就是各种资源,我们不可能把各种资源背在身上,所以就用钱。当时大明主要的白银进口来自于日本和南美,别以为倭寇就是日本海盗,其实很多是中国人偷偷贸易,贸易货物是什么,就是白银,但是大明为了维持官方的货币控制权,禁止海上贸易,所以这条路堵死了,南美本来是另一个来源,但是明末清初发生了什么,相比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殖民南美,掠夺资源和白银,导致直到鸦片战争一直从欧洲流入中国大量的白银,欧洲人不甘心,终于发动鸦片战争,这是后话。在明末的时候,就是官方无法掌握货币的主导权,又无法获得足够的白银支撑这个超大型国家的运转,导致一旦社会不稳定,就难以驾驭,这个不稳定,终于在崇祯年间的自然灾害、瘟疫、农民起义、满蒙入侵中到来。成为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稻草。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以上是3个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7

党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